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x线检查原则2》

医学影像技术《x线检查原则2》
二、对被检者的操作原那么
〔一〕呼吸方式运用原那么 〔1〕平静呼吸不屏气:自然状态呼吸,一般应用于 四肢。 〔2〕平静呼吸下屏气:一般应用头颈部和心脏等部 位摄影。 〔3〕深吸气后屏气:一般应用肺组织及膈上肋骨摄
第一页,共五页。
第二节 线检查原那么
二被检部位固定原那么
固定被检部位首先要保证符合摄影体位的 要求,同时要使被检者处于较舒适的姿势, 工作中常用棉垫、软木塞和沙袋等器具加以 固定。
第二页,共五页。
三放射防护原那么
1放射防护根本原那么 ①实践的正当化:即实践获取的利益应大于其可能 造成的危害,这项实践才是正当的; ②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应当防止一切不必要的照 射,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合理到达的最低水 平;
③个人剂量限值:在实施正当化与最优化两项原那么时, 同时保证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第三页,共五页。
2放射防护措施 由于线的生物损伤效应,为减少辐射线对被检者
的损害,摄影中应采取缩短曝光时间、增加摄影 距离、屏蔽非照射部位等措施,在确保影像质量 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受检部位的受照剂量及非检查 部位接受线的照射。
第四页,共五页。
பைடு நூலகம்容总结
〔一〕呼吸方式运用原那么。〔1〕平静呼吸不屏气:自然状态呼吸,一般应用于四肢 。固定被检部位首先要保证符合摄影体位的要求,同时要使被检者处于较舒适的姿势,工作 中常用棉垫、软木塞和沙袋等器具加以固定。①实践的正当化:即实践获取的利益应大于其 可能造成的危害,这项实践才是正当的。②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应当防止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合理到达的最低水平。2放射防护措施
第五页,共五页。

X线摄影的原则

X线摄影的原则

X线摄影的原则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 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腕关节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软组织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肘部弯曲,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 2、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3、IR上缘包(zgjd),下缘包(cygyd)。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IR中心
10~20mAs,一般不需滤线器。
骺离骨折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锁骨—可触及全长 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 肱骨大结节 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豌豆骨
适应症 骨外伤、发育异常、某些疾病骨的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软组织钙化、金属异物
(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⑨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 用滤线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 摄影。
⑩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为100cm。
上肢摄影注意事项
1. 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 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肢
拇指侧位
第2-5指后前位: 体位要点:
1、体位同手后前位(?)。 2、被检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第2-5指侧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 2、被检手指尺侧或桡侧贴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腕关节后前位
第1掌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舟骨
桡骨
第5掌骨




钩骨

腕豆骨 三角骨
月骨
尺骨
标准片所见 腕正位

4大原则、5个步骤及3大阅片方法

4大原则、5个步骤及3大阅片方法

4 大原则、 5个步骤及 3大阅片方法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等,这些都是临床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

与其他医学专业一样,放射医学医师是基础医学知识 + 经验积累,两者不可或缺。

要想成为一名能为所在医院、地区认可的好医生,需要不懈的努力读书、读片。

诊断报告,事关重大,事关临床医师能否通过报告得到详细、准确的信息,事关患者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诊疗,事关医疗安全。

工作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诊断原则和步骤,采用科学方法认真负责的读片,才能得出客观、全面、正确的诊断结论。

影像诊断时要掌握四个原则,即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全面观察应用解剖、生理和各种影像方法成像基础知识,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发现异常影像表现的目的。

具体分析则是发现影像后,详细分析其位置、形态、数目、功能变化等情况。

运用病理学等方面知识,具体分析异常表现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结合临床,由于存在“同影异病,同病异影”的问题,因此清楚异常影像所代表的病理性质后,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还有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居住地、职业史等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该病理性质的影像所代表的疾病。

目前,综合诊断有肯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与否定性诊断3种。

肯定性诊断即在影像诊断资料齐全、疾病本身有特异症象时,可明确诊断。

可能性诊断是通过对获得影像信息的分析,尚无法确定病变的性质,只能提出某种或几种病变的可能,建议作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或随诊观察,或进行试验性治疗。

