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一、概述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过程,其演变深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不仅记录了这些变迁的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和两性关系的态度和观念。

在古代中国,婚姻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变。

随着父系社会的确立和宗法制度的形成,婚姻逐渐成为一种以家族利益为重的社会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汉字中的“婚”、“姻”既体现了婚姻的社会属性,也蕴含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期望。

两性关系作为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也同样丰富多彩。

从古代的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到后来的男女平等、互相尊重,两性关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汉字中的“夫”、“妻”、“男”、“女”不仅揭示了古代两性关系的基本格局,也记录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和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重新定义。

通过对汉字的深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的变迁不仅体现在制度的变革上,更体现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上。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婚姻实践,也对后世的婚姻观念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汉字文化考察这一独特视角,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的变迁历程。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婚姻制度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其历史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也深刻影响了两性关系的形态与内涵。

在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制度及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两性关系在其中的定位与影响。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与文化现象,也蕴含着深刻的性别观念与两性关系认知。

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的变迁轨迹,进而揭示古代社会的性别观念、家庭结构、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特点。

浅析汉字中的古代婚姻文化

浅析汉字中的古代婚姻文化

浅析汉字中的古代婚姻文化作者:朱渊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2期【摘要】在人类的语言文字发展史上,无论是美学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没有哪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媲美。

汉字是唯一的音、义、形相互结合的表意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汉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媒介。

同时,汉字是因义构形的文字,所以汉字构造中无不体现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汉字与汉文化在相互融合中一直发展、流传。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与婚姻有关的汉字分析,浅析汉字中的古代的婚姻文化。

【关键词】汉字;古代婚姻关系;“女”部字引言人类社会中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而家庭是由婚姻关系建构的,因此社会的发展和家族的产生必然离不开男女婚嫁。

男女婚嫁对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周易·序卦》中就有所体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①是说万物创世之后,男女夫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端,所以想要社会稳定,就不可以不重视夫妻之道。

我国古代的婚姻关系是随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不同的时代,婚姻关系的形态因人的生产生活不同有所差别,此现象在有关记录婚姻的汉字中就可以窥见。

本文将通过对部分汉字的分析来一探中国古代的婚姻关系。

1.女性独尊——母系群婚群婚制是人类原始社会中的婚姻形式,也是在社会生产力的有所提什,由采集狩猎向农耕过渡时,出现的第一个两性关系相互限制的婚姻制度。

群婚制是母系氏族社会下存在的,女部字“姓”“娲”“始”等字都反映了原始社会女性因生殖能力而具有的天然权威。

群婚制有血缘群婚和族外群婚两类。

血缘群婚是群婚制前期形式,是指在同一部落内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相互配婚。

关于血缘群婚关系在上古神话中就有所体现,华夏人文之始伏羲和女娲就是兄妹,他们血亲通婚,养育了华夏子孙。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逐渐增强,先民意识到血亲通婚会对人自身产生不良后果,于是就阻止同一族内兄弟姐妹的结合,排除近亲配婚,要求男女只能与不同族落的人通婚,从而出现了群婚的另一形式——族外群婚,族外通婚改善了“男女同姓,其生不番”的不良状况。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两姓交互为婚多行于皇室贵族高门姓之间, 每每以互相勾结利用,扩大政治势力目的。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所谓“亲上加亲”的“姑 舅表婚” 俗语: “姑母做婆”、“亲加亲亲连亲”、“姑妈 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
五、从“媵”、“侄”看媵制
1、什么是媵制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 从之,谓之媵。” 即以妹随姐嫁,侄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 夫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制的流行范围,仅限 “士”、“诸侯”之类贵族,流行于春秋之 际。
后代诗歌中的反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杜甫《新婚别》: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属 关系。
在史前古代社会中确有由“姑”、“舅” 一名三用的亲属称谓所显示的亲属关系。
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很常见的 婚姻形式,即固定族团互婚,大致就是甲、乙 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 是家也。” 《礼记·昏义》记载的有关女子嫁人的礼节:
“纳采(也即行聘)、问名、纳吉(即卜 定吉日)、纳征(即纳聘,就是送采礼)、 请期。”
《仪礼、士昏礼》中就有“纳征,玄纁(即 黑色的币帛)、束帛(即五匹帛)、俪皮 (即成对的鹿皮),如纳吉礼。”
妻与帑tǎng
汉代对媵婚的解说以何休为代表:“必以 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 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亲亲也。”
2 、对“媵”字的分析 (1)媵字形体的变化,导致意义范围缩小。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 《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 注:“送女曰媵。” 《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以侄娣送 女乃其一端而。······今义则一端行而全者废 矣。······今形从女者,有一端之义独行故也。

