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定义合集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米m我们已经研究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1.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第三单位角的开端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5、以直角为尺度,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10、一切的直角都(一样大).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别的两个角都比直角(小).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14、拿一张纸,先高低对折,再(摆布)对折能够得到直角.第4、六单位表内乘法1、乘数?乘数=积2、因数?因数=积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小学数学1-6年级公式

小学数学1-6年级公式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²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²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中,以下是一些必背的数学公式汇总:1.加法公式:-任意两个数的和:a+b=c(例如:2+3=5)-加法交换律:a+b=b+a(例如:2+3=3+2)-加法结合律:(a+b)+c=a+(b+c)(例如:(2+3)+4=2+(3+4))2.减法公式:-减法定义:a-b=c(例如:5-2=3)-减法的“被减数、减数、差”关系:a=b+c(例如:5=2+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c相当于a=b+c(例如:5-2=3相当于5=2+3)3.乘法公式:-乘法定义:a×b=c(例如:2×3=6)-乘法交换律:a×b=b×a(例如:2×3=3×2)-乘法结合律:(a×b)×c=a×(b×c)(例如:(2×3)×4=2×(3×4))4.除法公式:-除法定义:c÷b=a(例如:6÷2=3)-除法的“被除数、除数、商”关系:c=a×b(例如:6=2×3)-除法与乘法的关系:c÷b=a相当于c=a×b(例如:6÷2=3相当于6=2×3)5.单位换算公式:-时钟分钟和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例如:2小时=120分钟)-米和厘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例如:2米=200厘米)6.等于号:-等于号的定义:=表示左右两边相等(例如:2+3=5)这些公式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基础内容,掌握了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公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结果;二是表示一个数重复加上几次的结果。

2.除法有三种含义:一是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相同的数;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这个数。

4.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乘法求出另一个数。

5.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另一个数。

6.如果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

9.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各部分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10.在地图上,通常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13.经过的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等于开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小时、分钟、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时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1小时,分针走过一个小格表示1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以下公式: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商;商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除数;余数等于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以商。

18.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计算。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

19.四面八方通常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1. 体积公式:
(1)立方体体积公式:V=a³
(2)正方体体积公式:V=a²
(3)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²h
(4)球体体积公式:V=4/3πr³
2. 角的公式:
(1)直角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公式:a²=b²+c²-2bc·cosA;(2)求夹角公式:tanα=| a / b |
3. 平行四边形的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C=2πr
(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公式:d= √(a²+b²)
4. 合并面积公式:
(1)矩形合并面积公式:S=a*b
(2)三角形合并面积公式:S=1/2* a*h
(3)圆形合并面积公式:S=πr²
5. 运算公式:
(1)加法交换律公式:a+b=b+a;
(2)乘法交换律公式:a×b=b×a;
(3)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b+ac;
(4)乘法结合律公式:a×(b×c)=a×b×c
6. 根号求值公式:
(1)二次根号求值公式:a²-b²=(a-b)(a+b);(2)三次根号求值公式:a³-b³=(a-b)(a²+ab+b²)
7.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面积公式:S=a²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3)梯形面积公式:S=1/2×(a+b)×h
(4)圆形面积公式:S=πr²。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奥数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的汉堡和汽水的例子就更加形象。

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34个小学数学必考公式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定义合集,寒假给孩子看看!

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定义合集,寒假给孩子看看!

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定义合集,寒假给孩子看看!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⑴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⑴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⑴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4 =12乘数乘号乘数积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

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下面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并按照列表划分好,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公式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零元素:a+0=0+a=a4、加法逆元:a+(-a)=0二、减法公式1、减法定义:a-b=a+(-b)2、减法同加法:a-b=-(b-a)三、乘法公式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4、乘法单位元素:a×1=1×a=a5、乘法零元素:a×0=0×a=0四、除法公式1、除法定义:a÷b=a×1/b2、除法分配律:(a+b)÷c=(a÷c)+(b÷c)五、算术平均数公式1、算术平均数定义:a1+a2+…+an=n×平均数六、面积公式1、正方形面积:S=a×a (a为正方形的边长)2、矩形面积:S=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3、三角形面积:S=1/2×底×高 (底为底边长度,高为垂直于底边的线段长度)4、梯形面积:S=(上底+下底)×高/2 (上底和下底为梯形的边长,高为梯形的高度)七、周长公式1、正方形周长:C=4×a (a为正方形的边长)2、矩形周长:C=2×(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3、三角形周长:C=a+b+c (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4、圆周长:C=2×π×r (π≈3.14,r为圆的半径)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进行数学计算,提高数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1、乘数?乘数=积2、因数?因数=积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球).4、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先看(时针),再看(分针).3、1时=(60)分60分=(1)时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可以说成(一刻).5、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6、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7、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60)分,是(1)小时.8、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6)时.9、“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加法;“之前”用减法.10、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一圈是(12)时.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1、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2、每两个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3、每两个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二年级数学必记的公式

