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临床用药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特点
7/16/2020
4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物敏感性增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迟,对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药物反应多较成人敏感。
2.智力发育障碍 长期应用中枢抑制药,可抑制小儿学习和记 忆功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障碍。
7/16/2020
5
3.毒性反应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有些药物易 致神经系统反应。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 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 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2在pH值 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7/16/2020
➢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 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垂体 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状
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7/16/2020
9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 药物可通过影响小儿的食欲、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和代谢等影响小儿的营养;
7/16/2020
12
其他方面
1.灰婴综合征
➢ 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剂量大于100mg/kg/d时易发生, 表现为厌食、呕吐、腹胀,甚至出现循环衰竭, 全身呈灰色,病死率很高。
➢ 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 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应用,有条件时应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范围为10~25mg/L。
➢ 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及惊厥; ➢ 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 ➢ 呋喃妥因可引起前额头痛及多发性神经根炎; ➢ 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颅内压增高、囱门隆起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PPT课件
高钙血症) ❖ 中药进补。如:人参蜂皇浆导致性早熟。
➢ 新药、贵药、进口药
❖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 性资料有限。
❖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
但价格较高。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 用药量适宜
原则
❖ 专用药剂安全性好
❖ 药袋标示很重要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药品的正确存储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依小孩需求选择适合剂型,如液剂糖浆、颗粒咀嚼 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 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 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 新药、贵药、进口药
❖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 性资料有限。
❖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
但价格较高。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 用药量适宜
原则
❖ 专用药剂安全性好
❖ 药袋标示很重要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药品的正确存储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依小孩需求选择适合剂型,如液剂糖浆、颗粒咀嚼 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 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 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
不推荐<2岁小儿使用
小于1个月新生儿不宜应用
ppt课件.
16
三、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一)概念 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
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 本原则。
ppt课件.
17
•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上呼吸道感染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 或第一代头孢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三代头孢
• (5) 喹诺酮类:抗菌谱与头孢三代相似,杀菌迅 速,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此类药 物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在人类尚未发现, 目前认为不宜用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2岁以下 小儿,尤其是婴儿,必要时短期使用。
ppt课件.
23
• (6) 其它 : • a.林可霉素类:适应于G+和厌氧菌。 • b.万古霉素:主要用于G+菌严重感染,
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 c.磷霉素:广谱,作用不强,毒性低, 用于轻,中度感染。
• d.磺胺:用于弓形虫,卡氏肺囊虫等。 • e.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原虫感染 。
ppt课件.
24
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 1.肝功能减退时,红霉素类,磺胺类,克林霉素类,林 可霉素,可使SGPT升高,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二 性霉素B等的毒性加强,故在肝功能减退时不能使用。
• b. 第二代:如西力欣 ,新福欣等,较第一代抗 菌谱广,对G-菌作用强。
• c. 第三代:如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等 ,抗菌活性及抗菌谱更广,其中几种 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
• d. 第四代:头孢匹肟(马斯平),对G+,G-菌均有 良好的抗菌活性。
小儿及老年人用药张
四、内分泌及营养
1.影响内分泌 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小儿内分 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制 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 性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 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 状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儿童肝微粒体酶活性超过成人,对某些药物 如安替比林、保泰松等的代谢超过成人,因 此每公斤体重用药剂量较成人大。 有些药物在新生儿体内转化途径及转化产物 也与成人不同。如在新生儿有相当数量的茶 碱转化生成咖啡因,而在成人并无此变化, 且消除速率差异很大。茶碱在两者的半衰期 分别24~36h和3~9h。
巴比妥类、地高辛、地西泮
胃肠活动减弱,排空减慢
胃肠与肝血流量减少
以上因素造成药物吸收下降,易 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分布
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 高 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峰 值降低 血浆蛋白减少,药物游离型比例增高
生物转化下降
肝脏重量减轻 肝细胞数量减少 肝药酶活性降低
6岁~9岁 9岁~14岁 14岁~18岁 18岁~60岁 60岁以上
2/5~1/2 1/2~2/3 2/3~全量 全量~3/4 3/4
(五)最合理的是TDM剂量调整方法
可获得个体化小儿剂量,安全范
围窄药物最好用之。
老年人用药
第三节 老年人用药
前
言 老年人的划分 老年药代动力学 老年药效学 老年人用药原则
(三)根据小儿体表面积计算
需知道小儿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 药量。还需计算小儿体表面积,所以 这个方法科学性强,但计算复杂,新 生儿、小婴儿不适用。
儿科合理用药(2012王敏)
19
药物代谢
影响代谢的因素 1. 肝脏相对重量是成人的2倍 2. 肝药酶、葡萄糖醛酸转移 酶等主要代谢酶基本成熟
结果: 肝代谢速率比新生儿期加 快,某些药物甚至高于成人, 使许多经肝代谢的药物t1/2比 成人短
20
药物排泄
婴儿肾功能迅速发育: 1. 肾小球率过滤、肾血流量在6-12个月时达 到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2. 肾小管排泄能力在7-12个月左右接近成人 水平 结果: 某些经肾清除为主 的药物,排泄较成人快, t1/2比成人短
