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积淀素养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生齐答:解决问题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信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示)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分析例1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易明白呢?(评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生1:我想的是,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朱婷婷)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朱婷婷)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教材第71~73页的例1,“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业纸、板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授1.猜年龄游戏2.揭示课题师:对,只要根据给出的条件就能求出所求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二、例题教学1.引入情境(出示图片)师:瞧,这是小猴兵兵,它特别喜欢吃桃。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隐去题目,师:现在题目不见了,谁能说说这道题目已知了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呢?2.理解题意(1)理解第一个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

师:“30个”就表示小猴第一天到桃园摘桃子的数量是30个,很简单的一个数量。

(2)理解第二个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解释。

谁还能解释这个“5”的含义?师:就是第几天比第几天多摘5个?3.说解题思路师: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你打算先根据(),求出(),再求……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先根据()和(),求出()?师:我们根据第一天摘了30个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可以求出第几天摘的个数?你们会求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吗?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方法一和方法二,有其他方法的可以写在方法二的旁边。

4.交流不同解法。

(1)填表师:谁是用填表解答的?你把思考过程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求出第二天摘了35个的?学生说解题思路,教师指着板书演示。

然后呢?根据什么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2)列式计算师:有没有是用列式计算解决的?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算式。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第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木镇镇中心小学李铜祥“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两大基本策略,其中“从条件想起”是顺向思维,“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向推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等同于解决问题,策略也不等同于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接受某一种策略的概念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辨,认识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形成主动运用策略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本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是学生进入小学以来,第一次正式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想起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想起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始,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一个环节是口算接力赛,通过一组3加6再加6……这样连续的加法进行导入,使学生感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另一个环节是根据两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这是简单问题中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为学生新课学习需要从条件想起,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先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

接着一方面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进行解答、回顾反思的过程,帮助他们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主要环节;另一方面则注意突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启发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策略的意义和价值。

特别是在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摘5个”时,我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5=第三天摘的个数,第三天摘的个数+5=第四天摘的个数,……”再让学生说说要解决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分别根据哪两个条件算的,从而引导学生确定思路,给学生一个脚手架,让学生用“先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再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蕴含其中的思考方法,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本课的策略,进而由教师引导他们梳理整个过程,明确“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步: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学习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从条件出发思考;2.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3.能够应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如何从条件出发思考;3.从条件出发思考的例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首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从条件出发思考。

请同学们回忆在数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之一。

2. 正式讲解其次,讲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

从条件出发思考,就是在问题和条件之间建立联系,把条件作为思考的启点和依据,条件越多越详细越好,可以从条件中找出规律,形成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3. 例题演练最后通过例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尝试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问题:有一队运动员参加比赛,男女各占一半。

每个男运动员击中靶子的概率是0.6,每个女运动员击中靶子的概率是0.4。

如果一名运动员击中靶子,那么这名运动员晋级的概率是多少?解题思路:从条件出发思考,首先可以列出男女运动员击中或没击中靶子的四种情况。

假设有100名运动员,其中50名男运动员,50名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各占一半。

那么男运动员中击中靶子的有0.6×50=30名,女运动员中击中靶子的有0.4×50=20名。

因为只要有一名运动员击中靶子,这个队伍就能晋级,所以晋级的情况可以是男运动员中有任何一名击中靶子,或者女运动员中有任何一名击中靶子,或者男女运动员都没有击中靶子。

因此,晋级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P(晋级)=1-(1-0.6)^{50} ×(1-0.4)^{50}4. 总结反思让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经验,总结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对自己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分析。

四、教学评估课后布置一道与从条件出发思考相关的作业题目,检查同学们掌握情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三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个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小明买书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一步步解决问题。

接着我会给出一个例题,详细讲解如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问题和解答步骤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他们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的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现在,让我们开始上课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是实践情景的引入。

我选择了小明买书的问题,这个问题生活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然后是随堂练习环节。

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巩固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问题和解答步骤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我会用流程图或者步骤图的形式,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注重了语言语调的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总结部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付钱。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分水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水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会从直接的思路去思考,而不会从条件想起,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

2.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呈现一个例题:“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苹果的数量是橘子的2倍。

如果篮子里有12个苹果,请问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解答一些类似的题目,如:“一个箱子里有球和帽子,球的数量是帽子的3倍。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
1.明确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了解问题的
背景、目标和限制条件。

