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数学下册3.3三视图第2课时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教案(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3章 三视图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3章 三视图

知3-讲
特别警示:圆锥与棱锥的三视图的区别:圆锥的俯视图 的外轮廓线是圆;棱锥的俯视图的外轮廓线是多边形.
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三视图
画法
俯视图
应用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补充:
作业2
知2-讲
例3 一种机器上有一个进行转动的零件叫燕尾槽(如图 3.3-7),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解:这个燕尾槽的三视图如图3.3-8.
知2-讲
知识点 3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知3-讲
1.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方法: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 状,首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
的正面、上面和左面,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特别提醒: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形状时,要对三视图进
方画出左视图,与主视图 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图3.3-3①中的几何体的三 视图如图3.3-3②所示.
速记口诀: 视图位置要摆明, 画图规则要记清. 主俯视图长对正, 左俯视图宽相等, 主左视图高平齐, 实线虚线应分清.
知2-讲
知2-讲
3. 画三视图的规定:画三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 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 画成虚线.
(4)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由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
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
3.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知3-讲
知3-讲
1. 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是平面图形,几何体、三视 图和展开图中,三者知其一,就能确定另外两种图形, 即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 对于稍复杂的视图,可先将其化成几个简单的图形, 再综合分析.
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
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人教版数学九下【教学课件】29.2《三视图(2)》示范教学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数学九下【教学课件】29.2《三视图(2)》示范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 由上向下看到物体有两个面的视图 是矩形,它们的交线是一条棱(中 间的实线表示),可见到,另有两 条棱(虚线表示)被遮挡;
例题解析
由左视图 可知,物体左侧有 两个面的视图是矩形,它们 的交线是一条棱(中间的实 线表示),可见到.综合各视图 可知,物体的形状是正五棱柱.
课堂练习
5.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 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在 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
x=1或x=2,y=3.
课堂小结
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 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 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 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 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原型, 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 .
(1)
例题解析
(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 视图都是矩形,可以想象这个立 体图形是长方体,如图所示;
(1)
(2)
例题解析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 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视 图是圆;可以想象这个立体图形是圆 锥,如图所示.
(2)
例题解析
例2.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
探究新知
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那么 由三视图能否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呢?
例题解析
例1.如图,分别根据三视图(1)(2)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1)
(2)
例题解析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首先分别根据主视 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 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视图第三课时《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视图第三课时《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教学设计

29.2 三视图(第3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感受“综合”思考的过程。

2.内容解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内容,但当时没有明确给出“视图”这个概念;本章是从投影的角度解释三视图的概念,这与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一致的。

前一节课学生已经能够画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体会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由物画图”的基础上“由图想物”,让学生体会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过程,这种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不仅使学生对投影和视图的认识水平再次提升,更能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画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分别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分解过程;由三视图想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则是把物体的三个方面形状“综合”起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反的,也是相互联系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形状和实物原型。

(2)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理解三视图中相关各线条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它们能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并根据这些关系由平面图形得出对应的立体图形。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通过给出的三视图用语言来描述出立体图形的形状。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三视图描述立体图形,体会三视图在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内容后,又进一步引入“三视图”的概念,并通过观察能够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要准确把握三视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三视图想象并描述出立体图形,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根据三视图观察想象,描述出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

3.直棱柱的三视图课件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3.直棱柱的三视图课件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高平齐

长对正
宽相等
左 视 图
画三视图法则
俯视图
棱柱是特殊的几何体,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现阶段我们 只讨论直棱柱. 直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侧 面都是矩形,上、下底面是全等多边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 数,我们就说它是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五棱柱…….
例题讲授
例1 如图是一个正三棱柱.请按立体图的尺寸大小和指定
影面的大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分析:几何体的形状不同,其正投影一般也不同,故①正
确.几何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不同,其正投影也不同,故 ②正确.几何体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与投影面的大小无关,故 ③错误.
合作探究
如图,长方体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思考以下几个 问题: (1)这个长方体的四条侧棱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 什么图形? 四条侧棱在水平投影面的正 投影均是一个点.
新知精析
正投影的性质 1.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
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D
C
A
B
D'
C'
A'
B'

D A
C B
D'
C'
A'
B'

C B
D A
D' C'
A' B'

新知巩固
几何体在平面内的正投影,取决于( A ) ①几何体的形状;②几何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③投
合作探究
(2)画出长方体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棱A1A在水平 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为A′),得到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它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

三视图教案设计

三视图教案设计

《三视图》教案设计九江科技中专桂芳一、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语文出版社《数学》第三册,依据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求,体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原则,数学课除了具备普通教育要求的“来源生活、构建模型、运用实际”的特性外,中职学校的数学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突现通过数学教学架起与专业理论的立交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投影规律;掌握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使学生了解三视图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把三维形体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在纸面,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靠投影法来实现。

