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药知识笔记摘抄

中医药知识笔记摘抄

中医药知识笔记摘抄
中医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以下是一些中医药知识的摘抄笔记:
1.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系统、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中医诊断
和治疗的方法。

2. 中医药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协调。

中医药
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外界环境、情志、饮食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在
治疗疾病时注重调整整体的平衡状态。

3. 中医药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患者
的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倾听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音,询问患者
的病情和生活习惯,以及脉诊等手法来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情。

4. 中药治疗是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手段,中药是由天然草药熬制
而成,具有综合调理、疏通经络、滋补脏腑等作用。

中药的使用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配方。

5.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的另一重要治疗手段,通过针刺或灸烧等
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 中医药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生活方式,以及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中医药知识的一些摘抄笔记,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中医学笔记整理

中医学笔记整理

中医学笔记整理中医学习笔记1、用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共研为细末,加生姜150克,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克,和匀,调成膏状。

每晚贴涌泉穴,7天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被高血压纠缠的苦恼就会随风而散。

2、在此,再向朋友们推荐一个经临床验证效果不错的单方: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红参5克。

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此方温阳散寒,适用于阳气亏虚引起的低血压。

3、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属水,性寒。

如果寒气侵入肾,两寒相遇,就如同雪上加霜,肾阳最易受损。

一旦肾阳受损,就动摇了先天之本,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等情况。

轻者使人重感伤寒;重者引起阳气暴脱,致人非命;急者则使得血脉闭塞,诱发冠心病和中风;缓者则使寒气慢慢沉积体内,形成许多慢性疑难病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4、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

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

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

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

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

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

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

5、风属于木,肝也属于木,风就最容易伤肝,肝也最容易动风;热属于火,心也属于火,热就最容易扰动心神;湿属于土,脾也属于土,湿气就最容易困脾;燥属于金,肺也属于金,燥邪最容易伤肺;寒属于水,肾也属于水,寒邪最易耗伤肾阳。

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16个知识点如下:1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论治的主要依据是辨证的结果。

3. 与辨证论治精神实质一致的是异病同治。

4.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5.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

6.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7. 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8.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9. 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10. 李某,女,4.5岁,长期腹泻,粪便夹杂未消化食物,腹胀,食欲差。

王医生治疗时除为其用药外,隔天为其灸一次百会穴和足三里穴,一月后诸病悉除。

腹胀腹泻灸头顶的百会穴和下肢的足三里穴,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 钱某,女,4岁。

十天前出现高热寒战,在市一医院确诊为麻疹,用清热解表法施治。

前天恶寒发热症状消失,出现明显阴虚症状,采用养阴补液治法。

钱某患麻疹采用这两种治法体现了同病异治。

6. 李某,女,39岁。

经常口腔溃疡,舌尖红赤、肿痛,口臭,便秘,情绪烦躁,睡眠差,脉弦数。

用清泻心火的治法,体现了整体观念。

7. 王某,男,19岁,感受风寒,症见恶寒发热,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浮紧,用散寒解表的麻黄汤治疗两剂后,又出现咽干肿痛,大便干结,声音嘶哑,再加清热泻火药,两种治疗体现了辨证论治。

8. 张某,男,39岁。

腹胀纳呆,舌苔厚腻,脉沉迟。

刘医生在诊病的过程中,认真察看了张某的舌苔,并结合症状,判断张某脾虚湿滞。

中医通过望舌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念。

9.李某,女,32岁,四天前患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羞光畏明,目眵增多,用红霉素眼膏涂眼后未见缓解,今来本院求诊,以龙胆泻肝丸清肝泻火明目,两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三天后告愈。

这种治法体现了整体观念。

中药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药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药文化知识笔记摘抄(3篇)

中医药文化知识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药文化概述1.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自然界中的草药、食物、矿物等物质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医药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

2.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药文化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密切相关。

(2)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3)预防为主:中医药文化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疾病的预防与养生保健。

(4)注重个性:针对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1.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元素构成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则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2. 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学说。

它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及与之相连的经络系统。

3.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的学说。

它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失衡、脏腑功能的失常、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三、中医药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中草药的药性、药效来治疗疾病。

中药分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不同的分类方法。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利用针刺或灸法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调节气血、消除疲劳、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4. 拔罐治疗拔罐治疗是通过拔罐器在人体穴位或患处产生负压,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

