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合集下载

护士如何应对产后妇女的产褥期护理和情绪疏导

护士如何应对产后妇女的产褥期护理和情绪疏导

护士如何应对产后妇女的产褥期护理和情绪疏导摘要产后妇女的产褥期护理和情绪疏导对于妇女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了解产褥期的特点,提供合适的护理和支持,以帮助产后妇女恢复健康并调整情绪。

本文将介绍产褥期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情绪疏导的方法。

1.产褥期护理的基本原则•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产房的整洁和安静,提供柔软的床垫和舒适的床上用品。

•给予卫生护理:协助产后妇女进行个人卫生,特别是洗涤和更换产褥垫和内裤。

•促进乳汁分泌:鼓励妇女正确进行乳房按摩和乳头护理,以促进乳汁分泌和婴儿的母乳喂养。

•预防产褥期并发症:注意产后妇女的体温、排尿情况和恶露的量和颜色,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并发症。

•提供心理支持:与产后妇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她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

2.产褥期护理的技巧•称重和血压监测:定期测量产后妇女的体重和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了解产后妇女的疼痛程度和类型,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热敷、按摩或疼痛药物。

•饮食指导:提供营养饮食指导,鼓励产后妇女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助产后活动:鼓励产后妇女进行适度的活动,如下床活动、散步等,以促进康复和消除疲劳。

•教育和培训:向产后妇女和家人提供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的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3.产后妇女情绪疏导的方法•倾听和理解:与产后妇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她们的情绪表达,理解她们可能的困惑和焦虑。

•提供情感支持:给予产后妇女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鼓励她们分享感受和经历。

•提供实用建议:根据产后妇女的具体情况,提供实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定期复诊:安排产后复诊时间,跟踪产后妇女的身体恢复和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结论产后妇女的产褥期护理和情绪疏导是护士工作中重要的内容。

通过了解产褥期的特点,遵循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我们可以帮助产后妇女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一)生活护理1.活动与休息: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推广家庭化病房;2.营养与饮食:分娩后,为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应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多喝汤。

注意平衡膳食,避免偏食。

3.排泄(1)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尿潴留及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若不能自行排尿,应帮助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①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顾虑。

②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

③床边加屏风,扶产妇下床或去厕所排尿。

④热水袋放置于下腹部,刺激膀胱肌内收缩。

⑤强刺激手法,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⑥肌注新斯的明。

⑦上述处理无效时,予以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天,注意预防感染。

(2) 便秘产妇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影响盆底肌肉的恢复,易发生子宫脱垂,预防的措施是: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

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产后2~3天未解大便者,宜给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

(二)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先嘱产妇自解小便后,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用一只手从产妇脐上几厘米处逐渐地往下触诊子宫底,测量子宫底高度、宫缩、观察恶露情况(色、量、味),入休养室时、入休养室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一次,每次观察均按压宫底以免血液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及出血量,以后每天均应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

(三)会阴护理分娩后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会阴部可能有切口或裂伤,以及恶露的排出,因此必须作好会阴护理,以促进舒适、预防感染。

1.每日2次及大便后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1:2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

2.产后第2日,应用肥皂水将臀部、大腿内侧血迹洗净,垫消毒会阴垫,以后按情况嘱产妇及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四)心理社会护理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期护理,保持家庭的完整。

2.关心和鼓励。

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产妇转入爱婴区时,应详细了解分娩过程,检查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

3、产后 4-6 小时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如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解小便者,可热敷或用手按摩膀胱区;听流水声或用温开水缓慢冲洗尿道口;或病情允许时协助坐起等方法诱导排尿,经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排尿者,行导尿术。

4、产后 24 小时内要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会阴伤口有否血肿,剖宫产后要注意伤口有否渗血,腹部可置砂袋 4—6 小时后取出。

5、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体温在 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一次,高热时,按高热常规护理。