否定性诊断即经过影像学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但需注意其有一定的限度,因病变从发梢到出现影像学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影像学检查阴性,在另一时间检查可能出现阳性。

影像诊断要严格遵守五个步骤,即了解病史及检查资料、了解技术条件及检查方法、明确分析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具体分析异常病灶的详细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影像诊断。

普通X线摄影检查技术

普通X线摄影检查技术
腹背方向 (ventrodorsal;V-D)
前后方向 (anteroposterior;A-P)
背腹方向 (dorsoventral;D-V)
后前方向 (posteroanteri精o品r课;件P-A)
冠状方向:X线束从被检者身体的左、右方向 射入,中心线并与冠状面平行。 右、左方向(right left;R-L) 左、右方向(left right; L - R)
2、
坐位
3、仰卧位 卧位
4、俯
5、侧卧位
6、右前斜位 位
7、左前斜
8、右后斜位 位
精品课件
9、左后斜
精品课件
二、四肢体位
1、屈、伸位 2、内旋、外旋位 3、内收、外展位
精品课件
一、一般摄影方向
矢状方向 冠状方向 斜方向 水平方向 轴方向
摄影方向
精品课件
矢状方向:X线束从被检者身体的前、后方向 射入,中心线并与矢状面平行。
体厚超过15cm或用60kV以
片均需加用滤线器。
精品课件
4.曝光条件的选择 X线机特性、暗室技术、胶片特性、增
感屏特性、滤线设备的使用及环境温度; 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厚、体质、病变 性质及诊断要求等,都是曝光条件选择时 要考虑的因素。
精品课件
5.中心线与斜射线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中心线要垂直于暗
盒照射,使被照体的投影变形最小,但 对于某些部位,为避开影像的重叠或满 足于肢体的生理及病理弯曲,可将中心 线倾斜或利用斜射线进行投照。当倾斜 中心线照射时,要对暗盒位置做相应调 整。
精品课件
6.X线管、肢体、暗盒的固定 普通X线摄影中要获得清晰的
影像,必须在曝光时使X线管、被照体、 胶片三者固定。被检部位可用压迫带、沙 袋、棉垫及泡沫砖等固定,并满足拍摄体 位的要求及被检者的舒适。摄影位置摆设 完毕,要锁紧X线管和片盒托盘固定钮。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一、先了解扫描技术与方法 二、分析病变:
1 位置、大小、形状、数目、边缘、 2 密度、信号:平扫,是否均匀,增强后表现,有
无强化及强化形式 3 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受压、移位、破坏等) 4 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影像表现综合分析 三、诊断步骤: 1、正常/异常
2、定位诊断 3、定性诊断: 4、鉴别诊断:
进行影像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不漏过每一个细节。 阅片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8、器官功能的变化 某些器官的病变不但形态上有改变,而且功能上亦有反映,有些在 形态改变之前出现,如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常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如胸膜炎早期即 出现患侧膈肌活动受限。胃壁蠕动波中断表示病变侵及肌层。 9、病变的动态变化 许多病变在开始阶段往往没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随着病变的发展而 可能会出现有利于诊断的X线征象,如上肺野的局限性云絮状阴影,在两周后复查,病变 被吸收者多为肺炎所致,否则多为结核性浸润。因此复查对比、病变侧与健侧对比、病 变在不同发展过程中的对比等动态观察是X线诊断步骤之一。
进行影像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不漏过每一个细节。 阅片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5、边缘 边缘整齐、清晰提示为慢性或良性病变。边缘模糊不规则多为急性或恶性征象, 如肺癌的团块阴影边缘具有毛刺。 6、密度 密度的增高或减低都反映了一定的病理改变。骨质密度增高表示骨质的增生硬 化;密度减低表示骨质破坏或骨质疏松;在密度增高的同时也可以出现密度减低;肺内 大片致密影是肺部实变的表现,其中出现局部密度减低时提示为局部坏死空洞形成。 7、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 发现病变阴影,分析其本身的表现时应注意周围组织结构的 表现,肺部圆形病变可能是结核球,也可能是肺肿瘤。
CONTENTS
目 录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要点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要点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一. X线机的使用原则:(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则,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纽,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 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以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二.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 闭合外电源总开关.(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毫安值和曝光时间,再调节千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摄影原则(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欧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

