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画的十个心理学技巧

合集下载

儿童绘画心理学

儿童绘画心理学

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绘画心理学(一)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内心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

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

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

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

我们要学会倾听这种“语言”。

(二)线条与心理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三)色彩与心理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四)人物与心理(1)画谁: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

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手臂和手: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

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解读图画心理学

解读图画心理学

解读图画心理学心理学家可以从你随手涂鸦的一副作品中解析出你的一些内心世界。

这就是图画心理学的奥秘所在。

图画心理学的原理人们在画图时,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或某些片断,并把这些情绪、感受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这时图画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意识更近的一种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画家、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公开的隐私,只是由于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专业和艺术的面纱罩在上面,所以需要用特别的慧眼才能分析它们,人们更多地是从美学层面上去欣赏它们。

图画其实是一种投射技术,主要是用简单、模糊和不确定的指导语,让人们把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于不知不觉中投射在图画作品上。

图画的基本要素是线条和色彩。

线条的流畅或生涩,遒劲或软弱,色彩的浓烈与素淡,暖色调与冷色调等,这两个要素的千变万化会传递出比语言丰富的信息。

常见的画图技术画人指导语非常简单:“请你画一个人”。

画人可以考察以下方面:智力、成熟度;情绪状态;人格特点。

由画人衍生出了其他一些形式。

如:画自画像、画一位异性、画雨中之人、画一个家庭等。

画树通过画树,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反映其对成长的感受。

画树更容易表现一个人对于自我负面的感受,可以让人表现出较原始、较基本的层面。

画屋——树——人屋——树——人的图画可以考察以下方面:智力;人格的整合程度;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

自由绘画即自由联想绘画。

通过自由绘画,可以考察出作画者最主要的情结、被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在自由绘画中表达的信息是开放的、丰富的,但它对评估者要求较高。

绘画讲故事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咨询师告诉当事人:“我们来做一个互动游戏。

我们轮流画画、讲故事。

我先开始。

”咨询师在纸上画一根简单的线条,问当事人:“你觉得它像什么?”“它代表什么含义?”“你怎样解释它?”等,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解读。

然后请当事人在这根线条的基础上画成一副画,并让其回答:“这是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故事?”等,让当事人把自己最主要的困惑通过对图画的叙述表达出来。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解读儿童画的十个心理学技巧

解读儿童画的十个心理学技巧

解读儿童画的十个心理学技巧孩子用画来表达自己构想的世界,同时也透露出他们的心情和心智。

孩子的画,对爱他们的人来说,是神奇的礼物----在孩子的画里,暗藏着他们的心灵秘密。

想知道孩子有多爱你吗?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健康快乐舒展吗?好好体会一下孩子的画吧。

下面是心理学家给出的解读儿童画的一些原则,供好奇的家长们参考:1,画中人---孩子爱你的独特方式。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她)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等)越多,表明他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通过画画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孩子如果要求什么东西遭到拒绝,他们会把那个东西画在画里,自己给自己一个礼物。

3,为什么孩子爱画小人?孩子用稚嫩的线条画小人,为小人画上辫子,四肢,甚至肚脐,这说明孩子的身心发育不错,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并努力想表现这种感受。

4,线条的强度。

不自信和过于谨慎的孩子,线条比较细,甚至细到看不清楚。

相反,快乐的孩子画画的笔触、线条往往是粗而有力的。

5,画的大小和位置。

身心平衡的孩子会把画画在纸张的正中,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喜欢画满纸,心理有障碍的孩子,通常会画得太高或者太低。

6,颜色。

如果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自发地用不同的颜色在纸上画出活跃的线条,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表征之一,当然晚一点也没关系。

