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眼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主要并发症,如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

我院从2009-1/2010-12对89例92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取得良好疗效。

对象:我院2009-1/2010-12收治青光眼89例92眼,男38例39眼,女51例53例,年龄45-66岁(平均55.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4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0例42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

方法:术前20%甘露醇250ml静滴,尽量降眼压降至正常,表面麻醉采用5g/L爱尔凯因(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术前结膜囊给药,1-2滴/次,每次间隔5min,共3次开始手术,与眼球上方以穹窿为基底的“L”型结膜瓣,烧灼之血,作以角膜为基底1/3-1/2厚,4mmx5mm大小梯形巩膜瓣,向前剥离至角膜缘,中间潜行分离至透明角膜1.0mm-1.5mm,将浸有0.2-0.4g/L的丝裂霉素(MMC)的棉片放于巩膜瓣下1-3min移去,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的丝裂霉素,与10:00处角膜缘作前房穿刺,缓慢放出部分房水,切除2.0mmx1.5mm小梁组织,并做宽基底虹膜周边切除,巩膜瓣复位,将巩膜瓣两柱角各缝合一针,前方穿刺口注入生理盐水恢复前房,观察渗漏情况,决定做一根或两根可调节缝线。

密闭缝合球结膜瓣,下方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包术眼。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有禁忌者除外)3天,典必殊滴眼,复方托吡卡胺滴眼。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房闪,瞳孔,虹膜周切口。

对于前房恢复,眼压不高,滤过泡形成患者进行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活动瞳孔减少前房的渗出及术后反应;2例出现浅前房,均为I度浅前房,给予加压包扎及散瞳,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进行 有 效改善 口 】 。对 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2 月 收治 的 1 1 4 例青光 眼 患
观察 。术 后 把2 万u 庆 大霉 素 以及 2 mg 地 塞米 松 注 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典 必 殊涂 抹 在表 层之 后对 术侧 进行 包 扎 ;对 照组 患者 给 予传 统 的小梁
1 . 2 方法 :① 观 察 组患 者 使 用 复合 式 小 梁切 除 术 治疗 ,术 前使
用0 . 7 5 %布 比卡 因和2 %的利 多 卡 因进行 球周 麻 醉治 疗 ,在 患者 的 角膜 上 缘 1 r n m左 右 透 明角 膜板 层 位 置缝 人 悬 吊线 ,把 眼球 往 下
青 光眼 在眼 科 中是一 种较 为常 见 的疑难 问题 ,发病 急 ,对 患
牵引 ,把 上穹 窿作 为基 地置入 厚度 为正 常值 1 / 2 的结 膜瓣 ,术 后把 位 于巩膜瓣 和结 膜之 间的丝 裂霉素 C 棉 片取走 ,使用 5 0 —1 0 0 ml 的
缓 冲液 对角 膜瓣 进行 充 分冲 洗 ,在角 膜缘对 小 梁组 织进 行穿 刺切 除 ,进行 虹 膜 周 切 除 手 术 。缝 线 结 口之 后经 过 切 口把缓 冲液 注 入 ,恢 复前 房 ,对术 后前 房 深度 以及 滤过 泡形态 的情况 进行 密切
者分别使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 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
临床 疗效 进行 对 比观察 ,现 报告 如下 。
切除术治疗 ,术 中给予常规的麻醉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和观察组

致 。②把 两组 患者 经 过治 疗后 视力 的恢 复情 况 、眼压 情况 、滤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我 院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2 月收 治 1 1 4 例 ( 1 2 2 U 1  ̄ )

116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116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相贴 。
12 1 本组手术均采取球后麻醉 , .. 间歇按压 眼球 , 以达 降压 目的 。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并 向后分离 , 以穹窿部为基 底 做 的结膜瓣 。然后做约 12巩膜厚度 4ml× 5 结膜泡分型 ..
分级按 Kof d法 JI rn l e : 型滤过 泡呈微
满 意 。 结论

