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最短路径的实验报告

最短路径的实验报告

最短路径的实验报告最短路径的实验报告引言: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一个经典的问题,涉及到在一个带有权重的图中找到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算法分析,深入探讨最短路径算法的性能和应用。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了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首先,我们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这两个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规模的图进行实验,以比较这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最后,我们还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了最短路径算法,以验证其实用性。

实验过程:1. 实现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用于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我们首先实现了该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包含1000个顶点和5000条边的图,记录了算法的运行时间。

结果显示,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2),其中V表示图中的顶点数。

2. 实现Floyd-Warshall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用于求解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我们在Python中实现了该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包含100个顶点和5000条边的图,记录了算法的运行时间。

结果显示,Floyd-Warshall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3),其中V表示图中的顶点数。

3. 比较两种算法通过对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的性能测试,我们可以看到,Dijkstra算法在处理较大规模的图时性能更好,而Floyd-Warshall算法在处理较小规模的图时性能更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图的规模选择合适的算法。

4. 应用实例为了验证最短路径算法的实际应用性,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交通网络图进行实验。

我们使用了Dijkstra算法来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路径,并将结果与实际的驾车时间进行比较。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三篇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三篇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统计数字问题评分实验日期2014 年11 月15 日指导教师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一.实验要求1、掌握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概念。

2、掌握算法渐近复杂性的数学表述。

3、掌握用C++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

4.实现具体的编程与上机实验,验证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函数。

二.实验内容统计数字问题1、问题描述一本书的页码从自然数1 开始顺序编码直到自然数n。

书的页码按照通常的习惯编排,每个页码都不含多余的前导数字0。

例如,第6 页用数字6 表示,而不是06 或006 等。

数字计数问题要求对给定书的总页码n,计算出书的全部页码中分别用到多少次数字0,1,2, (9)2、编程任务给定表示书的总页码的10 进制整数n (1≤n≤109) 。

编程计算书的全部页码中分别用到多少次数字0,1,2, (9)三.程序算法将页码数除以10,得到一个整数商和余数,商就代表页码数减余数外有多少个1—9作为个位数,余数代表有1—余数本身这么多个数作为剩余的个位数,此外,商还代表1—商本身这些数出现了10次,余数还代表剩余的没有计算的商的大小的数的个数。

把这些结果统计起来即可。

四.程序代码#include<iostream.h>int s[10]; //记录0~9出现的次数int a[10]; //a[i]记录n位数的规律void sum(int n,int l,int m){ if(m==1){int zero=1;for(int i=0;i<=l;i++) //去除前缀0{ s[0]-=zero;zero*=10;} }if(n<10){for(int i=0;i<=n;i++){ s[i]+=1; }return;}//位数为1位时,出现次数加1//位数大于1时的出现次数for(int t=1;t<=l;t++)//计算规律f(n)=n*10^(n-1){m=1;int i;for(i=1;i<t;i++)m=m*10;a[t]=t*m;}int zero=1;for(int i=0;i<l;i++){ zero*= 10;} //求出输入数为10的n次方int yushu=n%zero; //求出最高位以后的数int zuigao=n/zero; //求出最高位zuigaofor(i=0;i<zuigao;i++){ s[i]+=zero;} //求出0~zuigao-1位的数的出现次数for(i=0;i<10;i++){ s[i]+=zuigao*a[l];} //求出与余数位数相同的0~zuigao-1位中0~9出现的次数//如果余数是0,则程序可结束,不为0则补上所缺的0数,和最高位对应所缺的数if(yushu==0) //补上所缺的0数,并且最高位加1{ s[zuigao]++;s[0]+=l; }else{ i=0;while((zero/=10)>yushu){ i++; }s[0]+=i*(yushu+1);//补回因作模操作丢失的0s[zuigao]+=(yushu+1);//补回最高位丢失的数目sum(yushu,l-i-1,m+1);//处理余位数}}void main(){ int i,m,n,N,l;cout<<"输入数字要查询的数字:";cin>>N;cout<<'\n';n = N;for(i=0;n>=10;i++){ n/=10; } //求出N的位数n-1l=i;sum(N,l,1);for(i=0; i<10;i++){ cout<< "数字"<<i<<"出现了:"<<s[i]<<"次"<<'\n'; }}五.程序调试中的问题调试过程,页码出现报错。

多段图算法实验报告

多段图算法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课题: 多段图******班级:计算机1101学号:**********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要求四、概要设计五、详细设计六、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动态规划策略,求出多段图中源点到各点的最短路径。

二、实验内容设G=(V,E)是一个赋权有向图,其顶点集V被划分成k>2个不相交的子集Vi: 1≤i≤k,其中,V1和Vk分别只有一个顶点s(称为源)和一个顶点t(称为汇),图中所有的边(u,v)的始点和终点都在相邻的两个子集Vi和Vi+1中:u∈Vi,v∈Vi+1。

找一条从s到t的最短路线。

三、实验要求在上机前写出全部源程序;能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程序;四、概要设计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设P(i,j)是一条从Vi中的结点j到汇点t的最小成本路径,COST(i,j)是这条路的成本。

则从Vi中节点j到t的最小代价为:cost((i,j)=min{cost(i+1,l)+c (j,l) }, l∈Vi+1 , j∈Vicost(i+1,l)是从Vi+1中节点l 到t的最小代价。

算法概要设计如下:多段图的向前处理算法procedure FGRAPH(G,k,n,P){//G有n个结点的k段图。

E是边集,c[i,j]是边<i,j>的成本。

P[1:k]是最小成本路径。

//COST[n], D[n一1],P[k],r,j,k,nCOST[n]← 0for j←n-1to 1 by -1 do //计算COST[j]//{设r是一个这样的结点,(j,r) E且使c[j,r]+COST[r]取最小值COST[j]←c[j,r]+COST[r]D[j]←r} //向前对j-1进行决策//P[1]←1P[k]←nfor j←2 to k-1 do //找路径上的第j个节点//P[j]←D [ P[j-1] ]五、详细设计:#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N 12#define K 5#define MAX 23767int cost[N][N];int path[K];typedef struct node{int v;int w;struct node *next;}node;node L[N];void init(node *L[]){int i, j;node *p, *q;for (i = 0; i < N; i++)for (j = 0; j < N; j++)cost[i][j] = MAX;cost[0][1] = 9;cost[0][2] = 7;cost[0][3] = 3;cost[0][4] = 2;cost[1][5] = 4;cost[1][6] = 2;cost[1][7] = 1;cost[2][5] = 2;cost[2][6] = 7;cost[3][7] = 11;cost[4][6] = 11;cost[4][7] = 8;cost[5][8] = 6;cost[5][9] = 5;cost[6][8] = 4;cost[6][9] = 3;cost[7][9] = 5;cost[7][10] = 6;cost[8][11] = 4;cost[9][11] = 2;cost[10][11] = 5;/*生成邻接表*/for (i = 0; i < N; i++)L[i] = (node *)malloc(sizeof(node));for (i = 0; i < N; i++){q = L[i];for (j = 0; j < N; j++)if (cost[i][j] > 0 && cost[i][j] < MAX){p = (node *)malloc(sizeof(node));p->v = j;p->w = cost[i][j];q->next = p;q = p;}q->next = NULL;}}void Method1() /*使用邻接矩阵存储*/{int i, j, maxlen, temp, v[N], d[N];for (i = 0; i < N; i++)v[i] = 0;for (i = N - 2; i >= 0; i--){for (maxlen = MAX, j = i + 1; j <= N - 1; j++)if (cost[i][j] > 0 && cost[i][j] + v[j] < maxlen){maxlen = cost[i][j] + v[j];temp = j;}v[i] = maxlen;d[i] = temp;}path[0] = 0;path[K-1] = N - 1;for (i = 1; i <= K - 2; i++)path[i] = d[path[i-1]];}void Method2(node *L[]) /*使用邻接表存储*/ {int i, j, maxlen, temp, v[N], d[N];node *p;for (i = 0; i < N; i++)v[i] = 0;for (i = N - 2; i >= 0; i--){p = L[i]->next;maxlen = MAX;while (p){if (p->w + v[p->v] < maxlen){maxlen = p->w + v[p->v];temp = p->v;}p = p->next;}v[i] = maxlen;d[i] = temp;}path[0] = 0;path[K-1] = N - 1;for (i = 1; i <= K - 2; i++)path[i] = d[path[i-1]];}void print(){int i;for (i = 0; i < K; i++)printf("%d ", path[i] + 1);printf("\n");}int main(){init(&L);printf("最短路径:\n ");Method1();print();printf("最短路径:\n");Method2(&L);print();system("pause");return 0;}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掌握了动态规划的思想,即如果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可以分解为找子问题的最优解,那么即可使用动态规划。

