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变浓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是指抑制细 菌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是抗菌活性的重要指标。Sub-MIC是 指亚最低抑菌浓度。 • 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Bactericidal , MBC):是指杀灭细 菌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 联合抗菌分数(FIC):判断联合用药的结果。FIC指数为≤0.5、 0.5-1、1-2、 ≥2时两药联合的效果分别为协同、相加、无关、 拮抗;也可以利用杀菌曲线观察联合抗菌效应。 • 抗生素的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细菌在接触 抗生素后,即使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 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它可被看作 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后复苏所需要的时间。
- PAE长,给药间隔可适当延长 -浓度依赖性,可增加剂量提高疗效
时间依赖的抗菌药物
——评价该类药物临床疗效的主要PK/PD参数为T>MIC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等) 给药方案: 通常增加给药次数,头孢唑林治疗金葡菌感染中,T>MIC为55%时达到最大 细菌清除率
时间依赖的抗菌药物
• PAE短(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等)
- 杀菌效力在低倍MIC时(通常4-5倍MIC)即已饱和,再此浓度以上, 杀菌速度和强度不再因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该类药物没有或几乎没有抗生素后效应,一旦除去药物的作用,细 菌很快复苏

疗效在于药物浓度在MIC以上时细菌的暴露时间 PAE长(如阿奇霉素)
可将1天的药物剂量集中给予,以提高药物的峰浓 度,达到最高疗效。
浓度依赖的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2. 3.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治疗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耳、肾毒性较大,限制了临床的广泛应用 评价该类药物临床疗效的主要PK/PD参数为Cmax/MIC
浓度依赖的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屎肠球菌E. 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全身感染);呋喃妥因,磷霉 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 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 耐药(最小抑菌浓度>500ug/ml) 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耐药, 利奈唑胺600mg po或iv q12h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耐药 7.5mg/kg iv q8h对屎肠球菌多数菌株有抑制作用。 (NEJM342:710,2000) 可尝试将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包括 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利福平或多西环素)合用。 单用氯霉素对某些菌血症病例有效(Clin Micro Inf7:17,2001)。呋喃妥因或磷霉素对泌尿道感染 可能有效
从PK/PD角度 评价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剂科
• •
血浆半衰期 (Plasma Half-time , t1/ 2) : 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 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其本身不代表真实的容积,主要反映药物 在体内分布广窄的程度。 清除率 (Clearance , CL) : 指单位时间内整个机体或某消除器官能消除相当多少毫升 血中所含的药物 , 即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简称曲线下面积):它是评价药 物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常被用于评价药物的吸收程度。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 素、TMP-SMX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对亚胺培南、有抗假单胞活性的注 射用三代头孢菌素,抗假单胞青霉 素、抗假单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耐药
某些高度耐药细菌的治疗选择
空肠弯曲菌 对氟喹诺酮类耐药
大肠杆菌E. 对口服头孢菌素、TMP-SMX、氟喹诺酮类耐 药
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多西环素、克林 霉素
• •
• 药峰浓度( Peak Concentration, Cmax):指药物吸收过程中的最大浓度。
• • 药峰时间(Peak time , Tmax):指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出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量度,它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病原体/耐药性
粪肠球菌E. 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 (最小抑菌浓度>500ug/ml);β内酰胺酶阴性(JAC40:161,1997) 对青霉素耐药(产β-内酰胺酶)