术 后浅前房 、 眼压、 低 视力 下降等并 发症减 少 , 临床效果
复 合 式 小梁 切 除术 治 疗 青 光 眼 安 全 性 高 , 后 并 发 症 少 , 高 手 术 的成 功 率 , 效 确 切 , 术 提 疗 是
种 值 得 推 广 且 安 全 有效 的治 疗 手 段 。
瓣, 向前剥离 达角膜后弹力层止端 。将浓 度为 0 2 m / l . gm 的
丝 裂 霉 素 c 片放 于 巩 膜 瓣 及 其 周 围 的结 膜 瓣 下 3mi, 棉 n 取 出棉 片 , 0 9 生 理 盐 水 约 10 m 充 分 冲洗 滤 过 区 。2:0 用 .% 5 l 0 位 角 膜 缘 内 05mn做 一 l m 水 平 角 膜 穿 刺 口 , 出 适 量 房 . l m 放 水 , 压 下 降 至 略 低 于 正 常 眼 压 水 平 。巩 膜 瓣 中 央 切 除 约 2 眼
虹 膜 根 部 阻塞 内切 口 , 先 缩 瞳 , 后 用 虹 膜 恢 复 器 压 迫 巩 可 然
1 11 我 科 从 20 .. 0 6年 l 至 20 2月 0 9年 1 2月 收 治 各 种 类 型
膜瓣处 , 使虹膜根部脱离 内切 口; 为内切 口处有 血块堵塞 , 若
房水 流出不 畅 , 可用食 指经 下睑压 迫 眼球 下部 , 增加 眼压 促 进血块排 出; 为缝线 过紧 , 除可调节 缝线 。总之 。术后 若 拆 要根据 眼压情况 , 滤过 泡形态 功能 , 前房 深浅决 定分 次或一 次性拆除可调节缝线 , 一般在术后 3~1 4d拆除 , 滤过 泡功 能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张小露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理60例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观察在治疗后的前房、眼压、视力、术后滤过泡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进行均顺利,术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其他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视力稳定或是提高59例,整体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结论:青光眼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病症进行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可以选择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总页数】2页(P82-82,84)
【作者】张小露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J], 梁裕琴
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吕明;孔凡宏;刘建华;任淑兰
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J], 张吉;
4.改良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和可调节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施国忠
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眼球按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方俊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陷或使用 不 当所致 的并 发 症 , 如 电热损 伤 引起 的胆
管缺血性狭窄 , 高频电流的“ 趋肤效应” 造成的空腔 脏 器穿 孔 。经 过 系统训 练及 术 中规范操 作能有效 减
少甚 至避 免上 述并 发症 的发 生 。然而作 为一种有 创
的诊 断 和治疗 技术 , 导致 各 种 副 损 伤及 并 发症 无 法
疗, 其中不乏需二次剖腹探查者。术 中所见若 与病
情 明显 不符或 不 能解 释 病 情 者 , 需 要 考 虑 中转开 腹
t i o n a n d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 l a p a r o t o my [ J ] . S c a n d J S u r g , 2 0 0 2 , 9 1 ( 7 ) :
5 2 —5 7. 4 S a n n a A, Ad a n i GL, An a n i a G, e t a 1 . Th e r o l e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y i n p a —
探查。( 8 ) 腹腔镜技术特有 的并发症 : 主要有①高 碳 酸血症 、 皮下 气 肿 、 气体栓塞等 ; ② 腹 腔 穿 刺 时 引
[ 摘 要]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 疗原发性青 光眼 的疗 效 、 安 全性 、 实用性 和并 发症 , 探 讨该手
术在治疗青光眼 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 选 取原 发性青光 眼 9 8例( 1 1 0眼 ) 为对照 组 , 采 用常规 小梁切 除 术; 另选取原发性 青光 眼 1 0 6例 ( 1 1 8眼 ) 为观察组 ,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 随访 3~1 2个 月 , 观察 两组
起腹 内空腔或 实质 性脏 器损 伤 , 腹 膜后 大 血管 损伤 、 戳 孔疝 、 戳孔 出血 等 ; ③ 腹腔 镜专 用 手术器 械 l 生能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过 泡 , 随访 3个 月 。 结 果 术后 3个 月 两 组视 力 比较 ,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05 P>00 ) 术 后 远期 研 究 组 眼 并 差 X: . 0, .5 , 压 显 著低 于 对 照 组 ( =56 4 P<00 ) 术后 3个 月研 究 组滤 过 泡 发生 率 显 著低 于 对 照组 ( £ .1 , .5 , P<0O ) 结论 复合 .1 。