小孩运用颜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仿大自然,比如天空是蓝的,云是白的。

另一种方式是自己为画里的东西赋予他们的“心灵色彩”。

通常意义上,明快温暖的暖色调是孩子身心平衡健康的提示。

如果孩子6岁以后,画画只选择棕灰黑等颜色的话,家长要引起警觉,这通常提示孩子有心理障碍,或者是色盲症患者。

7,在儿童画的世界里,花朵是敏感和温柔的指示物。

一个孩子喜欢画五颜六色的花,通常说明孩子比较敏感,和妈妈有着温柔的感情关系。

8,张开的双臂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孩子乐观开朗。

如果画里的人物总是垂着双臂,那么孩子很可能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儿童心理画解读

儿童心理画解读
3.绘画的风格:儿童绘画的风格也可以反映其性格和情感状态。例如,绘画的线条和笔触可能反映儿童的自信或焦虑,画面的整体布局和构图可能反映儿童的秩序感或混乱感。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绘画作品不应被过度解读或简单归类,应该结合儿童的言语表达和行为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同时,解读儿童绘画作品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不应过于武断或干预。
儿童心理画解读是一种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儿童绘画作品来了解其内心感受和情绪状态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读:
1.颜色的运用:儿童绘画中使用的颜色可以反映其情绪状态。例如,红色可能表示愤怒或紧张,蓝色可能表示忧郁或悲伤,黄色可能表示快乐或兴奋。
2.图像的意义:儿童绘画中的形象可以反映其内心世界,例如,画家具可能表示对家庭的渴望或不满,画动物可能表示对动物的喜爱或恐惧,画人物可能反映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和情感。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而儿童绘画作品中那些看似随意泼洒的色彩,其实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密码。

了解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1. 色彩的温度与情绪在色彩心理学中,不同的颜色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温度感和情绪倾向。

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通常象征着温暖、热情、活力和兴奋;而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调,则更多地传递出冷静、沉静、安宁和忧郁的情绪。

儿童在绘画时,对于色彩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他们会本能地选择那些能够表达自己当下情绪的颜色。

比如,一个正在经历搬家或转学的孩子,可能会在画作中大量使用灰色、蓝色等冷色调,以此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而一个刚刚参加完生日派对的孩子,则更有可能用鲜艳的红色、黄色来描绘快乐的心情。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颜色与情绪进行一一对应,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

但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时期绘画作品中色彩的变化,我们可以捕捉到他们情绪的波动,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2. 色彩的象征意义除了温度和情绪之外,不同的颜色还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很多文化中,红色都代表着热情、喜庆和吉祥,而白色则象征着纯洁、神圣和哀悼。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用红色来画太阳,用蓝色来画大海,用绿色来画树木,这说明他已经开始理解这些颜色在自然界中的象征意义。

还有一些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赋予颜色不同的意义。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认为紫色代表着神秘和魔法,于是他会在画作中用紫色来描绘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事物。

对于这类充满想象力的色彩运用,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因为这体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造力。

3.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色彩了解了色彩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运用色彩,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我,释放情绪。

浅析儿童绘画心理及绘画疗法

浅析儿童绘画心理及绘画疗法

浅析儿童绘画心理及绘画疗法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儿童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

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

儿童绘画心理不仅由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而且儿童绘画的发展状况同样也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根据儿童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依据儿童心理学家的观点及其研究成果,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阶段可作如下划分:一、涂鸦阶段。

所谓涂鸦,通俗地说就是信手涂抹的意思。

这个阶段一般在孩子三岁以前,即婴儿期,是儿童认知显现的初级形式阶段。

这种认知是跟动作相联系的,在儿童绘画过程中表现为不受或少受运动神经和视觉控制的肌肉动作表现,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凭感觉作画,画其所知非所见,无任何明确意图、计划和思维的控制,是在经常变化的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游戏动作停止,思维、绘画活动也停止了。

二、象征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指四至五岁的儿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视觉、感觉、以及动作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某些简单的形状,有了较明显的认识,也能够画出一些比较规则的基本形状,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三、敏感阶段。

一般指的是六至八岁这个年龄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都很快,对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斥等极为敏感。

