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目录学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目录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书目:书目又称目录,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P1)第二章1.《别录》和《七略》(1)我国第一部综合性提要目录:刘向历时19年而成的《别录》(2)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刘歆所著之《七略》,共分辑略、六艺略(以古书对象分)、诸子略(以思想系统分)、诗赋略(以体裁分)、兵书略(以作用分)、数术略(以职业分)、方技略(兼采体裁、作用)等部分,其中辑略为诸略之总要,实际类分图书的是其他六略。

(3)六艺略:六艺略是刘歆《七略》中的一略,讲儒家的经典文献具体细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4)刘向校书分四步:其一,广罗异本,相互补交其二,条别篇章,确定书名与篇名卷数或篇数其三,校勘脱文脱简,写成定本其四,提要钩玄,撰写叙录2.《中经新簿》(P36)《中经新簿》也称《晋中新簿》,是目前确知的我国第一部采用四部分类法的目录。

其类目如下: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诸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3.首次采用千字文分类的目录《文渊阁书目》,从千字至往字,凡20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共50厨。

(P41)4.《四库全书总目》(P42)《四库全书总目》以经史子集四部为纲,每部又分若干类,计经部十类、史部十五类、子部十四类、集部五类,形成一个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子目的比较符合当时图书情况和学术特点的分类体系。

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今书目分类的成就。

《总目》对传统类目有继承,增设了一些新的细类,如史部增设史评,收《史通》等著作;增设政书类收《通典》等著作;增设纪事本末收《通鉴纪事本末》等著作。

在类目排序上,也有思考,如儒、兵、法之后即为农、为医。

对于这些增设调整,《总目》在凡例、总序、小序乃至提要按语仲都有所论述。

版本目录学(全套课件221P)

版本目录学(全套课件221P)

铭文32 行499 字,乃 现存最 长的铭 文。
2、金文图片
毛 公 鼎
•西周晚期 毛公鼎高53.8厘米,腹 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 公斤 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 耳,叁蹄足。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 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 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 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 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 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本章内容: 1、了解文献的几种载体的相关知识; 2、纸质文献的装帧形式的演变;
一、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1、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相关知识 1899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 阳小屯村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 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 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 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 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 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 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 《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 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 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 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 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甲骨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 。 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 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 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 骨。 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 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 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 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 “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 兆的样子。
甲骨文的研究情况: 甲骨文于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 为“甲骨文之父”。后为刘鹗(字铁云) 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为著录 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后罗振玉、王国维 等陆续搜求整理,董作宾、郭沫若等贡献 亦多。罗、王、董、郭合称“甲骨四大 家”,亦称“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 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堂 堂堂堂,郭董罗王”。

目录学(重点)

目录学(重点)

第一章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具体而言,包含文献揭示方法的研究与古典目录内容研究。

目录学: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书目:又称目录,他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属于二次文献古代书目类型:官修书目,史志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古籍版本目录,宗教目录。

现代书目类型: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个人著述书目,推荐书目 官修书目:官府主持编写的图书目录,一般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史志目录:中国古代正史、其他史书及地方志中的目录。

私人目录:个人主持编写的目录,多在个人藏书基础上编制而成,也有汇集相关目录成书。

古籍版本目录:对古籍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子进行记录评价的图书目录。

国家书目:全面等级与报道一个国家近期或往昔出版物的文献总目。

联合目录:揭示和报导若干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地方文献目录:全面揭示与报导某一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文献的书目。

个人著述书目:记载作者的著述或兼收他人评价作者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

推荐书目:针对特定的读者、采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图书,推荐给毒蛇的书目,包括选读书目、导读书目等。

目录工作:通过查找,著录,部次,评价,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等全部活动。

目录学研究对象: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1.图书说: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科学,目录学别的研究对象是图书或出版物,只是有的人主张单纯地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有的人则强调在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的同时,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发,着重研究图书的内容。

2.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书目,将目录学局限于书目索引编制的方法学和技术学。

目录学背诵提纲

目录学背诵提纲

⽬录学背诵提纲第⼀章⽬录学基本理论1.书⽬:书⽬⼜称⽬录,它是著录⼀批相关⽂献,按照⼀定次序编排组织⽽成的⼀种揭⽰和报导⽂献信息的⼯具。

2.书⽬⼯作:⽬录⼯作是⼀个⼴义的概念。

⽬录⼯作就是通过查寻、著录、部次、评价、揭⽰和报道⽂献的信息,提供书⽬情报服务等全部活动。

3.⽬录学:⽬录学是研究⽬录⼯作形成和发展的⼀般规律(即研究书⽬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

