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光度法测钾
k离子质量

k离子质量钾离子(K+)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离子之一,它在自然界和生物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钾离子质量的准确测量和控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一、钾离子的定义和作用钾离子(K+)是钾元素在水中或其他溶液中的离子形式。
钾离子在生物体中参与许多关键生理过程,如细胞渗透压调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酶活性调控等。
此外,钾离子还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它能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和养分吸收。
二、钾离子质量的测量方法测量钾离子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火焰光度法:通过测量钾离子在火焰中产生的特征谱线强度,计算钾离子的质量浓度。
2.电化学方法:利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样品中钾离子的浓度,进而计算质量。
3.离子色谱法: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钾离子,并结合脉冲安培检测器或其他检测器测定钾离子质量。
三、钾离子质量对生物体的影响钾离子质量在生物体中起着关键作用。
适量的钾离子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保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然而,钾离子质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肌肉无力等症状,而低钾血症则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腹泻、乏力等。
四、钾离子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钾离子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
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虫和抗逆能力。
此外,钾离子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土壤中适量钾离子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五、提高钾离子质量的策略和建议1.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适量施用钾肥,促进农作物生长。
2.调整饮食:保持均衡的膳食,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等。
3.预防高钾血症:患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应密切关注血钾水平,遵医嘱调整药物治疗和饮食结构。
4.环境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弃物的监管,减少钾离子污染。
总之,钾离子质量对生物体、农业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火焰光度计测定钾、钠含量

火焰光度计测定钾、钠含量1、方法提要试样以盐酸、氢氟酸、硝酸分解,高氯酸冒烟至近干。
在盐酸介质中分别测定钾钠含量。
2、试剂2.1高纯铁,大于99.98%;2.2盐酸;2.3硝酸;2.4氢氟酸;2.5高氯酸;2.6钾、钠标液:1000μg/mL,100μg/mL;2.7 铁基溶液10.0mg/L,取10.00g高纯铁于500mL烧杯中,加100mL盐酸(1+1),20mL硝酸,低温加热至纯铁溶解,煮沸驱尽氮氧化物,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分析步骤3.1试样量称取0.1000~0.5000g粒度不大于0.100mm,预先于105~110℃干燥2h的试样。
3.2空白试验随同试料加入与试料含铁量相当的纯铁做空白试验。
3.3试料分解将试料置于2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盐酸、5-10ml氢氟酸,低温加热10min后,加入5ml硝酸,蒸发至溶液体积小于3ml后,加入5ml高氯酸,低温加热至高氯酸冒烟,稍冷,用水冲洗杯壁,继续加热冒烟至近干。
冷却,用水冲洗杯壁,加入10ml盐酸(1+1)和适量水,加热溶解盐类。
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
若试样被测成分含量较高,可分取5.00-20.00ml试样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并补加盐酸至于稀释前浓度一致。
3.4工作曲线校准溶液的制备于4-5个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待测元素标准溶液,使工作曲线各元素校准溶液浓度控制在0-5μg/mL,并加入与待测试样溶液中铁量相同的铁基溶液(10mg/L),10ml盐酸(1+1),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
注:试样的含铁量一般可按50%-60%计,例如:称取0.2g试样,工作曲线需加10-12ml铁基溶液(10mg/L)。
3.5工作曲线的绘制工作曲线校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为元素的净吸光度。
以元素浓度为横坐标,经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

电离和自吸收对钾校正曲线的影响
方向弯曲。
影响火焰光度分析的因素(3)
• 3、试液中共存离子对测定有影响,如碱金 属共存时谱线增强,使结果偏高。
• 4、仪器的质量
• 单色器的质量好,可减少共存物质的干扰, 如采用较好的干涉滤光片时,5 × 10-6 g/L 的A12O3、Fe2O3、MgO或CaO均不影响K、 Na的测定。但如使用质量差的滤光片,则 1 ×10-4 g/L的CaO也将使Na的辐射强度急 剧增加,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五、思考题
1、若压缩空气输出压力不稳定,对 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2、若标准系列浓度范围过大标准曲 线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六、影响火焰光度分析的因素(1)
• 1、激发条件:火焰温度要适当,温度过低灵 敏度下降,温度太高则碱金属电离严重,影响 测量的线性关系。
• 影响火焰温度的因素有:
• ①燃气种类:一般认为采用丙烷-空气或液化 石油气-空气等低温火焰(约1900℃)较为合适和 方便;
一、概述(2)
试样溶液浓度 一定时,保持实验的 条件不变,则火焰中基态原子浓度与火 焰中的雾滴大小及雾量多少有关,试样 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可改变液体的表面 张力,粘度等物理性能。
表面张力小时 ,雾滴小,粘度小时, 吸喷速率大,可见有机溶液对火焰发射 强度有影响。
一、概述(3)
2、火焰光度法的特点
①快速:试样溶液于数分钟内可完成测定。 ②准确:火焰光源稳定性高,干扰较少,误差为 2%~5%,可用于微量分析和常量分析。 ③灵敏:分析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绝对灵敏度可达 0.1~10×10-6 g。 ④设备简单:被测试样易被火焰激发,产生的谱线 较简单,且均在可见光区,故使谱线分离和测量的 设备简单。 ⑤应用范围窄:主要用于碱金属和部分碱土金属的 测定。
植物全K含量的测定