古代婚姻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

古代婚姻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

代替, 因而 , 原 本象 征王 者地 位 的“ 后” 的性别 所 指也 由女 性
指 变为男性 了。 所以, 在后世 的两性 关 系中 , 用“ 王” 来指代 男 性 统治者 , 而用 “ 后” 来指代 男性统 治者 的配偶 。 在 自然 法则 的作用 下 ,人们逐 渐认 识 到杂 乱 的婚姻 对 于人类 繁衍 带来 的弊病 , 慢 慢形 成 了各种 婚姻 的禁 例 , 逐 渐
形 。徐 中舒 《 甲骨 文字典 》 认 为该 字 “ 像 产子 之形 , 子 旁或 作
数 小 点乃 羊水 ……” 最初 。 人们 杂 乱 而毫 无 限制 地 婚 配 ( 即 杂婚) , 既无 父母 与 子 女之 间 的约 束 , 也 无 兄弟 姊 妹 之 间的
顾忌。 “ 后” 的本义 是指妇女 产子 , 是“ 毓” ( 育) 的本 字 , 但 从 对
可 以看 出理据 。 “ 后” , 会 意字 , 甲 骨 文 为 . ②, 从 女从 古 , 古为倒“ 子”
世 纪》 载: “ 燧 人 之世 , 有 大人 之迹 出于雷 泽之 中 。 华胥 履之 。
生 庖羲 于成 纪 ” 。③ 所 以说 。 除去后 世帝 王 的 “ 作秀 ” 、 剥落 其 被神化 的色 彩 , 这类神 话并 非无 稽 之谈 , 而是 当时人 们 的生 活经验 的反 映。正是 因为这 样 , 中国最古 老 的姓 氏之 文字结 构 多 以“ 女” 为其偏旁 。比如 : 炎帝 是姜姓 . 夏是 姒姓 . 周 是姬 姓, 秦是赢 姓 , 都是 从女 。这 也从 侧 面反 映 了当时 社会 女性 的统治 地位仍 然较高 。
随着社 会 的发 展 ,人们 逐渐 意识 到 兄弟姊 妹通 婚 的弊
端, 于是排 除 了同胞 之 间的通 婚 , 使人 类 由族 内婚 向族 外婚

试析汉字中蕴含的古代婚姻文化

试析汉字中蕴含的古代婚姻文化
所 以孩 子通 常 都是 和父 亲 同姓 。 然 而 ,作 为 氏族血 统 的基 本标 志 的 “ 姓 ”字 ,却 以“ 女 ”字为 偏 旁 。《 说文・ 女部 》 : “ 姓 ,人 所生 也 。 ”
在社 会上立足又要有 为人 所认可的身份 , 那就只 能选择 母 亲 的姓 , 以母亲家族 的血缘关系来作为可 以身份 的传 承 。于是,就出现 了从 “ 女 ”的 “ 姓 ”来。所 以,“ 姓” 的造 字结构反映 的是汉族 先 民的群婚风俗 。 这 种婚 姻文 化 , 我们 还可 以通 过其 他汉 字 的造 字 背 景找 到线 索 。 例如 , 《 说文 ・ 后部 》 : “ 后, 继体 君也 。 ”
林 文 华
( 福 建农 林 大学 文法 学 院 ,福建 福 州 3 5 0 0 0 2 )

要 :汉字是 当今世界上唯一依然保存活力 的最为古老 的表 意体 系文字。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
可以说它从诞 生之 日起就承担着作为汉文化载体的功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婚姻文化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文化 内涵。虽然随着 时间的变迁 ,古代社会 的婚姻文化和现代社会相去甚远, 甚至有些古老 的婚姻形 式 已经不为人知。但是我们通过对表意体系的汉字形体结构 的分析,依然能够对古代 婚姻形 式进行探寻。文章选取 了几个和 中国古代婚姻联系密切 的汉字作为研 究对象。通过研 究,可以发现远 古的群婚 、掠夺婚、买卖婚和 氏 族 互婚等多种婚姻制度都在 “ 姓”“ 后”“ 婚”“ 娶… ‘ 嫁”“ 妻… ‘ 姑… ‘ 舅… ‘ 媵” “ 侄”等汉字中得到形象的体现。
姓 “ 姚 ” ,夏 禹姓 “ 姒 ”……
收稿 日期:2 0 1 3 — 1 2 — 1 5

【文学课件】汉字与婚姻文化

【文学课件】汉字与婚姻文化

抢婚,其特征是男子未经女子本人及 其亲属同意,将女方劫归为妻。这种婚娶方式, 自然不免引起冲突,为避免女方家族抵抗,便于 逃遁。抢婚当以日落天黑时进行为宜。其后,随 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抢婚被其它婚娶方式所替代, 但是它的某些形式却会被继续保存若干年代, “娶妇以昏时”,就是其遗存的形式之一。
当今有些少数民族婚俗,似乎正同当 时汉族婚俗相类,也是昏夜迎娶,假抢新娘。广 西瑶族中有一种迎亲方式:夜晚,男方结伙高举 火把冲向女家,半路上,女方人马也冲杀出来, 男方抢到新娘,女方回抢。最后新娘新郎双双溜 出队伍,于是双方停止战斗,一起享受婚宴。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在“女”字 之下释曰:“女,象屈膝交手之人形。妇女 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室内居处之 常见姿态,故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 田之为男性特征也。或于胸部加两点以示女 乳,或于头部加一横画以示其头饰,则女性 之特征益显。
甲骨文“
”、“ ”、
“ ”初为一字,后“ ”为《说
文》女字篆文所本,“ ”为《说文》
张舜徽先生的注释是非常正 确的,人不可能没有父亲,女子不可能 不受孕而生子,但是中国远古母系社会 时代“民但知其母”,无由知其父,所 以古人附会神说,编撰了以上近乎荒诞 离奇的传说故事来加以阐释。
中国古代典籍中这类荒诞离 奇的传说故事客观上反映了中国“太古 无嫁娶之礼”,那时的男女之间是群婚。 群婚就是太古时代男女之间可以自由地 发生性关系,没有任何约束。太古时代 这种自由的没有约束的群婚生活存在于 母系社会时期。
云南壮族迎娶新娘,一般都选择 昏暗的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不到这个 时辰,新娘不得进男家。这些,当然可 以作为汉族先民抢婚之俗确曾存在的有 力旁证,因而也更可使我们确信,从 “女”从“昏”的“婚’字正是这种习 俗的记录。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摘要:汉字包含了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习俗。

