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2)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西方哲学毕业论文篇二西方哲学主题的后现代转向及其时代回响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
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
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
这一转向再一次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回响。
关键词:西方哲学;主题;后现代;时代精神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1-0088-05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存在一个主题,而且该时代哲学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哲学主题是指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内某些哲学家想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因此,哲学的主题,既有变换的东西,也有不变的东西。
从具体的哲学主题来说,必然会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而变换,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220所谓“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们,使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主题和精神,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再一次对我们生活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回响。
一、西方哲学主题转变的历程及原因一般来说,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个阶段是崇拜世界的阶段或者叫本体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崇拜上帝的阶段或者叫神学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崇拜心灵的阶段或者叫认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崇拜语言的阶段或者叫语言哲学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
【完整版毕业论文】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结课论文
中西方哲学理性差异之我见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存在,来源于文化的差异。
就中西方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较多,通俗讲就是跟着感觉走,个性较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的较多,认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较张扬。
分析中西方哲学差异,可以从理性主义方面着手,其异趣也集中表现在理性精神的差异上。
一、纯粹理性的差异纯粹理性,指人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如康德所讲,纯粹理性主要包括本体论问题、事物起源、思维形式、存在意义等抽象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灵魂、肉体,其中理性是三者中最高贵的、不朽的部分。
古希腊的哲学,理性即“爱智慧”,是对知识的追求,毕达哥拉斯的数、欧几里得的几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对世界本原的追究。
这种思辨探索,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完美和绝对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西方理性具有明确的实证性和严谨性。
例如,有名的“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则证明了“所有非黑的事物都不是乌鸦”的正确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纯粹理性中包含着的悖论的形成是由于对同一种问题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但往往这两种看法都有其理论依据支撑。
西方哲学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悖论。
例如:张三昨天偷了李四家里的东西,在第二天李四状告张三时,张三诡辩说:“时间是流动的,昨天偷东西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你要去状告过去的我”。
这样就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扩大到整个社会后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说法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其实不是没有存在漏洞的。
身处“现在”这个时间点,必定在过去或从前有一个开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始元”。
开端点前面必有一个时段无时间,经历了变化才出现了时间。
正因为此,虽然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事件具有延续性,一个时间所带来的祸患将延续到下一时间。
上述事例就是把无限超越的极限化的典型,是狭隘肤浅与形而上学的结体。
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间”上,无法在我们思考的问题上解决,这是不合逻辑的。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论文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论文学者们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论文篇一摘要:学者们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哲学基本特征、哲学思维方式以度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分析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包涵宇宙万物理性的综合体。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持久性的稳定性。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历史进程发展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哲学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深层次比较分析中西方哲学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注重人情,偏向伦理,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而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分而析之的哲学,关注自然和科学。
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
哲学本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但是不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这种总结和概括时,往往有所侧重。
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发展了宗法制。
生长在宗法氛围中的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并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因而,中国哲学与伦理密切联系。
此外,中国哲学倾心于现实政治,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哲学中侧重于研究社会和人生。