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的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

1) 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予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2)深吸气后下屏气: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第五次课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第五次课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点,以提高照片影像的锐利度。被照体较薄和禁 止不动的部位摄影时,应选择小焦点摄影;若采 用高千伏摄影技术,也可选用小焦点。
2023/6/8
22
3.滤线设备应用原则 滤线设备有滤过板和滤线器两种。 一般被检体厚度超过15cm或应用60 Kv 以上管电压进行摄影时,应使用滤线器。 使用滤线器摄影时,必须熟悉所用滤线器 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7.左后斜位 被检者左后部靠近暗盒,X线中心线 从被检者右前方射入,左后方射出的摄影体位, 也称第三斜位。
2023/6/8
15
8.右后斜位 被检者右后部靠近暗盒,X线中心线 从被检者左前方射入,右后方射出的摄影体位, 也称第四斜位。
9.轴位 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垂直,X线中心线与身 体或器官长轴平行投射。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知识
一、X线摄影相关术语 X线摄影是利用几何学投影原理,借助X线对人体
组织和器官进行投影而成像的过程。 (一)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1)标准姿势:指人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 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2023/6/8
1
标准姿势正面观
线设备的选择等。一般来说,曝光条件必须根据 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厚、体质、被检肢体的 解剖结构以及诊断要求等进行选择。
2023/6/8
28
10.体厚测量原则 被检部位的体厚是选定曝光条件的主要依据。
11.肢体、X线管和暗盒固定原则 被检肢体、X线管及暗盒在曝光时必须进行固定,
以减少照片影像的运动模糊。
矢状面远者为外侧。
2023/6/8
5
(2)关节运动 1)屈伸运动:关节沿腹背轴运动,使组成关节的
上下两骨骼相互靠近的运动为屈,反之。 2)内收与外展运动:关节沿冠状面运动,使骨骼

X线检查安全操作规程

X线检查安全操作规程

X线检查安全操作规程
1、放射工作人员在为受检者做X 线检查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2、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用缩光器的大小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同时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摄影时,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只有术中,特殊或危重受检者,才可使用移动式和携带式X 线机施行检查,检查时做好防护措施。

5、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须报请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6、进行X线检查时,对受检者的性腺部位要特殊注意防护。

非特殊需要,不得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妇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以避免对胎儿的照射。

7、为了解除受检者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在摄片前应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

8、为了防止产生异物伪影,在摄片前请受检者或帮助受检者除掉检查部位的饰物和异物。

9、在进行胸、腹部摄片前,应做好受检者的呼吸训练工作,以减少由于受检者呼吸而产生的运动伪影。

10、对于需要注射对比剂的受检者,应在摄片前4小时禁食。

检查前还应给受检者做碘过敏试验,试验阳性者禁止。

11、在进行腹部摄片前,受检者应不吃含金属的药物和钡剂。

12、对昏迷和不合作的受检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特殊情况下应给予麻醉剂。

13、对X线机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射线剂量测定。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操作规范(1)X线检查操作基本原则1.检查前应去除相应检查部位影响X线穿透的衣、物,如发夹、金属饰物、钥匙、膏药和金属纽扣等,有条件者可换上专为受检者准备的衣服。

在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X线摄影检查时,必要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2)正确安放照片标记,标记应置于成像板的适当部位,避免与诊断范围内的信息重叠。

(3)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负荷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选用合适的焦点,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4)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应尽量缩小肢片距,如肢体与成像板不能贴近时,可适当增加焦-片距。

(5)呼吸的控制受检者的呼吸运动对摄片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1)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上臂、肩及颈部等部位的摄影。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及膈下肋骨的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使腹部体厚减薄,影像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曝光时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摄胸骨正位。

5)平静呼吸下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部分躯干等部位(6)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用滤线板或滤线器。

另外,骨肿瘤、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加滤线板或滤线器。

(7)肢体摄影时,至少需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8)同时摄取肢体两个体位时,肢体同一端应置于成像板同一侧,以便比较。

