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议论性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

合集下载

生动有趣议论文

生动有趣议论文

生动有趣的议论文初中学生初学议论文,一般认为:议论文都有一个严肃的主题,其论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写起来应板着面孔、冷峻如铁。

其实不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一句,把不学无术、夸夸其谈的人勾画得生动形象,用在文章中会使文章生动增色,使议论的问题浅显易懂,达到非同寻常的说理效果。

那么,如何使议论文生动有趣?采取何种方式呢?一、语言要准确、严密,增强说服力《从三到万》一文中,开头提出“学习文化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

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要按照具体情况分析”。

然后用“一般地说”做一限制。

从通常情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这些分析论说的语句,运用得相当的准确、严密,这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在议论中插入故事议论文中,恰当地插入故事,既有助于论点的阐述,又可使文章生动有趣。

《从三到万》的作者引用的明清笔记中多此提及的富家儿子学写字,刚会写三横,遍“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的故事,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它不但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要佐证,而且为深化和开拓议论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让读者从故事的深刻寓意中,吸取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从而使议论的问题更显得全面而周密,为全文的议论平添了说的力量。

另外,引用的这则故事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幽默感,让人们为那位“妄人”干的蠢事捧腹大笑之后,得到启迪。

这种在议论中来一点幽默,比起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效果要好得多。

幽默是一种含笑的讽刺,作为一篇议论文,既有透彻精辟的说理,又有轻松发笑的幽默,必然使议论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三、文中运用比喻推理固然可以阐明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但作比喻、打比方,往往能起到更好的说理效果,这在《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最为明显。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但是他们经不起人民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糖衣裹着的炮弹”的特点是“表面甜蜜,内里凶险”。

演讲形象生动方法

演讲形象生动方法

演讲形象生动方法
要使演讲形象生动,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使用具体例子: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你的观点,可以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并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这些例子可以是真实的故事、个人经历,或者是假设的场景。

2、使用比喻和类比:比喻和类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或观点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形式。

通过将陌生的概念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可以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使用生动的语言:使用形象、生动的词汇来描述你的观点,可以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你所要表达的内容。

此外,使用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增加演讲的韵律感,使其更具吸引力。

4、借助视觉辅助工具:使用图片、图表、视频等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这些工具也可以增加演讲的趣味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5、运用情感表达:在演讲中适当表达情感,可以增加与听众的共鸣,使演讲更具感染力。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渲染情感,以免让听众感到不适。

6、节奏和语调:控制演讲的节奏和语调,使其保持抑扬顿挫、起伏有致。

这样可以使演讲更具吸引力,同时也有助于传达出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总之,要使演讲形象生动,需要在演讲内容、语言、情感表达等
方面下功夫。

同时,不断练习和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第【1】篇〗《永久的生命》【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计划】2课时第一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的文章去感悟生命。

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2、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3、速读课文,积累字词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永久的生命(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点拨】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再划分层次第1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2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3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4段: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如何才能让文章语言行云流水

如何才能让文章语言行云流水

如何才能让文章语言行云流水语言流畅是对作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读起来文从字顺,通畅流利。

其次,语言要有文采。

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

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蕴,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现。

那么,我们如何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语言呢?一、语言规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俚语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

二、语言准确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问题有些看法要表达得十分准确才行。

“我认为”“大家都这样看”“从全局看是好的”“我愿意这样”等等,是全称还是特称,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以偏概全。

有些说法还需要婉转。

【例如】发牢骚,是人们将内心积压的意见、见解、看法说出来,虽然有时态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适,但终究是一些真实的意见,当然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们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啊!【分析】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较好,“有些不太合适”,“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两个“有些”马上界定了牢骚的特点,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牢骚”的弊端。

这正是语言“准确”的集中体现。

三、语言连贯要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统一于一个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二是一段话要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可以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开依次排列,也可以凭借语法手段(关联词、方位词、数词、代词等)或修辞手段(排比、对偶、层递等)来组合各个句子;三是句子之间要有语言和语气上的联系,如用主语承前省略、利用代词呼应、使用关联词语、适当重复上下文的内容或语言等方法来确保语言呼应;四是增添必要的过渡性语言,避免由于思维的速度大大高于表达的速度而带来的中间环节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跃”现象。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因此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概括性:议论文需要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终极目的,语言表达需要高度简练和概括,以理服人。

