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原文及翻译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全文及翻译【孔子家语】全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相鲁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始诛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王言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大婚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儒行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问礼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五仪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致思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三恕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好生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观周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弟子行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贤君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辩政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六本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辩物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颜回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在厄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入官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困誓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五帝德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五帝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执辔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本命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论礼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观乡射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郊问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五刑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刑政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礼运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冠颂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庙制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辩乐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问玉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屈节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原文及译文《孔子家语》本姓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终记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正论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原文及译文《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原文及译文《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卷三》含注解译文
《孔子家语·卷三》含注解译文《孔子家语.卷三》孔子家语.卷三观周第十一【原文】孔子谓南宫敬叔[1]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对曰:"谨受命。
"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
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2],始有国而授厉公。
及正考父[3]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
故其鼎铭[4]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5],三命而俯。
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6]。
值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
"其恭俭也若此。
’臧孙纥[7]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
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
’属臣曰:‘汝必师之。
’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8],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
"公曰:"诺。
"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竖子侍御[9]。
敬叔与俱。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10]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
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
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
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
"孔子曰:"敬奉教。
"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注释】[1]南宫敬叔:鲁国大夫,即孟僖子之子,原姓仲孙,名阋。
[2]弗父何:宋湣公共长子,孔父嘉之高祖,厉公兄。
旧注:"弗父何,缗公世子,厉公兄也。
让国以受厉公。
《春秋传》曰:‘以有宋而授厉公宜。
’"[3]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孙,曾辅佐戴公、武公、宣公。
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
[4]鼎铭:旧注:"臣有功德,君命铭之于其宗庙之鼎也。
孔子家语文言文翻译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孔子家语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狴,狱牢也)三月不别,其父请止。
夫子赦之焉。
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
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
三军大败,不可斩也。
狱犴不治,不可刑也。
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夫慢令谨诛,贼也。