算法设计与分析-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

算法设计与分析-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

算法设计与分析-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关于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的探讨摘要:本⽂主要描述的是分别⽤动态规划法、贪⼼法和分⽀限界法来解决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时的情况,并在附录中附有实际问题的程序来辅助阐述观点。

⽂章⾸先阐述了各个⽅法的原理,主要的思路是通过输⼊⼀组数据,⽐较三者的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运⾏时间,以之为基础来分析、讨论三者的性能区别。

另外,众所周知,多段图是有向图的⼀个简单的模型,它在有向图的基础上忽略了两点之间的线的双向性的问题,并且对点与点之间的线有很多的要求,从⽽把图简化为可分为⼏段的模式,⽂章最后讲述了若这⼏种⽅法运⾏到有向图中的情况,⼏种⽅法的对⽐和它们⽐较适应的使⽤情况的讨论,并给出了⾃⼰的建议。

关键字: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动态规划法分⽀限界法多段图与有向图的关系有向图最短路径算法引⾔:当前社会,关于最短路径的问题屡屡出现。

例如在开车⾃驾游的⼀个过程中,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从⼀个地点到另⼀点,这个时候必然是希望有⼀条距离最短的路程来尽量减少消耗的时间以及花费的(它们在模型中被称为代价),市场上对该问题的解决有很⼤的需求,因此,这⾥我将讨论多段图的最短路径的问题。

在早些时间的课程中,我们学习过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其中就包括最短路径这⽅⾯的讨论。

当时⽼师给我们介绍了分别⾯向单源(Dijkstra算法)与⾮单源(Floyd算法)两种问题的算法法---,这是我们最早的对最短路径⽅⾯的理解,也是我们接触的⽐较早的关于图的问题。

在这学期的算法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了⽅法,包括贪⼼法、动态规划法等算法,它们把以前学习的许多⽅法都命名并归纳分类起来,其中有许多算法都是可以⽤来解决这个最短路径的问题的,并且该问题作为⼀个图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继续探讨优化的需求很⼤,本⽂将就不同算法在解决该最短路径问题时的不同⽅法进⾏对⽐并给出该问题在不同基础上不同的最终解决⽅案。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将重点分析动态规划法下的情况,并会对图的情况加以简化、限制,最后会对其他的图做⼀些拓展。

动态规划实现最短路径问题

动态规划实现最短路径问题

动态规划实现最短路径问题⼀、设计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 <算法导论>中⼀般将设计动态规划算法归纳为下⾯⼏个步骤: 1)分析最优解的结构 2)递归定义最优解的值 3)⾃底向上计算最优解的值 4)从计算的最优解的值上⾯构建出最优解⼆、最短路径的结构 从最优解的结构开始分析(我们假设没有权值为负的路径),对于图G<V,E>的所有结点对最短路径的问题,我们能知道⼀条最短路径的⼦路径都是最短路径。

假设⽤邻接矩阵W=w(ij)来表⽰输⼊带权图,考虑从结点i到结点j的⼀条最短路径p,如果p最多有m(m为有限值)条边。

若i=j,则p的权值为0⽽且不包含其他边。

若i ≠ j,可以将i到j的路径转换为i -> k、k->j。

三、⼀个给定的图 1)给定⼀个有向图 2)我们可以给出这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四、C++实现1 #include <iostream>2 #include<fstream>3 #include<sstream>4 #include<vector>5 #include<string>6using namespace std;7const int Max_Num = 100;89 typedef struct Point {10int n; //点的个数11double p[Max_Num];12double q[Max_Num];13int root[Max_Num][Max_Num];14double w[Max_Num][Max_Num];15double e[Max_Num][Max_Num];16 }Point;1718 vector<Point> points;19 vector<string> res;20 vector<int> num;2122void file_read();23void createPoint();24void optimalBST();25void printRoot(Point P);26void printOptimalBST(int i, int j, int r, Point P, ofstream &fileWrite);27 template <class Type>28 Type stringToNum(const string& str) {29 istringstream iss(str);30 Type num;31 iss >> num;32 iss.str("");33return num;34 }3536void file_read() {37string str2, str1 = "", result;38 ifstream fileRead("in.dat");39if (fileRead.is_open()) {40while (getline(fileRead, str2, '\n')) {41if (str2.find("") != -1) {42 str1.append(str2 + "");43 }44else {45 num.push_back(stringToNum<int>(str2));46if (str1 != "") {47 res.push_back(str1);48 }49 str1 = "";50 }51 }52 res.push_back(str1);53 fileRead.close();54 }55 }5657void createPoint() {58string temp;59 Point P;60for (int i = 0; i < res.size(); i++) {61 vector<string> temp_str; //存放按照空格分开后的数字62int n = num[i];63 stringstream input(res[i]);64while (input >> temp) {65 temp_str.push_back(temp);66 }67 P.n = n;68for(int k = 0; k<=n; k++) P.p[k] = stringToNum<double>(temp_str[k]);69for(int k = n + 1; k<temp_str.size(); k++) P.q[k-(n+1)] = stringToNum<double>(temp_str[k]);70 points.push_back(P);71 }72 }7374//根据书上的伪代码:接收概率列表p1....pn和q0.....qn以及规模n作为输⼊计算出e和root75void optimalBST(){76 Point P;77for(int i = 0; i<res.size(); i++) {78 vector<string> temp_str; //存放按照空格分开后的数字79int n = num[i];80string temp;81 stringstream input(res[i]);82while (input >> temp) {83 temp_str.push_back(temp);84 }85 P.n = n;8687for(int k = 0; k<=n; k++) P.p[k] = stringToNum<double>(temp_str[k]);88for(int k = n + 1; k<temp_str.size(); k++) P.q[k-(n+1)] = stringToNum<double>(temp_str[k]); 8990//初始化只包括虚拟键的⼦树91for (int i = 1;i <= P.n + 1;++i){92 P.w[i][i-1] = P.q[i-1];93 P.e[i][i-1] = P.q[i-1];94 }95//由下到上,由左到右逐步计算96for (int len = 1;len <= P.n;++len){97for (int i = 1;i <= P.n - len + 1;++i){98int j = i + len - 1;99 P.e[i][j] = Max_Num;100 P.w[i][j] = P.w[i][j-1] + P.p[j] + P.q[j];101//求取最⼩代价的⼦树的根102for (int r = i;r <= j;++r)103 {104double temp = P.e[i][r-1] + P.e[r+1][j] + P.w[i][j];105if (temp < P.e[i][j])106 {107 P.e[i][j] = temp;108 P.root[i][j] = r;109 }110 }111 }112 }113 points.push_back(P);114 }115 }116117void printOptimalBST(int i, int j, int r, Point P, ofstream &fileWrite){118int root_node = P.root[i][j];//⼦树根节点119if (root_node == P.root[1][P.n]){120//输出整棵树的根121 fileWrite << "k" << root_node << "是根" << endl;122 printOptimalBST(i, root_node - 1, root_node, P, fileWrite);123 printOptimalBST(root_node +1 , j, root_node, P, fileWrite);124return;125 }126127if (j < i - 1){128return;129 }else if (j == i - 1){//遇到虚拟键130if (j < r)131 fileWrite << "d" << j << "是" << "k" << r << "的左孩⼦" << endl;132else133 fileWrite << "d" << j << "是" << "k" << r << "的右孩⼦" << endl;134return;135 }136else{//遇到内部结点137if (root_node < r)138 fileWrite << "k" << root_node << "是" << "k" << r << "的左孩⼦" << endl; 139else140 fileWrite << "k" << root_node << "是" << "k" << r << "的右孩⼦" << endl; 141 }142 printOptimalBST(i, root_node - 1, root_node, P, fileWrite);143 printOptimalBST(root_node + 1, j, root_node, P, fileWrite);144 }145146//输出最优⼆叉查找树所有⼦树的根147void printRoot(Point P){148 cout << "各⼦树的根:" << endl;149for (int i = 1;i <= P.n;++i){150for (int j = 1;j <= P.n;++j){151 cout << P.root[i][j] << "";152 }153 cout << endl;154 }155 cout << endl;156 }157158int main(){159 file_read();160 optimalBST();161 ofstream fileWrite("out.dat");162 Point P ;163for(int i = 0; i<points.size(); i++) {164 P = points[i];165 printRoot(P);166 printOptimalBST(1,P.n,-1, P, fileWrite);167 }168 fileWrite.clear();169return0;170 } 上述代码是将给定的邻接矩阵从⽂件中读取 然后根据输⼊的邻接矩阵求出最短路径。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动态规划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动态规划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动态规划《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完成⽇期:20011.11.241、实验⽬的(1)掌握动态规划⽅法贪⼼算法思想(2)掌握最优⼦结构原理(3)了解动态规划⼀般问题2、实验内容(1)编写⼀个简单的程序,解决0-1背包问题。

