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壁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浙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2课《细胞膜和细胞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生物浙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2课《细胞膜和细胞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c9cf6d15abe23492f4d1f.png)
高中生物浙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2课《细胞膜和细胞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概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能力目标
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利用分析、综合、比较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和演示能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4.尝试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探讨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3.体验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的物质组成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思维活跃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但对磷脂分子的结构和特征还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
同时,受初中学习生物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的影响和科学的探索过程以及结论的形成缺乏正确的认识。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一)引入新课。
高一生物必修教学课件细胞膜和细胞壁
![高一生物必修教学课件细胞膜和细胞壁](https://img.taocdn.com/s3/m/c1a804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1.png)
高一生物必修教学课件细胞膜 和细胞壁
汇报人:XX
20XX-01-13
目
CONTENCT
录
• 细胞膜概述 • 细胞壁概述 • 细胞膜与细胞壁的相互作用 •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实验中的应用 • 细胞膜和细胞壁与生活的关系
01
细胞膜概述
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
细胞膜定义
细胞膜是细胞外围的薄膜,将细胞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具有选 择透过性。
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植物细胞壁能维持细胞形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对人体摄入的植物性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药物研发
研究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组成和功 能,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
疾病诊断
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膜和细胞壁 的变化,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癌症、感染等。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
在生物工程领域,需要模拟细胞内的 环境进行细胞培养。了解细胞膜和细 胞壁的特性有助于优化培养条件,提 高细胞生长和繁殖的效率。
基因工程
通过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 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为 基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细胞膜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脂质双层构成膜的 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层中,糖类与蛋白质结合 形成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细胞膜的功能与特性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
细胞膜的特性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流动性、半透性等特点。其中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膜能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流动性是指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可 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半透性是指细胞膜能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
汇报人:XX
20XX-01-13
目
CONTENCT
录
• 细胞膜概述 • 细胞壁概述 • 细胞膜与细胞壁的相互作用 •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实验中的应用 • 细胞膜和细胞壁与生活的关系
01
细胞膜概述
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
细胞膜定义
细胞膜是细胞外围的薄膜,将细胞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具有选 择透过性。
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植物细胞壁能维持细胞形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对人体摄入的植物性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药物研发
研究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组成和功 能,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
疾病诊断
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膜和细胞壁 的变化,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癌症、感染等。
细胞膜和细胞壁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
在生物工程领域,需要模拟细胞内的 环境进行细胞培养。了解细胞膜和细 胞壁的特性有助于优化培养条件,提 高细胞生长和繁殖的效率。
基因工程
通过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 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为 基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细胞膜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脂质双层构成膜的 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层中,糖类与蛋白质结合 形成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细胞膜的功能与特性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
细胞膜的特性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流动性、半透性等特点。其中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膜能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流动性是指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可 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半透性是指细胞膜能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
细胞膜和细胞壁PPT教学课件
![细胞膜和细胞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92426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4.png)
小资料(关于电镜成像)
电子束照射大分子物质散射度高,黑暗;照射小分子物质,散射度低,光亮。
提出静止的三明治模型观点: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 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问题4、蛋白质和脂质在细胞膜中的 位置是静止不动的吗?
于腹肌细胞。
同一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线粒体 的数量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常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此外,不同细胞的线粒体嵴的数量也有
差异
叶 绿 体
4、核糖体
5、高尔基体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1、单层膜结构:
2、双层膜结构:
3、非膜结构:
4、植物细胞特 有的结构:
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 胞
1.存在:动物细胞 2.结构构。:单层膜结 3.成酶分。:多种水解 4.作用:酶的仓库、
细胞内的消化系 统
成分:液泡膜为单层膜结构,细胞液内含有糖类、无机盐、 氨基酸、蛋白质、色素(主要是花青素)
(3)类型: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上附核糖体)
(4)分布: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
(5)作用: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因为膜上有许多酶, 种化学反应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所以为各
B、粗面型内质网是将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的运输通道。
C、滑面型内质网与细胞中的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有机物合成 的“车间”)
糖脂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 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有些多糖与磷脂分子结合 形成糖脂。
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细胞控制:
电子束照射大分子物质散射度高,黑暗;照射小分子物质,散射度低,光亮。
提出静止的三明治模型观点: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 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问题4、蛋白质和脂质在细胞膜中的 位置是静止不动的吗?
