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分析:
一、阐述自己文学见解
提出论点: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提出论点:文不可以学而能,
孟子的文章宽厚宏博浩然之气(内在修养) 孟子的文章宽厚宏博浩然之气(内在修养)
举例论证
司马迁文章疏荡颇有其气(外在阅历) 司马迁文章疏荡颇有其气(外在阅历)
他们未尝学为如此之文, 他们未尝学为如此之文,因其气充满心中 作出结论: 作出结论:
主谓之间, 且夫人之 且夫人之学也 主谓之间,无义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代词,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代词,指苏辙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
以: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用来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 太尉以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而犹以 凭借 认为
其:今观其文章 今观其 故其文疏荡
指孟子 指司马迁 指欧阳修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指孟子和司马迁 听其议论之宏辩
其居家所与游者 指苏辙 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 助词, 助词,的
三、一词多义 然: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有:颇有奇气 具有 通“又” 来往, 来往,交往 闲暇 然而, 然而,但是 …的样子 的样子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这样 辙生十有 辙生十有九年矣
游: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使得优游 使得优游数年之间
故: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 所以 决然舍去, 过秦、汉之故 过秦、汉之故都 而:气可以养而致 气可以养而 虽多而 虽多而何为 过去的 表顺接 表转折 表并列
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在封建社会,文 人上书社会名流表达拜见这种愿望的书信体散文 很多,但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很多,但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样成为名 篇佳作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之所以能长久为人传 诵,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作者不像一般拜见者 那样在文章中一味的降心辱志,卑词厚谀,而是 表现了一种高雅拔俗的姿态;二,提出了激发志 气、养气为文的文学见解,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二段分析:
二、通过自己学习经历论述“养气的重要性。 通过自己学习经历论述“养气的重要性。
交游不广、见闻不博 ——决然舍去 ——决然舍去 交游不广、 游历名山大川,知天下之巨丽 游历名山大川, 见到欧阳公, 见到欧阳公,知天下文章 颂扬太尉,表达仰慕之情 颂扬太尉, 欲见韩太尉—— 初表求见心意, 欲见韩太尉—— 初表求见心意,引出主旨 铺垫下文
第三段分析:
三、申述欲见韩琦愿望,点明文章目的 申述欲见韩琦愿望,
于山见终南、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人见欧阳公 犹以为未见太尉
铺垫
观贤人之光耀 求见目的) 闻一言以自壮 (求见目的) 尽天下大观
第四段分析
四、再次表明心志,重申求见之意。 再次表明心志,重申求见之意。 心志: 生好为学, 心志: 生好为学,非求富贵之乐 求见:将以益治其文, 求见: 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可教而辱教之
难点理解: 难点理解: 文气: 文气: 就作品而言, 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 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 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 养气: 养气: 就作者而言, 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 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 气: 指作家的主观气质, 指作家的主观气质,表现于文 即指文章的气势。 章,即指文章的气势。
文言归类: 文言归类
一、通假字 1、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见”通“现”,表现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2、辙生十有九年矣: “有”通“又” 、辙生十有九年矣: 二、古今异义 1、此二子者:古义 古义— 对人的尊称 、此二子 今义— 指儿子 今义 2、入则周公、召公:古义— 在朝廷做官 、 则周公、召公:古义 今义— 今义 进去或进来 3、出则方叔、召虎:古义— 在边疆打仗 、 则方叔、召虎:古义 今义— 出去, 今义 出去,从里到外
阅读提示:苏辙的“文气论” 阅读提示:苏辙的“文气论”
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 位。虽然“ 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 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 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胸 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 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文” 不过是“ 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 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 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 然而“气可以养而致” 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 变的。这些观点阐明了文章风格与人的气质修养之 间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
四川眉山三苏祠
关于题目
这是苏辙写给韩倚的一封求见信。韩琦是北 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 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 抚使(地方军政长官)与范仲淹同时登用。 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 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 嘉祐年间入朝任枢密使,神宗时为宰相。枢 密使执掌兵权,位同汉代的大尉,所以称韩 太尉。1057年,苏辙年十九,与其兄苏轼一 太尉。1057年,苏辙年十九,与其兄苏轼一 同考中进土,因年轻,不愿做官,请求回原 籍以后待选。这时,他给韩琦写了这封信求 教。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作家作品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四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四 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 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 汴京, 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 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 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 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 牵累和忤逆了元 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 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 南许昌) 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 遗老。“不复与人 遗老。“ 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宋史· 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 辙传》 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栾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