治疗选择
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全身感染);呋喃妥因,磷霉 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通常对奎奴普丁-达福普 汀耐药 万古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
给药方案:每日1次给药 1)获得较高的Cmax/MIC,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以获得较一日多次给药更大的 Cmax, Cmax/MIC值更大,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更好。 2)使PAE延长 氨基糖苷类对致病菌的PAE具有浓度依赖性。 3)降低耐药发生率,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4)降低适应性耐药和耳、肾毒性发生率 耳肾细胞摄取氨基糖苷类是一个饱和过程,在低浓度时已经饱和。 每日一次较同剂量一日多次给药,维持时间更短,摄取量更少。
铜绿假单胞菌 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
环丙沙星(检测敏感性),抗假单胞菌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检测敏感性)。多粘菌素E对多重耐药 菌株有效(CID28:1008,1999;CMI13:560,2007)
•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模型(PK/PD模型) 旨在研究某一药物剂量相应的时间-效应过程。
• 对抗菌药物而言,研究抗菌药抗菌活性变化的时 间过程,这是抗菌药效学的核心问题,与临床疗 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决定了达到成功治疗的给 药剂量和给药方法。
抗感染药物的药效学
杀菌/持续时间
浓度依赖/持续作 用时间很长 时间依赖/无持续 作用
药物
氨基糖苷类,达托霉素, 酮内酯类,喹诺酮类,甲 硝唑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单酰胺菌素 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 素/克拉霉素,利奈唑胺, 四环素,万古霉素
治疗目标
高血清药 物峰浓度 延长给药 时间
PK/PD测定
24hAUC/MIC
浓度在MIC以上 的时间
时间依赖/中-长 时间的持续作用
增加给药 剂量
24hA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IC
浓度依赖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等)
• 在给予高浓度时,杀菌效果增强,欲提高疗效在于加大给 药量 • 这类药物常有较长的后效应,即当细菌暴露于高浓度的这 类药物后,在低于MIC的浓度下,复苏较慢(PASME和 PAE延长),因此给药间隔适当延长并不会降低疗效
特殊情况:1)半衰期长的药物,头孢曲松半衰期8.5h; 2)PAE长的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
志愿者/病人
病人中分离
在体动物感染模型
符合某一药物 动力学参数分布
药物敏感性 MIC分布
药动药效学靶 (%T>MIC)
蒙特卡洛模拟
中靶概率
某些高度耐药细菌的治疗选择
CID46:668,2008)
表皮葡萄球菌S 对甲氧西林耐药 对甲氧西林、糖肽类耐药 (AAC49:770,2005)
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治疗人工瓣膜心内膜 炎)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见屎肠球菌说明)和利奈唑胺、 达托霉素一样,通常在体外有活性
某些高度耐药细菌的治疗选择
肺炎球菌S.pneumoniae 对青霉素G耐药(最小抑菌浓度 >0.1,<=2.0) 对青霉素G耐药(最小抑菌浓度 ≥4.0) 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大剂量青霉素(≥1000万 U/d)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非脑膜部位的感染 (如肺炎)很可能有效,泰利霉素 (万古霉素±利福平) 非脑膜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大剂量氨 苄西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一种有 活性的氟喹诺酮:(吉米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 沙星),泰利霉素 万古霉素±利福平;(吉米沙星,莫西沙星,或左 氧氟沙星);泰利霉素(非脑膜感染) 氨苄西林-舒巴坦(CID 34:1425,2002。 单用舒巴坦对部分鲍曼不动杆菌有效(JAC 42:793, 1998)。多粘菌素E对多重耐药菌株多数有效(CID 36:1111,2003:;JAC 54:1085,2004;CID 43: S89,2006) 氨苄西林/舒巴坦比多粘菌素E似乎更有效(JAC 61:1369,20008)
尿路感染(此类病菌最常导致的感染):磷霉素、 呋喃妥因、厄他培南(AAC53:1278,2009)
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对头孢他啶和其他三代头孢菌素、氨 曲南耐药 对碳青酶烯类、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 (因KPC酶)耐药 多粘菌素E(AAC 48:4793,2004)
某些高度耐药细菌的治疗选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S. 对甲氧西林耐药(与医疗相关的) (CID32:108,2001)与社区相关的 MRSA感染 对万古霉素和甲氧西林耐药
万古霉素[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仍持续菌血症 (≥7天)]
未知,但即使大剂量的万古霉素也可能无效。利奈 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达托霉素和特拉万星体 (VISA和VRSA)(CID32:108,2001; MMWR51:902,2002;NEJM348:1342,2003; 外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