植物全K 含量的测定—火焰光度计法
1、主要试剂
(1)钾标准溶液:0.1907g 氯化钾(在105℃烘2h )溶于水中,定容至1L 。
即为100mg/L 钾标准溶液。
(2)3%氯化锶溶液:30g 氯化锶溶于100mL 蒸馏水中。
2、制备待测样
即粗灰分测定后制取待测液。
3、测定
从待测液中,各吸取2mL 待测液于25mL 容量瓶中,加2.5mL 3%的氯化锶溶液,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 。
然后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钾,记录检流计读数。
4、绘制校准曲线
吸取100mg/L 钾标准溶液0、0.5、1.25、2.5、5、10、15mL ,分别放入25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25mL 。
此系列溶液分别为0、2、5、10、20、40、60mg/L 。
用0 mg/L 标准溶液调火焰光度计上检流计读数到0 ,由稀到浓测定标准溶液的检流计读数,在方格坐标纸上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钾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计算公式: 1000106)/(⨯⨯⨯⨯=
m ts V c Kg g K 全。
火焰光度计测钾计算公式

火焰光度计测钾计算公式
火焰光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中特定金属元素含量的仪器,其中之一就是用来测量钾含量的。
下面将介绍钾含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火焰光度计的原理和应用。
钾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测量土壤或水体中的钾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火焰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钾含量的方法,它利用钾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特定的光谱线来测量其含量。
火焰光度计测量钾的原理是基于电离和激发的过程。
当样品进入火焰时,其中的钾元素会被加热并电离,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这些离子会重新组合并释放能量,产生特定的光谱线,这些光谱线的强度与钾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钾的含量。
测量钾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钾含量(mg/L)= 样品光谱强度 / 标准品光谱强度 × 标准品钾浓度
在进行钾含量测量时,首先需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钾标准品溶液,并测量它们的光谱强度。
然后,测量待测样品的光谱强度,并利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火焰光度计测量钾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它在农业、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通过测量土壤或水体中的钾含量,可以评估植物生长的健康状况、土壤肥力以及环境质量,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火焰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钾含量的方法,通过测量钾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的光谱线强度来计算其含量。
它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这种测量方法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硅酸盐的分析检验 钾、钠的测定

3 结果计算
c mg L fc1
式中: f —稀释比(分取体积与样品体积之比) c1—由测定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的钾、钠的浓度,mg L
4. 注意事项 ✓ 可在HCl、H2SO4、HClO4、HNO3等介质中进行 ✓ 用稀溶液测定,改用比较法确定样品含量减少非线性效应对结果的
影响 ✓ 干扰元素的影响程度与干涉滤光片的质量有关
项目四 硅酸盐的分析检验
第九节 钾、钠的测定
第九节 钾、钠的测定
——火焰光度法
1 测定原理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和钠是基于在火焰光光度计上的钾和钠原子被火
焰热能激发后将发射出具有固定波长的特征辐射。钾的火焰为紫色,波 长766.5nm;钠的火焰为黄色,波长589.0nm。
可以用标准比较法或标准曲线法确定钾、钠含量。
碱熔—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全钾应注意的问题

