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七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3.接种: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培养物在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
4.插片:以无菌操作用酒精泡过并在酒精灯上灼烧的镊子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与培养基成45°角插入平板内,并与划线垂直,每个平板插入3个盖玻片。
5.培养:将平板倒置,28℃培养7d。
本实验采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插片法取菌观察,不仅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放线菌形态,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玻璃纸法、印片法进行观察。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共约1,000多种,它们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也是实验中选取它们观察的重要原因。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丝在上层、基丝在下层,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实验七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3生物基地 201300140059 刘洋2014-11-23
同组者:吕赞 刘沛余 马华峥
一、实验器材
1.菌种
青色链霉菌、弗氏链霉菌3-5 d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培养物
2.仪器和其他用品
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载玻片夹子,镊子,显微镜,接种环,平皿,试管,烧杯,滴管,无菌水,酒精等
4)材料灭菌:将所配溶液装在三角烧瓶中并加棉塞,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并用麻绳捆好,用记号笔标记组号。取十个培养基,用牛皮纸包好,用记号笔标记大小面。同理盖玻片也用牛皮纸包好,再在盖玻片上加盖一层牛皮纸纸,用牛皮纸包好后,用记号笔标记,镊子也包好一起灭菌。将上述物品放入密封的加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 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和繁殖方式。
二、基本原理放线菌是由纤细的有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体为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大多数放线菌的菌丝分化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两部分。
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中生长,气生菌丝则生长在培养基的表面,并向空中伸展。
因此用普通方法制片,往往很难观察到放线菌的整体形态。
必须采用适当的培养方法,以便将自然生长的放线菌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玻璃纸培养法、插片法和印片法。
三、材料及器材1. 菌种:细黄链霉菌(5406放线菌)2. 溶液和试剂:吕氏美蓝染液3. 仪器及其他用具:盖玻片,载玻片,擦镜纸,接种环,显微镜,剪刀,镊子,吸管,玻璃涂布棒,玻璃纸等。
四、方法与步骤(一)插片法1. 取一淀粉琼脂培养基平板,用接种环将菌种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然后用无菌镊子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45°角插人琼脂内(插在接种线上,插片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2. 倒置培养,28℃,3~5天。
3. 用镊子小心取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物,然后将有菌的一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
(二)玻璃纸法1. 以无菌操作用镊子将已灭菌的小块玻璃纸片铺在琼脂淀粉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涂布棒将玻璃纸压平,使其紧贴在琼脂表面,不留气泡,每个平板可铺5~10块玻璃纸。
2. 用接种环挑取菌种斜面培养物在玻璃纸上划线接种。
3. 平板倒置,28℃,培养3~5天。
4. 镜检在载玻片上加一小滴水,用镊子小心取下玻璃纸片,菌面朝上放在玻片的水滴上,使玻璃纸平贴在玻片上,中间不要有气泡,直接镜检。
(三)印片法用一洁净盖玻片,平放在培养皿中放线菌的培养物上,轻轻按压一下,取出盖玻片,将印有放线菌的一面朝下,放置在加有一滴美蓝染液的载玻片上,观察孢子丝和孢子。
五、实验作业及实验报告(一)结果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放线菌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思考题1. 试比较3种培养和观察放线菌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一、实验目的:1.了解放线菌和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2.学习区分细胞的死活状态。
二、实验原理:1.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放线菌属于细菌的一种,具有很大的细胞大小差异,通常为革兰氏阳性菌。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颜色、菌丝特征等。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多呈现出有规则的褶皱或丝状结构。
2.酵母菌的形态特征:酵母菌属于真菌的一种,单细胞有丝分裂生殖的真菌。
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形态、菌落形态、颜色等。
酵母菌的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常以单细胞或成链形式存在。
3.死活细胞鉴别:通过酵母菌培养基中的亚甲基蓝染色来判断细胞的存活状态,活细胞吸收染料颜色比较浅,死细胞吸收染料颜色比较深。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材料:-放线菌菌种:已提前分离培养好的放线菌-放线菌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无机盐等-培养皿、显微镜、镰刀、牛津杯、显微镜载玻片-无菌移液器、无菌吸管、火焰灭菌器-酵母菌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无机盐等-亚甲基蓝染液:浓度为1%2.方法:a.取一小块放线菌菌落,用镰刀切下悬浮于牛津杯中的放线菌菌落。
