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定级标准

合集下载

碑帖鉴定知识

碑帖鉴定知识

碑帖鉴定知识碑贴源流碑者,竖石也。

古时其用不一,有以之识日影者(《仪礼聘礼》郑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

又有以之丽牲者(《礼·祭仪》),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

又以之引棺(《礼·檀弓》注),于棺前后四角竖碑,天子四碑。

汉以后始镌文于石,立于官室庙屋基隧之间,其文多为臣予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

古者,以帛作书,曰帖。

后则摹古人书,而刻于石者一亦曰帖。

以上系碑帖之原意,惟现在一般所谓之碑帖,非指竖石之碑,刻石之帖,乃碑帖上文字之榻本也。

碑之创作虽甚早,但拓为法书之样本则年代甚近,帖则自南唐以后即畅行矣。

据称南唐李异鉴于古代墨迹日渐消亡,为保存真像,垂之久远计,乃将秘府珍藏古代名人墨迹,命徐铉刻石刷印,其所印之榻本即谓之帖,此帖之所由始也。

后人以此帖为临书之法,遂又谓之为法帖。

昇年号升元,故李舁所拓者世谓之为升元帖。

又以此帖末有建业文房摹敕上石字样,故又名之为建业帖。

刻石为帖以前所无,故升元为法帖之鼻祖。

及宋太宗,又命翰林侍书王著重刻升元帖,并选三馆书及汉张芝、崔瑗、魏钟繇、晋王羲之、献之、庾亮、萧子云、唐太宗、明皇、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怀素、怀仁等墨迹,藏之淳化阁者,均行增入,摹刻禁中,厘为十卷,名为淳化秘阁法帖。

秘阁者,太宗所建,选三馆之书置之其中,犹今日之图书馆也。

帖成之后,藏于其中,故名秘阁法帖。

此次摹勒,收罗齐备,刻印精良,虽此后屡有仿制,然均不能与此帖争衡,故法帖中,永以此帖为王座。

此后,僧希伯又于潭州将淳化阁帖摹刻二本,世谓之潭帖。

尚书郎潘师旦又于绛州摹刻,是为绛帖,又称潘驸马帖。

是潭帖、绛帖完全为淳化阁帖之翻本。

王寀辅道守汝州,择诸帖中字牵合摹刻,共十二卷,是为汝帖。

元佑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重摹刻于临江,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是为临江帖,亦名戏鱼堂帖。

后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重勒石于益州官舍,名利州帖。

元佑中,又行续刻,是为秘阁续帖。

大观初,徽宗以淳化帖石已皱裂,且王著标题多误,诏出墨迹更定汇次,使蔡京书之,刻石太清楼下,是为大观太清楼帖。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2018. 增刊
研究与探索
表二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不同版本《石门颂》损泐情况比较
怡庐旧藏本
精讲》之“春”
“倾”
“兴”
“听”
“叹”字[9]、
《古代
张廷济旧藏本
名 碑 名 帖 临 写 —— 石 门 颂 临 写》之“ 书 ”
“倾”
“ 听”
“ 偏”
“ 叹”字[10]、
《章祖安临〈石门
“泽有所注”之
颂〉》之“书”
2018. 增刊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研究与探索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韩建识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北京 100007)
【关键词】
《石门颂》拓本;剜改;
明代精拓本
【摘
要】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收藏的《石门颂》拓本,历经藉书园、徐焯和怡庐收藏。经过与其他拓
本比较,发现多数《石门颂》拓本存在后人剜改的情况,而其他拓本中有多处损泐地方在本拓本中并未出现,表
字,
“世世叹诵”之“叹”字,等等,张廷济旧藏
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六年
本明显经过了剜改(表一)。笔者所见现已公
(1771)进士,与邵晋涵同修四库全书,改翰林
开出版的其他《石门颂》拓本也都经过了后人
院庶吉士,授编修。家藏图书极富,约桂馥买
剜改,如《永宣金石——古代碑帖拓本选粹》
田设“藉书园”,聚书其中,积古今书籍 10 万
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凸
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开设的图书馆可
显了博物馆内图文典籍的重要性,而故宫博
谓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系统下的图书馆,同
物院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的一

古籍定级标准

古籍定级标准

古籍定级标准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和陕西省图书馆。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国庆、李致忠。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使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古籍得以世代相继,绵延不绝。

其数量之多,古人每以"浩如烟海"喻之。

自古以来,古籍频遭兵燹、水火等人为、自然之灾难,幸免厄运而流传至今者,百不一存,尤显珍贵。

综观古籍传本,因产生时代不同,有宋椠元刊之别;因所载内容不同,有价值高下之分;因写印技艺不同,有精美粗劣之异。

研究古籍传本的特征与异同,辨别古籍传本的真伪与优劣,进而确定古籍传本的级别等次,最终实现对古籍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 年第19 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记述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有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善本古籍的"三性原则",以及该目列举的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两者简称"三性九条"),同时考虑全国现存善本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汉文古籍。