4.⽬录学的研究对象⽬录学的研究对象(1)图书说持这派论点的⼈认为⽬录学是研究图书的⼀门科学。

这种论点渊源较早,是国内外影响最⼴泛的⼀种传统看法。

(2)⽬录说持这派论点的⼈认为⽬录学研究对象是书⽬。

持这派论点的⼈将⽬录学局限于研究书⽬索引编制的⽅法学和技术学。

(3)图书和⽬录说这派论点的⼈认为,当代⽬录学的任务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推荐好书,指导阅读;当代⽬录学的研究对象⾸先是图书,其次是书刊⽬录。

(4)关系说这派论点的⼈有两种说法,⼀种认为,⽬录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活中纪录图书与利⽤图书的关系;另⼀种则认为⽬录学是研究认识与揭⽰图书的律的科学。

(5)⽭盾说这派论点的⼈认为,⽬录学是研究书⽬⼯作形成和发展的⼀般规律的科学。

⽬录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录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盾,这⼀基本⽭盾就是科学地揭⽰和有效地报道⽂献信息与⼈们对他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盾。

(6)⽬录事业说即认为⽬录事业是⽬录学的研究对象。

5.⽬录学的学科基点与内容范围学科基点:书⽬情报,是关于⽂献的知识和效⽤的信息集合,认为科学的揭⽰和有效的报道⽂献的信息与⼈们对⽂献信息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盾是⽬录学领域⾥诸⽭盾现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盾。

6. ⽬录学的性质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录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之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

我国⽬录学是⼀门具有⼴泛社会基础的学科,他在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与⽂献紧紧相联,与学术研究密不可分,⾃古以来就吸引着⼴⼤的⽂史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们从事⽬录学研究。

下编第十一章 目录学

下编第十一章 目录学

(2)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 东晋,著作郎李充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 沿袭四分法,但对四部次序作了调整。 据《文选•王文宪集序》注引臧荣绪《晋书》 云: “李充字弘度,为著作郎。于时典籍混乱, 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为四部,甚有条贯, 秘阁以为永制。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 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七略》的目录分类方法为后学创立了 规范,可以说是我国目录学的开始。
2、四分法 魏晋时期,图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经过 汉魏之际的动乱,图书经历了聚散,需要重新 整理编目,二是有些图书状况发生了变化,史 籍增多,原来附目地位很难适应,必须加以调 整。所以六分法开始向四分法转变。 (1)西晋荀勗《中经新簿》 四分法始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
我国最早的目录是《易传》中的《序卦 传》,它编次汇总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司马迁 的《太史公自序》也是《史记》的目录。清卢 文弨《钟山札记》:“吾以为《易》之《序卦 传》,非即六十四卦之目录欤?”余嘉锡《目 录学发微》也说:“目录之作,莫古于斯矣。” 唐以前,一书的目录一般是放在书尾的, 以对各篇加以说明。唐初,为了检阅的方便, 便将目放在书前,而录则省略,变成有目无录, 逐成今天的样式。
(3)刘向、刘歆虽在从事目录学工作,但 “目录学”之名却始于宋代 北宋初年苏象先的《苏魏公谭训》卷四载: “祖父(苏颂)谒王原叔(洙),因论政事。 仲至(王钦臣)侍侧,原叔令检书史,指之曰: 此儿有目录之学。” 宋代的目录学工作很有成绩,表现在: 一是出现一些著名的官私目录。晁公武的 《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尤袤的《遂初堂书目》 。 二是开展了目录学的理论研究。郑樵的《通 志•校雠略》就是目录学理论研究的名著。
4、现代分类法
20世纪以来,图书分类法有了新突破,一些 以现代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产生了。 (1)美国杜威的十进分类法 1910年,孙毓修将“杜威的十进分类法 ” 首先介绍到我国。 该法把全部学科知识分为九类,以1—9序号 代表。属于综合类的图书不便归类,则另立一 类,以0代表,共形成十大类。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知识重点第一部分:1、目录学的内容体系:①关于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的概念、术语及其规范化,目录学的对象、任务、内容范围,目录学的学科性质、发展规律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②关于文献的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文献的社会作用、怎样认识和熟悉文献、揭示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文献的编排与组织文献的报道。

③关于书目、索引类型及其编纂法的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索引类型划分的原则、书目索引种类的系列化,各种类型书目索引的职能、书目编纂法、索引编制法、文摘编制法。