这个时期的儿童对绘画中的造型已经有了明显的认识与理解。

从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看出,稚拙性的儿童画特点逐渐减少。

四、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的年龄为八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分析能力的不断增强,心理上也逐渐走向成熟,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强烈地追求“形似”,对自己以往的作品看不起。

这一阶段常常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绘画的重要阶段,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探求事物是怎样存在的。

绘画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

绘画活动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传达儿童的意识与潜意识,并可作为治疗性改变的因素。

在绘画活动中,儿童将内在想法表现出来,治疗者依据投射理论做诊断与治疗。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幅图画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幅图画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幅图画?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分析一幅图画:一是从整体上去分析,包括其画面大小、笔画力度、构图、颜色等;二是从画的过程去分析,包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是否有涂擦,花了多长时间等;三是从画的内容上去分析。

前两者的分析适用于所有的图画,可以总体上介绍,后者的分析要分具体主题,如画人、画树、画屋子等,需要分专题介绍。

画面大小图画面积的大小和作画者的自我评价有关。

一般说来,有以下特征:1画面非常大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Buck,1948;Hammer,1969:Machover 1949)有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Machover 1 949)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DiLeo,1 973;Machover,1 949)。

2画面非常小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Buck,1948;Burns&Kaufman,1972:Hammer 1971。

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Alschuler&Hattwick,1947;Buck.1可能缺乏安全感(Alschuler&Hattwick,1947;Buck,1 948;Bums&Kaufman,1972)可能情绪低落(Machover,1949):可能有退缩倾向(Machover,1949):画面在纸的上方且较小时,表现出作画者心理能量较低(Machover.1949).画面位置画面位置是画的空间位置,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反映出以下信息1处于纸的中间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它代表了安全感(Wolff,1946):处于纸的正中央,可能表明没有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固执(Buck;j64;Machover.1 949)。

2处于纸的上部表明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Buck,1 948;JoIles,1 964)i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Machover.1 949)。

3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Buck,1948;Burns&Kaufm a 1972;Jolles,1964代表一种匮乏感(Buck,1948;Burns&Kaufman,1972;Hamme,1969;Jolles,1964)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Buck,1948;Hammer,1969;Jolles,1964;Machoverj49).4处于纸的边缘或最下部没有安全感,或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Buck,1948 Burns&Kaufman,1972依赖他人,害怕独立(Hammer,1 971);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JolIes,1 g64)。

儿童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绘画心理学知识儿童画的一般发展规律第一阶段涂鸦儿童从学步期开始就会涂鸦,但这种涂鸦行为缺乏视觉指引成人的写字、作画都是以视觉为指引的,很大程度上是由胳膊、手腕和手的机械结构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涂鸦无关紧要,实际上涂鸦令孩子感到骄傲,他们为自己能够留下行动痕迹而高兴,所以学步儿都热衷于在各处留下涂鸦。

同时涂鸦也为后续的表征化打下基础。

以前我们也说过,涂鸦还对后期的学习写字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涂鸦并非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在儿童涂鸦的时候询问他们的想法,像我家的番茄妹妹以前涂鸦的时候,通常都会给自己的画安上自己的意义。

例如这个是番茄妹妹3岁时候喜欢画的圈圈线条,她说这幅图是南瓜。

往往他们画的时候并没有想过画什么,画完了以后再进行审视,根据结构和所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解释自己所画的东西。

心理学家马休斯将儿童这种动作-语言行为解释为“象征性的”行为。

儿童在图画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是他们的一个探索过程,这也是我们常说在儿童幼年时期不要教授他们绘画技巧的缘故,一方面手眼协调能力并未达成,另一方面儿童的早期涂鸦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是有益的。

这是学前教育专家凯洛格分析总结的儿童20个基本涂鸦模式: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这20个基本单元作为要素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组合成为更高级的单元。

