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发与质量标准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中药质量标准PPT课件

中药质量标准PPT课件

(6)检查: ①质量参数类型:主要指专定的检 查要求,如大黄中检查土大黄素,川乌、 草乌检查乌头碱的限度等。 ②制剂剂型要求的类型:各种制剂 都有要求,应按国家药典规定进行检查。 ③控制污染型:重金属、砷盐等。
④浸出物测定:
(7)含量测定 ①测定项目的选择:一般要求对君药中有效 成分或指标性成分、某类有效部位进行含量测定; 如因目前的研究基础或技术限制,君药不能进行 含量测定,可选择臣药进行含量测定,但必须有 详细的研究资料,说明理由;剧毒药材要有限量 测定。 ②测定方法:根据测定成分的性质,采用容 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气相 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
• 在申请生产时需报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药品在上市用包装条件下,根据生产用质量标准 所列项目和方法的要求进行考察。同时应观察直 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
• 于常温下进行考察,一般可在初步稳定性考察后 继续考察,即在初步稳定性考察三个月后,放置 三个月再考察一次,然后每半年一次。
(3)制法:按资料四的制备工艺进行简 要描述。
(4)性状:制剂的性状指成品衣后片芯的颜色及气 味,硬胶囊剂应写明除去胶囊后内容物的 性状。
(5)鉴别: ①鉴别对象的选择: 成药一般药味多,不可能逐一鉴别,应选择君药或 臣药进行鉴别,对药味多,如20~30味,可分别选出君、 臣、佐、使各类代表之一,设计鉴别试验。毒剧药必须 进行鉴别和限量检查。贵重药:必须进行鉴别。 ②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以原粉入药的药味可采用显微鉴别。 一般理化鉴别:包括呈色反应、沉淀反应、荧光反 应等。 色谱鉴别: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 谱等方法,以薄层色谱鉴别使用较多。注意:要求有阴 性和阳性对照(标准品或标准药材)。 光谱法:包括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 方法。

第七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0529ppt-PowerPo

第七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0529ppt-PowerPo
用法 如用温开水送服的内服药,则写“口服”; 如需用其它方法送服的应写明。 除特殊需要明确者 外,一般不写饭前或饭后服用。
用量 为常人有效剂量;儿童使用或以儿童使用为 主的中药制剂,应注明儿童剂量或不同年龄儿童剂 量 。毒剧药要注明极量。
不同的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也不同,须逐一写明。
十一、注意
包括各种禁忌,如孕妇及其他疾患和体质方面的禁忌、 饮食的禁忌或注明该药为毒剧药等。
糖浆剂川贝枇把糖浆 本品为棕红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凉。
合剂(口服液)小建中合剂 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 微辛。中药口服液一般均有颜色,且难以达到澄明,性状描述时应予 注意。
滴丸剂满山红油滴丸 本品为黄棕色的滴丸;有特异香气。
胶囊剂 龟龄集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气香异,味咸。
第七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第一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质量标准是新药研究中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制
剂的质量标准共包括名称等十余项内容。质量标
准的书写具规范的格式,具体要求参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 (现行版)。其内容如下:
一、名称 六、检查
十一、注意
二、处方 七、浸出物测定 十二、规格
三、制法 八、含量测定
荧光鉴别
(三)色谱鉴别
在复方制剂中最常用的是薄层色谱鉴别。
1、中药制剂中有与《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同 一 药味,一般尽可能采用与药材相同条件进行薄层色谱 鉴别,描述也应统一。有些处方由于某些药味干扰, 难以统一或虽无干扰,但在同一薄层板上可实现同时 检出几味药使操作简单,可采用其他条件。
2、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利用上项鉴别剩余的供试品溶 液,可不再重复写其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可先 写对照品(或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再写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X页)”试验之后,写 “吸取鉴别(X)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 品(或对照药材)溶液各Xul”;而用上项鉴别的 滤液(溶液)或药渣,再进行处理后才制成供试 品溶液的,应首先描述其处理方法。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技术要求-PPT课件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技术要求-PPT课件