5. 食疗食疗是利用食物的性味归经、药食同源等特点,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四、中医药养生保健1. 起居调养起居调养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包括作息规律、环境适宜、情绪稳定等。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一、文献的概念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

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

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

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三、两宋金元时期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中医药知识自学笔记摘抄(3篇)

中医药知识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方法防治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我对中医药知识的一些自学笔记摘抄。

二、中医基础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物质所构成。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事物的动态平衡。

- 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中的不同属性。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2.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共同协调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经络系统与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中医认为,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等;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 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因素引起的。

三、中药学1. 中药分类- 根据药用部位,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 根据药性,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2. 中药功效- 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等。

- 止血:如白茅根、槐花等。

- 止泻:如山药、莲子等。

- 利尿:如茯苓、泽泻等。

- 止咳:如杏仁、川贝母等。

3.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 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四、针灸学1. 针灸疗法- 针灸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入细针,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

中药文献学总复习(精简版)

中药文献学总复习(精简版)

中药文献学复习资料蓝色字体的内容可以阅读理解,不强记第一章绪论(1)中药文献是指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古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前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现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掌握)(2)中药文献学,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掌握)中药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中药文献两大部分。

古典中药文献研究内容主要为:1)结合历史学知识,说明中药文献发展的源流及其一般规律。

2)根据古代文献体式的情况,说明中药文献的体式与结构。

3)借助目录学、版本学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著录及其载体情况。

4)利用古代文章学和文字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文体及文字方面的有关问题。

5)借助文献整理研究及方法学方面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校勘、注释、辨伪、辑佚等有关问题。

6)通过对古典中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进行本草考证、辨误,了解中药炮制沿革和临床组方遣药演变规律,发掘新的药用资源和临床用药依据。

现代中药文献由于其载体种类繁多,文献数量增长迅猛,学科交叉渗透,文种语言各异(现代中药文献的特点),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一般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探讨现代中药文献的性质,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2)现代中药文献的分布、文种、载体及其检索方法。

3)现代中药文献的结构、编排、格式、索引等。

4)中药文献的撰写、积累、查新、开发与利用。

5)网络文献的特点,检索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中药文献学的学习方法、内容(熟悉)1.重视古籍,继承创新了解和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及其检索途径和方法。

2.掌握方法、目标明确熟练地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最佳手段。

注重平时一段性地阅读和积累各类中药文献。

3.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查阅国外科技文献时,既要承认前人所创造知识财富的巨大价值,及现代有关文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错误的观点、片面的认识,不可以盲从,不可以采取单纯的拿来主义,尤其对于一些商业性的宣传要持慎重态度,要将之与实际的科研成果区别开来。

医学文献读书笔记

医学文献读书笔记

医学文献读书笔记导语:此书的主要观点摘抄: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医学文献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医学文献读书笔记此书的中心思想:哲学指导医学,又服务于医学。

医学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和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和处理医学活动中理性的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

哲学具有整合性和基础性,医学具有实践性和人文性。

此书的主要观点摘抄: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

医学技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和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因此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

医学作为一种人类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动,其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意义远远大于其技术意义。

人文是舵,技术是桨,没有人文的指引,技术就是瞎子。

对临床思维的主体和过程进行哲学分析是《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的一个亮点,《黄帝内经》的哲学指导思想是《易经》,《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的科学性是阴阳两气源动力学说,《黄帝内经》以预防为主,《黄帝内经》认为疾病可知、可防、可治,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观中“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观点。

倡导医务人员应“敬用五事”,即“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应具备“三德”,即刚正不阿、以刚制胜、以柔制胜。

在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生有着共同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许多文章与之前或当时的哲学分享同一个普遍假设,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和推理方式。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他强调医学与艺术的结合,将艺术手段引入医学等努力和尝试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他认为名副其实的医生应具备:“医学仆人”的思想和患者生命大于天的理念,高尚的医学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团结协作的精神、仁爱和同情之心、审美修养。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3篇)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将读书笔记及感悟分享如下。

二、读书笔记摘抄1.《黄帝内经》(1)阴阳五行: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构成,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代表事物的生克制化。

(2)脏腑经络:人体脏腑经络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人体才能健康。

(3)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有关,病机包括邪正盛衰、气血津液失调等。

(4)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伤寒论》(1)六经辨证: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方剂应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著名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温病学派:伤寒论为温病学派奠定了基础,温病学派认为,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类疾病。

