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八课笔记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北京 张国焘 刘仁静 广州 长沙 毛泽东 何叔衡 旅日 共产 武汉 董必武 陈潭秋 国际
马林(列席)
中共一大代表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衡
陈潭秋 邓恩铭
李汉俊
王尽美
李达
包惠僧
刘仁静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且登上历史舞台 ①内部: 组织基础: 早期党组织的成立 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②外部: 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 2.意义 ①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新的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0万 30万多 50万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10:1 约 4: 1 约 6: 1
三大主力 胜利会师 过草地 爬雪山 强 渡 大 渡 河 巧渡金沙江 红四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结束长征
遵义会议
红二方面军 穿越四道封锁
四渡赤水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3.红军长征 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①原因: 根本: 王明“左倾”路线影响 ②时间: 1934.10—1936.10 ③结果: 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革命中心转移: 东南(瑞金)—西北(延安)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 背景: 第一阶段: 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时间 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①国内: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②国际: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二阶段: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③导火索: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2.过程:
2.过程: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 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 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 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 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高一历史第8课总结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8课总结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8课总结知识点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过去的事实和事件,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在高一历史的第8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学习了关于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它是由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所决定的。

他提出了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古典社会和循序社会。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其次,我们学习了启蒙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权威和信仰进行质疑,积极追求自由和知识。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提倡人的独立思考和个体自由,他们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启蒙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接着,我们学习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它彻底颠覆了封建专制制度,为法国和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凡尔赛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后果长期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

同时,像拿破仑一样的历史人物也是我们要重点了解的。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另外,我们也学习了近代世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变革,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使得大规模机械生产成为可能,带来了社会的大幅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

与之同时,城市化进程不可忽视。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形成了繁荣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结构。

通过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问题。

最后,我们学习了现代世界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

例如,联合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历史必修一第8课

历史必修一第8课

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 则
总统布法律不符合宪法
联邦法院 司 法
你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

进步性: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 阶级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的权力,又在权力 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 过于集中,体现了民主精神。
局限性
由于其都是资 产阶级政党, “驴象之争”的 本质都是为了维 护资产阶级的根 本利益。因此 “驴象本一家”。 我们是一家人
美总统共和制 英君主立宪制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内阁)首脑 政府(内阁)的产生
英国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总统共和制
国家的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基础:代议制民主 核心:责任内阁制 政治职权分配: 国王: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议会: 最高权力机关 内阁: 最高行政机关,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
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对议会负责。 首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和立法 创议权,为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识记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总统 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内阁由总统经 内阁由议会产生, 议会(国会)与 国会同意组成, 对议会负责, 只对总统负责, 内阁(政府)的关系 受议会监督。 但与国会相互制 约。
相同之处
都属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
主政体 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 国家权力 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黑 人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并将财产作为划分权 力的标准。
1、时代局限性: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

高一历史第八课笔记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八课笔记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八课笔记知识点在高一历史的第八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社会变革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本课的笔记重点: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1. 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封建主义与农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农民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2.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力量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逐渐从封建主义与农民大众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中国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社会变革的必然性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和转化使得社会变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

二、中国社会变革的不同阶段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国的历史。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

在这个阶段,中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农民革命和反帝斗争。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重要阶段性任务。

4.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建设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三、历史教训与启示1. 学习历史教训通过学习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我们要继续坚持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一历史第八课整理手写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八课整理手写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八课整理手写知识点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的学科。

在高一历史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第八课是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整理手写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回顾课程内容。

知识点一:古希腊城邦古希腊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拥有完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城邦以雅典和斯巴达最为著名。

雅典是古希腊最早的民主制度的发源地,而斯巴达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闻名。

知识点二:古希腊民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制度。

在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参与公民大会,讨论政治事务并做出决策。

这种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得更多人具备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为后世民主政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古希腊哲学家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在这里诞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提倡探索真理、审问自己的思维和信仰;柏拉图建立了理想国家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则是黄金时代哲学的代表,他对自然科学和政治学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知识点四:古罗马的兴起古罗马在古代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起源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最初只是一个很小的定居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罗马逐渐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知识点五:古罗马法律制度古罗马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罗马法律以公正和平等的原则闻名,被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所采用。

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强调个人权利和责任,并对财产、合同和刑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知识点六: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技术非常发达,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物。