鲜明性: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等都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论证性:议论文的论证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可以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吗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

议论文的语言通常更加抽象和概括,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观点和论证过程。

同时,议论文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需要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相比之下,说明文的语言则更加具体和详细,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中立的语气,避免使用主观臆断和修辞手法,而是通过列举事实、数据、案例等具体信息来解释和阐述事物。

总之,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如何判断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来源可靠:论据的来源应该是权威、可靠、专业的机构或人士,如学术期刊、政府报告、专家访谈等。

如果论据来源不可靠,那么论据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

数据完整:论据中引用的数据应该是完整、全面的,包括必要的样本信息、数据来源和时间等。

锤炼语言,写“闪亮亮”的议论文(全文)

锤炼语言,写“闪亮亮”的议论文(全文)

锤炼语言,写“闪亮亮”的议论文(全文) 从高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不足有二:一是反复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二是语言干巴巴,读起来一点也没有语文味。

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想提高自己作文的“亮度”,就要不断锤炼语言。

写作说到底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多打比方,加强描写,加入一些流行词语,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议论文读起来精彩而又耐读。

比喻就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比喻是作文的魔杖,是作文的神水。

事物、现象或道理不好讲解时,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巧喻而理至”,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须注意两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

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如《劝学》就用了大量生活化的比喻来论证论点。

旬子堪称雄辩奇才,他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

比如,冰与水的关系,木与绳的关系,远行要坐车马,渡河要坐船,千里马与驽马,蚯蚓与螃蟹,等等。

这些信手拈来、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事物,进而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古人师旷为劝晋平公学习也有一妙喻:“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记得我在上这课时,同学们起初未解其意,不知这一组比喻妙在何处。

我于是点拨了一下:初升的太阳、正午的阳光、蜡烛的光亮分别给你什么样的画面感?由这三者的特点可知这三个年龄段的人的学习能力是很相似的,所以说师旷作的这个比喻很准确很形象,对晋平公有很好的说服力。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

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力求神似,以义取形。

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如下面的比喻就抓住了本体喻体的特点,十分准确。

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生命――歌曲(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当代著名作家马德的一篇精美的议论性散文《不如优雅》中也有贴切的比喻。

突破五 议论文之五——涉笔成趣,语言“出彩”

突破五 议论文之五——涉笔成趣,语言“出彩”

突破五议论文之五——涉笔成趣,语言“出彩”对应学生用书p345(2019·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导析】作文材料由四句话组成,涉及三个层面。

第一句话说水和盐的特性不一样,旨在强调“物各有性”。

中间两句话讲水或盐这样的同类物品数量上简单叠加不会有味道上的变化,而无味调和却能“百味纷呈”,这样的对比意在揭示材料的核心:既肯定“物各有性”,更强调事物之间的“共存相生”,凸显融合之功。

最后一句话由“物”及“事”再到“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客观世界中的基本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

这其实是在选材广度和立意方向上为考生拓展思维空间,提示考生下笔时可以体物,可以叙事,可以写人,还可以把人、事、物融合到一起来写。

纵观材料,考生可以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强调兼收并蓄,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和睦相处,也可以从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追求融合中的发展,共建中的共赢。

[例文]美美与共,成就辉煌苏轼在《琴诗》里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是智慧的,他通过对琴声的追问,向我们形象地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美美与共,成就辉煌。

正如水和盐,单独的水和盐并不能成为美味,只有水和盐共同参与,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只有琴弦,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只有手指,无法奏出动听的音乐……读《三国演义》常常有感于怀: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固然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也是诸葛亮勇于挑战的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刘备是琴弦,正因为刘备为诸葛亮提供了历史舞台,诸葛亮才得以登台演出;诸葛亮是手指,正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才使得刘备称雄一方,与魏、吴相抗衡。