“姓”、“父”、“舅”、“姑”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度,“媵”、“妾”、“姒”、“娣”等字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婚”、“娶”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记录了买卖婚俗,“媒”、“妁”记录了包办婚俗。

关键词:汉字;婚姻文化;中国文化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系统,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记载我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所以尽管古代社会环境和古人已离现在很遥远,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研究汉字,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到我们祖先的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

因此人们常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特殊载体。

婚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常见的文化形态,在汉字中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反映。

本文就选取几个典型的汉字来谈其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婚姻文化。

一、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1、“姓”、“父”、“舅”、“姑”等汉字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和女性主导地位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

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婚姻生活也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群婚制度,即《列子·汤问》记载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这种原始的婚姻状态在最早的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姓”是一个表明家族的文字,现在一般人都随父姓,但“姓”字却从女从生,看起来很矛盾,但这个字却真实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状态。

《说文·女部》释为:“姓,人所生也。

”意思是表明“姓”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正与其字形义相契合。

“姓”字说明,远古社会孩子血统维系在母亲身上。

当时人们都从母系得姓,正因为如此,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如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

“姓”字这一构形说明,在远古社会,确实存在一种群婚制度,人们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感天而生,与男性无关。

汉字和古代的婚姻家庭

汉字和古代的婚姻家庭

夫、妇
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 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高 鸿缙中国字例:夫,成人也.童子披发,成人 束发,故成人戴簪,字倚大人画其首发戴簪形, 由丈大人生意,故为成人意之夫.童子长五尺, 故曰五尺之童;成人长一丈周尺,故曰丈夫, 伟人曰大丈夫.许言汉八寸为周一尺,人长汉 八尺也.至妻之对曰夫,或丈夫,皆是借用.

尔雅·释言:媵,送也. 广韵·证韵:媵,送女从嫁. 仪礼·士昏礼:媵御餕.郑玄注:古者嫁女必姪娣
从,谓之媵.姪,兄之子.娣,女弟也.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 诸侯娶一国,则二
国往媵之以姪娣从. 诗·小雅·我行其野求尔新特.唐孔颖达疏:媵之
名不专施妾,凡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 熙释名:媵,承也,承事嫡也.
娶、取
男子迎接女子过门成亲为娶.说文·女部:娶,取妇 也.从女,从取,取亦声.段玉裁注:取彼之女,为我之 妇也.
娶,古作取.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 得.史记·吴起传:吴起取齐女为妻.
取,本义指古代的战争中杀死或俘虏敌人后,割取其 左耳以为凭证.
据师培等研究,这就是远古时期抢劫、掠夺婚姻之 见证,劫掠必于昏时乘人之不备,故娶妇可曰取.
婚姻、夫妇、父母、妯娌、姑舅近亲结婚、 婿媳、祖孙
婚、姻
婚有两义: 1、妻之家.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王筠句读:下
文:姻,壻家也. 2、妻之父.尔雅·释亲:妇之父为婚. 姻也有两义: 1、婿家,说文·女部: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
姻.白虎通·嫁娶: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2、女婿的父亲.尔雅·释亲:壻之父为姻.
中国文献的有关记载
唐·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 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 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日:‘若天遣我我兄妹二 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 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 扇,象其事也.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 《周易·下经·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 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意思是路上 来了几辆车,一辆车运载着大猪,另一辆车上载着像鬼 一样奇形怪状人。这些人一会张弓打箭,一会又放弓松 箭,原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装扮成可怕样子去结婚。 抢亲时遇上大雨真是天赐良机呀。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父亲姊妹(姑)
父亲
母亲
女儿
婚配
儿子
儿子
婚配
女儿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30页
• 从上图能够看出,就男子来说,结婚之 后,自己姑成了岳母,就女子而言,结 婚之后,自己姑成了婆婆。在原始社会, 这种婚配关系应该相当普遍,所以才形 成这么称谓词。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31页
第二种婚姻关系以下列图所表 示:
• 四、父权制阶段。这是一个男子与若干女子结婚而建立。 • 五、专偶制度阶段。即一夫一妻制。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8页
• 偶婚制阶段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一 阶段早期是以女子为中心,男女婚姻生活表现为两种 形式,一个是走婚,即经过夜晚对女子造访而实现偶 居,男女双方都以各自母亲家庭为家庭,在母亲家庭 进行生产和消费,他们所生儿女由女性抚养,只知其 母,不知其父。我国纳西族、四川省普米族曾经有过 “阿注”婚,就属于这种形式。
希望以自己为中心,让女子归向自己,
但女性并不轻易放弃自己中心地位,在 这种情况下,男子凭借自己力量,用武
力将女子抢到自己家中,强行结为婚姻,
这种行为就发展成了以后“劫夺婚”结 婚仪式。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10页
• 伴随对偶婚产生,便开始出现抢劫和购置妇女现象,这 是发生了深刻改变普遍迹象。关于我国古代劫夺婚早在 周易中就有记载,《周易·上经·屯》:“屯如邅如,乘 马班如。匪寇,婚媾。”这句话意思是一群人骑着马偷 偷摸摸前进,他们不是为了抢劫,而是为了婚姻而来。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