④关于读者书目情报需求特点与书目情报服务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读者书目情报需求的特点、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和组织、书目情报服务的社会效果、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⑤关于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的意义与内容、书目工作的地区和协作、系统协作和全国协作网的建立、书目工作管理体制、书目工作人才管理、书目工作效果反馈的研究等。

⑥关于国内外目录学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国内目录学的发展现状、国内外目录学发展方向、国内外目录学研究成果评价、著名目录学家的介绍等。

⑦关于中国目录学遗产的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对中国目录学遗产继承的态度、目录学遗产的整理与利用、目录学说主要流派与观点的评论,主要目录学家的研究等。

⑧关于目录学方法的研究。

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知识数学化、目录学应用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书目计量、书目控制、比较目录学的建立等。

2、书目及书目工作的概念:书目:目录又称书目,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工作:进行目录组织管理的全部活动;包括微观目录工作(具体目录的编制)和宏观目录工作或目录事业(一个书目机构、一个地区、国家,以到国际范围的目录编制活动的组织、计划与协调等)3、书目的本质:书目的本质是各类型书目共同的最根本的特征,即书目与其它工具书的区别;书目的本质是抽象的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书目控制:微观控制是指从具体的文献出发,通过编目系统或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文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控制。

包括著录控制,规范控制,标引控制。

宏观控制是对文献流的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包括书目情报流控制和书目情报源控制文献报导:将有关各种情报源的信息,及时地、准确地通报给学者、专家或读者,以便文献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一、功能和社会作用1、书目的社会作用:⑴书目的学术价值:登记作用;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反映学术渊源。

⑵书目的情报价值:检索作用;辅助作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

⑶书目的教育职能:推荐作用,导读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

2、书目的三大功能:揭示:通过著录揭示文献的外形和内容特征;报导:通过书目情报服务传递信息;检索:通过编排系统和索引系统提供线索;3、书目的性质: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信息交流的中介;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4、书目的社会职能: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导文献的基本外形特征和文献中所蕴藏的知识、情报、信息。

二、文献揭示和组织编排的主要方法文献揭示:运用各种方法将文献的外部特征信息和内容信息提出出来,报导给用户,以便用户能够迅速地获取有关文献的信息,为他们准确地选择所需的情报提供条件。

1.文献揭示的主要方法⑴文献著录法:也称为目录著录、书目著录、文献编目、信息描述,是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通过对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形特征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目的在于准确地揭示和反映文献。

也指对文献的外形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选择、分析、记录的全过程。

⑵文献提要法:概念:在我国古代称为解题、叙录、志、考等,现在也称内容提要、内容简介等;是一种简要地解释文献题意、介绍作者生平与学术思想以揭示文献内容和评价学术得失的方法。

类型:古代提要(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现代提要(推荐性提要;叙述性提要;考证性提要)⑶文献摘要法/文摘法:概念: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原始数据、向读者报导最新研究成果、传递文献信息和查寻文献线索的一种工具。

目录学(重点)

目录学(重点)

第一章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具体而言,包含文献揭示方法的研究与古典目录内容研究。

目录学: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书目:又称目录,他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属于二次文献古代书目类型:官修书目,史志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古籍版本目录,宗教目录。

现代书目类型: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个人著述书目,推荐书目 官修书目:官府主持编写的图书目录,一般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史志目录:中国古代正史、其他史书及地方志中的目录。

私人目录:个人主持编写的目录,多在个人藏书基础上编制而成,也有汇集相关目录成书。

古籍版本目录:对古籍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子进行记录评价的图书目录。

国家书目:全面等级与报道一个国家近期或往昔出版物的文献总目。

联合目录:揭示和报导若干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地方文献目录:全面揭示与报导某一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文献的书目。

个人著述书目:记载作者的著述或兼收他人评价作者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

推荐书目:针对特定的读者、采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图书,推荐给毒蛇的书目,包括选读书目、导读书目等。

目录工作:通过查找,著录,部次,评价,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等全部活动。

目录学研究对象: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1.图书说: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科学,目录学别的研究对象是图书或出版物,只是有的人主张单纯地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有的人则强调在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的同时,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发,着重研究图书的内容。

2.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书目,将目录学局限于书目索引编制的方法学和技术学。

高教版目录学知识点梳理

高教版目录学知识点梳理

书目又称目录,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属于二次文献范畴。

书目编纂就是运用各种手段(既提要),对分散的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所含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压缩、整序、揭示其内容,著录其外形特征,进行科学的编排组织,使之转化为有序的,可以传递的二次文献。

书目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文献进行压缩和整序,从而降低原文获取的成本,节省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一次文献的传递速度和利用效率,促进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