3.《金匮要略》(1)杂病辨证:金匮要略对杂病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许多杂病的辨证方法。

(2)方剂应用:金匮要略记载了许多杂病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养生保健:金匮要略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如调养情志、饮食调养等。

三、感悟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2.中医注重预防保健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预防保健。

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志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为主”理念相一致。

3.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如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中药学笔记重点总结(总论)

中药学笔记重点总结(总论)

中药学笔记重点总结(总论)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

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部分药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本草纲目·第一卷·气味阴阳》中引王好古之说:“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

然一味之中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气味俱使者,先使气而后使味者,先使味而后使气者……不可一途而取也。

”五味合化学说: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辨五苦六辛:五苦:苦温,苦热,苦寒,苦凉,苦平,是对苦味的五种药性归纳。

六辛:辛温,辛热,辛寒,辛凉,辛平,(特殊的生附子,生川乌的大辛大热),是对辛味的六种药性归纳。

辛苦除痞(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调胃承气汤),酸甘除痉(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栀子豆豉汤)附:芳香药性:1.辟秽防疫,2.解表散邪,3.悦脾开胃,4.化湿去浊,5.通窍止痛,6.行气活血,7.开窍醒神,升降浮沉:王好古:“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

”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中医文献学 期末重点

中医文献学 期末重点

概论1、中医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2、中医文献学(1)中医文献学:是探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探究整理、研究、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

(2)对象:主要研究中医古典、文献学的著录、考订与整理。

(3)下限:1911年辛亥革命3、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较高,刻印与抄写较好的版本。

4、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一类工具书。

5、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6、历代中医药文献概况(四选一)(一)先秦两汉时期(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已经相当繁荣(《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杂禁方》、《导引图》)(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3)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二)晋唐时期(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①基础理论类:汉魏·华佗中《藏经》、晋·王叔和《脉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②临床类: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专著,龚庆宣《刘娟子鬼遗方》;妇产科专著,唐·昝殷《产宝》;儿科专著,唐·佚名氏《颅囟经》;骨伤科专著,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标志性成就(3)官修医书成为了重要特色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新修本草》(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敩《雷公炮炙论》(三)两宋金元时期(1)医籍的校勘整理和医书的编写蔚然成风①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嘉佑年间(1056年~1063年),设置校正医书局,任命四大臣禹锡、林忆、高保恒、孙奇,校勘了《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b编写方剂类著作:《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集方剂学与主治与一身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官方颁布的医方制剂规范;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大大方便了针灸教学与临床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佑补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②民间发展: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沈括与苏轼《苏轼良方》(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专科著作①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使儿科学形成体系;②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使妇产科初具规模;③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滑寿《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至是始略备”(3)学术争鸣与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为当时医学繁荣的标志濂周敦颐《太极图说》洛程颐、陈颢《通书》关张载《正蒙》闽朱熹(4)医学丛书的创编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四)明清时期(1)经典医籍的研究明清两代整理研究经典医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本草方书的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本草1892味;明·王纶《本草集要》开后世药物科学分类之先河(3)温病文献的创编明·吴又可撰《瘟疫论》(4)专科著作的特色①杂病专著: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李用粹《证治汇补》;②医案类专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明·江瓘《名医类案》、《石山医案》、《孙文垣医案》、《临证指南医案》(5)医学书目的编纂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单行医书目录,其后有清·曹禾《医学读书志》、日本人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第一章中医文献的载体与形制1、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呕家圣药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通用药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鼻渊要药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鼻渊要药风寒头痛鼻塞河柳--揭晓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偏正头痛要药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分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劳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分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静痉喑哑咽痛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揭晓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打针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妊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怒气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分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疮家圣药治热入心包证所经常使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怒气怒气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静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阿M巴痢疾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肠痈腹痈首选要药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能够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枢纽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静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发腹泻或滑润大肠,增进排便的药物1.攻陷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固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半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消灭风湿减缓痹痛为首要感化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静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表里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消灭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弘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晦气妊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消灭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医治疮肿毒臭梧桐--消灭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医治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消除湿滞痞满要药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断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断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最新中药学笔记完整

