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病句突破病句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素材
019-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病句突破病句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多年来,歧义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看一个句子有没有歧义,需要从多个切入点去诊断。
这里介绍诊断的十个切入点,以求给大家以帮助。
一、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xx年高考全国卷3)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xx年高考全国卷2)二、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如: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1989年高考考题)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2、你为什么打他。
(1989年高考题)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是好好教育他。
重音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兔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三、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1、教师节中都是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04年高考全国题)在“礼品” 后停顿,可理解为教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四、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如:1、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2、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2004年高考全国卷)“数百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五、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如:1、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1991年高考题)有三种理解:(1 )只要你单位同意,秘书组就负责解决报销食宿费、路费。
辨析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
辨析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切入点之一:句首由介宾短语引导,审视是否缺主语。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
分析:句首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语了切入点二:宾语部分较长,可能缺宾语中心语。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你们要尽量完成党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
提示: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切入点之三:定语或状语较长,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例: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分析: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双面词注意前后应一致。
1、能否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2、对错误的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
3、故宫的门票是否还要长,有关部门的回答是否定的。
切入点之五:句子是否定句或否定反问句,否定是否当。
1、难道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2、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3、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4、这位西方和平主义政客曾提出“遏制”战略的构想,运用非军事手段外的一切手段阻止前苏联扩张。
5、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必可挡风。
6、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收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
小结:否定词(忌、未、非、无、否等)反问句(肯定反问否定反问双重否定反问)“无时无刻不”表“时时刻刻都”切入点之六:句中有表数量或程度的词语,审视它是否与其它词语矛盾1、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辨析病句的10个切入点
通过老师耐心的教育,终于使我醒悟过来, 我真的错了。
出现在句首的介词常见的有:“通过”、 “经过”、“由于”、“对于”、“为了” 等,而且句中常伴有“使”字出现。
五、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5、确定文章论点或题目。 《“要害”见真知 》《技艺价更高》《简易中的最难 》
《“一笔两圈”的奥秘 》《价值背后是汗水》 6、联想平时所学,寻找论据并组织材料。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襁褓中的婴儿及文字信息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相互补充,都是主角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不学走路不去摔跤永远都不会行走,将永远处于襁褓中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亦叫表述不周)
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如好坏、高 低、是否、多少等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思,这类词语只 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 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错误.
错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 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 本任务。
语文中巧妙识别常见病句的10种方法
六、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欧阳俊逸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 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该句中,“他的女朋友”的指谁的女朋友, 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七、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语 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日本滋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 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 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 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 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例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 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例4、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 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例3例4中的“不”应 该去掉,因为“学校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 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考试作弊现象”, 而“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 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 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1、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 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例2、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 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 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1应当去掉句中 的“没”字,例2是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嵌套的 句子,要注意细心判断,该句应当去掉句中 的第二个“不”字。
十、发现“不管”或“尽管”, 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 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 到顶峰。 “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 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 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 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高考语文中判断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
高考语文中判断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中判断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感谢您的阅读!辨析病句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但病句类型多又很难识别,实是考试一大难题。
在备考中,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只要抓住病句辨析的切入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切入点之一:句首由介宾短语引导,审视是否缺主语。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