于腹肌细胞。
同一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线粒体 的数量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常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此外,不同细胞的线粒体嵴的数量也有
差异
叶 绿 体
4、核糖体
5、高尔基体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1、单层膜结构:
2、双层膜结构:
3、非膜结构:
4、植物细胞特 有的结构:
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 胞
1.存在:动物细胞 2.结构构。:单层膜结 3.成酶分。:多种水解 4.作用:酶的仓库、
细胞内的消化系 统
成分:液泡膜为单层膜结构,细胞液内含有糖类、无机盐、 氨基酸、蛋白质、色素(主要是花青素)
(3)类型: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上附核糖体)
(4)分布: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
(5)作用: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因为膜上有许多酶, 种化学反应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所以为各
B、粗面型内质网是将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的运输通道。
C、滑面型内质网与细胞中的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有机物合成 的“车间”)
糖脂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 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有些多糖与磷脂分子结合 形成糖脂。
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细胞控制:
浙教版生物必修一《2.2 细胞膜和细胞壁》公开课课件(丁一璐 嘉兴三中)(共18张PPT)
![浙教版生物必修一《2.2 细胞膜和细胞壁》公开课课件(丁一璐 嘉兴三中)(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a3640e10a6f524ccbf855a.png)
标志、识别
练一练
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 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选择透性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2、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 入细胞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子,这与质膜上 的 糖蛋白 有关。
资料一: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
能够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这一事实说 明了质膜含什么成分?
答: 细胞膜含有脂质 磷脂分子
磷脂分子的结构
亲水头部
(极性)
亲脂尾部
(非极性)
画一画:在水和油的界面上6个磷脂分子的分布图
红细胞
资料二:将红细胞
膜的磷脂分子抽提出 来,在空气/水界面上. 单层铺开, 发现表面积比细胞表面积 增大了一倍。这说明了红 细胞膜中磷脂有几层?
资料三: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许多能
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称为蛋白酶。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 分解,这一事实说明了质膜含什么 成分?
答: 细胞膜含有蛋白质
那么蛋白质是如何分布在脂双层中的呢?
早期推测蛋白质是覆盖在脂双层两侧
后来,冰冻蚀刻技术+电子显微镜,找到真相:
糖蛋白(识别) 载体 (运输)
“水为什么变红了?”
——苋菜叶细胞在常温和沸腾的水溶液中的比较
动动手、细细看,想一想、议一议: 为什么凉水中,细胞内的红色素没有外流?而沸水中,细 胞内的红色素外流了呢?
让我们从分子角度来探究细胞神奇的结构 吧!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嘉兴三中 丁一璐
细胞壁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纤维素晶体
推理:主要成分?作用?有没有控制各种分子进 出的能力?
磷脂分子为双分子层------脂双层 (单位膜)。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膜和细胞壁 优秀课件资料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膜和细胞壁 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968dac2e3f5727a4e96285.png)
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小结三:细胞膜的功能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 间接交流
② 直接交流
③形成通道交流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 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实验中,融合细胞的表面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最终均匀分 布了,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①在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中,将温度维持在0 ℃与37 ℃ 相比,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
下列现象中哪些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b、c、d a.细胞融合 b.草履虫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 c.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d.变形虫伸出伪足 e.水稻细胞吸收硅离子比钙离子多
细胞膜和细胞壁
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其特点。 2.通过教材P38-P40的知识海洋等内容,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3.概述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和原理
教学重难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
自主学习:
1.结合材料分析细胞膜的成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 胞膜的研究。请阅读教材P38第一段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是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的?