而西方哲学则注重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侧重于科学和思维。
哲学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和求美的哲学。
中西文化哲学结课论文
引言:韦伯指出,理性主义为西方文化所特有。
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的来源以及证实知识的手段,而中国思想家的观点则与之不同,后者可称为实践理性主义。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但人类又是以地区、国家和民族而存在和发展的,因而文化又呈现出它的多种样式,每一种文化都各具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既以社会伦理为核心,又涉及人文自然万物,既体系严谨,又微言大义;既明白易懂,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它显示了巨大的魅力。
西方文化多元分立、激进豪放、张扬个性、变化无常;既以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为核心,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既跌宕起伏,又有脉络可循;既有贵族绅士风范,又具有扩张性、侵略性。
墨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则,即“言必立仪”。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涉及到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是对人类认识进行反思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表现。
墨子说:“言必立仪。
言而毋仪,……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
”(《墨子·非命上》)“仪”是准绳、准则,也即标准。
“言必立仪”即言论的“是非利害”必须确立标准。
这里包含了认识的真理(是非)标准和价值(利害)标准。
大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
”i[1]“道”即道理、规律,人们只有通过行,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犹如走路,只有行才能知道路。
由此可见,王夫之认为行是知的来源。
他举例说,“格致有行者,如人学弈棋相似,但终日打谱,亦不能尽达杀活之机;必亦与人对弈,而后谱中谱外之理,皆有以悉喻其故。
”ii[2]终日打谱而不与人对弈,是难以学会下棋的,只有在与人对弈的实践中,才能逐渐晓喻“谱中谱外之理”,以“尽达杀活之机”。
王夫之认为:“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
”iii[5]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iv[6],行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在这里,王夫之也明确地使用了“实践”这一概念。
王夫之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道德实践,但也包括生产实践等。
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000字).docx
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个暑假我读了东西文化及哲学这本书。
自古以来,东西方的文化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的希腊,在田园诗一般的古典时代就已经采用了一定的民主制度,诚然,这与希腊处于山地,不利于耕作,并且在地中海这么一个沿海地区有很大关系。
书中称西方文化是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这点我很认同,在地中海这个不利于种植粮食的地方,西方人若想生活,则要么改造自己脚下那贫瘠的土地,要么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绑在远洋的船只上。
这种不安全感使西方人早早地拥有了探索意识和改变现状的意识,这也使得他们在近代时敢于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巴黎公社运动,这些都是西方人勇于探索和冒险意识的一定表现。
最初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些资本家们怎么知道把国王的头砍了会怎么样?但是他们还是去做了,他们认为做些什么永远比什么也不做好。
在东方,在中国,这种不安全感被大大的削减了,一方面,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灌溉了无数的土地,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在和平年代足够所有人享用,这大大的加强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渴望,在小农经济的国度里,没有什么比土地更为重要的了。
另一方面,西北的荒漠和大片的戈壁滩,西南的高原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很好的阻碍了蛮族和游牧民族的入侵,这使得中国大部分的战乱是民族内部的战争。
这种丰衣足食的安全感催生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高境界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注重个人修养和忠君爱国的理念很快得到了中国统治者的一致欢迎,并且把它作为国家理念传承下来,但在独尊儒术的社会环境下,儒家思想很快变得故步自封,并且在近代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一大阻力。
书中说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点我很认同,尽管印度是一个在古代辉煌过一时的伟大帝国,但是后来它一直在走下坡路。
以至于到今天它都没有统一自己的语言,十里就有一个方言,官方语言竟然是英文,对比它过去的辉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中西方哲学差异论文
中西方哲学差异论文东西方管理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东方管理哲学基于民本的哲学前提,而西方管理哲学基于人本的哲学前提;东方管理哲学具有非系统性,而西方管理哲学具有系统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西方哲学差异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西方哲学差异论文篇一摘要:东西方管理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东方管理哲学基于民本的哲学前提,而西方管理哲学基于人本的哲学前提;东方管理哲学具有非系统性,而西方管理哲学具有系统性;东方管理哲学偏向思辨性,而西方管理哲学偏向实证性;东方管理是一种宏观管理,而西方管理是一种微观管理;东方管理哲学体现出一种情感管理,而西方管理哲学着重于制度管理。
关键词:东西方;管理哲学;差异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42-02管理哲学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即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在现实的管理领域中,西方管理哲学由于其专业化、系统性、制度规范性等原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
然而,具体哲学总是适用于具体的环境。
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区域的管理也应该区别而论。
区分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尤为重要。
管理哲学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同时,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反作用。
东西方管理哲学都具有实学性,即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
但是,由于东西方环境的区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理论基础的差别等,其管理哲学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差别。
