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目录学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
2、石文:刻在石器 上的文字
(1)我国现存最早的石 刻文字是“石鼓文”。
秦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将整部的儒 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称为“石经”
熹平石经(残 片),现陈列 于西安碑林第 三室
三体石经
开成石经
三、简牍:竹木简和木牍的合称
四、缣帛
3、蝴蝶装
由经折装演变而来。蝴蝶装,
即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 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 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 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 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
大约在北宋,蝴蝶装逐步取 代经折装,成为儒家经典及一 般书记的装订方式。盛行于宋 元时期。
意义:是古典文献呈现出单 页装订成册的形态,与现代意 义的图书册页制度十分接近。
4、包背装
由蝴蝶装演变而来。 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 向外对折,然后再一叶 一叶重叠在一起,用浆 糊粘在一起,装订不在 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 线对面的余纸上。
一般认为包背装起 于元代,明朝中期以前 多用。
与蝴蝶装有何区别?
5、线装 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年间,被洋 装书取代。但至今古书仍用线装。
至雕版印刷通行后,一般称印本书为“版”,写 本书为“本”。
“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 所藏未雕之善本也。——叶德辉《书林清话》卷1。
后来,版本逐渐成为印本书与写本书的合称。
现在所说的“版本”,既包括各种写本、 抄本、稿本,又包括之前出现的竹木简、 缣帛、卷子和其后出现的雕刻本、活字本, 还应包括近现代的铅活字本、影印本,甚 至现代化的缩微胶卷、光盘、电子出版物 等。
把版本和校勘结果 按一定顺序编排
目录学:统括各种版本,辨章学术、考 镜源流,并按一定次序进行揭示和著录
广义上讲,即文献学,研究文
版
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本
的学科
目
录
学
狭义上讲,是历史文献学的一 个分支,研究古籍版本源流和
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两
方面内容:一是历史文献本身, 二是围绕文献开展的各项工作
(1)书口:版心上下各用横线隔出的一小部分(即书籍装 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书口空白的叫白口,宋刻本多 白口;书口中间刻一条细墨线的叫细黑口;刻粗黑线的叫大 黑口或宽黑口;南宋刻本有细黑口,元刻本和成化、弘治以 前的明刻本,多大黑口。
(2)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 ,因似鱼尾而取名,刻于距 版心上边大约1/4处。有时版心上下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 鱼尾,两个为双鱼尾)。鱼尾作用:作为折页的标准。
1、“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 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征之也。
“文献”指典籍与贤才。
2、印刷术发明后,“文献”一词的含义专指典 籍;元代以后,侧重指文字资料。
3、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 ——《辞海》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版本目录学
绪论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三、文献的概念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版本学: 研究版本
类型、源流,鉴别 版本的真伪优劣
校勘学: 通过比照、校正不同版
本的文字,订正篇次等手段,分 析图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努力使图书恢复本来面目。
区分各种版本及其优劣
从字、句上比照各种版本内容的异同
二、古籍版本的形制及有关术语
(一)古籍版式的结构 1、版框
又叫边栏,是书版四周的墨线。单线称 单边,双线称双边。宋刻本多单边,后来 发展成左右双边,再发展为四周双边。
2、版心