第二阶段象征阶段从涂鸦到能画出相对清晰的轮廓图形之间,儿童现实意识到可以画出封闭的图形,视觉开始能够控制动作,一般孩子最先画出的图形是圆形,而最早出现的典型象征阶段的图形则是蝌蚪人。

象征阶段的特点是以简单图形来表征某类具体的事物,图形与具体事物之间形态上相似或者被感觉相似。

儿童画蝌蚪人,并不意味着他们心中认为的人就是这样,因为实验发现让儿童口述人的样子,就不止他们画出来的这些部分,为什么儿童会创造出如此简洁的蝌蚪人,主要还与儿童绘画的顺序、注意广度比较小、监控技能有限等有关。

第三阶段图示阶段图示的意思是用图形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儿童绘画心理学解析

儿童绘画心理学解析

儿童绘画心理学解析儿童绘画就像是一扇通往他们内心小世界的魔法门,轻轻一推,就能看到许多奇妙又有趣的东西呢。

咱们都知道,孩子画画可不像大人,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他们拿起画笔,就像是小魔法师挥舞魔法棒一样,随心所欲地在纸上涂抹着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小娃,有一次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全是歪歪扭扭的线条,还有几个大大的圆圈。

初看就像是一团乱麻,可你要是仔细瞧呀,就会发现那些线条就像是他心里的小路,那圆圈也许就是他心中的小星球呢。

从绘画的色彩上就能看出不少门道。

要是孩子特别喜欢用明亮的颜色,像大红色、鲜黄色、翠绿色,那这个小宝贝的内心世界可能就像充满阳光的花园一样。

这些明亮的色彩就像是花园里盛开的花朵,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每次画画都把整张纸涂得五彩斑斓的,那孩子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走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

可要是孩子老是用一些深色,像黑色、深蓝色之类的,这可不一定就代表孩子不开心哦。

也许他正在探索一种神秘的感觉呢,就像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寻找宝藏,他觉得那些深色很有力量,能表达他内心的某种深沉的想法。

再看看画面里的人物形象吧。

如果孩子画的人物都有着大大的笑脸,那说明他的生活里充满了快乐的元素。

这就好比是在他的小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喜剧片,大家都欢欢喜喜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画的全家福,每个人都咧着嘴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那就是我当时觉得家庭很幸福的一种表现。

要是画里的人物看起来很渺小或者在角落里,可能孩子在生活中有些缺乏安全感。

这就像是一只小蜗牛,总是躲在自己的小壳里,对外界有些害怕。

画面的布局也很重要呢。

如果孩子把所有东西都画得满满当当的,那他的小脑袋里肯定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小宝箱,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

我见过一个孩子画的画,纸上面全是各种小动物、小房子、花草树木,没有一点空隙。

这孩子平时就是个点子特别多的机灵鬼。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自身表达情感、思考问题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是指儿童在绘画中所体现的心理特征,包括情感、思维、感知和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下面就儿童绘画心理进行一些浅谈。

儿童绘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外化成为形象,进而沟通和交流。

儿童在绘画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通过画画来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

绘画也可以成为儿童情绪调节的手段,当孩子处于情绪低落或紧张焦虑的状态时,通过绘画可以释放负面情绪,改善情绪状态。

儿童绘画是思维的体现。

绘画过程中,儿童需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如何将自己的观察、感知和想象能力转化为形象化的画面。

儿童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反映出他们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思考方式。

在绘画动物时,有的孩子可能会画出自己对动物外貌特征的观察和感知,有的孩子则可能会画出对动物行为习性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作品,可以了解到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儿童绘画是感知的呈现。

儿童通过绘画可以将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表达出来。

他们通过观察、摸索、试验等方式获取新事物的信息,并通过绘画将这些感知呈现出来。

儿童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展现他们对事物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感知能力。

儿童可能会用丰富的颜色来表现自然界的多样性,用大的形状来表达某个事物的重要性等等。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作品,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儿童绘画是意识的体验。