一、分别基于民本和人本的哲学前提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从《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无不是告诫统治者要“爱民”“利民”,与民同乐,即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以民为本”。
在东方社会中,“家庭”是重要的社会组织细胞,因而东方“以民为本”的管理中渗透着群体本位的思想。
中西文化交流论文
中西文化交流论文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相互认知和互相尊重的基础。
中西方两个文化体系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语言、价值观、文化传统等方面。
通过交流,人们可以更加了解彼此的背景和文化,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此外,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和全球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而中西文化交流是促进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文化交流对于双方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
中西方文化交流使双方都能够吸收对方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价值观可以为西方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启发。
另一方面,西方的知识和技术也给中国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
此外,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有助于促进艺术和创新的交流。
两个文化的融合常常会产生出新的创意和艺术形式,这对双方的文化都是一种丰富和拓展。
可持续增进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措施有很多。
首先,加强教育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其次,举办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涉及艺术、体育、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另外,在商务和政府层面也可以加强合作,推动两个文化的交流。
例如,可以开展商务交流项目,促进经济合作,并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总之,中西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西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对双方文化的了解、增进友谊,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可持续增进和促进文化交流,需要通过教育、文化活动和商务合作等多种途径来加强交流。
只有不断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多元、包容和和谐的世界。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礼仪规范和教育体系等方面,发现中西方文化存在一系列的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这些差异和相似是由历史、传统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引发的,对于促进中西方交流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相似、交流、学习引言:中西文化差异与相似之处是一个广泛且深奥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相似,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互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1.价值观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家庭观念和尊重长辈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而在西方,个人主义和独立自主被更加重视。
此外,西方文化普遍强调竞争和成功,而中国文化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
2.思维模式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
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更注重整体思考,强调整体概念,而西方人更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礼仪规范中西方的礼仪规范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尊重他人和保持谦逊,讲究面子和礼貌。
而西方文化更加直接和开放,较少注重礼仪细节。
4.教育体系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体系也体现出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成绩,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西方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1.人文关怀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人文关怀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和亲情,而西方文化强调人权和社会公正。
无论是中西方,在对待他人时都有关怀的一面。
2.尊重和礼貌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尊重和礼貌。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对长辈、老师、领导等地位较高的人非常尊重,注重礼仪规范。
3.教育重要性中国和西方都非常重视教育。
无论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还是西方的大学系统,教育都被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兴趣以及文化修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篇一一、文化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都可传递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化,这就需要涉外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全球一体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企,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企业文化以便工作顺利进展;与外企有往来的人员也要懂得相关的文化知识,以避免文化不同导致的交际不畅。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内部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方式、艺术风格等的总和。
中西文化是指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西文化的出现始于人类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与风格。
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首先,在宗教信仰上,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文化,儒家思想和佛教在中国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西方文化则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导,天主教和新教的教义在西方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造成了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在家庭观念上,中西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的传统观念和家族的重要性。
