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镜头Pentacon和Carl Zeiss深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l Zeiss Jena 2.8/28MC 镜头 中焦:PB 口的 Carl Zeiss Jena1.8/50MC(或者 Pentacon1.8/50)。此头的说 法同上。这款头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最近对焦距离为 0.45 的,这只为 Meyer 的 Oreston 结构,外国网站有其详细资料为证,而 Meyer 出片的味道想必大家
PB 口的 Pentacon2.4/50MC 饼干镜头 第三种是金属光圈环与金属对焦环的那种,如下图。
PB 口的 Pentacon2.4/50MC 饼干镜头 我比较倾向选择下面的两个版本,用料实,做工好。 选择这个饼干头的几个理由(我指的是第二或第三个版本): (1)用料实,潘太康镜头中用塑料的是很多的,而小小的饼干头用全金属的实 在是非常实惠的,毕竟使用时不用过份担心,而且全金属的东东手感也是非常地 好。
都清楚。另一只就是最近对焦为 0.33 或 0.35 的,UU 只见过一只。这只头的结 构却是典型的 Carl Zeiss Jena 的 Pancolar 结构。其出片也不必多说,焦内锐, 焦外柔都是出了名的。下面的是 Pentacon1.8/50MC(最近对焦距离为 0.45 版本)镜头。
Pentacon1.8/50MC(最近对焦距离为 0.45 版本)镜头 长焦:用于人像通用性比较广的,也是 PB 口的 Carl Zeiss Jena2.8/135(或者 Pentacon2.8/135PB 口的)。此头的结构是 Meyer 的 Orestor 结构,国外网站 上也有详细的介绍。暗调与高光都不错,色彩中正,拍人像个人感觉比 CZJ 的 3.5/135 要好,能更好地控制肤色。最大光圈 2.8 就相当可用,收小一二档就相 当 锐 利 , 且 层 次 相 当 丰 富 , 是 不 错 的 选 择 。 下 图 就 是 PB 口 的 Pentacon2.8/135MC 镜头外观(已经改成了尼康口)
机外,其它的机器几乎没有办法使用,因此保存的一般都相当好,不必过份担心 被人拆开而影响精度。 B.M42 口三兄弟 如果你不能找到以上三款镜头,那么 M42 口的潘太康在市场上保有量非常之大, 且价格很便宜,质量也不错,是体会德味儿的最好选择了。 广角:M42 口中大名鼎鼎的就是 Pentacon2.8/29 这款镜头了,这款头有两种 款式,一种是老版的单膜的,镜头铭牌上打着塔楼的标志,习惯上人们称为塔楼 版;第二种就是后来的 MC 版本了,有绿字与红字的不同,但本人估计差异不 会太大。如果两种选择的话,怕就要根据个人喜好了。塔楼版的发色稍显清淡一 些,但更通透,反差更好,且本人感觉这种版本的对于蓝色天空的还原特别漂亮, 真的可以省略掉 CPL 了,本人用过的不知道是个体差异还是这款头的通性,总 之拍风光出片效果特别好,我对此爱有甚于 MC 版的。MC 版的色彩相对要浓 郁很多,感觉德味儿更足,反差过渡很绵密。 标头:市面上见到最多的就是绿字版的 Pentacon1.8/50MC,此外 UU 还见过 红字版的,出片风格基本没有什么大差别。另外常见的就是塔楼版,拍黑白片效 果相当好。网上对于 Pentacon1.8/50MC 镜头有很多人瞧不起,认为此头出片 高光易死,多对其暗部色调与阴天的表现满意。 UU 不这样认为,UU 认为与使用的相机似乎有很大的关系。这款头用到胶片上 一般人都反应出片效果非常不错,而用到尼康相机上我也认为非常超值。高光表 现非常理想的,至于其它品牌的相机,由于数码影像的算法不同,某些相机中出 现高光过曝而变成死白也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需要补充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这头在阴雨天表现真的是特别有味儿,尤其微雨
一.德头的体系
我们所说的德头,并不是现存的西德生产的镜头,包含的内容其实是很多的。 如果从国籍上说,包含有历史上的民主德国(东德),联邦德国(西德),主要是 这两个国家生产的镜头。但期间还有其它国家代工镜头,比如瑞士罗马尼亚等国 家,一般也打上 Carl Zeiss 的标牌,所以也算是德头系列。此外,西蔡的禄莱系 列后来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新加坡,所以新加坡也算是一个。而东德的潘太康的 变焦镜头日本韩国也曾代工,这样两个国家的标志为 Carl Zeiss 或 Pentacon 的镜头也不能不算是德头。康泰时一直是西蔡的正宗,但康泰时就分为本国产与 日本产两类,其标志是 G 或 J,例如 MMG,AEG 就是德国原产的,而 MMJ 与 AEJ 就是日产的。当然德国的镜头制作技术也曾流传到前苏联去,但俄头毕 竟与日头不同,但也德头的区别也相当大,所以对于俄头似乎还不适宜归到德头 这个大类中来。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明晰的概念了。
