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练习试卷
3.古诗两首
姓名等第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写“寻者”()而来,却只能()而归。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反映()的诗篇。
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的孩子。
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石灰吟》中“吟”字的意思是。
2.诗中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3.诗的最后两句赞颂了什么精神?
4.出自这首的成语有、
三、我的知识真丰富。
1.松树和()、()合称“岁寒三友”。
请各写一句赞美它们的诗:
,;,;,。
2.诗人贾岛和()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
四、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五、在横线上填成语。
1.去年今日此门中, 相映红。
(《题故城南庄》)
2.等闲识得东风面,总是春。
(《春日》)
3.九州生气恃风雷,究可哀。
(《已亥杂诗》)。
3《古诗两首》导学案设计
(3)课件出示资料。
4.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1.流利地背诵《寻隐者不遇》。
2.齐读课题。
3.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
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知县。他的诗主张抒写性情,倡导“性灵说”,多数诗篇抒发闲情逸致。主要作品有《所见》《山行杂咏》《湖上杂诗》等。
4.学生读诗,注意“骑、振、蝉”等字的字音,记住字形。
2.根据预习交流。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来还俗。与孟郊齐名,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而著名,诗风清淡朴素。主要作品有《题李凝幽居》《枕上吟》等。
1.贾岛是我国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____人。主要作品《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欲捕鸣蝉()A.需要。B.心想。C.将要。
2.寻隐者不遇()A.遇到,碰到。B.机会。C.对待,款待。
3.云深不知处()A.居住。B.存在。C.地方。
二、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奇____()单____()辰____()采____()约____()
三、课文传真。
1.《寻隐者不遇》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有丰富的内容。诗人巧妙地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藏问于答。诗中童子回答诗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两首
主备人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诗的语言。
三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林外开着两三枝鲜艳的桃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开始变暖和。 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苇也生出嫩芽, 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 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 期文学家、诗人。
译文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 木鞋底在上面留下我的脚印吧, 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 园里的花开得正好,盎然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一枝红杏出墙来。
3、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 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 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 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 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 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 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 一。
根据译文猜一猜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 木鞋底在上面留下我的脚印吧, 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 园里的花开得正好,盎然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 3、古诗两首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 师父去哪里采药了?)
(在这山里的什么地方?)
三番问答,被诗人精简成二十字,使用了以答句包含 问句的方法,这种“推敲”就不只在一字一句之间了。
• 诗人心境的变化
满怀希望
|
失望
| 一线希望 | 彻底失望
• 小结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却没 有遇到这件事,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 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和同桌互相进行场景模拟,注意补充 诗人省略掉的内容,并表现出心境的 变化。
所见
(清)袁枚
考考你:
季节?(夏天) 理由? (意欲捕鸣蝉)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
考考你:
心情?(愉快) 理由? (歌声振林樾)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诗文详解
• 松下问童子
松下: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 远离尘俗,显示隐者的高洁品格。 童子:儿童,诗中指隐者的徒弟。 Q:诗中涉及的人物有哪些? Q:问的是童子,透露了诗题中的哪件事? Q:问的什么内容没写,可能是?
诗人、童子、隐者
不遇 你师父在吗?
• 言师采药去
言:说。 Q:这句话省略了说话的人,是谁?
《所见》
解题:
所见, 所看到的。
Q: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诗人介绍
• 袁枚 (1716-1797)清代诗人、散 文家。字子才,晚年自号随园 主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 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 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 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 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 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 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当世所称“南袁北纪”,就是 指袁枚和时任大学士的纪昀。
四年级(上)第3课《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主备:沈霞
1.读诗歌
(1)指名读
(2)划分节奏齐读
出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押什么韵呢?
第三板块:理解诗意。
过渡:在秋天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难忘啊!大诗人李白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图,让我们共同去体会一下吧!