绘画对儿童的意识提供了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

在绘画时,儿童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随意选择绘画材料和画布,在自己独立的绘画世界中体验到一种自由和愉悦。

绘画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绘画实践,儿童可以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儿童绘画心理是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思维、感知和意识等方面的特征。

绘画不仅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儿童思维、感知和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儿童绘画心理学变现方案

儿童绘画心理学变现方案

儿童绘画心理学变现方案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之一,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表达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对周围情感的体验等。

而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学变现方案,则可以更好地观察、理解、引导儿童绘画,进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下面,我将针对儿童绘画的心理学变现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 观察儿童绘画,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儿童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儿童作画的心理规律,如色彩运用、造型特点等。

其次,我们应该细致地观察儿童的绘画,从儿童绘画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出发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

例如,如果儿童的画作具有色彩、线条、形状等明显的特点,可能说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已经比较成熟。

又如,如果儿童的画作表现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愉悦、痛苦等情感,不妨从画作里寻找儿童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和需求。

2. 在指导儿童绘画时,注重引导儿童表达情感在指导儿童绘画时,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儿童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绘画主题、画材等技巧来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抒发内心情感。

例如,我们可以让儿童通过画树、动物等主题,表达出对自然界的感悟;或者可以让儿童在绘画时运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愉悦、忧伤、暴躁等。

3. 给予儿童充足、有效的反馈良好的反馈可以激发儿童对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在给予儿童的反馈中,我们应该侧重于发现和强调儿童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儿童的自我表达和创造力,同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绘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

4. 让儿童在创造中体验学习儿童创造性地绘画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可以有助于发展儿童思维能力、人际交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应该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自我决定绘画的内容、形式等,鼓励他们创造独特的艺术作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绘画材料的供给、场地的设计等方式,创造一个兼具创造和学习的环境,让儿童在自我探索和艺术学习中体验成长。

5. 培养儿童的美感美感是人类固有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感性认识能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儿童画里藏着心理玄机

儿童画里藏着心理玄机

儿童画里藏着心理玄机
假如你家小朋友的绘画中布满各种物体,但却不见人影,父母可要当心了。

心理医师说,小朋友的画作可以看出他们的个人特质指针,画作中缺乏人物,可能就是人际关系欠佳的警讯。

专家提示,儿童在玩耍与绘画中,都可看出他们的动作进展、自信念、心情反应、人际关系等重要指针,父母应当特别留意,可以查找出儿童心理进展的蛛丝马迹。

有些自闭症的儿童从绘画中就会表现出某种特质来,自闭症儿童很宠爱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或迷宫,玩玩具时也偏爱僵硬的玩具,并总是会将它们排成一列,没有完成不会停止,这都是反应出自闭症儿童的一些特有的心理特质。

假如家里的儿童假如到了某个年纪后,在绘画时却无法把握线条,总是把颜色涂到着色范围外,就可能显示这个小朋友的把握力与留意力不好;又如许多儿童都会在绘画当中表现出绘画品质不全都或是绘画心情不良的状况,这都说明儿童在心情上已经消逝问题了。

早在二十世纪初,心理学家在就留意到儿童绘画力气与他们的身心进展有很大的关系,儿童画除了可显示儿童的心智进展年龄,更是人格特质与动作进展的关系指针。

专家提示父母应当多看儿童的画,了解儿童,更别忘了倾听儿童本身的诠释,听他们解释作画的缘由与内容,不要
做过度的批判,比如父母常说,“好丑喔”、或是“这个东西不能画这种颜色”等,但也不要过度赞美,这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

她说,让儿童自由地发挥制造与想象力,才是了解儿童的最好方法。

儿童心理画解读

儿童心理画解读

儿童心理画解读
儿童心理画解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让儿童自由绘画,观察和分析他们的画作,可以了解其内心感受和心理状况,对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有所帮助。

以下是几种儿童心理画解读的方法:
1. 符号学分析法
符号学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画作中出现的各种图案和符号,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