斗兽场、庞贝古城和巴斯浴场是古罗马建筑最著名的代表。

这些建筑物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展示了古罗马的工程能力和建筑艺术。

通过整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复习高一历史课程中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内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在高一必修一历史的第八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39年至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英国鸦片走私问题导致的,中国对鸦片进行取缔,引发了与英国的冲突。

最终,中国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时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英国等西方列强对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不满而发起的。

中国再次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经济和政治更加受制于西方列强。

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一场由农民领袖洪秀全发起的起义。

这场起义主要是反对清朝政府的统治,并追求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个时期,中国意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性,开始自觉地引进和学习。

洋务运动积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它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

六、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规模社会运动。

这场运动由学生领导,发起了对政府的抗议,追求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联合发起的一次反对北洋政府的战争。

这场战争开始于1926年,结束于1928年,取得了较大的胜利,最终导致北洋政府的垮台。

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崛起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结起来,高一必修一历史的第八课主要涵盖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等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高一历史课程的第8课,我们将学习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点。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传统价值观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王朝时代。

在这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1.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古代王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商王朝和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字、礼仪、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传统开始形成。

2.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继承了先前的传统,并且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

例如,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衰落(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了巅峰时期。

诗歌、绘画、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文化逐渐衰落,尤其是在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变革之后。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人民长期形成的一套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1. 孝道孝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

2. 礼仪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强调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和礼节,提倡尊重、谦和、诚信等品质。

3. 仁爱仁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它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推崇道德和善良。

4. 忠诚忠诚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它要求人们对国家、家族和君主保持忠诚和奉献精神。

三、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1. 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它对于当前的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政体的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联邦制原则:最高行政权归总统。 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一个权力在 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各 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中央与地方分权。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都由民选产 生。
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哪几种政治制度?
国 会
参 议 院
总统
“分权与制衡”
总统 (行政权)
参众两院, 即国会(立 法权)
规定法院组织和权限 司法审查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分权与制衡
归纳总结:
“分权与制衡”为原则, 美国是一个以—————————
以———— 为主要机构, 国会 、———— 总统 、———————— 联邦法院
以———联邦 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 制为 总统共和
国家结构形式 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 互相关系的构成模式。 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
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复合制国家:是指有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
盟。近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个不完整的、松散的中央政 府。 对外缺乏共同防御、抵御外敌的合力;
本质: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问题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和英国《权力 法案》的相同的和不同的主要有哪些?
思路引领:结合历史背景,根据两部法案的 目的、内容、作用说明二者的异同。 相同点:都初步确立了法制的原则,防止绝对力的 出现;都形成了民主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更全面、充实、 完善;如:确立美国联邦体制,划分了中央政府 和各州的权力;明确地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指导, 对国家权力进行分配;而《权力法案》的重点在 于制约王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宋代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情况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自唐朝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

宋朝的社会特点和生活情况极具独特性,下面将一一进行探讨。

一、政治和经济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相对富庶的朝代,而且在这个时期,政治和经济也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和繁荣的发展阶段。

首先,在政治方面,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被广泛认可和推崇。

通过科举制度,使得社会精英不再只由贵族和豪门出身,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进入官僚体系,这为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公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宋朝的官僚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级官员都逐级晋升,有明确的职务和权责。

而且,在社会管理和控制方面也有较为严格的制度。

其次,在经济方面,宋朝是一个盛产农产品的朝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气候的温暖和昼夜温差不大,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形成了相对富足的农民集体。

同时,宋朝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技术和工具,比如水稻的厢式耕地、灌溉渠道、袋式秧苗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规模化。

二、社会结构和阶级宋朝的社会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含了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阶层。

在社会的最上层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他们拥有最高的统治权力和特权,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具有绝对的决策权。

紧随其后的是高级官员和贵族地主,他们统治着一定的领地和人民,拥有丰富的土地和财富,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特权待遇。

在中间层次是广大的百姓,他们分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三大群体。

农民依靠耕种土地谋生,其中富裕的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而贫困的农民则生活较为艰难。

手工业者专门从事某种手工职业,比如制陶、制瓷、制漆等,他们依靠手工活谋生,同时也对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商人则通过商业活动赚取财富,他们是社会经济交往的重要人群,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底层是奴隶和佃农,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财产和地位,受到主人和地主的操控和剥削。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笔记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笔记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笔记一、民族民主革命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民主革命,它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起源于对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被剥夺的愤怒和失望,成为了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运动。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中国革命的新阶段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 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役。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长江战役,成功地渡过了长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最终解放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1. 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

在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业化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

