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 专题04 化学反应与热能专项训练新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
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2.下列各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
10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A. X 2+2Y22XY2 B. 3X2+Y22X3YC. 2X 2+Y22X2Y D. X2+3Y22XY34.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A.①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作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该电池可以选用硫酸为电解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补充蒸馏水来补偿散失的水分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A.金属的腐蚀 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 D.氨的合成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对于放热反应H2+CI2型=2HC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D.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 (OH)2* 8H2O晶体与NH£I 晶体的反应5.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
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I3溶液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7.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o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浓度增大C.溶液中的SO亍浓度增大D.溶液的密度增大8. 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oA.锌B.汞 C ・石墨D.二氧化猛9. 已知空气一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 20H_ — 2e- = ZnO +H20石墨:02+2H20+4e'=40H '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专项训练 含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答案 A解析由图像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A项正确,C项错误;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项错误;对于任何一个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可以使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加快,D项错误。
2.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答案 C解析铵盐不会自身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又不具备与Na2SO4·10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C选项错误。
3.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C+H2OE1――→步骤1C+2H+OE2――→步骤2CO+H2E3(1)步骤1、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步骤1:________,步骤2:________。
(2)比较E1、E2、E3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吸热放热(2)E2>E3>E1解析由题中转化图可知,步骤1为化学键的破坏过程,要吸收热量,步骤2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为吸热反应,故E2>E3>E1。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1. 化学能与热能 含解析

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4.了解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和前景,提高节能意识。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1)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①原因②实例断裂1 mol H—H键(H—H―→2H)吸收436 kJ能量,形成1 mol H—H键(2H―→H—H)放出436 kJ能量;断裂4 mol C—H键(CH4―→C+4H)吸收1 660 kJ能量,形成1 mol C—H键(C+H―→C—H)放出415 kJ能量。
③结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结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点拨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断开其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多,该物质越稳定;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断开其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少,该物质越不稳定。
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会放出能量()(2)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3)相同条件下由原子形成1 mol H—Cl 键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1 mol H—Cl 键吸收的能量相等()(4)放出能量越多的反应通常生成物越不稳定()答案(1)√(2)√(3)√(4)×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个基本自然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物质发生转化时总质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换时总能量保持不变。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定义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完整word版)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反应发生时同时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例如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燃料,它们在燃烧时便能释放出热能。
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等相关知识。
那么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变化,比如热能的释放,其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是否有所联系?在本节的学习中,我们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即从本质上去分析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主要是热能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
本节的学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这部分内容里,我们将运用已有的化学键的初步知识去分析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在学习中应深刻理解以下要点:(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能量守恒。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E 反:反应物具有的能量;E生: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该重视实验探究方法在学习新知识中的作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帮助和加深我们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的认识,学会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建立起正确的能量观。
除了课本知识外,也应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多听科普讲座、多读书和看报纸等多种途径去获取这些方面的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B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B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 )。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034.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产物H20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02具有的能量相等5.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专题四 化学反应与热能——高一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人教必修2)(解析版)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 酸碱中和反应 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 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②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③ 以H 2、CO 、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s)+H 2O(g)CO(g)+H 2(g),C +CO 22CO④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铵盐溶解等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H<0。
可理解为,由于放出热量,整个体系能量降低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H>0。
可理解为,由于吸收热量,整个体系能量升高。
5、能源的分类:[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6.1.1 化学反应与热能(基础练)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一、单选题1.(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 .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C .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热能D .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A【详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A 正确;B.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如人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提供能量等,B 错误;C.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热能,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 错误;D.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氯化氢溶于水时共价键断裂,但此过程不是化学变化,D 错误; 答案选A 。
2.(2020·天津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生物能是与化学反应无关的一种能源C .化学能只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D .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是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A 错误;B. 生物能是与化学反应有关的一种能源,B 错误;C. 化学能不一定只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例如电能也可以,C 错误;D. 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是放热反应,D 正确,答案选D 。