6
Outline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婴幼儿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7
第1节 新生儿合理用药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28d内 的小儿 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 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 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 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 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表 现特殊性。
28
内分泌及营养
影响内分泌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小
儿内分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 制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 响性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 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12
TDS 粘膜娇嫩、血管丰
富、穿透性高
胃肠道外给药
药物分布 影响因素
1 体液成分及体脂: 体液量大(80%),细 胞外液占45%,脂肪 含量低 2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 低、胆红素竞争结合 3 血脑屏障: 功能不完善,通透性 高
药物代谢
影响代谢的因素 1. 肝脏相对重量是成人的2倍 2. 肝药酶、葡萄糖醛酸转移 酶等主要代谢酶基本成熟
结果: 肝代谢速率比新生儿期加 快,某些药物甚至高于成人, 使许多经肝代谢的药物t1/2比 成人短
20
药物排泄
婴儿肾功能迅速发育: 1. 肾小球率过滤、肾血流量在6-12个月时达 到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2. 肾小管排泄能力在7-12个月左右接近成人 水平 结果: 某些经肾清除为主 的药物,排泄较成人快, t1/2比成人短
6
Outline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婴幼儿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7
第1节 新生儿合理用药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28d内 的小儿 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 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 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 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 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表 现特殊性。
28
内分泌及营养
影响内分泌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小
儿内分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 制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 响性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 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12
TDS 粘膜娇嫩、血管丰
富、穿透性高
胃肠道外给药
药物分布 影响因素
1 体液成分及体脂: 体液量大(80%),细 胞外液占45%,脂肪 含量低 2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 低、胆红素竞争结合 3 血脑屏障: 功能不完善,通透性 高
儿童安全用药ppt课件
ppt课件
17
3.计算好适当剂量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 物,如营养类药物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 单易行。
从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 体重(kg)/50,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 的药物,所得剂量偏小。
注意:如果计算的用药剂量超过成人规定剂
量,则儿童实际用量不能超过成人使用剂量
ppt课件
13
2.选择合适的药物
❖ 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 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 可用保护肠粘膜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 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便 秘一般不用泻药,多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
的通便法。
ppt课件
14
2.选择合适的药物
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婴儿不宜使 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1.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1)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 (2)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3)肝脏解毒功能不足 (4)肾脏排泄功能不足 (5)先天遗传因素
ppt课件
11
2.选择合适的药物
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 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
抗生素: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 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
药物监测意义: 某些药物安全范围窄,剂量略增加即可发生 中毒;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随年龄、体重的增加, 药物代谢及药物反应性呈现较大差异; 即使同年龄患儿,用药个体差异也很大
ppt课件
20
儿童退烧用药
❖ 对乙酰氨基酚 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与成人,儿童用量
15mg/kg,每4小时一次,一天最多4次 合理剂量下安全性高,超剂量有肝损伤 栓剂:不经肝脏,不刺激肠道,比口服起效
新生儿临床用药
精确控制用药剂量
在给药前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避免给新生儿使用不适当的药物。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 药物的反应较为敏感,因此应精确控制用 药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遵循医生指导
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不良反 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 施。
新生儿临床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 长不应自行决定用药种类和剂量。
03 新生儿用药安全与风险
药物选择与剂量
药物选择
新生儿用药需根据其生理特点和 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尽量 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 物。
剂量调整
新生儿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年 龄等参数进行计算和调整,以确 保药物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
能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密切 观察并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结合
非药物治疗手段的探索
研究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按摩、音乐疗法等,与药物 治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结合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和护理,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 育和功能恢复。
药物治疗与心理支持的结合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 促进疾病的康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用药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全,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皮肤、 巩膜发黄。
详细描述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可能由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等原因引 起,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影响大脑发育。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吸收