临床 研 究 ・
22 2 第 卷 4 0 年 月 9第 期 1
复合 式小梁切 除术治疗 青光 眼患者 的临床研究
黄 信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天 等县 人 民 医院眼科 , 广西 天等
52 0 38 0
f 要1目的 探 讨 复合 式小 梁 切 除术 治疗 青 光 眼 的临 床疗效 。 方 法 将 我 院 5 摘 7例 ( l眼 ) 光 眼患 者随 机分 为研 究 6 青 组 (0眼 ) 3 与对 照组 ( 1眼 )分 别行 复合 式 小梁 切 除术 ( 合丝 裂霉 素 ) 3 , 联 及传 统 小梁 切 除术 , 比较 两组 视力 、 压及 滤 眼
5 2 0 ,Ch n 3 80 i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bt c O j t eT t ytecncl fc o cm l acuet yi t etet f aem . to s5 A s at be i os d l i et f o p xthcl o et a n o  ̄ uo a Me d 7 r ] cv u h i ae e r cm nh r m h css6 ys wt g uo a e iddi os d ru 3 ys adcnr r p(1 ys s d r pw sg e ae (1ee) i l cm r d i t t yg p( ee) n ot l o 3 e ,t yg u a i n h a w e v e n u o 0 o g u e ) u o v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Abstract] objective : To observe success rate and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of complex trabculae resec2 tion. Methods : Observation effecte of some methods in complex trabculae resection on 23 cases ( 27 eyes) , such as using0. 2 - 0. 4mg %/ ml mitomycin C ; Associate with anterior chambers punctre and the backout stich of sclerotic valva. Results : The functionstrair bucclewere100 %in23cases , intradular pressure was stablafter treatment six mon2 thes ,only one case that the depth of anterior chambers became shallower ( secod grade) . Conclusions : complex tra2 bculae resection not only rise the tretment effect of glaucoma. but also reduce the syndrome. [ Key words] urabculae resection ; mitomycin C ;anterior chambers puncture ;backout stich
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 前房穿刺可避免眼压骤降 , 又能确保在小梁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院的青光眼患者 5 0例( 5眼) 5 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男性
2 例 , 性 2 例 , 龄 2~ 2 , 均 (5 9 岁 ; 中原 发 性 6 女 4 年 37 岁 平 6 ̄ ) 其
闭角型青光 眼 2 5例 3 0眼 ,原发性 开角型青 光眼 2 O例 2 O
3眼(%) 6 。其中功能性滤过泡 9 %(2眼) 非功能性滤过泡 5 5 ;
4 Ka ta W o tr M , b rW , ta .Re o e y fo a h s a a tr sr u F, le Hu e e 1 c v r r m p a i fe
p r e me t ls p o f ra g r s ie t e a e tc a p o c JNe - i n a u p  ̄ o n a g e sv h r p u i p r a h u
1 资料 和 方 法
房 2眼( %) 4 。均经积极保守治疗恢复前房。 22 眼压 : . 本组 5 例 5 O 5眼术前平均眼压 2 . m . 5 m Hg术后 I 8
d平均 眼压为 1 .mm H , 61 g术后 2 周平均眼压为 1. m g 1 mH , 8
(4 。晶体密度增高 6眼( 1 ; 2 %) 1%)严重葡萄膜炎 1眼(%) 2 ; 术 眼屈光状态发生 明显改变 2眼(%)均为循规性散光 ; 4 , 原 因不 明 6眼 ( 1 ;5只眼 中术后视野仍保持稳定者 4 I%)5 7眼

