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4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3 No. 4 2008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08
收稿日期:2008-05-05
作者简介:李宝庆(1976~ ),男,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
李宝庆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回归生活的课程文化、多元共生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文化;文化使命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因而它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变革,它必将导致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当前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虽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但我国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类型、程序、所需条件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技术和理论表层。我国学术界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舶来品真正所需的制度支撑和文化内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抛开校本课程生存的文化土壤,仅从技术层面去把握与理解西方的校本课程,已不足以指导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学校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校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突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最终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得以全面落实,是每位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它符合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性、开放化、信息化走向,顺应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学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有诸多发展需要的生命体,它理所应当要为师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生长提供条件和可能。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必须把学校文化当作是师生生命历程
的重要部分,关注师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发展。学校就不应该成为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其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在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以人为本”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另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完美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上的各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尤其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学习障碍者、少数民族学生等),防止知识和文化的霸权。尤其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4-0004-04
李宝庆: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5·
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想学的内容作一个系统安排,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求,选择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个性化课程,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课程与教学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校本课程是在统一课程形态下的个性展示,是为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以及现实生活需要而设计的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的课程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当代教师将会提出更多的角色要求和素质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一般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过程。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而少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
二、开发校本课程,建设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1]。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课程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课程实施过程让学生掌握文化智能、人格素养。课程作为一种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手段,其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富有智慧的有效劳动、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文化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教风、学风、一种学校组织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把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看作是人类知识的典范,自然科学以其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而成为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或惟一有价值的部分,它可以用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在科学主义的支配下,课程文化也表现出强烈的科技取向,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在课程目标上,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诸如工程师、科学家或技术工人之类的对社会生活有直接作用的人;重视学生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是迅速掌握现有知识、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控制自然的前提。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状况看成是现代文明所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已成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教育领域里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极之间的平衡,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我们可以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学会共同生活”等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中把握这种融合趋势的脉搏。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之势,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跨入了新的视野中,于是,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确立了。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这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顿所提倡的,为了防止科学主义的出现,就要建立科学人文主义。“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不排除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它将“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2](P124)。
由此而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形态。科学主义文化观和人本主义文化观之间由矛盾冲突到最终走向融合,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是现代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正承担着建设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发轫于对唯科学文化下课程科学化运动的反思,发展于科学文化下学校重建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科学人文性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对科学进行规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促进和提升人文精神,从而形成科学与人文相包相容、浑然一体的关系,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力求把“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科学的人道主义”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