设N=5,C=10,w={2,2,6,5,4},v={6,3,5,4,6}(2)合唱队形安排。

【问题描述】N位同学站成⼀排,⾳乐⽼师要请其中的(N-K)位同学出列,使得剩下的K位同学排成合唱队形。

合唱队形是指这样的⼀种队形:设K 位同学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2…,K,他们的⾝⾼分别为T1,T2,…,TK,则他们的⾝⾼满⾜T1<...Ti+1>…>TK(1<=i<=K)。

已知所有N位同学的⾝⾼,计算最少需要⼏位同学出列,可以使得剩下的同学排成合唱队形。

3、实验要求(1)写出源程序,并编译运⾏(2)详细记录程序调试及运⾏结果4、算法思想:利⽤动态规划的思想,解决诸如0—1背包问题,最⼤合唱队形问题等问题的最优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解决⽅案的⼀种算法。

5、实验过程:1、0—1背包问题:源代码如下:#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N 5#define c 10int w[N+1]={0,2,2,6,5,4},v[N+1]={0,6,3,5,4,6};int m[N+1][c+1];int min(int x,int y){if(x<=y)return x;else return y;}int max(int x,int y){if(x>=y) return x;else return y;}void KnapSack(int v[],int w[]){int jMax=min(w[1],c);for (int j=1;j<=jMax;j++) //当0=m[1][j]=0;for (j=w[1];j<=c;j++) // 当j>=w[n]时, m(n,j)=v[n]m[1][j]=v[1];for (int i=2;i<=N;i++) //DP{ int jMax=min(w[i],c);for (j=1;jfor (j=jMax;j<=c;j++) //m(n,j)=v[n] 当j>=w[n] m[i][j]=max(m[i-1][j],m[i-1][j-w[i]]+v[i]); }}void main(){KnapSack(v,w);for(int i=1;i<=N;i++){for(int j=0;j<=c;j++)cout<cout<}}运⾏截图如下:合唱队形问题:代码如下:#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XN 200void main(){int n, a[MAXN], b[MAXN], c[MAXN], i, j, max,lab,pre[MAXN]; cout<<"输⼊数据个数:"; cin>>n;cout<<"\n输⼊"<for (i = 1; i <= n; i++) //O(n)cin>> a[i];memset(b, 0, sizeof(a));memset(c, 0, sizeof(c));b[1] = 1;pre[i]=0; //i=1->nfor (i = 2; i <= n; i++){max = 0;for (j = i - 1; j >= 1; j--) {if (a[j]max) {max = b[j];pre[i]=j;}}b[i] = max + 1;}//lab:max所对应a数组元素下标O(n)max = b[1];for (i = 2; i <= n; i++){ if (b[i] > max){max = b[i];lab=i;}}cout<<"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is:"<i = lab;int num=max;j=max;while( num>0 ){c[j--]=a[i];i=pre[i];num--;}//输出数列O(n)for(i=1;i<=max;i++)cout<cout<}截图如下:6.实验过程分析本次实验做的是01背包和合唱队形,之前01背包也⽤贪⼼算法讨论过,但得不到最优解,这次实验⽤动态规划实现的,涉及到剪枝函数部分要考虑清楚,实验过程中通过画图,对理解有很⼤帮助;第⼆个实验其实是利⽤了两次LIS问题,再综合⼀下,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还是⽐较成功,对动态规划算法的思想理解得挺透彻的。

算法课设实验报告(3篇)

算法课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加深对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排序算法、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 排序算法(1)实验目的:熟悉常见的排序算法,理解其原理,比较其优缺点,并实现至少三种排序算法。

(2)实验内容:- 实现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三种算法。

- 对每种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 编写测试程序,对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

(3)实验步骤:- 分析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的原理。

- 编写三种排序算法的代码。

- 分析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编写测试程序,生成随机测试数据,测试三种算法的性能。

- 比较三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

2. 贪心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贪心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如活动选择问题。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活动选择问题的贪心策略。

- 编写贪心算法的代码。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贪心算法的正确性。

3. 动态规划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如背包问题。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策略。

- 编写动态规划算法的代码。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排序算法实验结果:- 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最短路径实验报告引言: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交通规划、电路设计、网络通信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最短路径算法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一、问题描述:我们将研究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其中包含多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道路。

每条道路都有一个权重,表示通过该道路所需的时间或距离。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即使得路径上各个道路权重之和最小的路径。

二、算法选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择了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作为比较对象。

Dijkstra算法是一种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它通过不断选择当前最短路径的节点来逐步扩展最短路径树。

Floyd-Warshall算法则是一种多源最短路径算法,它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计算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三、实验设计: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10个节点和15条道路的交通网络,每条道路的权重随机生成。

然后,我们分别使用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计算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记录计算时间。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Dijkstra算法在计算单源最短路径时表现出色,但是在计算多源最短路径时效率较低。

而Floyd-Warshall算法在计算多源最短路径时表现出色,但是对于大型网络的单源最短路径计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五、性能评估:为了评估算法的性能,我们对不同规模的交通网络进行了测试,并记录了算法的计算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交通网络规模的增大,Dijkstra算法的计算时间呈指数级增长,而Floyd-Warshall算法的计算时间则呈多项式级增长。