分析:句首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语了切入点二:宾语部分较长,可能缺宾语中心语。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你们要尽量完成党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
提示: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切入点之三:定语或状语较长,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例: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分析: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双面词注意前后应一致。
1、能否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2、对错误的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
3、故宫的门票是否还要长,有关部门的回答是否定的。
切入点之五:句子是否定句或否定反问句,否定是否当。
1、难道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2、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3、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4、这位西方和平主义政客曾提出“遏制”战略的构想,运用非军事手段外的一切手段阻止前苏联扩张。
辨析病句的10个切入点共16页文档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6
辨析病句的10个切入点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辨析病句十大切入点
“对于”造成主客体的倒置,“学生”对于“中国近代
二、 关注介词
方法探究:
一、看。就是看到句中的介词,如“由、由于”
“经过”“通过”“对于”“当… ” “在…” “正…”
反馈检测:
2、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句是( D )。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
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 成部分。
B、对认知奥秘的新认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 学的革命,而且将开启信息技术新的变革。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 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辨识病句的十大切入点:
一、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二、留意介词 三、关注关联词语 四、留意指代性的词语 五、留意否定性的词语 六、留意两面性的词语 七、留意程度副词 八、留意句中的“是”字 九、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十、关注数量短语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养成关注并列短语、介词,关联词 的意识。
二、掌握并列短语、介词,关联词造成 语病的辨析方法
3、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 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 品。(07湖北)
“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牛蛙” , 造成并列失当
一、 关注并列短语
考题引路:
请指出下列各句的毛病:
4、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05年黑吉桂蒙)
马上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它常常造成语病。
二、判。判就是判定它造成了什么错误,一般说
来介词常造成三种错误。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病句突破 病句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素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病句突破病句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素材多年来,歧义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看一个句子有没有歧义,需要从多个切入点去诊断。
这里介绍诊断的十个切入点,以求给大家以帮助。
一、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xx 年高考全国卷3)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xx年高考全国卷2)二、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如: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1989年高考考题)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2、你为什么打他。
(1989年高考题)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是好好教育他。
重音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兔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三、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1、教师节中都是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04年高考全国题)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教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四、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如:1、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2、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2004年高考全国卷)“数百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五、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如:1、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1991年高考题)有三种理解:(1)只要你单位同意,秘书组就负责解决报销食宿费、路费。
病句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病句诊断的十个切入点判断一个句子有没有语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抓住有关特征,给以正确的诊断。
具体说来,病句诊断的切入点有——一、句子中有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或“虽然……但是”等,就应该注意看一看关联词语与分句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般说来,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那么,前一分句主语就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前;如果前后分句不同,那么各分句主语都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后。
例如:1.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分析】第一分句主语“我”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不但”之后。
因为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二、句子中有关联词语“只要……就”或“如果……就”或“只有……才”,就应该注意看一看是否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了。
必要条件的公式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意思是说,没有这个条件,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有了这个条件,不一定有这个结果。
所用关联词语为:只有……才……充分条件的公式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意思是说,有这个条件,一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所用关联词语为:只要……就……;如果……就……2.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才。
【分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了肯下功夫这个条件,不管是一般人还是白痴,都能成才。
显然,这么说不正确。
看来,这里前后不是充分条件,而应该是必要条件。
如此,应该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三、句子中有“是否”或“能否”等字眼,就该注意看一看句子是不是始终如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
如果不是,那么肯定在照应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3.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前面的“能否”是从两方面来说的,后面也该从两方面来说,可事实上后面只从一方面来说,显然前后不能照应。
四、句子中有多个否定词,就该注意看一看多重否定是否造成了表意的混乱。
例如: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分析】“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谁又能否认呢”,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也要承认,显然句子由于多重否定造成了意思的混乱。
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
切入点之四: 切入点之四: 定语或状语复杂, 定语或状语复杂,审视其排序是否恰当 多项定语的排序顺序: 多项定语的排序顺序:
①表所属的名词,代词(表示"谁的") 表所属的名词,代词(表示"谁的" 指示代词或数量短语(表示"那一个" 多少" ②指示代词或数量短语(表示"那一个" 或"多少") 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 ③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 ⑤表示性质或性别的名词(表示"什么") 表示性质或性别的名词(表示"什么"
(三)各项之间逻辑间的排序是否正确. 各项之间逻辑间的排序是否正确. 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正义和非正义, 的战争, 侵略和非侵略的大较量. 的大较量. 校图书馆有许多小说,有长篇的,古典的, 校图书馆有许多小说,有长篇的,古典的, 中国的,短篇的,现代的,外国的. 中国的,短篇的,现代的,外国的. 该到会的都已经到了,有全国先进教师, 该到会的都已经到了,有全国先进教师, 校先进教师,省市先进教师. 校先进教师,省市先进教师.