(9)病骨摄影时,摄影视野适当加大,应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

(10)骨关节摄影,必要时可两侧同时拍摄,以便于鉴别诊断。

(11)根据摄影部位、肢体厚度和设备条件,在满足临床和诊断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曝光条件。

(12)床旁摄影只适用于不宜搬动的患者(如骨科牵引患者)和危重症抢救患者等。

二:x线摄影机操作流程(1)准备流程:为了保障系统操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顺利登录以及文字报告打印机和胶片打印机的正常运行,系统启动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1)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2)接通接线板电源;3)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4)接通电脑主机电源;5)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其医生工作站;6)开启胶片打印机或文字报告打印机;7)系统处于正常开始状态。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一)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毗邻关系等。

2.具有无创伤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DSA›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检查范围。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阁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PACS)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是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一)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②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③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证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三)X线检查的限度1.病变密度的限制如脓胸、血胸在X线检查中无法定性鉴别,密度一致。

2.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某些疾病症状早于X线征象的出现。

如大叶肺炎、急性骨髓炎等。

3.病变部位的限制多数位于体表部位或一般视诊所及的部位,如皮肤、外耳等,临床检查优于X线检查。

4.发育方面的限制人体某些部位的检查与年龄发育有关。

如鼻旁窦在新生儿尚未发育,无X线检查价值。

(四)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1.X线透视检查优点是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观察方向;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缺点是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差,难以分辨密度或厚度差异较小的器官,以及密度或厚度较大的部位;缺乏客观记录也是重要缺点。

X线摄影检查技术

X线摄影检查技术
13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量:E 将此相对固定的感光因素综合用k表示,则感光效应公式 可简化为: E = k·(Vn·I·t)/r2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是根据病变情况需 要经常变动的四个感光因素,习惯上称为曝光参数,狭义 的 “X线摄影条件”。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与应用 三、数字化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四、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1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效应:
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透视 荧光屏、透视影像增强器、IP板、平板探测器等光电转换 系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影像效果。
普通检查:
X线透视
X线摄影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X线摄影检查技术概述
1、X线透视: 定义:将被检者置于X线球管与荧光屏之间,通过转动被检 者身体,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立即得到检查部位形 态及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原理:X线的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机体的自然对比; 分类: 暗室透视:荧光屏式; 明室透视:电视透视(影像增强器)→数字化透视。
E = k·(Vn·I·t·S·f·Z)/(r2·B·Da)·e-μ d V:管电压 n:管电压指数 I:管电流 t:曝光时间
S:胶片感光度或成像因数 f:增感屏的增感率
Z:靶物质原子序数
r:摄影距离
B:滤线栅曝光量倍数
D:射野的面积
e:自然对数底
μ :组织X线吸收系数

