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走向小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材分析】本课立足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介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

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高三课堂复习模式,按照“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突破——当堂巩固训练”的复习环节,同时设置典型例题进行“考点演练”,让学生加深对易错易混点、重难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考向定位:(1)了解总体小康水平的特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对涉及的选择题能够准确判断;(2)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3)深入理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对涉及的“发展”类主观题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梳理基础、归纳问题2.合作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3.讲解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与点拨【教学过程】【环节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特点:总体小康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发展很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普遍提高、明显改善、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具有更高与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更加具有亲与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参考答案: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工业化综合国力国内市场富裕程度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民主权利文明素质安定团结开放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课_科学发展观和_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_科学发展观和_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十八大要求更新)1、对总体小康的理解(1)实现的时间:本世纪末(2)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3)特点: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总体小康的成就(1)至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一、要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全面教刨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7)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2)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条件。

二、思考题:1.(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800---1000美元,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在当时国家现有条件下,20世纪末目标不可能定得太高,所以称之为“小康社会”。

其内涵是: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3)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标要求】【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五个方面:②经济方面:③社会民生方面:④生态方面:⑤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表现及特点?2.全面小康的预计实现时间及目标?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内容?(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都已经达到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的生活B.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况C.是全面的小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经很进步、很完善D.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首次提出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从初次分配领域看,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四)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三步走”战略第1步:1981-1990年,人均GNP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2步:1991-2000年,人均GNP再翻一番,实现小康。

第3步: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进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第十课走向小康

第十课走向小康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 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政治) 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 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 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
7、青少年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振兴中华。 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
2020 2035 2050

解决温饱
第三步
总体小康
实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 样的小康?(总体小康的特点)
P83 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想一想
▲3、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不同特点
思考 阅读82页材料,思考材料体现了什么观点?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 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名列世界前茅,对 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民消费价格 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 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框、解读小康
▲1、 我国“三步走”的战略目 标和两个100年目标分别是什么?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党100年) (建国100年)
1980 1990 2000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6.3%。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 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面对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深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

时代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次升华,也是在充分估量我国自身实际和世界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实力。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

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律和制度保障。

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任务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新时代美好中国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切实坚持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人民放在国家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引领力。

二是有利于提升民生福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惠及基层、更多照顾困难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让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

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1.判断(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85探究问题【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提示】(1)约10%。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能力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教材分析及处理导语导语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情景再现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

引言通过“小康”一词的广泛使用,引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着重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含两个◎。

第一个◎用数据和事实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个◎通过数据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定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过程性。

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含两个◎。

第一个◎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与“全面小康”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二个◎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种种困难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性、可行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明确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

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阅读《畅想全面小康》一文,告诉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中,感悟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化本课主题。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小康优秀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小康优秀教案

第十课走向小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认识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开展目标。

了解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能力目标:学会从现实变化去感受小康社会,正确认识党的根本路线。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含义、特点怎样建设全面小康〔国家怎么做〕教学方法:新课讲授讨论等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的比照,引出课题二、新课1、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在书上尽量找出相关知识点〔8分钟〕2、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抽学生上来答复下列问题,个别问题讨论,老师指导根正学生边学边记老师补充相关知识:〔1〕19大报告提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步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根本途径各是什么?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

〔3〕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五个方面谈谈怎样建设全面小康?〔从国家的角度提建议或出谋划策〕①、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②、政治上: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③、文化上:大力开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生态上: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根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开展的战略⑤、社会〔民生〕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潮流中,我们生该怎么做?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培养创新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六页,共2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
【例2】 (2013·邯郸调研)党的十八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yāoqiú),到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
①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提高科技进步对
第五页,共20页。
2.有人(yǒu rén)认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各地区可 以同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 特点和要求来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 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发展和完善
第八页,共20页。
2.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个误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小×康社
会( )
剖析: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
小康社会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全国同时建成小康社会( )
第十八页,共20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背景材料】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zhèngf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改 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页,共32页。
探究点一 总体小康社会

学 某校高一(18)班同学在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

栏 目
标》一框时,同学们围绕“生活的变化和小康社会”展开了热烈

关 的讨论,并搜集了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十页,共32页。
材料一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年 3
月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

