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小故事
友善用脑课改故事
友善用脑课改故事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我们学校的老师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改革中。
其中,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对于友善用脑的课改理念深感认同,并积极地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但张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于是,她开始尝试将友善用脑的课改理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理念,张老师首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她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她经常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同时,她还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了课堂教学外,张老师还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
她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她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张老师的语文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敏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他们开始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对于张老师来说,友善用脑的课改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她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友善用脑的课改理念正是符合这一本质的。
因此,她会继续坚持这一理念,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够像张老师一样,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课改故事语文范文
我的课改故事语文范文篇一:我的课改小故事我的课改小故事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校课程改革已实施2年半时间,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这几年时间的课程改革,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困惑,也有收获,面对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千,改革对于旧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
就这样我的作文课《观察日记》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写好观察日记,我特意在作文的前几天安排学生准备好各自喜欢的小动物、植物、玩具等。
但到了星期二,我检查时,我发现大多同学都准备好了,只有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没有准备,当时我一急便说,呆会儿谁没有东西谁就别想出去玩。
听我这么说,那几个同学急了。
连(转载自: 小草范文网:我的课改故事语文范文)忙跑到教室外的草坝时去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理,虽说用了强制手法,不过还真管用。
说来也怪,听说下午要上观察课,别提孩子那高兴劲了,干什么事情也都起劲。
好容易熬到了下午,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见我一进教室,马上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举的高高的叫到:“老师我有了,老师我有了。
”我见势连忙说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也有两个要求,你们同意吗?”同学异口同声的说:“老师你说。
”我说那好:“一是要认真观察你们各自的东西,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是看谁玩的最有趣。
”同学听了呼啦一下全跑出教室,有几个哭丧着脸说:“老师先前我们都有,但跑了怎么办?我们能再去捉几只行吗?”我说:“当然行。
”这几个孩子就像获了皇上的赦令似的,飞也似的跑开了。
这时同学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蝗虫、蟋蟀、七星瓢虫、山蚂蟥、牡丹花、玩具等等都拿出来了,放在乒乓球桌上,像模像样的仔细的观察起来,不时说我看不见了什么?他又发现了什么?有的还斗起了蟋蟀,斗起了蝗虫,还有的看蚂蚁运粮食。
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同学玩的起劲极了。
我正好乐得个清闲起来,这时有个叫陈露的女同学,平时表现平平,面带羞色的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李老师我捉的是七星瓢虫,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当时一惊,感觉这孩子真是进步多了,起码胆子大多了。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我走上三尺讲台六年之际也是我走进新课程之时,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这对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可谓是有力的冲击。
平等、民主虽然说起来很轻巧,但要在实践中真正做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
但是,我从课改中受益匪浅。
现在倡导有效课堂教学,什么是有效呢?我简单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过在现实的教学中总是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特别是在师生关系上,面对在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弱于教师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时就会不知不觉地扮演起发号施令的角色来。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面对学生一次次重犯同样的错误,那时我就会缺少一份宽容、一份忍耐,往往火冒三丈,声高八度,也顾不得什么教师儒雅的形象。
然而等冷静下来,又会发觉自己是多么鲁莽,而且也会在学生心里生出一道心里屏障,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高。
新课程的春风吹来,我觉得应改变自己的作风,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在这种民主之风下,我觉得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接下来我就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课程改革中我对建立师生关系的认识。
首先,理解最为重要。
一次早自习检查背书,一个学生因书背不出被我批评了几句,他竟然怒目以对,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
双方处于僵持状态,“战争”的怒火一触即发。
但我知道我必须冷静下来,便叫他课后到办公室去。