6、饮食护理:产后宜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汤汁食品。

7、产后卧床休息,顺产无合并症的产妇 24 小时后鼓励早期离床活动。

8、每天测宫底高度,观察恶露及乳房情况并记录。

如阴道排出组织物,需留待观察,必要时送病检。

9、会阴护理:⑴会阴无裂伤或会阴Ⅰ度裂伤者,每天清洁会阴两次。

会阴侧切伤口,每天清洁三次,垫消毒纸垫,产后 3-4 天拆线;⑵会阴肿胀者,可予红外线照射,每日二次,或用 50%硫酸镁湿热敷;⑶会阴Ⅲ度裂伤者,卧床休息,每次大小便后清洁外阴,会阴热敷每天二次;产后 3-5 天服阿片酊控制大便,产后第五天口服石蜡油通便,禁止灌肠。

10、乳房护理:⑴指导产妇哺乳前洗净双手,及乳头,鼓励帮助产妇哺乳,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

⑵乳头破损者,可涂鱼肝油软膏;⑶出现乳胀者或乳房有硬结时,可用热敷或按摩后挤出乳汁,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⑷乳头凹陷者指导产妇经常牵拉乳头,或用玻璃奶罩间接哺乳。

11、产褥感染者,执行隔离。

12、进行卫生宣教,讲授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宣讲计划生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是指产后6-8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产妇需要特别注意身体护理和保健。

正确的产褥期护理对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影响到产后恢复和母婴健康。

首先,产褥期护理要重视休息。

产妇在生完孩子后需要充分的休息,因为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怀孕和分娩的身体疲惫。

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利用婴儿入睡的时间来休息,不要勉强自己做过多的家务活动。

其次,产褥期护理要保持良好的饮食。

产妇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要多吃蔬菜水果、鱼类和瘦肉,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另外,产褥期护理需要合理的运动。

产后的女性不宜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但可以适当的进行产后恢复性运动,比如产后瑜伽和产后美体操。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产后恢复,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可以缓解产后忧郁症的症状。

最后,产褥期护理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

产妇在这段时间内容易感染,所以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每天换洗内衣和卫生巾,并且要定期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以保持盆底肌肉的紧实和弹性。

通过正确的产褥期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恢复身体,避免产后并发症和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发展。

因此,产妇和家人都需要重视产褥期护理的健康教育,以确保产后健康。

产后护理常规

产后护理常规

产后护理常规一、产褥期护理常规1、产妇入母婴同室后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按摩子宫,观察恶露、会阴伤口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为产妇提供一个空气清新、舒适、安静的环境,病房温度20—24℃,相对湿度55%—65%,上下午各通风30分钟;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齐。

3、回病房后进半流质,后进普食;剖宫产禁食6小时后进米汤等汤类食物,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进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汤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产后4小时内鼓励产妇排尿,剖宫产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多吃蔬菜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鼓励产后6—12小时轻微活动,于产后第二日室内随意走动;剖宫产12小时取半卧位,24小时下床活动,不能长时间站立及蹲位活动。

6、会阴用0.5%碘伏棉球每日2次擦洗,水肿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遵医嘱给予理疗。

7、乳房护理:(1)乳房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2)每次哺乳前洗手,用清水将乳头洗净,柔和的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

(3)平坦及凹陷乳头可以做乳头伸展及乳头牵拉练习.(4)配戴合适棉质乳罩.(5)产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应尽早停止哺乳退奶,少进汤汁,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8、指导母乳喂养:(1)母婴同室,按需哺乳.(2)开始每次吸吮时间3-5分钟,后逐渐延长不超过15-20分钟.(3)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

(4)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5)乳汁确实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

9、做好心理护理。

10、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健康指导】1、一般指导。

2、适当活动。

3、喂养指导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

4、产后保健操.5、计划生育指导产后3个月可放环,剖宫产半年。

6、产后42天来院检查。

二、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概念】足月新生儿指孕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体重叁2500g的新生儿。