数字X线摄影检查原则

数字X线摄影检查原则

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 4.缓慢连续呼吸:曝光时,嘱受检者做慢而 浅的呼吸动作,目的是使某些重叠的组织 因呼吸运动而模糊,而需要摄影的部位则 可以清楚显示,适用于胸骨斜位摄影。
• 5.平静呼吸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 干等部位。
八、长骨摄影
• 至少包括一个邻近关节,并使正、侧位关 节显示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骨病摄影时, 适当加大照射野,尽量包括病变所累积的 范围。
三、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 通常中心线应垂直于探测器,并对准摄影部 位的中心。当摄影部位与探测器成角时,中 心线应垂直肢体和探测器夹角的分角面,利 用斜射线进行摄影。倾斜中心线的摄影体位, 应使倾斜方向平行于滤线栅条,以避免栅条 切割X线。
四、滤线设备的应用
• 按照摄片部位的大小和源-像距离选用合适 的遮线器。体厚超过15.0 cm或管电压超过 60 kV时,需加用滤线器,并按滤线器使用 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九、脊柱摄影
• 九、脊柱摄影 • 利用棉垫等矫正物使受检者脊柱保持正常
的生理曲度,并使X 线与椎间隙平行,减少 影像失真。当被检部位厚度相差悬殊时, 利用X线管阳极效应或在体厚较薄的一侧放 置楔形铝板进行补偿。
十、照射野的校准
• 尽量缩小照射野,照射面积不应超过探测 器面积,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的前提下, 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可减 少X线辐射剂量。
七、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 一般不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如四肢) 不需屏气曝光;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 (如胸、腹部)需要屏气曝光。摄影前应 训练受检者。
• 1.平静呼吸下屏气:摄影心脏、上臂、肩、 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呼吸动作会使胸廓肌 肉牵拉以上部位发生颤动,故摄影时可平 静呼数字X线摄影检查原则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诊摄影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诊摄影
7.直接数字X线摄影,要及时预览图像和图像处理,达到 诊断要求后及时发送诊断工作站,若照片质量欠佳,应马上 采取补救措施,确认检查达到要求后,协助被检者安全离开 。急诊X线摄影结束后,若摄影前检查数据未进行登记的,应 及时完成相关手续。
8.搬运被检者需要遵循安全搬运的原则,掌握必要的搬 运方法,固定和保护被检者受伤的关键部位,向被检者或家 属说明摄影体位和注意事项,随时注意观察被检者的状态和 反应,必要时与急诊医生共同完成被检者搬运。
1.根据申请单,影像科前台登记人员录入被检者相关信 息(或在操作台登录界面补录),按照检查类别和部位分配 检查机房。
2.摄影技师阅读申请单,仔细核对被检者信息和检查信 息,询问被检者或者家属相关病史,初步了解病情,明确检 查目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对于信息不符或不全者,须更 正后再进行X线检查,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
5.运用影像科信息系统(RIS),在被检者信息登录界 面,直接手工录入被检者基本信息,在紧急情况下急诊被 检者基本信息不清楚、信息不全或被检者神志不清时,依 据急诊检查预案约定的登录方案(例如急诊时序编号、被 检者临时编号等)登录。摄影结束后,技师务必完成一系 列过程性资料,保留检查依据,及时在RIS登录系统补登记 或修正,做到两个匹配,即被检者基本信息与临时编号正 确匹配,被检者基本信息与各类检查信息匹配。摄影完成 后,及时进行图像处理和打印,并传送给医师进行影像诊 断。
3.摄影时,体位设计采用“标准化摄影体位”和“急 诊就势摄影体位”相结合原则。急诊就势摄影体位要点包 括:①尽量利用调整X线机架和IR的位置来适应被检者体 位,获取接近标准体位的影像,保持被检者的位置不做大 范围变动;②以能够发现病变和满足定性﹑定位的基本诊 断为目标;③以正确显示兴趣区,达到会诊目的为原则; ④有些部位的病变常规摄影体位不能发现,需要根据外伤 部位和伤情,由医师和技师共同设计检查位置;⑤利用X 线设备的透视功能,旋转体位或移动被检者,发现病变后 进行点片摄影。

X线机的使用原则与操作步骤

X线机的使用原则与操作步骤

X线机的使用原则与操作步骤
(一)详细阅读机器说明书,熟记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以求正确的使用。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而正确的操作,保障机器的安全。

(三)使用过程中要十分谨慎,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

(四)严格禁止过载使用,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二、操作步骤
(一)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机器要求,过高或过低应暂停使用。

(二)检查控制台面各仪表、调节器、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即各调节器应在最低或零位,透视摄影开关应常在透视位。

各仪表指针在零位。

(三)机器通电,调节电源电压调节器,使电压表指在正确位置。

(四)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技术条件选择(如透视、摄影、或摄影方式及使用条件等)。