例如,画中出现的植物、动物、人物、房屋等形象含义,以及画中的颜色、线条、形状等符号的意义都可以被解读。

2. 意象分析法
意象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画作中出现的意象和想象,来了解儿童的梦境和幻想,进而了解儿童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

例如,儿童画出的各种奇幻场景和惊险情境,可以反映出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世界的奇思妙想。

3. 因果关系分析法
因果关系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画作中的因果关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状况。

例如,儿童画出的人物或事物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理
解,以及其思维过程的连贯性和发展情况。

4. 情境猜想法
情境猜想法是通过让儿童回答关于他们画作中人物、事物、背景等的问题,来了解儿童对自己画作的解释和行为表现。

例如,问儿童为何选择某个主题进行绘画,或某个画面中的人物为何表现出某种情感,可以揭示儿童的行为心理和情感表达能力。

总之,儿童心理画解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儿童心理测量方法,可以帮助了解儿童内心世界,探究其行为特点和情感状态,为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要读懂孩子的画,这些心理知识你该知道(都是儿童画解读的干货)

要读懂孩子的画,这些心理知识你该知道(都是儿童画解读的干货)

要读懂孩子的画,这些心理知识你该知道(都是儿童画解读的干货)孩子绘画的过程和内容是他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

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儿童画,去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状况,了解孩子对自我及家庭的认识,从而帮助孩子解决在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

今天为什么想讲讲儿童画呢?因为儿童画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非常具有特殊性的常见活动。

我想没有哪个孩子,在他的儿童期没有画过画的;也没有任何两个孩子能够画出完全一模一样的画的。

前提是,不会人为去干涉或者强制孩子去画什么、怎样画。

这就说明,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思维模式也有差别。

通过孩子经常做的这件事——画画,可以帮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特质,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或情绪情感的变化等。

有些妈妈可能会说:我家孩子就不喜欢画画,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办呢?那就要先从儿童的绘画动机说起了。

可以说,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动机的,孩子也不例外。

通常,孩子画画是一种自发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孩子产生这种自发表现呢?这种自发表现受到3方面的影响。

第一、记忆、想象和真实生活对孩子绘画的影响记忆画是孩子把从记忆中回想起来的,或者大人让他们画的物体、人物、动物、环境,也包括通过绘画进行回忆。

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记忆画都不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很喜欢要求孩子画自己的家庭,但很多孩子会画的非常简单,没什么细节。

所以,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去画,我们可以请孩子画他们想象中的东西,比如表达情感的形象或幻想故事中的形象。

这对孩子来说就会容易一些。

他们能够画出很独特、很有意思的内容。

有些特殊的孩子,比如从小受到虐待,或经历过心灵创伤的孩子,他们在纸上是画不出什么具有想象力和新异性的形象的。

如果是经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会因为害怕在没有指导或帮助下画不出画,害怕由此产生挫败感,也很难作画。

还有就是,孩子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会降低孩子绘画中想象力的表现。

高超绘画的心理要决

高超绘画的心理要决

高超绘画的心理要决
一、整体
看画面大小,画面越大越自信。

画面过大,超过五分之四,自我,有攻击性。

画面过小,内向,害羞,抑郁,小于九分之一,情绪低落,能力低的状态,画面单调。

线条,长线条,自信,自控力强,短线条,犹豫。

直线条,固执倔强,坚持原则。

圆滑线条性格柔和,曲线条,不自信。

颜色,三到七种是正常的,十几种比较躁动。

二、过程
先后顺序,先画什么就在乎什么。

图擦,哪里有图擦,哪里就有烦恼有焦虑。

三、内容
树木画,人物画。

超过五分之四,也没关系,只要负性质东西不多就没事。

过小得注意,在左下方,特别小,涂抹多,特别要注意。

当画面中负性因子超过五个,要进行危机干预。

通知家长,老师。

如果画面出现人的时候,动态的比静态的好,站着比坐着好,坐着比躺着好。

眼睛看右边比左边好,大比小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儿童画的十个心理学技巧
孩子用画来表达自己构想的世界,同时也透露出他们的心情和心智。