50 ・ 8
虽药物与I 2 l 年 5 0o 月第 1 卷第 5 Ci s R md s Cic。 v 00 o1,0 0 期 h ee e ei & l i Ma 21, 10 . n e ns V . N 5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临床观察

增加 , 因此晶状体蛋 白进 入体 内, 导致机 体免疫 系统 对晶状
体蛋 白致敏 而产生抗 体 , 当第 2次 再遇到 晶状体 蛋 白时, 就
会 和抗体形成免疫 复合物 , 种复合物 达到 一定量 时 , 当这 同 时又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 乱 , 对其不 能耐受 时, 就会 诱发 葡 萄膜炎性反应 。张建华等 通过兔 眼植入 人工 晶状体 观察 j
险。而复合式 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调节眼外引 流量, 从而控 制 眼压 。通过 复习文献 和总结本组 近绝 对期 青光 眼的治疗
应 的透明角膜缘处分别 作巩膜瓣可拆调整缝线 , 置的前 经预
房 穿刺 口注入平衡液重建前房 , 调整缝线张力 以产生 适应 的 房 水流出阻力和轻度 的房水渗漏功能 4 术 后处 理 : . 术后患 眼局部滴用 典必 殊及普南扑 灵滴眼 液, 并根 据需要 给予相应处 理。术 后随访 1—1 月 。 2个_ 5 统 计方法 : . 采用 S S 1 . P S 0 0统计 软件包 进行 统计学 处 理 , 检验 以 <00 c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作者单位:350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眼科( 450 吴旭 )武汉大 ;
吴旭
对接 近失 明的晚期青光 眼 3 例 ( 4只 眼 ) 以中心视力 1 3 , 00 .5或视野小于 1。 O 为标准 , 眼压 多持续 升高 , 眼底视 乳头
杨 安 怀
二、 结果
1 视力 : . 术后 1 2 周 6只 眼视 力均 有不 同程度 提高 ( 6 7. 4 %) 不变 6只 眼 ( 7 6 %) 下降 2只眼 ( . 8 ; 7 , 1. 5 , 5 8 %) 术前 与术后 1周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1=2 4 , <0 0 ) .8 P . 5 ( 1 。术后 随访期 间 ,2只眼视 力无 明显变 化 , 表 ) 3 2只眼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论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论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对此60例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且选为a组,然后再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60例,选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恢复、眼压的恢复和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眼压的控制情况和非功能型滤过泡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2治疗方法a组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首先行球后或球周局部麻醉,应用开睑器开睑,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然后正上方牵引鼻上方巩膜,在角膜上方行半厚巩膜厚度的板层瓣,分离两侧板层瓣以形成巩膜瓣,在巩膜瓣下放置合适剂量的丝裂霉素2~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留的丝裂霉素,进一步分离巩膜瓣,用15°穿刺刀沿平虹膜方向穿刺前房,至房水缓慢放出,以用来降低眼压,此时注意晶体和虹膜尽量不要受到损伤。

切除大小为1mm×2mm左右的小梁组织和周边虹膜,使虹膜见瞳孔圆。

缝合巩膜瓣游离角及其中间部位,通过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观察液体的渗漏情况,根据漏渗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适当后缝合球结膜,然后在球结膜下注射2万u庆大霉素,2.5mg地塞米松,涂抹典必舒眼膏进行绷带包扎。