(五)曝光:透视踩下脚开关或按床上透视按钮,调节透视毫安。

如果是摄影,按下手开关或按下手开关后松手曝光。

(六)曝光完毕,将机器各调节器、开关退回原位,以准备下次使用。

X线摄影步骤与注意事项

X线摄影步骤与注意事项

3.急诊病人的X线摄影注意事项
(1)对病情的把握:X线摄影前对病情要有基本的判断, 在控制并保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大致稳定的前提下才能 进行X线摄影检查。 (2)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利影响:X线摄影曝光前,尽 量先做好相关的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先设置好摄影条件, 缩短操作时间,精简操作过程。X线曝光后,迅速进行 模拟图像或数字图像的后续处理,尽快向影像诊断医生 或临床医生提供符合要求的图像。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颈部及头颅等 部位,呼吸动作会使胸廓肌肉牵拉以上部位发生颤动, 故摄影时可平静呼吸下屏气。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这样 可使肺内含气量加大,对比更鲜明,同时膈肌下降,肺 野及肋骨暴露于膈上较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深吸气后再呼出屏气,这样可以 增加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延长屏气时间,达到完全不动 的目的。此法常用于腹部或膈下肋骨位置的摄影,呼气 后膈肌上升,腹部体厚减薄,影像较为清晰。
(1)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头颅前后位和水 平侧位。病人意识不清时或不能控制头颅静止时,应采取恰 当的头颅固定措施。如果病人体位限定,不能达到摄影要求 时,须采取倾斜X线球管和探测器的方法以满足摄影要求。其 他操作与常规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2)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胸部平卧前后正 位或胸部半卧前后正位,及胸部水平侧位。焦点至探测器的 距离lOOcm左右,其他操作与常规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3)腹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腹部平卧前后正 位或腹部半卧前后正位,及腹部水平侧位。焦点至探测器的 距离为lOOcm左右。胆胰管手术并造影摄影时,摄腹部平卧 前后正位左侧抬高约30º角,更有利于清晰显示胆胰管情况。 其他与常规腹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经过透射X线照射患者身体部位,并通过探测器记录下透射X线的强度来生成影像。

X线检查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检查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X线检查的一些原则和各部位的检查技术。

1.辐射安全:由于X线的辐射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尽量减少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伤害。

2.良好的设备和技术: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得到的影像质量良好。

3.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体位、照射角度、曝光时间和对比剂的使用等。

各部位检查技术:1.骨骼系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检查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正位、斜位和侧位等。

2.呼吸系统: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

正位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部和胸廓的结构。

3.腹部:腹部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消化道、肠道和腹部器官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腹部正位和腹部斜位等。

4.泌尿系统:腹部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肾脏、膀胱和尿道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腹部正位和膀胱充盈等。

5.神经系统: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颅骨和脊柱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颅骨正位和腰椎正位等。

6.乳腺: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乳腺的疾病,如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乳腺正位和乳腺侧位等。

7.心血管系统: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胸部正位和心脏造影等。

总之,X线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各个部位的疾病。

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安全和设备技术的要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一、X线摄影的原则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二、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志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摄影的原则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

腕关节侧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位影像,但都相互重叠。

腕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腕关节掌面放于暗盒的前1/3处,腕部垫高约3CM 左右。

然后嘱患者将手掌极度后倾,并用对侧手扳住被检侧手指,使保持后倾姿势。

为了使豌豆骨和钩骨的影像不致互相重叠,可将手指稍偏向桡侧。

中心线:向肘侧倾斜25~30度,对准第三掌骨底部上约2CM处,射入暗盒中心。

显示部位:显示大多角骨掌面、舟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三角骨和豌豆骨等轴位影像。

舟骨后前位(尺偏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暗盒放于20度角度板上,或将暗盒前端用沙袋垫高20度。

腕部平放于暗盒上,这样可使舟骨与胶片平行。

然后将手掌尽量偏向尺侧,肘部也向外偏,使舟骨和它的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晰显示。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台垂直,与暗盒成20度角。

如不垫高暗盒,而将X线球管向肘侧倾斜20度角,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腕部的后前位影像,而舟骨和它的邻接面影像尤为清晰。

尺桡骨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背面紧靠暗盒,前臂长轴须与暗盒长轴平行。

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骨和桡骨的前后位影像。

尺桡骨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

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暗盒,桡侧向上。

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这样可避免前臂移动。

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

尺桡骨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叠现象。

肘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

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

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

肘关节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

手掌面对患者,拇指向上,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桡骨上端的侧位影像。

肘关节尺骨喙突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先将肘部放成前后位姿势。

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

肩部放低,尽量与肘部相平。

然后将手内转,手掌向下,上臂保持不动。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并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能将喙突清晰显示,不与其它骨骼重叠。