b.用无菌吸管将放线菌菌液吸入无菌移液器中,将移液器染上菌液的一侧略吹气,使菌液沾附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c.让菌液干燥后,用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d.取一小块酵母菌菌落,用镰刀切下悬浮于牛津杯中的酵母菌菌落。
e.用无菌吸管将酵母菌菌液吸入无菌移液器中,将移液器染上菌液的一侧略吹气,使菌液沾附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f.将带有酵母菌菌液的显微镜载玻片倾斜,滴入一滴亚甲基蓝染液,静置5分钟。
g.用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后的酵母菌细胞,根据染色程度判断细胞的存活状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可以发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是不规则的菌落结构,内部有菌丝状结构。
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放线菌的形态进行观察,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
以下是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的详细描述。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放线菌培养基、无菌培养皿、无菌匙、显微镜、石英片。
2. 实验方法:a. 取一块无菌培养皿,将放线菌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
b. 使用无菌匙,将待观察的放线菌菌落划入培养基表面,尽量避免交叉污染。
c. 将培养皿盖好,放置在恒温箱中,温度设定为28摄氏度。
d.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培养皿进行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并用石英片进行取样。
实验观察结果:1.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a. 放线菌呈现为长而细的菌丝状,类似于细长的线状结构。
b. 放线菌的菌丝通常呈现分枝状,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c. 放线菌的菌丝颜色多样,包括白色、黄色、红色等,具有一定的色彩变异性。
d. 放线菌的菌丝表面常常有颗粒状物质附着,形成颗粒状结构。
2. 放线菌的生长习性:a. 放线菌生长缓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可见的菌落。
b. 放线菌的菌落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不清,有时会形成分支状的菌落。
c. 放线菌的菌落表面通常光滑而湿润,有时会有微小的颗粒状结构。
d. 放线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扩散并形成新的菌落。
3. 放线菌的细胞结构:a. 放线菌的菌丝由一系列细胞组成,细胞间通过连接点相互连接。
b. 放线菌的细胞内含有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中央。
c. 放线菌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
实验讨论和结论:通过对放线菌的形态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放线菌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和生长习性。
放线菌的菌丝状结构和分枝状特征使其能够在土壤中广泛分布,并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
放线菌的色彩变异性可能与其生长环境和代谢产物有关,这也为进一步研究放线菌的生态功能提供了线索。
实验七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七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七放线菌生物学形态学观察112周红照1102040226 1。
客观的1.学习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观察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特征。
二、原理放线菌是一种丝状原核微生物,因其菌落常在固体表面呈放射状生长而得名。
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有的与植物共生固氮。
放线菌通常由分支发达的菌丝体组成,菌丝直径为0.2-1.2μm。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生长在培养基内,一般没有横隔,有固定和吸收养分的作用,称为基内菌丝或营养菌丝,当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即可向空中伸展形成气生菌丝。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气生菌丝颜色较深,并且比基内菌丝粗两倍左右。
有些种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可形成孢子丝。
有的仅在气丝上形成单个或一对球形孢子。
孢子丝分直、波曲、螺旋等形状。
螺旋有松、紧、大、小之分,其方向也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大多数种为左旋,少数种为右旋。
螺旋的数目也是种的特征之一。
孢子丝的着生方式分为单生、丛生和轮生。
大部分放线菌的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均可凝聚分裂形成孢子,少数的则以较原始的横隔分裂方式形成孢子。
孢子有球状、椭圆状、杆状、瓜子状等形状,在光镜下即可观察。
放线菌菌落小,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适合用接种钩拾取,难以直接观察。
本实验采用插入法对放线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插入法适用于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菌丝的对比观察。
在接种放线菌的培养基一侧以45度角插入无菌盖玻璃,使放线菌在培养基和盖玻璃的交界处生长,并附着在盖玻璃上。
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取下盖玻璃进行染色,然后直接观察。