投影法就是投射线经过三维形体,在选定的平面上得到二维图形的方法,本节课突显了职业学校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标。

3. 情感目标理解三视图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难点:理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能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绘制工件简图。

四、教学策略三视图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用语言文字是不易描述的。

立体图形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处于三维空间中。

因此本节课的特点是难说,难画,难想。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多媒体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体形状,大小变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使学生直观感知三视图的形成,建构三视图的概念。

用直观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学法分析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低,但对专业课重视程度高的特点,采用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学中做、做中学”,注意实效,让学生学会学习,找回自信。

六、教学用具实物(乒乓球、魔方)、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例1. 欣赏一幅“6”与“9”的漫画。

2022年初中数学《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精品教案(公开课)

2022年初中数学《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精品教案(公开课)

第2课时由三视图复原几何体1.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原型;(重点)2.由三视图得出实物原型并进行简单计算.(重点)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画三视图的三条规律,即______视图、______视图长对正;______视图、______视图高平齐;______视图、______视图宽相等.2.如下列图,分别是由假设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多少?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类型一】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根据图①②的三视图,说出相应的几何体.解析:根据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关键要熟练掌握直棱柱、圆锥、球等几何体的根本三视图.解:图①是直三棱柱,图②是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方法总结:先根据各个视图想象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形状,再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由三视图确定正方体的个数一个几何体,是由许多规格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其主视图、左视图如下列图,要摆成这样的图形,最少需用________个小正方体.解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结合此题进行分析即可.根据三视图可得第二层有2个小正方体,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第一层最少有4个小正方体,故最少需用7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7.方法总结: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多少个立方体组成时,先由俯视图判断底面的行列组成;再从主视图判断每列的高度(有几个立方体),并在俯视图中按照左、中、右的顺序用数字标出来;然后由左视图判断行的高度,在俯视图中按照上、中、下的顺序用数字标出来;最后把俯视图中的数字加起来.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5题 探究点二:三视图的相关计算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图,其中圆的半径是10cm ,等腰三角形的高是30cm ,那么此工件的体积是( )A .1500πcm 3B .500πcm 3C .1000πcm 3D .2000πcm 3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底面半径和高.解:∵底面半径为10cm ,高为30cm.∴体积V =13π×102×30=1000π(cm 3).应选C.方法总结:依据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那么,正确识别几何体,再进行有关计算.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三、板书设计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根底上,反过来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既是对三视图知识的完善,又是三视图知识的简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也是一种数学方法.1.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1.通过探索,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会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重点)2.通过研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难点)一、情境导入小唐画y =x 2-6x +c 的图象时,发现其顶点在x 轴上,请你帮小唐确定字母c 的值是多少?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类型一】 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情况的判断以下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的是( ) A .y =x 2+2x -3 B .y =x 2+2x +3 C .y =x 2-2x +3 D .y =x 2-2x +1解析:选项A 中b 2-4ac =22-4×1×(-3)=16>0,选项B 中b 2-4ac =22-4×1×3=-8<0,选项C 中b 2-4ac =(-2)2-4×1×3=-8<0,选项D 中b 2-4ac =(-2)2-4×1×1=0,所以选项D 的函数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应选D.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后稳固提升〞第1题【类型二】 利用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情况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2021·武汉模拟)二次函数y =kx 2-6x +3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B .k <3且k ≠0C .k ≤3D .k ≤3且k ≠0解析:∵二次函数y =kx 2-6x +3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方程kx 2-6x +3=0(k ≠0)有实数根,即Δ=36-12k ≥0,k ≤3.由于是二次函数,故k ≠0,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k ≤3且k ≠0.应选D.方法总结:二次函数y =ax 2+bx +c ,当b 2-4ac >0时,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当b 2-4ac =0时,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b 2-4ac <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三】利用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021·苏州中考)假设二次函数y =x 2+bx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那么关于x 的方程x 2+bx =5的解为( )A.⎩⎪⎨⎪⎧x 1=0,x 2=4B.⎩⎪⎨⎪⎧x 1=1,x 2=5C.⎩⎪⎨⎪⎧x 1=1,x 2=-5D.⎩⎪⎨⎪⎧x 1=-1,x 2=5解析:∵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b2=2,解得b =-4.解方程x 2-4x =5,解得x 1=-1,x 2=5.应选D.方法总结:此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导致无法求解.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8的实数根(精确到0.1). 解析:对于y =-x 2+2x -3,当函数值为-8时,对应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8的实数根,故可通过作出函数图象来求方程的实数根.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x 2+2x -3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方程-x 2+2x -3=-8的根是抛物线y =-x 2+2x -3与直线y =-8的交点的横坐标,左边的交点横坐标在-1与-2之间,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在3与4之间.(1)先求在-2和-1之间的根,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x - - - - - y-----因此x ≈-是方程的一个实数根. (2)另一个根可以类似地求出:x y-----x ≈是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方法总结: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满足精确度的实数根的方法:(1)作出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确定方程解的个数;(2)由图象与y =h 的交点的位置确定交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利用计算器求方程的实数根.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探究点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在运动轨迹中的应用某学校初三年级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如图,队员甲正在投篮,球出手时距地面209米,与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为7米,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米时到达最大高度4米,设篮球运行轨迹为抛物线,篮框距地面3米.(1)建立如下列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问此球能否准确投中?(2)此时,假设对方队员乙在甲面前1米处跳起盖帽拦截,乙的最大摸高为米,那么他能否获得成功?解析:这是一个有趣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应用题,由条件可得到出手点、最高点(顶点)和篮框的坐标,再由出手点、顶点的坐标可求出函数表达式;判断此球能否准确投中的关键就是判断代表篮框的点是否在抛物线上;判断盖帽拦截能否获得成功,就是比较当x =1时函数y 的值与最大摸高米的大小.解:(1)由条件可得到出手点、最高点和篮框的坐标分别为A (0,209),B (4,4),C (7,3),其中B 是抛物线的顶点.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 =a (x -h )2+k ,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可得y =-19(x -4)2+4.将点C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左边=3,右边=-19(7-4)2+4=3,左边=右边,即点C在抛物线上.所以此球一定能投中;(2)将x =1代入函数关系式,得y =3.因为>3,所以盖帽能获得成功. 变式训练:见《 》本课时练习“课后稳固提升〞第7题 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联系.。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9.2三视图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9.2三视图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机械零件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不同的角度下如何呈现。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从一个物体的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描述它?引发学生对三视图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三视图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三视图的绘制原则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理解。
3.教师强调三视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三视图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三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本教学案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三视图的知识和绘制方法,还能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审美观念。这种全面性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视图的知识。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视图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讨论,共同探索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第3章3.3三视图(共16张PPT)