【护理评估】1、出生时评估.2、入母婴同室时评估健康史及身体评估.3、日常评估。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及习题讲解ppt课件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及习题讲解ppt课件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19-10.某初产妇,25岁,产后20天恶露仍为鲜红色、量多 且有腥臭味,为其采取的首要措施为 A.使用宫缩剂,必要时用抗生素 B.输液、供给营养 C.应用止血药 D.保证睡眠、适当活动 E.正常生理现象,不用干预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19-11.恶露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A.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宫颈粘液 B.血性恶露可持续8天 C.浆液性恶露可持续3周左右 D.白色恶露可持续6周 E.正常恶露有腥臭味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19-12.初产妇,30岁,顺产。产后2天会阴侧切口红肿。给 予局部湿热敷,宜选择 A.1%乳酸溶液 B.2%碳酸氢钠溶液 C.5%碘附 D.50%硫酸镁溶液 E.1:5000高锰酸钾溶液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19-13.初产妇,顺产第3天,自诉连续2天发热,汗多,伴
下腹阵痛。查体:体温37.5°C,子宫底在脐下2指,无压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产褥期母体变化】
(二)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经要历三个时期:
1.依赖期: 产后1~3d。在这一时期,产妇的很多需要是通
过别人来满足,丈夫和家人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关心指
导都是极为重要的。
2.依赖-独立期:产后3~14d。这一期表现出较为独立的行为,
改变依赖期中接受特别照顾和关心的状态。但这一时期也容
何食物包括水。但不包括药品、维生素、矿物质等。
2.母婴同室:指产后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母婴分离不应超过1小
时。
3.护理措施:
1)指导产妇进行哺乳
正确的哺乳姿势:常取哺乳姿势有坐位和卧位,无论何种姿势,
重要的是让母亲和婴儿感到舒适,

6第六章 产褥期妇女护理

6第六章  产褥期妇女护理

第六章产褥期妇女护理导学:1.掌握产褥期的一般护理和常见问题的护理措施。

2.掌握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3.熟悉产褥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特征。

4.了解母乳喂养的意义。

第一节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定为6周。

在产褥期,产妇身体的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同时伴随新生儿的出生,产妇及其家庭经历着心理的和社会的适应过程。

了解这些适应过程对做好产褥期保健,保证母婴健康极其重要。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一)子宫在产褥期变化最明显。

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非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主要是子宫体和子宫颈复旧。

1.子宫体子宫体复旧主要表现是子宫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子宫肌纤维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而是肌细胞缩小,表现为肌细胞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

裂解的蛋白及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体外。

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逐渐缩小,胎盘排出后,宫底在脐下1~2横指,重约1000g,以后每天下降1横指(1.5cm),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孕12周大小,重500g,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直至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非孕大小,重50g。

(2)子宫内膜的再生:胎盘娩出后,子宫的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手掌大,面积仅为原来的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小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和栓塞,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其后创面表层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

残留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子宫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内膜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处以外的子宫内膜修复完全,而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2.子宫颈及子宫下段分娩后的子宫颈松软、紫红色、壁薄皱起如袖口。

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2指;产后1周子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宫口仅容1指尖;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正常形态。

由于分娩时常在3点和9点处有轻度(1~2cm)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形),变为产后的“一”字形横裂(已产形)。

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什么是产褥期?产褥期是指妇女在分娩后至恢复期结束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产后6周。

在这个时期,妇女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和调整,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产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来满足妇女的需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产褥期护理措施。

1.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在产褥期护理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 - 保持私密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清洗; - 使用清洁、柔软的毛巾擦拭私密部位时要温和; - 保持乳房的清洁,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皂类产品; - 经期血液应该及时清洁,可以使用洗涤剂和温水清洁阴道区域; - 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从前到后擦拭,避免细菌感染。

2. 饮食营养在产褥期,良好的饮食营养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营养的建议:- 高纤维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便秘; -丰富的蛋白质:鱼、肉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 补充足够的水分: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和排除废物。

3. 适当休息产后恢复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尽量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至少7-8小时; - 注意合理安排家务事务,避免过度劳累; - 可以适量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肌肉力量。

4. 心理支持在产褥期,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和家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 参加产后康复课程或与其他新妈妈分享经验,以减轻心理压力; - 给自己一些私人时间,与自己独处,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

5. 提供乳房护理乳房护理是产褥期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坚持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乳头在婴儿嘴巴中央位置; - 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免影响乳房血液循环; - 如果感觉乳房胀痛,可以使用温热敷或按摩来缓解不适; - 每次哺乳后,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乳头,保持干燥。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梁树静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产褥期俗称“坐月子”,产褥期妇女在经历长久不适的妊娠期及分娩期后,不但有可能会在产褥期过程中出现疾病,也很可能会因为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导致心态变化,因此,做好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很有必要。