3、材料1.菌种:紫色直丝链霉菌(streptomycesviolaoeorectus)灰红紫类群黑化链霉菌(streptomycesnigrificans)灰褐类群天蓝链霉菌(streptomycescoelicolor)蓝色类群丰加链霉菌(streptomycestoyocaensis)白孢类群2.染色剂:石炭酸复红染液3.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4.其他:玻片、镊子、酒精灯、洗瓶、雪松油、二甲苯、镜子清洁纸、吸水纸。
微生实验报告 2012.10.24 实验三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实验报告姓名:王晶晖专业年级:2011级生物技术学号:040312011032实验六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用玻璃纸琼脂透析培养法及斜插片培养法观察放线菌的自然生长形态;(2)用染色法观察放线菌菌丝体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形式进行繁殖的革兰式阳性细菌,放线菌大多数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渗入培养基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和孢子。
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形、波曲、螺旋形。
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球形、杆状或柱状等。
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观察多用玻璃纸琼脂透析培养法。
玻璃纸具有半透膜特性,其透光性与载玻片基本相同,采用玻璃纸琼脂平板透析培养法,能使放线菌生长在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镜检可观察到自然生长的放线菌个体形态。
采用斜插片培养法也能观察放线菌的个体形态。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
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玻片上直接镜检,可以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特征。
三、实验器材1.菌种:培养5~7d的5406放线菌(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斜面菌种与平板培养物,小单孢菌(Micromonos)斜面菌种。
2.培养基: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
3.试剂及器材:无菌平皿,玻璃纸,9mL无菌水若干只,酒精灯,火柴,接种铲,接种环,镊子,玻璃涂布棒,1mL无菌吸管,剪刀,载玻片,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双层瓶,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一)玻璃纸培养法1.将玻璃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用旧报纸隔层叠好后灭菌。
2.将放线菌斜面菌种制成103/mL的孢子悬液。
3.将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在火焰旁倒入无菌培养皿内,每皿倒入15mL左右,待培养基凝固后,在无菌操作下用镊子将无菌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上即制成玻璃纸琼脂平板培养基。
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形态的观察
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形态的观察由于给出的题目是"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形态的观察",我们将分别观察这三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在观察时,我们将使用显微镜和培养基。
首先,我们来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放线菌是一类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它们可以在土壤、水域和空气中找到。
放线菌的形态较为特殊,通常呈现为长而细长的细丝状。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直接在透明的玻璃片上加一两滴放线菌的培养基,并用显微镜观察。
放线菌的细丝状形状通常呈现为分支,并且长达数毫米。
这些细丝状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放线菌的菌落。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
酵母菌的形态特征较为简单。
在观察酵母菌时,我们可以将一小滴酵母菌液滴在玻璃片上,并用显微镜观察。
酵母菌呈球状或卵圆状,直径通常在5-10微米之间。
酵母菌的表面有光滑的外观,并且通常排列成链,形成了菌落。
最后,我们观察霉菌的形态特征。
霉菌是一类多细胞真菌,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真菌。
观察霉菌时,可以将一小段霉菌菌丝插入玻璃片上并加一滴水,使其在显微镜下观察。
霉菌的菌丝通常是多细胞结构,由许多细胞组成。
霉菌的菌丝通常呈现为分支和交叉的形态,并且具有特定的菌丝色素,例如黑色霉菌的孢子呈现黑色。
霉菌的菌丝可以形成大型的菌丝网络,形成一个菌丝块。
总结起来,放线菌通常呈现为长而细长的细丝状,酵母菌呈球状或卵圆状,霉菌的菌丝通常呈分支和交叉的形态。
这些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
这些微生物的观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角色,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精选ppt课件
8
六、思考与讨论
1、镜检时,你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 菌丝。 2、在显微镜下,酵母菌与细菌有何异同?(从形 态、大小、繁殖方式分析比较)
下次实验项目:霉菌的形态观察
注意:带上镊子和解剖针
精选ppt课件
9
基内菌丝
孢子丝
链 霉 菌
气生菌丝
精选ppt课件
10
芽细胞
酿酒酵母
裂殖
精选ppt课件
精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2二、基本原理
1、放线菌形态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 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 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向 空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插片法是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 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 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 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特征, 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假丝酵母