这一时期的中国积极进行国家计划经济,致力于发展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2.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始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吸引了外国的投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开放了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平,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

高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笔记

高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笔记

高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笔记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过程的学科,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在高一历史课程中,第八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本文将对该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一定的延伸思考。

一、晚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外侮和内忧问题。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日益紧张。

一方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控制中国经济;另一方面,各国侵入中国内政,强行执行势力范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推行自强运动,力图摆脱列强的压迫。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战争的爆发与民族矛盾和国际矛盾交织在一起。

在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中国政局的动荡与混乱,使得列强有机可乘。

在外部,列强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不平等的一次条约签订,导致中国领土的进一步割让,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三、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变法运动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两位重要政治思想家,他们都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希望通过改革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梁启超则主张“新学”与“变法”,倡导国家的法治与立宪。

然而,由于改革派的力量过于薄弱,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实现真正的改革。

四、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与影响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民间团体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该运动的起因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包括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政府腐败和无力应对外患等。

义和团运动通过发动暴力行动,对外国教会和商人进行袭击,试图推翻外国势力的统治。

然而,最终该运动以失败告终,加剧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矛盾。

五、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晚清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

革命的策源地是广州,经过多方努力,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不仅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也促进了世界革命的潮流。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到八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到八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到八课知识点第一课:古人类与文明的起源1. 古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并通过迁徙逐渐分布至全球各地。

- 北京周口店遗址等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存在。

2. 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类从原始公社逐渐发展至氏族社会、部落社会以及早期国家。

3. 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类通过语言、工具、技术、宗教等手段逐步形成文化,促进了社会的进化与发展。

第二课:古代东亚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代是商汤建立的封建王朝,周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2. 周朝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度的特点- 周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分封制度控制地方诸侯,巩固封建统治。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和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第三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

- 古希腊以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为特点,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扩张- 罗马帝国通过征服和吸收其他民族,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并取得了大量领土。

3.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贸易和征服传播至欧洲各地,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课: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封建制度是一种以领主与农民、臣子之间的封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 封建社会的组织形式- 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封建等级分明,地主经济和农民经济并存。

3.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以家族和宗族制度为基础,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

第五课:西方中世纪欧洲社会1. 封建主义的危机与改革-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黑死病等灾害,封建社会遭受重大危机。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对封建主义的重要挑战,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兴起。

历史选第一第8课笔记 - 副本

历史选第一第8课笔记 - 副本

历史选第一第8课笔记以下是一篇关于第一第8课历史的笔记,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和资料进行修改和补充:第一第8课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社会、文化等方面。

历史学通过对过去的研究,揭示历史规律和趋势,为现实社会提供指导和启示。

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探究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

文献研究法是历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2.口述传统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口述传统资料,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

口述传统研究法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或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区或文化的比较,揭示历史现象的异同和规律。

比较研究法有助于深入探究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趋势。

4.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综合研究。

跨学科研究法有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

5.定量研究法: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历史规律和趋势。

定量研究法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历史学研究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2.证据支持原则:历史学研究应当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证据应当真实、充分、具有说服力。

3.学术道德原则:历史学研究应当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四、总结历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历史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献研究法、口述传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

在研究中,应当遵守客观性原则、证据支持原则和学术道德原则,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了解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历史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框架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框架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框架一、兴亡历史箴言1、可以总结的历史规律:“兴则应之、亡则应之。

”2、“民有难而上,不服则变”3、“变者逆之,不变者废之”4、“反服者上,不反者下”二、关系政治、文化与政绩的历史1、不仅要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还要看该国家的政绩。

2、政治的优劣与政绩的高低是相互影响的。

3、只有国家有良好的政治安定,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来获得新的发展,才能实现政治、文化和政绩的发展。

三、动乱时期,“作者死,其作死矣”1、以孙中山先生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动乱时期“作者死,其作死矣”,为开辟正确的发展方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孙中山率领同志们,冒着重重危难和牺牲英勇奋斗,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复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厚的烙印。

四、历史的延续:每一代革命先驱的代表1、每一代革命先驱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他们奋斗着,延续着圣贤的精神理念。

2、以邓小平先生和江泽民先生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在80年代展开了一场新的革命斗争,代表了改革开放运动的高潮。

3、新一代革命先驱们采取了变革改革革新的政策,深刻改变了过往,开拓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道路。

五、“新朝出祁山”1、“新朝出祁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以北魏将军韩滉为首,以祁山为中心展开斗争。

