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ppt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实用性
引入生活实例
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加强实践操作
通过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06
教学资源分享与交流
网络资源推荐
01
学科网
提供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等各个学段的优质教学课件、题库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统计等,以增强他们的实践 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竞赛活动
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评估的方法
1 2
平时观察
平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
作业评估
定期布置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 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
05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和对策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通过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运用游戏化教学
将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重鼓励和激励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入问题解决策略
通过引入问题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用。
实用性
小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后续学习
小学数学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 础,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 识,如加减乘除、分数、 小数等。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质课件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与 方 向 (二)
根用定据方某平向个面和点示距的意离位图 确 置,(长(以12度)确)确根代定定据表平观方的面测向实图点和际上、距距某方离离个向两点标个的和条具图件体上,位单才置位可
描述简单路线图 起点、方向、距离、终点
以题为例,解决问题
1.如图,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 一座纪念碑。公园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 的水泥路,长约1.41km。 【教科书P111 第4题】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3.14×1×2= 6.28(km) 答:这个公园的围墙长6.28 km。
如图,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 座纪念碑。公园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 的水泥路,长约1.41km。 【教科书P111 第4题】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距离南门多远?
2×1=2(km) 答: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距南门2km。
强化练习,巩固应用
1.(1)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
【教科书P115 练习二十三 第14题】
1. (1)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
【教科书P115 练习二十三 第14题】
45°
1. (1)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
【教科书P115 练习二十三 第14题】
45°
【教科书P115 练习二十三 第14题】
怎样确定位置?
既要明确方向,又要明确距离。
如图,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 座纪念碑。公园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 的水泥路,长约1.41km。 【教科书P111 第4题】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km的圆形小湖, 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14×12-3.14×0.22 =3.14×1-3.14×0.04 =3.14-0.1256=3.0144(km2) 答: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3.0144平方千米。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37页
三、编排特点
1. 在学生已经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教 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2. 提供丰富生活素材,凸现统计意义和 价值。
第38页
四、详细编排
第39页
五、教学提议
1. 在已经有知识基础上教学。
2. 重视对统计量意义了解,防止简单统计 量计算。
3. 适当把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要 求。
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
数
例3:连加连减
加
法
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和
例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减
⒊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2:加法整数运算定律
法
推广到分数
第34页
五、教学提议
1.注意沟通知识间联络,促进迁移。
2.用好相关数学文化阅读材料,适当补充包 括分数运算史料。
➢埃及分数(分子为1分数):真分数表示为有 限个分母不一样埃及分数得和。 ➢1能够表示为项数很多埃及分数和。
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
长
正方体
方
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表面积
和
表面积计算
正
方
体积、体积单位
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间进率
Hale Waihona Puke 容积和容积单位第20页五、教学提议
抓住概念本质特征进行教学。
第21页
实践活动:
粉刷围墙
第22页
第四单元 分数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 分数意义 ❖ 真分数与假分数 ❖ 分数基本性质 ❖ 约分(最大公因数) ❖ 通分(最小公倍数) ❖ 分数与小数互化
第11页
三、编排特点
三、编排特点
1. 在学生已经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教 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2. 提供丰富生活素材,凸现统计意义和 价值。
第38页
四、详细编排
第39页
五、教学提议
1. 在已经有知识基础上教学。
2. 重视对统计量意义了解,防止简单统计 量计算。
3. 适当把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要 求。
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
数
例3:连加连减
加
法
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和
例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减
⒊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2:加法整数运算定律
法
推广到分数
第34页
五、教学提议
1.注意沟通知识间联络,促进迁移。
2.用好相关数学文化阅读材料,适当补充包 括分数运算史料。
➢埃及分数(分子为1分数):真分数表示为有 限个分母不一样埃及分数得和。 ➢1能够表示为项数很多埃及分数和。
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
长
正方体
方
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表面积
和
表面积计算
正
方
体积、体积单位
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间进率
Hale Waihona Puke 容积和容积单位第20页五、教学提议
抓住概念本质特征进行教学。
第21页
实践活动:
粉刷围墙
第22页
第四单元 分数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 分数意义 ❖ 真分数与假分数 ❖ 分数基本性质 ❖ 约分(最大公因数) ❖ 通分(最小公倍数) ❖ 分数与小数互化
第11页
三、编排特点
小学数学课件人教版ppt
2. 32×1.25×2.5=( )(说思路)
• 1.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 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 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2.仔细观察,在方框里接着该怎 么画?说出解题思路。第20个图形 有( )个○。
……
• 1.一个体积为1的立方体,它的占地面 积一定是1吗?