他把头昂得很高,我知道他的情绪很激动人,就心平气和地询问他最近的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叫他注意增加营养。
最后他笑着告诉我,最近心情不好,因为父亲突然患病,家里经济紧张,农活全都落到了母亲身上,所以母亲的脾气变得很暴躁,一早晨就被妈妈不明不白地大骂了一通,刚到教室又被我批评一顿。
知道了他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他正确对待生活的磨难,并打电话给他妈妈,与她交换意见,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偃师市邙岭三中张育红我的课改故事数学课,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枯燥的计算,乏味的练习。
它不象语文课有动人的故事可以陶冶情操,不象音乐课有悦耳的歌声使人身心愉悦,不象美术课有美丽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那么如何使数学课也趣味横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呢?关键还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努力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快乐玩,高兴学对于玩,则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没有哪个学生不爱玩的,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岂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方说《概率》这一章,内容相对容易,内容其实就是游戏,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可能学生也会理解,可是慢慢有可能就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针对这课的特点,我上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拿来事先准备红球和黑球,让学生动手进行摸球实验,或者让学生玩掷硬币的游戏等等,学生课堂积极性相当的高。
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都掌握的非常清楚,甚至几个平时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这一章也能考出相对满意的成绩,这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再比如应用题中相遇或追击的问题,学生一直很难理解。
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到讲台上表演,让学生体会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抽象问题起了很好的帮忙,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下课后还亲自到真跑道上尝试了,可见他们对于这样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高的。
二、趣味材料导入课堂在进行解方程教学时,我引用了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在他的妻子怀孕期间立下遗嘱:“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上.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我发现学生听的格外认真,连后进生都认真起来,要充分挖掘数学的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在战胜困难的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16我的课改故事——余爱国
我的课改故事初一年级余爱国当我踏上漫漫的教育旅途,便注定要遇上新课程,便注定要和新课改发生一段浪漫的亲密接触。
2001年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新课程如同刚出闺门的少女,神秘而又略带羞涩地翩然而至。
我便与她开始了频频地接触,那一场场精彩的专家课改讲座、那一次次激烈的同伴课改研讨、那一篇篇真诚的自我课改反思,便是我们相处的最好明证。
东风吹来满眼春,新课程的东风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春天般的勃勃生机,少了一些枯燥的讲解,多了一些精彩的互动,少了一些教师的权威,多了一些民主和平等,少了一些指责和批评,多了一些赏识和鼓励。
孩子们也多了些彰显个性的发言,多了一些富有童趣的妙想,多了一些充满自信的展示。
我的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平等与互动,新课改使我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成了我的朋友。
说到这一点,我想起难忘的令我感动的一幕:当时,我带的是一(2)班的政治,这一班孩子,我已陪伴他们走过三年的风风雨雨,眼看着他们在新课改的教育氛围中,一步步成长起来,一天天长大。
毕业的最后一课,全班呜咽一片,当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的喧器顿时沉寂下来,七十多个学生都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出奇的安静,我轻轻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后,开始了我给这些学生们上的这最后一课,这节课上的效果特别好,学生们都安静而又专心地听讲,发言都争先恐后,生怕丢掉了任何一次机会,上黑板练习的同学字也写得十分工整, 临近下课时,同学们纷纷从书包里拿出礼物排好队一一来到我的面前:有的同学手拿一幅自己创作的图画,对我说:“余老师,记得常来看我们。
”有的同学给我送了一支钢笔,,并说: “余老师,感谢您教了我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这支笔给您留做纪念。
”有的同学则给我送了一幅对联“丹心育桃李,红梅报平安”……望着那一大堆放在讲台上的礼物,我的眼里也满含泪水,我定了定情绪,开始了最后一课的全课总结:“学生们,谢谢你们,感谢你们不仅把我当成老师,还把我当作朋友,我会永远想念你们的,也会常来看你们的!”当低沉的钢琴曲《梁祝》想起时,四十五分钟的最后一课已经结束,当我宣布下课时,全班同学都围在我身边轻轻地抽泣,我也被师生之间这种深深的依恋浸湿了眼眶。
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
行走在课改路上------初中语文课改故事与反思泰和三中刘良驹反思之一回望自己的课改之路,历数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信心满怀。
看来,思想滞后,教法呆板,只能让人固步自封,造成“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的恶果。
自从走上语文课改的道路后,我更新了观念,大胆创新,力争做一名“善学者”,我终于又寻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失去的快乐,教学成绩一路攀升。
我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欣喜地收到了“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记》)的效果。
行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
我坚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去收获语文教学的万紫千红,守望幸福的教育人生!课改经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我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然而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无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学生反而越来越害怕语文,越来越厌恶语文,成绩越来越低。