因此,在处理大型网络时,Floyd-Warshall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六、实际应用:最短路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优的行车路线,减少交通拥堵。

用动态规划法实现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用动态规划法实现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动态规划法实现有向图的最短路径实验实验题目:设计一个求解有向图,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分支限界算法思想2)会编写常见算法。

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代码2.分析算法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实验主要步骤:1 算法代码package suanfa;publicclass ShortPath{privatestatic Integer M = Integer.MAX_VALUE;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args){int[][]c={{M,4,2,3,M,M,M,M,M,M},{M,M,M,M,9,8,M,M,M,M},{M,M,M,M,6,7,8,M,M,M},{M,M,M,M,M,4,7,M,M,M},{M,M,M,M,M,M,M,5,6,M},{M,M,M,M,M,M,M,8,6,M},{M,M,M,M,M,M,M,6,5,M},{M,M,M,M,M,M,M,M,M,7},{M,M,M,M,M,M,M,M,M,3},{M,M,M,M,M,M,M,M,M,M}};shortPath(10,c);}publicstaticvoid shortPath(int n,int[][]c){int[] cost=newint[n];//cost[i]存储i到n-1的子问题的最短路径值int[] path=newint[n];//path[i]存储状态,使cij+cost[i]最小的j值//对数组cost[n]和path[n]进行初始化for(int i=0;i<n-1;i++){cost[i]=M;path[i]=-1;}cost[9]=0;for(int i=n-2;i>=0;i--){for(int j=n-1;j>=i;j--){//得到i的邻接点if(c[i][j]<M&&cost[i]>(c[i][j]+cost[j])){cost[i]=c[i][j]+cost[j];path[i]=j;}}}System.out.println("最短路径长度为:"+cost[0]);System.out.print("最短路径为:");int i=0;System.out.print("0");while(i!=n-1){System.out.print("-->"+path[i]);i=path[i];}}}2 程序运行结果4 算法复杂度分析设节点个数为n个算法的循环的次数为n*n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算法需要保存一个矩阵,故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n^2)。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评分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一.实验要求1. 理解最优子结构的问题。

有一类问题的活动过程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而且在任一阶段后的行为依赖于该阶段的状态,与该阶段之前的过程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无关。

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多阶段的决策过程。

在50年代,贝尔曼(Richard Bellman )等人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原理”,从而创建了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新的算法设计方法-动态规划。

对于一个多阶段过程问题,是否可以分段实现最优决策,依赖于该问题是否有最优子结构性质,能否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还要看该问题的子问题是否具有重叠性质。

最优子结构性质:原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子问题重叠性质:每次产生的子问题并不总是新问题,有些子问题被反复计算多次。

问题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是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

2.理解分段决策Bellman 方程。

每一点最优都是上一点最优加上这段长度。

即当前最优只与上一步有关。

U s 初始值,u j 第j 段的最优值。

⎪⎩⎪⎨⎧+==≠}.{min ,0ijiji js w u u u3.一般方法1)找出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2)递归地定义最优值(写出动态规划方程);3)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计算出最优值;4)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一个最优解。

步骤1-3是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

在只需要求出最优值的情形,步骤4可以省略,步骤3中记录的信息也较少;若需要求出问题的一个最优解,则必须执行步骤4,步骤3中记录的信息必须足够多以便构造最优解。

二.实验内容1.编程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

2.图的数据结构采用邻接表。

3.要求用文件装入5个多段图数据,编写从文件到邻接表的函数。

4.验证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设计与优化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设计与优化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设计与优化一、绪论最短路径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在众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网络路由、物流配送、地图导航等。

本文将讨论如何运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并从算法设计和算法优化两个方面入手,提高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二、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1. 最短路径的定义在一张有向带权图中,从起点s到终点t的一条路径,如果它的边权之和最小,那么我们称这条路径是最短路径。

2. 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子问题,定义d[v]表示从起点s到顶点v的最短距离,那么d[t]就是问题的解。

记G=(V,E)为一张有向带权图,我们要求的就是d[t]。

在进行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时,我们主要运用的是最优子结构和重复计算问题。

最优子结构的原理如下:一条最短路径可以被拆分为多个“次优解”,每个“次优解”都可以用更小的“次优解”组合而成,直到组合到最短路径为止。

重复计算问题的原理如下:在计算d[v]时,需要先计算出所有以v为终点的边的起点u的最短路径,这些最短路径构成了一个集合P。

如果直接使用暴力算法,则有可能会重复计算P中的某些路径。

运用动态规划,我们可以将已经计算出的最短路径结果保存起来,每次需要计算时可以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计算的问题。

3. 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步骤定义数组d[V],其中d[s]=0,d[v]=+ɛ(v≠s)。

按拓扑排序的顺序遍历有向带权图,对于每个顶点v,更新所有以v为终点的边的起点u的最短路径,即:d[v]=min(d[u]+w[u,v]),其中w[u,v]表示边(u,v)的权值。

4. 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实现算法实现的代码如下:void dp_shortest_path(Graph *G, int s, int *d) {int t, i, v, u, p;for (i = 0; i < G->vexnum; ++i) d[i] = INF;d[s] = 0;for (t = 1; t < G->vexnum; ++t) {for (v = 0; v < G->vexnum; ++v) {for (p = G->v[v].first; p != -1; p = G->arc[p].next) {u = G->arc[p].adjvex;if (d[u] + G->arc[p].weight < d[v]) {d[v] = d[u] + G->arc[p].weight;}}}}}三、最短路径算法的优化1. Dijkstra算法优化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它适用于有权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的基本思路是:每次找到离起点最近的尚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v,更新v的所有邻接点的距离,直到找到终点或路径无法更新为止。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预习报告 - 副本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预习报告 - 副本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本科实验预习手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项目实验一递归与分治算法实验(一)任务描述:项目一快速排序(验证实验)实验要求1.要求利用快速排序的思想完成n个正整数排序,完全理解算法的思想2.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完成代码编写并调试正确,给出三组若干个整数以上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项目二合并排序(验证实验)实验要求1.要求利用合并排序的思想完成n个正整数排序,完全理解算法的思想2.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完成代码编写并调试正确,给出三组若干个整数以上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项目三寻找主元素(设计实验)问题描述:在数组中,有一半以上的元素相同,设计一个算法,以O(n)时间找到这个元素。

(可用非递归,也可用递归)实验要求1.设计出正确的算法,以O(n)时间找到主元素2.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完成代码编写并调试正确,对以下三组数据(随机生成)要求测试通过:预习内容:一、实验原理和内容(每个项目分析出拟用到的算法思路)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二、项目实现的主要源代码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实验二递归与分治算法实验(二)任务描述:项目四递归求排列问题(验证实验)一、问题描述:在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数组中,运用递归生成全排列,并输出。

二、实验要求1.完成程序2.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对三组数据要求测试通过(每组数据用4个较大整数测试):4.记录实验过程,规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五分治找k大元素(设计实验)一、问题描述:在一个具有个元素的数组中,找出第二大元素,并计算时间杂性(要求O(n)时间)二、实验要求1.设计出正确的算法,以O(n)时间找到第二大元素2.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完成代码编写并调试正确,对三组数据要求测试通过(第组数据不少于1000个):4.记录实验过程,规范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九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九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九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编程解决多段图的最短路径二、实验要求1.设计算法2.写出相应程序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三、实验内容问题描述:设图G=(V, E)是一个带权有向连通图,如果把顶点集合V划分成k个互不相交的子集Vi(2≤k≤n, 1≤i≤k),使得E中的任何一条边(u, v),必有u∈Vi,v∈Vi+m(1≤i<k, 1<i+m≤k),则称图G为多段图,称s∈V1为源点,t∈Vk为终点。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求从源点到终点的最小代价路径。