汉字形体中的婚俗⽂化2019-09-28汉字是⼀种⽂化的凝聚物,是特定历史⽂化的“化⽯”。

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中探究出社会⽂化的种种信息。

婚姻嫁娶是⼈类最重要的社会⽂化之⼀。

从汉字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某个时期的婚姻形式。

在本⽂中,我将试图通过对⼀些具体的⽂字材料考证来说明古代某个时期的婚俗⽂化状况。

⼀、群婚形式据史学家研究,中国⼈的姓产⽣于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即远古时代的母系⽒族社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古就有姓,姓是“⾃我”的重要标志。

但是,⼈们⼀般都姓⽗亲的姓, 为什么“姓”这个字却从“⼥”旁? 让我们看⼀下《说⽂》的解释:“姓,⼈所⽣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故称天⼦。

因⽣以为姓,从⼥从⽣, ⽣亦声。

”所谓“因⽣以为姓”,就是说谁⽣的你,你就姓谁的姓。

这说明,在古⼈的观念⾥,孩⼦的⾎统是维持在母亲⾝上的。

据《⽩虎通》记载:“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这句话记录的显然是上古时期的群婚制。

因为群婚,民不知其⽗,只好随母亲的姓。

古⼈也就造出⼀个从“⼥”的“姓”字来。

最初表⽰姓的字,也⼤多从⼥旁,如姜、姬、嬴等。

古⽂献中,也有相关的记录。

《吕⽒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君矣,其民聚⽣群处,知母不知⽗,⽆亲戚夫妻男⼥之别,⽆上下长幼之道。

”《列⼦·汤问》:“男⼥杂游,不媒不聘。

”这些都说明,华夏民族在原始社会后期,确实存在过群婚形式。

⼆、抢婚形式母系⽒族制向⽗系⽒族制的过渡,带来婚姻形式的改变。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原始⽒族成员由男从⼥居转变为⼥从男居,这是⼈类所经历的最激进的⾰命之⼀。

作为现代⼈,我们很难想象远古时期发⽣在两性之间的这场以抢婚为形式的⾰命曾经是多么的暴烈,然⽽,汉字的形体结构,对此却有真实的记录。

“娶”,在古代⽂献中常写作“取”。

《说⽂·⼜部》:“取,捕取也。

从⼜从⽿。

”古代⽥猎获兽或战争杀敌,⼀般取下左⽿来作为计功的凭据。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忠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水平。

汉字作为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载体,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婚姻状况。

文中将从嫁与家娶与取妇与女妻与妾的字形结构来讨论古代婚姻状况。

《易·系辞》:“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是说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人类则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的,所以婚姻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进步的基础,它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沿袭下来,经过了不同的演变形态,直接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着漫长的演变。

从原始时代母系社会的群婚发展到父系社会的掠夺婚姻,女子逐渐成了男子的附属品。

进入奴隶社会,继掠夺婚之后出现了买卖婚姻,这种婚姻制度盛行于私有制的整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嫁娶方法。

女。

婦人也。

象形。

王育說。

凡女之屬皆从女。

下面举几个女子旁的字,来解释下女子在古代婚姻中的地位及古代婚嫁的状况。

妇,服也。

从女,持帚,洒埽也。

会意。

谓服事人者。

——《说文》妇字的甲骨文字形右边是女左边是帚,寓意为女子拿着扫帚打扫,妇形容已婚女性,这个字就可以看出结婚后的女子是用来服侍人的,而不是现在的可以持家做主。

妇字甚至还有些贬义,比如妇人之仁,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婚姻中少不了嫁娶这两字。

《说文解字·女部》:“嫁,女适人也。

从女家声。

”“适”本义指“往、至”,后引申为女子出嫁。

“适人”即为嫁人。

《说文解字》家,居也。

从宀,豭省聲。

这两字可以看出女子嫁人了才算有家。

在古代,嫁人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在平等的地位的结合。

《礼记·昏义》中载有古代婚俗中的六礼:“纳采(即行聘)、问名、纳吉(占卜吉日)、纳征(送彩礼)、请期、亲迎。

”其中送彩礼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的纳征是不可缺少的,男方要给女方家里贵重的物品,然后,这门亲事才可以继续,用物品交换女子,等同于买卖了。

汉字与婚姻制度演变简论

汉字与婚姻制度演变简论

汉字与婚姻制度演变简论
从中国古代四大礼到明清以后出现的“婚姻制度”,看到几千年来演变行为婚姻制度的演变,也体现了汉字文化的演变,覆盖了汉字的历史发展。

在对汉字文化的研究中,古代汉字的笔画形容性、形似性,就是婚姻制度的重要来源,比如排子军衔就是因为排子的笔画把四张牌排起来,就形成了典型的“军衔”象征。

“中山八将”也确实是因为汉字的笔画而构成。

“子孝父之义”则是汉字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原则,也是婚姻制度的基础。

此外,古代汉字中,有关婚姻制度的文字也表明古汉字文化在这方面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西晋婚姻法”就大致定义了当时婚姻规则,“秦藩章令”则明确的规定了一切婚姻关系应该遵守的宪法。