在中国,儿孙是家庭的延续和传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非常高。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另外,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中西饮食文化的最大差异在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五味调和”,强调食物的色、香、味俱佳,讲究烹饪技巧。
西方饮食文化相对简单,讲究食物的新鲜和原始味道。
此外,在艺术方面,中西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艺术注重内涵和意境的表现,重视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形式和个人表达,追求创造力和个性化。
总结起来,中西文化在宗教信仰、家庭观念、饮食文化和艺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文化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尊重他人自由和人权等均是中西文化共同的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通过交流与学习,中西文化可以在互相吸收中发扬光大。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理解,也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通过相互了解与交流,中西文化可以在相互融合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存,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含5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含5篇)第一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人种等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认为最先值得一说的就是中西方教育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现仅就中国和美国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美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
以前,我们从有关报刊上看到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几个学位,感到很纳闷。
现在才明白美国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
而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
还有,中国有些教育方面的语言也跟西方存在差异。
在中国存在着“落榜生”一说,而在美国是没有这个词的,他们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是一种歧视。
不只是在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也有着差异。
中国人习惯为孩子们“铺路”,决定他们学习的东西。
像现在有些人就要孩子小小的学习钢琴,学习怎样去制造东西学习当个科学家等。
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则是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小小年纪就可以选择他们的爱好。
父母不加以干涉。
中国有部分父母教育孩子喜欢用责骂或轻打来叫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像是一部名叫《刮痧》电影,里面男主角为了让打了人的孩子受到教训,为了给别人他认为的尊重打了孩子一巴掌。
然而,在西方国家,父母绝对不可以对孩子施以肢体方面的教育,假如有这种行为,就会被当做虐待儿童,可能要“吃牢饭”。
像《刮痧》里的男主角就是因为他打孩子这一巴掌,被别人拿来当做虐待儿童的证据了。
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
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推荐文章关于从小事做起作文800字热度:科技哲学概论论文热度:科技哲学的论文范文热度:哲学论文格式范文热度:有关西方哲学的期末论文热度:中国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影响,客观上存在着差异。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篇一浅析中西哲学差异摘要:中国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影响,客观上存在着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中西哲学在发展的结果、哲学方法和人生理想三个方面的差异,以更好的借鉴西方哲学好的方面,吸收其精华。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差异;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due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mpact, objective differences exist.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on the development results, philosophy and ideals of life thre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better from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good, absorb its essence.Key word: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difference;一、从发展的结果看中西哲学差异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通过对概念范畴的本体与主体问题及相互关系进行不断地反思,创造了以逻辑思辨为特征的哲学思想方法,并在历史上形成了一门以“理性主义”为主线的、具有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专门学科。
中西方文化结课论文
论近代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为什么会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儒家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期孔丘首创。
儒学,在社会整体层面,主张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追求构建等级分明、秩序稳定,君主百姓各守本分的等级社会;在社会个体层面,他主张人应遵守三纲五常,要“克己复礼”,要塑造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感、忠顺诚信的人。
儒学作为教派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伦”,也就是伦常。
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
儒学的经济基础是基于土地私有制的小农经济,儒家文化是农业文明的升华和凝结。
儒家的的伦理观念、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都与宗法小农的社会生态联系在一起,封建宗法关系是儒学存在的社会基础儒学的许多思想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向相抵触。
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实现生产力低水平下的农耕社会的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儒学坚持伦理中心原则,不重视社会财富的创造,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儒学承认并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宣扬君权神授,这与中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相悖;儒学对封建制度的驯顺和盲从,造成人的失去自觉意识的奴性、安于现状的心态和创造力的匮乏,这种心态和性格品质不能成为现时代人的基本精神和品质。