产褥期妇女的常规护理充分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对于健康没有母婴喂养禁忌证的产妇,应该与足月生产后不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同室。

保持室内安静、温度恒定,定时开窗通风。

此外,产妇使用的物品,如床铺、衣服等要干净。

如果护理操作影响较大,应当集中进行,避免打扰母婴休息。

密切监护,注意营养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儿,每天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一般来说,如体温、脉搏和呼吸无异常变化,监测频率为2次/d;如果出现异常,则4次/d,并对严重异常情况加强观察,及时向医生反馈。

在监护过程中,要保证产妇营养丰富,起始阶段应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小便等活动护理尽量帮助产妇在产后4 h内下床及时排尿,鼓励其不要害怕因排尿引起的疼痛。

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借助听水流声、深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等帮助进行排便。

此外,还可以热水熏洗外阴,并使用产后康复仪和热水袋等。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较差,可视情况导尿,但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为预防下肢血液循环缓慢导致的静脉血栓,一般轻微活动可在产后6~12 h进行。

产后健身操等保健活动不宜过早,一般视产妇情况在产后2 d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负重,以防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病症。

子宫复旧和产后恶露等观察护理子宫复旧护理产后出血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其中之一就是子宫复旧不良,一般发生在产后2 h左右,因此要注意观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还要对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目前,临床可根据产妇情况采用宫底按压,每日对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

为保障观察的有效性,让产妇提前排尿,使膀胱排空,然后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并测量。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方法产褥期护理方法(一)生活护理1.活动和休息:提供一个舒适、平静环境,推广家庭化病房;2.营养和饮食:分娩后,为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需要,产妇应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富含矿物质食物,多喝汤。

注意平衡膳食,避免偏食。

3.排泄(1)产后4~6小时要激励产妇立即排尿以防尿潴留及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若不能自行排尿,应帮助寻求原因,采取对应方法。

①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顾虑。

②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

③床边加屏风,扶产妇下床或去厕所排尿。

④热水袋放置于下腹部,刺激膀胱肌内收缩。

⑤强刺激手法,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⑥肌注新斯明。

⑦上述处理无效时,给予导尿,必需时留置导尿管1~2天,注意预防感染。

(2) 便秘产妇轻易发生便秘,长久便秘影响盆底肌肉恢复,易发生子宫脱垂,预防方法是:①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含纤维素食物。

③激励早期下床活动,产后2~3天未解大便者,宜给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

(二)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先嘱产妇自解小便后,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用一只手从产妇脐上几厘米处逐步地往下触诊子宫底,测量子宫底高度、宫缩、观察恶露情况(色、量、味),入休养室时、入休养室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一次,每次观察均按压宫底以免血液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统计宫底高度及出血量,以后天天均应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

(三)会阴护理分娩后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会阴部可能有切口或裂伤,和恶露排出,所以必需作好会阴护理,以促进舒适、预防感染。

1.每日2次及大便后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1: 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

2.产后第2日,应用肥皂水将臀部、大腿内侧血迹洗净,垫消毒会阴垫,以后按情况嘱产妇立即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四)心理社会护理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产后期护理,保持家庭完整。

2.关心和激励。

3.对高危人群,关键保健,有针对性给心理指导。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PPT课件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PPT课件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二节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护理评价】
1.产妇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恶露有无异常;伤口有无感染。 2.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身体是否逐渐康复。 3.母乳喂养是否成功。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三节 新生儿的护理
1.潜在并发症:产后 失血、产褥感染。 2.知识缺乏:缺乏产 褥期保健知识。 3.母乳喂养无效:与 母乳喂养技能不熟练有 关。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二节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护理目标】 1.产妇生命体征稳定,体 温正常,恶露无异常,会阴 伤口愈合良好。 2.产妇能口述产褥期保健 知识,身体逐渐恢复。 3.母乳喂养成功。
泌乳
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三)血液循环系统 血容量:产后72h内增加15%~25% , 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高凝状态:产后早期仍存在,产后3~4周内降至 正常(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 血细胞:生理性贫血于产后2~6周得到纠正。白 细胞总数产褥早期仍较高,2周后恢复正常。红细胞 沉降率于产后3~4周恢复正常
第三节 新生儿的护理
1.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差,散热快,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2.呼吸 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浅而快,40~60次/分,2日后降为20~40次/分。 3.血液循环 新生儿心率120~140次/ 分,易受啼哭、吸乳等影响。心前区 因动脉导管未完全闭合可听到心脏杂 音。四肢易发凉、发绀。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二节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3)休息与活动:产后24h内要保证充分休息,睡 眠以侧卧、高枕为宜。经阴道分娩者6~24h内即可 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 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 切开或行剖宫产者可适当推 迟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家务 及婴儿护理,保持良好的心 境,产褥期应避免腹压高、 过久下蹲及重体力劳动,预 防子宫脱垂。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产褥期妇女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产褥期妇女护理