二十多年来,我就像一个摆渡人一般,送走一届届的毕业生,自己却仍在原点与终点之间重复,重复着同样的路程,重复着自己一成不变的风景和没有幸福感的教育人生。
灰暗的天空终于在2006年的初冬绽放出了暖暖的阳光。
那年的12月,泰和三中分六批次将所有初中老师派往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
于是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改革者,心中颇感喜悦。
考察、培训、反思、聆听,教学再次忙碌起来,我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早已习惯的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上我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们是我的士兵,听凭我的调遣,无条件地服从我的指挥。
这样的课堂是否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呢?是不是我扼杀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呢?是不是我用自己的“爱心”理所当然地虐杀了学生的信心呢?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后,我决定脱离传统课堂的束缚,探求高效课堂的灵魂与主旨。
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质疑、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
2023课改小故事
2023课改小故事摘要:1.引言:简要介绍2023课改的背景和目的2.课改中的小故事:描述一个或多个与课改相关的生动故事,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变革3.故事分析:深入剖析故事中体现的课改理念和实践,如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4.课改的意义:阐述课改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5.结尾: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正文:【引言】2023年,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入人心的改革——课程改革。
此次课改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个小故事见证了课改的推进和成果。
【课改中的小故事】在某地区的一所小学,有一位名叫张老师的语文教师。
她积极响应课改号召,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一次课堂上,张老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一篇课文的内涵。
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发言,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自主学习,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故事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课改的核心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
张老师充分发挥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课改的意义】课改的推进,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课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与技能。
其次,课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课改促进了我国家长、教师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氛围。
【结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我的课改故事(1)
我的课改故事(1)
我的课改故事
我校实施课改(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近一年半时间,在这条路上我从怀疑到尝试、从尝试到肯定,再到喜欢,从情感上我经历了比较痛苦的煎熬,但现在的我很自信,是课改给了我自信,是课改给我带来了快乐,慢慢摸索适合自己,并适合学生的课改之路。
我的情感改变在课改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惑,课改提出的一些新理念,比如,“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也让我不知道如何操作是好。
以前近三十年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精心备课,专研教材,上课有激情,课堂上我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得很清楚,生怕有什么没讲到的,没讲明白的,而且还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差补缺,因为我是城区家长公认的好老师,转变我在课堂上角色就成了我最痛苦的一件事,但我不气馁,认真听专家报告,致细揣摸课改区老师的课,经过摸索和努力,现在我的课堂教学基本还给了学生,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子交流、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我们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那么累了。
学生与我在课改中共同成长,不断自信。
我的学生的改变课改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改变。
以前,我在教学中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花时间给他们补差补缺,但是收效甚微,想想看,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知识是老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而老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思想。
现在采用高效课堂的模式,可以使 1。
我的课改小故事
我的课改小故事泰和县实验二小邹筱筠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认为课要上得有活力,有朝气,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灵性,充满艺术!可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犹如一面春风䁔了我的心窝。
我有了方向,有了动力。
把全班的孩子分成了12个小组,并分别给他们取了组别名称:活力组,精灵组,梦想组,拼搏组,快乐组......小组和小组之间形成合作竞争。
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学习的乐趣也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
语文教学贴近于生活,我就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语文的魅力。