b组均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术后眼压的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控制在6~1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个月,a组眼压平均控制的(15.02±3.78)mmhg,b组眼压平均控制的(17.62±5.59)mmhg,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起 、弥 散 ;观 察组 术 后3~1个 月 非 功能 性滤 过 泡 ( 2 Ⅲ、 Ⅳ型 ) 发生 率 为24 %,明显低 于 对照 组 ( 93 %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 6 1. 0
义 ( < . )。采 用复 合式 小梁 切 除术治 疗青 光 眼能 主动控 制房 P O0 5
水滤 过量 ,迅 速恢 复和 维持 术后 前房 深度 ,有 效地 减少 术后 浅前 房 的发生 ,该 项改 良技 术操 作简 单 、效果 确切 ,值 得基 层 医院推
组 患者 的术 后前 房形成 情 况要 明显 好于 对 照组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 义 ( < . )。术 后早 期两 组相 比观察组 滤过 泡较 对 照组 明显 隆 P 00 5
周边虹膜 。恢复巩膜瓣后采用1.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角2 00
针 ,在 巩 膜瓣 两 侧切 口边缘 各 缝合 1 针可 拆 除 的外 置调 节 缝线 。
经 预置 前 房穿 刺 口缓 缓 注入 平衡 盐 溶 液恢 复 前房 。庆大 霉 素2 万
u , 塞米 松2mg g地 结膜 下 注射 。对 照组 采用 常 规 小梁 切 除 。术 ] 后 1 内每 日检查 2 ,于 术 后 2 、1 月 、6 月 、 1 门诊 复 周 次 周 个 个 年 查 ,随访 6 个月 ~1 年。
发 性 青 光 眼3 。平 均 ( 43±36)岁 ,平 均 眼 压 ( 34 ± 眼 5. . 3 .2 1. mm H ( mm Hg 013 P ) 44 8) g1 = .3 3k a。对 照组 4 例 ( 7 ), 8 5, r H ) Sm l g l
3 7 岁 ,平 均 ( 59 . 岁 ;心 力衰 竭病 程 6 4~ 8 5 .±5 2) 个月 一l年 , 4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o e ai e a d ee a e e r ts o u gc lS C E S p r t lv t d t ae s ri a U C S . v n h f
【 bt c】 O j t e T a a e f ay f o pud r e l t y nr t g r a u g o A s at r b c v o v uttt i c m on a c e o ei m ra t a lc - e i e l eo h e c oc t bo c m i tan p y c e e l i n
w r ii e n o su y g o p a d c n r l r u .T e su y g o p w I ef r d o o u d ta e u e my a d t e c n rl e e d vd i t t d r u n o to o p d g h t d r u e p r me c mp n rb c lt o o o t n h o
维普资讯

16・ 6
查. 墨 . 生箜 鲞

Ju aoCicl pt ml 20 .o 1 .o2 orl f li h a o  ̄. 8V 1 6N . n naO h l o 0 .

临床 研 究 ・
复 合 小 梁 切 除 术治 疗 原 发 性 闭角 型 青 光 眼 的 临床 观 察
【 关键词】 复合小梁切除术 ; 青光眼
B 。a gJn Dp r etfO hh m g , la dH si l H annMei l colHuia ,n u 3 0 1 C ia o F n i eat n o p t ̄ doyA i t o t u i dc ho。 ann A h i 2 0 , hn . m f ce pa o f a aS 2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p e s r vs a c i n e c mpi ain e e o s r e fe p r t n Al t ec s sw r ol w d u r3 t 2 mo t s Re u t : r s u e, i l u t a d t o l t sw r b e v d a tro e ai . l h a e e ef l e p f o 1 n h . s l u a y h c o o o o s No p ritn h lo a tro c a e s b ev d e ss t s alw n ei r h mb r wa o s r e .An o tp rt e c mp iai n ic u i g a tro h mb r n a e d p so ea i o l t s n l d n n ei r c a e if mmai n v c o l t , o h p e n o n a d s p e r d atrte t n . o tp r t e ita c l rp e s r ft e 1 a e a o t l d b t e 0 a d 2 y h ma a d c r e ia p ae f r ame t P s ea i nr o u a r s u e o h 4 c s s w s c nr l ewe n 1 n 4 e o v oe mmHg T e vs a c i a e mp o e a d t e oh r h d n h n e Co cu i n T e c mp u d ta e u e t my i ae, . h i l a u t o 2 c s s i r v d, n t es a o c a g . n l so s: h o o n r b c l co s s f u yf h ef cie a d e o o c i r ame t e v c lr ga c ma f t n c n mi n t t n n o a u a l u o . e v e f o s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疗效观察曹志杰;顾丽萍;吴作志;宋小芹;李国星【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8例64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复合式组,28例32眼)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组(传统组,30例32眼)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式组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6%(2/32)显著低于传统组2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术后眼压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手术成功率88%(28/32)显著高于传统组44%(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1%(29/32)显著高于传统组6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32)显著低于传统组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更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作者】曹志杰;顾丽萍;吴作志;宋小芹;李国星【作者单位】215002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眼病组;215002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眼病组;215002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眼病组;215002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眼病组;215002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眼病组【正文语种】中文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8例64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复合式组,28例32眼)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组(传统组,30例32眼)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以及 视 功 能 , 容 易 造 成 眼 神 经 萎缩 、 视 力 减 退 以 及 视野 缩
板 层 巩 膜瓣 , 深及 1 / 3 ~ 1 / 2巩膜 , 分离至角膜内 1 mm 处 。
O . 2 mg / ml 丝 裂 霉 素棉 片放 在瓣 下 ,放置 时 间为 3 ~ 5 ai r n,
底 的结 膜 瓣 . 烧 灼 止血 . 以角 膜缘 为基 底 作 2 mmx 4 m m 的