从汉字到古代礼仪,又到明清以后的婚姻制度,汉字文化一直贯穿着,在表达婚姻的制度的过程中,不断的体现出汉字的文化发展,也揭示了婚姻制度在历史演变上的重要部分。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

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的符号,更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最早的汉字是按照字义来绘制的,字义和字形往往发生直接联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根据字形说解字义的文献,因而也能由此看出汉字形体所反映的文化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

婚姻孕育了生命,也维系了社会的发展。

《说文解字》中女部的字有238个,是全书最大的部首之一,展示的内容极为广泛。

就感情色彩而言,可分为褒义的,如媛、好;贬意的,如妒、奸、婪;而占绝对数量的则是中性的。

最后一类女部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婚姻状况。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形声兼表意)。

”“姓”字从女,上古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是宗族图腾的标致,也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姓祖先的子孙,是一个氏族的标志。

“姓”之形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内涵来自于母系社会群婚制度。

在群婚初期形成的是血缘婚,它是一种以同胞兄弟和姊妹之间相互婚配为基础的婚姻制度。

互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既是兄弟姊妹,又是夫妻。

在周代以前的漫长年代里,先民一直延续这种“同姓而婚”的血缘婚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兄弟姊妹通婚的弊端,于是逐渐摒弃了兄弟姊妹间的通婚方式,废止了“同姓而婚”的制度。

《左传·僖公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礼记·坊记》:“娶妻不娶同姓。

”族外婚制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族外婚指的是有婚约联盟的两个部族之间不同氏族的同辈男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形式,丈夫和妻子必须属于不同的氏族,他们之间只有婚姻关系,没有经济联系。

他们仍然生活在各自的氏族。

由于男子选择配偶被排斥在本氏族之外,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汉字与婚姻

汉字与婚姻

论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依旧以其特有的形体构造和表意性而显示出其独特的风韵,但是依旧可以从汉字的形体构造中窥见先祖造字时的本义及其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本文选取了部分与婚姻密切相关的汉字,从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方面探究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

一、汉字与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单位的血缘团体的形成、发展、延续,都直接依赖于人们的婚姻活动。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的婚姻制度划分为群婚、对偶婚、专偶婚和多妻婚四个阶段。

汉字对其中的婚制有所反映。

(一)“姓”、“舅”、“姑”与远古群婚制度 远古群婚是汉民族最早的婚姻制度,也是全人类最早的婚配方式。

在那个时代,人类处于原始的蛮荒时期,过着最原始的部落、氏族群居生活,同猎同食、同耕同住,在这样混乱的生活形态下,没有固定的配偶,只有混乱的交媾。

所以,这种婚姻形态下出生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他们的母亲也不知道谁是孩子的父亲。

但是为了维系血统流传,人们就只能用孩子母亲的血统来确定血缘关系了,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与女人相关的汉字来。

1、姓 既然是在混乱的婚姻形态下出生的孩子,他们当然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无法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了,就像前边提到的,为了维系血统流传,人们就只能以孩子母亲的血统来确定血缘关系了,“姓”就是这时产生的最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汉字。

汉字与人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人的姓名,一个人的名字是相对开放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一个人的“姓”却是不能选择的。

人的“姓”是世袭的血缘延续的基本标志,因为人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父母的,更不能选择“姓”什么了。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都是随父亲而“姓”的,但是为什么“姓”字是“女”字旁呢?《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

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

”…鳃意思就是说,“姓”表明人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遗传的标记,这也正与字型造义相符合,显然,汉族先祖造“姓”字的时候,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的血统只与母亲有直接的关系,也就说当时的人都是随母亲而姓的。

汉字所反映的古代婚姻习俗

汉字所反映的古代婚姻习俗

2012年12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ec.2012第26卷第6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6No.6●语言学研究汉字所反映的古代婚姻习俗赵会莉(新乡学院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3)摘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并且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虽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汉字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就像“化石”一样,全息地记录了汉民族古代的历史文化。

本文选取了一些和婚姻密切相关的汉字,探讨汉字蕴藏的古代婚姻习俗信息。

关键词:汉字;古代;婚姻习俗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2)06-0127-03收稿日期:2012-05-03作者简介:赵会莉,女,河南滑县人,新乡学院讲师。

汉字,超越时空,绵延千年并使用至今,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文字[1]1。

汉字作为汉民族独创的具有表意特征的文字,反映了汉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大登科金榜题名,小登科洞房花烛”。

由此可见婚姻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婚姻习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部分汉字的形体构造出发,探讨汉字与古代婚俗的关系,以便使人们对汉字里蕴含的婚俗文化信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婚”、“娶”、“妻”与抢婚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过渡,同时男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夫从妻居也逐渐过渡到妻从夫居。

但是,远古的女子对此未必心甘情愿,于是便出现了抢婚的习俗。

“婚”在先秦文献里常写作“昏”,如《诗经·谷风》的“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婚”即写作“昏”。