由于多段图将顶点划分为k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所以,多段图划分为k段,每一段包含顶点的一个子集。

不失一般性,将多段图的顶点按照段的顺序进行编号,同一段内顶点的相互顺序无关紧要。

假设图中的顶点个数为n,则源点s的编号为0,终点t的编号为n-1,并且,对图中的任何一条边(u, v),顶点u的编号小于顶点v的编号。

下面考虑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填表形式。

用一个数组cost[n]作为存储子问题解的表格,cost[i]表示从顶点i到终点n-1的最短路径,数组path[n]存储状态,path[i]表示从顶点i到终点n-1的路径上顶点i的下一个顶点。

则:+cost[j]} (i≤j≤n且顶点j是顶点i的邻接点) (式3.7)cost[i]=min{cij+cost[j]最小的j (式3.8)path[i]=使cij算法:四、程序代码#include<stdio.h> #define MAX 100void a(int p[][10]){ int cost[10]={0}; int path[10]={0}; int i,j,n;for(i=0;i<10;i++) path[i]=-1; for(i=8;i>=0;i--) {算法3.2——多段图的最短路径1.初始化:数组cost[n]初始化为最大值,数组path[n]初始化为-1; 2.for (i=n -2; i>=0; i --)2.1 对顶点i 的每一个邻接点j ,根据式3.7计算cost[i]; 2.2 根据式3.8计算path[i]; 3.输出最短路径长度cost[0];4. 输出最短路径经过的顶点: 4.1 i=04.2 循环直到path[i]=n -14.2.1 输出path[i]; 4.2.2 i=path[i];path0 1 23 4 5 678int t=MAX;for(j=9,n=0;j>=i&&p[i][j]!=0;j--){if(p[i][j]!=MAX){cost[i]=cost[j]+p[i][j];if(t<=cost[i]){n++;cost[i]=t;path[i]=j+n;}elsepath[i]=j;t=cost[i];// printf("%d %d\n",i,path[i]);}}}printf("0\t");for(int i=0;path[i]!=9;i=path[i])printf("%d\t",path[i]);printf("9\n");printf("\n最短路径为:%d",cost[0]);}int main(){int p[10][10]={0,3,2,3,MAX,MAX,MAX,MAX,MAX,MAX,3,0,MAX,MAX,8,6,MAX,MAX,MAX,MAX,2,MAX,0,MAX,6,7,8,MAX,MAX,MAX,3,MAX,MAX,0,MAX,4,7,MAX,MAX,MAX,MAX,8,6,MAX,0,MAX,MAX,5,6,MAX,MAX,6,7,4,MAX,0,MAX,8,6,MAX,MAX,MAX,8,7,MAX,MAX,0,6,5,MAX,MAX,MAX,MAX,MAX,5,8,6,0,MAX,7,MAX,MAX,MAX,MAX,6,6,5,MAX,0,3,MAX,MAX,MAX,MAX,MAX,MAX,MAX,7,3,0};a(p);}五、结果及分析。

《动态规划算法实验》实验报告

《动态规划算法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3、《动态规划算法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态规划方法贪心算法思想2. 掌握最优子结构原理3. 了解动态规划一般问题二、实验内容1. 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解决0-1背包问题。

设N=5,C=10,w={2,2,6,5,4},v={6,3,5,4,6}2. 合唱队形安排问题【问题描述】N位同学站成一排,音乐老师要请其中的(N-K)位同学出列,使得剩下的K 位同学排成合唱队形。

合唱队形是指这样的一种队形:设K位同学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2…,K,他们的身高分别为T1,T2,…,TK,则他们的身高满足T1<...<Ti>Ti+1>…>TK(1<=i<=K)。

已知所有N位同学的身高,计算最少需要几位同学出列,可以使得剩下的同学排成合唱队形。

三、算法思想分析1.0-1背包采用动规算法主要是动规方程的思考,之后就是确定边界条件即可。

2.合唱队形问题应用了分治与动态规划的算法,先将所有队员依次做中间最高的同学,将问题分为左右来做,接下来只需要求得左边的最长上升子序列数、右边的最长下降子序列数即可。

四、实验过程分析1.0-1背包问题是背包问题的进一步条件限制,考虑清楚动规方程就不难,编程中对于m(i,j)的含义要清楚,搞混了就容易出错。

2.合唱队形问题的思想并不复杂,特别是如果已经掌握了最长上升子序列数的算法,在分别处理左右最长子序列时需要特别注意数组下标,一开始我用是i,j直接从0到左右的数据长度,但是一直出错,后来发现队员身高数组并不能完全用这些下标,特别是右边的函数,数组起始下标不是0,需要利用函数传递起始下标才能调用对应的数据段。

五、算法源代码及用户屏幕1.(1)算法源码/********************************0-1背包问题。

codeblocks C++2018.11.2********************************/#include <iostream>#include <iomanip>using namespace std;void knapSnack(int v[], int w[], int c, int n, int m[][11]);int main(){int v[] = {6, 3, 5, 4, 6};int w[] = {2, 2 ,6, 5, 4};int c = 10;int n = 5;int m[5][11];//初始化数组for(int i=0; i<5; i++){for(int j=0; j<11; j++){m[i][j] = 0;}}knapSnack(v, w, c, n, m);//输出结果cout<<setw(3)<<" ";for(int i=0; i<11; i++){cout<<setw(3)<<i;}cout<<endl;for(int i=0; i<5; i++){//输出行号cout<<setw(3)<<i+1;for(int j=0; j<11; j++){cout<<setw(3)<<m[i][j];}cout<<endl;}return 0;}void knapSnack(int v[], int w[], int c, int n, int m[][11]){ for(int i=0; i<n; i++){for(int j=0; j<11; j++){//边界条件if(i == 0){if(w[i] > j)m[i][j] = 0;elsem[i][j] = v[i];}/*动规方程j>w[i]m(i,j) = max{m(i-1,j), m(i-1,j-w[i])+v[i]}0<=j<w[i]m(i,j) = m(i-1,j)*/else{if(w[i] > j)m[i][j] = m[i-1][j];else{if(m[i-1][j] > (m[i-1][j-w[i]]+v[i]))m[i][j] = m[i-1][j];elsem[i][j] = m[i-1][j-w[i]]+v[i];}}}//控制列数的for循环}//控制行数的for循环}(2)用户屏幕2.(1)算法源码/***************************************************合唱队形问题codeblocks C++2018.11.2***************************************************/#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tring.h>using namespace std;//计算左端合唱队人数int leftQueue(int a[], int _start, int _end);//计算右端合唱队人数int rightQueue(int a[], int _start2, int _end2);int main(){cout<<"Please enter total number:";int number;cin>>number;cout<<"Please input the height of each person (cm):"<<endl;int a[number]; //记录每个人身高//b数组分别记录当第n个人为合唱队中间人时,合唱队的总人数int b[number];int rightNumber[number]; //记录左端合唱队人数int leftNumber[number]; //记录右端合唱队人数for(int i=0; i<number; i++)b[i] = 0;for(int i=0; i<number; i++)cin>>a[i];int mostQueueNumber = b[0];for(int i=0; i<number; i++){//设置a[i]为最高的同学leftNumber[i] = leftQueue(a,0,i);rightNumber[i] = rightQueue(a,i,number-1);//计算合唱队总人数b[i] = leftNumber[i] + rightNumber[i] - 1;//计算合唱队最多的总人数if(mostQueueNumber < b[i])mostQueueNumber = b[i];}//计算最少出队人数int leastDequeueNumber = number - mostQueueNumber;cout<<"Minimum number of people out: "<<leastDequeueNumber<<endl;return 0;}int leftQueue(int a[], int _start, int _end){int leftMostNumber = 0;int n = _end-_start+1;//c数组记录i时的最长上升子序列数int c[n];int maxN;//初始化最长上升子序列数为1for(int i=0; i<n; i++){c[i] = 1;}for(int i=_start; i<_end+1; i++){maxN = 0;for(int j=i-1; j>=_start; j--){if(a[j]<a[i] && c[j]>maxN)maxN = c[j];c[i] = maxN + 1;}}leftMostNumber = c[n-1];return leftMostNumber;}int rightQueue(int a[], int _start2, int _end2){ int rightMostNumber = 0;int n2 = _end2-_start2+1;//c2数组记录i时的最长下降子序列数int c2[n2];int maxN2;//初始化最长下降子序列数为1for(int i=0; i<n2; i++){c2[i] = 1;}for(int i=_end2; i>=_start2; i--){maxN2 = 0;for(int j=i+1; j<=_end2; j++){if(a[j]<a[i] && c2[j-_start2]>maxN2)maxN2 = c2[j-_start2];c2[i-_start2] = maxN2 + 1;}}rightMostNumber = c2[0];return rightMostNumber; }(2)用户屏幕。