征敛无时,暴也。
不试责成,虐也。
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
”(庸用也,即就也。
刑教,皆当以义,勿用以就汝心之所安,当谨之。
自谓未有顺事,且陈道德以服之,以无刑杀,而后为顺。
是先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
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
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毗辅也。
俾使也。
言师尹当毗辅天子,使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
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
(陵迟犹陂池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踰乎?”【大意】孔夫子当鲁国大司冠时,有父子争讼于公堂,夫子就把他们关在一个监狱中,三个月不审讯,他的父亲请求终止诉讼。
夫子赦免他们了。
季孙听说这事后,不高兴了,说:“孔司寇欺骗了我,过去他告诉我说,国家必须以孝为先,我现在杀戮一个不孝的来教化使民孝顺,不是很好吗?而又赦免了他,为什么呢?”冉有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唉!上层领导失去正道,而杀他的'下层人民,是没道理的。
《晏子春秋》“晏子治东阿”、“晏子辞千金”比较阅读及译文
《晏子春秋》“晏子治东阿”、“晏子辞千金”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两篇选自《晏子春秋》的短文,回答文后各题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
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景公召而数.之曰( )(2)分食食.之( )2.翻译句子:(1)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2)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3.根据文中内容推测:(1)“愿乞骸骨”中“乞骸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是为宰藏也”中“为宰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两篇短文,概括景公的形象特点:景公:_______________5.司马迁仰慕齐相晏婴的功业和人品,在其列传的赞语中,直抒胸臆:“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对晏子的记载,分析司马迁“忻慕”晏子的“功业和人品”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晏子治东阿原文和译文
晏子治东阿原文和译文
晏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谋士,他曾被齐国君主称为“智者”。
他曾经治理过东阿,使其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地方。
下面是晏子治东阿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晏子为齐相,治东阿,民无不服。
乃开田闸,使耕田者得其所。
市无虚日,商人相属。
令民植桑,以利其丝。
令民养蚕,以利其缕。
无有怨尤,道路以安。
译文:
晏子担任齐国相国时,治理了东阿,民众无不服从。
他开放了田地,让农民能够耕种自己的土地。
市场每日都繁荣,商人互相贸易。
他鼓励民众种桑树,以便制造丝绸。
他还鼓励民众养蚕,以便制造绸缎。
这样,民众之间没有任何怨恨,道路也变得安宁和平。
- 1 -。
《晏子治东阿》原文及译文赏析
《晏子治东阿》原文及译文赏析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13.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B.②③④C.③⑥D.②⑤1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侓,一心为民.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1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8分)(1)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4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参考答案12.C(意为“省察自己”)13.C (1、2、4句排除剩C)14.D15.(1)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孔子家语》终记解原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终记解原文及翻译【原文】孔子蚤晨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而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喆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吾將安杖;喆人其萎,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夫子歎而言曰:「賜,汝來何遲.予疇昔夢坐奠於兩楹之間,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即與賓主夾之,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興,則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將死.」遂寢病,七日而終,時年七十二矣.哀公誄曰:「昊天不弔,不憖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於乎哀哉!尼父無自律.」子貢曰:「公其不沒於魯乎?夫子有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一人非名,君兩失之矣.』」既卒,門人所以服夫子者,子貢曰:「昔夫子之喪顏回也,若喪其子而無服,喪子路亦然,今請喪夫子如喪父而無服.」於是弟子皆弔服而加麻,出有所之,則由絰.子夏曰:「入宜絰可居,出則不絰.」子游曰:「吾聞諸夫子喪朋友,居則絰,出則否,喪所尊雖絰,而出可也.」孔子之喪,公西掌殯葬焉,唅以疏米三貝,襲衣十有一稱,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珮象環,徑五寸而綨組綬,桐棺四寸,柏棺五寸,飭廟置翣,設披周也,設崇殷也,綢練設旐夏也,兼用三王禮,所以尊師且備古也,葬於魯城北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為偃斧之形,高四尺,樹松柏為志焉.弟子皆家于墓,行心喪之禮.既葬,有自燕來觀者,舍於子夏氏,子貢謂之曰:「吾亦人之葬,聖人非聖人之葬,人子奚觀焉.昔夫子言曰:『見吾封若夏屋者,見若斧矣,從若斧者也,馬{髟葛},封之謂也.』今徒一日三斬板而以封,尚行夫子之志而已,何觀乎哉?」二三子三年喪畢,或留或去,惟子貢廬於墓六年.自後群弟子及魯人處於墓如家者百有餘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译文】孔子早晨起来,背着手拖着手杖,在门口优游地漫步,吟唱道:“泰山要崩塌了吗?梁木要毁坏了吗?哲人要困顿了吗?”唱完回到了屋内,对着门坐着。