3.(2020·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C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答案】D6.1.1化学反应与热能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A、任何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的变化,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根据原电池的定义,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说法正确;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说法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故C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有关,故D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化学反应与热能专项训练1.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 )A.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B.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C.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D.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答案】D【详解】A.多加煤可导致燃烧不充分,浪费资源,A不符合题意;SO的排放,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B不符合题意;B.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脱硫,减少2C.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主要目的是使煤炭易于成型,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C不符合题意;O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D符合题意;D.把煤粉碎能增加煤与空气中2故选D。
2.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石灰石的分解反应B.铝与稀盐酸反应C.Ba(OH)2·8H2O 与NH4Cl反应D.NaOH与稀硫酸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答。
详解:A. 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铝,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C. 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 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22H O(g)H O(l) ,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放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如图所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详解】A .一切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 正确;B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误;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故C 错误;D .由题图知,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 错误; 故选:A 。
4.反应C (石墨)一定条件C (金刚石)是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单质B .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C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D .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答案】D 【详解】A . 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不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A 项正确;B . 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项正确;C . C (石墨)一定条件C (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项正确;D . 由C 项分析知,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 项错误; 故选D 。
5.放热反应一定是( )A .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多B .贮存能量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C 【详解】A.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多,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放热反应一定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故B错误;C.放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进行B.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一定质量的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比纯氧中燃烧放热要多D.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吸收能量,属于吸热反应【答案】C【详解】A.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不能用是否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来判断,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如煤的燃烧、铝热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才能进行,B错误;C.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的光能多,根据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就少,C正确;D.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指的是化学变化,而氯化钠晶体熔化属于物理变化,只能叫吸收能量的过程,不能叫吸热反应,D错误;故选C。
7.风力发电是崇明东滩湿地旅游区的一道独特景观,下列有关风力发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节约大量煤、天然气、石油等燃料B.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控制温室效应C.风能是一种清洁的环保型能源D.风力发电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答案】D【详解】A.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热力发电的需要,从而节约大量煤、天然气、石油等燃料,故A正确;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且可以减少热力发电,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控制温室效应,故B 正确;C.风力发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清洁能源,故C正确;D.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复分解反应除酸碱中和反应外都是吸热反应④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 【详解】 ①反应223N 3H 2NH +催化剂高温高压为放热反应,①错误;②4222322NH Cl Ba(OH)8H O=BaCl 2NH 10H O +⋅+↑+为吸热反应,②错误; ③22C H O(g)CO H ++高温为吸热反应,2244BaCl H SO BaSO 2HCl +=↓+为放热反应,③错误;④化合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如2C CO 2CO +高温,分解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如22222MnO 2H O 2H O O ↑+,④错误;故①②③④均错误,故D 符合; 故选D 。
9.纳米级Fe 3O 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 的反应:2Fe 3O 4=6FeO+O 2↑B .Fe 3O 4、FeO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中的催化剂C .过程I 、Ⅱ的总反应:2H 2O=2H 2↑+O 2↑D .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答案】B 【详解】A .根据图示,过程I 是在太阳能作用下四氧化三铁分解为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Fe 3O 4=6FeO+O 2↑,故A 正确;B .Fe 3O 4是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中的催化剂,故B 错误;C .根据图示,整个过程是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生成H 2和氧气,总反应为2H 2O=2H 2↑+O 2↑,故C 正确;D .根据图示,整个过程是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生成H 2和氧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D正确; 选B 。
10.N 2和H 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N 2、H 2、NH 3,已知:N 2(g)+3H 2(g)⇌2NH 3(g) ,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仅起到吸附N 2和H 2的作用,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B .②→③过程,是放热过程C .③→④过程,N 原子和H 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 3D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答案】D 【详解】A . 由图知,通过催化剂的参与,N 2和H 2生成了NH 3,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改变了反应速率, A 错误;B . ②→③过程,断裂为,H-H 键断裂为两个H 原子,均为吸热过程,B 错误;C . ③→④过程, N 原子和H 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NH 3,N-H 是极性键,C 错误;D . 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D 正确。
答案选D 。
11.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4N 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mol N N -键吸收193kJ 能量,断裂1mol N N ≡键吸收946kJ 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N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4N (g)4N(g)═的过程中释放1002kJ 能量C .1mol 4N 转化为2N 时要吸收734kJ 能量D .4N 和2N 互为同素异形体,4N 转化为2N 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A . 4N 属于一种新型的单质,A 项错误;B . 4N (g)4N(g)═的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为6193kJ 1158kJ ⨯=,B 项错误;C . 1mol 4N 转化为2N 时的能量变化为6193kJ 2946kJ 734kJ ⨯-⨯=-,即放出734kJ 能量,C 项错误;D . 4N 和2N 均为氮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4N 转化为2N 属于化学变化,D 项正确; 故选D 。
12.纳米级Fe 3O 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 的反应:2Fe 3O 4=6FeO+O 2↑B .Fe 3O 4、FeO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中的催化剂C .过程I 、Ⅱ的总反应:2H 2O=2H 2↑+O 2↑D .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答案】B 【详解】A .根据图示,过程I 是在太阳能作用下四氧化三铁分解为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Fe 3O 4=6FeO+O 2↑,故A 正确;B .Fe 3O 4是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 2过程中的催化剂,故B 错误;C .根据图示,整个过程是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生成H 2和氧气,总反应为2H 2O=2H 2↑+O 2↑,故C 正确;D .根据图示,整个过程是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生成H 2和氧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D 正确; 选B 。
1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H2O中H-O键O2中O=O 键H2中H-H键H2O2中O-O键H2O2中O-H键键能kJ/mol 463 496 436 138 463...A.总反应为2H2O 光照2H2↑+O2↑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答案】D【详解】A.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则总反应为2H2O 光照2H2↑+O2↑,故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过程Ⅰ吸收了463kJ×2=926kJ能量,故B正确;C.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过程Ⅱ放出了436kJ+138kJ=574kJ能量,故C正确;D.过程IIIH2O2中的O−H键断裂,无化学键的形成,不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