动态规划分析检验实习报告

动态规划分析检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算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态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算法设计策略,在解决最优化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动态规划分析检验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分析动态规划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以及运用动态规划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学习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在实习的第一周,我系统地学习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

动态规划是一种每个决策都依赖于当前状态并导致状态转移的过程。

它通过拆分问题,定义问题状态和状态之间的关系,使得问题能够以递推的方式去解决。

与分治法相似,动态规划也将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依次解决子阶段。

在求解子问题时,列出各种可能的局部解,通过决策保留那些有可能达到最优的局部解。

2.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分析了动态规划算法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通过学习经典的动态规划算法,如斐波那契数列、最长公共子序列等,我了解了动态规划算法在不同问题中的运用,并掌握了计算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3. 运用动态规划解决实际问题在实习的第三周和第四周,我运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我参与了团队项目,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并解决了城市规划、资源分配等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并提高了运用动态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动态规划算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分析了动态规划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动态规划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算法理解和应用方面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努力提高。

总之,本次动态规划分析检验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态规划及其在求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动态规划及其在求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论文名:动态规划及其在求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班级:12医软一班学号:姓名:张健<日期:2015年6月动态规划及其在求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摘要:在概述动态规划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建模主要步骤,并运用动态规划思想对最短路径进行求解,最后总结出动态规划在此类问题中的优越性。

关键字:动态规划;最短路径;多阶段决策。

在实践中有许多决策问题与时间有关系,决策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各阶段的决策相互关联,共同决定最终的目标,这样的问题称之为多阶段决策问题。

动态规划方法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最初是由美国数学家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实践证明许多问题用动态规划建模求解比用线性规划或非线性规划更加有效,特别是对离散性问题,运用解析数学无法解决,而动态规划就成为得力的工具。

动态规划方法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分析为一系列同一类型的更容易求解的子问题先按照整体最优思想逆序求出各个可能状态的最优策略,然后顺序求出整个问题的最优策略和最优路径。

由于将动态规划思想应用到求解运输问题的最短路径中,计算过程单一化便于应用于计算机,求解结果清晰明了,在实践应用中获得显著效果。

1 动态规划原理概述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可以这样阐述:一个最优化策略不论过去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诸多策略必须构成最优策略,即其子策略总是最优的。

任何思想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态规划也有其适应的条件。

如果某阶段的状态给定后,则在这阶段以后过程的发展不受这阶段以前各段状态的影响,这个性质称为无后效性,适用动态规划的问题必须满足这个性质;其次还须满足上述最优化原理。

动态规划基本思想一是正确的写出基本的递推关系式和恰当的边界条件;二是在多阶段决策过程中,动态规划方法是即把当前一段和后来各阶段分开,又把当前效益和未来效益结合起来考虑的一种多阶段决策的最优化方法,每阶段决策和选取是从全局来考虑,与该段的最优选择的答案一般是不同的;三是在求整个问题的最优策略时,由于初始状态是已知的,儿每阶段的决策又都是该阶段状态的函数,因而最优策略所经过的各阶段状态便可逐次变换得到,从而确定最优路线。

多段图的最短路劲问题,动态规划法 分析最优性原理

多段图的最短路劲问题,动态规划法 分析最优性原理

多段图的最短路劲问题,动态规划法分析最优性原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数理化的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最短路劲问题,是数学考试当中常考的题型之一。

它的难度在初中数学中是比较大的。

很多同学在学习该题的时候也十分头疼,因为该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即可。

所谓动态规划法,其实就是由求解方程组而得到结论最优的方法。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简单易操作并将其运用于实际之中吧!一、解题思路通过观察题目,我们可以得到题目中由图 a,图 b组成的最短路劲问题的求解法:求 a={a, b, c},其中 a、 b、 c表示两段图之间的相交点。

求 a最短路劲,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当我们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求解最短路劲问题来了解分析它所需要处理的基本数学原理,从而达到解决此题的目的。

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多段图对于图 b而言,最短路劲要求它具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求最优解的基本方法最优解的求解方法有两种:一者为连续变量的最大值问题,二者为连续不变量。

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为:以图中 A点的起始位置(也就是 A与 B)作为计算基点,依次以 A点、 B 点进行一次求解方程组,再将方程组进行解析,得到最优解;或者以相同的方法求出各点的余数,得出最优解。

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求方程组时不一定要选择整数、整列代入、整阶运算;第二个问题只要找到方程中关键的最优解即可。

所以在求最优解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三、动态规划法分析分析:将图中已知状态矩阵代入所求题中,可得到:设图中状态矩阵 B和状态矩阵 A是多段图中唯一正确状态的解,因此 B和 C是正确的解;设状态矩阵 A是已知状态矩阵-状态式解,则 AC和 AC是正确的解;由于状态矩阵 B和状态矩阵 A是正确方程组式外部分与状态矩阵 a、b、 c、 d四等分函数相关,因此 AC和 AC就是正确方程组。

多种方法求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多种方法求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学 号:
《算法设计与分析 B》 大作业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多种方法解决多段图的最短 路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
2014 年 12 月 26 日
武汉理工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多种方法解决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摘要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求从源点到终点的最小代价路径。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分别用 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和分支限界法来解决多段图最短路径问题时的情况。文章首先阐述了 各个方法的原理,主要的思路是通过输入一组数据,比较三者的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运 行时间,以之为基础来分析、讨论三者的性能区别。文章最后讲述了若这几种方法运行到 有向图中的情况,几种方法的对比和它们比较适应的使用情况的讨论,并给出了自己的建 议。
大二开设的《数据结构》课程中就包括最短路径这方面问题的讨论。当时老师介绍了 分别面向单源(Dijkstra 算法)与非单源(Floyd 算法)两种问题的算法——这是我们最早 的对最短路径方面的理解,也是我们接触的比较早的关于图的问题。
在这学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基本的算法设计技术,蛮力 法、分治法、减治法、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它们把以前学习的 诸多方法都命名并归纳分类起来,其中有多种算法都可以用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并且该 问题作为一个图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继续探讨优化的需求很大、本文将就不同算法在解决 该最短路径问题时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并给出该问题在不同基础上不同的最终解决方案。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将重点分析动态规划法下的情况,并会对图的情况加以简化、限制, 最后会对其它的图做一些拓展。
由于多段图将顶点划分为 k 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所以,可以将多段图划分为 k 段,每 一段包含顶点的一个子集。不失一般性,将多段图的顶点按照段的顺序进行编号,同一段 内顶点的相互顺序无关紧要。假设图中的顶点个数为 n,则源点 s 的编号为 0,终点 t 的编 号为 n-1,并且,对图中的任何一条边(u, v),顶点 u 的编号小于顶点 v 的编号。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最短路径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问题,其应用之广泛,于经济、军事、交通等领域中屡见不鲜。