糖 类 大约占2%—10%
特别提醒
磷脂分子、磷脂双分子层和细胞膜的关系:
(1)结构关系
磷脂分子 聚集成 两层
磷脂双 分子层
头向外,
和蛋白质 等
细胞膜
尾向内
(2) 数量关系 1层细胞膜
1层磷脂 分子层
2层磷脂单 分子层
探究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1970年,科学家做了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实验过程图示如 下。
小结三:细胞膜的功能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 间接交流
② 直接交流
③形成通道交流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 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实验中,融合细胞的表面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最终均匀分 布了,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①在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中,将温度维持在0 ℃与37 ℃ 相比,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
下列现象中哪些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b、c、d a.细胞融合 b.草履虫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 c.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d.变形虫伸出伪足 e.水稻细胞吸收硅离子比钙离子多
细胞膜和细胞壁
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其特点。 2.通过教材P38-P40的知识海洋等内容,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3.概述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和原理
教学重难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
自主学习:
1.结合材料分析细胞膜的成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 胞膜的研究。请阅读教材P38第一段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是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的?
糖 类 大约占2%—10%
特别提醒
磷脂分子、磷脂双分子层和细胞膜的关系:
(1)结构关系
磷脂分子 聚集成 两层
磷脂双 分子层
头向外,
和蛋白质 等
细胞膜
尾向内
(2) 数量关系 1层细胞膜
1层磷脂 分子层
2层磷脂单 分子层
探究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1970年,科学家做了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实验过程图示如 下。
高中生物细胞膜和细胞壁(2课时)微课精品课件
![高中生物细胞膜和细胞壁(2课时)微课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1b50a71fe910ef12df8e7.png)
材料2: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 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 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思考:(1)材料1和材料2说明细胞膜对物质 运输具有__选__择__透___性。 (2)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说?并说明理由。
材料3 :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 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 来,发现细胞膜会被脂质溶剂溶解, 也会被蛋白酶处理而结构被破坏。
·课后作业
1.根据今天所获得的信息,请你尝试用可 以得到的材料(最好是废物利用)构建 一个细胞膜结构模型。
2.有兴趣的同学,建议创作一些关于细胞 膜的诗歌。
【活动2】请根据S.J.Singer & G.Nicolson 的假说内容,画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标出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种组成成分的生理 功能。
(三)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怎样的?
【活动2】请根据S.J.Singer & G.Nicolson 的假说内容,画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标出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种组成成分的生理 功能。
细胞主要生存在液体环境中,细胞 膜中的双层磷脂分子应该怎样排布才能 稳定地存在于水体中?
重温细胞膜相关的探索历程
(二)磷脂和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细胞膜的呢? 材料6:1935年,H.Davason 和J.Danielli发现 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从而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
暗-明-暗
蛋白质-磷脂-蛋白质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在、嵌入、贯穿在脂双层中。
材料8:1970年L.D.Frye和H.Edidin的人-鼠细胞融 合实验:荧光标记蛋白质(注意:应在不破坏细 胞结构,保持细胞活性的情况下观察)
思考:(1)材料1和材料2说明细胞膜对物质 运输具有__选__择__透___性。 (2)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说?并说明理由。
材料3 :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 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 来,发现细胞膜会被脂质溶剂溶解, 也会被蛋白酶处理而结构被破坏。
·课后作业
1.根据今天所获得的信息,请你尝试用可 以得到的材料(最好是废物利用)构建 一个细胞膜结构模型。
2.有兴趣的同学,建议创作一些关于细胞 膜的诗歌。
【活动2】请根据S.J.Singer & G.Nicolson 的假说内容,画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标出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种组成成分的生理 功能。
(三)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怎样的?
【活动2】请根据S.J.Singer & G.Nicolson 的假说内容,画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标出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种组成成分的生理 功能。
细胞主要生存在液体环境中,细胞 膜中的双层磷脂分子应该怎样排布才能 稳定地存在于水体中?