成功的演奏是琴弦和手指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

3. 语言教育评价是语言教育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通过对其他各要素的评价以及对语言教育整体运行中各个步骤的反馈、诊断和监测,对语言教育整体效果作出评价。

4. 语言有三种基本属性:一是符号属性,指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二是工具属性,指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三是信息属性,指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5. 3岁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次序、有规律的过程,也是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成人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二、名词解释题1. 第一语言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环境里自然学到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即本族语或母语。

2.双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使用频率高;二是第二种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本民族语言反而使用频率低。

双语是指个人或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一般只会语言不会文字。

双语现象大多出现在多民族国家里。

3. 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非常盛行。

强化说以刺激—反应论和模仿说为基础,并特别强调"强化"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儿童是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会语言的。

强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联想派大师的斯金纳。

4.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

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

模仿说可分为早期的机械模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性模仿说。

5.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一派提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他们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发展,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珠小珠落玉盘——高考议论文怎样“有文采”

大珠小珠落玉盘——高考议论文怎样“有文采”
1 2道 金 牌 .铸 成 了风 波 亭 那连 苍 天 都 哭 你 一 人 的 材 料 不 足 为 据 ,如 果 你 有条 件 .
二、 形式新颖、 结构严谨 。 写演讲稿百
泣 的 冤、 . 门 林 则 徐 的 硝 烟 . 燃 起 的 网上 阅读 也 能 达 到 这 一 效 果 。错 。 狱 虎 点 实在 是 里挑一 , 自然新颖 ; 主体部分 5 个段落 , 先
朋 友 . 而 灰 姑 娘 的 主 子 和 白 雪 公 主 的 后 之 谜 、 星 人 之 谜 、 慕 大 三 角之 谜 等 如 文值得提及的特点有二 : . 外 百
娘 , 遭到 我 多次 愤 然 地捶 打 在 美与 丑 、 醉如 痴 , 体投 地地 崇 拜 着这 些伟 大的 科 却 五 书教 我 做 一 个 正 直善 良的 人
维普资讯
大 球 ◆ 落 玉 蛊l 翻
高 考 议 论 文 怎样 “ 文 采 " 焦 林 有 文
议论文语言要有文采 , 实际上是指议 上 , 即通过长旬与短句 、 整旬和 散句 、 肯定 作文《 坚持本色 , 展现高贵》 ) 长短旬交错 , 极尽变化之 能事。类 比
中引出中心 , 尽显 “ 持本色 ” 坚 的个性 , 有
力 的 表现 了文 章 主题 。
() 2 整散 结合
即长旬与短句交错使用 。 长句与短句
化思维 向形象化思 维转化 的方式 。古 人 是相对而言的。用词较多 , 结构较复杂 的
结构 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
言 :言之 无文 , “ 行而不远 。 对任何文章都 句子为长句 ; ” 反之 , 为短句 , 长句的修 辞效 如对偶旬 、 排比旬、 反复句。相反 , 结构不 适用啊 』如果说理是议论文 的灵魂 , 么 果是表意严谨 、 那 精确 、 细致 , 短旬的修 辞效 整齐 , 各式各样 的句 子交错使 用的一组句 文采则是其血肉 , 灵肉不可分也。在一篇 果是表意简洁 、 明快 、 有力 。 长短句交替使 子叫散句。 整旬形式整齐 , 声音和谐 , 气势 议论文中 , 我们如果插入或运 用一 些形 象 用不 但表意 丰富 , 强抒情效 果 , 增 而且往 贯通 , 意义鲜明。 散句表达活泼生动 , 明快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一、怎样议论深刻透彻深刻是考纲中“发展等级”对作文的要求,考纲原文对“深刻”是这样进行阐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作为议论文,怎样议论深刻透彻?其实,大而言之,考纲所说的三点要求就是议论深刻透彻的三种技巧,下面就这三种技巧分别进行阐释说明。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

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

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

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 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要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

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 掌握揭示本质的一些方法第一,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

第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第三,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第四,在探究事物本质特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也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3.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

