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毒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ontents
1 2 3 4 5 6
www.swu.edu.cn
简 危 分
介 害 类
理化性质 作用机理及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一、简
介
•贝类本身并不产生毒性物质,但通过摄入毒性海 藻或与藻类共生时,就变成毒化的生物体,使食 用贝类者发生中毒。 •贝类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的 •威胁人类的健康 威胁人类的健康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swu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毒性及特征 毒性及特征
各衍生物之间的毒性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毒性顺序是:氢 甲酰基类>脱氨甲酰基类>N一磺酰胺甲酰基类。 STX的毒性很强,腹腔注射小鼠LD50为9-11.6ug/kg PSP使人中毒的范围为:600~5000Mu,对人的致死量为 3000~30000Mu。 贝类组织具有能对毒素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不同种贝类对PSP的累积和排除情况差别很大,扇贝、贻 贝具有中毒早、毒素吸收率高,累积毒性水平高且排毒快。 PSP主要集中在贝类的内脏中,消化腺中毒素含量最高。
www.swu.edu.cn
三、分
类
根据贝类毒素的毒性机制分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DSP) 失忆性贝类毒素中毒(ASP) 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NSP)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麻痹性贝毒PSP 麻痹性贝毒
PSP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 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一种贝毒 麻痹性毒素因能导致外周神经肌肉系统麻痹为主要中 毒症状而得名 麻痹性贝类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含有PSP的双壳贝类 水产品引起,这些贝类通过滤食摄入大量浮游生物中 的有毒双鞭甲藻,在体内蓄积毒素
www.swu.edu.cn
DSP的致病机理及症状
机理: 机理:主要在于其活性成分OA能够抑制细胞质中磷 酸酶的活性,导致蛋白质过磷酸化,从而对生物的 多种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症状:作用于人体的酶系统,对细胞蛋白磷脂酶有 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使人肠道发炎引起腹泻。症 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特点是潜伏期短,进食后0.5-4h即可发病,几乎不 发热,不需特殊治疗3-4天后即可痊愈。其症状的轻 重与摄入毒素量的多少成正比。
www.swu.edu.cn
腹泻型贝毒DSP 腹泻型贝毒
DSP的毒性及特性 的毒性及特性
OA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60ug/kg,使小鼠或其他 动物发生腹泻,是肿瘤促进剂。PTX小鼠的LD50为 16~17ug/kg,主要使肝损伤。扇贝毒素小鼠LD50为 100ug/kg,主要破坏动物的心肌 在日本,贝类被DSP毒化时间为4~8月,在6月;在我国 ,DSP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黄海、渤海贝类产区,夏 季最多
www.swu.edu.cn
PSP致病机理及症状
机理:通过阻断兴奋,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影响和阻止Na+ 向细胞内流动,从而无法形成正常的动作电位,进而抑制神 经传导,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症状:嘴唇周围有刺痛感或麻木感,并逐步扩展到面部和颈 部,手指和足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晕眩、恶心、呕 吐、腹泻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 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全身虚弱无力,呼吸稍感困难,心 跳加快等;病危者:肌肉麻痹,明显地出现呼吸困难,感觉 窒息甚至有的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DSP结构 结构 腹泻性贝毒
一类具有聚醚类或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分为以下三组: a.酸性成分:软海绵酸(OA)及其天然衍生物鳍藻毒素1-3; b.中性成分:聚醚内酯融合物-蛤毒素(PTX); c.其他成分贝毒:硫酸盐化合物-扇贝毒素(YTX)及其衍生 物45-OH 扇贝毒素。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DSP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OA一类具有多个环状醚的脂肪酸衍生物,无色晶体, 能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紫外线不吸收,对一般加热较为稳定,主要作用于酶 系统。 轮状鳍藻毒素DTX1白色无定形固体,在酸性和碱性溶 液中不稳定 蛤毒素PTX1白色晶体,扇贝毒素PTX2白色固体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ions,DPS)是 海洋中藻类或微生物产生的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 被贝类滤食后在其体内性质非常稳定,人类误食会产生 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效应,因此而得名 导致DSP中毒的主要是双壳贝,其中紫贻贝最易被毒 化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主体结构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一类烷基氢化嘌呤化合物; 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吸水固体,部分溶于甲醇和酒精,不 溶于大多数非极性溶剂如乙醛、石油醚;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毒性消失; 毒素遇热稳定; 不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结构 结构
一类四氢化嘌呤化合物,根据基团相似性分为: a.氨基甲酸酯类毒素,包括石房蛤毒素(STX),新石房 蛤毒素(neoSTX),膝沟藻毒素(GTX1-4); b.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包括GTX5,GTX6,C1-4 c.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cSTX,dcnoSTX,dcGTX1-4 d.N-羟基类毒素,包括hySTX和hyneoSTX
www.swu.edu.cn
贝类毒素中毒防治
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赤潮的发生频率,从而减少贝 类毒素的污染; 赤潮期间禁止销售贝类,贝类被毒化期间尽量不食 用贝类; 将感染的贝类置于清水中使其自净; 烹饪时尽量用油炸法烹调,能有效减弱贝类毒素的 毒性 ; 在食用贝类时,尽量不食用内脏跟胰腺。
