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医学]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静脉输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 6.安慰病人,接触病人的紧张情绪。
• (三)、静脉炎
• 预防和处理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还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 2.严禁在瘫痪肢体进行静脉穿刺和补液。
• 3.输入非生理性PH值药物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值尽量接近7.4
• 二、静脉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一)、发热反应:
•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置保养液,严格清 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致热源。
•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时应过滤血液,移除 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 2、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 糖水。
• 3、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 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 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 4、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定应病情需要输血时,应输注 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药物。
• 5、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寻找对该过敏原无接触 史的供血者。
• 6、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 难或喉头水肿时,应及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 过敏药物。
• 6.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留置针,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 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行湿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规范:预防感染类并发症- 消毒:在操作前,务必对输液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 规范穿刺: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针头,确保插入位置正确,并避免多次穿刺。
- 手部卫生:操作前后及过程中,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戴手套等常规操作应得到遵循。
预防血管穿破类并发症- 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找到血管并正确穿刺。
- 观察仔细:在插入针头之前,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静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异常情况,以避免血管穿破。
预防静脉外渗类并发症- 定期观察:输液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 保持通畅:避免输液管路的扭曲或堵塞,及时更换输液器和管路。
处理并发症- 感染处理:如发现感染征兆,立即停止输液,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咨询医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 血管穿理:如果出现血管穿破并出血,应立即停止输液,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局部外敷,并咨询医师处理。
- 静脉外渗处理:若发现管路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管路,避免药液进入组织间隙,咨询医师进行评估。
以上是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医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简介静脉注射是常见的临床操作,然而,静脉注射也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正确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是保证静脉注射操作安全的关键。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1. 注射穿刺点的选择:- 首选使用已经建立的静脉通路进行注射;- 如需新开通路,选择穿刺部位时要注意肌肉组织、静脉表面呈蜘蛛状的小血管等;- 对于需要多次注射的药物,尽量使用静脉畅通的大静脉。
2. 注射设备的选择:- 选用专业的静脉输液装置,确保质量和安全;- 前使用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如有异常要及时更换。
3. 皮肤消毒:- 在注射前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无菌纱布或消毒膏,确保注射点无菌。
4. 慢速注射:- 注射速度应缓慢稳定,一般不超过滴定时间的50%;- 对于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更应缓慢注射,以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
5. 观察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发现异常反应,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1. 药物外渗:- 如果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避免渗出药物继续进入组织;- 抬高患者的手臂,促使药物返回血管。
2. 血管损伤:- 如果发现出血或血肿,应停止注射,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以减少出血和血肿的风险;- 如果出血较大或血肿明显,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3. 过敏反应:- 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可能是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 发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及时采取抗过敏治疗或急救措施。
4. 感染:- 如果注射点发红、肿胀、渗出黄色液体等,可能是感染的表现;- 发现感染迹象时,应立即停止注射,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抗感染治疗。
总结静脉注射的并发症是临床操作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使用专业设备、进行皮肤消毒、缓慢注射并观察患者反应,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处理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 生,形成肿块甚至坏死。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注射深度,深度为针梗的1/2~2/3。
(2)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部热敷、按摩导致血流加快,使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2.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
虚脱、昏迷甚至死亡。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掌握给药剂量、时间、方法,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进行有关糖
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人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
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
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 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 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 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 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 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原因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 全身发生感染。
2.临床表现
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 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周围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经周围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等。
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
1.轻者体温38℃左右,伴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停止输液数小时后多可自行缓解。
2.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液体使用前仔细检查,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液体是否过期、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
检查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志及透明度的改变。
输液器使用前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安瓿锯痕后需酒精棉签消毒一次方可折断,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瓶塞、皮肤穿刺部位规范彻底消毒;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严格执行一药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4.加药时斜角进针,以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志落入瓶中的机会;加药时避免使用大针头及多次刺穿瓶塞。
5.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浑浊。
配制粉剂药品时充分摇匀,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
液体现用现配。
6.配液、输液时保持治疗室、病房环境清洁、减少陪探人员,避免灰尘飞扬。
【处理措施】1.评估发热程度,给予心理安慰。
2.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发冷、寒战者给予保暖。
3.高热者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4.发热反应严重者即刻停止输液,遵医嘱予对症处理,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如需继续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并重新选择注射部位进行穿刺。
二、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1.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严重者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变快伴心律不齐。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药液外渗(1) 在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少许,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推(滴)注前确认针头在血管内。