1
2.将0.34, 33.3%,
2.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 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
①
②
④ ③
3 6 ⑴摆第1个图形用
枚棋子,摆第2个图形用
枚棋子,摆第3个图形用
9 枚棋子;
3 n ⑵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个图形用 _ 枚棋子,摆第100个图形 用 300 枚棋子。
1.判断:人离窗子越来越远时看到的 窗 外的范围会越来越窄。
2.五年级同学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3人,比 参加书法小组人数的2倍多5人,如果设书 法小组有x人,请说出你列的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平方米
• 1.判断:零下2℃到8℃相差6℃。
1 42
的结果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1.判断:把10克糖放入20克水中,那么 糖与糖水的比为1:2。
2. 下图中,瓶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 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 子中,能倒满 杯。
• 1.判断: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2.计算:98+998+9998+99998= (说思路)
2. 10米增加它的 1 后再减少 1
2
2
• 1.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 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 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2.仔细观察,在方框里接着该怎 么画?说出解题思路。第20个图形 有( )个○。
……
• 1.一个体积为1的立方体,它的占地面 积一定是1吗?
1
2.将0.34, 33.3%,
2.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 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
①
②
④ ③
3 6 ⑴摆第1个图形用
枚棋子,摆第2个图形用
枚棋子,摆第3个图形用
9 枚棋子;
3 n ⑵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个图形用 _ 枚棋子,摆第100个图形 用 300 枚棋子。
1.判断:人离窗子越来越远时看到的 窗 外的范围会越来越窄。
2.五年级同学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3人,比 参加书法小组人数的2倍多5人,如果设书 法小组有x人,请说出你列的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平方米
• 1.判断:零下2℃到8℃相差6℃。
1 42
的结果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1.判断:把10克糖放入20克水中,那么 糖与糖水的比为1:2。
2. 下图中,瓶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 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 子中,能倒满 杯。
• 1.判断: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2.计算:98+998+9998+99998= (说思路)
2. 10米增加它的 1 后再减少 1
2
2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公开课优质课件
1740
答:该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讨论归纳: 1 4 5
×
1
2 4
1 9 5
…02 ………120乘乘114455的的积积
174 0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
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 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144x15= 2160(本) 2160+40=2200(本) 答:学校应买2200本练习本。
144 X 15 —————
720 14 4 ————— 2160
解决问题2:
我国发射的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 绕地球一周要用 114分钟。
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 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解决问题3:
A 243 B 2430 C 729
(2)如果263×47=12361,那么 47×263=( C )。
A 10626 B 7854 C 12361
(3)196×39的积是( B )位数。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解决问题1: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 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口算:
23×30 = 690 47×20 = 940 42×19 ≈ 800 58×41≈ 2400
算一算:
56 ×26 =
64 ×34 =
从刚才的计算中,你 还记得二位数的 乘法方 法吗?说说你是怎样想 的。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同学们 要能够列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计算题,并且能够解决相关 的实际问题。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新人教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数学《角》课件
A
O
α
B
1
记作:∠AOB 记作:∠α 记作:∠1 或∠BOA
或∠O
角的表示方法及注意事项
表示方法
注意事项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表示顶点的字母要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顶点处只有一个角
3、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 4、用一个数字表示
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 并写上希腊字母
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 并写上数字
B
5
4 3
D
A
2 1
C
∠1
∠2
∠3
∠4
∠BCE ∠ACB ∠BAC ∠DAB
E
∠5 ∠ABC
勇往直前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BAD与∠BAC 是同一 个角吗?
答:∠BAD与∠BAC 是同一个角
A D
(2)能用一个大写母表示的角有几个?
是哪几个角?