(二)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 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 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 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 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 分句的主语不同时, 分句的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关联词均放在 句首, 句首,否则就会因关联词位置不当而影响表 达. 不但他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 精神实质, 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 的工作 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 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
辨析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
辨析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辨析病句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但病句类型多又很难识别,实是考试一大难题。
在备考中,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只要抓住病句辨析的切入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切入点之一:句首由介宾短语引导,审视是否缺主语。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
分析:句首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语了切入点二:宾语部分较长,可能缺宾语中心语。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你们要尽量完成党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
提示: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切入点之三:定语或状语较长,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例: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分析: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双面词注意前后应一致。
1、能否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2、对错误的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
3、故宫的门票是否还要长,有关部门的回答是否定的。
切入点之五:句子是否定句或否定反问句,否定是否当。
1、难道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2、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3、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4、这位西方和平主义政客曾提出“遏制”战略的构想,运用非军事手段外的一切手段阻止前苏联扩张。
5、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必可挡风。
病句的十种识别标志
10.时态词。
句中若出现“日前”“目前”“已”“已 经”“将”“将要”“正”“正在”等时态词。 可能会出现时态矛盾、不合逻辑的语病。
例10.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从2015年3 月1日起施行。今后,包括集体土地、房屋建 筑所有权等在内的十类不动产将在全国范围 内进行了统一登记。
例5.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
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
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
用技能。
(2014·辽宁卷·T14)
6.关联词。
句中出现了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首先要检查关联词之间 是否搭配得当。然后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分句主语一致时, 关联词位于主语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位于主语前。 最后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没有问题,就要检查一下逻辑关系是 否合理。
例7.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
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
的人。
(2014·山东卷·T5)
8.数量词。
句中若有数量词要注意: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数, 如“降低”“减少”“缩小”“缩短”等后面不能 跟倍数;概数与确数不能同时使用;概数前面不能 加“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 的词;数量词不能修饰集合概念。
例4.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 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 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浙江卷·T4)
5.连词。
句子中出现了 “和”“与”“及”“同”“跟”“甚至” 等连词,就要注意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 语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词语排列的顺序 是否符合逻辑等。
例2.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 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
【PPT】快速诊断病句的十个关注点
三、“望”见有反问句、否定词(即阻止、防止、 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等 )的 句子,检查是否患多重否定不当、正反颠倒病。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
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呢! (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 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睡眠三忌:一忌卧处不可当风,二忌睡前不 可饱食,三忌睡前不可恼怒 (4)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 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时时刻刻都)
•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 入了两家银行。
“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
往往用“否则”一词可制造成分赘余语病。
• 例: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 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诸”等于“之于” • 例: 我国一向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因为,诉 诸于武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七、“望”见定语或宾语过长的句子,检查是 否有动词不带宾语部分的中心语病。 的技术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 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 了三期饲养技术培训班。 (2)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 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 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 身上倾斜。
六“望”见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歧义、位置不 当、倍数用错(与“降低”“减少”“缩小”配合 失误) 、表约数的词语重复或矛盾等病。 (1)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 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2)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 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3)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 了眼泪。 (4)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65%左右的 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国乐”是优秀 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高考语文中判断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 精品
高考语文中判断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辨析病句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但病句类型多又很难识别,实是考试一大难题。
在备考中,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只要抓住病句辨析的切入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切入点之一:句首由介宾短语引导,审视是否缺主语。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
分析:句首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语了切入点二:宾语部分较长,可能缺宾语中心语。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你们要尽量完成党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
提示: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切入点之三:定语或状语较长,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例: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分析: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双面词注意前后应一致。
1、能否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2、对错误的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
3、故宫的门票是否还要长,有关部门的回答是否定的。
切入点之五:句子是否定句或否定反问句,否定是否当。
1、难道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2、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3、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4、这位西方和平主义政客曾提出“遏制”战略的构想,运用非军事手段外的一切手段阻止前苏联扩张。
5、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必可挡风。
辨析病句的切入点
• ③看到被动句和把字句的否定形式或 “被”“把”和能愿动词连用的句子,要 看看否定词或能愿动词的位置是否恰当。 否定词或能愿动词应放在“被”“把”字 之前。 • 例如: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 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 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 (应把否定词”没有”放到“把”之前.)