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考场作文形象化议论技巧

考场作文形象化议论技巧

议论的好处是:可将抽象和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使不易讲清的 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易为人所接受。
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总结了三种方法,让学生反复实践后, 效果较好。其一是即物明理,即借助现成的形象化材料来明理;其二是勾勒形象, 即作者自己根据议论的需要描绘形象来析理;其三是化理为象,即化空洞为具体, 变抽象为形象。其中第三种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要前往雪山采撷应允过别人的那朵雪莲;诚信就是即使隔着千山万水连天战火,也要千里独
行送达别人托付的那封家书。
以上二例,共同的话题都是“诚信”。但是,小作者都没有直接给“诚信”下定义,而是充 分调动知识积累,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诚信”这一不易说清的抽象的人类品质进 行幻化,运用一系列的形象将之表达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2)我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红砖瓦房,而是茅草屋,为无家可归的人遮风挡雨。 (3)我不是都市激昂的乐章,也不是山村悠扬的短笛,而是茫茫大漠中的一串驼铃—— 勇敢的跋涉者的伴侣。 第二步就是对一些名词和形容词展开想象和联想,这时没有了例句可仿,增加了难度。 例如: (名词)(1)历史 历史是一条通天大河,它奔腾向前,永不停息。 历史是一支如椽大笔,它续写新篇,从不间断。 (2)友谊 友谊是一丝冬日暖阳,它温暖世界不求回报。 友谊是一阵长鸣战鼓,它催人奋进不知疲倦。 (形容词)真诚 真诚犹如一丝冬日里的暖阳,总是现出一些暖意让你感动。 真诚犹如一把遮阳避雨的伞,总是在受尽煎熬时给你希望。 真诚犹如一眼清泉,总是汩汩而流,给你清新的感受。 第三步就是鼓励同学们在文章中大胆运用,勇敢实践。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定 能有所收获。
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登山”
有一种人一听到攀登,马上谈虎色变,他们会站在山脚下,望望险峻的山势, 耸耸肩,摇摇头,长叹一声:“难哪!”立刻掉转身溜走了。这种害怕攀登高山 的人,只能一辈子在洼地里徘徊,领略不到登上顶峰后的那种喜悦。

高三语文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知识点分析

高三语文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知识点分析

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

文章要先声夺人,必须做到“两要”和“三不要”:(一)两要:1.要照应题目,围绕中心,叙议抒写,融为一体。

应试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最好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并照应题目。

议论性散文还可以将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以突出文章的重点。

2.短小精悍,麟凤其采,先声夺人,事半功倍。

除了以故事开篇以外,引论一般要控制在150字以内。

要注意文字精美,少用长句,多用短句,排偶句。

如果直接以新鲜有趣的故事开篇,那么既可以用故事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又可以用故事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可以写300字左右。

(二)三不要:1、不要作多余的题解。

【例】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

(《谈自信》)——多余。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一种设想。

(《谈理想的追求》)——没有词典,难以解释清楚。

对于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来说。

【例】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人的精神钙质,自信是事业大厦的奠基石。

(《谈自信》)什么是理想?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谈理想的追求》)2、不要故弄玄虚,东拉西扯,入题太慢。

