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26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过关测试题 姓名 总分一、 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频率不同B .振幅不同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 .响度不同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乐器商店的标志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固体能传播声音快B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C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 .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 .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 .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4.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将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能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B.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减少回声所产生的干扰C.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是噪声D.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9.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过关测试题 姓名 总分一、 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频率不同B .振幅不同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 .响度不同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乐器商店的标志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固体能传播声音快B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C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 .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 .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 .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图2图1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声现象解答题解析

《第1章声现象》解答题解析
20.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塑料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塑料球的作用是扩大音叉的振动.
21.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低;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
(3)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
越高,音调
越高.
22.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
×
,
24.科幻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在太空中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这段剧情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地方在于太空是真空,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神鹰号上.
25.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26.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学起身到对面去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
《声现象》测试题

《声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晚上小明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讨厌的电视声音,他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他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阻断噪声的传播D.以上三种方法都有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D.大象交流时,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5、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对于下列四幅图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7、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声现象综合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2、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 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3、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
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
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6、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7、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8、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了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9、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10、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1、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 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13、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4、噪声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保证工作和学习时,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A.50分贝 B.70分贝C.80分贝 D.90分贝15、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光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17、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B.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航天员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B.我们可根据音色来分辨同学们的讲话声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20、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声现象_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那么是因为音叉的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而响度比蚊子。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7.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的特点。
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说明:声波具有。
1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____________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20.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容许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1.如图 1 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 1 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一样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 2 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甲乙丙丁图1图223.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假设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
2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三、实验与设计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25.如图 3 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答复以下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图326.在图 4 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27)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2.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A.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传的远B.次声波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3.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7.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9.“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一项功能是将正常录制的音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7)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4.下列与声音有关的四个情景,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发声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中的倒车需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图丙中的发声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5.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种声波属于超声波B.这种声波的音调可达145dB以上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发声频率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9.下列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指声音的响度的是()A.悦耳动听B.余音绕梁C.震耳欲聋D.尖厉刺耳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11.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弱D.教学楼的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灯的二、填空题1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震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
15级辅导(二)《声现象》有答案

2015级辅导(二)《声现象》1.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武警某部官兵第一时间接到上级命令,立即乘车前往灾区救灾,前进一段路程后,由于道路受阻,汽车无法通行,部队通过短暂休整后决定步行前往,若部队离开驻地的时间为t (时),离开驻地的距离为s(千米),则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2.关于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次声波最快B. 可听声最快C. 超声波最快D. 一样快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C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4.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函数图像是( C )A. 图a bB. 图c dC. 图b dD. 图a d5.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传播声音的介质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6.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C )A.不变B.变大C.变小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7.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C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8.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9.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
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回声大小不同1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C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响鼓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12.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C )A.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26)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
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强的喊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音调5.超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应用中是利用超声能传递信息这一特性的是()A.金属探伤仪B.用超声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提高发芽率C.用超声消毒杀菌D.超声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0.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1.如图是小丁同学用小提琴在为大家演奏“高山流水”的曲目,她在演奏中不断地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其主要是为了()A.改变琴声的响度B.改变琴声的音色C.改变琴声的音调D.改变琴声传播的速度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 m/s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二、填空题13.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声现象》(解析版)

《声现象》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敲鼓时敲的越快,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越快,鼓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高B. 图乙,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C. 图丙,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隔音墙可以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D. 图丁,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6.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 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大B. 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C. 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髙D. 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8.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步抽出其中的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我们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中的C. 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 由实验可得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10.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 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 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 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 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11.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声现象》培优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培优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2.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
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
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2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A5、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
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A.排气管上B.空气中C.人耳处D.发动机上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
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9.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v1=v2=v3 B.v3>v2>v1 C.v1>v2=v3 D.v1>v2>v31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声现象》选择、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

第一章《声现象》选择、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3.(2020•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音叉发声时,小球会不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图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D.图丁中用力击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4.(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5.(2020•天水)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6.(2020•随州)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7.(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
声现象知识点