全国现存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帛书、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书札、鱼鳞册、契约、文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以及域外翻刻、抄写的中国古籍,如和刻本、高丽本等,不在本定级范围之内。

碑帖鉴定谈

碑帖鉴定谈

碑帖鉴定谈秦汉之际刻石之风流行,其后不断发展,近在京城,远及边陲,石刻文字几遍中国。

历史上的石刻文字出现过碣石、碑刻、墓志、摩崖、石经、造像题记、题名、题诗等多种形式,宋代以后刻帖之风兴盛,为了保存、流传、临习前人书迹,人们把刻石和帖版的文字用纸墨捶拓下来,这就是碑帖。

碑帖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是金石学赖以研究的基础,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历史学、文字学、文学和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碑帖在文物界被称为“黑老虎”,缘由是它的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分量重,且制假手法多,辨别真伪困难,稍有疏忽便会上当,就如同被老虎咬了一般。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金石学曾经有过两次兴盛时期,一次在宋代,另一次在清代。

清代乾嘉时期,金石考据学大兴,碑帖拓本为文人墨客所推重,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品类的藏品。

碑帖拓本是书法、绘画、镌刻、拓印等多种艺术的结晶,其书法、图案的好坏,镌刻水平的高低,拓印技术的精粗,决定了它的品质。

碑帖的装潢形式主要有线装、散页(单张)、挂轴、裱本、镜心等,被拓对象包括石刻、帖版、青铜器、钱币、画像石(砖)、瓦当等。

有关碑帖的一些基本名词谈到碑帖鉴定,首先应该了解有关碑帖的一些基本名词:碑碑是刻石文字的一种。

汉代以前的石刻,一般称为“刻石”或“碣”。

刻碑始于东汉初年。

从形制上说,碑为长方形的立石,其正面称为碑阳,背面叫碑阴,两边是碑侧。

碑首(也称碑头,即碑的上部)有孔,称“穿”,最早的用途是为下棺,可以捆绑绳索。

从内容上讲,碑可分为三种,即墓碑、功德碑和记事碑。

墓碑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立于墓前,介绍其人的籍贯、世系官职、业绩、死亡及安葬时间、地点等,并常以韵文、辞来抒发后人的哀悼情感,如汉《张寿碑》、《尹宙碑》等。

功德碑,主要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是某人的功绩碑。

如东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所刻《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等。

什么是“碑帖”?学书法的人必须知道的事!

什么是“碑帖”?学书法的人必须知道的事!

什么是“碑帖”?学书法的人必须知道的事!今天我们来说说碑帖。

这里有来自一个萌新的询问。

很多人会问,到底什么是碑帖?碑帖,过去俗称“黑老虎”,它是文化历史内涵、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

但其实,“碑”和“帖”是不同的概念哦!什么是“碑”?将歌功颂德、立传、纪事的文字,先按字的点画墨道两侧,钩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红色颜料写在石上,即书丹上石,然后再经镌刻而立于某纪念处的称“碑”。

古代碑石上的字为书法名家、高手所书,字迹可供后人取法。

将碑石上的字用薄纸、焦墨捶拓下来再经装裱的称为“拓本”,通常也称为“碑”。

什么是“帖”?“帖”原是指书法家的墨迹真笔。

为传播、学习需要,宋代以后出现将汇集的名家真迹,经勾勒上石或上枣木板,再经镌刻捶拓,这样的汇帖刻本,也称“帖”。

“碑”“帖”常放在一起合称,其实“碑”主要指汉、魏、唐碑,按照类型来分,则有墓碑、庙碑、造像和摩崖等;“帖”则是指书人的书札或诗稿等。

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只能依靠拓本流传,随着印刷术的提高,碑帖拓本专属收藏,流通渐少,因而所谓的碑帖收藏,实际上是指拓本(或拓片)收藏。

下次被问到什么是碑帖,可不要犯迷糊啦!准备好了吗,接下来有来自小编的灵魂拷问(先不要看答案哦):什么是刻帖?把历代书法名作摹刻在木板或石板上谓之“刻帖”。

在古代,刻帖使历代书法名作得以广泛流传。

什么是传拓?传拓也称椎拓。

指把金石竹木器上的字画用纸墨捶拓下来,便于广泛流传。

什么是拓片?已经从碑碣上捶拓下来的字画称为拓片。

《兰亭序》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兰亭序》又称《临河序》《禊帖》等。

序文描写了绍兴兰亭聚会时流觞曲水的盛况以及作者王羲之的感慨。

此帖书文并佳,充分体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逸遒美的书风,世称“天下第一行书”。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于什么时代?《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唐代行书刻碑。