儒学主张依照“礼”所确定的社会等级次序关系和名分规定来治理国家,把天下太平寄托在明君的修身养性上,这种典型的人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根本对立的。
这些思想内容正是儒学封建性的表现,是儒学一百多年来沉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儒学在中国封建时代不能解决王朝的长治久安,不是王朝兴盛的必要条件,在近代不能解决中华民族独立、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问题,不能引导中华民族维护独立、实现富强。
“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达到了近代以来的高潮。
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惨祸和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中国的先进者既想撷取容纳外来的现代文化,以适应和追赶世界潮流,又想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重振和弘扬民族精神。
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论文
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期末论文本学期选修了“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这门课,对中西方哲学思想有了些粗浅的认识,开拓了知识面。
关于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的观点如下。
哲学比较,以哲学的自我认同为基础,既是不同哲学之间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与融通,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哲学比较既包括不同民族的哲学、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和不同哲学家的哲学,以及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共时性的比较,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哲学派别、同一哲学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历时性的比较。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对自己时代声音的回应和对自己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终极性思考和回答。
中西方哲学思想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各具特点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共时性角度而言,中西方哲学思想具有比较的可能。
而任何哲学也都是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都是连续性和阶段性、传统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中西方哲学思想在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也具备了比较的可能性。
中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像其他所有哲学发展一样,出现价值取向、价值理想跟现实实践结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而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构成了哲学比较——认同与反思、对话与融通、解构与建构的最初的动力机制。
这也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必要性所在。
如果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西方哲学比较,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以西方哲学范式整理中国哲学思想资料的比较研究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西哲学比较,则是在“和平与发展”和“改革与开放”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一轮的中西哲学比较。
新一轮的中西哲学比较,以西方现代哲学或后现代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解构,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以西方哲学范式整理中国哲学思想资料所建构起来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的发生为契机,以当代中国哲学的原创建构为旨归,不仅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比较的性质和意义,而且更承担着对话与融通、反思与建构的双重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中西方哲学思想异同论文(2)
中西方哲学思想异同论文(2)中西方哲学思想异同论文篇二从中西方哲学比较中浅析“禅”的意境摘要:西方的宗教中的神,创造世界而又居于世界之上,远离人的日常生活,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此作了必要的修正,把神秘主义从迷幻的天空引降到坚实的大地上,主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
与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相一致,其形而上学的智慧,是即体即用,即刹那即永恒。
既超越又内在的,并不是要人们去执著于人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独立实体或逻辑的上帝,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化神奇于平淡,寓平淡于神奇。
关键词:禅;形而上;形而下康德曾经把人类的哲学探索划分为三大问题:(1)我可以认识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能够希望什么?[1]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属于科学的认识问题,第二个问题属于伦理的道德问题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则属于作为人类的最高企盼的宗教信仰问题。
西方哲学对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追问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里,无论表述方式是多么不同,他们都坚持终极世界与现实世界两界之殊异。
从中世纪到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家们把所谓的形而上学的“存在”,日益引向脱离现实事物,超越于人自身的存在。
如果以西方那种以纯粹概念表达的超验性质的形而上学为标准,中国哲学并不存在那种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和形而下讲的都是人自己的活动。
《周易•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导出的形上与形下、道与器(气)的争辩虽然在文字上是最接近西方哲学的形上本体,而且在后来的演变中,特别是宋明理学中,也确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形上、形下之义,但归其要,形上形下之辩和道器之辩的“形上”和“道”从来都不是纯粹和抽象的概念和超验的存在,不是在概念中被把握的东西,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或说了悟到的。
形上与形下合而为一,是一体之两面,道与器相互涵摄,道以器显,器得道而成。
[2]?西方宗教中的神,创造世界而又居于世界之上,远离人的日常生活,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此作了必要的修正,把神秘主义从迷幻的天空引降到坚实的大地上,主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篇一[摘要]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
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社会、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