应试作文只有八九百字,冗长的开头使文章入题慢,无法深入论证,而且容易引起改卷人的阅读疲劳。

3、不要照抄原材料或复述不简练,充当出题者的传声筒。

文章开头切忌照搬话题材料或过多复述原材料,否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

二、如何写出美丽的“凤头”?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修辞添彩法。

1.比喻。

——深入浅出,言近旨远。

【例】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

细节蕴意旨 悟景活语言——运用情景化材料解决议论文写作难题

细节蕴意旨 悟景活语言——运用情景化材料解决议论文写作难题
细 节 化 的描 述 . 人 物 在 场 景 中鲜 活起 来 . 而 使 议 论 使 从 文语言更灵动 、 意蕴 更 深 刻 。
那 么如 何 情 景 化 地 使 用材 料 .形 象地 来 表 达观 点
呢?
具体 做 法 是 . 变抽 象直 白地 “ ” 料 的方 式 . 改 说 材 而
是 借 对 材 料 中 的人 ( 象 ) 言 、 、 等 细 节 描 绘 呈 现 对 的 行 神 出 具 体 情 景 . 读 者 不单 单 是 “ 了 ” 而 是 “ 让 懂 . 我看 见 了 ”
零I教参作 学 I学考 文 I 大・教
了… … 他 们 文雅 地 摸 着胡 须 , 咐 手 下 :什 么 时候 . 吩 “ 叫 那个 道 士 再 送 几件 来 ! 已得 的 几 件 . ” 包装 一 下 . 是 送 算
细苇蕴意音 悟景活语言
— —
给 哪 位 京 官 的 生 日礼 品
来临 , 备掠 夺 。 准 但 若 把 这 两 段 文 字 改 为 上 面 笔 者 转 述 的 那 种 表
是 学 生 们 尽 管 绞尽 了脑 汁 .写 出 来 的 作 文 却 依 旧 是 内 容空 洞 、 言 苍 白、 证 无力 。 何 让学 生能相对 “ 语 论 如 轻 松 ” 写 出高 质 量 的议 论 文 . 为 中学 作 文 教 学 中亟 待 地 成
缕缕。
这 两 段 文 字揭 示 的是 政 府 官 员腐 败 无 能 .明 明 已 知敦 煌 艺 术 价 值 巨 大 . 无 心 去保 护 它 . 想 多 得 几 件 却 只
写作 文 。 中 学语 文 教 学 中是 件 让 人 头 疼 的 事 , 在 不
求得 加 官 进 爵 的机 会 :而 当 中 国官 员 正 盘 算 着 私 吞 几

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肢体语言顾名思义是借助人体的某一部位做出的一种动作并表达某种含义。

然而,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某种含义,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并牢固的记忆课堂上的新授知识。

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也符合小学生爱动的天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意识。

肢体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它的特点主要如下:1. 直观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必须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直接获得知识信息它比其他任何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 解释性。

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尤其是讲解一些抽象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用形体语言便可弥补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这时,形体语言的作用会显得非常重要。

3. 交际性。

除了有声语言,形体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

因此,形体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徐勋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去打动人、感染人?本人认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需要形象的肢体语言。

如果能够在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重要作用。

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1、一个赞许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言。

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_写作指导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_写作指导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许多同学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偏差,虽然的选材、结构都不错,但由于语言平淡、枯燥,写出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干巴巴的,缺少文采。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达到妙笔生花之境呢?一、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句一: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如:[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 [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根据要求,描写渲染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句二: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

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如: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醉如痴。

3.瞻前顾后,填补空白瞻前顾后,就是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暗含的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约束信息,根据这些约束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

例句三:仿照画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此题在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

我们提炼出已给句式的结构共性为:一(量词)+(名词)就是一(量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已给句子提供的是: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

