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1、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来自植物、来自动物和来自微生物三大类。

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大自然。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一些营养信息。

3、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我们要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还要注意合理搭配。

4、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红了。

这说明高锰酸钾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溶解了。

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许多物体可以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冰糖等。

5、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设置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水温、物体大小等因素有关。

6、人喝汽水后比较凉快,是因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它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池塘里的鱼为什么在下雨前浮出水面?因为鱼是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沉栖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上水面呼吸,所以有“鱼跳水,要下雨”之说。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第1课植物的身体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已知道的就30多万种。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第2课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根系(如香菜)和须根系(如大葱)两种。

2、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养分、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3课植物的叶1、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被称为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4、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5、叶子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4课植物的茎1、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答:养分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第5课花和果实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2、雄蕊由(花药)和(花柱)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

3、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风、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帮助花传粉。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第6课秋季星空第7课冬季星空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座,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有(88)个星座。

2、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和(仙后座)。

3、大熊座的标志:北斗七星;仙后座的标志: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

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一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像蚂蚁、胡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常见的昆虫有(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蜉蝣、苍蝇、蚊子、螳螂、蚜虫、蝉、蟋蟀等)。

(蜘蛛、蜈蚣、螃蟹)不是昆虫。

4.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5.蚂蚁王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蚂蚁的种类大约有16000多种,单单在我国就有600多种。

6.所有的蚂蚁都过着社会性群体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

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7. 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蜜蜂能酿蜜,蚕能够吐丝,蜂和蝶可以传播花粉;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害,如蝗虫、蚜虫和天牛是农林害虫,蚊、绳和虱不但吸人血,还能传播疾病等。

第2课 鱼1、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属于鱼类。

2、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因此鲸不属于鱼类。

3、鱼尾鳍的作用是既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又能保持前进方向,背鳍和臀鳍主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胸鳍和腹鳍既能保持鱼体平衡,又能帮助鱼体游泳的方向。

请背鳍尾鳍 臀鳍 腹鳍 胸鳍 头 躯干 尾第3课鸟1、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鸟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

2、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3、属于鸟的有:鹅、企鹅、鸵鸟、猫头鹰。

4、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所以,蝙蝠虽然会飞,但不属于鸟类。

5、鸡、鸭、鹅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具有鸟类的特征,但由于长时间的家养,飞行能力退化。

所以,鸡、鸭、鹅不会飞,但属于鸟类。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1单元《动物王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1单元《动物王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蚂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3.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6.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螳螂属于昆虫。

7.蜘蛛、蜈蚣、螃蟹不属于昆虫。

8.制作昆虫模型【活动名称】:制作昆虫模型【材料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制作过程】:(1)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将其搓成类似水滴的形状作为蚂蚁的腹部;搓出一个小椭圆球作为蚂蚁的胸部;搓出一个小圆球并在上面刻出眼睛作为蚂蚁的头部。

用牙签将3部分结合在一起。

(2)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制作蚂蚁的1对触角和3对足。

(3)将3对足黏合在蚂蚁的胸部。

(4)将1对触角黏合在蚂蚁的头部。

一只完整的蚂蚁模型就做完了。

9.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10.捕捉蚂蚁时应注意:和小动物接触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捉蚂蚁时,可以用馒头、糖块等将蚂蚁引出,等蚂蚁爬上去后将它们一起放入容器中,或者用卫生纸、羽毛等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11.蚂蚁平时的活动靠触角来交流信息的。

第2课《鱼》1.鱼的身体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躯干和尾,并且有多种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等。

2.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3.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发现绿色水从鱼的口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4.鱼的鳃盖为什么一张一合的?鳃盖一张一合让水流动起来,使鱼不断获得水中的氧气。

鱼是利用鳃进行呼吸的。

5.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在一个蚂蚁族群中一般包含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冷与热》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 蚂蚁的身体结构:2. 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 部分。

头部有1 对触角,胸部有3 对足。

4. 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第2课鱼5. 鱼的身体结构:6.鱼鳍辅助鱼运动;鱼靠鱼鳃呼吸。

7.探究鱼呼吸实验:水从鱼嘴流入,从鱼鳃流出,说明鱼靠鳃呼吸。

8.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9.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第3课鸟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不一定都会飞,例如企鹅、鸵鸟。

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鸟,例如蝙蝠。

第4课哺乳动物12.像猫、狗、兔子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4.像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5.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6.海豚因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养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动物。

