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微课进阶练习
出塞(课堂实录)
《出塞》课堂实录一、释“塞”解题,营造意境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快乐的古诗问答,在老师的古诗词中,请你找一找,有哪些景物,好吗生:好!师: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吕岩的一首《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一生小声跟读,师将话筒递给学生,生接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在这一首诗歌里,你找到了哪些景物生:草地生:长笛生:晚风师:接下来,我们换一种形式。
在我描绘的词语当中,你能不能想到是谁描写的什么诗句可以吗生:可以。
师:西塞山、鳜鱼,想到了吗*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来自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不是接下来,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板书:塞)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种读音吗生:3种。
师:谁来说说生:sāi sài sè师:它读sài时作何解释有什么意思生:塞外生:边塞,也就是边疆师:对,“塞”指的就是边疆,边关。
虽然地处一个国家最边缘的地方,但是它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总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那么,出塞呢(板书:出,将诗歌的题目补充完整)“出塞”指的是什么生:走出边疆生:出征边疆·师:对,指的就是出关,唐代的诗人经常以“出塞”为题,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
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这首《出塞》出自王昌龄之手。
(板书作者)(点评:快乐的古诗问答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古诗学习的课堂,由“塞”字的三个读音入手,巧妙地导入新课。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
(大屏幕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吧(学生无人举手)师:送给你们一句话: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读书的声音、回答问题的声音。
(一生举手,朗读全诗)师:这是教室里最勇敢的孩子,我来教你读一个字,最后一行的第二个字,跟老师念:“不教(jiāo)胡马度阴山。
”(生跟读)师: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不语)难住你了吧不着急,让老师来告诉你。
这个字读jiāo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唐朝诗人写诗都要遵循平仄的韵律,这儿该读第一声;其次在古代汉语字典里,这个字是这样解释的,当这个字作“使、让”时读jiāo。
部编版四年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上册《21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第21课《古诗三首》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守关的将士们虽然远离家乡,九死一生,有着对战争的憎恨,对朝廷的埋怨,但他们仍希望像李广那样的将军能够到来,带领他们英勇奋战,守卫边关。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意思:如果醉卧在沙扬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将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牺牲少数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安全。
这种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壮举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这两句诗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7题;共65分)1. (3分)在划横线处填写正确的读音。
sān mù_______dān_______bù chéng_______三木森单丝不成线2. (6分)看拼音,写词语nǎi nai kāi shǐchǎo jiàzháo jídì yīɡōnɡj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分)默写古诗《出塞》并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诗歌。
三,四两句诗的意是:_______。
4. (3分)写出近义词特别—_______ 储备—_______ 千方百计—_______5. (4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不教_______(jiào jiāo)飞将_______(jiàng jiāng)暖风熏_______(xùn xūn)人未还_______(hái huán)6. (4分)辨字组词。
杭_______ 塞_______抗_______ 赛_______7. (5分)如果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
8. (5分)抄句子,体味情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①钟山只隔数重山。
②不知明月何时照我还。
10. (5分)解释下列词语①龙城飞将②不教11.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度阴山_______ 沙场_______ 胡马_______12.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战死_______ 鼓声_______13.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这是一棵树。
黄梅县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六 长城的故事 出塞同步练习 长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六长城的故事出塞同步
二、说教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读自悟、引导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阅读实践中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朗读能力,读写结合,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读,在读中感悟纪昌的那种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精神,并用联系生活实际来说、做动作体验等方法来达到充分感悟。而在第三段学习中,给学生提示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读自悟,因为上面经过第二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了纪昌的形象,现在让学生自读第三段,让他们去找出也能体现纪昌的这种精神的词句,自己品味品味,让学生不仅对纪昌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不教胡马渡阴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案
一、1.B 2。A
二、1。唐王昌龄《从军行》
2。汉将军李广敌人的骑兵
三、1.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
2。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越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四年级上册出塞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出塞练习题出塞练习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小红放学后,听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一些古代出塞文物。
小红非常感兴趣,所以她决定去看看。
小红来到博物馆后,发现出塞文物区挤满了人。
她费了很大的劲才挤进去。
在展厅里,小红看到了一些古代的战马铠甲、弓箭、战刀等。
这些出塞文物让她非常着迷。
她觉得这些文物很有历史意义,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军事文化。
小红还注意到,这些文物都非常珍贵,有些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她很庆幸能够有机会亲眼看到它们。
小红看得入迷,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晚了。
她不舍地离开了出塞文物区,带着满满的知识回家了。
问题:1. 小红对什么非常感兴趣?A. 花卉展览B. 出塞文物展览C. 古代陶瓷展览D. 抽象艺术展览2. 小红在博物馆挤进了哪个区域?A. 展品区B. 出塞文物区C. 艺术品区D. 音乐区3. 小红觉得出塞文物有什么意义?A. 能够让人们了解古代服饰B. 能够重温古代生活C. 能够了解古代军事文化D. 能够欣赏古代绘画作品4. 小红为什么觉得这些文物非常珍贵?A. 它们价格昂贵B. 它们年代久远C. 它们带有特殊意义D. 它们颜值很高5. 小红为什么不舍地离开了出塞文物区?A. 时间已经很晚了B. 她不喜欢这些文物C. 她觉得无聊D. 她不喜欢博物馆的氛围出塞练习二作文参观出塞文物展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写一篇作文,介绍你对出塞文物的观感和感受。