• "对(对于)"和"关于"有明显区别: • 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 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研究分析。 • 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关于牵 牛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 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 “关于”只用在句首。 • 如"我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不能说成:" 我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 • 第三,“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 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关于人生 观”“关于散文”。 • 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多作状语,一般不能 单独作文章的标题。
• 十一、关注一些特殊的短语 。 • ①“目的是为了”。 “目的”和“为了”都表 示“目的”的,造成重复,要删掉其中的任意 一个。 • 例如、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 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 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 ②看到句中有“大多是……”,就要看看它后 面是否出现了“以……为主”, 而使句式杂糅 了 • ③看到句中有“关键在于……”,就要看看它后 面是否出现了“……起决定作用”,而使句式 杂糅了。
二、关注数量短语
• ①要看是否因为两个表示约数的词语连用造成表义重 复或矛盾。 • 例: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近65%左右的青年认为 “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 做人的基本准绳。 • (“约”与“左右”连用造成重复。) • 此类错误常见词语还有: “近……左右”、 “超 过……以上”等。 • ②要看表确数的词语是否与表概数的词语连用造成错 误。 • 例: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 分以上。 • (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90分以上”则是一个概数, 应删掉“以上”。)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
支付宝首页搜索“933314”领红包,每天都能领。
付款前记得用红包不少同学做病句题时总会出错,而有一部分同学做病句题时基本不出错。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快速辨析病句的22个切入点,赶紧学!看关联词语可能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无论……都……”表无条件,“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解析:“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解析:先“血肉亲情”,后“社会世相”。
4.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看句子主干可能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1.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解析: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
2.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解析: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上“建设”。
3.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解析:句式杂糅。
看修饰成分可能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1.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简单记忆方法:属--数--动--形--名(中心词)]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 名词)女(f名词)教练。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看关联词语可能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无论……都……”表无条件,“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解析:“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解析:先“血肉亲情”,后“社会世相”。
4.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看句子主干可能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1.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解析: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
2.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解析: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上“建设”。
3.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解析:句式杂糅。
看修饰成分可能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1.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简单记忆方法:属--数--动--形--名(中心词)]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病句辨析的十个切入点例析
例1: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 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解析: “缩短”不能用倍数表达。
“不管与“无论”相同,表示条件关系,它后面跟的 词语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 或是包含有疑问代词“谁”“怎样”等。因此,例1 还可以改为:无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怎样不利,仍 然不能动摇我们坚守哨卡的决心。
例3:不但他喜欢看京剧脸谱,而且喜 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解析:两个分句主语相同,第一个分句关联词“不 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例4: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 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例5:几天来,朝鲜艺术家们在北京 参观、访问、演出,无论我们走到哪 里,哪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体现 了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深厚的战斗 情谊。
解析:例4 “就”不能和“只有”搭配,应该把 “就”改为“才”。“只要……就……” 例5:“无论”后面常用“也、都、总、还”来呼应, 不能同“就”搭配; 利,仍然不能动摇我们坚守哨卡的决 心。
解析:关联词错用,应将“无论”改为“尽管”。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 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 “无论”后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 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干部和群众” 应改成“干部还是群众”或“干部或群众”。
例2: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 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20%。
解析:这里应该是净数,可将“提高到”改为“提 高了”。
十、抓惯用语
如:“凯旋而归”,“涉及到”, “悬殊很大”,“亲眼目睹”,“很 多莘莘学子”,“这其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判断一个句子有没有语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抓住有关特征,给以正确的诊断。