如在教《找春天》这篇课文,首先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在美妙的歌声中感觉到美丽的春天,并且知道去哪里能发现春天。
而后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找春天,孩子们个个都兴奋,个个像春天的使者,他们会找到刚破土的小草,找到刚发芽的嫩叶,会找到和冬天不一样色彩的天空......孩子们会给我出其不意的答案,孩子们个个都欢呼雀跃找着春天。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每个都是神采飞扬,每个都是充满活力。
语文教学要给孩子们说的空间,让他们自信地表达,从而去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未来的——》,我先引导学生们想想现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你认为有你不满意的地方?你想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即提高,个个都跃跃跃欲试,小手举得高高的,用期盼的眼神等着我去叫他们说的机会,我很惊讶也很高兴孩子们的想象力。
有说“未来的鞋子”,有说“未来的书包”,有说“未来的房子”.....第二天交上来的作文就比以前大有进步,每篇文章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语文教学还需放飞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统治者”,“直接知识传授者”,现在得改变地位,“主讲者”应交给学生们,给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学习生字时,我说生字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立刻举手如林,思路清晰地回答哪些是翘舌音,哪些是平舌音,哪些字要注意不能多一笔,少一笔,不能少一点,多一点。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明德小学肖雨诗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老师,我却是阴差阳错当了老师。
原因是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他知识渊博。
讲到课文中很多情节,他都告诉我们他曾去过。
那种身临其境的陶醉感带给学生的是如醉如痴的美的享受。
幼年的我想到当老师必要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满腹经纶。
可自己是井底之蛙,对老师这种职业只剩下敬畏之心了。
我一直遵守一个原则:既为人师,就不能误人子弟。
行走在课改路上,从课改大潮中采几朵浪花,见证一段美好的回忆。
原来的课堂主要是师讲生听,通过课改,我们现在变成以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导航,让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展示。
原来在师讲的时候要面面俱到,学生不去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易萎靡不振,只有几个优等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现在,对学、群学把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倾听、质疑时,也敢于争辩了。
有一次,围绕一个问题,李佳俊和胡佳欣辩论的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我感叹:原来不爱发言的同学是大智若愚呀!上次在赛课教室,两组同学pk的课本剧,配有道具,“啪”、“啪”!惊堂木刺耳尖锐的响声,让学生感受到面对的就是一群凶残的匪徒;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锦上添花的肢体表演,把同学们拉回到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的往事当中。
似乎有时光倒流,电影回放的效果。
后面刘夏青和凌雯的记者访谈,“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远,有的近。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十六年前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一组优美的排比,让学生啧啧称赞,掌声不断。
“女儿”的回答,很好地再现了革命先辈那种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时光无法倒流,人生没有彩排。
老师的智慧不能代表学生的智慧,大胆的放手吧!相信孩子们自然生成的课堂,才是最本真的课堂,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改故事-用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用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歇。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教师不是神,学生不是人,他只是一个孩子,一块需要教师精心雕琢的玉”。
尤其是看到我们班级的新生冯浩然时,我的心境就少了几许狭隘,多了几分理解与宽容。
这学期,我任一年级班任。
面对60张充满稚气的笑脸,我似乎又回到了孩童时代,但仅仅是短时期的愉悦,更多的是思考。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活泼,以自我为中心,这都可以理解。
只是我班有个孩子极其特殊,由于父母离异,从两岁时就由爷爷奶奶照顾,8岁入学了,看似正常却与同龄孩子有很大的差别。
新生第一课我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学生按照大小个站好排正准备出发,他却因为没有站到认识的同学身后而拉着楼梯栏杆在地上打滚;还有平时上课时,想上厕所,自己就会直接打开班级后面的门,偷偷溜走;看到同学有好看的学具就抢。
诸如此类的举动不止一二,令我十分头疼。
上周的一天晚上,这个孩子胃肠感冒,上吐下泻。
第二天早上到班级时,我看着就有些不对劲。
第一节课,我正满怀激情的和同学生们上课,只听后座的一女生叫道:“老师,冯浩然又坐地上了”。
我当时真的很生气,待学生做练习时,我走到他桌旁,看到他额头全是汗,我轻轻地把他抱在怀里。
贴贴脑门,不发烧,孩子无力的看着我,我早忘了要发火的事,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别出声的手势,全班都安静了。
后来我联系家长,带孩子去了医院。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在医院哭着和他年近70岁的奶奶说:“奶呀,我今天可难受了,老师抱我起来,我就想哭,以后我得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冯浩然的奶奶边给我打电话边哭,言语之中充满了感激。
其实,往往就是这样,我们一句关切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抚慰从学生那里反射回来的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就是再朴素不过的“爱”的力量。
无声的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帮助我们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得学生亲其师,近其师,自然信其师,信其道。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教学路上的指示牌余江县第一中学朱丽荣作为一名师范生,“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这个词汇并不陌生, 大学期间已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只能算是“管中窥豹”,直到接触到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才深刻体会到新课改的内涵与精髓,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看完教育综合这本书后,我跃跃欲试,想立刻用理论去实践自己的教师梦,结果,丰满的理想败给了骨感的现实。
