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 第一节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概述一、国际行为主体及其特征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实体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或基本特征:( l )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事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能够发生对外行为,能够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作用。

( 2 )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国际行为主体以各自利益的特殊性为基本特征,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关键在于利益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构成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竞争、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3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的操纵和控制,独立地制定自己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并影响国际间的相互交往,独立地运用其行为能力,发挥其职能作用。

( 4 )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并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任何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被其他行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

以上四大要素或特征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行为能力是确立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者地位的关键;特殊利益是其相互区别的基本依据;独立自主的地位是其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组织形式和实力则是其具备行为能力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即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

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和利益(1)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和利益(1)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和利益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一、关于权力的三种不同的认识
• 权力是一种无需被领导者默认的强制性的力。
• 权力: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 种关系。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 权力就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的行为之上的能力。
国际政治学概论
5、国家利益的内涵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 诸因素的综合。 这一定义包含着四层含义: 第一,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是指特定国家的利益,是为特定 国家服务的。 第二,国家利益是特定国家内“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别人 或部分人的利益。 第三,国家利益是有其物质内容的,即人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这 是各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和目的。 第四,国家利益所反映的共同利益,并不是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集团的政治、 经济、文化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利益、各种因素的“综合”或抽象, 是各种单个利益中的共同性利益。
国际政治学概论
4、国家主权、国家理由和国家荣誉
所谓国家主权,是指统治者或国家的最高权力,它具有最高性、普遍性、终 极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18世纪以后,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国家理由(reasons of state)或国家存在 理由成为国家利益的必要条件。 20世纪之前,与国家理由相联系并且流行于欧洲国家的另外一个概念是“国 家荣誉”(national honor)。它是从“君主的荣誉”(honor of the Prince)和一般 国家的荣誉(state honor)演化而来的,无论对国家对内主权还是对国家对外主 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是与政治—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笔记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笔记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路径第一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探讨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经济危机等问题。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可避免,最终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 继承和发展:包括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等落后国家需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认为中国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如全球化、金融化、信息化等。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其内在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尖锐。

-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内向型发展策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三、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分析- 古典现实主义:以摩根索为代表,强调国家利益、权力斗争和均势。

他们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国家追求权力和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核心动力。

- 新现实主义:以沃尔兹为代表,关注国际体系结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的自助性导致了安全困境,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

四、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分析- 古典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主张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私有制和民主政治。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新自由主义: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强调市场原教旨主义、政府作用最小化、全球经济一体化。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一、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 研究国内政治如何影响对外经济政策,如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章:国际体系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章:国际体系

-0.20%
1.54%
-249,766
1,550,738
347
343
364,571
298,192
70,000
-140,000
1.70%
1.38%
13
14
Ethiopia
Viet Nam
101,853,268
94,444,200
2.48%
1.07%
2,462,518
996,599
102
305
999,541
2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体系”?
一、定义: 行为体参与各种不同的国际互动, 作为一种基于目的和有意义的行为, 总是要解决一定的问题。作为体系的 界定性标志,“问题”构成了一个体 系不同于其他体系的主要区别。行为 体进行互动所围绕的问题是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欧洲一体化的进 程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2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
二、权力的分类:
软权力:是指影响或说服其他行为体的能力。软 权力表现出的是一种说服与合作的国际关系。如 通过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来实现对其他国家 的领导。 硬权力:运用强制或暴力手段强迫其他国家接受 某种领导。硬权力的实施实际上是行为体把自己 的意志强加给其他行为体,目的是迫使其做原本 不会做的事。例如实施军事打击或者经济制裁, 或两种手段结合。
二战前:松散型结构: 为欧洲为中心的伞状结构、不平等性、 强权政治、主要内容为战争与革命 二战后:完整型结构 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立体网状结构、竞争共处、 民主政治趋势、主要内容为和平与发展
10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
一、权力的概念:
1.国际关系中权力,其最一般的意义,就是指国际 关系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对它的控制力,国家功能失效
by Pu Chuanguo
第二章/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四、国际政治格局转换的主导因素 1.外部动因:战争的催化作用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国家实力的消长 3.直接原因:主角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国家定位
的变化 4.推动原因:个人因素对国家决策的影响
by Pu Chuanguo
2.中国:依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 (1)单极格局:即一国独霸世界的局面(过渡性)
18-19世纪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特定产物 二战后到70年代“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资本主义);冷 战后,并非单极 (2)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个国家集团相互对立、制约, 对国际事务起决定性作用的态势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联盟与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协约国与同盟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 战后至60年代的两大阵营
政治联系 2.不同国家的政治系统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 国家的对外政策或行为(本质上属于国内政治)扮演了原动
力的角色 3.国内政治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性质特征和发
展方向 问题:回顾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阶段 4.国家政治力量的发展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问题:回顾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强权政治、主要内容为战争与革命 二战后,完整型结构: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立体网状结构、
竞争共处、民主政治趋势、主要内容为和平与发展
by Pu Chuanguo
第二章/第一节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4. 以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排列组合为标准 莫顿·卡普兰的六模式:
均势体系:18—20世纪初的均势格局 松散的两极体系: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 牢固的两极体系: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冷战对峙 全球体系: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的多极趋势 等级统治体系:大国称霸的局势 单位否决体系:出现一国的威慑力量足以影响和阻止别