文献的大量积累是目录产生的前提。

“目”是指篇卷的名称而言,“录”是关于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校勘经过、书的评价等的简要文字说明。

又称叙录或书录。

书目的基本类:统计登记性书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个人著述书目,推荐书目等。

国家书目:是全面登记与报道一个国家近期或往昔出版物的文献总目。

它是一个国家全部出版物现状与历史的记录,属于统计登记性书目的一种。

联合目录是揭示和报导若干文献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地方文献书目是全面揭示和报导某一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文献的书目。

特点:所收文献内容的地方性。

个人著述书目是记载作者的著述或兼收他人评价作者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

收录范围可分两类:一是个人著述系年书目,或称之为个人著述编年书目。

二是个人著述研究书目。

个人著述书目作用:1可反映作者全部著译,包括撰著、创作、编写、翻译、校订等著述译作以及他人研究作者的主要文献的面貌,以便了解研究作者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2有助于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及他与同时代人联系活动的资料,从总体上研究与评价作者。

3为编辑出版人员编选出版作者全集、选集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文献线索。

推荐书目是针对特定的读者,采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图书推荐给读者的书目,包括选读书目、导读书目等。

书目的社会职能: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道文献的基本外形特征和文献所蕴藏的知识、情报、信息。

书目的本质特征在于向读者所揭示和报导的是关于文献的信息。

版本学资料讲解

版本学资料讲解

版本学1、版本学就是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和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版本学的核心,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分辨,最后得到真的善本,以便学者利用。

2、校勘学校勘学一门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的异同,纠正其讹误,力求接近原文真相的学问。

或称为「校雠学」。

广义的校勘学,前人称为校澈学,它包括了版本、校勘、目录、考证、华伪、辑佚等内容,今谓之文献学。

因广义校勘界定不明,今己不用,成为历史名词。

现代所谓校勘学,即狭义校勘学,指专门研究古籍整理的文字比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学问。

校勘学始于汉,成于宋,大盛于清。

3、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

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

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4、版本目录学就是要解决每一种具体的古籍有哪些版本,它们之间什么关系,各有什么特点的问题。

一些重要的古籍,由于读者较多,历代不断的翻刻重刻或传抄以满足需要,因此往往不止一种版本。

5、文献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

所谓文献,文,是文本记载,献,就是口头相传的。

文献的基本要素是:1.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2.一定的载体;3.一定的方法和手段;4.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

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版本目录学考试资料

版本目录学考试资料

版本目录学版本的定义是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版本学,就是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和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版本学的核心,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分辨,最后得到真的善本,以便学者利用。

版本目录,就是要解决每一种具体的古籍有哪些版本,它们之间什么关系,各有什么特点的问题。

一些重要的古籍,由于读者较多,历代不断的翻刻重刻或传抄以满足需要,因此往往不止一种版本。

古籍即古书,古籍的上限,应当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书籍形式是竹木简书和帛书。

竹木简书的书册制度是简册,帛书以及纸发明以后很长一个时期书籍形式是卷子,在书册制度上称为卷轴装。

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雕版印刷发明之初,文献缺少记载,早期的雕版实物久已毁损,无法看到,所以难以确知。

据李约瑟《中国科技史》,在纽约公共图书馆藏有一块北宋的佛经佛像残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两块同时期的版画残版,如果不错的话,这就是现在已知的最早的雕版实物。

雕版印刷的方法:第一步是选材和初步加工。

第二步是写样。

第三步是上版。

第四步是刻版。

第五步是锯边。

第六步是刷印。

第七步是校订挖改。

雕版印刷有两个直接前提,即石刻文字和印章。

蔡邕等人因当时使用的儒家经典错误很多,于是上奏朝廷,请求审定统一经书文本。

后来由蔡邕书写出刻在石碑上作为定本,立在太学门外,让学习者根据这种定本校订文字。

这套石刻经书实际上就是经政府法定的经书课本。

这次所刻石经后世称为《熹平石经》。

将预先沾湿的纸蒙在石刻表面,用棕刷轻轻捶打,使文字或图案笔划之处略微凹进,在纸将干未干时,用专门的拓包蘸上墨汁在纸表面反复拍打,使无字处沾上墨汁,而有字划处因略微陷进沾不上墨而呈白色,揭下后就成为黑底白字的复制物,通称拓片或拓本。