碱熔—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全钾应注意的问题
土壤全钾的测定注意事项有:
1、浸出液和含NH4Ac的标准液不宜久放,以免长霉,影响测定结果。
2、若浸出液中钾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应用1.0摩尔/升醋酸铵溶液稀释后再测定,在计算结果时须乘上稀释倍数。
3、加人醋酸铵溶液于土样后,不宜放置过久,否则可能有部分矿物钾转人溶液中,使速效钾量偏高。
土壤全钾的测定原理: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用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氧化,然后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等矿物,硅与氟形成四氟化硅逸去。
继续加热至剩余的酸被赶尽,使矿质元素变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
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使钾转变为钾离子。
经适当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钾
离子浓度,再换算为土壤全钾含量。
不具备氢氟酸消解法条件时,可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火焰光度法)【目的】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火焰光度法)【目的】1.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血清钾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火焰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发射光光谱分析,被测溶液经压缩喷雾变成雾状物后,与可燃气混合燃烧成火焰。
由火焰激发后各元素可发射出特有的光谱,样品中钾、钠原子受到火焰热能的激发而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迅速回到基态放出能量,发射出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谱线。
钠的特征谱线为589nm(黄色),钾的特征谱线为767nm(深红色),用相应波长的滤光片将谱线分离,然后通过光电管或光电池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
样品中钾、钠的浓度越大,所发射的光谱就越强。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与待测标本比较,即可计算出标本中钾、钠的浓度。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有两种方法。
①内标法:用含一定浓度的锂盐稀释液稀释样品,经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钠、钾、锂,各自产生特异光谱,分别通过相应滤光片,照射在光电管上产生各自的光电流,并与锂(浓度恒定)产生的光电流比较,即可得出钠、钾的含量。
②外标法: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并雾化,经火焰激发钠、钾产生特异光谱,钠589nm,钾767nm。
浓度与光谱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内标法要求燃料纯度高,但精确度较好。
外标法干扰因素多。
【器材】火焰光度计、可燃气、试管、试管架、吸管。
【试剂】钾钠标准液:K+ 4mmol/L;Na+ 140mmol/L。
【操作】1.开机测定程序①按下地面插座上红色开关,马达自行开动。
②向上扳动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见指示灯亮。
③持续按住红色点火按扭同时逆时针缓慢转动燃气开关,观察窗内电热丝变亮,出现由小火,逐渐变成大火。
④放开点火按扭,进样开关逆时针转至开的位置,观察窗内见兰色火焰。
⑤调节燃气开关,使观察窗内火焰呈绿色轮廓清晰的梅花圈状。
⑥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⑦标准K、Na溶液以100倍稀释后,将钠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70%,将钾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全钾含量一般在1~2%左右,其中矿物态钾(土壤矿物晶格或深受结构束缚的钾)约占90一98%,缓效钾占2—8%,速效钾占(水溶性钾和交换态钾)0.1—2%。
根据钾的存在状态和植物吸收性能,可将土壤钾素分为四部分:土壤矿物钾(难溶性钾,无效态钾),非交换性钾(缓效性钾),交换性钾;水溶性钾。
后两种钾为速效钾,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
钾的测定,有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比浊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现在多采用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1N中性醋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或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
以lN中性醋酸铵溶液为浸提剂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液K+(二者合称速效钾)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钾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称AAS)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带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前者原子化的温度在2100℃~2400℃之间,后者在2900℃~3000℃之间。
具体是这样的:光源也叫元素灯(一般是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里有被测金属,它被激发放出锐线光谱(就是一定波长的不连续光谱)。
而气化池可以气化(即原子化)被测金属,原子金属可以吸收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锐线光谱,通过检测被吸收后光谱的强度,得到被吸收的光谱强度,从而可以计算出金属原子的浓度(比尔-朗伯定律)。
火焰光度计是以发射光谱为基本原理一种分析仪器。
用火焰作激发光源进行火焰光度分析时,把待测液用雾化器使之变成溶胶导入火焰中,待测元素因热离解生成基态原子,原子外层电子吸收火焰热能,而跃迁到受激能级(激发态,不稳定),再由受激能级恢复到正常状态(基态)时,电子就要释放能量,这种能量表征是发射出待测元素原子所特有波长光谱线光谱,经单色器分解成单色光后通过光电系统测量。
利用火焰热能使某元素原子激发发光,并用仪器检测其光谱能量强弱,进而判断物质中某元素含量高低,这类仪器称之为火焰光度计。
由于火焰的温度比较低,因此只能激发少数的元素,火焰光度法特别适用于较易激发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测定.碱金属有锂、钠、钾、铷、铯等,碱土金属有铍、镁、钙、锶、钡、镭等.
一个是原子吸收原理,一个是原子发射原理,测试的内容不同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依椐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
气态的基态原子可以吸收同种原子发出的光谱。
原子吸收测定的是,元素灯发出的光强度,经吸收池,提供能量给所测定元素,使其从原子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检测器检测剩余的光强度。
发射光谱测定的是,在高温作用下,使使其从原子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又回到基态,同时发出特征谱线,检测器通过检测特征谱线的强度来确定样品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