《曹全碑》用的什么字体?风格如何?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

文物界定

文物界定

从年代来看,1949年、1911年作为部分文物分界点很易理解,改朝换代、社会巨变嘛,文物的性质明显不同,这是自然。

但对以乾隆六十年为珍贵文物分界点的理由,仍不清楚。

乾隆居康雍乾盛世之尾,在位共六十年,不欲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宗康熙,1796年禅位于嘉庆,做起太上皇,仍然主政,四年后去世。

自嘉庆始,清朝由盛而衰,或许,乾隆盛世之后,文物留存弥足珍贵,故以1795年为限。

(2).文物鉴定标准最权威的文物出口鉴定标准,为文化部于1960年7月2日颁布的《关于出口文物鉴定标准的原则》及《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关于出口文物鉴定标准的原则》(文化部1960年7月2日)一、以一九四九年为主要标准线,凡在一九四九年我国人民革命胜利以前制作、生产或出版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值的文物、图书原则上一律禁止出口。

二、革命文物、不论年限原则上一律禁止出口。

三、凡是有泄露国家机密,或歪曲、丑化我国人民,或政治上有不良影响的文物、图书一律禁止出口。

四、少数民族的文物,一九四九年以前生产的暂时一律不出口。

五、凡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水平的艺术创作、原手稿等,原则上禁止出口。

六、对于有计划组织出口的一般文物,应根据文物的类别,分别划定以下两个不同的年限:(一)一部分以一七九五年为限(即清代乾隆六十年为限),凡一七九五年以前的一律不准出口。

(二)一部分以一九一一年为限(即清代宣统三年辛亥以前为限),凡一九一一年以前的,一律禁止出口。

在以上两个年限以后的文物,仍应根据文物本身所具有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及存量多少来确定是否可以出口(文物的具体分类详见第七条)。

七、旅客(包括外侨)随身携带的文物,在鉴定后认为不能出口时,凡珍贵文物应采取征收或价购的办法处理;一般的文物可以登记后发还。

八、应邀来我国访问的外宾,如接待单位认为有必要赠送外宾文物时,应根据法令规定手续批准,并执有证明者,可以准予出口。

“黑老虎”的鉴藏

“黑老虎”的鉴藏

“黑老虎”的鉴藏李鹤年先生是老一辈书法家,其书风典雅清秀,流动畅达,名震津门.同时,他还是碑帖收藏和鉴藏大家,长期以来,他广泛搜集甲骨.青铜及汉魏六朝和隋唐石刻拓本,所藏甲骨文400多片,历代石刻墨本七八千纸,著述颇丰。

笔者现将其碑拓鉴定的论述和见解整理成文与读者一同共享。

言及碑帖鉴定,先得弄清碑帖的概念。

何谓碑?碑原指没有文字的竖石,后来指刻有文字竖立起来作为永久纪念的石头。

广义上泛指刻石、碑、碣、墓志、塔铭、造像、石阙、摩崖、题名、画像题字等刻有文字的石刻,狭义上是指许多石刻种类的一种,一般可分为碑阳、碑阴、碑侧、碑额、碑座等。

何谓帖?从狭义上讲,名家写的诗文、信札、帛书等墨迹手书称为帖;从广义上讲,凡供习字者作为范本的拓本或影印本统称为帖。

碑帖合在一起讲,则一般是指石刻、木刻前人或名家法书墨迹的拓本或印本。

拓本一般是指用纸墨从铜器、石碑拓印出来的文本。

历代碑帖真本不仅是研究书法的重要资料和习字临摹的范本,而且是非常可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历来为书法家、史学家、收藏家所重。

鉴定碑帖主要是与墨本打交道,所以有人戏称其为“黑老虎”的学问。

李鹤年先生结合个人收藏和自己考订碑帖的体会,论述了唐代以来碑帖的墨色和传拓特点。

唐拓的碑帖很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

有正书局出版过唐拓《九成宫醴泉铭》石印本,敦煌石室出的《温泉铭》、《化度寺碑》,还有所谓唐拓柳公权《金刚经》,也只见过印本,并未见过真正的拓本。

究竟可信不可信难以定论。

近人李宗瀚收藏有所谓唐拓虞世南《夫子庙堂碑》,是在日本印的.翁方纲题字为‘唐石本’,是否唐拓,不好定论。

也许是陕西人翻刻的。

宋拓的碑帖,有浓墨的,也有淡墨的。

浓墨的拓本距今天已有九百余年,墨色已不完全是黑的,微微有些泛蓝,颜色很美!尽管是浓墨所拓,但并没有盖上纸纹。

如宋拓《琅邪刻石》,后面有王襄、方若、启功、谢稚柳等鉴定家的跋。

琅琊刻石原在山东诸城,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史载,秦始皇东巡刻石有《峄山》、《泰山》、《之罘》、《琅琊》、《东观》、《碣石》、《会稽》,均为秦相李斯所书。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7.02.03•【文号】•【施行日期】1987.0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物藏品定级标准(1987年2月3日文化部颁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博物馆、文物单位,有关文物收藏部门,均可用本标准鉴选和定级。