2.分析条件:对于给定的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条件之间
的关系以及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

3.制定计划:根据条件的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计划。

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确定每个条件和步骤的作用和执行顺序。

4.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逐步实施解决方案。

根据条件
进行操作和调整,跟踪解决方案的进展。

5.检查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检查结果与条件的一致性和
准确性。

对于不符合或有疑问的结果,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6.解决问题:根据对结果的检查和分析,结合问题的具体要求,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重新评估条件和调整计划。

7.总结经验: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记录下
问题和条件的特点和规律,以备将来类似问题的解决参考。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提供一个系统和有序的思考框
架,帮助问题解决者全面地考虑问题的方方面面,避免盲目和随意的行动。

通过逐步分析和实施,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学生汇报交流。

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能够先算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能够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能够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3)想一想,假如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学生汇报交流:最少找回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最多用去的钱,能够先算最多用去多少元。

求最少找回多少元,能够先算购买价格最高的帽子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能够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能够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多的棵树)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什么条件?(已知桃树的棵树,梨树只告诉我们有3行,缺少的条件是梨树每行有多少棵)(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第2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引导: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是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章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问题的条件,找到问题的关键词;二是根据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一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 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理解问题的条件;3. 能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4.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孩子们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根据条件列出算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天的课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今天的课程,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讲解: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根据条件列出算式。

我会让孩子们一起思考、讨论,引导他们得出答案。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我会逐一讲解他们的答案,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问题的关键词、条件、算式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你遇到的一个问题的关键词,并解释为什么这些词是重要的。

答案:略答案:10 3 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课程,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巩固今天学到的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课程的起点,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讲解: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独立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数字,缺乏对问题条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策略。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要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2.基本策略: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推理解答3.解题步骤:观察问题,找出条件,分析关系,推理解答4.重点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逐步推理的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有序思考和逐步推理的习惯尚未养成,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或跳跃性的思维。教师需引导学生遵循逻辑顺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按照条件、分析、解答的顺序,逐步展开解题过程,避免盲目猜测或直接求答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熟悉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针对线性方程问题、图形面积问题、组合问题等,讲解并强调解题步骤和关键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例:解线性方程问题时,重点强调如何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并通过逐步求解得到答案。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从条件想起的思维方式可能较为抽象,难以把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图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的实际应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从条件想起的基本概念。从条件想起是指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导出未知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它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决一个实际数学问题,并解释每一步的思考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条件想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解题策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在识别关键条件和逐步推导这两个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我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重点。同时,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从条件想起”策略的理解。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这个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出现在我们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从问题的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答案的过程。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自主地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个问题解决的策略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个问题,从问题的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和思考,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个策略。

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将问题的条件和推导过程展示出来,以便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我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掌握从条件想起的问题解决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我也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讲解这个问题解决的策略,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实际问题情境:在教学的开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这个问题情境是关键,因为它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问题解决的策略的重要性。

例如,我可能会提出一个关于分配资源的问题,比如“有10个苹果,需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得到3个苹果,请问怎么分?”这个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

2. 分析问题的过程:在引入实际问题后,我会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个问题。

这个过程是重点,因为通过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问题的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的条件是什么,我们需要满足什么要求,以及如何从这些条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是指在解决问题时,从给定的条件或限制出发,进行分析、推理、评估,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以下是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般步骤:
1. 确定问题: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定问题的范围和目标。

2. 收集条件:收集相关的条件和必要的信息。

包括已知条件、约束条件、限制条件等。

3. 分析条件:对收集到的条件进行分析和整理,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4. 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条件的关系,建立适当的模型或图表,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解决问题。

5. 推理和演绎:使用已知条件和模型,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推断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结果。

6. 评估和选择:对推断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符合要求和条件的方案。

7. 执行和验证:根据选择的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或实施,并验
证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

8. 调整和改进:根据实施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优化解决方案。

在使用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还可以采用问题分解、归纳和演绎、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收集全面准确的条件和信息,避免错误的推理和结论。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