(3)时间:3分钟
预设:诗歌中的月亮都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第六版块:布置作业。(2分钟)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跟随刘禹锡的脚步,欣赏了月下千里洞庭的湖光山色,刘禹锡笔下的洞庭山水在月光下独具空灵、恬静、朦胧之美。
2.揭示课题
这堂课,我们欣赏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
3.学习生字“眉”
介绍:《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所写。为谋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胸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指名朗读。
李白初次离开家乡,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能仁小学沈霞执教日期:2014年月日
教学
内容
3.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生字“眉、溪、峡、君”,理解“发、向、下、君”的意思。
3.能连贯地说说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
重难点
五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童子答: 言师采药去。 第三问: 只在此山中, 童子答:
云深不知处。
领悟到: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
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 白云满地无人归。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
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读到这里你 有什么疑问? 隐者到底何 许人也??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全诗写了作者寻 访不遇的焦急心 松下/问童子, 情,表现了隐者 言师/采药去。 高洁的性格以及 只在/此山中, 诗人对他的仰慕。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只在:就在。
此:这。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云深:山深云雾 浓。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不知处:不知道 在何处。
师父其实就 (唐)贾岛 在这座旷远的大 松下/问童子, 山里, 但云雾弥 漫,不知他到底 言师/采药去。 在什么地方……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题材:隐逸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贾岛:
二句三年得,
苦
吟
诗 人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寻隐者不遇
艺术特点:采用 松下/问童子, 了寓问于答的手 言师/采药去。 法,语言清新、 平白。
3古诗两首山行_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所见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
乌啼
钟声
霜
愁Leabharlann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斜:曲折。 白云生处: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 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 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之客船
枫桥镇一景
枫桥夜泊
【注解】 1、枫桥:在苏州市西 郊。 2、夜泊:夜里把船停 泊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落下去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
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使 夜空充满了凉意。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 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远 景 。 第 一 行 描 写 了 秋 山 高 远 的景 象 , 表 现 了 诗 人 勇 于 攀 登 的 精 神 。 第 二 行 描 写 了秋 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 空 下 山 窝窝 里 有 几 户 人 家 隐 约 可 见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 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 )之情。
3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半轮 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 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 随着“我”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发 向 下 思君不见下渝州。 君
夜发:夜里出发。
向:驶向。
君:友人、好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下:顺流而下。
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出 发,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 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 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 渝州。
五处地名: 峨眉山
四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完美版)
理解诗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意思是: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 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 静的像一面平滑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在皓月银辉直下,洞庭山愈显青 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 远望去,如同一个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白银盘里一青螺
再用一个比喻,将湖中的君山比 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 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 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 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 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 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 队向游人讨食,为峨眉一大特色。它 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君: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歌
我仿佛看到诗人坐在船舱里,看着江 中的月亮,唉声叹气。
发散思维,看着上文你想到些什么?
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想一想
•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练一练 1、《望洞庭》和《峨眉 山月歌》都是描写 _________(A、夏天的景 色的;B、春天景色的; C、秋天景色的)。 2、《望洞庭》通过丰富 的_________和形象的 _________将月夜的洞庭 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 《峨眉山月歌》描写了 作者行船时思念 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两首》原文及赏析
【原文】1、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①,陰山下。
天似穹廬②,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③牛羊。
①[敕勒(chìlè)川]南北朝時期敕勒族人生活的地方,在今山西、內蒙一帶。
川,平地,原野。
②[穹廬(qiónglú)]古代遊牧民族生活的氈帳。
③[見(xiàn)]同“現”,露出。
2、望廬山瀑布(唐)李白rìzhàoxiānglúshēngzǐyān日照香爐生紫煙,yáo kàn pùbùguàqián chuān遙看瀑布掛前川。
fēi liúzhíxiàsān qiān chǐ飛流直下三千尺,yíshìyín héluòjiǔtiān疑是銀河落九天。
【敕勒歌賞析】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
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
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
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
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
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
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
3.古诗两首.dps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未:没有。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 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 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 就像未经麿拭的铜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指洞庭湖 白银盘: 青螺: 指庭湖中的君山。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 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 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自学目标: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合作学习理 解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读懂多 少说多少。
提示:诗中的“峨眉”是山名,“平羌”是江名, 清溪、三峡、渝州都是地名。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影:月影
平羌:青衣江 流:流动 夜发:夜间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友人 下:前往
诗句解释: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月影映入江水,又伴着“我”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出发进入泯 江,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 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 前往渝州。
3、古诗两首
【二年级第一单元】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敕勒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师: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的大量的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师:播放草原图片,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生:很美……很大……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学生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很洪亮,那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8页。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提醒“见”的读音)2、独立思考圈画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师在巡视过程中分配任务。