提示词语:古代战马铠甲、弓箭、战刀、历史意义、珍贵、文化传承(文章内容自由发挥)【范文】近日,我去参观了一场精彩的出塞文物展览。
展览中展出的古代战马铠甲、弓箭和战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被展出的古代战马铠甲迷住了。
这些古老的铠甲看起来非常坚固,让人不禁想象古代战士穿上这些铠甲时的威武形象。
这些铠甲既充满历史意义,又是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铠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战士的生活和作战方式,感受他们的英勇和坚毅。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7题;共67分)1. (4分)在句子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1)piāo fú①空中_______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灰尘。
②柳枝在水面上轻轻地_______。
(2)zhéfú①刺猬就冬眠起来,一个冬天都会_______不动。
②大家都被他自我牺牲的精神所_______,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2. (5分)按拼音写汉字jiù jiu fú lǔqùtáo cuàn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东_______西 _______3. (4分)默写古诗《出塞》并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诗歌。
三,四两句诗的意是:_______。
4. (1分)读句子,选出能搭配的词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遮盖)_______得严严实实的。
5. (5分)仿照例句写句子①他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②人们欢欢喜喜地品尝瓜果,观赏明月。
6. (10分)我会把字写端正。
带更戴熊候奖展迹央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
(改为夸张句)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
(缩句)③太阳升起来了。
(扩句)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8. (3分)写出反义词新—_______ 寒—_______ 干—_______9. (4分)形近字组词城_______ 诚_______征_______ 证_______10. (5分)解释下列词语①龙城飞将②不教11.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度阴山_______ 沙场_______ 胡马_______12.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中小学《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出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出塞》,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了解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边塞风光的壮美,体会戍卒生活的艰辛,感悟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出塞》;了解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中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的特点。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出塞》,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表达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 感悟家国情怀:讨论诗中表现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包括诗歌背诵和练笔,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出塞》;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小练笔,可以是感受、心得或是对诗歌的解读;3. 查找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出塞》的文本材料,包括诗歌原文、注释和译文。
2. 搜集作者王昌龄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诗歌分析、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内容和作者背景。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使用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边塞风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对边塞有什么印象?”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朗读《出塞》,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结构和修辞手法,解释生僻词语。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中的家国情怀。
《出塞》 学习任务单
《出塞》学习任务单《<出塞>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出塞》这首诗的含义,包括字词、诗句和整体意境。
2、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情感。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如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对和平的渴望等。
4、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塞”“秦”“征”等。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深入领会诗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2、注释法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理解生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3、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诗人的生平介绍等,帮助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情感。
4、小组讨论法与同学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拓宽思维。
四、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朗读诗歌,标注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解决读音问题。
初步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课堂学习老师讲解生字词,疏通诗句意思。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表现手法。
结合历史背景,探讨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体会诗歌的韵味。
3、课后巩固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如诗句填空、理解问答等。
阅读其他边塞诗,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拓展延伸1、了解更多关于古代边塞战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
2、尝试模仿《出塞》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边塞诗。
六、学习资源1、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网络资源,如诗词网站、历史文化网站等。
3、图书馆中的诗词书籍。
七、学习评价1、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如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朗读的表现等。
2、教师评价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同学评价小组讨论中,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八、注意事项1、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体会,不要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的理解。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出塞》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出塞》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王褒①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②。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③。
[注]①王褒: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