在众多最短路径算法中,动态规划作为负载最小的算法之一,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和应用,备受研究人员的欢迎。

二、什么是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Shortest Path Algorithm)解决的是图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图是一种非线性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其中节点代表问题中所涉及的对象,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最短路径算法是为了能找到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从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路径规划)。

三、最短路径问题解决方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其中两种,一种是Dijkstra算法,另一种是基于动态规划的算法。

1.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在图中求单源最短路径的贪心算法,其思想是通过指定起点,找到该起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这个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从起始点开始,逐步扩展路径直到达到目标点。

在每一步中,算法都选择与起始点距离最短的节点来扩展路径。

因此,在每一个节点的操作中,算法会记录起始点到该节点的距离并更新距离。

通过该方法,算法能找到每个节点以起点为起点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在非负权重的有向图中表现非常好。

2.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动态规划是一个类似于分治的问题求解方法,它将大问题分解为子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每个阶段的最优解来推导出下一个阶段的最优解。

动态规划算法类问题,在不同子状态间进行转移,且子状态之间存在重叠的情况,这个特点被称为重叠子问题。

动态规划能够有效的处理一些连通性不强的问题(如最长上升子序列、最短路问题)。

通过动态规划解决图中最短路径问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包括:·状态:表示每个阶段状态·状态转移方程:阶段之间进行转移的方程·构造过程:用于递推3.基于动态规划的最短路径算法的流程(1)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核心就是状态转移方程:DP[i][j]=min{DP[i-1][k]}+C[k][j];其中i表示当前阶段,j表示当前节点,k表示上一个节点。

贪心、分支限界、动态规划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贪心、分支限界、动态规划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贪心、分支限界、动态规划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算法综合实验报告学号: 100407姓名:黄琼莹一、实验内容:分别用动态规划、贪心及分支限界法实现对TSP问题(无向图)的求解,并至少用两个测试用例对所完成的代码进行正确性及效率关系上的验证。

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包括程序的数据结构、函数组成、输入/输出设计、符号名说明等)动态规划法(1)数据结构:利用二进制来表示集合,则集合S可由一个十进制数相对应,此所对应的二进制数为y,如果y的第k位为1,则表示k存在集合S中。

例如:集合S={0,1}(其子集合为{}{0}{1}{01}),我们用二进制数11(所对应十进制数为3)表示S,11中右手边第1个数为1表示0在集合S中,右手边第二个数为1表示1在集合S中,其他位为0表示其它数字不在集合S中;同理, 集合S={0,2}(其子集合为{}{0}{2}{02}可用二进制数(所对应十进制数为5)表示(右手边第1个数为1表示0在集合S中,右手边第二个数为0表示1不在集合S中,右手边第3个数为1表示2在集合S中,则说明0,2在集合中,1不在集合中。

函数组成getmin:获得该数组的最小值;getJ:根据2进制j和j中1的个数找下一个jgetj:返回下一个j的十进制数输入/输出设计本题通过键盘进行输入,通过屏幕进行输出由于题目的输入要求是: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n(2 #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ma 07ffffffusing namespace std;int N;//节点数int matr[20][20];//存邻接矩阵int d[20][40000]={0};//存动态填表数据int getmin(int sum)//返回该数组中最小非零值{int i = 0;int min = -1,k;for(;i0) || (sum[i]>0 sum[i]#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ma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20][20] ;int vis[20] ;int main{int n , j , i ;memset(vis , 0 , sizeof(vis)) ;scanf(“d” , n) ;for(i = 0 ; i#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CITYNUMBER 10 //城市最大数目#define MACOST //两个城市之间费用的最大值int CityGraph[MACITYNUMBER][MACITYNUMBER];//表示城市间边权重的数组int CitySize; //表示实际输入的城市数目int BestCost; //最小费用int BestCostPath[MACITYNUMBER];//最小费用时的路径typedef struct Node{int lcost; //优先级int cc; //当前费用int rcost; //剩余所有结点的最小出边费用的和int s; //当前结点的深度,也就是它在解数组中的索引位置int [MACITYNUMBER]; //当前结点对应的路径struct Nodep; //指向下一个结点}Node;//---------------------定义堆和相关对操作--------------------------------typedef struct MiniHeap{NodepHead; //堆的头}MiniHeap;//初始化void InitMiniHeap(MiniHeappMiniHeap){pMiniHeap->pHead = new Node;pMiniHeap->pHead->p = NULL;}//入堆void put(MiniHeappMiniHeap,Node node){Node;Nodepre;Nodepinnode = new Node; //将传进来的结点信息copy一份保存//这样在函数外部对node的修改就不会影响到堆了pinnode->cc = ;pinnode->lcost = node.lcost;pinnode->p = node.p;pinnode->rcost = node.rcost;pinnode->s = node.s;pinnode->p = NULL;for(int k=0;k[k] = node.[k];}pre = pMiniHeap->pHead;= pMiniHeap->pHead->p;if( == NULL){pMiniHeap->pHead->p = pinnode;}else{while( != NULL){if((->lcost) > (pinnode->lcost)){ //发现一个优先级大的,则置于其前面pinnode->p = pre->p;pre->p = pinnode;break; //跳出}pre = ;= ->p;}pre->p = pinnode; //放在末尾}}//出堆NodeRemoveMiniHeap(MiniHeappMiniHeap){Nodepnode = NULL;if(pMiniHeap->pHead->p != NULL){pnode = pMiniHeap->pHead->p;pMiniHeap->pHead->p = pMiniHeap->pHead->p->p;}return pnode;}//---------------------分支限界法找最优解--------------------------------void Traveler{int i,j;int temp[MACITYNUMBER];NodepNode = NULL;int miniSum; //所有结点最小出边的费用和int miniOut[MACITYNUMBER];//保存每个结点的最小出边的索引MiniHeapheap = new MiniHeap; //分配堆InitMiniHeap(heap); //初始化堆miniSum = 0;for (i=0;i0 CityGraph[i][j]lcost = 0; //当前结点的优先权为0 也就是最优pNode->cc = 0; //当前费用为0(还没有开始旅行)pNode->rcost = miniSum; //剩余所有结点的最小出边费用和就是初始化的miniSumpNode->s = 0; //层次为0pNode->p = NULL;for(int k=0;k[k] = BestCostPath[k]; //第一个结点所保存的路径也就是初始化的路径}put(heap,pNode); //入堆while(pNode != NULL (pNode->s) [k] ; //将最优路径置换为当前结点本身所保存的}// pNode 结点保存的路径中的含有这条路径上所有结点的索引// 路径中保存的这一层结点的编号就是[CitySize-2]// 下一层结点的编号就是[CitySize-1]if ((pNode->s) == CitySize-2){ //是叶子的父亲int edge1 = CityGraph[(pNode->)[CitySize-2]][(pNode->)[CitySize-1]];int edge2 = CityGraph[(pNode->)[CitySize-1]][(pNode->)[0]];if(edge1 >= 0 edge2 >= 0 (pNode->cc+edge1+edge2) cc +edge1+edge2;pNode->cc = BestCost;pNode->lcost = BestCost; //优先权为 BestCostpNode->s++; //到达叶子层}}else{ //内部结点for (i=pNode->s;i[pNode->s]][pNode->[i]] >= 0){ //可达//pNode的层数就是它在最优路径中的位置int tempcc = pNode->cc+CityGraph[pNode->[pNode->s]][pNode->[i]];int temprcost = pNode->rcost-miniOut[pNode->[pNode->s]];//下一个结点的剩余最小出边费用和//等于当前结点的rcost减去当前这个结点的最小出边费用if (tempcc+temprcost[pNode->s+1]] = BestCostPath[i];//将当前结点的编号放入路径的深度为s+1的地方temp[i] = BestCostPath[pNode->s+1]; ////将原路//径中的深度为s+1的结点编号放入当前路径的//相当于将原路径中的的深度为i的结点与深度W为s+1的结点交换NodepNode = new Node;pNode->cc = tempcc;pNode->lcost = tempcc+temprcost;pNode->rcost = temprcost;pNode->s = pNode->s+1;pNode->p = NULL;for(int k=0;k[k] = temp[k]; }put(heap,pNode);delete pNode;}}}}pNode = RemoveMiniHeap(heap); }}int main{int i,j;scanf(“d”,CitySize);for(i=0;i<CitySize;i++){for(j=0;j<CitySize;j++){if(i!=j){scanf(“d”,CityGraph[i][j]); }CityGraph[i][i] = MACOST ;}}Traveler;printf(“d\n”,BestCost);return 0;}四、运行输出结果:(贴出程序运行完成时的屏幕截图或者输出文件的内容)1、动态规划法2、贪心法3、分支限界法五、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1、动态规划问题:对集合的控制有错误,不能正确的表示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评分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实验要求
1. 理解最优子结构的问题。