第十四章 国际政治

第十四章  国际政治

(三)国际法的基本组成
平时法 战争法 中立法
三、国际政治的行为方式
国际竞争 国际合作 国际斗争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军事 斗争、思想文化斗争等 )
.
第十四章 国际政治
李会欣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含义和 特征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 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该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 体之间,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之间。同时, 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 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3.各国的对外政策和活动,归根结底是为国内政 治服务的。 (二)区别 1.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本质上是统治 阶级的权威,而国际政治中却不存在公共权威; 2.二者的利益构成和内容不同。就国内政治而言, 其利益构成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 集团的利益,而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各国统治 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 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二者的行为主体不同。国内政治的行为 主体主要是阶级、阶层、政党、政府和 政治团体等,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 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第二节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构成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实体单 位,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1.有固定的领土 2.有定居的居民 3.有统一的政权组织 4.具有国家主权
国际组织的类型
1.按照其活动目标划分,可以分为一般政治性组 织和专门性组织; 2.按照其成员构成和处理事务的地域范围划分, 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其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通常可以分为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 际组织、文化卫生科技性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 组织。 4.按照其成员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政府性组织 和非政府性组织。

国际政治学概论(上)

国际政治学概论(上)

对外政策、对外行为与对外关系
国家的职能、利益、力量构成、外交目标的设定、
外交决策的依据与程序、影响因素等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及影响
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3、问题领域的研究
单一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如:战争与革命、内战、恐怖主义、民族主义、 全球化等 优势: 关注和跟踪国际社会热点问题
2、当代分析方法 d.定量分析法(Statistical- Analysis)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综合和评价 对国际现象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假设,搜集相关资 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证明假设的正确性。 国际关系的评价:战争次数、军队调动动员次数、对 外冲突死亡人数、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等 国内形势的评价:政府危机次数、暴动革命次数、 刑事案件发生率、失业人口、对政府支持率等
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 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政治 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2、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 的各种关系之总和 联系:对象基本相同;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4、国际法学(让· 博丹、格老秀斯) 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国际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6、历史学 历史实证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2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 戴维斯资助建立 威尔士大学国际政治系,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 教授,学科诞生。 国际研究机构建立、高校教学研究、理论著作问世 1919-1926年,美国40所大学建系 1931年,美国开设的国际关系课程达3700门。