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第3章3.3三视图(共16张PPT)
解 这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五、拓展提升
3、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主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正面



俯视图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何收获?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视图
1、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视图
2、画物体的三视图,要满足如下关系:
位置关系: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
• 我们知道在正投影下,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 这个面的正投影不改变这个面的形状和大小 。按照这个原 理,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物体在这种正投影下的像就称 为该物体的一个视图。设计人员要做的就是画出这个工件 多个角度的视图,最终确定这个工件的形状和大小。
•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圆柱的正面,侧面及上面这三个方向观 察,来探究画圆柱形工件视图的方法。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例题
如图,这是一个底边为等边三角形的正三棱柱 ,
画出它的三视图.
解,这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高 长 长 宽
注:看不见的部分画虚线
俯视图
四、练习
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 解 这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高 高 长 长 宽
2、画出如图所示物体的三视图.
大小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相等。
七,作业
教材111页第1题,112页第2题、3、5、6题.
1、位置关系:俯视图在主视图 的下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 2、数量关系:主视图与俯视 图长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 等,主视图与左视图高相等。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案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案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板书、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几何体实物模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与学习, 理解视图、三视图的概念, 掌握三视图画法, 能够进行三视图与几何图之间的转化。

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视图的分析, (采用实物模型)以小组探究的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画法, 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外显, 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种视图才能确定一物体, 启发学生认识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三视图, 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教学难点: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学习教学法、演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 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也能展现学科间并不是孤立的, 有其互益性, 数学也可以充满文学是色彩。

(二)授新课1、联系上节课所学的“正投影”, 讲解“视图”的概念视图:用正投影的方法, 把物体轮廓形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

2、三视图及其关系在PPT中展示几张“三视图”在生活中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的图片提问:确定一物体需要几个方向的视图?讲解:(PPT动画展示)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 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 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 反映物体的宽和高关系: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3、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画几何体:“四棱柱”“三棱柱”“圆柱”“圆锥”、“球体”。