孔子家语原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原文和翻译【原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揜夫子之不臣.」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謲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顷,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孔子趋进历阶而上,不尽一等,曰:「匹夫荧侮诸侯者,罪应诛,请右司马速刑焉.」于是斩侏儒,手足异处.齐侯惧,有惭色.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侯将设享礼,孔子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享而既具是弃礼,若其不具,是用秕粺,用秕粺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乃不果享.齐侯归,责其群臣曰:「鲁以君子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于是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孙不得意于季氏,因费宰公山弗扰率费人以袭鲁.孔子以公与季孙叔孙孟孙,入于费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及台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初,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有公慎氏者,妻婬不制.有慎溃氏,奢侈踰法.鲁之鬻六畜者,饰之以储价.及孔子之为政也,则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越境而徙.三月,则鬻牛马者不储价,卖羊豚者不加饰.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译文】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
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
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目录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作品人物简介主题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编辑本段原文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晏子将加大诛于子。
”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
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编辑本段译文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
”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高二语文下册《晏子治东阿》知识点解析
高二语文下册《晏子治东阿》知识点解析【原文欣赏】《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翻译: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便要离去。
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简介:由刘向创作的《晏子治东阿》是一篇经典的政治治理,对后世治理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讲到了齐国贤臣晏子两次治理东阿,并从中得到感悟的故事。
《孔子家语》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原文及译文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卷一相鲁第一【原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①。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②,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
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③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④,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⑤。
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
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⑥,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注释】①中都: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
宰:一邑长官。
②椁:棺木有二重,里面称棺,外面称椁。
③定公:鲁国国君,名姬宋,定公是谥号。
④五土之性:旧注:“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
”坟衍指肥沃平旷的土地。
原隰指广平低湿之地。
⑤沟:挖沟。
合诸墓:表示同一墓域。
⑥大司寇:主管刑狱的官,为六卿之一。
【译文】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
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
死人装殓,棺木厚四寸、椁木厚五寸,依傍丘陵修墓,不建高大的坟,不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
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
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
早先,季平子把鲁昭公葬在鲁国先王陵寝的墓道南面(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愤),孔子做司空后,派人挖沟把昭王的陵墓与先王的陵墓圈连到一起。
孔子对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说:“令尊以此羞辱国君却彰显了自己的罪行,这是破坏礼制的行为。
《孔子家语·卷二》含注解译文
《孔子家语·卷二》含注解译文《孔子家语.卷二》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原文】孔子北游于农山[1],子路、子贡、颜渊侍侧[2]。
孔子四望,喟然[3]而叹曰:"于斯致思[4],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旖旗缤纷下蟠于地[5]。
由当[6]一队而敌之,必也攘[7]地千里,搴旗执聝[8]。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9]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赐着缟衣白冠[10],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11]哉!"颜回退而不对。
孔子曰:"回,来,汝奚独[12]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13]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14]其五教,导[15]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16],室家无离旷[17]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18]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19]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注释】[1]农山:山名,在鲁国(今山东)境内。
[2]侍侧:在旁边陪着。
[3]喟然:叹息的样子。
[4]于斯:在这里。
致思:集中心思思考。
[5]旖旗:即旌旗。
蟠:盘曲地伏着。
旧注:"蟠,委。
"[6]当:掌管,率领。
[7]攘:夺取。
或作排斥义。
晏子治理东阿文言文翻译
古之东阿,地僻而民贫,风俗浇薄,政治不修。
晏子,齐国名臣,以其智慧与仁德,受命于齐景公,往治东阿。
晏子至东阿,见其民困苦,心忧如焚,遂立志改革,以兴东阿。
晏子初到东阿,访贫问苦,深入民间,察其疾苦。
乃见民有饥寒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疾疫流行,死者相望。
晏子痛心疾首,遂下令:“凡境内百姓,有饥寒者,官府当予赈济;有疾疫者,官府当施医药。
”于是,东阿之民,皆得温饱,疾疫亦渐息。
晏子又见东阿风俗浇薄,恶习盛行,乃令:“自今而后,凡婚丧嫁娶,皆从俭约。
厚葬薄葬,听其自便。
至于宴乐,不得奢侈,务从节俭。
”自此,东阿风俗为之一变,民风敦厚,风俗淳朴。
晏子深知,欲治东阿,必先治吏。