具体说来,病句诊断的切入点有——
一、句子中有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或“虽然……但是”等,就应该注意看一看关联词语与分句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般说来,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那么,前一分句主语就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前;如果前后分句不同,那么各分句主语都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后。
例如:
1.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分析】第一分句主语“我”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不但”之后。
因为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二、句子中有关联词语“只要……就”或“如果……就”或“只有……才”,就应该注意看一看是否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了。
必要条件的公式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意思是说,没有这个条件,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有了这个条件,不一定有这个结果。
所用关联词语为:只有……才……
充分条件的公式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意思是说,有这个条件,一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所用关联词语为:只要……就……;如果……就……
2.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才。
【分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了肯下功夫这个条件,不管是一般人还是白痴,都能成才。
显然,这么说不正确。
看来,这里前后不是充分条件,而应该是必要条件。
如此,应该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三、句子中有“是否”或“能否”等字眼,就该注意看一看句子是不是始终如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
如果不是,那么肯定在照应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
3.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前面的“能否”是从两方面来说的,后面也该从两方面来说,可事实上后面只从一方面来说,显然前后不能照应。
四、句子中有多个否定词,就该注意看一看多重否定是否造成了表意的混乱。
例如:
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谁又能否认呢”,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也要承认,显然句子由于多重否定造成了意思的混乱。
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
五、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并列短语,且出现了两次,那么就该看一看两个并列短语内部的词语前后是否照应。
例如:
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这个句子有两个并列短语,这就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仔细一看,知道前后照应还真存在问题。
因为正确的说
法该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这样原句后半部分可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六、句子中并列短语如果仅出现了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看一看句子的有关成分和并列短语中的成分是否全部搭配,还该看一看并列短语内部的词语能否并列,看一看排序是否正确。
例如:
6.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并列短语,这就是“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是“安排”,仔细一看,知道“安排”和并列短语中的“问题”不配搭。
7.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分析】报刊是报纸、杂志的简称,这样,报刊、杂志不能并列。
一切出版物也包括报纸、杂志,这样,“报刊”也不能和“一切出版物”并列。
8.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中央领导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
【分析】应该是先深刻理解然后才是正确贯彻,可这里却说是正确贯彻深刻理解,显然不合适。
七、句子中的并列短语中如果出现了“和”字,那么就该看一看句子是否有歧义。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将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这个句子由于“和”字的使用,产生了歧义。
可以理解为:他背着两位经理自己偷偷地把钱存入了银行。
也可以理解为:他和副总经理合伙背着总经理将钱偷偷地存入了银行。
八、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倍”字,那就该注意看一看是否用“倍”表示了减少、降低,因为“倍”只表示增加。
例如:
10.这种模型赛车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分析】这里用“倍”来表示下降,显然不合适。
九、句子中出现概数时,就应该看一看概数前后是否加了一些不该加的词语,造成了语意重复或矛盾。
例如:
11.李家坡这个小山村,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分析】概数“十万多”前面又加了“近”,显然“近”与“多”矛盾。
12.我们山池乡新来的乡长大约三十左右吧!
【分析】概数“三十左右”前面再加“大约”,显然,与后面的“左右”重复。
十、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增加到(为)”或“增加(了)”,就该考虑二者是否存在着误用问题;如果出现了“减少到(为)”或“减少(了)”,也该考虑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误用问题。
表示数量增加,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时,用“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等表示。
表示数量增加,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用“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等表示。
表示数量减少,如果指差额,用“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等;如果是指减少后的余数,那么应该用“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等。
例如:
13.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分析】这里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是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应将“提高到”改为“提高了”或“提高”;如不改“提高到”,也可以将“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改为“百分之一百二十至三十”。
14.由于技术革新搞得好,原来每天需要十万元的原料,现在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每天七万元就足够了。
算起来,成本减少了十分之七。
【分析】看来,成本不是减少了十分之七,而是十分之三。
如果将“减少了”改为“减少到”也可以。
“对”和“对于”都是表示对象的介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错,怎样区别并正确使用“对”和“对于”呢?一般地说,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
大致在如下几方面是这样。
一、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他对我很热情(√)他对于我很热情(×)对党忠诚老实。
(√)对于党忠诚老实。
(×)二、相当于“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我对他说过了。
(√)我对于他说过了。
(×)他对我笑了笑。
(√)他对于我笑了笑。
(×)不对困难低头。
(√)不对于困难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