子囊 子囊孢子
11
操作要点: • 宜用略暗光线观察。 • 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
精选ppt课件
6
四、操作步骤
1、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在载玻片上滴加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挑取少许酵
母菌,与染液混匀,盖上盖玻片
立刻镜检
放置
3min后镜检
放置10min后再次镜检,观察颜色变化(观
察酿酒酵母、裂殖酵母、假丝酵母)
实验四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
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主 讲:徐尔尼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实验5-放线菌形态观察
实验六放线菌的形态观察;霉菌子实体、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观察Ⅰ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的操作方法。
2、巩固掌握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菌丝无隔、分枝、纤细,分为生长于培养基内或匍匐于培养基表面的、从培养基吸取营养物质的基内菌丝,以及伸出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的上部分化出孢子丝,呈螺旋状、波纹状,或分枝状等,孢子丝的着生方式因种而。
放线菌多可产生色素,菌丝呈各种颜色,有的放线菌能产生水溶性色素分泌至培养基中使培养基变色。
孢子丝长出各种形态的孢子,孢子有不同的颜色。
放线菌的菌落在培养基上着生牢固,与基质结合紧密,难以用接种针挑起。
而且由于有大量孢子存在,因而表面呈干粉状,使得易于与其他类型的微生物相区别。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是其菌种鉴定与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器材1、菌种未鉴定放线菌菌株;2、仪器显微镜;3、材料玻璃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盖玻片、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
4、染料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四、操作步骤1、观察自然生长状态的放线菌用镊子小心取出用插片法培养的放线菌培养皿中的一张盖玻片,将其背面附着的菌丝体擦净。
然后将长有菌的一面向上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
找出3类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并绘图。
注意放线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的粗细和色泽差异。
2、水封片观察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中央,从培养皿中取出插片法培养放线菌的盖玻片,将无菌或菌较少的一面以擦镜纸擦净,并将有菌面朝下,放在载玻片上,浸在染色液中,制成水封片,用高倍镜观察其单个分生孢子及其基内菌丝,并绘图。
五、注意事项1、培养放线菌中要注意,放线菌的生长速度较慢,培养期较长,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严防杂菌污染。
并控制培养时间。
2、在镜检观察时,要仔细观察放线菌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等。
六、实验报告1、绘图绘出观察的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形态。
实验5-放线菌形态观察
实验五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的操作方法。
2、巩固掌握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菌丝无隔、分枝、纤细,分为生长于培养基内或匍匐于培养基表面的、从培养基吸取营养物质的基内菌丝,以及伸出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的上部分化出孢子丝,呈螺旋状、波纹状,或分枝状等,孢子丝的着生方式因种而。
放线菌多可产生色素,菌丝呈各种颜色,有的放线菌能产生水溶性色素分泌至培养基中使培养基变色。
孢子丝长出各种形态的孢子,孢子有不同的颜色。
放线菌的菌落在培养基上着生牢固,与基质结合紧密,难以用接种针挑起。
而且由于有大量孢子存在,因而表面呈干粉状,使得易于与其他类型的微生物相区别。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是其菌种鉴定与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器材1、菌种未鉴定放线菌菌株;2、仪器显微镜;3、材料玻璃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盖玻片、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
4、染料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四、操作步骤1、观察自然生长状态的放线菌用镊子小心取出用插片法培养的放线菌培养皿中的一张盖玻片,将其背面附着的菌丝体擦净。
然后将长有菌的一面向上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
找出3类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并绘图。
注意放线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的粗细和色泽差异。
2、水封片观察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中央,从培养皿中取出插片法培养放线菌的盖玻片,将无菌或菌较少的一面以擦镜纸擦净,并将有菌面朝下,放在载玻片上,浸在染色液中,制成水封片,用高倍镜观察其单个分生孢子及其基内菌丝,并绘图。
五、注意事项1、培养放线菌中要注意,放线菌的生长速度较慢,培养期较长,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严防杂菌污染。
并控制培养时间。
2、在镜检观察时,要仔细观察放线菌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等。