第十二章 国际政治

第十二章 国际政治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原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兴起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浪潮,迅速冲破世界
殖民主义体系,出现大批发展中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 体,“冷战”宣告结束,这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深 远复杂的影响,使国际形势出现复杂多变的局面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国际政治力量是以经济力为基础的,但与综合 国力相类似,它也是多种力量综合构成的
二、国家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1、国家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识记)
世界性国际政治格局是在现代国
际政治关系发展的额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2、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理解)
二战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力量,尤其是 欧洲资本主义的力量
同时全球治理也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正常发
展和抑制其消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凸显出人类面临前所 未有的共同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及超 越国家范围,由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 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2、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与功能(理解)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1、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经济全球化进程走强
不断加强了国家主权之间
的紧密联系,但在现今世
界经济格局和政治经济秩
序下,他的消极作用也带
给国家主权多方面的制约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组织
经济全球化促进国家、民族、地区间经
2)国际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 所订立的条约 3)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 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个人事务,更不得 侵犯各参与者各自的权利
二、国际组织 4、国际组织的类型(识记—考点)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均势是维护国际和平的最佳选择
2024/2/19
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理想主义
人性认识 人性善,至少通过 修养可以达到善
现实主义
人性恶,本性难 改,欲豁难平
国家关系 基础是道义、民主、 以权力和利益为
公正
轴心,不可调和
国际组织 重要,是维护国际 蔑视法律,离开
与国际法 关系秩序的唯一有 权力均势就没有
18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共同特征说—— 岛国与半岛国的地理位置 强大的凝聚力和开放的社会结构 经济居于领先地位 具有到达全球范围的军事战略力量
决定因素—— 革新精神与经济的发达与扩张
2024/2/19
19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2024/2/19
1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国际体系 结构无政府状态 全球社会复合相互 依存
主要角色 单位(民族国家) 国家行为体与非国 家行为体
主要动机 国家利益、安全 经济、社会与生态 问题上的合作
2024/2/19
1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 70-80s)
背景:1973年的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 1979年出版《国际政治理论》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 国家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 • 国际体系是具有无政府逻辑的自助体系
国际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

第十五章 国际政治

第十五章 国际政治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含义本节概述: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从本质上讲,国际政治是各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相互作用。

各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在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

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事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国内政治服务的。

同时,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之间又存在很大区别,两者在是否拥有公共权威、利益构成和政治行为主体等方面有所不同。

本节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1:国际政治的含义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

它首先和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

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和主张、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

第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基本政治关系,而国际政治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或是由国家之间政治关系派生出来的,或是围绕着国家之间关系产生的,因此,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利益关系;第二层次,力量对比关系;第三层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国际政治作为各国和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普遍政治联系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国际政治关系是全球性的政治联系;(2)国际政治关系是诸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机政治联系;(3)国际政治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知识点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

第十章 第一节

B. 有无公共权威不同。国内政治存在一个统一 集中的公共权威。而国际政治不存在一个集中统 一的公共权威。 • C. 利益构成和内容不同。国际政治中,主要是 国家利益(统治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 利益。而国内政治中,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 益和社会团体利益。 • D. 活动范围不同。国际政治具有全球性,而国 内政治具有国别性。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第一节 国际政治
•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1、国际政治的定义
广义的国际政治指国际关系,包括国际交往关系(国 际政治关系、国际法律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文化关 系等)的各个方面。 • 狭义的国际政治专指国际社会成员(主权国家、国际 组织和其他行为主体)之间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 是国际社会成员为自身利益而以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为对象 所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称。
第十章 第一节 • C.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交往、表达、 实现)。 • (2)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 政治关系。按照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差异,国际政治行为 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 A. 基本政治关系,即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这 是因为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之间的政 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影响和决定 着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 B. 派生政治关系,即由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派生或衍 生而来的政治关系,或者围绕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政 治关系,如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
第十章 第一节
• • • •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唯一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 展趋势。

第四章__国际政治环境

第四章__国际政治环境


三、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依靠
本国自己的经济力量,要特别维护本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
四、政治风险 五、东道国的国际关系 六、行政效率与清廉程度 七、东道国政府鼓励国际经营的措施

–常见的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措施及设置自由港
或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
国际营销中的政治风险
一、政治风险 (一)总体政局风险;
2、寻求母国及国际支持





第六章 国际技术环境 一、新技术革命提供了无限的创新机会 二、有助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新技术革命影响商业结构、销售方式和消 费者购物习惯 四、由于企业围绕信息流动,经营决策权正由 制造商向拥有 市场信息的中间商转移 五、企业的竞争战略由“零和博弈”向“双赢” 转变 六、顾客需求趋于个性化 七、客户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高
总体政局风险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治制度前景认 识的不确定性
(二)所有权/控制风险;
所有权/控制风险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注销或限 制外商企业行为认识的不确定性。 1、没收 2、征用 3、国有化 4、国产化
(三)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控制性 惩罚认识的不确定性。 1、进口限制 2、市场控制 3、税收管制 4、价格管制 5、劳工限制 (四)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主要产生于对东道国政府限制经 营所得和资本的汇出认识的不确定性。转 移风险还包括货币贬值的风险.