最新中药学笔记完整

精品文档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发表解肌紫苏--发表散寒生姜--发汗解表荆芥--散风解表防风--祛风解表羌活--散寒解表藁苯--散寒解表细辛--散寒祛风白芷--发散风寒香薷--发汗解表苍耳--散寒通窍辛夷--散寒通窍河柳--发表透疹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蔓荆--疏散风热牛子--疏散风热蝉蜕--疏散风热木贼--疏散风热桑叶--疏散风热菊花--疏散风热葛根--解肌退热柴胡--解表退热升麻--发表透疹豆鼓--解表除烦浮萍--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温通经脉行气宽中温中止呕透疹止痒胜湿止痛祛风除湿祛风除湿温肺化饮燥湿止带利水消肿除湿止痛祛风除湿清利头目清利头目宣肺利咽明目退翳明目退翳平肝明目平肝明目生津透疹疏肝解郁清热解毒透疹止痒宣肺平喘助阳化气安胎解毒温肺止咳疗疮止血解痉止痛止痛通窍止痛通窍止痛和中化湿利咽透疹祛风止痛解毒透疹透疹止痒止血清肺润燥清热解毒升阳止泻升举阳气升举阳气利水消肿解毒消肿止痛疏肝解郁消肿疗疮息风止痉凉血止血风寒表实无汗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风通用药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巅顶头疼阳虚感冒用量<3 克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鼻渊要药有小毒鼻渊要药风寒头痛鼻塞肺胃心经偏正头痛要药风湿痹痛肢拘急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喑哑咽痛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清热泻火天花粉--清热生津栀子--泻火除烦夏枯草--清肝明目芦根--清热泻火竹叶--清热除烦淡竹叶--清热除烦决明子--清热明目谷精草-- 明目退翳青葙子-- 明目退翳密蒙花-- 明目退翳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除烦止渴滋阴润燥清肺润燥清热利湿散结消肿除烦止渴利尿通淋利尿通淋润肠通便疏散风热泻火解毒收湿敛疮消肿排脓凉血解毒生津止呕生津生津生肌止血消肿止痛利尿止血安胎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瘰疬瘿瘤心火上炎之口糜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风热头痛平肝阳降血压养肝血除虚热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呕家圣药精品文档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通淋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清泄肝胆湿热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热入心包热极生风温毒发斑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热毒血痢肠肺乳痈疮家圣药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乳痈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凉血消斑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肺痈后下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长于清大肠经热毒阿米巴痢疾肠痈腹痈首选要药小毒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解梅毒汞中毒性寒味酸清中兼收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胃癌食管癌直肠癌丸剂1.5-2.5 克不入汤剂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 粒治疟疾 10-30 粒治痢疾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辛平癌肿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产后血虚发热精品文档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 .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芒硝--泻下软坚芦荟--泻下清肝番泻叶--泻热通便2 .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郁李仁--润肠通便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清热回乳杀虫消积健胃热秘通行利水消肿3.峻下逐水药 (多数有毒)消肿散结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寒积退肿去积杀虫破血消癥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味咸外用回乳性寒缓下 1.5-3 克攻下 5-10 克体弱慎服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有毒孕妇忌丸散 0.5~1 克内服醋制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有毒头疮白秃汤剂 1.5~3 克散剂 0.5~1 克醋制减毒喉痹痰阻结胸丸散 0.1~0.3 克畏牵牛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制霜入丸散服 0.5~1 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2.祛风湿热药 --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咸治骨鲠 30~50 克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入归肝经甘咸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重点在清虚热苦辛有大毒归心肝经降血压治疗疮肿毒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乳房肿痛乳汁不下甘遂--泻水逐饮大戟--泻水逐饮芫花--泻水逐饮巴豆--泻下逐水牵牛子--泻下逐水千金子--泻下逐水杀虫疗疮祛痰利咽疗疮祛腐精品文档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燥湿行气藿香--芳香化湿佩兰--芳香化湿砂仁--化湿行气白豆蔻--化湿行气草豆蔻--燥湿行气草果--燥湿温中祛风散寒消积平喘发表解暑解暑辟秽温脾止泻温中止呕温中止呕除痰截疟发汗明目和中止呕理气安胎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消除湿滞痞满要药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 - 口臭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寒湿中阻不宜久煎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 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 .利水消肿药 --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中药学笔记与复习