盆底组织
分娩造成盆底肌及筋膜弹性减弱,并伴盆底 肌纤维的部分撕裂、盆底肌松弛。导致支撑 子宫、阴道壁、肛门、尿道、膀胱的能力减 弱,如产褥期坚持盆底肌的锻炼,其收缩力 将增加,从而提高盆底肌的张力。一般在产 褥期内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
排卵
泌乳会刺激泌乳素的分泌,血液中的高泌乳 素会抑制排卵,因此产褥期会有相对性的不 孕。
产妇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 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 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产后2~4周内降
至正常,血红蛋白水平产后1周左右回升,白细 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统
孕妇潴留在体内的大量液体,产褥早期主要由 肾脏排出。产后妇女每日尿量的增加可以达到 3000ML/24H。另外,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 过产道压迫输尿管和膀胱,致使黏膜充血和水 肿,对尿液刺激敏感性下降及外阴疼痛等原因 出现一过性尿潴留,导致产后妇女膀胱充盈过 度而不被感觉,易出现残余尿增多或尿潴留。 尤其在产后最初12小时。
循环系统
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增加40%。胎盘娩出后, 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终止,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 母体的体循环,加之妊娠期潴留的组织间液的 回吸收,产后72小时内,产妇的循环血量增加 15%~25%,心脏的负荷明显增加,原有心脏 病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应注意预防心衰。产 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血液系统
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 程称为子宫复旧,需时6周。
宫体肌纤维缩复使子宫体积和重量均发生 变化: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还使子宫下段 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
宫体肌纤维缩复使子宫体积发生变化情况:
分娩结束~产后6天:分娩后宫底U-1F。第一 天U平,以后每天下降1~2CM。
产后7 ~9天:妊娠12W大小,耻骨联合上方 可触及。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产妇,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予以疏导。

3.产后2h内,在产室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

(1)协助产妇首次哺乳。

(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将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准确评估。

(3)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15一30min观察一次宫缩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等。

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报告医师遵医嘱肌注缩宫素。

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遵医嘱给予缩宫素。

(4)产妇自觉肛门坠胀者,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

(5)若产后2h正常,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4.产妇回病房后,详细交接分娩及医嘱情况,检查宫底,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后6h内每30min按揉子宫1次,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产后6一24h内每4h按摩子宫1次,观察恶露量、色、性质、味的变化,恶露量多、时间长、有臭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保留24h会阴垫供医生观察。

5.产后1h一3日进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粗糙的食物。

3日后改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饮质,多食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

6.乳房护理:喂奶前应先用肥皂热毛巾及清水擦洗乳头,以后每次喂奶前均应用清水茶洗乳头。

7.会阴部护理:(1)注意会阴部卫生,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产后3日内或会阴拆线前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2次/日;严重撕裂或较大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须清洗。

(2)会阴水肿明显的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3)会阴部有缝线者,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产后3一5日拆线。

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4)产后24h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及时报告医生。

(5)会阴浅裂伤缝线一般于48h拆除,会阴侧切创口缝线一般于3一5日拆除。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PPT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PPT