2、政治革命不仅使贵族封建的利益得以受到削弱,也使中国古代的风尚得以逐步的改変消灭,把历史发展推上了新的高度。

六、历史的发展1、历史的发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概括、整理和归纳过去,更是以历史为基础深入进行分析和总结,把过去当做对现在及将来的榜样和借鉴。

2、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历史的了解,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发展潮流,准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方向,以此为发展现状和改善自身的奋斗目标,增强自己的历史观。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
2、根据《1787年宪法》,下列哪项是违宪的?( )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的官员兼国会议员 C、总统统帅陆海空三军 D、最高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
职终身
美国总统的权力
(判断题)
1、布什总统任命鲍威尔 为美国国务卿,并取 予以否
国会(立法) 总统(行政) 联邦法院(司法)
参议院
众议院
副总统、内阁、 总统办公厅
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巡回法院 联邦地区法院
两党政治成为美国分权制 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1787年宪法的影响
1、历史意义
(1)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使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4)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示范
联邦法院的权力
(判断题)
1、美国最高法官可以对 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 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 件都有最高审判权。
(√)
2、美国总统认为某最高 法官不合格(该法官也 没有犯罪记录),就下 令解除该法官职务。
(×)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宪法制定的背景)
如何避免专制政体?
邦联制 中央政府 软弱无能
联邦制
强化中央权力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美国独立初期,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2)邦联 经济——不统一,造成对英贸易被动。
1. 的弊端
必要性
政治——松散,无法维持统治的稳定
背 (3)在一个大国确保共和制是美国面临的新问题
负责
总统不向议会负责
立法权 司法权
上下院 司法独立
国会
最高的司法机 关是联邦法院
课堂训练: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自《1787年宪法》颁布以来,它是世界 各国实施的宪法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成文宪法。据此回答: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总结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总结

高一历史知识点八课总结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大门,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这一学年,我们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点,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有所涉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一历史的八个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1. 东方古代文明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东方古代文明。

从古代的黄河文明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我们了解了这些文明诞生的背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希腊城邦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衰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来源和发展轨迹。

3.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与此同时也是基督教文化的全盛时期。

我们学习了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十字军东征以及宗教改革的发生和影响。

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欧洲的历史和文化。

4.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欧洲社会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

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以及其对艺术、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也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

5.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以及铁路、蒸汽机等发明对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这些知识点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现代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

6. 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中国近代史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历史之一。

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以及晚清政府的改革努力和反动势力的抵抗。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新中国的成立,深刻认识到了近代中国的起伏与变革。

7. 世界两次大战世界两次大战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第八课知识点总结

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邦联制国家。

2,必要性:(1)贸易:a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对内)b没有统一关税,对外贸易受影响。

(对外)邦联制弊端,越来越多人强烈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 安全:邦联政府无权征税,不掌握军队,导致社会动荡加剧。

(3) 理论基础: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

(伏尔泰:批判君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二,1787年宪法1,特点及表现(1),联邦制原则:中央与地方关系。

a联邦权高于各州权力b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武力恢复地方秩序。

c各州可在不违背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具有一定自治权。

(2),民主制原则a确立共和制b民选政府c文官政府权高于军权原则。

d“死人不能统治活人”不断修宪原则。

(3),三权分立原则a国会(立法权)与总统(行政权)国会可以弹劾总统,总统可以否决议会的法案,但复议时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则法案有效。

b总统(行政权)与法院(司法权)总统可任命法官,最高法(大法官九人,终身任职)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c国会与法院总统任命法官要经过参议院批准,最高法宣布国会的法案违宪。

2,对1787年宪法评价(1),进步性:a性质: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

(2),不足:有违背民主原则的因素。

a允许奴隶制存在b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3,1787年宪法实践。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超过两届,罗斯福例外)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1)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始形成(2)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最终形成。

2,发展: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两党交替。

3,作用:(1)不仅控制国会,也影响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背景: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2、表现: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背景:⑴政治前提: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⑵现实原因: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⑶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

2、颁布概况: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三)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联邦制的确立:(中央与地方关系)
1、内容: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⑵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2、作用:⑴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⑵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和制的确立:(中央(政府)内部关系)
1、内容: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⑵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⑶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⑷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⑸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⑹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2、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三权分立)、民主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积极意义:反对专制,防止独裁,促进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3、局限性:⑴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⑵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⑶各部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
★美国共和政体的分权与制衡: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2)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
它们是资产阶级政党。

(3)民主党(驴)、共和党(象)的“驴象之争”成为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