中药学笔记与复习

中药学巩固与提高第一部分总论一、本草之最:1、中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2、首次阐述中药药性理论、七情配伍理论、组方原则——《神农本草经》3、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4、提出六经辩证、八纲辨证——《伤寒杂病论》5、确立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伤寒杂病论》6、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7、首创三品分类法——《神农本草经》8、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本草经集注》9、朱墨分书承前启后——《本草经集注》10、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制论》11、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12、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13、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宝本草》14、首次采用黑白字代替朱墨分书——《开宝本草》15、《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宋代本草的姊妹篇16、具有生物分类学思想,被达尔文称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17、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大型药学辞书——《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18、当代中药学代表作——《中华本草》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了解)黄连、川芎、乌头、附子的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薄荷、苍术的道地药材产于江苏;细辛、五味子的道地药材产于东北;阿胶的道地药材产于山东;牛膝、地黄的道地药材产于河南;枸杞的道地药材产于宁夏;当归的道地药材产于甘肃;阿胶的道地药材产于山东;党参的道地药材产于山西;茯苓的道地药材产于云南。

三、中药的炮制(了解)巴豆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压油取霜能降低其毒副作用,醋炙香附可增强其疏肝止痛的功效,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改变药性。

四、药性理论1、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芳香药有辟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

2、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一、文献的概念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

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

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

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三、两宋金元时期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3.学术争鸣与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为当时医学繁荣的标志:李杲、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濂周敦颐洛程颐、程颢关张载闽朱熹“阳常盛,阴常亏”4.医学丛书的创编《万寿道藏》《济生拔萃》四、明清时期1.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

1)科举2)文字狱内经53种,234卷;难经15种,53卷;伤寒论148种,481卷;金匮16种,91卷;2.《本草纲目》和《普济方》的问世成为两大领域的巅峰之作。

3.温病学的产生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吴瑭《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二章中医文献目录一、目录与目录学1.目录是著作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

2.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目录学的意义:辩章学术,考镜源流。

素问全书:1.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3.林亿等人《新校正》4.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条目:1.胡澍《内经素问校义》32条2.俞樾《读书余录》48条3.孙贻让《札移》13条4.于鬯《香草续校书》103条二、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一、基本结构1.前言2.目次3.正文目录的主体:1)著录:书名、版本、作者真伪、存佚。

2)提要:用来揭示与报道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

“叙录”“书录”“解题”①叙录体:介绍生平、作品《四库全书总目》②传录体:生平《中国分省医籍考》③辑录体:收集作者作品和作品资料《四部总录医药编》3)小序:各种分类编排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相对而言。

4.辅助资料三、古代目录的类型1.官修目录①概念: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国家藏书后,编写的国家藏书目录。

②特点:著录完整,保罗宏富,大多是综合性目录。

③代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乾隆39-54年10254种2.史书目录①概念:史籍中含有的目录。

②分类:正史目录、国史目录、专史目录③正史目录:正史中记录典籍书数目的专门篇章“经籍志”《隋书》《旧唐书》“艺文志”《汉书》《新唐书》《宋书》《明史》《清史稿》3.私家书目①概念:个人编私人藏书的书目。

②举例:明兵部侍郎范钦天一阁。

四、中医专科目录现存最早明末《医常目录》常用《中国医籍考》日丹波元胤秦汉——清道光 2383种《宋以前医籍考》日冈西为人南宋以前 1860种最大《中国医籍通考》记录体9000余种《全国中医联合目录》全国性 12124种第三章中医文献的版本第一节概述一、版本与版本学1.版本:一书经传写或印刷形成不同类型的本子。

2.版本学: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作规律和方法,指导版本利用的一门科学。

二、版本学的意义 1.关乎人命2.学术研究第二节古籍形制沿革与版本制度简策殷商——三国卷轴西晋——五代(卷帙)册页宋——清二、书籍的装订形式及书版款式1.装订形式: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2.书版的款式1)栏框①版框:勾勒刻印文字的外围轮廓线②栏线:书版四周的界线上栏、下栏、左右栏、单栏、双栏、单边、文武边。