是指书页中间折迭的地方(书页两个半页之间、没有正文 的一行),因(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也叫 中缝。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方便查阅、 检索,也常记有书名、朝代、卷数、页码、刻工姓名等内容。 版心对折以鱼尾形图案和口线为标准。
文献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 型载体。
第一章 文献的载体
第一节 文献的载体(一)
——甲骨、金石、简牍、缣帛
一、甲骨
甲骨主要是商代和 周初时期的书写材料。
《铁云藏龟》是我国第 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 骨 文
刘鹗著作《铁云藏龟》
二、金石:青铜器和刻石的总称
1、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钟鼎文。
除了木质之外,版还可以用金质、玉质、石质。 可见,版是古代书写载体的物质形态的称谓。
2、本
书称为“本”,最早出 现在西汉刘向《别录》 中,“一人读书,校其 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曰雠。”
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晋 墓出土的瓷质对书俑
3、“版”、“本”二字合为一词,是在雕版 印刷发明后出现的,始于北宋,最初指雕刻 木版印制而成的书本,以区别于写本、拓本 等。所以版本最初仅指雕版印本。
轴、卷、褾、带
结
尾
(3)相关成语:卷帙浩繁、
信口雌黄
轴
仿 照
开 头
褾 带
பைடு நூலகம்
2、经折装 大约出现于唐代后期。
经折装,即把卷子改成折叠式, 纸仍是连接起来的长幅,但不 是卷起来,而是按一定宽度一 反一正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 子。
经折装主要用于佛经装潢,尤 其是在南宋后,在有其它装帧 形制出现后,佛经仍用折装。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1、读书治学的门径,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 得其门而入”。——清代王鸣盛
2、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可以考察古籍的存废,是整理古籍的工具。 4、有助于其它文献工作的开展。
三、文献的概念
“文献”一词,其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不断演变:
战国帛书
马王堆帛书《老子》
第二节 文献的载体(二)
——纸、电子文献
一、莎草纸
莎草
二、羊皮纸
三、贝叶
贝 多 罗 树
四、纸
卷轴装
经折装
蝴蝶装
线装
包背装
(一)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
1、卷轴装
(1) 纸质文献最早的装 订形式。仿竹木简的存放 形式。盛行于六朝到五代 时期。不过,当今仍存在。
(2)一个卷子包括四部分:
第二章 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版本? 1、版 “判也,从片,反声。”——《说文解字》
“片也,旧作判也,浅人所改,今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判木为片,名之为版”。——朱骏生《说文解字通 训定声》
剖木成片的木头成为版,因版多系木质,遂派生 出“板”字,并与“版”字互为通假
2、石文:刻在石器 上的文字
(1)我国现存最早的石 刻文字是“石鼓文”。
秦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将整部的儒 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称为“石经”
熹平石经(残 片),现陈列 于西安碑林第 三室
三体石经
开成石经
三、简牍:竹木简和木牍的合称
四、缣帛
3、蝴蝶装
由经折装演变而来。蝴蝶装,
即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 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 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 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 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
大约在北宋,蝴蝶装逐步取 代经折装,成为儒家经典及一 般书记的装订方式。盛行于宋 元时期。
意义:是古典文献呈现出单 页装订成册的形态,与现代意 义的图书册页制度十分接近。
4、包背装
由蝴蝶装演变而来。 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 向外对折,然后再一叶 一叶重叠在一起,用浆 糊粘在一起,装订不在 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 线对面的余纸上。
一般认为包背装起 于元代,明朝中期以前 多用。
与蝴蝶装有何区别?