《周礼》规定“娶妇以昏时”,显然,夜晚娶亲是当时一种风尚。

《礼记·郊特牲》记载,婚礼中不用鼓乐。

《仪礼·士昏礼》规定男方去迎亲时要坐黑色的车,称作“墨车”,男方可以借着朦胧夜色和黑色衣物的掩护来抢劫女子为妻,这种风俗为先民“抢婚”的遗迹。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2015-3-23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2015-3-23
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妻、婚、娶——抢掠婚俗
抢婚是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时出现的一种婚俗。
“佯战婚”。
抢婚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重要变革和斗争:
母权与父权之争。
1. 妻
《甲骨文字典》: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 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
2. 取——娶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4. 两姓互婚
西周时期姬、姜两姓即为世代交互婚娶 。
《宋书〃后妃传》:刘宋时孝武帝之姑下嫁王偃,
生子名藻,生女名宪源,孝武帝娶宪源为皇后,又 将自己的妹妹临川长公主许配给藻。
《元史〃公主表》: 特薛禅父子战功卓著,皇帝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 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别。‛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群婚制——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神话是口耳相传的历史,是对群婚时代的曲折反映。
姑、舅——互婚习俗
“姑”、“舅”称谓是互婚习俗的反映。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
个姊妹为妻。
1. 媵
送,动词
《尔雅· 释言》:“媵,将送也。 《楚辞· 九歌》:“鱼鳞鳞兮媵予。”王逸注:“媵,送也。 《左传· 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注:“送女曰媵。”
陪嫁的男子和女子
《诗经· 小雅· 我行其野》孔颖达疏:“媵之名不专施妾,凡
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 这里的“媵”指随嫁的男子 和女子。 最初,媵制中从嫁的还有奴仆。伊尹就曾是媵臣。 《吕氏春秋〃本味》记商汤娶于有侁氏:“有侁氏喜,以伊 尹为媵送女。”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无由,乃为 有侁氏媵臣。”

汉字与传统婚姻文化

汉字与传统婚姻文化

汉字与传统婚姻文化作者:高静来源:《牡丹》2019年第21期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因而能够深刻地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超时空性、超地域性而源远流长。

正如帕尔默所说:“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

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

”本文从汉字中蕴含的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两个大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婚姻文化在汉字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的婚姻习俗。

一、汉字与婚姻制度(一)“姓”与群婚制原始社会,实行的婚姻制度就是群婚制。

当时混沌初开,人类刚完成进化,一切都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没有固定的社会秩序和伦理关系,大家一起捕猎,一起进食,一起耕地,一起居住。

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婚姻制度也就显得比较随意,不仅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连母亲也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父亲是谁,血统的确定就只能通过母亲来辨别了。

所以,早期有关婚姻制度的汉字都以女性为主。

群婚制的出现,表现出婚姻开始由族内转向族外,最有代表性的汉字是“姓”。

“姓”会意兼形声,甲骨文从女,从生会意,生也兼表声。

“姓”的形体结构,记录了女性在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姓”这个字传达出孩子的母亲是谁,表示了一种遗传基因符号。

显然,正如上文所说,母亲与孩子的血缘联系是最紧密的,所以孩子的姓是跟着母亲来的。

上古姓大都是“女”字旁,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虞舜是姚姓。

这些汉字都深刻地反映出孩子与母亲亲密的血缘关系,体现出早期的婚姻形式。

上古时期,孩子的父亲往往无法确定,流传下来很多神奇的故事。

例如,《诗经》记载,帝喾的妃子简狄和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颗鸟蛋,便吞了下去,之后怀孕生下契,契就是商人的祖先。

《史记》记载了后稷的故事,传说,姜嫄在郊外散步,看到一个远比常人大的脚印,正觉得奇怪,忽然有一股暖流冲击全身,竟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她特别想踩这个大脚印。

从汉字看上古婚姻形式

从汉字看上古婚姻形式

《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
Page
பைடு நூலகம்
20
婚、娶都是武力掠夺的行为。
“婚”所反映的似乎是一种凭借夜色掩护而进行 的小规模的抢婚,类似今日某些少数民族中尚存 的“偷婚”;
“娶”所反映的或许是通过大规模的部落或邦国 战争明火执仗地抢婚,即所谓“师婚”。 抢婚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重要变革和斗 争:母权与父权之争。
Page 8

《列女传》:“契母简狄者,有娀 氏之长也,当尧之时,与其娣浴于 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坠之,五 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 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 焉。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 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以 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 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于亳。 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 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 至汤兴为天子,君子谓简狄仁而有 礼。《诗》曰:‘有娀方将,立子 生商。’又曰:‘天命玄鸟,降而 生商。’此之谓也。”
“前后”的“后”是“後”的简化字,在意义上与“后” 没有任何关系。
Page 14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父”并不专指生父,而指同族的所有男性长辈, 如“父甲”、“父乙”、“三父”、“四父”、“多父”等父称皆在 武丁时期的王族卜辞中出现。 《诗经· 毛传释》曰:“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 异姓则称舅。” 甲骨卜辞中亦有“多母”之称,表明“母”之称亦曾不限于生母。 “父”、“母”二字透示出群婚的信息:同族中长辈男女之间并不是 以个体而是以群体构成夫妻关系,故“父”、“母”的称谓也只能是 一个集合概念。 父权统治建立以后,男子为了生育自己的嫡亲子女,以继承自己的财 产,总是力图独占婚姻对象而不能容忍其他男子来染指,父权与群婚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互相排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论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依旧以其特有的形体构造和表意性而显示出其独特的风韵,但是依旧可以从汉字的形体构造中窥见先祖造字时的本义及其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本文选取了部分与婚姻密切相关的汉字,从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方面探究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