药材的品种、产地固定
制备工艺稳定
中药质量标准所包含的项目
• • • • • • • 名称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浸出物测定 含量测定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名称
• • • • • 基本要求 1 简短、明确、科学 2 按中药命名的技术要求命名 3 不能与已有的国家药品名称重复 4 中药不起商品名
正式标准
• 是指新药试行标准转正后的标准,以及 国家已批准或已经收载于《中国药典》、 《局颁标准》等标准
试行标准
• 一般是指新药经批生产后,其药品标准 为试行标准,试行期为两年。 • 试行标准在试行期界满前3个月,应向所 在地省药监局提出转正申请 • 试行标准在试行期内不能被仿制,亦不 能申请中药品种保护
常见问题
• 1 • 2 • 3 不按命名原则命名 名称与国家药品名称重复 汉语拼音不符合要求
中药命名技术要求
• • • • • • • • 1 单味药材制剂 药材名 + 剂型 2 中药复方制剂 ⑴ 主要药材名缩写 + 剂型 ⑵ 主要药材名 + 功能 + 剂型 ⑶ 药味数 + 剂型 ⑷ 药味数 + 功能 + 剂型 ⑸ 药物剂量比例 + 剂型 ⑹ 形象比喻 + 剂型
一般理化鉴别
• 1 由于中药制剂所含成分复杂,新起草 标准时尽量少用 • 2 中药制剂所含成分复杂,不宜加溶剂 后直接鉴别,应先分离、提纯 • 3 仿制国家已有标准品种,原标准中的 这些项目,一般不要删除 • 4 起草说明要说明该反应的归属,即那 味药的那一类成分
薄层色谱鉴别
•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要进行适当予处理 • 2 坚持定量取样、定量溶解、定量点样,给真 伪鉴别以量化的评价 • 3 中药制剂中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条件, 尽量与药典中药材一致 • 4 不同中药制剂中的同一味药材,尽可能采用 相同条件 • 5 薄层色谱鉴别操作应规范 • 6 应报道详细的研究资料,包括方法建立过程、 阴性对照试验等,并应附照片

中药学PPT幻灯片课件

中药学PPT幻灯片课件

2024/1/28
20
05 中药的鉴定与质 量评价
2024/1/28
21
中药的鉴定方法
基原鉴定
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分类学 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 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
的中药品种准确无误。
理化鉴定
通过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 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 、气、味等特征,对中药进行真
2024/1/28
26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整体动物实验
通过观察中药对实验动 物的药理作用,如抗炎 、抗氧化、抗肿瘤等, 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
2024/1/28
细胞实验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 究中药对细胞增殖、分 化、凋亡等过程的影响 ,揭示其药理作用的细 胞机制。
分子机制研究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基因表达谱分析、蛋 白质组学等,深入探究 中药药理作用的分子机 制。
中药资源与鉴定
研究中药的资源分布、采收加 工、真伪优劣鉴定等。
6
02 中药的药性与分 类
2024/1/28
7
中药的药性
2024/1/28
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包括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酸、苦、 甘、辛、咸),决定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方向和强度。
升降浮沉
反映中药作用的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 。

明清时期
中药学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024/1/28
5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中药药性理论
研究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 沉、归经等药性理论。
2024/1/28
中药功效与主治
研究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症, 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