六、实验报告1、绘图绘出观察的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形态。
2、思考题:在高倍镜或油镜下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放线菌的菌落(菌苔)有何主要特征?放线菌三类菌丝各有何主要功能?放线菌与所学专业有何关系?。
实验6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放线菌菌丝形态和功能
• 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 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
产生无性孢子是放线菌主要的繁殖方式。
•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丝在上层、 基丝在下层,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 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 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 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 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 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 依据。
实验十、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丝状微生物制片和染色技术;
观察和掌握典型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实验材料
1、链霉菌埋片培养材料。
三、实验原理
放线菌形态结构
• 是一类具有 丝状分枝细 胞的革兰氏 阳性细菌, 因菌落呈放 射状而得名。
放线菌的形态和大小
• 放线菌呈分枝丝状 • 菌丝无隔膜,单细胞 • 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 小于1微米
四、实验方法
放线菌的培养与观察方法
• 插片法-水封片法 • 埋片法 • 压片法
放线菌形态观察——埋片法
• (1)将灭菌后的高氏1号培养基倒入培 养皿,每皿倒15ml左右,凝固后备用。 • (2)用经火焰灭过菌的小铲将平皿培 养基挖2个平行凹槽。 • (3)在凹槽周围和槽内接种放线菌。 • (4)在每一凹槽上覆盖两片无菌的盖 玻片;置于适宜温度培养。 •
实验报告
• 绘出放线菌的
题
• 如果按照细菌的制片方法观察放线菌,
• 你认为在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
母菌和 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 (5)取洁净的载玻片备用。取出培养皿, 打开皿盖,用无菌的镊子将盖玻片轻轻 取出,菌面(与培养基接触的一面)朝 上置于载玻片上。 • (6)将载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 附:盖玻片在灭菌时,应置于一干 净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注意勿用手 接触盖玻片,手上的汗液易使盖玻片灭 菌后粘在一起不易分开;同时应用滤纸 把其分成几层进行灭菌。
实验二细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掌握放线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以及其 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02 实验材料
细菌、放线菌培养物
细菌培养物
选择不同的细菌培养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观察不同细菌的形 态和特点。
放线菌培养物
选择常见的土壤放线菌作为实验材料,以便观察放线菌的菌落形态和微观结构。
放线菌形态观察结果
总结词:结构独特
详细描述:放线菌的形态呈现出独特的辐射状排列,同时菌体结构也较为多样,包括分枝状、丝状等。这种结构使得放线菌 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结果分析
总结词
功能与形态相适应
详细描述
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与其功能和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例如,螺旋形细菌常常具有较好的 运动能力,有助于其在液体环境中扩散;而放线菌的辐射状排列和多样结构则使其在各
通过显微观察,我们成功地识别了不 同形态的细菌和放线菌,并对其进行 了分类。
结果讨论与思考
实验结果与微生物学理论基本一致,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较为 准确可靠。
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差,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显微镜操作不熟 练、样品制备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技能,以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习显微镜观察技术
显微镜操作
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显微镜,包括调整 焦距、对光、移动载玻片等步骤,以 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样本制备
学习如何制备细菌和放线菌样本,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包括制片、染色 等步骤。
掌握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特征
了解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特征,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显微镜下的 区别,以及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微生物学 实验3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3、孢子丝——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各种孢子丝,呈螺 旋状、波浪形或分枝状等,着生形式有丛生、互生和轮 生三种。
孢子的表面光滑或粗糙,圆或椭圆和杆状。孢子有各 种颜色。这些形态特点都是鉴别放线菌的重要依据。
分生孢子形态
三、材料
1、菌种:“5406”放线菌培养72 h的 平培养物; 2、染料:蕃红; 3、器材: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镊 子、接种针、接种铲等。
3 、染色及干燥。滴加适量番红染液,染色 1 min ;水 洗至流出液为无色; 在酒精灯高处加热干燥。
