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图、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一、复习:1、数的组成:填一填2、口算(1—5加减法),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1= 1+2= 3+1= 1+3= 4+1= 1+4= 2+3= 3+2= 4-2= 4+0= 5-1= 2+1= 2-1= 4-1= 3-2= 5-0=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玻璃上的圆片图。
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学生:不相同。
算式不相同?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
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个小朋友观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6、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74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具体内容包括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6、7的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 能够运用6、7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难点是理解这些运算的实际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数器:用于展示和演示加减法运算;2. 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3. 练习题:包括课本上的题目和一些补充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6、7的概念。
2. 讲解例题:我通过计数器展示6+7,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接着,我再展示76,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7 = 137 6 = 1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2. 请学生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和父母一起进行6、7的加减法练习,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看看有没有哪个环节可以改进,哪个学生需要额外的关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水果作为教具,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6、7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2页【课程标准陈述】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理解和掌握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迅速的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经历由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且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
3.通过一图两式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且算出得数。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理解和掌握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明白:在这两个算式里,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1、2。
2.通过课件展示摆花的情景图,学生跟着用纸花摆一摆,课件展示摆小棒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计算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
那么大家会计算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6、7的组成。
课件展示。
二、探索新知1.教学一图两式(评价目标1、2)(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同学们,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你能根据摆的小棒图写一道加法算式吗?(2)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减法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6和7进行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实物、计数棒等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练习题和游戏材料,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6和7的加减法概念。
例如,展示6个苹果和7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6和7的加减运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
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难点: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棒、图片(如水果图、笑脸图等)、小黑板或白板。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7根小棒。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A. 口算练习: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快速抢答或开火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
3+1=4-1= 2+1= 5-2= 1+4=B. 复习6和7的组成:通过师生问答或学生间互动,复习6和7的组成,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A. 教学6的加减法情境引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情境,如“老师手里有6颗星星,送给小朋友1颗后,还剩几颗?”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6-1=5。
一图两式:展示6颗星星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如5+1=6和1+5=6),并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B. 教学7的加减法类似地,利用7个水果、7个笑脸等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
特别强调观察角度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C. 一图四式展示一些特殊的图片(如部分与整体关系明显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引导学生总结“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并理解其中的加减法关系。
3.巩固练习A.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小棒或学具进行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巩固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7 的加减法第一课时6、7 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材P30-31例1~例3, P29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巩固对加法含义的认识。
2.通过探索引出得数为6、7 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会算6、7 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会算6、7 的加法。
教学具准备会算6、7 的加法。
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引入1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
专心听,认真想,快速口算二、新课(一)教学例1请几个学生上台来表演例1。
(学生说图意:4 个小朋友和2 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 个小朋友。
提问: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学生巩固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提问:像这样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用加法计算。
怎样列式?4+2=6或2+4=6。
巩固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二)教学例2学生操作:左边摆4 根小棒,右边摆3 根小棒。
1.引导学生摆一摆,可以算什么?(一共摆几根小棒)提问:可以怎样写算式?(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用算式表示3+4=7 或4+3=72.小结: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教学例31.看图独立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补充):看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1+6= 7+1= 1+4= 2+4= 5-3= 2+5= 4+3= 5-4=三、小结课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一)教材P31课堂活动第1题:(每个算式有2种填法)观察 1+6=7 的连线,思考题意,再连线,然后根据 连线来完成填空。
(二) 教材 P31课堂活动第2题:(组成7) 1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同桌开展游戏活动(三) 教材 P31 课堂活动第 3 题:1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画一画、算一算3.第 2 图是一道开放题,强调:画出的图形和算式要 一致。
教学板书6、7 的加减法42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 道减法算式的过程,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学什么1.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事物,会读、写6和7,知道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组成。