17.鸭嘴兽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动物。

18.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猫、狗、羊、兔子、老鼠、狮子、老虎、蝙蝠、海豚、鲸鱼、海狮……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19.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20.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大熊猫、朱鹮、扬子鳄、华南虎、白鳍豚……2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22.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有:①生存环境恶化②繁殖能力下降③适应环境能力减退③人类乱捕滥杀④自然灾害23.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人工繁育③立法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法》24.我们能为野生动物保护做什么?①平时爱护身边的小动物②看到伤害小动物的行为及时阻止③制作宣传标语宣传画等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第二单元第6课哪杯水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它们主要来自(动物)和(植物)。

2、检测食物的营养成分时,用到的工具有(酒精灯)(白纸)(滴管)。

在米饭上滴碘酒,米饭会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所以糖尿病人应少吃大米。

用白纸包住花生挤压,会发现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把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烧,会闻到(头发烧焦)的气味。

大豆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3、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

4、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

5、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知道的有(30多万)种。

6、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7、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水的净化)。

8、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变成高锰酸钾溶液,其颜色是(紫红色)。

9、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植物的根主要靠(根毛)吸收水分。

10、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过一会绿叶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

11、“根深叶茂”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吸收养分)的作用。

12、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它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3、如果水中颗粒状的物体比较重,采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

14、判断。

(1)植物必须在阳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x)(2)水滴石穿的现象与溶解有关。

(√)(3)绿色的叶子有叶绿素,而红颜色的叶子没有叶绿素。

(x)(4)红薯与马铃薯一样都是植物的根。

(x)(5)明矾能加快水中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15、世界上菊花的种类有(D)种。

A、50多 B、100多C、500多D、1000多16、在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会(B) A、不断溶解 B、溶解到一定量后不再溶解。

17、树皮里运输水分的管子是(A),运输养分的管子是(B) A、导管 B、筛管18、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从叶的(C)跑出。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食物的营养)1. 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常见的食物有: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等;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它们含有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的分类:(1)可以按食物来源分类,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菌类食品等;(2)可以按味道分类,如分为酸、甜、苦、辣、咸等;(3)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类,可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4)可以按营养成份分,可分为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高脂肪食品、高蛋白食品等。

(5)按日常生活中的食用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

4. 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有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检验某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 常见的配餐有以下几种,(1)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2)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3)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4)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11. 每天饮食健康:(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3)营养搭配要合理;(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在一个蚂蚁族群中一般包含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学问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1 对触角,胸部有3 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在一个蚂蚁族群中一般包含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生殖后代兵蚁——负责战斗、抵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查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外表掩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看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淌状况的试验中,觉察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外表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生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外表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肯定阶段后才诞生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 月8 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

16.熊猫会濒临灭亡的缘由是生殖力量下降,适应环境力量减退。

其次单元《冷与热》学问点1.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依据被测物体选择适宜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与课本同步)复习题
1.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植物),还有的来自(菌类)例如蘑菇、木耳。

2.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们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3.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5.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6.怎样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7.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8.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将物体研碎。

9.固体、气体、液体都能溶解于水。

例如固体的冰糖,气体的二氧化碳,液体的酒精等10.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

消毒是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11.到野外去参观植物应该准备好小铁掀、皮尺、剪刀,还要准备放大镜。

12.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

13.一棵完整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14. 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的作用。

15.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

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16.地瓜、萝卜、胡萝卜………都是根;土豆、洋葱、藕、大蒜、姜……都是茎。

17.显微镜有目镜、调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五部分组成。

18.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19.提取叶子中的叶绿素,把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20.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可用水+二氧化碳——〉养料+氧气来表示。

21.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22.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在树皮里选取比较粗的枝条,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便会膨大起来。

23.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4.中国是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松脂灯又叫孔明灯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

25.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6.气球、充气跳跳球、充气蹦蹦床、橡皮艇、汽车内胎……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小火箭的制作利用了反冲原理。

27.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
气压力。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28.注射器吸药水、水泵抽水、方便挂钩……等都是用到了大气压力。

29.水流的力量与水位的高低和水流的大小有关。

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水轮转动的越快。

3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31.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

32.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在金属中,最容易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铝和铁等。

液体中除水银之外,都不容易传热。

气体比液体更不容易传热。

33.热在水中、热在空气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传到地面上来的。

34.盖被、穿棉衣只能保温,不能生热。

35.塑料杯、纸杯、玻璃杯、金属杯中,塑料杯保温性能最好,其次是纸杯、玻璃杯,保温最差的是金属杯。

36.黑(深)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37.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组成。

38.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39.传热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固体、液体、气体。

40.调查记录中应该包括: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内容。

41.太阳能热水器以其经济、节能、环保、安全、方便、供水量大等优点,备受世人瞩目。

42.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闷晒式、平板式、全玻璃真空管式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shti/xxkx/127106.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