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利用好新课改这块教学路上的指示牌。
一、拨开迷雾,发挥新课改的指示牌作用2016年的暑假让人感觉特别的漫长,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开学啦。
我轻轻的走进校园,迎风而来的是一阵阵军训的呐喊声,不由心中暗喜,这就是我的学生啦,终于重回阔别已久的三尺讲台,我迫不及待的去拿班级课程表,用心准备着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在我紧张而又无措的时候,我想到了书上的理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我先去请教了有经验的教师,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听完我更紧张了,我带的文科C班(最差的班级),相当一部分孩子是为了逃避数学才选择的文科,普遍存在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制力偏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上课迟到、早退、讲话、睡觉、玩手机、看小说等方面。
面对这种情况,我压力倍增,也明白,不能全凭满腔热血,于是我又端起了新课改这块“指示牌”,暗暗地为自己鼓劲加油。
一个月下来,这些后进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反而给了我一些惊喜,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课堂的学习氛围很轻松,但受制于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氛围不浓等主客观因素,短期内要提高学习成绩,必须综合施策。
二、放低姿态,与学生“套近乎”、交朋友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总少不了叛逆、早恋、懒惰等等,我想这是由于不了解新时期学生特征导致的,现在的学生思想解放、追求独立、自尊心强,只有与他们套近乎、交朋友,才能了解学生、教育学生、成就学生,以下是我与部分上课不听讲的学生的谈话:教师:你们是不是不喜欢数学老师;学生:不是;教师:那是什么原因你们不喜欢听我的课呢?学生:我初中的时候数学就学的不好,现在这么难更听不懂;教师:其实我数学一开始也不好,你们想不想知道我后来为什么数学进步那么快;学生:想;教师:那我们就以朋友的身份约定,你这个星期认真听课,如果听懂了,我就告诉你原因,还有,既然成为朋友了,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讨论。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而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亲身经历了课改带来的冲击和变化。
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反思的过程。
还记得课改之初,我怀揣着一丝迷茫和不安。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突然间要打破常规,尝试新的方式,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我深知改革是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为了让他们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洪流之中。
我开始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课改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首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往,我总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们则在下面被动地接受。
现在,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设计了各种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探讨。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似乎不太适应这种方式,他们习惯了被老师“喂食”,不知道该如何自己去“觅食”。
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慢慢地,学生们开始变得主动起来,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给出了一道难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一开始,大家都沉默不语,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我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梭,倾听他们的想法,适时地给予一些提示。
终于,有一个小组的同学率先找到了思路,他们兴奋地向其他小组分享。
其他小组在他们的启发下,也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每个小组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一刻,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成功的喜悦。
除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我还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拓展。
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我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历史文化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展示历史文物的图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我的课改小故事
我的课改小故事天玉镇桥上小学:杨金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一、语文教学更趋于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过于追求知识的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
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更趋生活化,就是这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首先,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
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如: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把课堂布置为商场式,小朋友扮成顾客和售货员,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商品,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朋友们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么会不思潮涌动呢?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其次,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但是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例如,《美丽的小路》一文,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小学生大都没有意识到垃圾来自哪里。