栏 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是

开 关
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水平差距不小。
想一想: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
提示: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谈谈,具体内容略。
第四页,共32页。
2.全面小康目标
(1)时间:到 2020 年。
(2)特点: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
刚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环
本 学
境保护、文化发展等问题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栏 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十五页,共32页。
【核心归纳】
总体小康的表现
(1)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 学
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

栏 目
提示
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侧重强调经济方面;

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社会建设等方面。
第八页,共32页。
三、简要回顾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能够辩证地分析(fēnxī)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3.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九页,共40页。
导学线索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十二页,共40页。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shí2j0iān):____世纪末。 (2)特点:__低__水__平____的、__不__全__面__(_q_u的ánm、i发à_n_展_) _(_f_ā_z_h_ǎ_n_)_很__不平 的小康。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shèhuì)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解析(jiě xī)]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 民收入倍增,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选项③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 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选项④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 D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3·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
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shèhuì)生产力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 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我们顺利走完了第一 步、第二步,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从微观上看,现阶段人民的消费(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总体小康(温饱型小康) ——初步实现小康。
如何认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六、总体小康特点(不足):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低水平:人均GDP不高,仅800美元(854)
不全面:侧重经济指标
7.全面小康新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文化 软实力显著增强(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民生);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
8.当前,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80年代初,上海的大杂院。 今天,很多家庭拥有了宽敞豪华的客厅
改革开放的成绩4:
行 2016年末,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
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1978年,铁路里程5万公里。
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 现在,路宽了,车多了, 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出行不那么难了。
江 油 老 照 片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二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三精起来的饮食 四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五大起来的住房
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时间:2020年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江泽民 同志把这样的小康社会 概括为七个“更加”,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步、文化更加繁荣、社 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这七个“更加”,就是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相比, 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惠及全体人民。
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
二、现代小康
提出
人物 ——邓小平 过程 1979年第一次
1982年首次
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总体(初步)小康——全面小康
物质生活比较宽余,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 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我国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 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目标(两个百年目标)
四、感受小康(人民生活与国家面貌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时间—1978年12月 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六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七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八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九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十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恩格尔系数
>60% 50%—60% 40%—50%
<40%
生活发展阶段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五、我国在什么时候达到小康目标? 六、总体小康特点 七、全面小康特点、时间、
P25
五、总体小康
1980年,人民生活水平 在温饱线徘徊;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 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
全 面 小 康 实 现 时 的 美
• 2.奋斗目标: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生态五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全面”)
• 3.特点:较高水平的小康、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 统一。
• 4.建设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 5.全面小康历史地位:承上启下(承接前二步,开启第三步)
6.全面小康的内容: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七个更加)
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 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达小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 机、手表、收音机”。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 洗衣机、录音机”。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
2000年以来,住房、汽车
人 民 生 活 明 显 改 善
全国油、肉 产品产量图
人均油料产量 (公斤) 人均猪牛羊肉 产量(公斤)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右图)

今天,超市出售 的方便食品,种 类繁多。
改革开放的成绩3:
住 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我国住房制度变革的30年。住房
由福利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的重大变革。
2000年,人均GDP首次 突破800美元,居民收入不 断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物质生活日益美满,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2016年,人均GDP 8865美元
改革开放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两个特色”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眸过去,在上个世纪里,我国实现 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 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
不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 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从人口看:
未达温饱和小康水平
全国达小康水 平74.84%
12.34% 12.82%
接近小康水平
上图说明了什么道理?
发展不平衡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 基本的国情。
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四课 走向小康
【教材分析】
教材知识结构
感受小康
走 向 小 康
衣食住行看小康 总体上实现小康 小康内涵
解读小康
小康历程
小康社会
一、小康内涵(什么是小康)——古代 现代 二、小康目标的提出 (人物 过程) 三、“三步走”目标与“中国梦”
一、小康内涵(什么是小康)
生活殷实,安然度日的状况 古代: “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
改革开放的成绩1:
600
500
400
300
棉纱产量(万吨)
棉布产量(亿米) 200
100
今天,
0 1949年
1998年
全国棉纱、棉布产量图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改革开放的成绩2: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9年
199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