一. 婴幼儿胃酸低:3岁左右才稳定至成人水平。 二. 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6-8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三.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吸收速率快。皮肤炎症时吸收更多。 如长期
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 导致耳聋;外用含有硼酸的粉剂撒于炎症部位可发生硼酸中毒等。 有些药物也易通过小儿黏膜吸收,如阿托品滴眼如不充分冲洗,易 经鼻咽黏膜吸收而中毒。 四. 静脉给药吸收速率快,肌内注射吸收不佳。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有限,皮下注射也不适宜。 五. 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婴儿或不愿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但不同药物 吸收程度不同。
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常用治疗药物:镇咳、祛痰、平喘药
三、例如:儿童支气管哮喘
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与 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 肛门注射或口服地西泮是一种紧急的处理措施, 在发热开始给予0.4— 0.5 mg/kg~一次,如发热持续 8 h可重复,一般地西泮限制应用2次,
只有在特殊临床 情况下才考虑在首次应用地西泮24 h后应用第3次。
常用治疗药物:镇静、抗惊厥药物
➢ 应立即置患儿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适当吸氧,立即静脉缓 慢注射地西泮,没有建立静脉通道则可选用咪达唑仑 0.1~0.2mg/kg(最大量为5mg/次)肌肉注射,或 0.2~0.3mg/kg(最大量为7.5mg/次)滴鼻或滴入口腔黏膜。如 果抽搐持续不止则可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新生儿为 15~25mg/kg)在5~10min 缓慢静脉推注,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 的首选药物。
小儿用药PPT课件
※舒巴坦:青霉烷砜,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一种,除此外还 有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等,与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有明显 协同作用。
9
碳青霉素烯类
• 美罗培南(美平)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需氧或厌氧G+、G-) 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胃肠道、过敏反应、肝肾功能、肌肉阵 挛、精神错乱 【注意事项】:稀释后可冰箱内存放24小时
儿科常见用药
1
主要内容
• 儿科用药特点 •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 小儿给药方法 • 儿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结核药物)
2
小儿用药特点
• 药物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 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 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 已发生电解质紊乱
19
平喘药
(一)平喘药 • 硫酸沙丁胺醇 舒喘宁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等 • 硫酸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气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20
祛痰平喘药
• 氨茶碱( 25mg/10ml)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性较大。静注或静滴量过大、浓度 过高或速度过快,都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 血压剧降、谵妄、惊厥、休克等。必须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 甲肾上腺素配伍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 出血等。 • 奥美拉唑 (洛赛克) 不与其他抗酸药合用。口服应吞服,不宜嚼碎。 • 雷尼替丁(餐后服) 用药后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偶见皮疹
32
9
碳青霉素烯类
• 美罗培南(美平)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需氧或厌氧G+、G-) 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胃肠道、过敏反应、肝肾功能、肌肉阵 挛、精神错乱 【注意事项】:稀释后可冰箱内存放24小时
儿科常见用药
1
主要内容
• 儿科用药特点 •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 小儿给药方法 • 儿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结核药物)
2
小儿用药特点
• 药物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 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 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 已发生电解质紊乱
19
平喘药
(一)平喘药 • 硫酸沙丁胺醇 舒喘宁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等 • 硫酸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气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20
祛痰平喘药
• 氨茶碱( 25mg/10ml)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性较大。静注或静滴量过大、浓度 过高或速度过快,都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 血压剧降、谵妄、惊厥、休克等。必须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 甲肾上腺素配伍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 出血等。 • 奥美拉唑 (洛赛克) 不与其他抗酸药合用。口服应吞服,不宜嚼碎。 • 雷尼替丁(餐后服) 用药后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偶见皮疹
32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ppt课件
*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常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隔4-6小时一次交替使用 一般不推荐注射制剂 不可滥用激素退热,除非有严重炎症反应(T>41℃)
感冒的概念与分类
*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8¥
普通感冒的病因
病原体 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症状多在鼻部;最常见 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鼻咽部炎症 流感、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
*
解热镇痛药物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仅限于风湿热,川崎病等免疫疾病 尼美舒利:限制使用,肝肾损伤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新生儿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甚至导致核黄疸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2岁为界限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氟喹诺酮类影响幼小动物软骨发育,儿童禁用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 敏感-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尿剂等 不敏感-中枢镇静剂、阿托品、洋地黄等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
*
四、选择药物剂型
常用药物剂型 —— 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剂型选择的依据 —— 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 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 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临床实际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重(kg)×给定儿童剂量 mg/(kg·d) 注:给定儿童剂量由药品说明书提供
常见新生儿疾病的诊治ppt课件
3. 评估肺 有无三凹征、鼻翼扇动,肺部体 征。
4. 评估腹部有无肝脏肿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 时肝脏肿大。舟状腹可能是膈疝。
辅助检查
1. 室内空气条件下检查血气分析 如果患儿没有低氧, 提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或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如果有低氧血症,进行高氧试验。
2. 高氧试验 检测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氧饱和度,然 后将新生儿置于100%高氧条件下10-20分钟。
常见新生儿疾病的诊治
常见新生儿疾病?