石刻文字,即在石头表面刻上文字。

这在我国古已有之。

最早应出现在先秦时的秦国,有实物流传至今,即所谓“石鼓文”。

版本目录学模板

版本目录学模板

第二章 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版本? 1、版 “判也,从片,反声。”——《说文解字》
“片也,旧作判也,浅人所改,今正”。——段玉 裁《说文解字注》 “判木为片,名之为版”。——朱骏生《说文解字 通训定声》
剖木成片的木头成为版,因版多系木质,遂派生 出“板”字,并与“版”字互为通假
把版本和校勘结果 按一定顺序编排
目录学:统括各种版本,辨章学术、考 镜源流,并按一定次序进行揭示和著录
版 本 目 录 学
广义上讲,即文献学,研究文 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的学科
狭义上讲,是历史文献学的一 个分支,研究古籍版本源流和 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两 方面内容:一是历史文献本身, 二是围绕文献开展的各项工作

除了木质之外,版还可以用金质、玉质、石质。
可见,版是古代书写载体的物质形态的称谓。
2、本
书称为“本”,最早出
现在西汉刘向《别录》
中,“一人读书,校其 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曰雠。”
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晋 墓出土的瓷质对书俑
3、“版”、“本”二字合为一词,是在雕版 印刷发明后出现的,始于北宋,最初指雕刻 木版印制而成的书本,以区别于写本、拓本 等。所以版本最初仅指雕版印本。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 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征之也。
“文献”指典籍与贤才。
2、印刷术发明后,“文献”一词的含义专指典 籍;元代以后,侧重指文字资料。
3、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 ——《辞海》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文献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 型载体。

版本目录学第1讲-2

版本目录学第1讲-2

(三)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
• 1、定义: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是研究中国
历史文献的目录、类型和目录工作的产生 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 “目”的含义是篇目,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录”把
叙录,即对一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对书的评价,校 勘经过等,作扼要的介绍的文字,二者合起来称为目录, 或曰书目。一个完整的目录,大致包括书名、卷数、作者、 版刻、提要、分类诸项内容。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目录的称 谓有所不同。有的称”录”,如西汉刘向之《别录》;有 的称”略”,如刘向子刘歆之《七略》;有的称”志”, 如东汉班固之《汉书· 艺文志》,宋晁公武之《郡斋读书 志》;有的称”簿”,如晋荀勖之《晋中经簿》;有的称” 书目”,如晋李充之《晋元帝四部书目》;有的称”书 录”,如唐毋煚的《古今书录》;有的称”解题”,如宋 陈振孙所编《直斋书录解题》;有的称”考”,如元马端 临之《文献通考· 经籍考》和清朱彝尊之《经义考》;有 的称之为”记”,如明末清初钱曾之《读书敏求记》;有 的称为”提要”,如清纪昀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传记 K85 文物考古 K89 风俗习惯 K9 地理 K90 地理学 K91 世界地 理 K92 中国地理 K93/97 各国地理 K99 地图
二、中国历史文献
• (一)历史文献的定义 • (二)历史文献的主要形式 • 1、口传资料(口头资料,口述资料) • 2、实物资料 • 3、文字资料
東晉政府
正式下令用 紙寫書
3.雕版印刷的書
從紙張發明到隋唐時代(西元一世紀 至七世紀),紙書的製作主要靠手寫。隨着 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方式遠不能適應客觀 需求。唐代中后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書籍 的發展。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书目,又称目录,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书目属于二次文献范畴。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文献进行压缩和整序,从而降低原文获取的成本,节省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一次文献的传递速度和利用效率,促进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

○目录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称谓。

如“录”,刘向的《别录》、“略”,刘歆的|《七略》、“艺文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经籍志”魏征《隋书.经籍志》、“志”王俭《七志》、“簿”荀勖(xu)《晋中经薄》、“书目”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书录”《古今书录》、“解题”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记”钱曾《读书敏求记》、“提要”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国家书目:《中国国家书目(1985)》、《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联合目录:13世纪《英格兰图书馆登记册》、1929年《北平各图书馆所藏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地方文献书目: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瞿宣颖编《中国方志考稿甲集》、萨士武编《台湾史料书目》个人著述书目:顾颉刚《老子考》、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推荐书目:龙启瑞《经籍举要》、张之洞《书目答问》○目录学已经由单纯的读书治学之学发展为一门以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

○郑樵《通志.校雠chou略》,是我国目录学由经验科学向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演进的分水岭。

○目录学的基点是书目情报。

□目录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p17-18○目录学研究对象:1.图书说;2.目录说;3.图书和目录说;4.关系说;5.矛盾说。

○美国、英国偏重于目录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我国重实践。

○“书目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的伊根和谢拉在其《书目控制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书目计量学”是由英国的普利查德提出。