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作调查,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去调查,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己是那么的重要,都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卫生,不再乱扔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中参与了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再次,方法上有所创新。
语文课的活动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
我的课改故事(赵斌)
我的课改故事新课程课改,像一声春雷,惊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荡起学生们智慧的潜能,更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下面就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课改故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记得那是参加课改不久,我执教的一节校级公开课。
在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我决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并特别宣布:同学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在一番准备之后,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
由于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由,所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回答。
我也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回答是否沾边,都报以鼓励的微笑,还不停地给予表扬和小小的"物质刺激"。
老师的鼓励和"礼品"的诱惑,像一剂兴奋剂,把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出来了,很多人抢着举手,根本无心听别人的发言。
有的学生干脆跑到讲台上面对着我高谈阔论;有的同学似乎觉得课堂的热闹与他们无关,自顾摆弄着桌上的学具;个别调皮的学生甚至在那边打闹……课堂乱如市场,我不断地发出号令,竭力地想调控课堂。
然而,我孤立无援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淹没了。
渐渐地,课堂变得无序了……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让我羞愧难当。
我想:我按照新课程理念来上,可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课后,同事们的点评一语中的。
原来是我肤浅地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注重表扬和鼓励,但不能滥用;给学生自由是对的,但仍然需要我们机智地把握课堂,巧妙地捕捉有益的信息资源,不露痕迹地化解问题,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
而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多么不易啊!这需要为师者有浑厚的功力、深厚的积淀……这时候,我终于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知识的贫乏与浅薄,意识到唯有切切实实地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在课改的风浪中勇立潮头、横搏激流。
二、在导学理念的构建中促进成长。
导学是课改的一大亮点。
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换了课堂的主人翁,它如晴天霹雳一般要在课堂上封住老师的嘴!15年我在级部领导的引领下开始了“八环节”导学案教学模式。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丰城二中饶淑丹有人说,课改是一场战争;有人说,课改就是吃苦;也有人说,课改就是学着别人干……说是战争太过残酷,说吃苦太过悲观,说是学着别人干太过被动。
我倒觉得课改是一个故事,一个由我们用心来书写的故事。
虽然故事里会有挫折,会有失败,会有泪花,但终究会有快乐。
下面我就采撷我在课改中的几多浪花与大家共享。
故事一: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
记得我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先让学生读读这首诗。
孙通同学几乎把手伸到我的脸上,嘴里嚷着:“我来!我来!”他站起来,大声念道:“梦游天老…吟留别”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叫起来:“兄弟,标题都读错了!”孙通同学手足无措,十分尴尬。
我摆摆手:“大家别笑,孙通同学读得很好!不会,才要学嘛!”大家一下子静了下来。
我转过身摸着他的头说:读书要仔细看,认真读,相信你第二次一定能读好了。
”孙通拿起书,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个诙谐的批评、一个鼓励的目光都会渗入学生的心头,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
如“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在老师关爱激励下,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会产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并以此作为参与学习的动力。
师生之间的情感在宽容的交往中不断交融。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换位思考,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对学生不求全责备,允许失败,鼓励“异想天开”,乐于接受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尊重需要,提倡合作、鼓励探究、共同参与。
故事二:“老师,您等一等……”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们下课以后再讨论。
”或者是“还有什么话下课以后再讲给老师听,好吗?”但真正能珍视与学生课外交流的老师有多少呢?紧张的工作会迫使你权衡之下放弃与学生的课外交流。
每堂语文课下来,我总无法也不忍心立刻抽身离开教室,有时我是被讲台上待批的作业绊住的,有时我是为学生个别辅导留下的,而大多数情况则是被孩子们一句“老师,您等一等……”给拽住了脚步。
我与课改故事获奖范文
我与课改故事获奖范文在教育的大舞台上,课改就像一场热闹非凡的大戏,而我呢,既是观众,也是个小小的演员,在这场大戏里有着不少令人哭笑不得又收获满满的故事。
记得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我那叫一个懵啊。
就像突然被丢进了一个满是新奇玩意儿的迷宫里,完全找不着北。
以前上课,那就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我们在台下昏昏欲睡地听,偶尔做做笔记,就像机器人按照程序执行任务一样。
可课改一来,这游戏规则全变了。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变成了我们的“大舞台”。