(2)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3) 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注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有发生药液外渗,应终止,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4)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外渗发生后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尽量回抽药物减少药物存留。
拔出针头后,避免加压于注射处,以防药液扩散。
太高患肢,局部冷敷(部分药液不可冷敷,详见药物说明书),持续24-48小时后,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遵医嘱应用外用药膏。
(二) 血肿(1)选用合适的型号、无倒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 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
(3)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4)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
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因按压面积大,不会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按压时间为3~5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按压时间延长,以不出现青紫为宜。
(5)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
24小时后局部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三十分钟,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6)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或切开取血块。
(三)静脉炎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好。
2.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3.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4.根据所用溶液或药液的类型、PH、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疗程,选择适当的输注部位及途径。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一)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
2、预防措施(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2)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3、处理措施(1)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3)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4)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二)急性肺水肿1、临床表现(1)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严重者稀痰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变快或心律不齐。
2、预防措施(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3、处理措施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2)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盛30%-50%的酒精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
(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1、临床表现(1)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发病后可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致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引言
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
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并处理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方法。
预防措施
1. 确保正确的注射技术: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注射,避免空气进
入静脉导致空气栓塞。
注射时注意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2. 检查药物和溶液:确认药物和溶液是否过期,以及是否与其
他药物有不良反应。
3.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
避免选择已经受损或者静脉曲张的部位。
4. 注射速度控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情况,控制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处理
1. 护理监测:在注射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红斑、肿胀等。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
止注射并做好记录。
2. 处理感染:若患者出现静脉注射相关感染,则需及时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拔除导管、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局部卫生护理。
3. 处理血栓:静脉注射可能引发血栓形成,患者出现血栓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输液操作,采取适当的溶栓治疗方法。
4. 处理过敏反应: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如注射抗组胺药物等。
结论
为了预防并处理静脉注射法并发症,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注射,确保注射技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做好处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注射并发症:1.药物外渗、渗出2.静脉穿刺失败3.血肿4.出血5.过敏反应二.预防措施:1.注射前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遵医嘱配制药液。
2.正确固定针栓,在注射过程中应定期抽回血,以确认针头是否在血管内。
3.选择粗直、弹性良好的血管注射。
4.水肿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应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渗液暂时消退,等静脉显示清楚后再行穿刺。
5.选择粗细适宜针头。
6.注射完毕正确按压穿刺点,用拇指按压,因按压受力面积大,不会因为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接压时间为3-5分钟,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患者延长按压时间,以不出现青紫为宜。
三.处理措施:1.发生药物渗出,应停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2.高渗药液、化疗药物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发生外渗,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抬高患肢,局部湿敷。
3.出现血管破损后,立即拔针,按压局部止血。
4.出现血肿,遵循先冷敷再热敷原则,以加速血肿吸收。
5.在推注过程中,出现休克先兆,立即停止注药,静脉输入抗过敏药物。
6.过敏性休克患者,立即抢救:(1)去枕平卧.(2)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并肌肉注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必要时给予以插入气管导管,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3)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酌情减量。
(4)根据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
(5)血压低患者,根据医嘱应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
(6)若心跳骤停,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患者呼吸、脉博、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8)注意保暖。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发热反应①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②插入导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③穿刺部位每周2~3次含碘消毒剂处理,贴以透明防水贴。
适时更换输液管。
④慎用输液延长管和输液三通管,只能在接口处用胶布固定好,并随时注意观察接口处有无松动。
⑤如必须使用延长管或三通管,最好使用锁式接口的输液延长管或输液三通。
若使用了非锁式接口的制品,应当在接口处用胶布固定好,并随时注意观察接口处有无松动。
⑥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发热、白细胞数增加等全身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
⑦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⑧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温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⑨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2.急性肺水肿①根据病人病情及年纪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
对心、肺疾患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
②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③如果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样痰或泡沫样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停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④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min),以提高肺泡里的氧气压,增加氧的弥散,减轻缺氧症状。
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湿化吸入氧,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
⑤按医嘱给予镇定剂及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
⑥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3.静脉炎①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②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
静脉注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05
严重者需进行静脉切开引流,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液体外渗
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静脉炎
正确选择静脉,避免反复穿刺
定期更换输液器,防止堵塞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3
空气栓塞
03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注射,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02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01
原因:操作不当,空气进入静脉
04
预防措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空气进入静脉
2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1
避免空气进入血管,确保注射器、输液器等设备的密闭性
02