3.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一图四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什么重点:6和7的组成,有关6和7的加减法。
难点: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分;理解“一图四式”。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构建6和7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3.学会看情境图写算式,通过“一图四式”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4.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1.利用主题图和直尺、鱼缸图,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培养数感。
①出示“学生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用几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或7)?6(或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数量是6个(或7个)的物体,让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5以后在数1个就是6,6以后再数1个就是是7”自然数累加的过程,感知5、6、7之间的数序。
结合数数,抽象出6和7,学生观察6和7的字形,并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对6和7的认识。
②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位置,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只写出0、1、2、3、4、5的直尺,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找到6和7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0~7各数,并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③出示“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分6和7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
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一共有几缸鱼,在引导学生数“从左往右数,第7缸是哪一缸?”比较“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之后,再同桌进行模仿练习,如,“左边6缸是指什么?从左往右数第6缸是指什么?”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6和7的分成基础上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2.能看图列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看图列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王国的一个城堡玩一玩,城堡的名字叫——“6和7的加减法”,大家一起伸出手跟老师写。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生:不知道。
师:还有隐形人小明,喜洋洋、美羊羊、蝴蝶、青蛙等很多伙伴呢!想见到他们吗?生:想师:那就得先过了老师的考查关。
大家看白板。
(复习6和7的分成)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小明在数学课上摆了这样几根小棒先左5右1,后左1右5根,生根据不同角度列两个加法算式)生:5+1=61+5=6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指名2生说,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2、学习列减法算式师:大家的表现真棒,小羊们正在迎接我们呢!大家看(师出示相应课件)。
师:一共来了几只羊?生:6只。
师: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队形变化(师放映)谁能根据他们的动作讲个故事?生1:原来有6只羊,又走了4只羊,现在还剩下几只羊?师在找2生将故事。
体会应用的编写过程。
师:谁能列算式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生:6—4=2(师及时给于表扬)师放映第二个动作让生讲故事编应用题,然后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3、加减混合师:同学们,你们的精彩表现终于迎来了我们的'新伙伴——蝴蝶,他们还为你们翩翩起舞呢!谁能看着他们的队形列两个加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4+3=73+4=7师:你们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列出的算式?生1:我是从左向右看列出的。
生2:我是从右向左看列出的。
师:注意看,老师把他们分成了两部分,谁能看图列出减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7—4=37—3=4 师问算式中的“7”“4”“3”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
《6、7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6、7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6、7的加法运算
2. 6、7的减法运算
3.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引入,例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7个,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解答。
(二)讲授新知:
1. 教授6、7的加法运算。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6+1=7, 6+2=8等加法口诀。
2. 教授6、7的减法运算。
同样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7-1=6, 7-2=5等减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关于6、7的加减法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拓展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例如购物、分发物品等场景。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实物模型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了解学生对6、7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如算盘、计数器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6和7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教师提问:谁能用6和7来做一个加法算式?谁能用6和7来做一个减法算式?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6和7的加减法算式。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加减法算式,找出它们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发现的规律。
3. 教师总结规律,并进行讲解。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
3. 学生再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如:8-6=?9 7=?等。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练习题的设计:练习题应涵盖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各种情况,包括简单的加减法、进位和退位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1-5的加减法计算,每人一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6和7的加法。
请同学们面对面坐好。
“同学们,现在要我们做一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6根小棒,把这6根小棒摆成两堆,左边摆1根,右边摆5根,大家摆好了吗”“看一看你摆的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你为什么列1+5=6呢”“再看一看你对面同学摆的`小棒,你能说出一个什么加法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6“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列5+1=6吗”“看一看你和你对面同学摆的小棒,再看看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相互说一说!”“大家说的都很好,这说明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
”出示幻灯片:动态小棒和7的加法计算。
2.教学6和7的减法。
“现在我们做第二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7根计算棒,然后用你的左手拿1根,右手拿6根,举起手来。
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吗”“然后放低左手,你还有多少根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减法算式”指名说,教师板书:7-1=6“你为什么说7-1=6呢”“好,我们再来,把右手放低,还有多少根谁想到算式了”指名说,教师板书“7-6=1”出示幻灯片:动态小棒“再看看图和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这一个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我发现都是用7减去的;我发现7减去一个大数得一个小数,减去一个小数得一个大数。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6、7的加减法的口算计算。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6、7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面对较大的数学口算题如何运算。
五、教学方法•观察听讲、举手发言、示范练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与学生打招呼,通过提问学生小结当天的天气情况,并由学生自由交流述说。
2.发散: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在山上采草莓,我们要打多少只篮子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自学:老师让学生自学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通过翻阅课本、查找网络等形式,让学生独立理解和领悟口算方法。
