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欣赏论文——我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程式化表演体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程式化表演体系的认识

戏曲表演在舞台上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舞台上不允许有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都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典型,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即程式。

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它具有这样的特点: 不是把生活的本来面

貌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而是对生活的自然形态进行艺术加工,主要通过精选、装饰这两道重要工序的处理,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表现形式。程式把生活表象

的东西加以提炼, 使它高于生活, 美于生活。它夸张变形又虚拟取神, 使之形神

兼备。程式中直接运用生活的动作有:开门、关门、进门、出门、上楼、下楼、饮酒、骑马、刺绣等。表演程式还根据美学原则和规律,从大自然各种物类的形象中汲取灵感。身段中如:“兰花手”“山膀”“托月”“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技巧中有:“虎跳”“卧鱼”“双飞燕”“扑虎”“搅豆汁”等等。戏曲程式的特性有:(1)人物类型的程式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电影《霸王别姬》中,袁四爷问演项羽的段小楼:“霸王回营见虞姬,到底是该走五步还是走七步?”。戏曲中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严格按照程式进行。

(2)时空灵动性。在同一场景,通过演员的程式动作,可以从一个环境迅速转换为另一个环境,一个圆场便可表现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3)戏曲的音乐程式。由于各个曲牌的句数、句式、旋律、节奏、宫调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广泛地选择运用。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京剧流派。世界上有“三大表演流派”或者“三大表演体系”的说法,即斯坦尼的体验派、布莱希特的间离派和梅兰芳的梅派。

作为一个体系来讲,梅派是京剧表演的精华,代表的是京剧表演体系。而京剧表演体系,就在于它的表演程式。下面就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梅派艺术,谈谈对程式化表演的认识。

梅派表演,或者不如说京剧表演,是一套很完整而严谨的演剧体系。这个体系有剧本、行当、脸谱、行头、表演基本功、表演程式、音乐唱腔、表演流派、京剧教学、演出管理等等。京剧演出样式都是程式化的和规范化的:表演的程式化、音乐的程式化,以及服装化妆的规范化等等。

以人物类型的程式化为例,京剧的行当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比较简化精炼,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十分细密严谨。

“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青衣,花旦和刀马旦这三者原本代表不同性格的女性,有不同的唱腔,身段,化装方式,服饰,演出剧目和情绪,“青衣专重唱工,对于表情、身段是不甚讲究的。面部表情,大多是冷若冰霜”,而“花旦的重点在表情、身段、科诨”,二者习惯上不可以交错。

梅兰芳说了这样一段话:“已故前辈王瑶卿先生和我感到以往青衣和花旦的

分工过于严格,局限了人物的性格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因此,根据剧情需要,尝试着将青衣、花旦的表演界限的成规打破,使青衣也兼重做工,花旦也较重唱功,更吸收了刀马旦的表演技术,创造了一种角色——花衫,使他们能更多的表现不同的妇女性格。”梅兰芳借用舞蹈将这三者的界限完全打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创造。

1913年和1914 年,梅兰芳两度到上海演出,受到了空前的欢迎,上海戏曲界改良的热潮也给了他巨大的冲击。当时上海走在开放的前沿,流行的时装戏、话剧、歌曲,尤其是新的舞台都是当时北京所没有的。回到北京后,梅兰芳便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京剧改良。1915 年至1918 年梅兰芳自编自演了五部时装戏,多半是抨击封建制度和破除封建迷信的故事,比如:时装戏《一缕麻》、《邓霞姑》等,在当时获得了强烈的剧场效果和社会反响。

由此可见程式并不是呆板、僵化、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都会根据当时时代的潮流而进行程式的新改革、新创造,都在为戏曲程式宝库中添加新的血脉和宝藏。

但程式的改革创新不能背离了传统的戏曲美学原则。梅兰芳先生有句名言,叫做“移步不换形”。他认为:“京剧改革在技术原则上应该让它保留下来,古典艺术有几千年的传统,更得慎重。改要改得天衣无缝,让人家看不出一点痕迹来,不然的话,就一定会生硬、勉强,这样它所得到的效果也就变小了。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曲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移步”即改革创新。要“移”得“不换形”,这里的“形”应指的是戏曲的美学规律及其最基本的程式元素,“不换形”指的是不脱离传统程式的内在规律和组成戏曲程式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技术保留”,使创新的元素糅化于传统的程式规律之中,达到“天衣无缝”。这是创新必须把握的“度”。

由于程式通俗易懂,目的明确,富于表现力和形式美,同时它又为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甚至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能力。所以从戏曲艺术观众中心论的角度看来,程式化是戏曲最理想的艺术形式。守住了程式就是守住了戏曲。程式是戏曲的命脉,是发展底根源,对于戏曲来说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程式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我们始终要保持“取其精华”的原则。

程式化的优点是规范化和生活化的结合,剧种特点鲜明;其缺点是形式呆板、僵化,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内容易受形式束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戏曲程式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

(1)刘娟娟《戏曲程式化浅谈》——《戏剧综论》2010年06月

(2)常赤岩《浅谈戏曲程式化表演》——《大众文艺》2012年06月

(3)赵婷婷《精雕细琢的身段艺术,跨文化的身体语言,技术的身体表演——对梅兰芳舞台上身体语言的新理解》——《中国戏剧学院学报》

2013年08月

(4)沈阳《论梅兰芳对戏曲人物造型改革带来的启示》——《戏曲研究》2011年03月

(5)娄际成《对京剧程式化表演体系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