于是,晏子整顿官场,严惩贪污,选拔贤能。
晏子曰:“官吏不廉,民必受其害。
今吾选贤与能,以正风气,庶几可以救民于水火。
”晏子下令,凡官吏贪污者,必严惩不贷;凡贤能之士,当擢升重用。
晏子又见东阿百姓,生活困苦,乃令:“自今而后,官府当减免赋税,以减轻民负。
同时,鼓励农桑,发展手工业,使民得以自给自足。
”晏子亲自率众开荒,兴修水利,使东阿之地,逐渐变得肥沃。
晏子治理东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晏子曰:“吾所以治东阿者,非吾之能也,乃天意也。
吾得以仁德治民,民亦得以仁德相报。
”晏子之德,传颂一时,东阿之治,为后世所称颂。
晏子治理东阿,事虽繁杂,然晏子以仁德为本,以民心为重,故能成就一番伟业。
今译其事,以飨后世:晏子至东阿,见民困苦,遂访贫问苦,察其疾苦。
下令赈济饥寒,施医药于疾疫,民得温饱。
又令婚丧嫁娶从俭约,严禁奢侈,风俗为之一变。
整顿官场,严惩贪污,选拔贤能,正风气。
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使民自给自足。
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晏子以仁德治民,民亦以仁德相报,东阿之治,传颂一时。
晏子之德,如松柏之茂,后世子孙,宜永铭心骨。
《孔子家语》原文译文(八)
《孔子家语》原文译文(八)《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其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重视。
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
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入官【原文】子張問入官於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譽為難.」子張曰:「為之如何?」孔子曰:「己有善勿專,教不能勿怠,已過勿發,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則身安譽至而政從矣.且夫忿數者,官獄所由生也;距諫者,慮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禮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時之所以後也;奢侈者,財之所以不足也;專獨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則身安譽至而政從矣.故君子南面臨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合是忠信,考是大倫,存是美惡,進是利而除是害,無求其報焉,而民之情可得也.夫臨之無抗民之惡,勝之無犯民之言,量之無佼民之辭,養之無擾於其時,愛之無寬於刑法,若此,則身安譽至而民得也.君子以臨官所見則罔,故明不可蔽也,所求於邇,故不劳而得也,所以治者約,故不用眾而譽立,凡法象在內,故法不遠而源泉不竭.是以天下積而本不寡,短長得其量,人志治而不亂,政德貫乎心,藏乎志,形乎色,發乎聲,若此而身安譽至民咸自治矣.是故臨官不治則亂,亂生則爭之者至,爭之至又於亂,明君必寬裕以容其民,慈愛優柔之,而民自得矣.行者,政之始也,說者,情之導也,善政行易而民不怨,言調說和則民不變,法在身則民象,明在己則民顯之.若乃供己而不節,則財利之生者微矣,貪以不得,則善政必簡矣,苟以亂之,則善言必不聽也.詳以納之,則規諫日至,言之善者,在所日聞,行之善者,在所能為.故君上者,民之儀也,有司執政者,民之表也,邇臣便僻者,群僕之倫也.故仪不正則民失,表不端則百姓亂,邇臣便僻,則群臣汙矣.是以人主不可不敬乎三倫,君子修身反道,察里言而服之,則身安譽至,終始在焉.故夫女子必自擇絲麻,良工必自擇貌材,賢君必自擇左右,勞於取人,佚於治事,君子欲譽,則必謹其左右.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滋甚,六馬之乖離,必於四達之交衢,萬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上者尊嚴而危,民者卑賤而神,愛之則存,惡之則亡,長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以身本者也.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命矣.故世舉則民親之,政均則民無怨,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導以遠,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以明王之功,不因其情,則民嚴而不迎,篤之以累年之業,不因其力,則民引而不從,若責民所不為,強民所不能,則民疾,疾則僻矣.古者聖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紘紞充耳,所以掩聰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則善也.是以上下親而不離,道化流而不蘊,故德者政之始也,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則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見信也,莫善乎先虛其內,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雖服必強,自非忠信,則無可以取親於百姓者矣,內外不相應,則無已取信於庶民者矣.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統矣.」子張既聞孔子斯言,遂退而記之.【译文】子张向孔子询问做官的事。
《孔子家语》含注解译文
《孔子家语》含注解译文孔子家语.卷一相鲁第一【原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1]。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2],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
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3]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4],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5]。
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
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6],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注释】[1]中都: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
宰:一邑长官。
[2]椁:棺木有二重,里面称棺,外面称椁。
[3]定公:鲁国国君,名姬宋,定公是谥号。
[4]五土之性:旧注:"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
"坟衍指肥沃平旷的土地。
原隰指广平低湿之地。
[5]沟:挖沟。
合诸墓:表示同一墓域。
[6]大司寇:主管刑狱的官,为六卿之一。
【译文】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
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
死人装殓,棺木厚四寸、椁木厚五寸,依傍丘陵修墓,不建高大的坟,不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
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
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
粤教版-语文-高一-4.18《晏子治东阿》课文译文素材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晏子治东阿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便要离去。
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
打印版。
晏子春秋·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原文|翻译【原文】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