重温细胞膜相关的探索历程
(二)磷脂和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细胞膜的呢? 材料6:1935年,H.Davason 和J.Danielli发现 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从而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
暗-明-暗
蛋白质-磷脂-蛋白质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在、嵌入、贯穿在脂双层中。
材料8:1970年L.D.Frye和H.Edidin的人-鼠细胞融 合实验:荧光标记蛋白质(注意:应在不破坏细 胞结构,保持细胞活性的情况下观察)
高中生物 3.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3.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d4245600722192e4536f698.png)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当堂检测
12345
5.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都不能进入细胞 解析: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表现在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 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内的 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 能具有相对性,有些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也能进入细胞。 答案:D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当堂检测
一二
2.结构
(1)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2)由磷脂双分子层支持着许多蛋白质分子,有的蛋白质分子镶在
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两侧,有的蛋白质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
分子层中,有的蛋白质分子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当堂检测
一二
细胞膜
问题导引 莲藕“出淤泥而不染”,它可以从水和淤泥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 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但莲藕不需要的物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 细胞。你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吗?
提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当堂检测
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当堂检测
一二
3.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的。 (2)意义: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 的。 (3)实例 ①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②白细胞吞噬细菌。 ③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④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⑤酵母菌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 ⑥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膜和细胞壁》优秀课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膜和细胞壁》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cb30c658fb770bf68a556d.png)
质膜的结构模型 B
资料卡片1:E.Overton 及其实验相关图片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细胞膜进行上万次的通
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Nhomakorabea不溶于脂● 质的物质
● 溶于脂质 的物质
细胞膜
E.Overton的推测: 细胞膜中含脂质。
磷脂分子的结构
亲水 头部 疏水 尾部
三明治结构
资料卡片5: 电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将标本冰冻,然后用冷刀断 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嵌、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资料卡片6: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Frye 和 Edidin) 实验:
结论:膜蛋白可以运动
膜脂分子的运动
侧旋
旋
2、细胞壁的功能 事例1、青霉素为什么能杀菌?
原因:青霉素抑制细菌合成肽聚糖。因为不能合成细胞 壁物质,细菌就不能生长和繁殖,所以青霉素能杀菌。
(1)保护作用
事例2、参天大树之所以能挺立? 原因:靠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
(2)支持作用 (3)全透性
1.细胞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所起作用不 正确的是( )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D.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 能进入细胞
伸
翻
摆
向转
转
扩
异
缩 震 荡
转
动
散
构
资料卡片7: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尼克森
(S. J. Singer & G. Nicolson ) 假说: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浙教版生物必修一《2.2 细胞膜和细胞壁》公开课课件(陆智红 元济高级中学)(共24张PPT)
![浙教版生物必修一《2.2 细胞膜和细胞壁》公开课课件(陆智红 元济高级中学)(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f6c037dd36a32d7375815a.png)
在水—空气介面,磷脂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9
• 细胞内外均为液体的环境,请你设想细胞膜上磷 脂分子应怎样排列?
10
胆固醇
是构成细胞膜的 重要组成成分, 占质膜脂类的 20%以上。 根据其分子的特点, 请推测胆固醇在脂双 层中存在位置。
11
胆固醇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模型图
实验:科学家用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揭示了细胞膜结 构中的蛋白颗粒。
选择 性。
你能否再举一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细胞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性?这与它 的结构是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之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膜(又称质膜)的结构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特性,科学家常常会设想出 一些模型。(必修一P29)
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建模的基本方法:
用观察和实验 对假说或模型 进行检验、修 正和补充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陆智红
白 细 胞 消 灭 病 原 体
(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朝向外侧,疏水性尾部朝内侧)
3、糖蛋白:存在细胞膜外侧
2、蛋白质分子:嵌插或贯穿或覆盖脂双层。(膜蛋白)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4、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 可以运动的,体现了质膜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
质膜的结构特点
磷脂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8
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请推测:
13
1970年,费雷和埃迪登,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 白质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发现荧光分布 均匀。 人细胞
荧光标 记 蛋白 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实验表明: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鼠细胞
磷脂分子的运动
胆固醇
9
• 细胞内外均为液体的环境,请你设想细胞膜上磷 脂分子应怎样排列?