片,因此出片的味道有相当特别的味道,但此头的镜片多数都有脱膜现象,不影 响正常使用。能弄到好品相的可为收藏品,应该是一种毒物。市场保有量很小。 13.肖特:很有名的西德品牌,但本人接触不多,没有发言权。
三.德头的选择
(一)初级 1.一只头的选择 我是一个穷人,除了会拍照已经一无所有。我特别喜欢德头出片的味道,我除了 没有多少钱,购不起特别贵与特别多的镜头外,我还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一头 走天下。我还相当看重镜头成像的质量,要物美价廉的一个镜头,怎么选择? 回答:PB 口的 Pentacon2.4/50MC 饼干镜头。 此头有三种版本,第一种是塑料对焦环与塑料光圈环的那种。 第二种是金属光圈环与橡胶对焦环的那种,如下图。
[参考] 如果饼干头不能得到,我们也可以选择 Carl Zeiss Jena 2.8/50,此头俗称“鹰
眼”,是最为典型的天塞结构,四片三组,单膜。这款头有好多种款式,绿字版, 红字版,斑马版,白银版,饰皮版等不一而足。下面就是普通的天塞镜头的正面 图。
Carl Zeiss Jena 2.8/50 而天塞镜头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鹰眼”,说明其成像相当锐利,像苍鹰的眼睛一 般看得非常清楚。可以这样说,天塞镜头是目前我们所接触到成像可以接受的镜 头中镜片组最简单的镜头了,而且这镜头一般全是单膜的,但为什么却有着这样 高的锐度呢?这也与其光学结构简单有关,镜片越少,其反光面也就相对越少, 而在过去的年代中,没有多层镀膜,最终影响成像的往往并不是镜头的光学结构, 却常常是镜头内部的消光与镜片对外界杂光的反射控制得不佳。而镜片少则受杂 光的反射也就相对少得多,多出一片镜片来就等于多出两个反射面来,那时并没 有什么 T*,MC 或 HTF 这些高级的镀膜方式,光线的透过率是大打折扣的,所 以简单却最好。所以几片镜片就解决了大问题,这种天塞结构至今还应用的照相 机镜头的设计中,百年天塞,百年经典,此话一点儿不假。 天塞鹰眼镜头的最大优点是中心锐度非常高,收小了光圈后其成像无可挑剔,反 差控制得也相当不错,且有着更浓郁的德味儿,色彩沉厚,细节丰富。但此镜头 也有着一些弱点,比如成像的四周的分辨率下降得是相当厉害,比上边提到的小 饼干四周的分辨率更低。焦外显得生硬,有着很强的二线性。最大光圈还有点儿 小,最近对焦还稍显远些。 但,几百元钱的镜头还能希求它什么? 2.三只头的选择
只能超出康泰时而绝对不会在康泰时之下,是目前超值而日后升值可能最高的镜 头。 6.Rollei(禄莱),原产德国,本来是相机品牌,但相机得有镜头,禄莱自己不生 产镜头,由蔡司加工,蔡司为其设计出后来名赞天下的 HFT 镀膜(高保真镀膜), 所以其品质更在康泰时之上,以生产双反相机为最有名,也生产单反相机。后来 在新加坡建厂,因为德国本土的真空镀膜炉发生大爆炸,所以后来的 HFT 镀膜镜 头一般都为新加坡产。 7.Voigtlande(r 福伦达),产地最为复杂。本来是西德名镜,因为市场策略失误, 后来收归禄莱麾下,早期多为雷丁娜卡口,最近对焦距离变态地远,所以不太实 用,但其成像品质一流,不在禄莱之下。禄莱在新加坡建厂后,此镜头也常常见 到新加坡出产的,现在日本玛米亚与确善能多有代工或仿造。其镀膜为红色字的 Color(真彩镀膜),但我怀疑其实就是 HFT 镀膜,其产品与禄莱几乎一样,镜 片组设计,机构结构与外型都不变,只是品牌不同而已,但相对于禄莱价格要低, 是用家的首选。 8.Leica(莱卡,或徕卡),顶机相机,顶机镜头,西德产品,世界顶级的标志。 9.ENNA,西德镜头,产量不多,不太了解。 10.ISCO,西德镜头,据说是施耐德分厂,不知真假,镜头产量不多,不太了解。 11.ZF、ZA,是日本确善能打上了 Carl Zeiss T*标志而专门为尼康与索尼相机加 工的蔡司镜头。镜片结构与镀膜工艺不差,层次也好,但比照着康泰时还是差的 是味道,且价格不低,当然还是远超纯日本产的尼康佳能一类的镜头的(人人观 点)。 12.斯坦海尔:一种怪异的品牌,但据说里面大量使用非环保的稀土元素加工镜
德头系列所包含的国度大概有 东德 西德 罗马尼亚与瑞士等国家 新加坡 日本 韩国
二.德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牌