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
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
景公说,召而赏之。
景公问其故。
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彊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
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
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彊,而贵彊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
是以三邪誉乎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
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景公知晏子贤,迺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译文】景公派晏子做东阿宰。
三年后,毁谤之言传遍国内。
景公不高兴,召见他并免去他的职务。
晏子谢罪说: 我知道我错了,请让我再去治理阿地,三年后,称誉之声一定传遍国内。
景公不忍免去晏子的职务,又让他治理阿地。
三年后,称誉之声传遍国内。
景公高兴了,召来晏子并赏赐他,晏子推辞不接受。
景公问他原因,晏子回答说: 以前我治理阿地,阻塞小路,严格门闾的管理,做坏事的人便恨我;选用节俭、勤力、孝顺、友悌之人,惩罚苟且懈怠的人,不务正业的游民就恨我;判决狱讼不回避有权势的人,有权势的人就恨我;身边的人有所请求,合法的就给予,不合法的就不给,身边的人便恨我;事奉显贵的人按照礼节而无过分之举,显贵的人便恨我。
所以三种邪僻之人在外诋毁我,二种谗佞之人在内毁谤我,三年中毁谤之言传到君王耳中。
现在我有所改变,不阻塞小路,放宽对门闾的管理,做坏事的人便高兴了;不选用俭力孝悌之人,不惩罚苟且懈怠之人,游手好闲的人便高兴了;判决狱讼阿私权贵,权贵之人便高兴了;身边的人的请求全部应允,身边的人便高兴了;事奉显贵的人超越了礼所规定的标准,显贵之人便高兴了。
五仪解第七_孔子家语的意思
五仪解第七_孔子家语的意思【原文】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
舍此①而为非者,不亦鲜乎?”曰:“然则章甫、绚履、绅带、缙笏者,皆贤人也?”孔子曰:“不必然也。
丘之所言,非此之谓也。
夫端衣玄裳②,冕而乘轩者,则志不在于食荤;斩衰菅菲③,杖而歆粥者,则志不在于酒肉。
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谓此类也。
”公曰:“善哉!尽此而已乎?”孔子曰:“人有五仪④,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
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庸人?”孔子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⑤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
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
此则庸人也。
”公曰:“何谓士人?”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⑥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
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⑦之不可易也。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此则士人也。
”公曰:“何谓君子?”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油然⑧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
此则君子也。
”公曰:“何谓贤人?”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⑨。
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
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
此则贤者也。
”公曰:“何谓圣人?”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
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
明并日月,化行若神。
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
此谓圣人也。
”公曰:“善哉!非子之贤,则寡人不得闻此言也。
虽然,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未尝知忧,未尝知劳,未尝知惧,未尝知危,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家语原文及翻译-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目录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作品人物简介主题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编辑本段原文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晏子将加大诛于子。
”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
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编辑本段译文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
”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4前臣之治东阿也编辑本段古今异义1.属托不行古义:不去做今义:没本领,不能够2.明年上计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便事左右古义: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4.仓库少内古义:国库今义:泛指仓库编辑本段文言句式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句)2.寡人将加大诛于子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道歉)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5.挥手谢公卿(辞别)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告诫)墨子节用原文及翻译节用上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芊;不加者,去之。
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有盗贼加固者,芊■;不加者,去之。
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
若有寇乱盗贼,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
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芊■;不加者,去之。
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
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芊■;不加者,去之。
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
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
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此圣王之法也。
圣王既没,于民次也,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
以其蚤与其晚相践,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