第二节、临床表现
1、生命体征
体温:24h内正常或↑ 一般不超过38℃ 产后3-4d可出现乳房得血管淋巴
管充盈过度,体温仍可升高,但多数在 38℃以内,称为泌乳热,24h内恢复正常。 脉搏:产后由于迷走神经得兴奋脉搏较慢; 呼吸:由妊娠后期得胸式变为胸腹式呼吸; 血压: 正常产妇血压平稳
妊娠期高血压明显降低
6、乳房疼痛
乳房胀痛: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 房,致乳腺管不通而形成硬结,产妇出现乳房胀 痛,触摸时有坚硬感,并有明显触痛。
乳头皲裂:乳头裂开时,表现为乳头红、裂 开,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初产妇因孕期乳房护理不良或哺乳方法不当, 或过度在乳房上使用肥皂及干燥剂等引起。
7、其她
体重减轻:胎儿、胎盘娩出,羊水流失及产时 失血,产妇体重约减轻6公斤左右。产后第一周,因 子宫复旧,恶露、汗液及尿液得大量排出,体重又 下降4公斤左右。
(2)子宫内膜再生: 功能层再生需3周 胎盘附着处修复需6周
(3)子宫颈复原及子宫下段得变化: 产后10日,子宫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变为产后“一”字形
(4)子宫血管得变化: 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缩小为原来面积得
一半,导致开放得螺旋动脉与静脉窦压缩变窄,胎 盘附着面得到有效得止血并形成血栓,最后机化, 从而出血逐渐减少至停止。
白色恶露:色泽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 组织、表皮细胞与细菌。出现于产后10天,持续约3周。
5、会阴切口
初产妇多见,产后3日内可见切口处水肿,活动 时有疼痛,切口拆线后症状自然消失。
一般3-5天拆线。
6、褥汗
产后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得汗 液,以夜间睡眠与初醒时尤为明显,于产后一周自 行好转。

妇产科护理第四章 产褥期母婴护理

妇产科护理第四章 产褥期母婴护理

4. 会阴切开创口 产后 3 天内,会阴切开创口处有轻度水肿,活动时疼痛。 产后 3 天后,会阴切开创口一般随拆线而自然消失。 5. 食欲下降 由于产后胃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肌张力及蠕动减弱,加之 产时疲劳,产妇多食欲不佳,喜进流质、半流质的清淡饮食, 一般 10 天左右恢复;也有的产妇因产程中进食少,产后腹腔 压力降低,产后有饥饿感而食欲增加。
产后,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增高,白细胞总数 增加,可达(15 ~ 30)×109/L,一般于产后 1 ~ 2 周恢复 至正常水平。产妇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也增多,红细胞沉降 率于产后 3 ~4 周降至正常,血沉于产后 3 ~ 4 周降至正常。
4. 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妇女的胃肠道肌张力和蠕动减弱,胃液中盐酸的分 泌量减少,可于产后 1 ~ 2 周逐渐恢复至正常。因分娩时能量 的消耗和体液的大量流失,产妇产后 2 天内喜食流食或半流质 饮食。产褥期腹肌和盆底肌松弛,加之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 故产妇容易发生腹胀及便秘。
3. 血液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变化 产后最初的 3 天,由于子宫缩复及胎盘循环的停止,大量 血液从子宫流向体循环,同时产后大量组织间液回吸收,使产 妇的体循环血容量增加 15%~ 25%,特别是产后 24 h,产妇 心脏负担加重。产后 2 ~ 3 周,产妇的血容量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迅速 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 于产后 现
1. 生命体征 产后产妇的体温大多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中过度疲劳,则 产妇的体温在产后 24 h 内可稍升高,但不超过 38 ℃。如乳房 极度充盈,则产妇可有低热,一般在 12 h 内自行消退。产妇的 脉搏略缓慢,为 60 ~ 70 次/ 分,可能与循环血量减少及卧床休 息有关,于产后 1 周恢复正常。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 产妇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深慢,为 14 ~ 16 次 / 分。产妇的 血压在产褥期无明显变化,但如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其血压 在产后变化较大。

中高级月嫂培训产褥期的护理

中高级月嫂培训产褥期的护理

中高级月嫂培训产褥期的护理一、基本护理1、产妇和宝宝的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温度及湿度适中。

2、营养合理、平衡,不要专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食谱要广,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应有适当比例。

为增加乳汁应多吃流食或半流食。

3、注意个人卫生:产褥期出汗多,应经常洗澡(不用盆浴),常换内衣,饭后要刷牙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炎;洗头、洗脚用温水也不会落下产后病。