• 新生儿败血症
87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58
• 先天性心脏病
47
• 新生儿肺炎
40
• ABO溶血病
31
• 脐炎
29
• 缺氧缺血性脑病
23
• 肠炎
19
• 上感
19
• 颅内出血 17
• 头颅血肿 15
• 尿布皮炎 11
• 消化不良 11
• 吸肺
10
主诉?
• 黄疸
2. 红细胞增多症 PaO2在正常范围 3. 低体温 4. 低血糖症
5. 败血症/脑膜炎 6. 呼吸抑制 继发于母亲用药
7. 休克 8. 上呼吸道梗阻 后鼻孔闭锁、气管狭窄
临床资料
体格检查
1. 评估新生儿是中心性还是外周性青紫 中 心性青紫,皮肤、黏膜和舌表现青紫, PaO2<50mmHg。
2. 评估心脏 检查有无杂音。评估心率和血 压。
5. 血清糖水平 检测低血糖。
6. 高铁血红蛋白水平 应用分光光度计测 定。
放射学和其他检查 1. 如果怀疑气胸应紧急做胸部透视 2. 胸部X线片检查 3. 心电图 4. 超声心动图 5. 头颅超声检查除外脑室周围-脑室内出
4. 评估腹部有无肝脏肿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 时肝脏肿大。舟状腹可能是膈疝。
辅助检查
1. 室内空气条件下检查血气分析 如果患儿没有低氧, 提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或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如果有低氧血症,进行高氧试验。
2. 高氧试验 检测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氧饱和度,然 后将新生儿置于100%高氧条件下10-20分钟。
常见新生儿疾病的诊治
常见新生儿疾病?
• 新生儿败血症
87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58
• 先天性心脏病
47
• 新生儿肺炎
40
• ABO溶血病
31
• 脐炎
29
• 缺氧缺血性脑病
23
• 肠炎
19
• 上感
19
• 颅内出血 17
• 头颅血肿 15
• 尿布皮炎 11
• 消化不良 11
• 吸肺
10
主诉?
• 黄疸
2. 红细胞增多症 PaO2在正常范围 3. 低体温 4. 低血糖症
5. 败血症/脑膜炎 6. 呼吸抑制 继发于母亲用药
7. 休克 8. 上呼吸道梗阻 后鼻孔闭锁、气管狭窄
临床资料
体格检查
1. 评估新生儿是中心性还是外周性青紫 中 心性青紫,皮肤、黏膜和舌表现青紫, PaO2<50mmHg。
2. 评估心脏 检查有无杂音。评估心率和血 压。
5. 血清糖水平 检测低血糖。
6. 高铁血红蛋白水平 应用分光光度计测 定。
放射学和其他检查 1. 如果怀疑气胸应紧急做胸部透视 2. 胸部X线片检查 3. 心电图 4. 超声心动图 5. 头颅超声检查除外脑室周围-脑室内出
新生儿灌肠PPT课件
(2)灌肠中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液体流入 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患儿情况。 (3)灌肠后给予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显著 提高灌肠效果。 (4)观察并记录排便的颜色、性状及量。
小儿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及要点
操作流程
核对 医嘱 药物 患者
要点说明
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评估 1、患儿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肛周皮肤情况。 实施 1 、协助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臀下 垫尿片。 2 、装有灌肠液的注射器连接吸痰管, 排尽管内气体,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 婴儿 2.5-4cm, 儿童 5-7.5cm, 然后固定,缓 慢注入灌肠液,护士一手扶持吸痰管, 一手缓慢推注射器,同时观察患儿一般 状况及灌肠液的推注速度。 3、灌肠完毕,用卫生纸包裹吸痰管轻 轻拔出,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若需 保留灌肠液,可轻轻夹紧小儿两侧臀部 保留15-30分钟。 4、整理用物,床单位。 灌肠中注意保暖,避免着 凉,液休注入速度易慢, 并注意观察小儿情况,如 小儿突然腹痛或腹胀应立 即停止灌肠,并联系医生 处理。
告知 灌肠的目的、操作过程及配合的方法
准备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 用物:遵医嘱准备灌肠液,将灌肠液抽 进注射器内;6号或8号吸痰管,石蜡油 、无菌手套。 患者:灌肠前排尿
观察与记录 观察药物疗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溶液量及排便性质
新生儿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
操作步骤
一、评估 1.患者的病情,意识。 2.环境。 二、准备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治疗盘内放:一次性尿垫、水温计、弯盘、润滑剂、纱布、一 次性手套、一次性胃管(8号、10号), 20ml无菌注射器注射器两 个,纸尿裤。 3.灌肠溶液:温生理盐水250ml(39-41℃) 三、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正确查对患者,床头卡,腕带。 2.根据情况注意保暖。 3.取左侧卧位,打开纸尿裤,臀下铺一次性尿垫,纱布,放置弯盘置臀 旁。 4. 核对灌肠液无误,检查温度。 5. 检查打开胃管,检查打开注射器。 6. 抽取温生理盐水15-20ml,连接胃管,检查通畅,润滑胃管前端(前后 左右), 7.左手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5-10cm,左手固定肛 管,使溶液缓缓注入,观察患者反应,并处理异常情况,回抽,反 复数次,直至无粪渣排出。纱布包裹胃管轻轻拔出。 8.脱手套包裹胃管,撤去弯盘,治疗巾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护理记录 1. 灌肠液及灌入量。 2. 大便性状及量。 3. 患者灌肠后病情变化。 1.肛管润滑要充分,动作要轻柔,以减少患 儿不适、避免损伤患者肛门皮肤和肠粘 膜。
2024版新生儿picc置管术ppt课件
2024/1/28
18
处理方法介绍
静脉炎处理
立即拔管,局部外敷药物,抬高 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感染处理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加强换 药和导管维护。 2024/1/28
导管堵塞处理
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若无 效则拔管重新置管。
导管异位处理
通过X线确认导管位置,调整导 管位置或重新置管。
19
05
临床实践案例分析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 发症,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15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1/28