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在科学道德、文学艺术、中医西医、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
中国的现代化,应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将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文化差异;哲学传统;生态文艺学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是学术界对当今世界的描述。
其意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有两个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以及问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正在走向“一个世界”。
我们真的是在走向“一个世界”吗?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先生认为:“可能存在两种‘一体化’:一是由某一个超级大国凭借实力和霸权垄断世界的经济和政治。
一是靠民族宽容、文化沟通促成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
”[1](P266)我们认为,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哲学、文化和价值观(传统和现实)不同,虽然不一定会如亨廷顿所预言的那样爆发“文明的冲突”,但激烈的竞争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一、文化的两个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性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许这是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中西哲学比较思维方式研究论文(共2篇)
中西哲学比较思维方式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从中西哲学比较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今天西方文化以他的强势话语地位左右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但在人类享受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理性思考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灾难:生态平衡的破坏,生物的灭种,人类社会新疾病的冒出,经济危机的频发等。
所以,当我们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寻其根源,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的传统思维方式便成了学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观察事物,体认事理,做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基本思路,所拥有的一种心理定势。
”人类在自身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通过一定得思维方式进行的,而中西传统思维又因其自身的生长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性。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均面临着思维方式更新的任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文明的主宰下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中国传统思维对于未来的世界文明又有怎样的影响?想要寻找世界文化更为理想的出路,就必须在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比较的背景下重新估量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的长处与不足,以便创造出更具有时代智慧的,对世界文明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思维模式。
一、中国传统思维强调生命整体式思维,重在综合;西方传统思维则更注重单元个体式思维,注重分析古代圣贤不用“整体”而用“一体”,该词首见惠施,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后见《庄子》,庄子说,“生死存亡,是为一体”;《易经》中也会讲“观其会通”,提出有机整体论;在我看来,这种整体性思维在中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黄帝内经》把人体和天地联合起来,视为一个整体。
传统中医不分科,讲究“望闻问切”,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往往是“头痛医脚”,正是这种系统论观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中西文化交流论文
中西文化交流论文一、文化的现代含义“文化”一词,对它的定义有好几十种,这说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要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从文献的记载看,“文化”一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最初的意义是指古代帝王的文治和教化。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日文译自拉丁文的Cuhura,现在的英文是Culture。
“文化”这一术语,是19世纪中叶才在人类学著作中起用。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的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增加了“实物”与“价值观念”。
文化是个庞杂的系统结构,包含许多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再依据层次中的内容,论述文化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一)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
1、居室建筑。
中国文化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物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建筑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
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墙体确立空间,在上面加顶,覆盖起来;在中国却相反,屋顶变成了重要的构造空间元素,通过柱子的支撑确立空间再填充墙体。
其次,空间本身的状态。
西方强调积极的空间感,发挥建筑物本身的的内部空间;在中国,则强调相对消极的空间状态,注重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最后,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却大加盛行。
由此可知,中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2、饮食习俗。
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这一饮食习惯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相适应,但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2)推荐文章关于从小事做起作文800字热度:科技哲学概论论文热度:科技哲学的论文范文热度:哲学论文格式范文热度:有关西方哲学的期末论文热度:中西文化与哲学结课论文篇二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比较人性论是中西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西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哲学基础。
中外哲人的政治思想大都建立于人性论这一哲学基础之上。
因此,既然对中西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就有必要深入比较这两者的哲学基础。