2)栏外:天头、地脚、书耳上栏之外,下栏之外。

3)栏内①界格②行款正文行数与字数③版心书页正中间部分中缝、书口、版口④白口、黑口版心上下有黑线-》黑口;无线-》白口⑤鱼尾版心1/3 上下两端状似鱼尾形记号⑥象鼻⑦口题上鱼尾下端版心刻有页数、卷数、刻工第三节中医文献版本的类别一、非印刷类①简策流沙坠简斯坦因三次“中亚考察”两汉——西晋1000多枚居延汉简②缣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十五种帛书③卷轴敦煌卷子④稿本⑤抄本⑥拓本二、印刷类刻本(刊本)A:刻本1.按时代分,唐刻本、宋刻本、五代刻本等。

1)最早的雕版印书始于唐代晚期2)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出自敦煌藏经洞,现在俄罗斯,为834年的历书。

3)现存最早的刻本医书《新集备急灸经》,现藏巴黎图书馆,敦煌残卷。

宋刻本1)以1127年为界,分为北宋本、南宋本。

2)北宋本:白口、四周单边、早欧中颜晚柳3)南宋本:白口、左右双栏、多用柳体2.按地区分:浙本、闽本、蜀本3.按机构分:1)官刻本: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及书院等官设教育机构主持刊印的书籍。

①中央:A监本:各朝国子监所刊印B经厂本:明司礼监->刻书机构C殿本:清雍正时期修书处D内府本:清宫廷负责刻书的内务府②地方:藩本:明各藩府主持刻印的书2)家刻本:私人出资印刻而不是牟利的刻本。

3)坊刻本:刻书经商所刻印出售的书。

4.按品相分1)精刻本:专家精审校刻,刻工精美。

字体工整清晰。

2)影刊本:按原刻本模刻防刊。

3)写刻本:按书法家抄录的字体。

4)邋遢本:纸差,版面不清,字迹模糊。

5.按先后次序1)祖本:指某一部书后来有众多不同的刊本,但它们的来源或依据于同一版本,这个版本成为祖本。

2)厚刻本:初本,初次刊刻的版本。

3)重刻本:按厚刻本或重复刊印的版本。

6.按字体大小1)大字本:刻本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

2)小字本:刻本半页十五行以上,每行二十五字以上。

B:活字印刷本、石印、油印、影印第五章中医文献的校勘第一节概念一、校勘概念:利用同一书籍不同版本或该书有关文献,通过比较核对分析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2.名称沿革:1)最初为雠校。

2)“校勘”初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太常博士掌谥,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录形状,申尚书省考为校勘”3)现代概念初具: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群书,见在八十多篇,然多错乱重复”4)广狭二义校勘(狭)单纯地校正文字校勘(广)以上之外还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伪文指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内容造假的古籍。

辨伪辨别伪书的年代及作者的真伪。

辑佚根据现存文献中存留的各类古籍佚文,经过收集、摘录、考校、整理、汇聚、编排,使古籍佚书全部或部分恢复。

佚文被同时代或后时代古籍抄录引证和整理的现已散失的书籍的文字。

二、校勘学概念:研究校勘的历史、方法、理论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古医籍校勘源流1.医籍校勘始于西汉2.繁荣于宋3.鼎盛于清第二节校勘的对象①脱文、夺文、缺文、漏,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脱落遗漏的文字②讹文、误字,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1)形近致误2)音近致误3)文字拆合致误(臆改)4)符号致误③衍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④倒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误的文字。

⑤错简,古文在传抄刊刻中位置错乱,相距较远的文字。

第三节校勘的基本方法陈垣《校勘学释例》一、对校法1.概念: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相互校勘的方法。

2.优劣:1)优:①简单稳妥异见②体现严谨义长(胜)2)缺:①机械呆板②风险性低③学术性差二、本校法1.概念:用同一书前后文互证,比较异同,从而判断书中的错误。

2.优劣:1)优:另辟蹊径错综:错名、错序2)劣:不可轻信三、他校法1.概念:用不同著作的相同内容进行相互校勘的方法。

2.条件:①本书所引前人之书确估②本书作者所作的其他著作③引用本书的同时代或后人之书3.优缺点:1)优:①范围最广,用力最勤②往往能够一锤定音2)缺:①过程苦,用时长②还是不能盲目轻信四、理校法1.概念:据理推测正误的校勘方法。

2.优劣:1)优:境界最高2)缺:风险最大五、兼校法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第四节校勘的方式一、死校法1.概念:校勘家较常采用的校勘方式,它不直接改动底本中的文字错误,而是将异文在校勘记中一一举例,让读者自己甄别正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