老师就像个导演,我们学生则成了主演。
刚开始我还特不适应,心想:“这咋回事啊?让我发言,我哪会啊?”就说那次语文课吧,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
我们这一组的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就开始了,我当时就像个木头人似的,傻愣愣地听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什么“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孤独感”,各种想法像爆米花一样往外蹦。
我听着听着,心里也痒痒起来,可又怕自己说错。
犹豫了老半天,我才小声地说:“我觉得这篇文章还可能是作者在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呢。
”没想到大家听了之后,都觉得有道理,还一个劲儿地夸我想法独特。
那一刻,我就像挖到了宝藏一样兴奋,原来自己的想法也很有价值呢!这课改的路上也不全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次数学公开课,老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自己去探究一个数学定理。
我当时看着那题目,就像看天书一样,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小组里的其他同学都很积极地在尝试各种方法,我却只能干瞪眼。
最后还是小组里的学霸拉了我一把,他一步一步地给我讲解思路,我才慢慢跟上了节奏。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这课改虽然给了我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也得自己努力去适应、去探索,不然就只能被落下。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爱思考,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以前我是个胆小内向的学生,现在就像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我不再害怕犯错,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我的课改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也曾经对课改抱有一些犹豫和担忧。
但是,经历了一次课改实践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在课改之初,我对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有所保守。
我习
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上我是主角,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在一次课改的研讨会上,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我开始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思考
和讨论。
我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在团队中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我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不是
一味地接受我的观点。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参与,也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除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我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
我引入了
一些实际案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们了解到知识的应用和前沿。
我还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课改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也收获了更多的教学乐趣,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的活力和创造力,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通过课改,我不仅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改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我愿意继续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教育,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的课改故事。
课改故事
课堂故事关注点滴,放眼未来实施课改以来,我们班采用了小组捆绑式评价,竞争激烈,效果显著。
从常规到学习,都让我省了很多心。
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开始提高,也开始慢慢学会欣赏自己。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但是,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眼睛也在关注别人,关注别人是否犯了错误,关注别人是否做得没有自己好等等。
给我“告状”的同学多起来了,不时有同学来说:“老师,郭聪慧的座位底下又有垃圾了。
”一会又有同学来说:“老师,袁蓥的家庭作业是早上来学校才写的。
”座位底下有垃圾这点小事,只要善意提醒她捡起来就可以的,居然要惊动我,这样的场面不是我想看到的。
孩子没有恶意,他们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小组得到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们或许只想让同学进步,只是不知道采用什么方式。
怎么办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小组评价体系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了,而且还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多种方案。
我想,如果我直接指出这种现象不好,可能会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甚至会伤害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
如果说得不痛不痒,又起不到效果。
最后,我决定让同学们自己说。
恰好,在一节语文课前,又有同学报告了。
于是,我没有按原计划上课,而是让大家说说同学身上的优点。
每个同学都能参与,都有机会发言,而且可以听到同学眼中的自己,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果然,学生们听说可以说说同学,高兴得不得了,又听说一定要说优点,又犹豫了。
看来大家没有欣赏别人的习惯,我开了个头说:“你们看,李东辉,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却热爱劳动,每次劳动他都最积极,像上次扫地,你们扫一组,他却扫两组,你们说他是不是一个很热心的的人啊?”思路打开了,学生们又踊跃了。
张超文立刻站起来说:“我喜欢申亮,他很讲究卫生。
”我还没说话,畅怡婷说:“还有李灵洁,每天早上到学校后都要去检查卫生。