版本目录学

版本目录学

《版本目录学》教学大纲【说明】课程名称:版本目录学学时数及学分:周2×15周=30学时2学分教材:本课程没有固定使用某一种教材。

这主要是由于已有的专门谈《版本目录学》的书大多年代较久远,且内容太全太泛。

另外现在很多历史文献学的通论著作中都涉及版本、目录方面内容,且包含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因此,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兼采博收,自己编写讲义。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版本目录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着重阐明古籍阅读、鉴定、分类、编目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从事历史研究的根本基础之一。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版本目录学的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运用版本目录学知识进行读书治学。

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版本目录学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讲授时应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做精当的选择,尽量联系实际,删减那些与实际读书治学关系不答的内容;(2)版本目录学向来被认为是枯燥乏味、毫无实际用处的学问,因此应精心设计讲授内容,提炼课堂讲授语言,使课程学习尽量抓住学生注意力;(3)结合本课程基本内容,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与本人的研究心得、体会融入其中【本文】绪论:读书和版本目录学教学目的:使学生对版本目录学这门学科有整体性的认识。

掌握版本、目录知识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对“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定义有所了解,以及本课程的性质和主要目的。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授课时数:4内容要点:第一节读中国古籍的总原则一、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概况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二、怎样读古籍才最有效率的问题讲求原创性;讲求图书印刷质量。

第二节版本目录知识的重要性一、学习版本知识的意义“版本家族”;版本差别及其影响。

二、学习目录知识的意义掌握古籍总的基本状况;粗知学术源流;了解文献资料本身的情况;指示读书门径。

第三节“版本目录学”学科与“版本目录学”课程一、“版本目录学”学科的概念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版本学和目录学之关系。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复习资料

○书目,又称目录,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书目属于二次文献范畴。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文献进行压缩和整序,从而降低原文获取的成本,节省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一次文献的传递速度和利用效率,促进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

○目录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称谓。

如“录”,刘向的《别录》、“略”,刘歆的|《七略》、“艺文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经籍志”魏征《隋书.经籍志》、“志”王俭《七志》、“簿”荀勖(xu)《晋中经薄》、“书目”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书录”《古今书录》、“解题”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记”钱曾《读书敏求记》、“提要”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国家书目:《中国国家书目(1985)》、《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联合目录:13世纪《英格兰图书馆登记册》、1929年《北平各图书馆所藏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地方文献书目: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瞿宣颖编《中国方志考稿甲集》、萨士武编《台湾史料书目》个人著述书目:顾颉刚《老子考》、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推荐书目:龙启瑞《经籍举要》、张之洞《书目答问》○目录学已经由单纯的读书治学之学发展为一门以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

○郑樵《通志.校雠chou略》,是我国目录学由经验科学向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演进的分水岭。

○目录学的基点是书目情报。

□目录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p17-18○目录学研究对象:1.图书说;2.目录说;3.图书和目录说;4.关系说;5.矛盾说。

○美国、英国偏重于目录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我国重实践。

○“书目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的伊根和谢拉在其《书目控制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书目计量学”是由英国的普利查德提出。

版本目录学7[整理版]

版本目录学7[整理版]
版本目录学7[整理版]
古书版本作伪的原因、手段及鉴别方法
第1讲

第1讲
古书版本作伪的原因、手段及鉴别方法。
• 一、 古书版本作伪的原因; • 二、 古书版本作伪的手段; • 三、 古书版本鉴别的方法。
古书版本作伪的原因?
一、 古书版本作伪的原因:
• 版本作伪是书的内容是真的,版本是假 的,如将清版书充作宋版书、元版书等, 其作伪原因有:
1、依据书牌木记(牌记)签定版本
• 造伪者把牌记中“宋”改为“代”,把 “大明正统”四字挖掉,使人们“岁舍 戊辰”推测为明洪武12年戊辰、元泰定5 年戊辰、南宋咸淳4年的戊辰。可见牌记 对于版本鉴定很重要。
2、依据原书序、跋鉴定版本。
• 序:书前面的文字,介绍和评价书的。 • 跋:后序:讲书的写作经过、出版经过、
6、依据题跋,识语,名家藏书章鉴定版本。
• 黄丕烈是鉴别宋元版本的专家,又经考 据学家钱大昕的题跋,对《元统元年进 士题名录》(元统是元顺帝妥灌帖木尔 的年号)的价值和版本真伪作了鉴定。
6、依据题跋,识语,名家藏书章鉴定版本。
• 从藏书印记可以鉴定版本。 • 在藏书上盖印章始于唐代,唐代渤海人
4、 依据原书刻工鉴定版本。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王肇文编 《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收集刊工 人数更多。
• 其他可以参考的有: • 1、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中所附
《刻工人名索引》。
4、 依据原书刻工鉴定版本。
• 2、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别丛谈》中辑录 的《宋至清各代部分刻本所见刻工及写 画人姓名简表》。
1、以残书充全书
• 许多书商将残本图书伪装成足本,使低 价收购到的图书高价卖出去。
• 宋程俱《麟台故事》有明影宋抄本书, 宋版书原书6卷,明影宋抄本只保存前3 卷,作伪的书商把“卷一、卷二、卷三” 分别加上改成“卷一上、卷二中、卷三 下”,使人们误认为是足本。