答:有2个,是∠A和∠C
B
C
(3)以点B为顶点的角有哪几个? 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哪几个?
答:以点B为顶点的角有∠ABD、∠CBD、 ∠ABC; 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ADB、∠CDB。
找规律
从一个点引出2条射线可以形成1个角;引出3条
射线可以形成 3 个角;引出4条射线可以形
n(n 1)
成 6 个角;引出n条射线可以形成 2 个
角。
n
4 3 2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 )
(4)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起始位置旋转到终止
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 )
(5)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
(× )
(6)因为平角的两边也成一条直线,所以一条直线可以
小学数学教学ppt课件
具有重要影响。
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
培养非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非认知能力,如学习态度、学习 习惯和价值观等,对于学生的未 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 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
进措施和建议。
反馈与调整
将评价结果和反思结果及时反 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他们调 整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06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与展望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提供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包括硬件、软件、 人件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应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解决 复杂的行程问题。
“面积与周长”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的 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 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
教学策略
教学成果
通过PPT动画演示,将面积 和周长的概念形象化,同时 结合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
题目背景解读
数学模型建立
执行计算或推理
整合答案
应用题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枚举法 图解法
分析法 综合法
0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总结词
通过模拟或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
培养非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非认知能力,如学习态度、学习 习惯和价值观等,对于学生的未 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 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
进措施和建议。
反馈与调整
将评价结果和反思结果及时反 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他们调 整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06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与展望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提供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包括硬件、软件、 人件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应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解决 复杂的行程问题。
“面积与周长”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的 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 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
教学策略
教学成果
通过PPT动画演示,将面积 和周长的概念形象化,同时 结合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
题目背景解读
数学模型建立
执行计算或推理
整合答案
应用题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枚举法 图解法
分析法 综合法
0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总结词
通过模拟或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11
那个更 合理呢
1.2×0.8 = 9.6 平方米 1.2 ×0.8 = 0.96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11 2 3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1.2 × 0.8 = 0.9 6
1.2 × 0.8
扩大到他的10倍
12
扩大到他的10倍
×8
————————— 缩小到他的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1 6.7 × 0.3 2 2.4 × 6.2 3 0.56 × 0.0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3 0.56 × 0.04
探究新知
两位小数 两位小数
0.56 ×0 . 0 4
巩固练习 四位小数
224
怎么点小 数点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0.5 6 ×0.0 4
0.0 2 2 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有什么收获?
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先按整数乘法 算出积,再看 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 从积的右边数
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小数 位数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在前面用0补足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想一想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 够,怎样点小数点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结论二:
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要在 前面用0补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引入尝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积的变化规律》优质课件
321321×200=642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64200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2×3= 36
48×5=240
20×4= 80
120×3=360 48×50=2400 20×8= 160
120×30=3600 48×500=24000 20×36= 720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不断变大。
用以上的方法依次比较其他算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不断变小。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一、复习引入
一块长方形果园长321米, 宽2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
24÷8=3 200×3=60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600平方米。
四、拓展应用
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8×16=
(48×2)×(16÷2)=
(48÷4)×(16×4)=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 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 (或乘)相同的数,积( )。
五、课后总结 三、巩固练习
本节课结束 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3 课时 积 的 变 化 规 律
温馨提示:课件中所有视频、 动画、声音请在幻灯片下观看, 如不能观看,请更换设备或电 脑观看。
一、复习引入
一块长方形果园长321米, 宽2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
321×2=642 321×200=642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64200平方米。
小学数学教学ppt课件
何。
促进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总结性评价的结果进 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
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自评与互评
增强自我意识
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促进合作学习
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 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评价能力
通过自评与互评,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 ,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学生反馈与成绩评估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成绩评估,了解PPT课件的教学效 果。分析学生在使用PPT课件后的学习效果,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教学改进建议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效果反思,对PPT课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教 学重点和难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 案例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运算规则。
小数
介绍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点的移 动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 则等。
分数
介绍分数的概念,包括分数的表示 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等。
数的四则运算
01
02
03
04
加法
介绍加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规则,包括加法的交换律、结