一、汉字与婚姻制度婚姻制度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单位的血缘团体的形成、发展、延续,都直接依赖于人们的婚姻活动。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的婚姻制度划分为群婚、对偶婚、专偶婚和多妻婚四个阶段。

汉字对其中的婚制有所反映。

(一)“姓”、“舅”、“姑”与远古群婚制度远古群婚是汉民族最早的婚姻制度,也是全人类最早的婚配方式。

在那个时代,人类处于原始的蛮荒时期,过着最原始的部落、氏族群居生活,同猎同食、同耕同住,在这样混乱的生活形态下,没有固定的配偶,只有混乱的交媾。

所以,这种婚姻形态下出生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他们的母亲也不知道谁是孩子的父亲。

但是为了维系血统流传,人们就只能用孩子母亲的血统来确定血缘关系了,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与女人相关的汉字来。

1、姓既然是在混乱的婚姻形态下出生的孩子,他们当然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无法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了,就像前边提到的,为了维系血统流传,人们就只能以孩子母亲的血统来确定血缘关系了,“姓”就是这时产生的最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汉字。

汉字与人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人的姓名,一个人的名字是相对开放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一个人的“姓”却是不能选择的。

人的“姓”是世袭的血缘延续的基本标志,因为人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父母的,更不能选择“姓”什么了。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都是随父亲而“姓”的,但是为什么“姓”字是“女”字旁呢?《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

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

”…鳃意思就是说,“姓”表明人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遗传的标记,这也正与字型造义相符合,显然,汉族先祖造“姓”字的时候,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的血统只与母亲有直接的关系,也就说当时的人都是随母亲而姓的。

史料中记载的大量的汉族的先祖圣贤的姓都是“女”字旁: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吴姓赢,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心j8。

,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姓氏与母系氏族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先祖圣贤们不知道父亲是谁,所以当时的人就认为这些圣贤都是神仙的儿子,尊称他们为“天子”,还给他们编造了奇怪的出生故事。

《史记·三代世表》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说的是商祖先契的母亲简狄吞食了燕卵后怀孕,生下契的神话故事。

“文王之先为后稷,后稷亦无父而生,后稷母为姜螈,出见大人迹而履践之,知于身,则生后稷”。

说明后稷也是没有父亲,而是他的母亲因为踩了巨人的脚印后怀孕生下后稷的。

还有其他圣贤的出生几乎都是这样的,这里就不再列举。

这些传说表明圣贤们的父亲都是根本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神怪,所以,《白虎通·号篇》:‘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既然孩子的母亲不知道孩子的父亲,那么,孩子的血统就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也就必须姓母亲的“姓”。

这样的话,我们的先祖造一个从“女”的“姓”字也就理所当然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姓”字的造字结构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即汉族先祖的群婚习俗。

2、舅姑“舅”和“姑”本是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汉字,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婚姻亲缘下产生的亲属称谓,在此将它们放在一起来探讨。

众所周知,“舅”在我们现在的人的观念里,就是对自己母亲兄弟的称谓;“姑”则是对自己父亲的姊妹的称谓。

“舅”在古代,是指母亲的兄弟,也是媳妇对公公的称呼,还是女婿对岳父的称呼。

而“姑”在古代除了是对父亲的姊妹的称呼外,也是媳妇对婆婆的称呼,还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

“舅”“姑”的古义是“一名三用”的。

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说,“舅”、“姑”作为最常用的亲属称谓,它的一名三用似乎不合理,但是,从这些汉字产生的原由来说,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

亲属称谓是婚姻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了家庭以后才出现的,所以说,婚姻制度与家庭是亲属称谓出现的根本原因,亲属称谓也就受到了家庭以及婚姻制度的约束。

所以,“舅‘姑”的一名三用可以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曾经有过这样一种亲属关系:一个男人的岳父往往是自己的舅舅,或者岳母是自己的姑姑;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同样可能公公就是自己的舅舅,或者婆婆是自己的姑姑。

这样的亲属称谓反映的是史前时代的固定族团群婚习俗。

这样的群婚习俗在解放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仍有遗存。

据学者研究,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中盛行源于原始氏族外婚制的姑舅表婚。

这种婚俗有三种形式。

一是单向姑表婚,即舅家的儿子娶姑家的女儿为妻。

苗族、彝族、瑶族、侗族、怒族、纳西族、傈傈族中皆流行这种婚俗。

二是单向舅表婚,即姑家的儿子娶舅家的女儿为妻,而舅家的儿子则不能娶姑家的女儿,所谓“血不倒流”。

景颇族、独龙族20世纪50代仍有这样的婚俗。

三是交错姑舅婚,这在云南沧源侗族中曾十分盛行。

即姑家与舅家互嫁女儿。

这种婚俗很容易形成“姑舅”就是“公婆”或“岳父母”的称谓现实。

在陕北地区,解放前以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很盛行姑舅表婚,这种姑舅表婚也是一种单向舅表婚,也即舅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家儿子为妻,而舅家的儿子却不能娶姑家的女儿为妻,因为舅家娶了姑家女儿,称为“倒买骨血”,被认为是野蛮的不明事理的行为。