指甲要常剪,以免划伤婴儿柔嫩的肌肤。

4、产后恶露多,开始的三至四天是鲜红色,渐渐变为褐色,分量渐少而转为淡黄色,要注意勤换月经纸,会阴要用温水冲洗,从前向后,以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

5、心情舒畅,可使乳汁加多。

部分妈妈在产后数天会出现情绪低落。

原因是体内荷尔蒙浓度的突然变化所致。

通常这种产后的情绪低落在短期内便会消失,但若情况持续就应请医生治疗。

6、不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而应卧床休息与适当活动相结合。

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边及房内走动,并进行产后体操,可保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型,也可减少便秘。

7、您的休息要与婴儿同步,孩子睡觉时抓紧时间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保证足够乳汁。

尽量安排家人替您分担家务及照顾宝宝,争取充足的休息时间。

8、注意避孕:通常月经在产后两、三个月才恢复,母乳喂养的母亲则要更长的时间。

产后月经未复潮前也有可能受孕,性生活不能开始过早,应在产褥期以后才恢复性生活,并要采用适宜的避孕方法。

9、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和减少产后出血,还有利于恢复体型。

10、产后检查:依照医生或医院的指示定期产后检查。

(本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二、产褥期的护理要点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
产后检查 产妇于产后42天携带婴儿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性生活指导 产褥期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要指导产妇 选用正确的避孕措施。
七、评估评价 content
பைடு நூலகம்1.产妇产后及时排尿、排便。
2.产妇自诉舒适,用正确的方法减轻疼痛。
3.产妇能正确说出自我护理和孩子护理的知 识,正确母乳喂养。 4.产妇表现出自信及满足。

一般护理
content
五、护理措施
会阴护理
1.外阴清洁:1/2000的苯扎溴铵(新洁而 灭)溶液擦洗,原则是从上至下,从内到外。

2.会阴伤口护理:有伤口者取会阴伤口对侧 3.侧切伤口水肿: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卧位,术后3~5天拆线。


4.切口感染
五、护理措施
子宫复旧
1.产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宫 缩与阴道出血情况,每30min 至1h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前应 排空膀胱。帮助产妇按摩宫底, 促进恶露排出。 2. 24小时后,每日应在同一时 间检查宫底高度,观察恶露性 质、量、有无气味。
阴、恶露、排泄、乳 房:有无平坦、皲裂、 内陷、乳汁的质和量、 胀痛
2、心理社会状况
乳汁的质和量
初乳:产后1周内分泌 的淡黄色乳汁。 过渡乳:产后2周内分 泌的乳汁。 成熟乳:产后2周后分泌 的白色乳汁。
2、心理社会状况
产妇对分娩经验的感受:是舒适的或是 痛苦的,这对产妇的产后心理适应关系 重大,直接影响到产后母亲角色的获得。
湖北中医学院
叶蕾
content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puerperium)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 外)从胎盘娩出后至恢复或 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经历的 一段时间。 一般为6周。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会阴、乳房的护理)