定期检查输液管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0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空气栓塞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4
发生空气栓塞时,立即停止输液,进行紧急处理,如吸氧、心肺复苏等
05
谢谢
DESIGN WORKS KEEP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
注射前仔细检查药物的浓度、剂量和注射部位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药物外渗
4
发现药物外渗后,立即停止注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
4
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静脉注射法是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因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而达到全身,所以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
主要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药效时;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他注射方法时;药物注入静脉进行诊断试验检查;输液和输血;静脉营养治疗。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性损伤、血肿、静脉炎、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应注意预防,若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静脉穿刺失败1.原因(1)穿刺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初到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2)进针用力不当,在穿刺的整个过程中,用力速度大小不同,各个组织的进针力量和进针速度掌握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
(3)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深度要适宜。
一般情况下,进针角度为15°-20°,角度过大或过小都易将血管壁穿破。
(4)固定不当,针头向左右摆动。
(5)静脉注射时选择不直、不明显的血管盲目穿刺、针头过大,加之血管壁脆性增加以致血管破裂,造成失败。
(6)操作者对深静脉的解剖位置不熟悉,来回穿刺引起血管破裂或穿不不到血管而失败。
(7)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不配合导致失败。
(8)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的患者,四肢冰冷末梢血管收缩致血管难找,针头进入血管后回血很慢或无回血,操作者误认为未进人血管继续进针,使针头穿透血管壁而致穿刺失败。
2.临床表现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液有阻力,或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局部疼痛肿胀。
3.预防(1)做好注射前评估。
①选择暴露好、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进行静脉注射。
②适用型号合适、质量可靠的针头。
③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
(2)熟练掌握静脉注射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
①穿刺时,当感觉针头进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试抽回血,以防进针过度刺穿血管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静脉穿刺失败
护士
原因
其它
患者
护士方面: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进针角度不当;针头刺 入深度不合适;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针头固定不当;操 作者对解剖部位不熟悉等
患者方面:静脉条件差。如血管弹性差,血管塌陷的危重 患者,水肿患者;还有对操作不能配合者也可能到时静脉 穿刺失败。
其它:如天气寒冷或发热寒颤期的患者,四肢冰冷,末梢 血管收缩,难以找到合适的血管穿刺,由于末梢循环不良 ,管而继续进针,导致刺破血管,穿刺失败。
凝血液或切开取血块。
并发症——静脉炎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1.长期注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
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 状红线,局部组织发
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红、肿胀、灼热、疼
痛,全身有畏寒、发
热。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1.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治疗。
4.静脉条件差的患者要对症处理。如给水肿患者行静脉 穿刺时,应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的渗液暂时 消退,待静脉显示清楚后再行穿刺。
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5.深静脉穿刺方法:肥胖患者应用手摸清血管方向或按 解剖方位,沿血管方向穿刺;水肿患者注射前以拇指顺 血管方向压迫局部组织,使血管暴露,即按常规穿刺。 对血液呈高凝状态或血液黏稠的患者可以连接有肝素盐 水的注射器,试穿刺时注射器应保持负压,一旦刺入血 管即可有回血,因针头内充满肝素,不易凝血。
临床表现
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 胀、疼痛。2~3天后皮 肤变青紫。1~2周后血 肿开始吸收。
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1.适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穿刺。 3.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4.拔针后按压时间为3 ~5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
血倾向者按压时间延长。 5.早期予以冷敷,24h后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 6.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
并发症——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1.在注射前未询问病人 面色苍白,胸闷,心慌,血压下
穿刺失败的临床表现
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力,或针 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 ,局部疼痛及肿胀。
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护士,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术。选择适 合的血管、针头。
2.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保护血管,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
3.出现血管破损后,立即拨针,局部按压止血,24h后给 予热敷。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 选择合适的部位
排除空气
检查回血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减轻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并发症——药物外渗性损伤
感染因素 和静脉炎
药物因 素
原因
物理因素
其它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有关
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 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等
学习内容
1 静脉注射法的定义 2 静脉注射法的并发症 3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的定义
静脉注射法是用无菌注射器将一定的药 液注入到静脉的方法。静脉注射法是作用最 快的给药方法。
皮内注射的并发症
药物外渗性损伤 静脉穿刺失败 血肿 静脉炎 过敏反应
只要我们遵循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6.对四肢末梢循环不良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可通过局 部热敷、饮热饮料等保暖措施促进血管扩张。在操作时 小心进针,如感觉针头进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折压头 皮针近端的输液管,可很快有回血,以防进针过度刺穿 血管壁。
并发症——血肿
发生原因
1.患者:血管弹性差,进针后无落空感,有时针 头已进入血管而不见回血,误认为穿刺失败,待 针头退出血管时局部已青紫。凝血功能差或拔针 后按压部位不当或压力、按压时间不够,即可引 起血肿。 2.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 3.固定不当、针头移位。 4.针头过大与血管腔直径不符,进针后速度过快 。 5.对于长期输液患者,反复同一部位穿刺。操作
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营养状态。 感染因素和静脉炎
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低。
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① 光线充足,选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 ②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 ③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④ 注射时加强观察、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
2.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 液溢出血管外。
3.若出现静脉炎时局部可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 润、喜疗妥膏软膏涂抹以及胶原敷料如安普贴外用。
4.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注射、输液 ,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⑤ 推注住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
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物外渗应中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 另选血管穿刺。 ⑥ 根据渗出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 ⑦ 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 ,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①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给予冷敷或者热敷、理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 发生。②血管收缩药外渗,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 拉明5mg~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以扩张 血管;更换输液部位,同时给局部温热敷。③高渗药液外 渗,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并用0.25%普鲁卡因5ml~ 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 u ~250u,注射于渗液局部周围 ,因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药物 外渗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局部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对 已产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热敷,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 ,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加速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