②馀蒲:指西域蒲类国的遗迹。
③来送月支图:指西域月氏国遣使来贡、臣服汉朝。
月支,即月氏。
【问题】小元选择本诗参加“诗意中国”古诗文朗诵会,老师建议“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读。
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
【答案】“唯”“但”两字都意为只有,两句诗写的是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
重读“唯”“但”更能表现边塞的荒凉和战士们的孤独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
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特点、感情。
“唯”但”都是“只有”的意思,这两句诗意为: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
从字面上看,“塞禽唯有雁”描述了在边塞的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几乎只有大雁。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迁徙,它们的存在为这荒凉之地增添了一丝生机,同时也勾起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
在这里,大雁不仅仅是鸟类,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们象征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让战士们在遥远的边塞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关树但生榆”则描绘了边塞的植物景观。
在边关,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原因,生长的树木并不多,而榆树则成为了主要的树种。
榆树的生命力顽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这也象征着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同时,榆树也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这与边塞的环境和战士们的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点睛】参考译文:飞蓬就像那些出征的战士们,千里迢迢,他们奋力前行。
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
他们背靠着山峦,望着那些曾经的堡垒,心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中小学《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诗意,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出塞》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抒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体验诗意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诗意,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1)解读《出塞》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出塞》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出塞》,感受诗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解读《出塞》的意境。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对诗的理解。
5.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其他表现家国情怀的诗词。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朗读和背诵《出塞》。
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3. 收集其他表现家国情怀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出塞》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文的意境。
3. 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4.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小学《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出塞》这首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正确朗读、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文结构,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出塞》,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文内容的掌握、朗读与背诵。
2. 教学难点:诗文背景的理解、韵律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出塞》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边疆战士的敬意。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出塞》,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内容讲解:教师分析诗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意义。
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朗读、背诵诗文,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背诵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卷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课件与案例: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诗文内容、生字词解释、朗读指导等方面的课件,辅助教学。
2. 教学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活动:1. 诗文接龙:学生分组进行诗文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3. 绘画展示:学生根据诗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中小学《出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出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出塞》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出塞》的诗意理解和诗中的意境。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的理解。
2. 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诗的全文、注释、译文、相关历史背景等。
2. 准备《出塞》的朗读和背诵音频。
3. 准备合作探究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出塞》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作者、背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出塞》,并注意停顿、节奏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解答自己遇到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文解析(1)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讲解诗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出塞》。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
(3)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出塞》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感受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七、评价设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出塞(课堂实录)(3)
《出塞》课堂实录一、释“塞”解题,营造意境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快乐的古诗问答,在老师的古诗词中,请你找一找,有哪些景物,好吗?生:好!师: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吕岩的一首《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一生小声跟读,师将话筒递给学生,生接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在这一首诗歌里,你找到了哪些景物?生:草地生:长笛生:晚风师:接下来,我们换一种形式。
在我描绘的词语当中,你能不能想到是谁描写的什么诗句?可以吗?生:可以。