第四章 国际政治环境 第一节 国际政治环境 一国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 政府与政党体制、政府政策 民族主义、政治风险 一、政府和政党体制 (一)政府类型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可分为议会制政府和专制政 府两类。 (二)政党 政党体制可以分为四种: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 和一党专制。 二、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 国际营销中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分析: 政权更迭的频率;文化的分裂 宗教信仰的冲突;暴力、示威等事件的多寡

第十二章 国际政治

第十二章 国际政治

第十二章国际政治第一节国际政治的含义与特征一、国际政治的含义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

对国际政治含义的理解从三个方面把握:(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其中主要发生于主权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之间。

国际社会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家社会中具有特定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能力、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其基本特征是:1.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要求,是国家社会行为主体存在和活动的基础,是国际政治关系得以形成的前提。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是各国政治行为主体承担一定的国际义务和享有一定国际关系权力的基本条件,是国际社会得以构成的基本条件。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稳定的组织形态,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基本依托。

(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其中主权国家间政治关系是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关系,从内容上看包括国际政治主体利益关系、力量对比关系、相互作用关系。

1、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利益关系,是全部国际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终极动因。

具有以下特点:(1)利益的主体归属性;(2)行为主体利益间关系的全面联系性;(3)前两者决定了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具有共同性和矛盾性。

2、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关系,是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制约因素,其内容一般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文化力、意识形态力、综合国力的有机总和。

3、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的现实表现,具体表现为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多种方式、多种行为模式。

(三)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关系的总和。

基本特点是:全球性、有机性、有序性、变动性。

二、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一)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联系1、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对外延伸。

国际政治学原理(1)

国际政治学原理(1)

13
(2)每个周期又分为四个阶段,即世界强国阶段、非正统
化阶段、分散化阶段和全球战争阶段。 周期变化的轨迹是,全球战争产生世界强国,而世界强 国的出现又带来它的竞争者同它进行争夺,世界政治因而相 继进入非正统化阶段和分散化阶段,最终导致另一场全球战 争,如此反复不断。 (3)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岛国或半岛的地 理位置、稳定和开放的国内政治社会结构、居于国际主导地 位的经济以及基于海上权势的全球伸展能力。1494年以来, 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世界强国是葡萄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4)全球政治中的挑战者国家都失败了,如西班牙、法国、 德国和苏联;而那些成功的世界强国,通常都是先前的世界 领导者的同盟,如荷兰取代葡萄牙,英国取代荷兰,美国取 代英国。
29
思考题: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争取早日 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 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方法: 分小组讨论,由组长主持,要求纪录。 推选发言人上台阐述小组的观点,并回答提问。
30
第三节 马列主义的国际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1
时 代 观
列宁
时代发展的阶段性 以及帝国主义时代 的基本特征 压迫民族与被压迫 民族的区别;殖民地 国家对殖民帝国的 意义与作用; 民族自决原则
探讨发展变化的进程及影响因素
C
9
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4、一般规律的抽象与演绎
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利益论、综合国力论、 外交学、国家对外战略论等
国际关系研究:相互依存论、国际冲突论、 国际合作论、地缘政治学、沟通理论、博弈理论、 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国际体系研究:国际机制论、国际制度论、 一体化理论、均势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一战前后的事情。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

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二.方法论概述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1.系统层次。

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

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

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权威 缺失
无政府状态
“没有一个行政部门或一整套相互配合的 行政部门,能在具有世界性影响或有总体统 一原则的全球性政体的名义下进行管理。没 有一个法庭或成宝塔状排列的各个法庭,能 在国际争端中有例行的绝对司法权。”
——福兰特
特征:国家之间是平行关系,权力 分散,有充分自由,不存在超越 国家之上的强制力。
第二,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就国内政治而言,其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 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 而在国际政治中,其利益构成除各国统治 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 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第三,政治行为主体不 同。国内政治是由阶级、 阶层、政府、政党以及 政治团体等力量构成。 在国际政治中,尽管存 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 体,但最重要、最具有 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 主权国家,国际政治主 要是主权国家在活动。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无政府状态