”到了后来,基本没有我说话的机会了,我就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小脸通红,神情兴奋,听到赞美的话,每个人都会很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课改小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国家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时间,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这几年时间的课程改革,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困惑,也有收获,面对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千,改革对于旧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
就这样我的作文课《观察日记》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写好观察日记,我特意在作文的前几天安排学生准备好各自喜欢的小动物、植物、玩具等。
但到了星期二,我检查时,我发现大多同学都准备好了,只有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没有准备,当时我一急便说,呆会儿谁没有东西谁就别想出去玩。
听我这么说,那几个同学急了。
连忙跑到教室外的草坝时去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理,虽说用了强制手法,不过还真管用。
说来也怪,听说下午要上观察课,别提孩子那高兴劲了,干什么事情也都起劲。
好容易熬到了下午,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见我一进教室,马上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举的高高的叫到:“老师我有了,老师我有了。
”我见势连忙说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也有两个要求,你们同意吗?”同学异口同声的说:“老师你说。
”我说那好:“一是要认真观察你们各自的东西,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是看谁玩的最有趣。
”同学听了呼啦一下全跑出教室,有几个哭丧着脸说:“老师先前我们都有,但跑了怎么办?我们能再去捉几只行吗?”我说:“当然行。
”这几个孩子就像获了皇上的赦令似的,飞也似的跑开了。
这时同学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蝗虫、蟋蟀、七星瓢虫、山蚂蟥、牡丹花、玩具等等都拿出来了,放在乒乓球桌上,像模像样的仔细的观察起来,不时说我看不见了什么?他又发现了什么?有的还斗起了蟋蟀,斗起了蝗虫,还有的看蚂蚁运粮食。
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同学玩的起劲极了。
我正好乐得个清闲起来,这时有个叫陈露的女同学,平时表现平平,面带羞色的走到我身边,轻轻的说:“李老师我捉的是七星瓢虫,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当时一惊,感觉这孩子真是进步多了,起码胆子大多了。
另外她的作文水平不好,正好借此机会我也可以辅导她。
我连忙说:“好哇,我们一起来玩。
”我把七星瓢虫放到乒乓球桌上,我说:“陈露,你看它是什么样的?”她说:“我看它是壳是圆形的,上面还有些黑色的小圆点,像个花皮球。
我说:“你真不错,来我们用小木棒敲敲它,看它怎么办?”她说:“好哇。
”然后我就用小木棒不停在它旁边轻轻地敲起来,大概是我们把它搞烦了,一下子就飞起来了,我连忙一把抓住。
我说:“陈露,你刚才又看见了什么?”她连忙说:“我看见它飞起来时,有一对黄色的小翅膀,飞得还很快,要时我们刚才慢一点,差点就让它飞跑了。
”我说:“真好!来,我们再玩玩。
”我又把七星瓢虫又放在那儿,只见它又变成原来那样子,我们只好用木棒不停的在它旁边又敲了起来,可是敲了很久,它还是一动不动,我说这家伙怎么啦?她说:“老师,它是在装死。
不信一会它又会飞的。
”说来也怪,她话刚说完,七星瓢虫真的又飞起来了。
她高兴的大叫:“快抓住它,快抓住它。
”这时又来了几个同学在旁边助威:“陈露,加油,陈露,加油。
”还有的说:“加什么油?当然是加猪油。
”说着一片哄笑,高兴的不得了。
终天被她抓住了,我趁机讲解了一些七星瓢虫的知识。
并说如果把刚才你所观察到的,所玩的写不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你能写下来吗?她听了笑着说:“当然能。
”
大约离下课还有10来分钟,有的孩子对一种玩的比厌倦了说:“老师我能不能再去找别的玩。
”我说:“当然可以。
”其中以曾贵为首的一伙冲到下面的草坝里,他们东翻翻,西翻翻,一会就翻出一条山蚂蟥来,好大好大,看了就叫人心跳、发抖。
这也许是我见到的最大的一条蚂蟥了,我连忙往后退,可是同学一点都不怕,一会就围上了一大堆,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
有的说它像铁丝虫;有的说它嘴巴是个吸盘,有的说如果被它的嘴巴咬住了,它就会喝人的血,有的说它像蚯蚓一样慢慢地爬的……我趁机便说:“刚才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如果把观察到的,还有你们怎么玩的全写下了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大凡好多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都是经过仔细观察,精心构思而写出来的。
比如我们学的《爬山虎的脚》这一课,里面对没触着墙的脚是什么样的,触着墙的脚又是什么样的,之所以作者写的那么详细都是经过仔细观察写出来了。
同学你只要你们平时做个有心人,就会写出好文章来。
”有的同学听了说:“原来是这样,我们以后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听了欣慰的点了点头。
正好下课铃响了,我说:“那下节课就把这节课所看所玩的通通都写下来,同学们能做到吗?”同学都异口同声的说:“能。
”
第二节的铃声一响,我走进教室,教室里十分的安静,只有写字的沙沙的声音,我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一股作气,千万别停下了,就是遇到不会写的字和词,也别停下来,等写完了回头来解决它们,千万别让它们打断你的思路。
还有把你在观察中的趣事,还有想象的内容也加进去就是一篇好文章。
”时间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没想到半个小时候后同学们就陆陆续续的把作文草稿给我了,看着一篇篇文章的出炉我心理别提有多高兴,高兴的是孩子们个个写的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具体、有趣。
更让我没有意料到的,特别是陈露的作文,原来对她来说写作文比登天还难,可这次却写得那么好,我真的是无法相信,我当着全班表扬了她,同学都在吃一惊,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陈露是个差生,老师怎么会表扬她呢?而她完成了,而且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此时的她露甜甜的笑容,看上去是那么的幸福。
从她的身上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不是谁天生就那么差,当然不包括智障和残疾的儿童。
只是我们有时教学方法不恰当,就像她(陈露)我们只要改变一下方法,她就可以变得很优秀。
这就要求我要求老师不但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
不仅让同学们玩的挺开心,学习也会更轻松,真是何乐而来为呢?就像有些孩子们在作文中说的那样,今天真高兴,我们多么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当然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我以往陈旧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真正做一个新时代的教师。
这就是我的课改小故事之一,至今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