声现象知识点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因为真空没有介质。
月球表面,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但不能再真空传播。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5.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
随着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活动。
6.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7.如果是两个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8.人讲话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拉二胡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的振动。
9.声音的产生条件——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介质的种类;温度11.回声是由声音的反射形成的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两者间隔要超过0.1s12.声速的计算问题:要注意回声。
声音的传播是否单程还是来回双程。
利用声音来测海的深度,这就是来回双程。
13.钓鱼时,脚步声会把鱼吓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钓鱼时,讲话声会把鱼吓走,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14.《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余音未绝》,说明钟仍然在振动。
15.听诊器主要是通过橡皮管中的空气传播的16.固体的传声效果好细金属线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17.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18.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19.单个音叉发声,乒乓球接触音叉,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乒乓球的作用是,反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移法)。
20.人耳听到的声音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1.用真空泵抽钟罩内的空气,空气不可能被全部抽尽,我们仍以“真空”来研究(理想实验法)。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有答案解析)(26)

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C.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D.如雷贯耳——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3.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4.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5.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6.如图甲所示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如图乙所示)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嘴音是由活塞上下振动产生的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音调7.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8.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26)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5.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9.如图甲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 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乙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器A距离小明较远,频率减小B.监测器A距离小明较远,响度减小C.监测器B距离小明较远,音色改变D.监测器B距离小明较远,声速改变10.如图是小丁同学用小提琴在为大家演奏“高山流水”的曲目,她在演奏中不断地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其主要是为了()A.改变琴声的响度B.改变琴声的音色C.改变琴声的音调D.改变琴声传播的速度11.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09年湘西自治州)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2、(2009年梅州市)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
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
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3、(2009年杭州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4、(江苏省2009年)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09赤峰)如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6、(2009年平原县)如图丙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09年柳州市)太空中的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8、(2009年烟台市)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9、(2009年常德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10、(2009年来宾市)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传声;钓鱼时,鱼会被岸上的叫喊声吓跑,说明能传声。
11、(湛江市2009年)“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12、(2009年河池市)图15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图15声音的特征1、(2009年天津市)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2、(成都市2009年)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3、(2009年烟台市)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2009年济宁)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5、(益阳市2009年)图1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6、(2009年广东省)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2A.响度B.音调 C .音色 D .振幅7、(2009年龙岩市)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8、(2009年辽宁省锦州市)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____产生的,靠____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___相似.9、(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的音调高。
10、(2009年贵阳市)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其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 。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11、( 2009年莆田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2009年广州市)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2、(2009年潍坊市)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3、(武汉市2009年)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 B .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 C .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D .主干道路面“刷黑”4、(海南省2009年)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关紧门窗B 、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 、用棉花塞住耳朵D 、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5、(2009年贵阳市)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 .噪声的产生 B .噪声的传播 C .噪声的接收 D .以上三种均是6、(2009年天水市)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目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7、(2009年平原县)如图乙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8、(昆明市2009年)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声音的利用1、(09茂名)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
2、2009年年齐齐哈尔市)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
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
3、(绵阳市2009)在“5. 12”地震的生命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A .向幸存者发出多种信息B .向幸存者发出不同信息C .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多种生命信息D .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某一种生命信息4、(威海市二00九年)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5、(湖北省荆门市2009年)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湛江市2009年)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光的直线传播1、(2009年平原县)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2、(2009年宁德市)以下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重庆市2009年)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透过树林的阳光台灯在镜中的像倒映在江中的“桥”看见在海面下的冰山A B C D图14、(09·新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水中树的倒影C.渔夫能准确叉到水中的鱼 D.舞蹈演员用镜子矫正自己的动作5、(威海市二00九年)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6、(江西省南昌市2009年)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7、(湛江市2009年)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8、(2009年晋江市)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9、(2009年福州市)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竹的倒影 B.水面“折”枝 C.手影 D.镜中花10、(2009年聊城)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
如图5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位置。
(填“甲”或“乙”)《智鸟试题库编辑管理系统》编制3411、( 2009年莆田市)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___________传播理论。
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 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____食,位于B 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_____食。
光的反射1、(2009年温州)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笔“断”了B .水中倒影C .邮票放大D .手影 2、(2009年天津市)图l 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2009年湘西自治州)右图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表明 A .反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B .入射角总是大于反射角 C .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D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4、(太原市2009年)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日食和月食 B .树在水中的“倒影” C .海市蜃楼 D .阳光下旗杆的影子5、(2009年柳州市)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