议论性散文文体

议论性散文文体
阜阳市红旗中学语文组 刘磊
议论性散文,顾名思义,就是糅合议论文与散文的文体特征,既具有议论文层次清晰、结构分明的特点,又具有散文形象生动、文采横溢的特征。这一文体在平常作文教学中不失为一种短、平、快的首选,更是学生迅速规范高考作文写作要领的有效途径。
一:先阅读以下几篇范文
《谈意气》
湖南一考生
1包含内容
引文(约100字)及主题句(约20字)
2引文的写作
(1) 内容选择:引文部分在文章中起到“开场白”的作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多元化,一般来说可以列举事例、列举事物,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
(2) 写作方法:古人把文章的开头称之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文章的开头要有文采,要有气势。为此,我们可以选用对偶句式或排比句式来完成引文的写作。如前面《谈意气》、《智者如水》、《稳中求胜》三篇文章引文的写法即是。
(3) 示例
A: 燕子对鸣,才能微雨双归;鸳鸯互啼,才能相对浴衣;母牛长哞,才能母子相依。而苍狼厉嚎,才能唤来同伴共同御敌;群鹰尖唳,才能威慑敌胆,所猎无失。
————《语言——沟通的加速器》
B: 广袤的天地之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历如怨是子规的哀词。
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就所谓大事也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不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五种方法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五种方法
三. 从语体风格的角度分析
括,或具体 ;或简洁 , 或丰腴 ;或精 练, 或详尽 ;或平易朴 实,或幽默风 趣。认真分析文章所用 到的各种说明 方法 , 各种说明方法在文章 中的科学 运用 ,正是说明文语言特色 的正确体
现。
同作家有不 同语言风格特点,有 的豪 书面语 体 ~般 都使 用长 句 、复 放 ,有的婉约 。鉴赏文章的语 言就是 句 、 结构严谨的完全句。布局层次分 对文 章 的这些 特点 结合 文本做 出分 明、逻辑关系严谨。因此语言的明确 析 。下面 我从 找好分析 的角度人手 , 性 、简要性 、规格性是这种语体 的基 介绍一下这类题 目的做法。 本要求 。口语语体是适应 “ 面谈 ”的 从词语 角度分析 交际需要而形成的 , 所 以也 叫谈话语 第一看词语是 不是有丰 富含义 , 体。口语语体的主要特点是 :平易 自 第二看词语的特点 。如果词语 有深刻 然 ,不事雕 琢 ,有跳 跃性 ,生 动活 含义 , 像 比喻义 ,双关义等可以使语 泼,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言具有含蓄蕴藉 的特点 。如果大量使 四. 从文体特点角度分析 用双声词 、 叠韵词 、拟声词等 ,可以 选好文本后先要确定是实用类文 使语言具有朗朗上 口的特点 ,富有音 本还是文学类文本 ,然后分类 了解各 乐美 。如果大量使用 了动词 、形容词 种类 型文本 的具体小类。为 了便 于掌 握 ,我们 可以 广义地 分 为记叙 类文 可 以使语言形象生动 ,如果使用了较 多描写 色彩的词 ,可 以使语言形象 , 本 、说明类文本 、议论类 文本 。 富于变化。 1 . 记叙类文本的语 言特色 二. 从修辞格的角度分析 “ 生动形象 ,富有表 现力”是记 看要求分析的句子 、语段甚至文 叙 文的总特色。从记叙文 的语言构成 章是否使用了修 辞格 。比喻的作用主 有 : 叙述性语言 ,对话性语 言,抒情

抒情 议论 描写 记叙 这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抒情 议论 描写 记叙 这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这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

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抒情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阅读记叙文,抓住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句子,才是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多么美好的一天呀”如果用叹号,是抒情,如果是句号,则是议论。

为什么呢?这就是说,分辨表达方式必须结合语境。

因为表达方式是互相结合的,是为表达感情服务的,那么,抒发不同的的感情决定了表达方式的不同。

先说抒情: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直接抒情有以下几种方式:1、呼告式:情到深处,常常难以自禁,忍不住大声呼告:"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2、顿悟式: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看到镇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走进教室以后,才慢慢明白:祖国沦陷了!这时,作家写到:"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以顿悟式的直抒胸臆,表达万分难过的心情。

3、反复式:"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采用反复式语句,抒发"我"对北京大学的一往情深。

间接抒情有三种方式: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两次写景表现人物心情:"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议论性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
议论文阐释观点,离不开讲道理,离不开议论性的语言,但议论性的语言是不是就一定是板起面孔空洞地说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么如何让议论语言形象生动起来呢?
一、运用“列举具象”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不少议论文写作的中心话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如果以抽象解释抽象,不仅不易于操作,而且枯燥乏味。

此时,我们如果运用列举具体事例或列举具体形象的方式加以阐释,不仅能有效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且能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如以“谈自信”为话题,开篇怎样揭示自信的内涵,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呢?有学生运用列举具体事例的形式这样写道:
自信是什么?自信就是诸葛亮在空城之上面对百万之众时镇定自若的笑容,就是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时坚定的目光,就是朱总理答记者问时激昂的语调,就是女足姑娘们在球门前果断的一脚……自信有助于成功。

作者紧扣“自信”,纵谈古今,着意铺排,酣畅淋漓,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鲜明的节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文章在铺排具体事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点出文章的观点——自信有助于成功。