医护 论 坛 ・
经过 治疗 后 眼压 为 1 O ~ 2 1 mm H g的患者 占 1 3 4眼 , 眼
2 0 1 3年 1 0月第 2 O卷第 2 9期
【 中图分类号】 R 7 7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 1 0 ( b ) 一 0 1 9 5 — 0 2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mp o u n d t r a b e c u l e c t o my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g l a u c o ma
2 0 1 3 年 1 0 月 第 2 O 卷 第 2 9 期
・医护论 坛 ・
复合 式小 梁切 除术治疗 青光 眼的临床分析
樊 江 波
江西 省修 水 县第 一人 民 医 院眼科 , 江西修 水
3 3 2 4 0 0
【 摘 要1目的 探 讨 复 合 式 小 梁 切 除术 治 疗 青 光 眼 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对 本 院 2 0 1 0年 6月~ 2 0 1 3年 2月 收 治 的
【 Ke y wo r d s 】 C o mp o u n d t r a b e c u l e c t o m y ; G l a u c o ma ;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100例临床论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100例临床论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100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59-01【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手术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10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5.9%,功能型滤过泡为88.2%,术后眼压在2.79kpa以下占86.3%,未观察到明显并发症。

结论:复合式小梁根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有效的挽救和保留患者的视功能。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青光眼临床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了一些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

但降眼压效果确有所降低,为了减少术后早期及后期并发症,提高长期眼压控制的成功率,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100只眼),随机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简称实验组48例,51只眼),单纯小梁切除术组(简称对照组48例,49只眼),男43例(44只眼),女53例(56只眼),年龄21~65岁,平均49.5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5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38只眼),原发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3例(25只眼),青光眼二次手术患者2例(2只眼),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

1.2 手术方法1.2.1 单纯小梁切除术手术纤维下2%利多卡因12:00方位球结膜下侵润麻醉,作易12:00方位角巩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巩膜充分止血,作角膜缘为基底、1/2巩膜厚度、4mm×4mm方形巩膜瓣,切除巩膜瓣下角膜小梁组织1mm×1.5mm,宽基底中变虹膜切除,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侧顶部2针,10-0尼龙线间断缝合tenon 囊,8-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结膜切口。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全科临床论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刘向东,周晓东,刘湘萍【摘要】目的观察在经典小梁切除术中运用可调节缝线联合羊膜移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93例(128眼)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1/2 3/4象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64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45例(64眼),仅行经典小梁切除术。

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视力及并发症。

结果眼压:观察组完全成功58眼,条件成功5眼,失败1眼,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完全成功42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16眼,总有效率为7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P<0.05)。