肘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上臂紧靠暗盒。

肘部极度弯曲,使手指与肩部相接触。

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上方2.5~3CM处。

肩部放低,尽量与肘部相平。

中心线:(1)对准尺骨鹰嘴突上方2.5CM处,与暗盒垂直。

(2)向肩部倾斜30度,与前臂垂直,摄入暗盒中心。

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下端的前后位和尺骨上端的后前位重叠影像,鹰嘴突显示尤为清晰。

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正位)遇有肘关节因外伤或疼痛不能伸直的患者者,可用下述位置(或者采用上臂正位或者下臂正位)投照。

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

前臂下部和解臂上部离开暗盒,使前臂和上臂与台面形成的角度相等。

将沙袋垫在前臂和上臂下面,上下臂固定。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都稍有失真,但桡骨小头的盆状关节面影像却很清晰。

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侧立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架直立,被检查侧肘部的外侧紧靠暗盒,肘关节放于暗盒中心。

对侧躯干离开摄影架,成为斜位,使被检侧肘关节易于靠近暗盒。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

尺桡骨和肱骨可能与肋骨或脊柱重叠。

肱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手臂伸直,手掌向上。

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容易紧靠暗盒。

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

暗盒长轴须与肱骨平行,前臂处放一沙袋固定。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肱骨前后位位影像。

肱骨侧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被检侧上臂紧靠暗盒。

手臂与躯干分开,肘关节弯曲,前臂内转,使肱骨内外上髁相互重叠,成侧位姿势。

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暗盒长轴须与肱骨平行。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并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

肱骨穿胸位位置: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靠暗盒,肩部下垂。

对侧手臂抱头,肩部抬高,使两肩不致重叠。

被检侧肱骨外科颈部位对暗盒中心。

中心线:通过对侧腋下,对准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与暗盒垂直。

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使胸腔内充有多量气体,借以增加对比度,并可给短曝光时间。

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2/3的侧位影像。

肱骨上部轴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肩部和上臂垫高约10CM。

上臂外伸与躯干垂直。

肘部弯曲,约成直角。

手掌放于台面,头部转向对侧。

暗盒横立于肩关节上部,内缘尽量靠紧颈部,肱骨头对暗盒中心。

暗盒背面用沙袋支撑固定,不使倾斜或动摇。

中心线:与躯干平行,对准肱骨头,与暗盒垂直ak向内侧(肩关节侧)倾斜10度,使肩关节的显示更为清晰。

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屏气。

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端和肩关节的轴位影像。

肩关节前后立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背靠暗盒。

暗盒上缘超出肩部软组织,肩胛骨喙突对暗盒中线,身体健侧约向前转35度,使肩胛骨与暗盒平行并紧帖。

被检侧手臂与躯干分开,稍向内旋,手部靠腰,肩关节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关节中心,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能清晰显示关节广盂与肱骨头间的间隙。

锁骨后前位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锁骨中点,对台面或暗盒中线。

头部转向对侧,使锁骨与台面靠紧。

手臂内转,手掌向上。

肩部下垂,使肩部与胸锁关节相平,将锁骨中点对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锁骨的后前位影像,较前后位摄影更为清晰。

肩锁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二臂下垂,两侧肩锁关节对暗盒中线,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纵的中线。

患者两手下垂,肩部下垂,锁骨成水平状。

中心线:对准第三胸椎体,与暗盒垂直。

屏气情况:曝光时嘱患者屏气。

显示部位:显示两侧肩锁关节后前位影像。

肩胛骨正位(1)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肩胛骨放置摄影床面中线处,紧贴床面,上肢尽量外展,使肩胛骨充分显示。

将对侧肩部垫高保持身体稳定。

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2)中心线:经肩峰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屏气时曝光。

(3)显示部位:显示肩胛骨、肩关节、肱骨近端及锁骨外1/3等正位影像。

肩胛骨侧位(1)体位:病人站立或坐于摄影架前,被检侧的侧胸壁后缘紧贴摄影架面板或暗盒面的正中线上,手臂抱头转动身体,使肩胛骨的内外缘与摄影架面板或暗盒面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