16
常见并发症类型
静脉炎
由于导管对静脉内膜的 刺激,可能导致静脉炎
的发生。
2024/1/28
感染
穿刺点污染、导管维护 不当等因素,可能引发
感染。
导管堵塞
导管异位
血液粘稠度增加、药物 沉淀等原因,可能导致
2024/1/28
9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已知或怀疑对导管材料过敏的新生儿。
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的新生儿。
2024/1/28
10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28
01
存在严重感染或脓毒症的新生儿。
02
穿刺部位存在皮肤感染、损伤或静 脉炎等病变的新生儿。
11
03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
2024/1/28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5
02
新生儿特点及适应症
2024/1/28
6
新生儿生理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 新生儿体重通常在2.5-4.0kg之间, 身长约为45-55cm,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我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n 新生儿病情进展快,须迅速控制感染,加
强支持治疗。 n 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
新生儿临床用药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出生后为久,出 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
病因主要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病理特点是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见嗜伊红 的透明膜和肺不张,又称新生儿透明膜病。
n 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等 结合排出。
新生儿临床用药
8
药物的代谢
n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 清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 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 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n 氯霉素可产生“灰婴综合征”(graybaby syndrome) 。
n 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对葡萄糖酸结 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
惊厥治疗 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生化代谢
失调和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临床用药
13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
❖ 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 1.地西泮:首选
➢ 2.苯巴比妥
➢ 3.苯妥英钠 ➢ 4.水合氯醛、副醛 ➢ 5. 硫喷妥钠
新生儿临床用药
14
新生儿败血症
n 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一旦疑为 败血症,应及时取血培养,立即治疗。
新生儿临床用药
4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
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新生儿临床用药
5
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
分布与组织大小,脂肪含量,体液的 pH值,药物的脂溶性,与蛋白结合的 程度及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
➢ 新生儿窒息的药物治疗: ❖ 1.纠正酸中毒 ❖ 2.呼吸兴奋剂 (尼可刹米、洛贝林) ❖ 3. 给氧 ❖ 4.预防感染
新生儿临床用药
Hale Waihona Puke 12新生儿惊厥是指脑组织部分神经元突然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放 电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随意的收缩运动。 常见原因
围生期并发症(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 血)、代谢障碍(低血钙)、感染及遗传性疾病。
新生儿临床用药
10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惊厥 ❖ 新生儿败血症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新生儿黄疸和溶血
新生儿临床用药
11
新生儿窒息
➢ 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 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 常见原因:胎儿窘迫、呼吸系统受抑制或损害(中枢、 呼吸道 、肺)。
新生儿临床用药
9
药物的排泄
n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小球数量较 少,1-2岁接近成人水平)。
n 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 物消除较慢。
n 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应 用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调。
n 出生一个月内肾功能迅速发育,因此,最好按不 同的日龄给药。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新生儿临床用药
1
新生儿定义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 后28d的小儿。
新生儿临床用药
2
新生儿的特点
❖ 1.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 排泄速度慢。
❖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 泄速度变化很大。
❖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小 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
