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立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政治者国家〞。
下述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忆?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发生时间最晚的是( )3.1953年中共山西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B.进展民主训练,理论新民主主义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4.有这样一首长诗:“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 ) A.1954年宪法 B.?共同纲领?C.1982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根底,又是共同纲领的开展。
〞这部宪法的“开展〞主要表达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C.以工农联盟为根底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6.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这主要是因为( )7.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8.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宏大的民主选举运动的局部数据。
这次选举是为了召开(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A.所表达的社会主义的原那么 B.制定机构不同C.所表达的人民民主的原那么 D.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目录和重难点[教材]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推行郡县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重点: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难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重点:罗马汉的内容难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和掌握难点:依照学生的现有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重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以学生现在的水平,对“分权与制衡”、“邦联体制”、联邦体制的理解。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掌握。
难点:“艰难的法兰西共和道路”的历史进程;对三权分立的理解和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体现;“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必修一历史第20课知识点总结
小结第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中共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筹建新中国。
八大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农工党(农工党)、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九三学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2、形成标志: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大会内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纲领规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性质),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改北平为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大星是中国共产党,小星是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和代国歌。
(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4)确立公元纪年法。
(5)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1954年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3、发展①1954年后,成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②1956后,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四大班子”政府、市委、人大、政协)③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4、作用: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舞台。
5、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是大合唱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6、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①结束了帝、官、封的压迫,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岳麓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了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化为现实。
本单元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生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历史变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第一目“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讲十月革命的背景,强调新的政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第二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介绍革命的过程,贯穿战争引发革命的思想。
第三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讲述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情况及其政治经济措施,介绍十月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本课应注意突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不绝于耳。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接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宜注意多从现实问题入手,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然后运用问题教学法,最后由学生合作编写顺口溜,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
难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通过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和表格数字,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认识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1、新闻图片导入: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故乡圣彼得堡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2、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第20课nbsp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人教必修一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石脑中学:郭荣生【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新中国的诞生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和基本任务3.爱国统一战线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民族原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
在课堂上应多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导入新课】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领导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走更长更艰难的道路.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让学生简要介绍产生背景,概括出要点即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奠定理论依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大会。
为什么这么说?(参加阶层广泛)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什么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什么特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还有哪些内容?(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2.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会议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和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可放一段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以加深以下内容的认识(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钟,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⒋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关于其意义,可让学生阅读后概括,可分成"推翻"、"标志"、"进入"三点并掌握.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诞生的世界意义:这是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概括指出:这是因为,中国革命在占人类1/4的国家里取得了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激励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着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可采用录象资料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大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制订宪法的内容、特点和性质。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第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4、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 Crea响 的te、、d按军wi官事th专僚As制制po度制Esve度组a.Sl织的uliad起国teios家来nf、。oorn并”.lNy.以ET警3察.5来C保lie卫nt Pro. 马克C思o为py什rig么ht说2德00意4-2志0帝11国A是sp:os“e P以ty议L会td形. 式 粉饰门面”?
③议会议会由C是成op立年y法男rig机子h构选t 2。举00联产4邦生-2议,01会作1由用A各很sp邦小os代,e表它P组通ty成过Lt,的d.帝法国案
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⑵实行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 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 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德意志诗人席勒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 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说,没有一个城市, 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 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德意志的统一
以下材料均来源于《大国崛起·帝国春秋》解说词。从中概 括德意志统一的原因。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 主义经E济va的lu发ati展on;only.
C经re济at基ed础w:ith工A业sp革os命e.的Sl开ide展s促fo进r .N了E资T本3.5主C义lie的n发t Pro. Copy展rig,ht为2统00一4-提20供11了A物sp质os基e P础ty;Ltd.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研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等重要历史事件。
2.帮助学生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成就,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建、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等。
2.创设虚拟情景,如模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课件,展示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目的和意义。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案例通过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围绕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事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此,案例设计应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进行:
1.通过对比旧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突破与进步。
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河
西
西
大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河 赤 水
康
渡
川
泸定桥
安顺场
长
江
金 沙 江
遵义 贵
贵阳
1935.1.