社会上其他散存的文物,需要定级时,可照此执行。

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级藏品中需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如下:一级文物1.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2.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3.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4.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

5.反映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6.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

7.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

8.反映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

10.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11.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12.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其它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碑拓鉴赏 讲座

碑拓鉴赏 讲座

碑拓鉴赏讲座主讲:李绪杰顾问:王钧刘大新一、碑帖的含义1、碑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定义的“碑,竖石也”,(幻灯)这是碑的原义。

后经过发展才开始刻有文字。

今天我们解释“碑”字,应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

狭义来讲,碑是许多石刻种类中的一种;而从广义来讲,它泛指各种形制的石刻文字。

今天我们欣赏石刻文字书法时,就得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了。

这也是碑的含义的引伸和扩展的结果。

凡刻有文字的刻石统称为碑,也有其渊源,并非近时开始的,清代叶昌炽在其《语石》中曾记载:“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

”碑这一概念,经过含义的延伸,就包括了:刻石、碑、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石阙、摩崖、画像题字等等,成为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2、帖,(幻灯)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帛书也”。

古人把书写在竹、木上的字迹,称之谓“简牍”,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之谓“帖”。

帛,就是丝织品的总称。

自从造纸术发明后,帛与缣jian(细绢)素、纸并用于书札。

到此凡是小件篇幅的书迹,当时人们都称之为帖。

帖的含义因此也就得到扩展。

(一扩展)从东汉开始,书法艺术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文人士大夫有收集书家手迹的习惯(用现在话说就是收藏名人信札或墨迹),这些名家信札被收藏者作为珍秘,供收藏者研习。

(二扩展)自宋朝开始(也可能从五代开始),有汇刻历代名家书迹于木、石之上的,称作丛帖或集帖。

从石刻上棰拓下来的拓本,为了便于临摹欣赏,装订成册。

(三扩展)从清末西方摄影技术传入我国后,凡是镌刻或手写的一切书法艺术文字,经过影印装裱成册的,也都称为帖。

这样,就能看出帖的产生与发展了。

二、碑与帖的区别(幻灯)人们习惯于碑帖合称,形成了一种刻字拓本的概念。

而实际上,碑和帖是有区别的。

这些不同体现在文字内容、书法风格、性质、功用及制作方法上。

碑的文字内容和功用是为了追述世系、纪功颂德或祭祀记事之用,有一定的格式。

虽有正、行、隶、篆各种书体,但要求肃穆庄重,书丹上石,刻成后立于地上。

书法等级九级考核标准,二级就难倒80%人了!

书法等级九级考核标准,二级就难倒80%人了!

书法等级九级考核标准,二级就难倒80%人了!初级一级9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自选一段楷书准确对临,字数不少于4个字(必须成句)能较好模仿书法中的一般书写技能(自带临摹字帖,须落款)初级二级二级9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自选一段正书(楷、隶、篆)准确对临,字数不少于12个字(必须成句)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自带临摹字帖,须落款)初级三级三级12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自选一段正书(楷、隶、篆)准确对临,字数不少于18个字(必须成句)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3.作品的全局意识(自带临摹字帖,须落款)中级四级中级四级12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准确对临,字数不少于24个字。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3.作品的全局意识(自带临摹字帖,须落款加盖印章)中级五级五级12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1. 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准确对临,字数不少于20个字2. 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的背临,字数不少于20个字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3.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4.作品的全局意识(须落款加盖印章)中级六级15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1. 自选一种古代经典法帖中一段的背临(楷、隶二体,任选其一),字数不少于20个字2. 楷书命题创作(五言绝句),20个字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3.作品的全局意识4.命题创作中笔法、结构、章法的表现能力(须落款加盖印章)高级七级高级七级15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cm用两种古代经典法帖中的风格形态对命题进行模仿创作(楷、隶二体,各创作一张),内容五言绝句,20个字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2.模仿作品与所选法帖笔法、结构、章法的特点接近,整体布局协调合理3.命题创作中笔法、结构、章法的表现能力(须落款加盖印章)高级八级八级18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或四尺整张132*66 cm正书类(楷、隶、篆)和行草类各一种风格的命题创作(七言绝句,28个字)1.创作中体现出的传统功力的深浅2. 作品章法完整,点画中实有力,风格是出于对传统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提倡创造性3.作品的整体效果(须落款加盖印章,写篆书、草书可带字典查阅)高级九级180分钟四尺开三66*45cm或四尺开四66*33 cm或四尺整张132*66 cm正书类(楷、隶、篆三体中任选二体)两种和行书的命题创作(七言绝,28个字)1.创作中体现出的传统功力的深浅2.作品章法完整,点画中实有力,有一定个性的风格表现和抒情性3.作品有整体效果,线条与风神意韵的表现(须落款印章,写篆书、草书可带字典查阅)。