新生儿临床用药
3
新生儿药动学特点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n 经胃肠道给药 新生儿胃肠道特点:酸低;胃排空时间长;肠管长。 (胃液pH由高到低,2-3岁达成人水平) 可直肠给药
n 胃肠道外给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 性。 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入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 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 。
新生儿临床用药
18
n 核黄疸(胆红素脑病):游离胆红素通过血 脑屏障进入CNS,将神经细胞染成黄色。
n 症状:精神不振、嗜睡、吮吸无力、拒奶、 呻吟、角弓反张等。
新生儿临床用药
19
高胆红素血症的药物治疗
n 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尼可刹米 n 减少肠道内胆红素的吸收 活性炭、琼脂 n 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可抑制微
n 新生儿黄疸:胎儿生后2-3天出现,约2周自然消退。 n 高胆红素血症: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或2周未消退甚至加
重。
n 引起黄疸或溶血的途径:
1. 溶血:G6PD缺乏
还原型辅酶缺乏
还原型GSH水平低
红细胞代谢和膜的完整性受损
2. 影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3. 增加胆红素自肠道再吸收:减少肠蠕动或杀肠道菌群的药
镇咳药
n 消化系统药物:腹泻时注意纠正脱水
新生儿临床用药
22
儿童期用药特点
n 抗细菌感染药物:长期应用强效抗菌药易引起肠道
菌群失调、耐药菌形成及真菌二重感染。一般使用一种抗 生素。
粒体胆素原加氧酶) n 减少游离胆红素:输注白蛋白
(抑制溶血过程 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
新生儿临床用药
20
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婴幼儿药动学特点: n 吸收:口服给药难 n 分布: n 代谢:肝药物代谢功能高于新生儿,甚至高于成人 n 排泄:药物总消除率高
新生儿临床用药
21
婴幼儿主要器官系统用药特点
n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适当的情况下可使用镇静药 n 呼吸系统药物:祛痰消炎为主,不宜使用中枢性
新生儿临床用药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治疗是保暖、给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和 酸中毒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伴水肿 者给予降压。
➢ 氧疗时,最好先雾化,以面罩给氧为宜, 正压给氧时浓度以40%为宜,以间断给 氧为宜。
新生儿临床用药
17
新生儿溶血和黄疸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 浓度升高,造成皮肤、黏膜黄染,生理因素引起的,称新生 儿黄疸,病理性造成的称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临床用药
6
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
n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总液体量多(80%),内液少(35%)
n 脂肪含量低,但脑组织富含脂质
n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血浆蛋白浓度低 蛋白与药物亲合力低
存在竞争物
n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临床用药
7
药物的代谢
n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
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新生儿肝脏 相对大,但酶活性低)
强支持治疗。 n 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
新生儿临床用药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出生后为久,出 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
病因主要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病理特点是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见嗜伊红 的透明膜和肺不张,又称新生儿透明膜病。
n 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等 结合排出。
新生儿临床用药
8
药物的代谢
n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 清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 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 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n 氯霉素可产生“灰婴综合征”(graybaby syndrome) 。
n 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对葡萄糖酸结 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
惊厥治疗 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生化代谢
失调和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临床用药
13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
❖ 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 1.地西泮:首选
➢ 2.苯巴比妥
➢ 3.苯妥英钠 ➢ 4.水合氯醛、副醛 ➢ 5. 硫喷妥钠
新生儿临床用药
14
新生儿败血症
n 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一旦疑为 败血症,应及时取血培养,立即治疗。
新生儿临床用药
4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
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新生儿临床用药
5
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