湖 南
江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州 广 西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 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 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 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 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一) 、红军长征: (1)原因: (2)路线: 瑞金 (3)途中功绩: ①遵义会议(1935年): ②《八一宣言》: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4)结果:胜利转移——南转北
会宁
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
甘
三军会师会 肃 宁1936.10
腊子口
吴起镇 1935.10. 黄
二、 夏 :如火如荼——工人运动
开展工人运动 1、中心任务:_____________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邓中夏) 2、最高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要事件:(1922年第一次高潮) 香港海员罢工 起点:_______________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 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九四九年九月六 日,杨虎城和他的 幼子、幼女,他的 秘书宋绮云夫妇和 幼子,在蒋介石亲 自策划下,全部被 惨杀于重庆歌乐山 半山坡上的戴公祠。
杨虎城
五、国共合作抗日
——全民族抗日阶段(1937—1945)
(一)抗战的爆发:七七事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 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 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 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 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思想救国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 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在这
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
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洋时期的社会特点?
孙中山
李烈钧
荣宗敬
荣德生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蔡元培
胡适
革命救国
背景
“宋教仁案” 袁世凯称帝
——《上海妇女志》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
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
上所提出的问题。”
——据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的回忆
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 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1: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2讲:五四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
2013-08-29限时作业
• 1、《53》P108:T1—17
深圳市翠园中学
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 (2012•重庆文综卷•17) 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 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 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 图6中的
• 【解析】C 根据地理知识, ABCD分别是上海、南京、 武昌和南昌。
深圳市翠园中学
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3)原因: A、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主观:共产党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和军队领导权。 • (4)教训:必须坚持党对革命和军队领导权。
深圳市翠园中学
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 (2012•山东文综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 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8年抗战(1年防御、6年相持、1年反攻)
• 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945.10重庆谈判;1946重庆政协;1946年内战爆发
3年内战(1年防御、1年反攻、1年决战)
深圳市翠园中学
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 第一阶段:五四时期(1919—1924)
• 考点1、1919五四运动 • 考点2、1921中共一大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中国共产党
• 预习提示:新民主主义的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五四时期(1919—1924)
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1922中共二大
• 第二阶段: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1924国民党一大;1926北伐;1927反革命政变;
• 第三阶段:国民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高中历史必修一要点总结 (20课——完)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新中国诞生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1)成立新中国条件的成熟:①前提条件:㈠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㈡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②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③人心所向: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
(2)中共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新政协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新中国的诞生:开国大典(时间)(P94 本课引言)3、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⑴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⑵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
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49年9月②人员组成及其反映的新中国民主的特点: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③内容: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的内容: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方针《共同纲领》的性质:临时宪法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政务院总理,决定成立新中国㈢确定国旗、国歌、纪元和首都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临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49——1954年)(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必要的筹备工作。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课件
单元学习指南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注意把握两条线索: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 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 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认识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法制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和重要组成部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 分。 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注意联系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理解经济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充分认识我国政治建设的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 必要性和艰巨性。 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3.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 1954 年宪法 和共同纲领的异同,加深认识。比较新中国的 民主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有何不同,从而加深对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 史意义。
2.创立
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内容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地位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 2.原因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1982 年“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P99)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参政议政:民主党派除履行上述职能外,还直接
参与政权,参与国家和各级政权的事务管理,参与 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条件: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 年9月,、北京)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 (内容、原则、性质). (2)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毛泽东主席、朱德副 主席、刘少奇人大委员长、周恩来总理)
6、发展完善: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八字方针,发展到新阶段
1982年提出与民主党派十六字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 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 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 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 权分立、两院制。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
小结: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主观: 为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民族原则
①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见教材P94页) ②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③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表现: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
意义: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 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政治协商会议与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 (1)政治协商: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
的协商。
监督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国家方 (2)民主监督: 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 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全国人民 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民主集中制 活动原则不同 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 →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 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 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 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 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 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 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人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 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 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 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并对其监督。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见教材P96页
客观: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原因: ②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③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 宪法的性质?
①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3、性质: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 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暂时代行全国人 4、主要职能: 大职能;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治协商、民主 监督、参政议政 5、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确立: 2、意义: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
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
中共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基本的政 党基本的民族制度
探究: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