滤过泡:观察组48眼Ⅰ型,9眼Ⅱ型,6眼Ⅲ型,1眼Ⅳ型,功能性滤过泡89.1%;对照组29眼Ⅰ型,10眼Ⅱ型,19眼Ⅲ型,6眼Ⅳ型,功能性滤过泡60.9%。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0级部分(56.3%)同对照组(3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少。

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提高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可调节缝线;羊膜;闭角型青光眼【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50-03Clinic Observation of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 LIU Xiang-dong,ZHOU Xiao-dong,LIU Xiang-pi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Hengyang Central Hospital,Hengyang421001,Hu’nan,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surgery of classic trabeculectomy with adjustable suture and amniotic membrane implantation(Compound trabeculectomy)on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Methods This study comprised ninety-three patients(128eyes)that had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1/2-3/4quadrant angle being closed due to different causes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10and January2011.Forty-eight patients(64eyes)and forty-five patients(64eyes)were randomly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the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lassic trabeculectomy alone,respectively.Postoperatively,th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filtering bleb mor-phology,visual acuit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The follow-up time was at least12months after surgery.Results IOP of58eyes,5eyes and1eye achieved complete success,conditional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pectively,andthe total success rate was98.4%.IOP of42eyes,6eyes and16eyes achieved complete success,conditional success and failurei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and the total success rate was75%.The difference of IOP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5.89,P<0.05).48eyes,9eyes,6eyes and1eye formed typeⅠ,Ⅱ,ⅢandⅣfiltering ble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pectively,and the formation rate of functional filtering bleb was89.1%.29eyes,10eyes,19eyes and6eyes formed typeⅠ,Ⅱ,ⅢandⅣfiltering bleb i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and the formation rate of functional filtering bleb was 60.9%.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5.07,P<0.05).The rate of grade0visual acuity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56.3%and34.4%,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χ2=6.18,P<0.05).There were less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might effectively increas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with less complications.【Key words】Trabeculectomy;Adjustable suture;Amniotic membrane;Angle-closure glaucoma青光眼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和手术治疗,而后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小梁切除术,其原理是建一条流出眼外的永久性房水滤过通道以维持房水循环的生理平衡[1],但手术远期效果不甚理想。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薄Tenon囊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薄Tenon囊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薄Tenon囊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术对薄Tenon囊青光眼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63例(63眼)Tenon 囊薄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酌情应用丝裂霉素,术后密切观察,必要时早期针拨断线,观察术后早期前房形成、滤过泡、眼压情况,及随访6个月的远期疗效。

结果术后1个月,成功60例(95.24%),其中应用丝裂霉素者31例(93.94%),未应用丝裂霉素者29例(96.6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形成Ⅰ型滤过泡患者中应用丝裂霉素者7例(21.21%),未应用丝裂霉素者1例(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ype Ⅰfiltering blebs were observed in 7 cases (21.21%)with Mitomycin,and 1 case (3.33%)without Mitomyci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21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予适度眼球按摩;经按摩后眼压不能降至正常、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滤过泡平坦者直接断线;经按摩后眼压下降、前房变浅、滤过泡隆起者观察,次日如前房基本恢复正常深度、滤过泡仍扁平、眼压升高者直接断线。

1.4 浅前房的分级临床上常采用Spaeth分级法[2],浅Ⅰ度:中央前房形成,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相接触;浅Ⅱ度:除瞳孔区外,全部虹膜面均与角膜内皮相贴;浅Ⅲ度:前房消失,晶状体前囊和全部虹膜面均与角膜内皮相贴。

1.5 滤过泡形态观察滤过泡依照Kronfeld分型法[3]:Ⅰ型为微小囊泡型,Ⅱ型为扁平弥散型,Ⅲ型为瘢痕型,Ⅳ型为包囊型;其中,Ⅰ型和Ⅱ型为功能滤过泡,Ⅲ型和Ⅳ型为非功能滤过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8-08T17:20:29.4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作者:李静
[导读] 青光眼可导致病理性高眼压、视野缺损、持续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眼部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李静
(溧阳市南渡镇中心卫生院江苏常州 213371)
【摘要】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8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3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的痊愈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浅前房发生率、脉膜脱离率、术后总并发症率也均明显更低(P<0.05)。