护理评价
一、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
产妇的自我形象、母亲的行为:属于适 应性的,还是不适应性的。
(三)、母乳喂养产妇的评估
心理因素
不良的分娩体验、疲劳、
伤口疼痛、自尊紊乱、缺
乏信心、焦虑、压抑等。
社会因素
缺乏支持、工作负担重、
生理因素
疾病、营养、睡眠、乳房 因素、药物等。
婚姻问题、青少年母亲、
单身母亲、多胎、母婴分 离、知识缺乏、离家工作
Thank you!
五、护理措施
乳房护理
常规护理 硬结与疼痛 乳头皲裂
退乳与催乳
第1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 产后尽早哺乳;哺乳前热 哺乳前湿敷乳房;先吸吮没有破损 不宜哺乳者应尽早退乳: 利于刺激泌乳反射;注意乳头卫生, 敷按摩乳房;佩戴合适的乳罩; 限制汤类食物;停止吸吮及挤 或破损较轻的一侧;哺乳姿势正确, 用温水擦洗乳头及乳晕,以后哺乳前 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哺乳次数, 奶;采用雄激素、生麦芽、溴 均用毛巾擦净乳头与乳晕;喂奶姿势 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口中; 借助吸奶器;饮食清淡;可服 要正确,每次哺乳应吸尽双侧乳房, 隐亭退乳。乳汁不足者应注意 用散结中药。 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乳 挤出残余乳汁;哺乳结束后不可强力 尽早哺乳、饮食、药膳、必要 拉出乳头;佩戴大小合适的乳罩。 时可用中药、针刺。 晕上;严重时可用乳头罩间接哺乳。
Add your title 10、产后压抑
产后2~3天出现,一般2~3天后自然消失。
二、护理评估 content
(一)、病史
(二)、身心状况
(三)、母乳喂养产妇的评估
二、护理评估(NursingAssessment)
(一)病史
•收集产前记录、分娩记录、用药 史等相关资料,特别注意异常情 况及其处理经过,如产程延长、 产时出血多、会阴裂伤、新生儿 窒息等。
(二)、身心情况
一般情况: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宫 缩、口渴、疲劳。
1、生理状态
生殖系统:子宫、会
2、心理社会状况
阴、恶露、排泄、乳 房:有无平坦、皲裂、 内陷、乳汁的质和量、 胀痛
恶 露
(二)、身心情况
一般情况: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宫缩、 口渴、疲劳。
1、生理状态
生殖系统:子宫、会
六、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母乳喂养的指导: 1.尽早哺乳、按需哺乳; 2.喂养姿势正确; 3.哺乳完毕,正确取出乳头; 4.哺乳完毕,轻拍婴儿背部, 以防溢乳。
食指轻压婴儿下颌取出乳头
六、健康教育
运动锻炼指导
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 加强及恢复,防止尿失禁、子宫 脱垂;保持健康体形;预防血栓 性静脉炎;预防便秘。
便秘
一、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
Add your title 6、会阴创口 Add your title 7、乳头皲裂 水肿,疼痛。 乳头红,裂开,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Add your title 8、乳头胀痛 Add your title 9、体重减轻
明显触痛,坚硬感。
产后体重约减轻6公斤,产后一周,又下降约4公斤。
1、生命体征 2、子宫复旧 3、产后宫缩痛
子宫肌纤维的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的 体温: 正常或升高 减少,而是肌细胞体积的缩小。产后10日进入 于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消失. 脉搏: 略减缓,50~60次/分 骨盆腔 子宫内膜修复:胎盘附着处需6周,余部位3周 呼吸: 深慢,14~16次/分 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疼痛加重 子宫颈的复原:产后4周恢复到未孕状态,宫颈外 血压: 平稳 口呈“一”字形裂伤。 子宫血管的变化:压缩,变窄,闭塞,机化。
4、恶露(lochia):
血性恶露
鲜红,含大量血液,产后最初3~4天。
浆液性恶露
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
阴道排液。出现于产后4天,持续约10天。
白色恶露
粘稠、白色;含大量白细胞、细菌等。出现于产后10
天,持续约3周。
5、排泄
粘膜充血水肿
褥汗 尿多 排尿困难
排泄
会阴切口疼痛 不习惯床上排尿 预防及处理方法
五、护理措施
尿潴留的护理: 便秘的护理:
产后4~6h应嘱产妇解小便,如产后8h 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 原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食物中 • 缺乏纤维素,产褥早期盆腔肌张力下降 仍不能自解小便应采取以下措施: 鼓励产后4~6小时排尿。 • 预防:定时排便,多吃蔬菜,早日下 1.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顾虑。 避免负重和蹲位,防止子宫脱垂。 • 床活动 2.用热水熏洗外阴及尿道口周围,热 保证营养和睡眠,注意卫生。 敷下腹。 • 治疗:口服缓泻剂(乳果糖) 多喝水,多食纤维素,保持大小便通畅 • (尿潴留,便秘的护理)。 3.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开塞露 • 4.肌注新斯的明。 中药治疗 • 5.导尿。
等。
三、护理诊断

四、护理目标

舒适的改变 便秘与尿潴留
产妇不适减轻 产妇不发生便秘与尿潴 留 产妇母乳喂养成功 良好适应新的家庭角色



母乳喂养无效 焦虑



五、护理措施Nursing
Intervention
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 活动 饮食 大小便
会阴处理 子宫复旧护理 乳房护理 心理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