我们所知道的德国镜头的品牌有哪些? 1.Pentacon(潘太康),这是最物美价廉的德头,东德品牌。 2.Carl Zeiss Jena(简称“CZJ”),是现在保有量最大,但已经不再生产,将来 最容易升值,且价格合理,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 3.Meyer(梅耶),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 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东德早期名品,后来被 Pentacon 收购,早已停产,现 在已经在涨价。 4.Contax(康泰时,或被译作康泰克斯),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蔡司头,其实应 该说是最纯正的西蔡头。镜头上打印着 Carl Zeiss T*的标志,确实是西蔡正统, 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用料足,加工精, 远胜日系镜头的产品。西德名品,日本也有制造,且量还很大。 5.Shneider(施耐德),带有传奇色彩的镜头。常常被人们誉为“真水无香”,锐 度相当高,最多的产品为 M42 口的,此外还加工 QBM 口与莱卡 M 口,色调偏 于真实还原一路,有着不可言说的妙味,但初学未必能真切体会得出。在做工上,
(2)价格是真便宜,原装头 400 元左右就弄到好成色的。改口后一般也不超过 700 元,这可是实用镜头中少见的低价位了。 (3)出片质量相当让人满意了。此镜头是天塞结构的改进型,原天塞结构是四 片三组,这个头优化成五片四组,比传统的天塞鹰眼有着更好的焦外。 (4)镜头小巧,是真正拍照用家的选择。真正的拍照以低调为上,并不以炫耀 装备为目的,这小镜头用来抓拍偷拍都非常方便。 (5)对焦环设计相当合理,对焦环几乎可以转动一圈,就是不装裂像屏,不看 对焦指示也能准确合焦。对焦行程越长的镜头其对焦的精度就会越高。 (6)色彩还原好,德味儿非常足。 此头弱点: (1)毕竟是天塞结构,光圈做得还不够大,能达到 2.4 的光圈就是不小的进步 了,一般也只能达到 F2.8 左右。 (2)大光圈下的锐度还不是很高,放大原片看,中心的锐度非常不错,可以与 任何一只牛头比高下,但四周的分辨率下降得相当厉害,当然收小二到三档光圈 后就非常不错了,另外中心锐度高四周锐度低正好适合突出主体,这也得看怎么 使用了。 (3)对于高光与暗部细节的捕捉还未完全尽如人意,在德系镜头系统中属于普 通一路,但与日系镜头比,当然有着很强的优势(只是你别拿德头与尼康标头比 锐度就行,不然德头只只得被比死)。
如果你还有富余的钱,并且还想再深入地体会一下德头的味道,那么不妨用下面 的任意一种组合。 A.PB 口三兄弟 广角:PB 口的 Carl Zeiss Jena2.8/28(或者 Pentacon2.8/28)。此头虽然铭牌 上并未标出是什么结构,但其实就是 Flektogon 的反望远结构,是东蔡很成熟 的广角设计,以锐利见长,难点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对于变形的控制还没有达 到最佳,但此结构已经延续多年,一直是人们认为相当成熟的结构,且近拍能力 很强,一般都可以离被摄物很近的距离去拍照。而这只镜头表面有打有 Carl Zeiss Jena P 标志的,有打着 Pancolar 标志的,据 UU 的观察,二者应该为同一种 东西,只是铭牌的不同而已(当然 UU 并没有根据,也只是据其外形与做工来推 测,而且二者的成像我也没有看出差别来)。但这只镜头最好能找到未被别人拆 开的那种,关键是后口不被打开的,这样精度就能得到保证,如果其精度有保证 的话,其出片的锐度将很高。当然如果你喜欢 CZJ 的标志,就得多花些钱了, 这也是名牌效应使然。下图所示就是 Carl Zeiss Jena 2.8/28MC 镜头正面图。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这款头无论打什么标,但全分为橡胶对焦环、金 属光圈环与塑料对焦环塑料光圈环的两种类型。除了外在的用料稍有不同外,其 内部用料都是很足的,全铝的结构很耐用。
PB 口的 Pentacon2.8/135MC 镜头 [注释]选择 PB 的理由 UU 是改口的,对于镜头内部的用料自认是有发言权的。比照着 M42 口,PB 在 用料是确实更实,加工得也更精了。比如 PB 口的 CZJ2.8/20,2.4/35,1.8/80, 3.8/135 的后口用料明显更厚重,电镀都显得格外的亮,M42 的后口也只是铝发 黑而已,且这种后口的光圈设置中设计了几十个小钢珠,有无必要是另一回事, 但从加工设计上看确实是完美到家了,东蔡镜头中有这种设计相当难得。原因之 二就是 M42 口的镜头量大,且通用性好,二手器材倒来倒去的,难免被中间的 某个人拆开,回装就难以保证精度了。而 PB 口镜头就目前来看除了百佳 B 口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