书法水平十个等级标准

书法水平十个等级标准
临摹20字以上。创作14字以上词句或七言诗(28字)
四尺竖对开
9级
自选临摹命题创作书法常识
有较高的创作的能力,笔法有变化,结构生动、章法美观,落款用印和谐完整,能代表全国少儿较高的书法水准。并掌握书法常识。
2.5小时(包括理论考试1小时)
10级
自选临摹命题创作书法常识
有较高的创作的能力,笔法有变化,结构生动,章法美观,落款用印和谐美观。此级为最高级,代表全国少儿最高的书法水平。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并掌握书法常识。
自选临摹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基本技法,笔法讲究,结构准确,初具原帖风格特征。创作作品要求笔法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能正确处理创作作品落款和正文之间的关系。
6级
自选临摹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技法和风格特征,并表现原帖的精神面貌。创作作品要求笔法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作品落款和正文之间的关系合理美观。
6级
命题创作
点画爽朗,用笔精致。结构能按照书法结构的法则,讲究字形的美观,并且有丰富的变化。章法讲究虚实相生,章法美观,落款合理完整。
楷书一件,其他书体一件。
各60-70
7级
命题创作
点画遒劲,结构巧妙,在动态中见平衡,疏密关系处理得体。章法错落有致,虚实相生。落款和正文之间的关系和谐美观。
高级
8级
自选临摹命题创作
自选临摹
基本掌握原帖的笔法、结构,初步具备协调作品整体布局的意识。
中级
4级
自选临摹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基本技法。创作作品要求笔法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初步具备创作作品的整体布局意识。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自选一种

碑帖的收藏要注意什么

碑帖的收藏要注意什么

从艺术和历史的变化中,有的古碑帖拓本由于各种碑石佚失,拓本也几经遭难,成为孤本和珍本,在鉴赏中必需特别注意。

一如何认识“孤本”现我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文史资料以及个人收藏家,还有国外的博物馆和大学资料收藏馆,都收藏着我国历史上的碑帖孤本与珍本,怎么称得上“孤本”呢?1、由于原石刻或丛贴刻版有一部份较早的损坏和遗失,有的留下痕迹已不是原物,根据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的考证,即将失传的碑帖,确是“唯一”的,并有较高书法艺术的文史价值的孤本。

2、要称上“孤本”,必需是刻石、刻帖的原拓本,翻刻本是称不上的。

同时还应是时间较早的拓本,如“唐拓本”、“宋拓本”,“明拓本”相对较差,如果是“清拓本”往往就称不上这个“雅号”了。

清代出土的碑刻更不属此范围。

3、有的“孤本”还是残卷。

最初原拓也有不完整的。

但残卷可以说明孤本的地们和价值。

如从记载上看李世民《温泉铭》,唐代原拓不下几十部,流传至宋米芾曾在拓本后记叙一行:“永徽四年(653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倒是说明了时间。

但宋代刻帖《绛帖》潘师旦曾将此也刻入,而伪《绛帖》却未曾刻入,后复刻于《筠清馆法帖》中,说明宋代已有此帖流传,后来原拓失传,直到1896年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此帖,但与原拓比较有残缺,后被法国人掠去,还存五十行,然后再装裱成横卷,此残卷现藏巴黎图书馆。

根据照片影印件,罗振玉在《墨林星凤》中述:“伯施信本登善诸人各出其厅,各诣其极,但以此则于书法上固当北而称臣耳。

”说明这五十行残本是有其价值的。

由于残本中问题很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证说明“孤本”的地位。

二如何认识“珍本”在著名刻石和刻帖的原拓版本中,有的存世不多,或因各种因素造成原拓版本的质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艺术质量和资料的可靠性。

有的因原版刻流到国名。

因此国内所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品,如唐、宋、明原拓仅存一二,都可属“珍本”范畴。

分析各种“珍本”,从书法艺角度出发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原石久佚,原拓对书法界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尽管以后各种拓本质量上有各种差异,甚至还有缺残,还是觉得珍贵,这就可以称为“珍本”。

碑帖拓片收藏基础知识

碑帖拓片收藏基础知识

碑帖拓片收藏基础知识碑帖拓片收藏基础知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于浩瀚博大的史书里,悠久的灿烂古文化,也没有全部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是碑帖(石刻)保存和丰富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价值,成为我国极其宝贵的历史档案和艺术宝库。

为研究我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历史、人物、书法、绘画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中国古代碑帖(石刻),大致可分为刻石、碑碣、墓志、墓莂、石阙、摩崖、造像、塔铭、画像、浮图、刻经、界至、医方、井阑、桥柱、题咏、题名以及诗文杂著等,几乎无体不包,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泛。