小朋友,再见!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 说说:“以后每天都比 前一天多摘5个”的含 义。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 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同桌交流,互相说说怎 样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 的个数。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 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思考
董家湾学校 冯洪芳
学习目标
1.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了解什么是策略? 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去思考、分析、解决 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 的价值,并提高自己的分析、归纳、推理 的能力。
第一天摘了30个 ,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第二天 30 + 5 = 35(个) 35 + 5 = 40(个) 40 + 5 = 45(个) 45 + 5 = 50(个)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答:第三天摘了40 个,第五天摘了50个。
8克
1、
根据( )的重量是( )克,求出( ) 个( )的重量是( )克,再求出( )个 ( )的重量是( )克。
16米
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 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8米
第1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 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 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 方形里的圈同样大。 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 不下了? 1 2 3 4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从第 5 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运用列表法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六、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2. 主要内容:a.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b. 列表法分析问题c. 实例讲解d. 小组讨论e.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安排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上04_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3上04_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主动运用这一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教学过程一、体会策略,揭示课题用司马光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开始,引出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一)、看条件提问题。

1)小华买了20棵树苗,已经栽了12棵。

2)杨树苗有20棵,杉树苗比杨树苗多8棵。

3)柳树苗有12棵,松树苗有6棵。

让学生读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

板书课题。

指出:根据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提出能计算的问题。

(板书:条件→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

今天的学习就和这样的思考方法有关。

(二)、学习策略。

1. 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 理解题意。

(1)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想一想,需要解释哪个条件的意思?(3)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是什么意思吗?3.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同桌相互说一说。

(我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交流反馈: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3)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像这样从条件想起,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 自主解答。

(1)选择填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反馈、小结:不同的解答方法,求出的结果都符合题意,解答都是正确的。

5. 过程回顾。

(1)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哪里开始的?(2)总结: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读题,边读边想,分清条件和问题,理解每个条件、问题的含义。

接着就可以从条件出发,做出安排和打算,然后列表或列式找出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何根据条件列出算式,以及如何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重计算结果,忽略了对题目条件的分析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条件,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检验答案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引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条件,提醒学生列出算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呈现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解答问题。

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解答中的优点和不足。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加深对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一)教材地位本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这种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习惯上这也被称为综合法。

前后知识联系:(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段目标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学段目标中提出: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出不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应用意识。

同时也提出:“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2.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三、内容编排特点1.所安排的实际问题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既突出便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只 算式: 18-8=10(只) 8+4=12(只) 18-12=6(只) 10-4=6(只)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 只猴。
第1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 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 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 方形里的圈同样大。 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 不下了? 1 2 3 4 5
40个
45个
50个
30 + 5 = 35(个) 35 + 5 = 40(个) 40 + 5 = 45(个) 45 + 5 = 50(个)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答:第三天摘了40 个,第五天摘了50个。
6克 6克
1、
根据(
)的重量是(
)克,
求出(
)的重量是(
)克。
盒钢笔 每盒10支 买了3盒钢笔,每盒 钢笔支数
答:从第 5 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 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朋友,再见!
10-4=6(只)
4 3 2 1
8+4=12(只)
18-12=6(只)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 只猴。
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猴芳芳排在 第8;从右往左数,小猴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 兵之间有多少只猴?(先在图中标出芳芳和兵兵的
位置,再解答)
芳 芳
兵 兵
1 2 3 4 5 6 7 8
4 3 2 1
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
先根据( )和(
),求出(钢笔支数 )。 ),
再根据( 钢笔支数 )和( 求出( 圆珠笔支数 )。
算式: 3×10=30(支)
30+18=48(支)
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 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16米
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 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位置,再解答)
芳 芳
6只
兵 兵
1 2 3 4 5 6 7 8
4 3 2 1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 只猴。
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猴芳芳排在 第8;从右往左数,小猴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 兵之间有多少只猴?(先在图中标出芳芳和兵兵的
位置,再解答)
1 2 3 4 5 6 7 8 算式: 18-8=10(只)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思考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是什么意思?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 多摘5个”的含义。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 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同桌交流,互相说说怎 样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 的个数。
第一天摘了30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后每天都比 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 )天
30个
35个 第二天
8米
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 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 呢? (算一算,填一填)
开始下落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16米
8

4

2

1

答:第3次弹起 2 米,第4次弹起 1 米。
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猴芳芳排在 第8;从右往左数,小猴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 兵之间有多少只猴? (先在图中标出芳芳和兵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