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解释“诚信”这一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列举形象的形式,赋予它具体可感的形象:
诚信,是一月的飘雪、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七月的骄阳、九月的红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每一个理智的社会人应该接受和珍惜。

它感恩诚信,尊重诚信!
作者用“飘雪”“春风”“花海”“骄阳”“红枫”等几个意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揭示了诚信这种美德的纯洁、温馨、美好、热烈、珍贵等特征,使“诚信”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样的语言用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可使文章文采飞扬,魅力大增。

二、充实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含蓄隽永,富含哲理,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

引用名言警句来论证或总结自己的观点,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增强说理的力度。

但是,在引用名言警句后的具体分析及阐发中,如果不能充实具体内容,不能做到生动形象,而只是生硬地、机械地将其硬扯到自己要论证的观点上,不仅不能充分地利用名言警句,而且会造成名句与观点之间的油水分离,使得文章中心论点不鲜明。

如一篇关于“自立”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

”这说明一个人不能永远依赖他人生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如果一味依靠他人,你将一无所有。

这段话引用名言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名言的引申却空洞肤浅,没层次,没深度,疲软无力。

那么应该如何修改?我们不妨将名言之中含蓄的语句加以具体阐发:“踩着什么样的高跷”具体指什么?“自己的脚”又具体指什么?同时,上面分析引申的文字中“一无所有”说明了依赖的危害,但显得空洞无力,如何将其具体化、充实化?思考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可以将上面的文段修改如下: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

”也许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为你铺就的人生坦途,这些用金钱、地位和宠爱做成的“高跷”会使你在人生之路上昂首阔步且四平八稳,可一旦“高跷”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浆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设计的未来,更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出的人生之路。

通过这样的修改,分析引申的议论性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对名句内涵的阐发也更加深刻丰富,对观点的论证也更加有力。

三、联类及物,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比喻、类比说理
学生写作议论文,使用最多的是举例论证,分析引申,应该说这是考场作文最易于操作的论证方式。

但是,一篇议论文,最能够展示作者思维逻辑能力的还是深刻的说理,可如果整篇文章都是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会让人感到味同嚼蜡,难以卒读。

为避免枯燥抽象,我们应该学会联类及物,展开联想、想象,培养形象说理的能力。

如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针对反动文人对已故革命家孙中山的攻击毁谤,写道:“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深刻的道理通过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余秋雨的《漫步台城》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没有废墟的地方太挤了,而掩盖废墟的举动又太伪善了。

”这段议论阐明的是不要掩盖废墟。

作者联想到了祖母和老者,通过评价他们没有皱纹和白发的不可思议,间接说明自己的思想。

由于利用了形象说理,所以能让读者很自然地认同他的观点。

因为人们虽然可能对废墟这个事物不太了解,但是对祖母和老者都是了解的,对重建废墟这个问题人们平时虽然可能没有思考过,但是一经作者用祖母和老者来类比,人们很快就和作者产生了共鸣,作者所持的观点也就在这种共鸣中被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四、描述画面以后,写好充满感情的议论抒情语句
议论文的素材,并不仅仅是名人大家的话语或事例,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一个细节,让你震撼的一幅漫画,温暖心灵的公益广告,都可以写入文章,作为论据使用。

在具体描述画面时,可运用充满感情的议论抒情。

这恰恰是对画面内涵的揭示,是构架在画面与观点之间的虹桥。

一篇作文在论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这样写道:
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间破败的教室里,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

多么美丽安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

但当你知道这教室是被轰炸后废弃的屋子,当你知道屋外的巴格达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吗?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和诗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温馨的梦能否不被炮火惊醒?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纯净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
上面文段中对摄影作品的描述,巧妙地把美与丑、善与恶、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而画面描述
之后的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巧妙运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一步步引导读者了解画面的背景,一步步引导读者对画面做出深层次的思考,有力地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这一主题。

让议论性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虽然涉及到学生选取事例、物象的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涉及到化抽象概括为形象具体的扩展能力,同时还涉及到论证方法、各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多方实践,就一定能够写出形象生动的议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