碑帖(石刻)艺术自出现以来,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元、明、清及民国,直至新中国诞生,可以说代有佳刻,至今不衰。

其文种除汉文以外,还有满文、蒙文、维文、回文、吐蕃文、西夏文、女真文以及外文等。

碑帖(石刻)的文体有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魏书、楷书、草书、行书及民间一些创意字等。

其内容大多是王朝建国、典章制度、战功记录、封疆定界、农业丰歉、社会治乱、宗庙立主、世族谱系、抗灾济民、掘井开路、立界买地、书札医方、名人经传、游览题名等。

中国碑帖(石刻)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其拓片一直成为历代金石、书法、艺术、文学、史学等文人墨客及其书画商人竞相收集珍藏的艺术品。

宋代欧阳修一生收藏碑帖(石刻)拓本一千卷余,并编写了《集古录》,开拓片收藏研究大家之先河。

赵明诚与妻李清照一生酷嗜金石彝器,对两周以来金石遗文无所不涉,后辑成《金石录》传世。

明、清及民国更是碑帖(石刻)拓片收藏之高潮。

如董其昌、赵崡、王铎、金冬心、翁方纲、包世臣、陈介祺、端方、杨守敬、罗振玉、康有为、张伯英、朱文钧、周肇祥、鲁迅、于右任等等都是收藏拓片大家之代表。

如明代万历中叶的关中奇士赵崡,30余年间遍足中国大江南北收藏碑帖拓片,曾以白金百两从一破落官宦手中购得宋拓《麓山寺碑》及《画像赞碑》拓片,并著有《石墨镌华》传世。

碑帖学知识

碑帖学知识

碑帖学知识碑帖学知识古代学问里有一门所谓“碑帖学”。

“碑”,泛指除刻帖之外的所有石刻;“帖”则是指刻帖。

“碑帖学”就是一门研究碑帖形制、内容、文字、书法、历史源流及其拓片的真伪、时代、版本、收藏等诸多问题的学问。

第一节碑的主要类型石刻文字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形式类型,如碣石、摩崖、墓碑、功德碑、墓志、塔铭、墓莂、造像、石经、经幢等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一些常见形式。

一、碣“碣”,有时也写作“嵑”,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形式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著名的《石鼓文》(图4-1)就是典型代表。

石鼓由十个接近鼓形的石块组成,每块石头上刻一首四言诗,记述秦国国君狩猎之事,所以后人又称之为“猎碣”。

除石鼓外,目前遗存的先秦碣石还有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公乘得守丘刻石》,石形略呈扁圆,高约90厘米,上刻篆书两行。

著名的秦始皇刻石也应当属于碣石类,现在很多人习惯称它们为“刻石”。

其实“刻石”的概念比较宽泛,不仅指碣石,也包括摩崖。

马衡先生说:“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1]界定非常清晰:刻在独立的石块上的文字称为碣,而刻在天然的山崖石壁上的文字叫摩崖。

二、摩崖摩崖是指直接在山体上书刻的文字,也是最古老的石刻形式之一。

陕西褒斜道石门是一处摩崖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有目前最古老的摩崖刻石——东汉永平六年(63)刻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俗称《大开通》,还有《石门颂》、《杨淮表记》以及《石门铭》等。

除褒斜道的摩崖外,全国各地的摩崖刻石还有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如陕西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山东平度的云峰、天柱诸山刻石,邹县的四山刻石,泰山的《纪泰山铭》、《大唐中兴颂》、经石峪《金刚经》,广西桂林的月牙山刻石(图4-2)等等,气魄都很宏伟。

三、碑碑有广狭两义。

广义的可泛指石刻,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碑,大约出现在西汉时期,最常见的是墓碑和功德碑,一般由碑首、碑身和碑座几个部分组成。

碑石拓片管理制度及流程

碑石拓片管理制度及流程

碑石拓片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碑石拓片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碑石拓片,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流程,从而有效保护和利用碑石拓片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管理制度1. 管理机构成立由文化、博物馆、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负责的碑石拓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机构应定期对碑石拓片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对碑石拓片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编录,建立档案。

同时建立碑石拓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和修复的标准和流程。

2. 鉴定和认定对于出土的碑石拓片,应由国家文物局或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和认定。

鉴定认定后,需对其进行编号和分类,建立详细的档案和资料。

3. 保护措施对于已经鉴定认定的碑石拓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域,以防止碑石拓片被损坏、盗窃或挪移。

其次,可以采取一些专门的技术手段对碑石拓片进行保护,例如设置保护网、安装监控摄像等设备,防止外部侵害。

4. 异地流转对于一些碑石拓片资源,需要进行异地流转,包括进行展览、交流、学习等。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专门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确保流转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5. 资源利用和宣传建立和完善碑石拓片的资源利用政策,加强对碑石拓片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出版图录、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碑石拓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6. 法律法规加强对碑石拓片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实施,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加强对碑石拓片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管理流程1. 收集整理对于已经发现的碑石拓片资源,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详细的档案和资料。