(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3、检查生字出示即会认又会写的字:首川会认字:诗笼盖野苍茫会写字:似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5、小组汇报生字:(1)我们小组带着拼音读一遍这些字:首、川、诗都是翘舌音,苍、茫、似是平舌音,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
(2)我们小组去拼音读,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3)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言字旁加寺庙的寺就念诗,古诗的诗。
艹字头加仓库的仓还念苍。
竹字头加龙念笼。
单人旁加以前的以就念似,似乎的似。
师:老师补充一下,这首古诗里面有一个多音字,见(见jiàn 见xiàn)小朋友们学的很棒,现在老师带大家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大家喜不喜欢?6.汇报朗读,师生评议。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的非常精彩,为什么人们都说喜欢大草原呢?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草原,高山,蒙古包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3古诗两首望洞庭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hùn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jí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
1、我能有感情的古诗《望洞庭》 背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我可以把古诗《望洞庭》默 写下来。 3、我能把古诗《望洞庭》的意 思讲一讲。
4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5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6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澈见底
宁静和谐
1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
洞(dòng)潭(tán)
螺(luó) 磨(mó)
翠(cuì) 和(hé)
盘(pán )
3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3、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朗读古诗
品悟古诗一、激趣Βιβλιοθήκη 入1.范读诗歌,出示挂图。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再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寻隐者不遇贾岛
悟诗情咏诗句
提问题想诗境
抓字眼明诗意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欣赏古诗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3、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
请说出几个和春天有关 的俗语
• 春雨贵如油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山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 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 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 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 春天美丽景色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请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 四字词语 •万紫千红 •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桃红柳绿 春光明媚 春风习习 春色满园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请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万紫千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习习?春回大地春色满园请说出几个和春天有关的俗语?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
春 江 晓 景 图
——惠崇
lóu hāo
蒌蒿
芦苇
lú
芦芽
xiǎo 晓
yā 鸭
生字 yù lú 芦 欲
liá n 怜
(知晓) (鸭子)(芦苇) (欲望) (怜惜) (晓得) (鸭蛋)(芦荟) (食欲) (可怜)
chǐ
yì n 印
tá i
kò u 扣
qiá ng 墙
(牙齿) (印象) ) (扣留) (高墙)
竹外桃花三两枝
竹林外有盛开的桃花 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 最先得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 刚吐芽,
tún yù
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
tún yù
正是河豚欲上时
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 的时候。
正是河豚欲上时
3、古诗两首1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交流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七、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八、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3、古诗两首
单位
北舍小学
科目
年级
授课人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语文
五年级
李引玲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背诵《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游玩时愉快的心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读诗文
1.自由朗读《望洞庭》,将“螺”这个生字读准,记住字形。
2.组内轮流读古诗,正音。
3.用本组喜欢的方式展示,比比哪个组读得准确又响亮。
活动二:明诗意
1.默读《望洞庭》,在图中找出“青螺”的位置。
结合插图和下面关键字的意思想想诗的大意:Array
①“和”:和谐,融为一体②“镜”
③“未”:没有④“遥”:远
2
3.展示质疑。
活动三:悟诗情
1.读资料,并联系诗句想想《望洞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刘禹锡,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给后人留下了《乌
衣巷》、《西塞山怀古》、《望洞庭》等著名诗篇和《陋室铭》等经典散文。
他的山水诗朴素
优美、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表达了对秀丽山水的热爱和自己游玩时愉快的心情。
2.全班交流,朗读、背诵全诗。
【检测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和:未:
句意:
2.这首诗中前两句把比作。
后两句诗人把比作,比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峨眉山月歌》。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李白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读诗文
1.自由朗读《峨眉山月歌》,读准生字,记住字形。
2.组内轮流读古诗,正音,注意朗读节奏。
3.用本组喜欢的方式展示朗读。
活动二:明诗意
1.默读《峨眉山月歌》,结合下面关键字的意思和插图想想诗的大意。
①“发”:出发②“君”:指人的尊称,这里指友人③“下”:顺江而下
2.组内先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相互纠正、补充。
3.展示质疑。
活动三:悟诗情
1.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个字体会到诗人的这种情感?
3
【检测反馈】
1.默写《峨眉山月歌》,将字写正确、美观。
峨眉山月歌
,。
,。
2.解释带点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发:下:
诗句的意思:
巩固提升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ínɡ húɡuānɡ tán miàn yáo wànɡ qīnɡ luó
()()()()()
ã mãi pínɡ qiānɡ qīnɡ xī sān xiá yú zhōu
()()()()()
二、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括号内:
hã hâ mó mò fā fà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2.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琴音好像一唱一和.(),十分婉转动人。
3.过去想吃面条,就得用磨.()子一点点地把小麦磨.()成面粉。
4.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警察叔叔来了!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两相和,潭面无风。
山水色,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四、根据课内外阅读填写李白的名句。
飞流直下,疑是银河。
两岸猿声,轻舟已过。
孤帆远影,唯见长江。
五、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再写下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白与月亮
不少诗人对月亮十分偏爱,“诗仙”李白也对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静夜思》、《月下独酌》、《关山月》等不朽的诗篇。
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还把月亮当做自己的老朋友呢。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
据说,每逢腊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面看,倒映在水里的月亮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李白的佳话。
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
这天碰巧是腊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一人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
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
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
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
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
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
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1.用短文中的话说说“情有独钟”的意思:。
2.哪些句子是具体写李白爱月亮的?用“﹏﹏”在文中标出。
3.用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在记忆的宝库里搜索一下,写写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至少三句,越多越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