第九章 版本目录

第九章 版本目录
古籍版本学
《藏园群书题记》,傅增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是民国时大藏书家以及一流的版本专家。是当时社会名流, 与民国时的大藏书家多有交往,酷爱访书藏书,生平经眼之 书极多,对所藏且所见之书,往往写出题跋。是一部高水平 的版本题跋集。
古籍版本学
二.藏书志
是私家藏书目的一种,比一般藏书目详细,不仅有目录,而 且还有关于每种书的版本有题跋式的提要。时代较近较重要 的有: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 《皕宋楼藏书志》 《善本书室藏书志》 是清代后期四大藏书家中瞿氏、陆氏和丁氏的藏书志。 杨氏未编藏书志,有关的有《楹书偶录》《续录》,不是正 式的藏书志,无目,无自己的藏书版本提要,只是抄录了部 分藏书中旧有的前人题跋,不能反映其家藏书的整体情况, 但聊胜于无,可以了解杨氏藏书概貌。 这四家的藏书很多流传至今,通过这几部书可以对其藏书版 本有更深入的认识。
古籍版本学第二节 善本书目记古籍善本收藏情况,可据以了解大概,如卷数、撰者及其 具有文物性的版本情况;也可以作为参照,大体掌握哪些书 已成为文物性善本。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即国家图书馆。是海内外古籍善本收藏最丰富的单位。清末 民国时诸多大藏书家如铁琴铜剑楼瞿氏以及傅增湘、周叔弢 等,藏书在建国初均捐入国图。而清末另一大藏书家海源阁 杨氏的若干藏书也辗转进入国图,因而其藏书堪称富甲天下, 国内现存的宋元本和有名的抄校本,大部分都在国图。
古籍版本学
古籍版本学
三.善本提要
与藏书志不同,不限于个人藏书,重点是所经所见,主要进 行版本方面的考证研究并写成提要。 《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王重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出版。 作者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学界的一位前辈学者。 对个人所经眼的古籍善本从版本方面撰写提要,记录版刻特 点,考订版本源流及作者,还收录古籍的刻书题跋等有关版 本资料。优点是著录格式相当规范,有关版本方面的内容相 当全面,除一般的版式特点等内容外,还详记刻工、版框大 小等等。写于建国前,所记主要是海内外几家较大图书馆北 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因所见有 限,这几家并不是当时最重要的善本藏书所在,如中央图书 馆、故宫图书馆以及一些著名藏书家的收藏不在其内,因此 作为中国古籍善本提要,缺少权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1、读书治学的门径,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 得其门而入”。——清代王鸣盛
2、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可以考察古籍的存废,是整理古籍的工具。 4、有助于其它文献工作的开展。
三、文献的概念
“文献”一词,其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不断演变:
金文
2、石文:刻在石器 上的文字
(1)我国现存最早的石 刻文字是“石鼓文”。
秦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将整部的儒 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称为“石经”
熹平石经(残 片),现陈列 于西安碑林第 三室
三体石经
开成石经
三、简牍:竹木简和木牍的合称
四、缣帛
1、“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 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吾能征之也。
“文献”指典籍与贤才。
2、印刷术发明后,“文献”一词的含义专指典 籍;元代以后,侧重指文字资料。
3、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 ——《辞海》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把版本和校勘结果 按一定顺序编排
目录学:统括各种版本,辨章学术、考 镜源流,并按一定次序进行揭示和著录
广义上讲,即文献学,研究文