分布与组织大小,脂肪含量,体液的 pH值,药物的脂溶性,与蛋白结合的 程度及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
➢ 新生儿窒息的药物治疗: ❖ 1.纠正酸中毒 ❖ 2.呼吸兴奋剂 (尼可刹米、洛贝林) ❖ 3. 给氧 ❖ 4.预防感染
新生儿临床用药
Hale Waihona Puke 12新生儿惊厥是指脑组织部分神经元突然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放 电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随意的收缩运动。 常见原因
围生期并发症(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 血)、代谢障碍(低血钙)、感染及遗传性疾病。
新生儿临床用药
10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惊厥 ❖ 新生儿败血症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新生儿黄疸和溶血
新生儿临床用药
11
新生儿窒息
➢ 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 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 常见原因:胎儿窘迫、呼吸系统受抑制或损害(中枢、 呼吸道 、肺)。
新生儿临床用药
9
药物的排泄
n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小球数量较 少,1-2岁接近成人水平)。
n 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 物消除较慢。
n 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应 用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调。
n 出生一个月内肾功能迅速发育,因此,最好按不 同的日龄给药。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新生儿临床用药
1
新生儿定义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 后28d的小儿。
新生儿临床用药
2
新生儿的特点
❖ 1.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 排泄速度慢。
❖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 泄速度变化很大。
❖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小 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
新生儿临床用药
3
新生儿药动学特点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n 经胃肠道给药 新生儿胃肠道特点:酸低;胃排空时间长;肠管长。 (胃液pH由高到低,2-3岁达成人水平) 可直肠给药
n 胃肠道外给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 性。 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入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 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 。
新生儿临床用药
18
n 核黄疸(胆红素脑病):游离胆红素通过血 脑屏障进入CNS,将神经细胞染成黄色。
n 症状:精神不振、嗜睡、吮吸无力、拒奶、 呻吟、角弓反张等。
新生儿临床用药
19
高胆红素血症的药物治疗
n 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尼可刹米 n 减少肠道内胆红素的吸收 活性炭、琼脂 n 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可抑制微
n 新生儿黄疸:胎儿生后2-3天出现,约2周自然消退。 n 高胆红素血症: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或2周未消退甚至加
重。
n 引起黄疸或溶血的途径:
1. 溶血:G6PD缺乏
还原型辅酶缺乏
还原型GSH水平低
红细胞代谢和膜的完整性受损
2. 影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3. 增加胆红素自肠道再吸收:减少肠蠕动或杀肠道菌群的药
镇咳药
n 消化系统药物:腹泻时注意纠正脱水
新生儿临床用药
22
儿童期用药特点
n 抗细菌感染药物:长期应用强效抗菌药易引起肠道
菌群失调、耐药菌形成及真菌二重感染。一般使用一种抗 生素。
粒体胆素原加氧酶) n 减少游离胆红素:输注白蛋白
(抑制溶血过程 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
新生儿临床用药
20
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婴幼儿药动学特点: n 吸收:口服给药难 n 分布: n 代谢:肝药物代谢功能高于新生儿,甚至高于成人 n 排泄:药物总消除率高
新生儿临床用药
21
婴幼儿主要器官系统用药特点
n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适当的情况下可使用镇静药 n 呼吸系统药物:祛痰消炎为主,不宜使用中枢性
新生儿临床用药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治疗是保暖、给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和 酸中毒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伴水肿 者给予降压。
➢ 氧疗时,最好先雾化,以面罩给氧为宜, 正压给氧时浓度以40%为宜,以间断给 氧为宜。
新生儿临床用药
17
新生儿溶血和黄疸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 浓度升高,造成皮肤、黏膜黄染,生理因素引起的,称新生 儿黄疸,病理性造成的称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临床用药
6
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
n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总液体量多(80%),内液少(35%)
n 脂肪含量低,但脑组织富含脂质
n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血浆蛋白浓度低 蛋白与药物亲合力低
存在竞争物
n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临床用药
7
药物的代谢
n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
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新生儿肝脏 相对大,但酶活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