本章主要选择孔、孟、荀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庄道家与犬儒学派,韩非与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为代表进行比较阐述。
限于篇幅,其他重要思想家的人性论就只好割爱了。
本章不是纯粹探讨人性论,而是着重从人性论作为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一角度去阐述。
第一节中国人性论人性问题可以说是先秦哲学的核心内容。
先秦诸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节主要阐述儒家、道家和法家人性论。
一、儒家人性论探讨儒家人性论,不能不首先论及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但可惜的是,孔子本人很少谈论所谓“性与天道”的问题,[1]以致连孔子的高徒子贡也感叹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在《论语》中,明确记载孔子谈论人性问题的话语只有一句,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但就是这句话,竟给包括孟、荀大儒在内的后人以无尽的争议。
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不管是谁,人性天生都是相近的,但会随后天的不同行为习惯而发生变化,故隐含一种人性平等、人性可塑的意味;但从这句话不能判断,人性究竟是什么、人性与善恶又存在什么关系,[2]等等。
而这些问题正是孔子以后的思想家们所热中讨论的。
其中,孟子与荀子可谓杰出代表。
对于孟子的人性论,后人称之为“性善论”。
但这种称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曲解孟子本意,需要做重新考察与研究。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上》)从这两段话可见,告子认为人性是自然的,不分什么善恶;而孟子也没有说人性就是善的。
他至多只是说明人性可能为善。
所谓“顺杞柳之性而以为”和“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前一个“之”作动词,意为趋向),只是表明一种可能、一种趋向。
而“可能”、“趋向”并不等于现实。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告子上》)在这段话中,孟子把人性可能为善的意思表达得更为明确。
首先,孟子并没有直接肯定公都子所谓“性善”的说法。
[3]这是因为,所谓“性善”并不是孟子的本意,而只是公都子对孟子人性观的一种理解。
那么,孟子的本意是什么呢?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所谓“乃若其情”指的就是“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这种情况,这就是人性之“情”,也就是一种“可以为善”的可能性。
正是这种“可能性”,才是孟子所说的“乃所谓善也”,也即孟子的本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孟子认为,人性具有一种自然的趋向,就是趋向“善”。
这种自然的、对善的趋向,可称之为“趋善性”。
“趋善”不同于“性善”,前者表示一种自然趋向与能力;后者表示一种先验的存在。
所以,如果把孟子人性论当作一种先验的“性善论”加以批判,是不符合孟子本意的。
[4] 不过,如果把“性善”理解为基于“趋善”这一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倒是可以成立的。
另外还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趋善性”作为一种自然能力,相对于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四端”(《公孙丑上》),“趋善性”又可以作为它的本体和根据;其二,这种“趋善性”是“天”赋予“人”的,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内在性能,因而具有平等、普遍的意义。
孟子所谓“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都说明了这一点。
总之,“趋善性”是一种人人都具备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
孟子正是以这种“趋善性”来定义人性的本质,因此,孟子的人性观可概括为“趋善论”。
事实上,孟子认为,“善”对于人而言,并不是一种现实性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追求的对象。
并且,“善”本身也有不同的层次。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所谓“欲”,即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志[5],“善”则是“欲”的对象。
由这种道德意志作为主导,通过存心养性的工夫,如孟子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就可以使人性不断地得到提升、升华,最后达到所谓“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孟子的“趋善论”作为他的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正是建立于他的“趋善论”的基础之上。
如果抽掉或否定这一基础,孟子思想可能就要转变为荀子思想了。
饶有意味的是,荀子正是这样一位要否定孟子人性论的思想家。
他的关于人性的定义,摘其要者约有如下几条:“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荀子·正名》)“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礼论》)上述几条定义都是统一的,都是通过与“伪”的对比来揭示“性”的本质。
若仔细剖析,荀子关于人性定义的内涵约有两方面:一是就“性”的生之所以然的自然之质而言,具有“本始材朴”的特点;二是就“性”的不学而会的自然本能而言,具有“天之就,不可学,不可事”的特性。
这两个方面都是就人的自然性而言的,合而言之,可谓是“体(自然之质)用(自然本能)合一”。
那么,荀子的人性定义究竟有没有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呢?不妨对照一下荀子的以下说法:“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故人道莫不有辨。
”(《荀子·非相》)“(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由上可见,不管是“辨”还是“义”或“群”,荀子都是主要通过人禽对比、人之异于禽兽者来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或本性。
这当然是可行的。
但是,由此返观荀子关于人性的定义,可以看到,它未能反映、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不仅如此,荀子还对人性作了一种负面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对这句话,学界普遍存在一个误解,即认为这是荀子的人性定义。
但实际上,这并非人性定义,而是一个关于人性的价值判断。
显然,这个价值判断是不恰当的,与上述人性的定义是有出入的(自然属性是中性的),更与所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辨”和“义”)是相矛盾的。
所以,荀子人性论有两个严重失误:一是没有从人之为人的特性去界定人性;二是没有把后天的“伪”(“人”:后天的自觉为善)与先天的“性”(“天”:先天的自然趋善)统一起来,由此导致上述问题和矛盾。
如果把荀子对人的特点的揭示(“辨”和“义”)也视为荀子人性论的固有内涵,[6]那么,他对人性的定义与他所做的价值判断,就更构成了直接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之所以提出“人之性恶”这一命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作为他的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他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始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性恶》)可见,荀子之所以强调礼治,是以“人之性恶”作为理论根据;二是针对孟子人性论而言的。
郭沫若先生说:“大抵荀子这位大师和孟子一样,颇有些霸气,他急于想成立一家言,故每每标新立异,而很有些地方出于勉强。
他这性恶说便是有意地和孟子的性善说对立的。
”[7]此言或有偏颇之处,却也一语中的。
其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
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改造。
虽然一主性善,一主性恶,其实亦并非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