可以通过考古、民间收集等渠道进行收集,对于特别重要的碑石拓片,可以考虑进行流转或收购。

2. 鉴定认定对于已经收集整理的碑石拓片,应提交给专门的鉴定认定部门进行评估。

蔡襄《茶录》碑帖三类藏本

蔡襄《茶录》碑帖三类藏本

一、蔡襄手书《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本
二、蔡襄手书《茶录》清嘉庆年间刻本
三、蔡襄手书《茶录》宋蝉翅拓本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字君谟,为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

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①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

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

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碑帖拓本定级标准(初稿)2011-07-06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组织起草。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上海图书馆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施安昌、孟宪钧、冀亚平、胡海帆、刘心明、仲威、卢芳玉。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明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国家,传拓技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发明。

一千四百年来,拓本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丰富多彩的书法、绘画艺术。

由于天灾人祸,唐、宋、元三代拓本幸存者寥若晨星,弥足珍贵。

拓本拓制时间有早晚之别,保存内容有完残多寡之异,原物亦有存佚之殊,存在形式有整幅和割裱之分,文字种类有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外国文字之别。

为了加强对拓本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确定拓本的级别十分必要。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所记述的拓本藏品定级的文件精神,并遵循拓本鉴别的“三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全国各地所存拓本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依照本标准定级的拓本,等同于相应级别的文物。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是通过传拓得到的金石器物的拓本。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拓本基本术语、定义和拓本级别。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拓本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术语和定义2.1传拓与拓本传拓是用纸、墨和传拓工具从金石器物上棰印其文字和图画的技法。

通过传拓所得到的墨本叫拓本,又称拓片。

2.2xx金石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古铜器和石刻,广义包括甲骨、金属、玉、石、陶、泥、木、竹、墨等材质的器物。

本标准用其广义。

2.2.1甲骨主要指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并有契刻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2.2.2青铜器用红铜与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2.2.3碑刻记述人物与事件的石刻文字。

包括刻石、碑碣、墓志、塔铭、经幢、造像、画像、石阙、摩崖、买地莂、石经、建筑物附属题刻等。

2.2.4刻帖又称法帖,将前人墨迹摹刻上石或上木,传拓后供人们效法临习的书法范本。

刻帖有丛帖和单帖之分。

2.2.4.1xx又称汇帖、套帖。

指多个人的书法作品或一个人的多件书法作品的刻帖。

2.2.4.2单帖指一个人的一件书法作品的刻帖。

2.3.1重刻本原刻损坏或亡佚,依据墨迹、原刻拓本重新摹刻,或依据原文重新书写上石之后的拓本。

重刻以传承为目的,多增有重刻题记,注明重刻时间及缘由。

2.3.2翻刻本也称覆刻本。

原石尚存,按照原刻拓本摹刻后以冒充原刻的拓本。

翻刻以赢利为目的,多无题记。

2.3.3补刻本原刻残缺,依原刻拓本或墨迹摹刻补全后的拓本。

补刻本多为丛帖。

2.3.4伪刻本假冒名人撰文、书写或杜撰、伪造器物的拓本。

2.4.1初拓本碑帖镌刻甫成或古碑出土后的初期拓本。

2.4.2.1xx拓本用xx或其他红色颜料传拓的拓本。

2.4.2.2xx拓本用蓝色颜料传拓的拓本。

2.4.2.3xx拓本用红、黑两色颜料传拓的拓本。

2.4.2.4多色拓本用三种或三种以上颜色的颜料传拓的拓本。

2.5.1蝉翼xx拓工精细、墨色匀淡而薄如蝉翼的拓本。

2.5.2乌金xx墨色浓黑而发亮的拓本,以清代御制墨拓本为典型。

2.5.3全形xx又称立体拓,即依照透视原理在纸上拓出器物形状及文字、图画的拓本。

最初多用于青铜器的传拓。

2.5.4镶拓又称浓淡墨相间拓,即在一张拓纸上用浓淡不同的墨色传拓出不同的图像。

2.6.1集拓将同一地点、同一主题或多种金石拓片资料同时汇集起来的拓本,一般多冠以总题名。

2.6.2专藏收藏单位为某一个人的藏品单独立类排架或建库。

2.6.3.1校碑是将同一种碑帖的几个不同时间的拓本放在一起逐字逐行校对,从字句多少、笔画完缺、石花形状、裂纹大小等方面比较异同,以确定拓本的真伪和年代早晚的方法。