孩子的画,对爱他们的人来说,是神奇的礼物——在孩子的画里,暗藏着他们的心灵秘密。

想知道孩子有多爱你吗?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健康快乐舒展吗?好好体会一下孩子的画吧。

下面是心理学家给出的解读儿童画的一些原则,供好奇的你们参考:1,画中人——孩子爱你的独特方式。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她)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等)越多,表明他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通过画画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孩子如果要求什么东西遭到拒绝,他们会把那个东西画在画里,自己给自己一个礼物。

3,为什么孩子爱画小人?
孩子用稚嫩的线条画小人,为小人画上辫子,四肢,甚至肚脐,这说明孩子的身心发育不错,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并努力想表现这种感受。

4,线条的强度。

不自信和过于谨慎的孩子,线条比较细,甚至细到看不清楚。

相反,快乐的孩子画画的笔触、线条往往是粗而有力的。

5,画的大小和位置。

身心平衡的孩子会把画画在纸张的正中,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喜欢画满纸,心理有障碍的孩子,通常会画得太高或者太低。

6,颜色。

如果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自发地用不同的颜色在纸上画出活跃的线条,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表征之一,当然晚一点也没关系。

小孩运用颜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仿大自然,比如天空是蓝的,云是白的。

另一种方式是自己为画里的东西赋予他们的“心灵色彩”。

通常意义上,明快温暖的暖色调是孩子身心平衡健康的提示。

如果孩子6岁以后,画画只选择棕灰黑等颜色的话,家长要引起警觉,这通常提示孩子有心理障碍,或者是色盲症患者。

7,在儿童画的世界里,花朵是敏感和温柔的指示物。

一个孩子喜欢画五颜六色的花,通常说明孩子比较敏感,和妈妈有着温柔的感情关系。

8,张开的双臂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孩子乐观开朗。

如果画里的人物总是垂着双臂,那么孩子很可能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9,对儿童画作心理分析的前提:不能教条
首先要多看几张孩子的画,并根据孩子的生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孩子的画虽然是心情的反映,但是也有很强的随机性,也会受到偶然的生活经验的影响。

比如说,如果孩子在窗户上画了很多栅栏,那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感觉“被困在室内”,那也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些监狱的场景。

所以,孩子的画,和他们的“话”,即他们的叙述,同样重要。

10,应该怎样评价孩子的画?
孩子画画的时候,是完全处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他们是自足的。

一切来自外界的评论都可能被他们看做是一种批评,是对他们独特自我的威胁。

在孩子的画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词语!正确的态度是:完全接纳孩子的画,不要提很多问题,尤其是不要说他们画的不对。

这样说是可以的:“你的画非常漂亮,谢谢你!”,或者简单要求孩子自己介绍一下他的画,完全认可他的故事。

这样,孩子会继续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真正的内心感
受和神奇的心灵风景。

当然您也可以把孩子的画贴在冰箱上,或者放在框子里挂在自己的床头,这些都可以给孩子恰到好处的认可和鼓励。

如果您这样问:为什么画里的爸爸没有头发?或者:为什么你的太阳是蓝色的?孩子精心构造的心灵风景可能会被颠覆。

因为,当一个孩子觉得他的画受到了成人世界的质疑,以后他就会试着给他的画“戴上面具”,再画画时,他可能不再能尽情发挥了,他会不自觉地根据大人的逻辑“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失去表达真正自我的快乐。

虽然孩子的画经常显露出他们的超常智力,但是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智力,因为,归根结底,孩子画画是超功利性的,孩子画的真正目的是表达感情和建造独特心灵世界。

所以可以悄悄地看,适当地鼓励,但是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过度评价和干扰孩子的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