有一类问题的活动过程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而且在任一阶段后的行为依赖于该阶段的状态,与该阶段之前的过程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无关。

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多阶段的决策过程。

在50年代,贝尔曼(Richard Bellman )等人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原理”,从而创建了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新的算法设计方法-动态规划。

对于一个多阶段过程问题,是否可以分段实现最优决策,依赖于该问题是否有最优子结构性质,能否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还要看该问题的子问题是否具有重叠性质。

最优子结构性质:原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子问题重叠性质:每次产生的子问题并不总是新问题,有些子问题被反复计算多次。

问题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是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

2.理解分段决策Bellman 方程。

每一点最优都是上一点最优加上这段长度。

即当前最优只与上一步有关。

U s 初始值,u j 第j 段的最优值。


⎩⎪⎨⎧+==≠}.{min ,
0ij
i
j
i j
s w u u u
3.一般方法
1)找出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2)递归地定义最优值(写出动态规划方程);3)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计算出最优值;
4)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一个
最优解。

步骤1-3是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

在只需要求出最优值的情形,步骤4可以省略,步骤3中记录的信息也较少;若需要求出问题的一个最优解,则必须执行步骤4,步骤3中记录的信息必须足够多以便构造最优解。

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
划算法。

2.图的数据结构采用邻接表。

3.要求用文件装入5个多段图数据,编写从文件到邻接表的函数。

4.验证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三.程序算法
多段图算法:
Procedure FGRAPH(E,k,n,P)
//输入是按段的顺序给结点编号的,有n个结点的k段图。

E是边集,c(i,j)是边<i,j>的成本。

P(1:k)是最小成本路径。

//
real COST(n),integer(n-1),P(k),r,j,k,n COST(n)<-0
for j<-n-1 to 1 by -1 do //计算COST(j)//
设r是一个这样的结点,(j,r) E且使c(j,
r)+COST(r)取最小值
COST(j)<- c(j,r)+COST(r);D(j)<-r;Repeat //向前对j-1进行决策//
P(1)<-1; P(k)<-n;
for j<-2 to k-1 do // 找路径上的第j个节点//
P(j)<-D(P(j-1));repeat;
end FGRAPH
四.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iostream.h>
#define MAX 100
#define n 12 /*顶点数*/
#define k 5 /*段数*/
int c[n][n];
void init(int cost[]) //初始化图
{
int i,j;
for(i=0;i<13;i++)
{
for(j=0;j<13;j++)
{
c[i][j]=MAX;
}
}
c[1][2]=9; c[1][3]=7; c[1][4]=3;
c[1][5]=2; c[2][6]=4; c[2][7]=2;
c[2][8]=1;
c[3][6]=2; c[3][7]=7; c[4][8]=11;
c[5][7]=11; c[5][8]=8; c[6][9]=6;
c[6][10]=5;
c[7][9]=4; c[7][10]=3; c[8][10]=5;
c[8][11]=6; c[9][12]=4;
c[10][12]=2;c[11][12]=5;
}
void fgraph(int cost[],int path[],int d[]) //使用向前递推算法求多段图的最短路径
{
int r,j,temp,min;
for(j=0;j<=n;j++)
cost[j]=0;
for(j=n-1;j>=1;j--)
{
temp=0;
min=c[j][temp]+cost[temp]; //初始化最小值
for(r=0;r<=n;r++)
{
if(c[j][r]!=MAX)
{
if((c[j][r]+cost[r])<min) //找到最小的r
{
min=c[j][r]+cost[r];
temp=r;
}
}
}
cost[j]=c[j][temp]+cost[temp];
d[j]=temp;
}
path[1]=1;
path[k]=n;
for(j=2;j<k;j++)
path[j]=d[path[j-1]];
}
void bgraph(int bcost[],int path1[],int
d[])//使用向后递推算法求多段图的最短路径
{
int r,j,temp,min;
for(j=0;j<=n;j++)
bcost[j]=0;
for(j=2;j<=n;j++)
{
temp=12;
min=c[temp][j]+bcost[temp]; //初始化最小值
for(r=0;r<=n;r++)
{
if(c[r][j]!=MAX)
{
if((c[r][j]+bcost[r])<min) //找到最小的r
{
min=c[r][j]+bcost[r];
temp=r;
}
}
}
bcost[j]=c[temp][j]+bcost[temp];
d[j]=temp;
}
path1[1]=1;
path1[k]=n;
for(int i=4;i>=2;i--)
{
path1[i]=d[path1[i+1]];
}
}
void main()
{
int cur=-1;
int cost[13],d[12],bcost[13];
int path[k];
int path1[k];
cout<<"\t\t\t动态规划解多段图问题"<<endl;
cout<<"\n\n";
init(cost);
fgraph(cost,path,d);
cout<<"输出使用向前递推算法后的最短路径:\n\n";
for(int i=1;i<=5;i++)
{
cout<<path[i]<<" ";
}
cout<<"\n";
cout<<endl<<"最短路径为长度:"<<cost[1]<<endl;
cout<<"\n";
cout<<"\n输出使用向后递推算法后的最短路径:\n\n";
bgraph(bcost,path1,d);
for(i=1;i<=5;i++)
{
cout<<path1[i]<<" ";
}
cout<<"\n";
cout<<endl<<"最短路径为长
度:"<<bcost[12]<<endl; cout<<"\n"; }
五.程序调试中的问题
在这次实验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最短路径的选择问题。

六.实验结果
1、数据的五段图
2、实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11
10
9
12
9
7 3 2
8
1 6
5 3 5 5
2 4
6 4 4 2 1 1 2 图为标准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