合律等。
减法
介绍减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规则,以及减法与加法之间的
增强互动性
在PPT课件中增加互动环节,如问答、小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未来教学展望
引入更多数字化工具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未来数学教学将更加依赖数字化工具。在PPT课件的基础上,可 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数字化工具,如数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总结性评价的结果进 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
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自评与互评
增强自我意识
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促进合作学习
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 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评价能力
通过自评与互评,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 ,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学生反馈与成绩评估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成绩评估,了解PPT课件的教学效 果。分析学生在使用PPT课件后的学习效果,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教学改进建议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效果反思,对PPT课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教 学重点和难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 案例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运算规则。
小数
介绍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点的移 动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 则等。
分数
介绍分数的概念,包括分数的表示 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等。
数的四则运算
01
02
03
04
加法
介绍加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规则,包括加法的交换律、结
合律等。
减法
介绍减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规则,以及减法与加法之间的
增强互动性
在PPT课件中增加互动环节,如问答、小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未来教学展望
引入更多数字化工具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未来数学教学将更加依赖数字化工具。在PPT课件的基础上,可 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数字化工具,如数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PPT课件19页PPT
四.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先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子,1.比如说“从图 书馆借一本书。如果每天读35页,就要晚还书 1天;如果每天读40页,最后一天就要少读5页; 这本书的借阅是几天?这本书有多少页?”首 先理解这个关键句:如果每天读35页,“就要 晚还书1天”,意思是“如果每天读35页,还 剰有35页没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PPT课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 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 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如果我 们说一个数学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 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 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 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 案例能够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 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背 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
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 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 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 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 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 有趣。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 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 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 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 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 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 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小学数学PPT课件
就从高位借1当10。
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 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024/1/25
6
数的乘除法
2024/1/25
01 02 03
整数的乘除法
乘法中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 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 几个0;除法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根据除数是1位数 除法法则计算。
小学数学PPT课件
2024/1/25
1
2024/1/25
CONTENTS
• 数的认识与运算 • 图形与几何初步 • 量的计量与单位换算 • 方程与不等式初步 • 统计与概率初步 • 拓展思维训练
2
2024/1/25
01
数的认识与运算
3
数的读法和写法
2024/1/25
01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
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 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5
数的加减法
整数的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 法中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减法中
不够减就从高位借1当10。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 齐),从最低位算起,加法中满 几十就向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
7
2024/1/25
02
图形与几何初步
8
认识图形
2024/1/25
点的认识
了解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没有大小 、形状和方向。
线的认识
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 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024/1/25
6
数的乘除法
2024/1/25
01 02 03
整数的乘除法
乘法中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 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 几个0;除法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根据除数是1位数 除法法则计算。
小学数学PPT课件
2024/1/25
1
2024/1/25
CONTENTS
• 数的认识与运算 • 图形与几何初步 • 量的计量与单位换算 • 方程与不等式初步 • 统计与概率初步 • 拓展思维训练
2
2024/1/25
01
数的认识与运算
3
数的读法和写法
2024/1/25
01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
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 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5
数的加减法
整数的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 法中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减法中
不够减就从高位借1当10。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 齐),从最低位算起,加法中满 几十就向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
7
2024/1/25
02
图形与几何初步
8
认识图形
2024/1/25
点的认识
了解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没有大小 、形状和方向。
线的认识
中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课件推选垂径定理
A O B
D
A B
D
C
O
C
谢谢观看
请指导
∴ AE=AD ∴ 四边形ADOE为正方形.
E
·
D B
O
A
课堂讨论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导:
① ②
② ④ ⑤ ① ④
③ ④ ⑤ ③ ② ⑤
① ③ ② ① ④ ④ ③ ⑤ ⑤ ②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 对的两条弧。 (2)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 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 )(3)经过弦的中点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 ( )(4)弦的垂直平分线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1.已知P为⊙O内一点,且OP=2cm, 如果⊙O的半径是3cm,那么过P点的最 短的弦等于 2 5cm .
2.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4厘米,最短 弦长为2厘米,则OM的长是多少?
B
O E C A P D
《垂径定理》
执教教师:XXX
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是多少?