最新最新 中药的质量标准 课件

最新最新 中药的质量标准 课件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22021/5/ 122021/5/122021/5/125/12/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2021/5/122021/5/122021/5/ 1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22021/5/122021/5/ 125/12/ 2021
质量标准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等特征。 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研究对象: 中药材及其饮片 中成药
一、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标准 2-1
1、名称 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
2、来源 包括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 和产地加工,矿物药包括矿物的类、族、矿石名、主要成 分及加工。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21.5.1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1.5.12*May 1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5/1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1.5.12
3、性状 指完整干燥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 地、断面及气味等。突出主要特征,文字简炼,术语规范, 描述确切。
4.鉴别 方法专属、灵敏。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等。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5.检查 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 盐、农药残留量、有关毒性成分等。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熟悉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中药质量标准概述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PPT课件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PPT课件
③需炮制药材,应加括号注明炮制法。 ④计量单位,重量以“g”,容量以“ml”表示。 ⑤处方量,片剂折算成1000片的药量,液体制
剂以1000ml的药量写出。
6) 处方原料均应附原料的标准或药材标准。 ① 药味收载于法定标准的,可参照法定标 准项目要求。但若与成药质量控制相关的 项目,未列入药材标准的,应补允有关项 目。
第三节制定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一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1名称2基源科属种拉丁学名3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4性状外形质地嗅味5鉴别传统经验显微理化6检查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7浸出物8含量测定各活性成分9功能主治功效用法用量注意贮藏等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要求
• l、掌握质量标准的分类、特性、质量标准制
定的前提条件。
形、色、气、味,各种剂型的性状描述 注意:描写组合色泽时,以后者为主。如棕红
色。
5、鉴别
(1) 药味选择 原则、专属、无干扰。----查文献,预试验。
(2) 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特点 理化鉴别――特点 色谱鉴别――特点 其它鉴别
(3) 鉴别实验设计有关问题
① 提取纯化问题
• 溶媒选择 • 提取前处理,如蜜丸 • 大复方中挥发性成分的分离 • 苷类成分 • 生物碱类成分等
2) 测定成分的选定
① 指标成分清楚可行的 ② 成分类别清楚 ③ 拟测成分应归属于某一单味药材。 ④ 产地、等级 .. ⑤ 含量 ⑥ 拟测成分应尽量与中药主治功效一致。
(2)含量测定方法
核心、重点、难点。特别是供试液的制备。
(3)含量测定方法学考查
1) 提取条件 2) 分离纯化 目的――待测成分提取完全,能排除其他成分
9) 灵敏度
• 一般以工作曲线的斜率表示。其值越大,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ppt课件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ppt课件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逆汤滴丸
滴丸+水
酸化 沉淀 碱化、酸化
滤过
精制析出
含甘草酸沉淀
80%乙醇 供试液
溶解
含生物碱的滴丸
滴丸+水 酸化
滤过 低温
萃取液 挥干
滤液 碱化
乙醚、氯仿
酸水
残渣
定容
供试液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
7.软胶囊处理方法

软件囊
剪开
倾出内容物
用甲醇、乙醇提取,取醇液蒸干
⑸线性关系考察:首先确定样品浓度与定量信息是否呈 线性关系;其次是确定线性范围,即适当的样品量的 确定;再就是看直线是否通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 还是两点法去测定并计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一般 应在0。999以上,薄层扫描的r值应在0。995以上。
第三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⑹ 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目的是选定最佳的 测定时间,
4. 处方中的炮制品写法
(1)处方中药材不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净药材(干品);
(2)某些剧毒药材生用时,冠以“生”字,以引起重视;
(3)处方中药材属炮制品的,一般用括号注明,与药典方法不 同的,应另加注明。
5. 处方量 处方中各药材的量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以“g” 为单位,容量以“ml”为单位,全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 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合适溶剂
定容。
软胶囊 分
加水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成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 性状
制剂的性状指成品的颜色、形态、形状、气味 等。 外用药及剧毒药不描述味。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中药研发与质量标准PPT文档65页