2.6.3.2考据早拓本比晚拓本多存的字或完好的字,晚拓本比早拓本多出现的或者后来逐渐扩大的石花和裂纹,是用来鉴定拓本时代早晚的两个重要依据。

2.6.4.1题签书写或粘贴在拓本封面或内叶标明拓本名称、刻石时代和传拓时代的签条。

2.6.4.2题跋在拓本流传过程中,对其内容、版本、递藏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批校等文字,统称题跋,又称题记、题识等。

2.6.4.3xx将拓本中的草书、篆书或隶书用楷书重新写定以便释读,称作释文。

释文通常以泥金或朱、墨小楷写就。

2.6.4.4观款观看拓本者记录自己与同观者姓名、观看时间、地点的文字。

2.7.1整幅本未经剪裁的整张拓片。

2.7.2割裱本又称剪裱本,按照碑文文字顺序和一定行款剪裁并装裱成册的拓本。

2.8.1孤本只有一件传世的拓本。

2.8.2稀见本仅有少数几件传世的拓本。

2.9.1三性原则三性是指拓本所具有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三性原则是指拓本定级标准以是否具有三性价值作为依据。

历史文物价值的评定侧重以棰拓时代的早晚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的评定侧重以资料价值的高下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的评定侧重以书法的优劣、图像的精粗为衡量尺度。

在现存拓本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二之一者,均可据以定级。

以“有特别重要价值”、“有重要价值”、“有一定价值”标识其不同程度。

2.9.2不唯时限原则指确定拓本的级别不把传拓时间作为唯一的依据。

凡拓本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上靠一个级别;反之,凡拓本按时限衡量应属上一级,但按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衡量可列入下一级别者,即可将其下调一个级别。

2.9.3级别上靠准则2.9.3.1在同类拓本中,凡有重要题跋、批校者,宜上靠一个级别。

2.9.3.2在同种拓本中,凡属传拓精良、品相上乘者,宜上靠一个级别。

2.9.3.3在同类拓本中,凡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宜上靠一个级别。

2.9.4级别下调准则2.9.4.1在同种拓本中,凡传拓粗劣、品相下乘者,宜下调一个级别。

2.9.4.2凡确认为伪刻本者,暂不定级。

3定级标准根据拓本具有的价值划分为一、二、三、四级。

具体标准如下:3.1一级拓本定级标准3.1.1元及元以前的拓本。

3.1.2明拓本中的稀见本,明出土或发现的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金石器物的初拓本。

3.1.3xx丛帖的比较完整的明拓本。

3.1.4明代有重要价值的著名丛帖的完整的明拓本。

3.1.5明代重刻宋代丛帖完整而稀见的初拓本。

3.1.6有著名学者代表性题跋的有重要价值的金石器物的清乾隆及乾隆以前拓本。

3.1.7有著名学者代表性题跋的有重要价值丛帖的完整的清乾隆及乾隆以前初拓本。

3.1.8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刻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清乾隆及乾隆以前拓本。

3.1.9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内府所刻法帖或其他内容金石器物的稀见而完整的初拓本。

3.1.10原物已毁佚的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孤本、稀见本。

3.2二级拓本定级标准3.2.1xx以前的拓本。

3.2.2明代丛帖的完整的明拓本。

3.2.3明代重刻宋代丛帖的完整的初拓本。

3.2.4元及元以前稀见金石器物的有重要价值的清乾隆及乾隆以前拓本。

3.2.5清代所刻有重要价值的著名法帖中较完整的乾隆及乾隆以前拓本。

3.2.6有名家题跋的有重要价值的清道光及道光以前拓本。

3.2.7有重要价值的有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外国古文字的金石器物的清道光及道光以前拓本。

3.2.8清道光及道光以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名家专藏或集拓。

3.2.9清代出土或发现的有重大或特殊历史文献价值的金石器物的初拓本。

3.2.10 1949年以前名家传拓的全形拓本。

3.2.11原物流失海外有重要价值的稀见本。

3.3三级拓本定级标准3.3.1清道光及道光以前拓本。

3.3.2经名家题跋、收藏的清拓本3.3.3明刻丛帖的不完整的明代拓本。

3.3.4明清所刻丛帖的完整的清代拓本。

3.3.5有名家题跋的清刻丛帖的不完整拓本。

3.3.6清咸丰至1949年间具有一定规模的名家专藏或集拓。

3.3.7有著名学者代表性题跋的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拓本。

3.3.8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清咸丰至1949年以前出土金石器物的初拓本。

3.3.9 1949年以前的全形拓本。

3.3.10有特别重要价值的1949年之后出土金石器物的初拓本。

3.3.11 1949年以后出土或发现的数量巨大的全套初拓本。

3.4四级拓本定级标准3.4.1清咸丰至1949年之间的拓本。

3.4.2 1912年至1949年间出土或发现的金石器物的初拓本。

3.4.4 1949年以后出土或发现的有重要价值碑刻的初拓本。

3.4.5明清所刻丛帖的不完整的清代拓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