10
胆固醇
是构成细胞膜的 重要组成成分, 占质膜脂类的 20%以上。 根据其分子的特点, 请推测胆固醇在脂双 层中存在位置。
11
胆固醇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模型图
实验:科学家用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揭示了细胞膜结 构中的蛋白颗粒。
选择 性。
你能否再举一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细胞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性?这与它 的结构是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之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膜(又称质膜)的结构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特性,科学家常常会设想出 一些模型。(必修一P29)
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建模的基本方法:
用观察和实验 对假说或模型 进行检验、修 正和补充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陆智红
白 细 胞 消 灭 病 原 体
(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朝向外侧,疏水性尾部朝内侧)
3、糖蛋白:存在细胞膜外侧
2、蛋白质分子:嵌插或贯穿或覆盖脂双层。(膜蛋白)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4、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 可以运动的,体现了质膜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
质膜的结构特点
磷脂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8
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请推测:
13
1970年,费雷和埃迪登,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 白质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发现荧光分布 均匀。 人细胞
荧光标 记 蛋白 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实验表明: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鼠细胞
磷脂分子的运动
胆固醇
高中生物必修一北师大版课件:3.1 细胞膜与细胞壁(共23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北师大版课件:3.1 细胞膜与细胞壁(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39e5190975f46526d3e1a7.png)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问题导引
将人、小鼠细胞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后诱导融合,这两种细胞刚 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光,另一半发红光。40 min 后,两种颜色的光均匀 分布。 这说明细胞膜有什么特点?
提示细 胞膜具有流动性。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
位置:双分子层排列构成膜的基本骨架,亲水的 (1)磷脂 “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①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
②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宜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
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问题导引
将人、小鼠细胞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后诱导融合,这两种细胞刚 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光,另一半发红光。40 min 后,两种颜色的光均匀 分布。 这说明细胞膜有什么特点?
提示细 胞膜具有流动性。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
位置:双分子层排列构成膜的基本骨架,亲水的 (1)磷脂 “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①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
②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宜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
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和细胞壁ppt7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细胞膜和细胞壁ppt7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4c019a941ea76e59fa0412.png)
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坎坎坷坷,舍与得在一念之间,我也曾满怀期待所有的相遇与分别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久别重逢。可怎奈,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才知道有的相遇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劫,一份缘的未尽而已…… 谢谢你来过,谢谢你给过我那么多,也谢谢你给我那些惊艳的时光!很知足过去有你陪伴的时光,很怀念那些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也不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可无论是什么我都不会后悔认识你了,无论你带给我的是恩赐还是劫难我都不后悔了,至少我感受过你的温柔,拥有过你的怀抱,也和你十指相扣的走过了一段路。所以,以后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不经意间想起和思念的人。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果:
煮过的玉米种子的胚被染成了红色,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没有 被染成红色
该实验说明: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 选择性,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细胞壁(高等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
细胞膜 细 胞 细胞质
细胞核
一、细胞膜有选择透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质膜:细胞膜又叫质膜
2.透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 质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时间:19世纪末(1895年)
实验: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 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 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 易通过细胞膜。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
溶于脂质的物质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蛋白质 资料 科学家在实验中还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 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 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 否还有新的结论?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还含有蛋白质
)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 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 C、蛋白质不同
B、磷脂不同 D、水不同
6.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D.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
人细胞
荧光标记 蛋白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鼠细胞
实验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资料8: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 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 Singer和Nicolson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 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 不对称性)。
3、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抽提出来, 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 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C、双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4.构成玉米细胞的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磷酸 C、氨基酸和磷脂 B、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磷脂
透射电镜下“两暗夹一明”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静态统一结构模 型
这种模型的特点:静态的刚性结构
①蛋白质分子都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②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时间:1925年 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 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 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 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画一画: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布模型
排布特点:
头部朝两侧,尾部相对
细胞外 细 胞 膜 细胞内
载体蛋白
(3)细胞识别: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膜 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细胞外被(糖被,糖萼):由多糖与质膜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成, 具有保护和识别作用。
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
细胞直接接触,如精子与卵 细胞结合
细胞间连接成通道如胞 间连丝
边界和屏障,提供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完成实验:下面记录了对玉米籽粒的处理方 法再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将玉米种子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20粒已经泡涨的种子,将其中的10粒放在沸水中煮 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用刀 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浸泡 (以没过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 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洗去浮色)。