(1)将学生分为十组, 每组4-5人。

将“四棱柱”“三棱柱”“圆柱”“圆锥”、“球体”的实物模型分发给各组, 其中每两个组所发模型相同。

说明活动任务:小组合作, 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二十九章三视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二十九章三视图(教案)
-重点二: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三视图中识别几何体的形状和尺寸,如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长方体的长和宽,通过俯视图确定高。
-重点三: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给定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求计算其体积或表面积。
2.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力不足,难以将三视图与实际几何体对应起来;
-在绘制三视图时,难以把握视图的比例和细节;
(2)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通过三视图识别简单几何体;
(4)三视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对几何体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视图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三视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绘制出准确的三视图,而有的学生则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三视图的应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中,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纸板制作一个几何体,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它的三视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视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2课时 三视图(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第2课时 三视图(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例 2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的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 下看物体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两条棱(虚线)被遮挡, 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综合各 视图可知,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 解: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所示.
例 3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 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
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 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即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 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 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 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29.2 三视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29.2 三视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29.2三视图(第2课时)1.理解三视图中各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2.会画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知识回顾对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设计意图】复习已经学过的三视图知识,为引出新课作铺垫.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探究】正对着物体看,物体左右之间的水平距离、前后之间的水平距离,上下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对应物体的长、宽、高.如图,将长方体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展开的这三个视图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答案】主视图在左上边,它的正下方是俯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追问】展开的这三个视图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分析: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学生根据教师分析,思考并回答: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教师展示动图,学生观看并体会三视图中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探究】结合三视图中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画三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主视图与左视图之间、左视图与俯视图之间应分别注意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答案】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都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注意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三视图中的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体会“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具体含义.二、典例精讲【例1】画出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师生活动】教师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方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4)为表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规定在视图中加画点划线()表示对称轴.学生根据教师分析,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提示:(1)正三棱柱的上、下底面均为正三角形,其余各面都是矩形;(2)从某一角度看物体时,有些部分因被遮挡而看不见.为全面反映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学生作图,教师巡查纠错并讲解.【答案】解:如图所示.【归纳】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几点注意:(1)在观察几何体时,要注意视线与观察面垂直,即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是几何体在该观察面上的正投影;(2)要注意正确用虚线表示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不要漏画.当看不见的轮廓线(虚线)和看得见的轮廓线(实线)重叠时,不用画出虚线;(3)按三视图的位置和大小要求从整体上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4)画出三视图后,可以擦去图中的辅助线.【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其中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相等.【师生活动】教师分析:支架的形状是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图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生根据教师分析,独立思考并尝试画图,教师巡查纠错并讲解.【答案】解:下图是支架的三视图.【提醒】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构成组合体的各部分的视图也要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例1、例2的练习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三视图,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三视图中各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二、三视图的画法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

《三视图》教学设计

《三视图》教学设计

《三视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绘制简单三视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在这里起到一个呈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但学生的空间思维还受到定向模式的限制,很难发散思考一些个别现象,处理个特殊案例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不可见部分和重叠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2)形成科学的空间三围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态度。

4、教学重点:(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5、教学难点:(1)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准备准备积木,利用塑料胶纸和泡沫制作多个的模型。

五、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分享—互助提升)”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通过生活小故事的情景导学,激发学生对“技术语言的种类”进行回顾和复习以及注意在技术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性,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
1.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
图想象出原型;(重点)
2.由三视图得出实物原型并进行简单
计算.(重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画三视图的三条规律,即______视图、______视图长对正;______视图、______视图高平齐;______视图、______视图宽相等.
2.如图所示,分别是由若干个完全相
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
和俯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
个数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类型一】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根据图①②的三视图,说出相应
的几何体.
解析:根据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
关键要熟练掌握直棱柱、圆锥、球等几何体的基本三视图.
解:图①是直三棱柱,图②是圆锥和圆
柱的组合体.
方法总结:先根据各个视图想象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形状,再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由三视图确定正方体的个

一个几何体,是由许多规格相同
的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其主视图、左视图如图所示,要摆成这样的图形,最少需用
________个小正方体.
解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结合本题
进行分析即可.根据三视图可得第二层有2个小正方体,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第一
层最少有4个小正方体,故最少需用7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7.
方法总结: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多少
个立方体组成时,先由俯视图判断底面的行
列组成;再从主视图判断每列的高度(有几个立方体),并在俯视图中按照左、中、右
的顺序用数字标出来;然后由左视图判断行的高度,在俯视图中按照上、中、下的顺序
用数字标出来;最后把俯视图中的数字加起来.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5题
探究点二:三视图的相关计算
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图,其中圆
的半径是10cm,等腰三角形的高是30cm,则此工件的体积是( )
A.1500πcm3 B.500πcm3
C.1000πcm3 D.2000πcm3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
底面半径和高已知.
解:∵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30cm.∴
体积V=1
3
π×102×30=1000π(cm3).故选
C.
方法总结:依据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正确识别几何体,再
进行有关计算.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
基础上,反过来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出
几何体,既是对三视图知识的完善,又是三视图知识的简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由平面图形到立
体图形的转化也是一种数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