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111-02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眼科疾病,该病可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性损伤[1],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对于各类青光眼具有确切疗效,为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特作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间78例青光眼实施小梁切除术的患者。

所选对象均为青光眼单只患眼病例,根据所选择的术式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42例行复合式切除术,男28例,女14例;年龄在28~65岁间,平均(42.3±2.3)岁;病程3月~3年,平均(1.1±0.3)年。

对照组36例行单纯切除术,男24例,女12例;年龄在27~63岁间,平均(42.0±1.8)岁;病程4月~3年,平均(1.0±0.4)年。

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1.2.1手术方法
(1)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入室后对患者眼部实施局部麻醉,以患者角膜边缘为模型做0.3cm×0.3cm大小的梯状巩膜瓣,分别从3点钟方向、9点钟方向实施前房穿刺,穿刺后将合适浓度、浸泡充分的MMC(最低髓浓度)棉片置于患者巩膜下3min,后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巩膜、前房,随后切除小梁组织、修复虹膜及周边组织、从巩膜瓣顶部进针,使用可调缝线缝合巩膜并固定、结扎于结膜外部,术中应注意结扎不得过紧以防止影响滤泡形成。

(2)对照组:本组麻醉方法、小梁组织切除过程、缝合结扎操作同观察组,但本组仅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未应用MMC棉片及可调缝针。

1.2.2 观察指标
(1)疗效:术后3月对两组患者实施复查,根据视力恢复情况,将手术效果分成痊愈(与术前基线值相比,眼压降低10mm Hg及以上,国际标准测试视力值>0.2,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好转(眼压降低5~10mm Hg,且最高值≤21mm Hg,国际标准测试视力值在0.1~0.2间,出现滤过泡)、无效(未能达到痊愈、好转标准)三种,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滤过泡:采用Kronfeld分级法[2],术后3月根据患者眼部过滤泡的结构、形态将滤过泡分为I型(微囊状薄壁隆起泡)、Ⅱ型(弥漫状扁平隆起)、Ⅲ型(隆起不明显、与结膜、巩膜粘连)、IV型(局部高度隆起),其中I型、Ⅱ型过滤泡为功能性滤过泡,有助于视力恢复。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对比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数±标差)分别作χ2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分析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显示,术后3月,观察组的痊愈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
2.2 术后并发症
在术后随访3月期间,观察组出现浅前房2例(占4.76%)、脉膜脱离0例(占0.00%),总体并发症率仅为4.76%(2/42);对照组出现浅前房10例(占27.78%)、脉膜脱离4例(占11.11%),并发症率38.89%(14/36),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脉膜脱离率、术后总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S对照组,浅前房率:χ2=7.888,P=0.005;脉膜脱离率:χ2=4.919,P=0.026;并发症率:
χ2=13.846,P=0.000),P<0.05。

3.讨论
青光眼可导致病理性高眼压、视野缺损、持续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眼部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提示,高眼压是影响青光眼疗效的关键因素,小梁切除术则对眼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该术式对青光眼的疗效、手术安全性也显著强于药物治疗、激光治疗[3]。

临床上,小梁切除术也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类型青光眼的经典术式。

然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单纯切除术)在临床应用当中容易导致滤过泡细胞增生、瘢痕、水肿等并发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巩膜中置入了MMC棉片、应用了可
调节缝线,使术后前房深度的维持、选择性拆线成为可能,这也使复合式切除术在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4]。

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单纯式小梁切除术(P<0.05)。

综上所述,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善善,崔巍.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 2015,15(5):832-835.
[2]刘娟,冯天玉.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包裹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06(13):84-85.
[3]李伟.体位改变对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波动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 2015, 15(2):301-303.
[4]尹宝存.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3):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