中药研发与质量标准PPT文档65页

中药研发与质量标准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治疗领域 这些专利绝大部分集中于抗肿瘤、抗感染(包括抗菌、
抗病毒、抗HIV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调节治疗领域。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老年痴呆、 Parkinsons症、抑郁症等)、糖尿病紧随其后。其它涉及保 肝、止痛、抗疟、胃溃疡和骨质疏松等诸多治疗领域。农 用化学品也占一定份额。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收成方5300首 《千金翼方》- 收成方2000首
宋:《圣惠方》、《圣济总录》-收成方数万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成药788种
明:《普济方》- 收成方61739首,许多为成药 清:《医宗金鉴》- 收成方2000余首
3. 从天然产物和化合物中寻找
我国传统中草药和各类有特色的民族药用的天然药物
Safet
Product Consistency 一致性
Mechanism-of-action 作用机理
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
2004年4月30日起生效
注册范围从单纯植物药到也可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 放宽了植物药注册的传统应用年限,修改了标志文字
这是使中药注册成“传统植物药”、进入欧盟市场的机 遇
(2)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如处方中含天然药物、 有效成分或化学药品,应做药理、毒理的相互作 用(增效、减毒或互补)相应研究。
(3)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提供多组分药效、毒 理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或文献资料。
(四)新中药五类: 从中药、天然药物中 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1. 定义:指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一类或数 类成分制成的制剂。
25-30%
总成功率:< 20%
(三)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路
1. 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寻找
2. 从中医方剂中寻找
选方 传统古方(经方) 名老中医验方 医院制剂方 民族民间方
经典方剂历史回顾
西汉:马王堆汉墓 – “五十二病方; 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君、臣、佐、使”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收方112首,成药11种 《金匮要略方论》- 收方258首,成药50余种
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 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6.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
制成的复方制剂
7.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 成的注射剂
8.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10.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 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或天然药物制剂
资源十分丰富,从中寻找先导化合物或药物并实现产业化,
是我国新药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为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申请化合物专 利保护是必需的。同时,从国际专利中吸取相关信息,对
我们进行药物研究和开发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我们
可以从资源、化学和生物活性上借鉴这些十分有用的成果,
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利用。
3. 相关品种举例: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 2003年批准的人工虎骨粉(原料药)、金天格胶

(三) 新中药六类: 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复方制剂
1. 包括:
(1)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2)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3)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2.申报要求
(1)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中药材必须具有法 定标准,并且该制剂的主治病证在国家中成药标 准中没有收载,可免作药效、毒理研究,临床试 验只需做100对试验。如有毒性或十八反、十九畏 的要做毒理试验。
从事中药批发必须申请药品批发营业执照 出口中药的生产厂家必须通过欧盟的GMP审查 欧盟的进口商必须办理中药进口许可证 出口中药的质量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
美国新药临床研究的成功率:
Ⅰ期:数日至数周,安全性,70%
Ⅱ期:数月至数年,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33%
Ⅲ期:数年,安全性、有效性、适用范围,
以下为90年代以后的国际专利,经过整理,把有关植
物、海洋生物、动物、昆虫中活性成分的结构、生物活性
及其来源等加以归纳
(1) 化合物类型分布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些专利涉及到的化合物类型最
多的还是生物碱、二萜和倍半萜,其次为黄酮、蒽醌类、 酚类衍生物,三萜、香豆素类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糖 类、多羟基醇、氨基酸及有机酸衍生物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其中大环类化合物主要还是来源于海洋生物。
(一) 新中药二类: 来源于植物、动物、 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1. 定义: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法定标准”)收载的中 药材及天然药物制成的制剂。
2.相关品种举例: 人工引流熊胆、槐耳及其胶嚢等
(二) 新中药三类: 中药材的代用品
1. 定义:指用来替代中药材某些功能的药用物质, 包括:
一. 有关中药新药研发的问题探讨
(一)新药研发及审评的基本原则:
1. 安全 2. 有效 3. 质量可控 新药审评的准则: 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 更快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Botanical Drugs : US 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植物药指导原则
Botanical Guidelines : June 2004
(3) 相对分子量分布 在这些专利中,大多数活性成分的相对分子量小
二.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及申报资料项目要求
1.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 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 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3. 中药材的代用品 4.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
2. 要求:所提取的有效部位的含量应占总提取物 的50%以上。
有效部位系指提取的非单一化学成分,如总 黄酮、总生物碱等。
3. 申报要求
(1)已被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 (2)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2. 要求:如未被法定标准收载,应当与被替代药 材进行药效、毒理的对比试验,并通过相关制剂 进行临床等效性研究;如以收载,要做临床等效 性研究。
代用品如被批准,应严格限制在可替代功效内。 如为单一成分,应提供动物药代动力学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