www.swu.edu.cn
1 2 3 4 5 6
www.swu.edu.cn
简 危 分
介 害 类
理化性质 作用机理及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一、简
介
•贝类本身并不产生毒性物质,但通过摄入毒性海 藻或与藻类共生时,就变成毒化的生物体,使食 用贝类者发生中毒。 •贝类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的 •威胁人类的健康 威胁人类的健康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swu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毒性及特征 毒性及特征
各衍生物之间的毒性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毒性顺序是:氢 甲酰基类>脱氨甲酰基类>N一磺酰胺甲酰基类。 STX的毒性很强,腹腔注射小鼠LD50为9-11.6ug/kg PSP使人中毒的范围为:600~5000Mu,对人的致死量为 3000~30000Mu。 贝类组织具有能对毒素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不同种贝类对PSP的累积和排除情况差别很大,扇贝、贻 贝具有中毒早、毒素吸收率高,累积毒性水平高且排毒快。 PSP主要集中在贝类的内脏中,消化腺中毒素含量最高。
www.swu.edu.cn
三、分
类
根据贝类毒素的毒性机制分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DSP) 失忆性贝类毒素中毒(ASP) 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NSP)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麻痹性贝毒PSP 麻痹性贝毒
PSP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 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一种贝毒 麻痹性毒素因能导致外周神经肌肉系统麻痹为主要中 毒症状而得名 麻痹性贝类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含有PSP的双壳贝类 水产品引起,这些贝类通过滤食摄入大量浮游生物中 的有毒双鞭甲藻,在体内蓄积毒素
www.swu.edu.cn
DSP的致病机理及症状
机理: 机理:主要在于其活性成分OA能够抑制细胞质中磷 酸酶的活性,导致蛋白质过磷酸化,从而对生物的 多种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症状:作用于人体的酶系统,对细胞蛋白磷脂酶有 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使人肠道发炎引起腹泻。症 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特点是潜伏期短,进食后0.5-4h即可发病,几乎不 发热,不需特殊治疗3-4天后即可痊愈。其症状的轻 重与摄入毒素量的多少成正比。
www.swu.edu.cn
腹泻型贝毒DSP 腹泻型贝毒
DSP的毒性及特性 的毒性及特性
OA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60ug/kg,使小鼠或其他 动物发生腹泻,是肿瘤促进剂。PTX小鼠的LD50为 16~17ug/kg,主要使肝损伤。扇贝毒素小鼠LD50为 100ug/kg,主要破坏动物的心肌 在日本,贝类被DSP毒化时间为4~8月,在6月;在我国 ,DSP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黄海、渤海贝类产区,夏 季最多
www.swu.edu.cn
PSP致病机理及症状
机理:通过阻断兴奋,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影响和阻止Na+ 向细胞内流动,从而无法形成正常的动作电位,进而抑制神 经传导,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症状:嘴唇周围有刺痛感或麻木感,并逐步扩展到面部和颈 部,手指和足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晕眩、恶心、呕 吐、腹泻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 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全身虚弱无力,呼吸稍感困难,心 跳加快等;病危者:肌肉麻痹,明显地出现呼吸困难,感觉 窒息甚至有的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DSP结构 结构 腹泻性贝毒
一类具有聚醚类或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分为以下三组: a.酸性成分:软海绵酸(OA)及其天然衍生物鳍藻毒素1-3; b.中性成分:聚醚内酯融合物-蛤毒素(PTX); c.其他成分贝毒:硫酸盐化合物-扇贝毒素(YTX)及其衍生 物45-OH 扇贝毒素。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DSP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OA一类具有多个环状醚的脂肪酸衍生物,无色晶体, 能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紫外线不吸收,对一般加热较为稳定,主要作用于酶 系统。 轮状鳍藻毒素DTX1白色无定形固体,在酸性和碱性溶 液中不稳定 蛤毒素PTX1白色晶体,扇贝毒素PTX2白色固体
www.swu.edu.cn
腹泻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ions,DPS)是 海洋中藻类或微生物产生的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 被贝类滤食后在其体内性质非常稳定,人类误食会产生 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效应,因此而得名 导致DSP中毒的主要是双壳贝,其中紫贻贝最易被毒 化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主体结构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一类烷基氢化嘌呤化合物; 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吸水固体,部分溶于甲醇和酒精,不 溶于大多数非极性溶剂如乙醛、石油醚;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毒性消失; 毒素遇热稳定; 不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
www.swu.edu.cn
麻痹性贝毒
PSP结构 结构
一类四氢化嘌呤化合物,根据基团相似性分为: a.氨基甲酸酯类毒素,包括石房蛤毒素(STX),新石房 蛤毒素(neoSTX),膝沟藻毒素(GTX1-4); b.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包括GTX5,GTX6,C1-4 c.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cSTX,dcnoSTX,dcGTX1-4 d.N-羟基类毒素,包括hySTX和hyneoSTX
www.swu.edu.cn
贝类毒素中毒防治
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赤潮的发生频率,从而减少贝 类毒素的污染; 赤潮期间禁止销售贝类,贝类被毒化期间尽量不食 用贝类; 将感染的贝类置于清水中使其自净; 烹饪时尽量用油炸法烹调,能有效减弱贝类毒素的 毒性 ; 在食用贝类时,尽量不食用内脏跟胰腺。
www.s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