问题 :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 拱桥, 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 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 拱高(弧的中点到弦 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赵洲桥主桥拱的半径吗?
实践探究
把一个圆沿着它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 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 什么结论? 可以发现: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 它的对称轴.
①过圆心 ②垂直于弦 ③平分弦 ④平分弦所对优弧 ⑤平分弦所对劣弧
① ③
(3)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只要具备上述五个条件中任两个,就可以推出其余三个.
D
A B
D
C
O
C
谢谢观看
请指导
∴ AE=AD ∴ 四边形ADOE为正方形.
E
·
D B
O
A
课堂讨论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导:
① ②
② ④ ⑤ ① ④
③ ④ ⑤ ③ ② ⑤
① ③ ② ① ④ ④ ③ ⑤ ⑤ ②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 对的两条弧。 (2)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 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 )(3)经过弦的中点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 ( )(4)弦的垂直平分线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1.已知P为⊙O内一点,且OP=2cm, 如果⊙O的半径是3cm,那么过P点的最 短的弦等于 2 5cm .
2.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4厘米,最短 弦长为2厘米,则OM的长是多少?
B
O E C A P D
《垂径定理》
执教教师:XXX
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是多少?
问题 :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 拱桥, 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 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 拱高(弧的中点到弦 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赵洲桥主桥拱的半径吗?
实践探究
把一个圆沿着它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 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 什么结论? 可以发现: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 它的对称轴.
①过圆心 ②垂直于弦 ③平分弦 ④平分弦所对优弧 ⑤平分弦所对劣弧
① ③
(3)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只要具备上述五个条件中任两个,就可以推出其余三个.
小学四年级数学ppt课件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需要注意零的特殊 情况以及不同位置的数字相乘时的简 便计算方法等问题。
详细描述
在乘法运算中如果某个数的某一位上 没有数字则相当于该位数不存在例如 在计算“10×20”时可以简化为 “1×2”因为十位上没有数字;同时 不同位置的数字相乘时也有简便计算 方法如“12×13”可以简化为 “10×10+2×3”。
概率的计算方法
对于简单事件,概率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计算, 而对于复杂事件,则需要通过组合、排列等方法 进行计算。
概率的应用
概率在日常生活、科学、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如天气预报、彩票、交通管理等。
05
第五章节:实践与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
乘法运算
详细描述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某一位的被乘 数小于乘数的对应位数时需要向前一 位借位并将其余数加到当前位的被乘 数中同时需要注意进位问题即当前位 的被乘数小于乘数的对应位数时需要 将进位数加到当前位的被乘数中;最 后需要注意相同数字相乘时的简便计 算方法如“2×2”可以简化为 “2+2”。
总结词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零的特 殊情况。零在十位上时,相当于没有 十位数;零在个位上时,不能省略不 写。
详细描述
在减法运算中,如果某个数的十位上 没有数字,则相当于该位数不存在。 例如,在计算“10-20”时,可以简 化为“1-2”,因为十位上没有数字 。同时个位上的零不能省略不写必须 写出个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ppt 课件
• 第一章节:数的认识 • 第二章节:数的运算 • 第三章节:空间与图形 • 第四章节:统计与概率 • 第五章节:实践与应用 • 第六章节:回顾与总结
详细描述
在乘法运算中如果某个数的某一位上 没有数字则相当于该位数不存在例如 在计算“10×20”时可以简化为 “1×2”因为十位上没有数字;同时 不同位置的数字相乘时也有简便计算 方法如“12×13”可以简化为 “10×10+2×3”。
概率的计算方法
对于简单事件,概率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计算, 而对于复杂事件,则需要通过组合、排列等方法 进行计算。
概率的应用
概率在日常生活、科学、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如天气预报、彩票、交通管理等。
05
第五章节:实践与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
乘法运算
详细描述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某一位的被乘 数小于乘数的对应位数时需要向前一 位借位并将其余数加到当前位的被乘 数中同时需要注意进位问题即当前位 的被乘数小于乘数的对应位数时需要 将进位数加到当前位的被乘数中;最 后需要注意相同数字相乘时的简便计 算方法如“2×2”可以简化为 “2+2”。
总结词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零的特 殊情况。零在十位上时,相当于没有 十位数;零在个位上时,不能省略不 写。
详细描述