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 离出来,然后用蛋白酶处理。
(已知蛋白酶能专一性的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实验现象:细胞膜被破坏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还含有蛋白质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二、细胞膜的成分
细 胞 膜 的 成 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
蛋白质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呢? 资料5: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结 构模型
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用 超薄切片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 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于 是认为所有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因蛋白质电子密度高,故显暗带, 磷脂分子电子密度低则呈亮带。
组成细胞内的生 物膜结构
细胞连接
物质运输
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概念图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③ 流动性
④选择透过性 决定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分子
结构组成
结构探究历程
三.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 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3)磷脂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有一个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 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地球环境
(2)物质运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膜的功能特 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
大约占40%
大约占2%—10%
糖类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 种类和数量越多。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 构成膜的呢?
二、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分子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磷脂分子在水— 空气界面中以及水溶液中的排布方式?
磷脂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 展开为一层
煮过的玉米种子的胚被染成了红色,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没有 被染成红色
该实验说明: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 选择性,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细胞壁(高等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
细胞膜 细 胞 细胞质
细胞核
一、细胞膜有选择透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质膜:细胞膜又叫质膜
2.透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 质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时间:19世纪末(1895年)
实验: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 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 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 易通过细胞膜。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
溶于脂质的物质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蛋白质 资料 科学家在实验中还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 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 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 否还有新的结论?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还含有蛋白质
)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 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 C、蛋白质不同
B、磷脂不同 D、水不同
6.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D.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
人细胞
荧光标记 蛋白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鼠细胞
实验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资料8: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 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 Singer和Nicolson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 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 不对称性)。
3、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抽提出来, 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 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C、双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4.构成玉米细胞的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磷酸 C、氨基酸和磷脂 B、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磷脂
透射电镜下“两暗夹一明”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静态统一结构模 型
这种模型的特点:静态的刚性结构
①蛋白质分子都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②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时间:1925年 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 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 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 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画一画: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布模型
排布特点:
头部朝两侧,尾部相对
细胞外 细 胞 膜 细胞内
载体蛋白
(3)细胞识别: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膜 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细胞外被(糖被,糖萼):由多糖与质膜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成, 具有保护和识别作用。
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
细胞直接接触,如精子与卵 细胞结合
细胞间连接成通道如胞 间连丝
边界和屏障,提供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完成实验:下面记录了对玉米籽粒的处理方 法再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将玉米种子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20粒已经泡涨的种子,将其中的10粒放在沸水中煮 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用刀 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浸泡 (以没过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 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洗去浮色)。
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 离出来,然后用蛋白酶处理。
(已知蛋白酶能专一性的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实验现象:细胞膜被破坏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还含有蛋白质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二、细胞膜的成分
细 胞 膜 的 成 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
蛋白质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呢? 资料5: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结 构模型
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用 超薄切片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 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于 是认为所有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因蛋白质电子密度高,故显暗带, 磷脂分子电子密度低则呈亮带。
组成细胞内的生 物膜结构
细胞连接
物质运输
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概念图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③ 流动性
④选择透过性 决定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分子
结构组成
结构探究历程
三.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 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3)磷脂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有一个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 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地球环境
(2)物质运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膜的功能特 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
大约占40%
大约占2%—10%
糖类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 种类和数量越多。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 构成膜的呢?
二、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分子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磷脂分子在水— 空气界面中以及水溶液中的排布方式?
磷脂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 展开为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