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的学科



狭义上讲,是历史文献学的一 个分支,研究古籍版本源流和
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两
方面内容:一是历史文献本身, 二是围绕文献开展的各项工作
至雕版印刷通行后,一般称印本书为“版”,写 本书为“本”。
“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 所藏未雕之善本也。——叶德辉《书林清话》卷1。
后来,版本逐渐成为印本书与写本书的合称。
现在所说的“版本”,既包括各种写本、 抄本、稿本,又包括之前出现的竹木简、 缣帛、卷子和其后出现的雕刻本、活字本, 还应包括近现代的铅活字本、影印本,甚 至现代化的缩微胶卷、光盘、电子出版物 等。
战国帛书
马王堆帛书《老子》
第二节 文献的载体(二)
——纸、电子文献
一、莎草纸
莎草
二、羊皮纸
三、贝叶
贝 多 罗 树
四、纸
卷轴装
经折装
蝴蝶装
线装
包背装
(一)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
1、卷轴装
(1) 纸质文献最早的装 订形式。仿竹木简的存放 形式。盛行于六朝到五代 时期。不过,当今仍存在。
(2)一个卷子包括四部分:
轴、卷、褾、带


(3)相关成语:卷帙浩繁、
信口雌黄

仿 照
开 头
褾 带
2、经折装 大约出现于唐代后期。
经折装,即把卷子改成折叠式, 纸仍是连接起来的长幅,但不 是卷起来,而是按一定宽度一 反一正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 子。
经折装主要用于佛经装潢,尤 其是在南宋后,在有其它装帧 形制出现后,佛经仍用折装。
二、古籍版本的形制及有关术语
(一)古籍版式的结构 1、版框
又叫边栏,是书版四周的墨线。单线称 单边,双线称双边。宋刻本多单边,后来 发展成左右双边,再发展为四周双边。
2、版心
是指书页中间折迭的地方(书页两个半页之间、没有正文 的一行),因(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也叫 中缝。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方便查阅、 检索,也常记有书名、朝代、卷数、页码、刻工姓名等内容。 版心对折以鱼尾形图案和口线为标准。
版本目录学
绪论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二、版本目录学作用 三、文献的概念
一、版本目录学概念
版本学: 研究版本
类型、源流,鉴别 版本的真伪优劣
校勘学: 通过比照、校正不同版
本的文字,订正篇次等手段,分 析图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努力使图书恢复本来面目。
区分各种版本及其优劣
从字、句上比照各种版本内容的异同
3、蝴蝶装
由经折装演变而来。蝴蝶装,
即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 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 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 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 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
大约在北宋,蝴蝶装逐步取 代经折装,成为儒家经典及一 般书记的装订方式。盛行于宋 元时期。
意义:是古典文献呈现出单 页装订成册的形态,与现代意 义的图书册页制度十分接近。
除了木质之外,版还可以用金质、玉质、石质。 可见,版是古代书写载体的物质形态的称谓。
2、本
书称为“本”,最早出 现在西汉刘向《别录》 中,“一人读书,校其 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曰雠。”
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晋 墓出土的瓷质对书俑
3、“版”、“本”二字合为一词,是在雕版 印刷发明后出现的,始于北宋,最初指雕刻 木版印制而成的书本,以区别于写本、拓本 等。所以版本最初仅指雕版印本。
第二章 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版本? 1、版 “判也,从片,反声。”——《说文解字》
“片也,旧作判也,浅人所改,今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判木为片,名之为版”。——朱骏生《说文解字通 训定声》
剖木成片的木头成为版,因版多系木质,遂派生 出“板”字,并与“版”字互为通假
文献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 型载体。
第一章 文献的载体
第一节 文献的载体(一)
——甲骨、金石、简牍、缣帛
一、甲骨
甲骨主要是商代和 周初时期的书写材料。
《铁云藏龟》是我国第 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 骨 文
刘鹗著作《铁云藏龟》
二、金石:青铜器和刻石的总称
1、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钟鼎文。
4、包背装
由蝴蝶装演变而来。 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 向外对折,然后再一叶 一叶重叠在一起,用浆 糊粘在一起,装订不在 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 线对面的余纸上。
一般认为包背装起 于元代,明朝中期以前 多用。
与蝴蝶装有何区别?
5、线装 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年间,被洋 装书取代。但至今古书仍用线装。
(1)书口:版心上下各用横线隔出的一小部分(即书籍装 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书口空白的叫白口,宋刻本多 白口;书口中间刻一条细墨线的叫细黑口;刻粗黑线的叫大 黑口或宽黑口;南宋刻本有细黑口,元刻本和成化、弘治以 前的明刻本,多大黑口。
(2)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 ,因似鱼尾而取名,刻于距 版心上边大约1/4处。有时版心上下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 鱼尾,两个为双鱼尾)。鱼尾作用:作为折页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