二年级数学必记的公式

一、加法法则1.两个数相加,顺序不同结果相同:a+b=b+a2.任何数与0相加等于它本身:a+0=a3.三个数相加,可以改变顺序,结果不变:(a+b)+c=a+(b+c)二、减法法则1.一个数减去0等于它本身:a-0=a2.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等于0:a-a=03.一个数减去一个数,结果不管大小顺序都不变:a-b≠b-a三、乘法法则1.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a×1=a2.任何数与0相乘等于0:a×0=03.两个数相乘,顺序不同结果相同:a×b=b×a4.三个数相乘,可以改变顺序,结果不变:(a×b)×c=a×(b×c)四、除法法则1.一个数除以1等于它本身:a÷1=a2.一个数除以它本身等于1:a÷a=13.任何数除以0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确定的结果:a÷0≠有意义五、倍数关系1.如果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倍数。

例如:10是5的倍数,可以写作10÷5=22.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

例如:20是10的倍数,可以写作20÷10=2六、邻数关系1.若两个数相差为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邻数。

例如:3和4、9和10互为邻数七、积的组成1.一个数可以由若干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

例如:3×4=4+4+42.一个数可以由若干个连续的数相加得到。

例如:3×4=1+2+3+4八、群数的和1.群数的和就是相同数的积。

例如:3×4=12。

一二年级数学公式必背

一二年级数学公式必背

一二年级数学公式必背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数学公式就像是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小钥匙。

虽然这时候的公式不算多也不算难,但记住它们能让小朋友们在数学的世界里玩得更开心、更顺畅。

先来说说加法。

“1+1=2,2+1=3”,这看起来简单吧?可别小瞧它,这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呢!比如说,小明有 1 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 1 个,那小明现在就有 2 个苹果啦。

减法也很重要哦!像“3 - 1 = 2”,这就好比你有 3 块糖,吃了 1 块,还剩下 2 块。

还有乘法,虽然一二年级接触的还不多,但简单的乘法口诀可得记住。

比如“2×2=4”,想象一下,每行摆 2 个苹果,摆了 2 行,那一共就是 4 个苹果。

我曾经在给一二年级小朋友上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一次,我出了一道题:小明有 5 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 2 倍,小红有几支铅笔?结果好多小朋友都答错了。

后来我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把乘法和加法弄混了。

于是我就拿出铅笔,在讲台上摆给他们看,一行摆 5 支,摆了 2 行,让他们自己数一数,这下小朋友们可算明白了。

在学习这些公式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不能死记硬背哦。

得结合实际的东西来理解,像玩具啦、水果啦,这样会记得更牢。

而且,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小朋友玩玩数学小游戏。

比如一起数数家里有几个椅子,几个桌子。

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把这些简单的数学公式记牢,就像给小火车铺上了稳稳的铁轨,能让小朋友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跑得又快又稳。

所以呀,小朋友们加油,把这些小公式都装进自己的小脑袋瓜里,让数学变得超级有趣!。

小学二年级上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上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扩展资料: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小学二年级数学需要背会的公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需要背会的公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需要背会的公式
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的基础课程,本店铺为同学们编辑了小学二年级数学需要背会的公式,希望同学们喜欢!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需要背会的公式就为大家整理到这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希望为小朋友的学习带来帮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定义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

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1米=10分米 1m=10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厘米 1m=100cm
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

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

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8、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加起;
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9、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
⑶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
减。

30、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31、判断结果的对错,我们可以进行验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定义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2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试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积要最接近被除数,而且要小于被除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商,再算出余数。

26、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
四比,比较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27笔算除法的方法与步骤:(1)先写一个“”表示除号,在除号里写被除数,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2)把商写在被除数上面,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把差写在横线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