4 、镜检。先用低倍镜寻找视野,然后用油镜进行观察。 注意区分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及排列方式。
五、观察与绘图
1.描述放线菌5406的菌落特征(大小、形 状、颜色、边缘情况等特征)。 2.绘制观察到的放线菌气生菌丝及孢子丝 形态。
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显微形态:单细胞菌丝体,菌丝内一般无隔膜。
菌丝体分为三部分: 1、基内菌丝—深入培养基中的营养型一级菌丝 (较透明、颜色浅色)。一般无隔膜,直径 0.2~0.8 µ m,可产生各种色素。 2、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从培养基向上伸展的 二级菌丝(颜色较深),直径1~1.4 µ m。
四、方法及步骤
1、印片。取2片干净的载玻片,用解剖刀无菌挖取一块 放线菌的菌落(注:带培养基切下),放在一块载玻 片的中央(注:菌落面朝上);用另一干净的载玻片 盖在这一菌落上轻轻按压,再小心取下这块载玻片 (注:不要使菌落移动)。 2、干燥固定。将取下的上面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高 处烘烤干燥(注:有菌落的面朝上);然后迅速通过 火焰2~3次,加热固定。
放线菌是呈丝状生长的同细菌简单染色法放线菌也可用石炭酸复红或吕氏碱性美蓝等染料着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放线菌的形态观察摘要:本实验在实验室中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分析其结构与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同品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实验对于深入理解放线菌的生产、利用与控制具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放线菌;形态特征;显微镜;差异性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微生物,其具有非常多样化的菌种,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环境中,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长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室中,对于放线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于探究其生存规律、研究其应用和利用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实验旨在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差异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为后续有关放线菌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放线菌、琼脂培养基、显微镜、盖玻片、显微摄像机;2.实验步骤:(1)接种放线菌,利用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2)在培养好的放线菌中,选择纯种菌体,取一定量的菌体;(3)将放线菌菌体放到盖玻片上进行备用;(4)使用显微镜观察放线菌中的细芽和孢子的形态结构,进行拍照记录。
结果:通过显微镜对放线菌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到了如下结论:1.不同的放线菌之间表现出彼此独特的形态特征,表现出了很强的差异性;2.在显微镜镜头下观察,不同的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也呈现出了很大的多样性;3.通过观察发现,放线菌中不仅存在菌丝,还产生广泛的分生孢子,形态结构也因菌种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讨论与分析:放线菌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由于其环境适应性的结果。
在自然环境中,它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水分、PH值等环境因素,因而其形态特征与结构也有所变化。
通过本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放线菌的生存规律和自身的适应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放线菌的生产和利用方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分析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与差异性,得到了如下结论:放线菌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其形态特征和结构因菌种差异而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实验四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杨明轩生物111班1102040128一、实验目的1、学习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观察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原核微生物,因其菌落在固体表面长成放射状生长而得名,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大部分腐生,少数寄生,也有的与植物共生固氮。
放线菌是最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其形态特征是菌种选育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放线菌通常有分枝发达的菌丝体组成,菌丝直径为0.2-1.2μm。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长在培养基内,一般没有横隔,有固定和吸收养分的作用,称为基内菌丝或营养菌丝。
当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即可向空中伸展形成气生菌丝(有的菌种没有气生菌丝)。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气生菌丝颜色较深,并且比基内菌丝粗两倍左右。
有些种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可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分直、波曲、螺旋等形状。
孢子丝的着生方式分别为单生、丛生、轮生和互生。
放线菌菌落小,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用接种钩挑取,因而难以直接观察。
通常采用玻璃纸培养法和插片法观察。
本次实验采取插片法。