此不为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且不然已!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
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1无此。
不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注释]节用是墨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墨子认为,古代圣人治政,宫室、衣服、饮食、舟车只要适用就够了。
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在这些方面穷奢极欲,大量耗费百姓的民力财力,使人民生活陷于困境。
甚至让很多男子过着独身生活。
因此,他主张凡不利于实用,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应一概取消。
本篇原有三篇。
“德”通“得”。
“芋■”疑为“芊诸”之误。
下同。
“次”通“恣”。
“践”当为“翦”,减的意思。
字:生子。
“侵就橐”应作“侵掠俘虏。
”“不”为“夫”字之误。
[白话]圣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
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
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
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
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他们制造衣裘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御寒,夏天用以防暑。
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能增加温暖、夏天能增加凉爽,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
他们建造房子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抵御风寒,夏天用以防御炎热和下雨。
有盗贼能够增加防守之坚固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
他们制造铠甲、盾牌和戈矛等五种兵器是为了什么呢?用以抵御外寇和盗贼。
如果有外寇盗贼,拥有铠甲、盾牌和五兵的就胜利,没有的就失败。
所以圣人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
凡是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能增加轻便锋利、坚而难折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
他们制造车、船是为了什么呢?车用来行陆地,船用来行水道,以此沟通四方的利益。
凡是制造车、船的原则,能增加轻快便利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
凡是他们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
所以用财物不浪费,民众不劳乏,他们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又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
什么是难以倍增的呢?只有人是难以倍增的。
然而人也有可以倍增的办法。
古代圣王制订法则,说道:“男子年到二十,不许不成家,女子年到十五,不许不嫁人。
”这是圣王的法规。
圣王既已去世,听任百姓放纵自己,那些想早点成家的,有时二十岁就成家,那些想迟点成家的,有时四十岁才成家。
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
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
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然而不这样做罢了。
现在执政的人,他们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很多。
他们使百姓劳乏,他们收重的税收。
百姓因财用不足而冻饿死的,不可胜数。
而且大人们兴师动众去攻打邻国,时间久的要一年,快的要数月,男女夫妇很久不相见,这就是减少人口的根源。
再加上居住不安定,饮食不按时,生病而死的,以及被掳掠俘虏。
攻城野战而死的,也不可胜数。
这是不善于治政的人使人口减少的缘故,采取多种手段而造成的吧!圣人施政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圣人施政,他使人口众多的方法,也是多种手段造成的。
所以墨子说:“除去无用的费用,是圣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
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之衣,轻且暖;夏服绤之衣,轻且凊,则止。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
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
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
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
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
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
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
”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
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避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
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
”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注释]2中“餍”通“厌”。
“卷”为“倦”。
“鞼”为“■”之假借字。
“匏”为“鲍”之假借字。
“土形”即“土铏”。
“兵”为“弁”字之误,为“便”字之音借。
“蠲”通“涓”。
[白话]墨子说道:“古代的明王圣人所以能统一天下、长于诸侯的原因,是他们爱护百姓确实尽心,利于百姓确实丰厚,忠信结合,又把利益指示给百姓。
所以终身对此都不满足,临死前还不厌倦。
古代的明王圣人所以能统一天下、长于诸侯的原因,即在于此。
”所以古代圣王定下节用的法则是:“凡是天下百工,如造轮车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当木匠的,使各人都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技艺,只要足以供给民用就行。
”而那种种只增加费用而不更有利于民用的,圣王都不做。
古代圣王制定饮食的法则是:“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手脚,耳聪目明就行了。
不穷极五味的调和与气味芳香,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
”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古时尧帝治理天下,南面安抚到交阯,北面降服到幽都,东面直到太阳出入的地方,没有谁敢不归服的。
及至他最喜爱的,饭食没有两种,肉食不会重复,用土镏吃饭,用土铏喝汤,用木勺饮酒,对俯仰周旋等礼仪,圣王不去做。
古代圣王制定做衣服的法则是:“冬天穿的天青色的衣服,轻便而又暖和;夏天穿细葛或粗葛布的衣服,轻便而又凉爽,这就可以了。
其他种种只增加费用而不更加利于民用的,圣王不去做。
古代圣王因为看到凶禽狡兽残害人民,于是教导百姓带着兵器走路。
每日带着剑,用剑刺则能刺入,用剑砍则能砍断,剑被别的器械击了也不会折断,这就是剑的好处。
铠甲穿在身上,轻巧便利,行动时方便又顺意,这是甲衣的好处。
用车子3载得重行得远,乘坐它很安全,拉动它也便利,安稳而不会伤人,便利而能迅速到达,这是车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