后来随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姑舅表婚遂大大减少,但在一些较为闭塞的山区,至今仍有这种婚姻现象。

无论是少数民族抑或陕北汉族的这种婚俗,皆可印证远古时代曾存在过的氏族集团固定群婚习俗,也证明“姑”“舅”二字确实蕴涵了今人难以理解的婚姻习俗现象。

(二)“家”“室”与对偶婚制度“对偶婚”也是汉族早期的婚姻形式之一,虽然只是群婚制度与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度的过度阶段,但是它也曾作为一种婚姻形式而流行一时,这也与古代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性地位的改变,使得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式,男人地位逐渐高过了母系氏族时期的女人主导地位。

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婚配方式,开始追求固定的配偶,尽管还不可能实现一夫一妻的理想婚姻形式,但是形成了另外一种较为合理的婚姻形式,也就是配偶的相对“固定”,一个男人只与几个固定的女人婚配,一个女人也只和几个固定的男人有婚姻关系,逐渐产生了部分物品的“私有”,如家禽等。

这样的话,就产生了最原始的“家”“室”。

《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

”就是说男人是一个家的主人,在这个家里起主导作用,女人只有有了丈夫才有了家。

《礼记·曲礼上》:“三十日壮,有室。

”“室”,妻子。

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也就是说男人必须有了妻子才是有了室。

《说文》:“室,家也,从,从至,至所止也。

”…∞说明丈夫在自己的氏族内没有室,只有到了女方的氏族才有室。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也说明的是男人成年后必须要有自己的“室”,女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家”。

《说文》:“家,缎居也,从缎省声。

”这里的缎在《汉语大字典》中被解释为“公猪”,就是说男人就像公猪一样,女人占有了他,女人才有了家,但是当时女人的家不是唯一的,可能同时有几个“家”,男人亦然。

所以,“家”“室”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没有“家”也就没有“室”的存在。

虽然我们现在的“家”“室”已经不再单指丈夫或者妻子了,但是仍然包含这里所说的概念。

由于这种婚姻方式依然不合理,所以,“对偶婚”制度很快就被较为合理的“一夫一妻”制度取代了。

(三)“媵”、“妾”、“姒”、“娣”与“多妻婚”制度“一夫一妻”制度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是可以满足人类的共同愿望的最为理想的婚姻形式,但是,由于奴隶制度的出现和王权的存在,使得君主可以肆意而行,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男人破坏了这种制度,形成了男人对女人的独占的婚姻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夫多妻”制度。

古代文献记载中有一种奇特的婚嫁形式,叫做媵制。

《仪礼·土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从之,谓之媵。

”说明媵制其实就是一个女子出嫁,必须有自己的妹妹、侄女陪嫁,也就是姊妹、侄姑共同服侍一个丈夫的婚姻制度。

但是,“媵”字的本义与它的初形相符,并不是特指“侄娣从嫁”。

这在许多文献中对“媵”的解释都可以看到,指的是送女出嫁的行为。

单对“媵”字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的从“朕”的汉字都是古音蒸部,自然是有着同样的来源。

所以,从“朕”得声的汉字基本上都有“增义”,而“媵”的本义又正好是随嫁的女人,即嫡妇之外增加的庶妇,它的增益之意就十分明显了。

所以,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媵”字的得名与造字都与前人对侄娣陪嫁制度特点的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正说明了“媵”制确实在我国曾经出现过。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于是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

”这个传说说的是古代一个部落的首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虞舜的事实。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媵”制在中国古代社会曾流行一时,而且是贵族之间的势力联姻。

这表明一个男子可同时娶多个女子为妻。

“妾”字从“辛”从“女”。

“辛”是低贱的标志。

在《汉语大字典》中解释为没有经过明媒正娶的女子。

《广雅·释亲》:“妾,接也;接,续也。

”从这个意思来讲,许多从“妾”的字都有续补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妾”所持的观念:“妾”只不过是作为“妻”的续补而存在的。

传统上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妾的一个作用,就是续补“妻子”生育上的缺陷,这是“妾”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

其实,对“夫”来讲,“妻”往往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缺陷需要“妾”来续补,那就是“妻”的年老色衰,或者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失去了对丈夫的吸引力,便要娶“妾”来续补,既然只做续补,就没有数量的限制了。

可以随男人的势力和财力而定。

所以,可能有很多“妾”存在于同一个家里,那么这些人的关系又该怎么看待?在古代,众“妾”相互称为“姒娣”。

“姒”,同嫁一夫的女子年长者。

《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者为姒,后者为娣。

”“娣”则恰好与“姒”相反,指同嫁一夫的女子年轻者。

综合上述妻妾地位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妇女地位的区分还是有一定的规矩可以遵循的。

这些都可以说明古代社会中,女人的地位不是固定的,有高低贵贱之分,按常理来说,“妻”的地位要高于妾,但是,如果一个“妻子”在丈夫跟前失宠,那她的地位也就可能不如一个“妾”,这在贵族,特别是皇室中最为明显。

而女人则绝对不能有两个丈夫,否则就会被看作是不守妇道的淫妇,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总之,妾、姒、娣等字,证明一个男子可先后娶多个女子为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