该方法适合进行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比较观察。
在接种放线菌的培养基一侧,以45°角插入无菌盖玻片,使放线菌沿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生长,并附着于盖玻片上,待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取下盖玻片进行染色,即可直接观察。
三、实验材料1、菌种:紫色直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oeorectus)、黑化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rificans)、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丰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yocaensis)2、染色剂:石炭酸复红染液3、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4、其他:干净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洗瓶、擦镜纸、吸水纸、二甲苯、香柏油、接种用具四、实验方法1、制备平板:将已融化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冷却到45℃左右)倒入无菌培养皿,每皿15~20ml(厚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一半),凝固后备用。
微生物学实验七
二 实验材料
• 菌种:GHSS-Y • 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解剖刀、镊
株(或霉菌CCSJ菌株)、霉菌LSG-2 菌株的个体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及简单描述。
子、解剖针、石炭酸复红或美蓝染液。
三 实验步骤
• 1 菌落形态及菌苔特征: 观察菌落的表面形状、大小、颜色(菌丝
、孢子)和边缘、在基质上着生紧密与 否
2 个体形态观察--Plan I
Plan II
(菌丝直径孢子丝形状)
注意事项
• 印片过程中,用力适中,不要错动,水 洗时水流应缓慢,以免破坏孢子丝形态 。
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于液体中, 再小心地把菌丝放开,去掉培养基,然 后用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省略酒精和水浸润,洗涤)
(2)镜检:
• 菌丝体经制片后可用低倍或高倍镜观察 。在观察时要注意菌丝直径的大小,菌 丝体有无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 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时形成的孢子种类及 着生方式。各种霉菌都有其特征性的特 化结构。
(二)用显微镜观察霉菌装片 。
• 1)毛霉和黑根霉的孢子的形状、大小、 孢子囊、中轴体的形状,有无假根和匍 匐菌丝。
• 2)曲霉的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顶囊 的形状、小梗排列、隔膜。
• 3)青霉的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小梗 的排列方式,菌丝的隔膜。
(三)制作霉菌装片并观察其 个体形态。
• 1.直接制片法观察 (1)制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一滴乳 酸石炭酸棉蓝染液,用解剖针从菌落边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丝状微生物的鉴定
实验目的:
1、观察常见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2、观察镰刀菌与木霉的基本形态。
3、掌握埋片培养法培养放线菌。
4、掌握载片培养法培养丝状真菌。
5、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未染色样品。
实验原理:
放线菌的菌落早期绒状同细菌菌落月牙状相似,后期形成孢子菌落呈粉状、干燥,有各种颜色呈同心圆放射状。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真菌的菌丝较放线菌粗,菌落疏松,主要用肉眼观察,必要时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
利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孢子的着生状态,孢子形状及菌丝有无横隔等。
3材料
3.1菌种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诺卡氏菌(Nocardia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3.2培养基
高氏1号培养基,PDA培养基。
3.3器皿
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滴管、镊子、接种环、小刀(或刀片)、水浴锅,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
4流程
4.1埋片培养法: 倒琼脂→切槽→接种→埋片→培养→镜检→记录绘图。
4.2载片培养法:滴琼脂→凝固→边缘接种→盖盖玻片→培养→镜检→记录绘图。
5步骤
埋片培养法:
1 向每个培养皿倒约20毫升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待凝固。
2 用无菌手术刀在琼脂平板上平行开两条槽,取出其中的琼脂培养基。
3 在槽的外侧边缘接种待鉴定的放线菌菌株。
4 将无菌载玻片呈与槽垂直的方向盖在平板上面,用镊子轻轻压下,使载玻片与琼脂平板接触。
5 放于28℃培养3天。
6 将载玻片从平板上取下,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载片培养法:
1 将无菌载玻片放于洁净工作台。
2 向其上滴一滴溶化的PDA培养基,待凝固。
(注意: 培养基的量不要太多,应尽量让其在载玻片上扩展开,降低培养基的高度,利于以后观察。
)
3 在琼脂块边缘接种待鉴定真菌菌株。
4 用镊子夹取无菌盖玻片盖于琼脂块上。
5将载玻片放于无菌培养皿,用塑料袋密封,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块吸水脱脂棉,保湿,28℃培养3天。
6将载玻片从培养皿取出,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6 结果:1观察并绘制放线菌的菌丝丝形态,并指明其着生方式。
2比较不同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异同。
3 观察并绘制镰刀菌、木霉的孢子形态。
7 思考:
1在高倍镜或油镜下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2同样为丝状微生物,为何观察菌丝形态所用的培养方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