在减法运算中,如果某个数的十位上 没有数字,则相当于该位数不存在。 例如,在计算“10-20”时,可以简 化为“1-2”,因为十位上没有数字 。同时个位上的零不能省略不写必须 写出个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ppt 课件
• 第一章节:数的认识 • 第二章节:数的运算 • 第三章节:空间与图形 • 第四章节:统计与概率 • 第五章节:实践与应用 • 第六章节:回顾与总结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ppt优秀课件
三角测量
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需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或某一点的高度。通过三角形的相似性或全等性质,可 以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距离或高度。
激光测距仪
现代激光测距仪也利用了三角形的原理。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目标 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2024/1/25
29
地理信息系统中方向判断
若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分别为a、b、c,则周长 P=a+b+c。
11
实际问题中面积和周长应用
面积应用
在农业、林业等领域中,经常需要计算土地、林地等区域的面积,以确定种植面积、造林密度等参数。此时可以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周长应用
在建筑、装修等领域中,经常需要计算房间、墙面等区域的周长,以确定材料用量、装修成本等参数。此时可以 利用三角形周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围栏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等,也需要利用 到三角形的周长计算。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 认识》ppt优秀课件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面积与周长计算 • 三角形角度与边长关系 •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2024/1/25
3
三角形定义及分类
2024/1/25
12
03 三角形角度与边长关系
2024/1/25
13
正弦、余弦、正切在三角形中应用
1 2
正弦(sine)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值等于对边长度除以斜边 长度,即 sin(A) = a/c。通过正弦值可以求出角 度或边长。
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需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或某一点的高度。通过三角形的相似性或全等性质,可 以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距离或高度。
激光测距仪
现代激光测距仪也利用了三角形的原理。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目标 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2024/1/25
29
地理信息系统中方向判断
若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分别为a、b、c,则周长 P=a+b+c。
11
实际问题中面积和周长应用
面积应用
在农业、林业等领域中,经常需要计算土地、林地等区域的面积,以确定种植面积、造林密度等参数。此时可以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周长应用
在建筑、装修等领域中,经常需要计算房间、墙面等区域的周长,以确定材料用量、装修成本等参数。此时可以 利用三角形周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围栏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等,也需要利用 到三角形的周长计算。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 认识》ppt优秀课件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面积与周长计算 • 三角形角度与边长关系 •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2024/1/25
3
三角形定义及分类
2024/1/25
12
03 三角形角度与边长关系
2024/1/25
13
正弦、余弦、正切在三角形中应用
1 2
正弦(sine)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值等于对边长度除以斜边 长度,即 sin(A) = a/c。通过正弦值可以求出角 度或边长。
小学数学四年级优质课件第3课时 用“四舍”法试商的除法
5.
(选题源于教材P78练习十四第4题) 启智:由每月发行一期,可知一年发行12期。 72÷12=6(年) 答:这本杂志创刊6年了。
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除数的个位上小于5时,通常用“四舍” 法把除数看作与之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试 商时一般只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一位或两位) 和除数的最高位想乘法口诀即可。
2.被除数是三位数,试商时一般只看前两位进行试商。 3.如果得到的积不够减时,就说明商大了,要调小。
点击播放动画
方法提示:
调商是试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商 过程中会出现初商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就 需要调商。商大了可以调小,商小了可以调大。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 1. (选题源于教材P76做一做第1题)
剩多少元? 430÷62=
自学指导:
1.根据学习(1)的经验和方法自主列竖式计算。 2.与(1)进行对比,发现异同点。 3.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交流。
430÷62= 6(个)……58(元)
6 62 4 3 0
372
58
60
7
62 4 3 0
372
改商6。
1.除数个位上不满5的除法试商时,一般用“四舍” 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30 3 32 9 6
96 0
40 2 41 8 5
82
3
4 80 3 2 4
320
4
3 70 2 4 5
210 35
2.(选题源于教材P76做一做第2题)
10 465 13 6 1
576 285
9
30 23 34 9 8
1 60 82
30
20
67
22 1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