5、线装 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年间,被洋 装书取代。但至今古书仍用线装。
至雕版印刷通行后,一般称印本书为“版”,写 本书为“本”。
“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 所藏未雕之善本也。——叶德辉《书林清话》卷1。
后来,版本逐渐成为印本书与写本书的合称。
现在所说的“版本”,既包括各种写本、 抄本、稿本,又包括之前出现的竹木简、 缣帛、卷子和其后出现的雕刻本、活字本, 还应包括近现代的铅活字本、影印本,甚 至现代化的缩微胶卷、光盘、电子出版物 等。
把版本和校勘结果 按一定顺序编排
目录学:统括各种版本,辨章学术、考 镜源流,并按一定次序进行揭示和著录
广义上讲,即文献学,研究文
版
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本
的学科
目
录
学
狭义上讲,是历史文献学的一 个分支,研究古籍版本源流和
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两
方面内容:一是历史文献本身, 二是围绕文献开展的各项工作
(1)书口:版心上下各用横线隔出的一小部分(即书籍装 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书口空白的叫白口,宋刻本多 白口;书口中间刻一条细墨线的叫细黑口;刻粗黑线的叫大 黑口或宽黑口;南宋刻本有细黑口,元刻本和成化、弘治以 前的明刻本,多大黑口。
(2)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 ,因似鱼尾而取名,刻于距 版心上边大约1/4处。有时版心上下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 鱼尾,两个为双鱼尾)。鱼尾作用:作为折页的标准。
1、“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 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征之也。
“文献”指典籍与贤才。
2、印刷术发明后,“文献”一词的含义专指典 籍;元代以后,侧重指文字资料。
3、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 ——《辞海》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版本目录学
绪论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三、文献的概念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版本学: 研究版本
类型、源流,鉴别 版本的真伪优劣
校勘学: 通过比照、校正不同版
本的文字,订正篇次等手段,分 析图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努力使图书恢复本来面目。
区分各种版本及其优劣
从字、句上比照各种版本内容的异同
二、古籍版本的形制及有关术语
(一)古籍版式的结构 1、版框
又叫边栏,是书版四周的墨线。单线称 单边,双线称双边。宋刻本多单边,后来 发展成左右双边,再发展为四周双边。
2、版心
是指书页中间折迭的地方(书页两个半页之间、没有正文 的一行),因(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也叫 中缝。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方便查阅、 检索,也常记有书名、朝代、卷数、页码、刻工姓名等内容。 版心对折以鱼尾形图案和口线为标准。
文献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 型载体。
第一章 文献的载体
第一节 文献的载体(一)
——甲骨、金石、简牍、缣帛
一、甲骨
甲骨主要是商代和 周初时期的书写材料。
《铁云藏龟》是我国第 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 骨 文
刘鹗著作《铁云藏龟》
二、金石:青铜器和刻石的总称
1、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钟鼎文。
除了木质之外,版还可以用金质、玉质、石质。 可见,版是古代书写载体的物质形态的称谓。
2、本
书称为“本”,最早出 现在西汉刘向《别录》 中,“一人读书,校其 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曰雠。”
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晋 墓出土的瓷质对书俑
3、“版”、“本”二字合为一词,是在雕版 印刷发明后出现的,始于北宋,最初指雕刻 木版印制而成的书本,以区别于写本、拓本 等。所以版本最初仅指雕版印本。
轴、卷、褾、带
结
尾
(3)相关成语:卷帙浩繁、
信口雌黄
轴
仿 照
开 头
褾 带
பைடு நூலகம்
2、经折装 大约出现于唐代后期。
经折装,即把卷子改成折叠式, 纸仍是连接起来的长幅,但不 是卷起来,而是按一定宽度一 反一正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 子。
经折装主要用于佛经装潢,尤 其是在南宋后,在有其它装帧 形制出现后,佛经仍用折装。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1、读书治学的门径,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 得其门而入”。——清代王鸣盛
2、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可以考察古籍的存废,是整理古籍的工具。 4、有助于其它文献工作的开展。
三、文献的概念
“文献”一词,其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不断演变:
战国帛书
马王堆帛书《老子》
第二节 文献的载体(二)
——纸、电子文献
一、莎草纸
莎草
二、羊皮纸
三、贝叶
贝 多 罗 树
四、纸
卷轴装
经折装
蝴蝶装
线装
包背装
(一)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
1、卷轴装
(1) 纸质文献最早的装 订形式。仿竹木简的存放 形式。盛行于六朝到五代 时期。不过,当今仍存在。
(2)一个卷子包括四部分:
第二章 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版本? 1、版 “判也,从片,反声。”——《说文解字》
“片也,旧作判也,浅人所改,今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判木为片,名之为版”。——朱骏生《说文解字通 训定声》
剖木成片的木头成为版,因版多系木质,遂派生 出“板”字,并与“版”字互为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