师:西塞山、鳜鱼,想到了吗?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来自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不是?接下来,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板书:塞)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种读音吗?生:3种。
师:谁来说说?生:sāi sài sè师:它读sài时作何解释?有什么意思?生:塞外生:边塞,也就是边疆师:对,“塞”指的就是边疆,边关。
虽然地处一个国家最边缘的地方,但是它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总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那么,出塞呢?(板书:出,将诗歌的题目补充完整)“出塞”指的是什么?生:走出边疆生:出征边疆师:对,指的就是出关,唐代的诗人经常以“出塞”为题,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
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这首《出塞》出自王昌龄之手。
(板书作者)(点评:快乐的古诗问答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古诗学习的课堂,由“塞”字的三个读音入手,巧妙地导入新课。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
(大屏幕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吧?(学生无人举手)师:送给你们一句话: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读书的声音、回答问题的声音。
(一生举手,朗读全诗)师:这是教室里最勇敢的孩子,我来教你读一个字,最后一行的第二个字,跟老师念:“不教(āo)胡马度阴山。
”(生跟读)师: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不语)难住你了吧?不着急,让老师来告诉你。
这个字读āo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唐朝诗人写诗都要遵循平仄的韵律,这儿该读第一声;其次在古代汉语字典里,这个字是这样解释的,当这个字作“使、让”时读āo。
长春版四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及答案-6.2出塞
长春版四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及答案6.2出塞积水成渊qí国声shā土布guā方心”在括里选择正确读音)。
1.李老师正在教(jiāo jiào)室里教(jiāo jiào)我们画画.2.弟弟那里还(huán hái)有一本连环画,没有还(huán hái)给你呢?3.音乐(lè yuè)课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lè yuè)趣。
三、古诗小考场。
1.默写《出塞》。
,。
,。
2.用自已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关:未:但:飞将:胡马:2.把《塞下曲》补充完整。
【唐】卢纶月黑雁()(),()()夜遁逃。
欲将轻()(),大雪()()()。
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
五、根据图画,填写诗句。
根据上面的图画,给古诗编写一个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秦禽琴勤沙杀纱鲨官关观冠二、1.iào jiāo 2.ái huán 3.uè lè三、意思: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出征的战士从来没有回去过。
如果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驻守边关,绝不会让敌骑越过阴山。
四、塞下曲飞高单于骑逐满弓刀后两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骑上战马,刀出鞘,箭上弦,此时此刻,大雪弥漫,刹那间飞雪将弓箭和大刀全都覆盖上了。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练习题设计
出塞练习题设计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出塞是中国古代骑兵在战斗中经常采用的战术之一,特别是在北方边境地区。
它指的是骑兵部队在边境地区突然出击、打击敌人,然后迅速返回边境。
这种战术对士兵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他们具备出色的骑术和作战能力。
在长城边境地区,有一座座实战训练基地,专门用于训练出塞战斗。
士兵们在这里进行各种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战斗技巧和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出塞练习题设计,帮助士兵们在战斗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1. 骑术训练:a) 模拟场景:在一个宽敞的操场上,设置跳跃障碍物,士兵需要骑马迅速跃过障碍物,训练他们的驾驭能力和反应速度。
b) 模拟路径选择:在复杂地形的地方设置绳网,士兵需要骑马迅速穿越绳网,训练他们在复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2. 射击训练:a) 移动射击:士兵在骑马奔驰的同时进行射击训练,提高他们在运动状态下的瞄准和射击能力。
b) 跳跃射击:设置跳跃障碍物,在马跃空中时进行射击,训练士兵在动态环境中的精准射击能力。
3. 策略训练:a) 疏通通讯:模拟战场情景,士兵需要在快速驰骋的同时与队友进行有效的通讯,以协调行动和信息交流。
b) 超前计划:给士兵们一段路线图,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最佳的出塞计划,考验他们的战略思维和应变能力。
以上只是出塞练习题设计的一部分,训练中还有更多的挑战和试炼。
通过这些练习,士兵们能够在真正的战场上胜任出塞任务,保卫边疆安全。
二、短文填空题根据短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语,使短文完整通顺。
出塞是中国古代骑兵在边境地区的一种战术,要求士兵具备出色的骑术和作战能力。
在边境地区的实战训练基地上,士兵们接受各种练习,以以应对各种情况。
在骑术训练中,士兵需要迅速跃过跳跃障碍物,以训练他们的驾驭能力和反应速度。
此外,士兵还需要在复杂地形中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以提高他们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射击训练中,士兵在骑马奔驰的同时进行射击,以提高他们在运动状态下的瞄准和射击能力。
(完整word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课后练习题21 古诗三首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chūsài qín cháo shīcícháng zhēng cuīcùzuìjiǔjiéchūyīng xióng xiàng yǔrén yún yìyún二、给多音字先注音,再组词.塞()还()() ( )三、填空。
1.《出塞》的作者是()代的()( )时明月( )时关, 万里( )( )人未还。
() ( )龙城飞将在,不( ) ()( ) ()阴山.2.“但使"的意思是;“飞将”的意思是;“教”的意思是;3.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四、填空。
1。
默写:《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2.“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这句话描写的诗句是3。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描写这句话的诗句是五、填空。
1。
《凉州词》是()代( )所写。
() ( )美酒夜光(),()饮琵琶马上( )。
()卧沙场()( )笑,古来() ( )几人回?2。
解释下列词语。
欲:饮:沙场:征战:3。
判断正误。
(1)精美的酒杯之中还没有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 )(2)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 )(3)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君莫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归?( )(4)“古来征战几人回?"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歌颂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决心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充满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 )(6)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微课进阶练习
华容县实验小学钟丹
(一)《出塞》
1、在《出塞》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边关的苍凉景色。
诗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搜集王昌龄的另一首《出塞》,反复吟诵,了解意思,说一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
3、我们还学过哪些边塞诗,请你整理在作业本上。
(二)《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知道《从军行》(其四)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的吗?
2、“黄金百战穿金甲”可以看出__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可以看出____________。
从中你感悟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