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与自助和安全困 境有着直接的关联。无政府状态派生出 权力政治。独立的政治单位一开始互动, 无政府体系就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国 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再生 和延续。

自由主义:接受新现实主义者关于国际无 政府状态的假设。但在接受新现实主义关 于无政府状态含义的界定的同时,新自由 主义者并不认为它必将导致冲突与竞争。 通过国际制度设计,可有效地进行合作; 在利益发生冲突时,由协调合作带来的收 益大于冲突带来的利益。因此,国际关系 本质上是合作性的,而不是冲突的。
国家利益关系
竞争
国际政治 运行状态
合作
冲突
国际竞争是国际政治最基本、最普遍的运行状 态。一国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必然要在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同他国相互竞争、追 赶、超越,从而使本国不断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较量,即国家间力量的对比关系。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规模日益扩大,170多个主权 国家和大量的国际组织都投入了空前的全球性发 展竞争。
二者的联系:
一方面、削弱乃至废止与他国政治 关系和选择对外关系方式的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国际政治是各国国内政治在国 际范围和领域中的延伸和相互作用。国际政 治影响国内政治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成败。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第一,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国内政治 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 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而在 国际政治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含义与特征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二、国际政治的特征
三、国家政治的发展概况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广义指国家、国家集团及国际组织等国 国际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 际政治行为体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 的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 文化、科技、法律及其他各方面的相互关 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在国 系,即通常说的国际关系; 际舞台上的政治关系及其矛盾 狭义指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体,主要是国 运动过程的总和。其基本内容 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包括行为体、实质、运行状态、 运行机制、层次等诸方面。
国际政治的实质指各种行为体 之间的利益关系,核心是国家间 的利益关系。各种行为体之间的 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共同利 益,也有不同或相悖的利益。共 同利益和暂时的共同利益,可以构 成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基础;而利益 的不同或相悖,则是引起摩擦和 冲突的根源。
二、国际政治的特征
国际政治=国内政治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两个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它是全球普遍性的国际 组织,在调节国际冲突、 促进国际合作、改善国际 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同主 权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它不具备主权国家 的某些特殊权利、义务, 如领土、主权等,在国际 社会中居次要地位。 联合国标志
国家利益即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主权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满足。其基本内容 包括国家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国家利益是 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各国 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家 利益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影响和制约其他利益 关系。
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指国际社会 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 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 是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当代国 际社会存在着两类国际政治行为体: 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
虽然,主权国家是国 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 主体,但由于各类非国 家行为体层出不穷,它 们的性质、宗旨、成员、 组织形式又不相同,且 活动领域广泛,所以早 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不 可缺少的、积极的参与 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关 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甚至常常发挥着主权国 家难以替代的作用。
国际合作是指各种 行为体之间在一定领 域和范围内,在利益 和目标一致或基本一 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 一定程度的协调和联 合。合作的领域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合作的规模 可分为双边性合作、 区域性合作和全球性 合作。
国际冲突的烈度可分为 5个层次: ①语言象征性冲突。如美国在退出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的冲突; ②非对抗性矛盾引起的冲突,如美国和西欧 之间的经济冲突; ③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冲突,如冷战时期的 美苏冲突; ④国际危机,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⑤国际战争,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国际战 争是最高层次的国际冲突。国际冲突的形式 以军事冲突最为常见。
三、国际政治的发展概况
古代国际政治 在古代和中世纪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国家间的 交往一般局限在个别国家和局部 地区之间。当时的国际政治关系 处于低级阶段,空间跨度狭窄, 时断时续,关系的交叉线比较简 单。
近代国际政治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 到19世纪中叶,已初步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 现代国际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 世界市场和全球性的国际政治体系。在这个时 本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两种不同制度 期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存在着 4类基本矛盾。 国家长期共处,成为国际政治的一项重 其中,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专制国家的矛盾则 要内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 占据主导地位。在20世纪初,英德矛盾在世界 动蓬勃发展,开始成为推动国际政治体 范围内上升为主要矛盾。为此,英与法、俄结 系演变的重要力量,国际上原来的平衡 成三国协约,同德、奥、意三国同盟相对抗。 被打破了,新的分化和组合已开始,世 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它 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转折时期 。 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