4.合作探究:老师将6、7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分为多道,然后让学生分组,并由老师把题目分发给学生看题目,在班内组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口角计算标准,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提高口算能力。
5.清理答题卡:每组结束后,老师在黑板上呈现答案,同时在口算基础上梳理知识点。
6.结束:教学结束时,老师需要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交流大家在口算中的困惑和进步,以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分组口算、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的环境中更加深入地学到东西。
同时,本堂课注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打招呼”、“发散”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思想开放、乐观豁达。
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日后学习中难题的挑战。
针对学生在大班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基本的数学口算能力,本堂课能够切实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活动形式】学生畅谈生活中的数。
布置作业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2、完成练习九的第4、5、6、7题。
板 书 设 计
6和7的加减法
5+1=6 7-1=6
1+5=6 7-6=1
6+1=7 6-2=4
教 学 反 思
我想我们在备课时因仔细分析教材,然后再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这样可能会冲淡数学味,失去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应该仔细琢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课件。
教学节数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老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和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优质课设计
(一)年级科目(数学)教师()
课 题
6和7的加减法
备课人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了6、7的加减法。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6和7的初步认识和“6和7的组成”,本节课是对前两节课时知识的巩固,也是延伸,通过加减法计算,能对6和7有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根据情境图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尽量在安排练习的时候,将知识点融进题中,是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增加运算能力。
一年级上册《6和7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一年级上册《6和7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
1、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好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课本中有一幅情境图,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并清楚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课本要求学生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课本要求老师利用一图两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及合作意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2+l=l+2=3+1=1+3=4+1=1+4=2+3=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同座对答。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6、7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6、7的加减法》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6、7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那么6和7的加减法又是怎样的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6、7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6、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6、7的加减法运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6、7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6、7的加减法运算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提问:你们觉得6、7的加减法运算难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加减法问题。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运算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6、7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延伸环节,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减法运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练习题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例如:- 6+3等于几? - 8-6等于几?2.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解释其规律。
2.1 加法运算教师可以用以下例子向学生解释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 - 6+1=7 - 6+2=8 - 6+3=9 -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一些加法运算练习,以 consolodia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2.2 减法运算教师可以用以下例子向学生解释6和7的减法运算方法: - 7-1=6 - 8-1=7 - 9-1=8 - …同样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一些减法运算练习。
3.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纸上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 1. 6+4=? 2. 7-5=? 3. 6+6=? 4. 7-3=?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或者教师统一进行批改。
4.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并拓展他们对6和7加法减法的理解。
例如: -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题目,并交给同学解答。
- 给学生一些有关6和7的实物,让他们根据实物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课堂总结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作业可以包括解决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
六、板书设计加法运算:- 6+1=7- 6+2=8- 6+3=9减法运算:- 7-1=6- 8-1=7- 9-1=8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精选3篇)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精选3篇)《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整理的《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1教材简析:1、主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
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
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
话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将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6和7的认识》。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猜数、写数的乐趣。
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昆虫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
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昆虫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昆虫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
写数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还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动脑的乐趣。
在学生已经摆出6根小棒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摆出7根小棒。
让学生们猜一猜,摆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样摆的。
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
3.合作的快乐。
同桌两人摆一摆6、7的分成或组成,要求一人摆一人登记,完成后将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展示,从中让学生明白有规律摆法的好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轻
松快乐,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整节课时在时间安排上有点紧张;少数学生不能有规律地写出6、7的分成.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