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专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厚重,增强学好文言文的使命感;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使学生树立信心;3、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地位4、学会知识迁移,提高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教学难点:语法推断法、字形推断法教学时数:一课时资源准备:PowerPoint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五千年来从未间断的,而要讲中华文明,我们肯定要关注中国的灿烂文化,因为这其中的内涵太丰厚了,谈到文化,我们一定要关注文言典籍。
比如,现在我们反复强调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可能费很多气力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相比之下,古人的话就有力得多。
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周易》里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你看看,说得多好,言简意丰!由此可见,学好文言文,决不仅仅是应对高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大的目标。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关注文言文最基础的一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找一找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二、考点简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定要有“语境意识”。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的特殊用法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考查的重点。
三、命题形式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
四、方法指导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例1、刚(廖刚,人名)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2008全国卷Ⅰ)“檄”,下令。
(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译文:廖刚规劝跟从盗贼的人并让他们回来从事正业。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5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三模考试刚刚结束,文言实词仍然是我们的一大障碍。
例如“将河东行营前军”、“会援兵至”,其实“将”跟“会”我们课本出现过,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义本身的丰富性,准确把握并不容易。
因此,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掌握几种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二、考纲解读考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考察题型:直接考查选择题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间接考查:(1)文意理解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2)翻译题翻译文中的句子三、课前练习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文言实词在高考中考察的几种类型:一词多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四、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一)语境分析法下文中的“适”是何意?高俭字士廉,渤海人。
少有器局,颇涉文史。
大业中,为治礼郎。
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适:女子出嫁】方法介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文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断其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
【推断练习】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粮)古今异义(二)知识迁移法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
”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句式梳理(必修1-5)
宾语前置句式梳理(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厌”)鸿门宴1.宾语前置句①籍何以至此(此句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何”移至介词“以”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籍以何至此”)②大王来何操(此句属于动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何”移至谓语动词“操”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③沛公安在(此句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安”移至介词“在”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沛公在安”)必修2赤壁赋1.宾语前置句(1)何为其然也?(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为”的宾语“何”前置,应为“为何”)(2)而今安在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在”的宾语“安”前置,应为“在安”)(3)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羡”的宾语“何”前置,应为“羡何”)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未有之也”)师说(一)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按现代汉语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宾语前置句1.何以知之(“何以”译成“凭什么”)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译成“凭什么”)苏武传(一)宾语前置句①何以汝为见(现代汉语语序:何以见汝为)②子卿尚复谁为乎(现代汉语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③何以复加(现代汉语语序:以何复加)④信义安所见乎(现代汉语语序:信义见安所)张衡传(一)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现代汉语语序:未有之也)必修5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并序)(1)宾语前置①复驾言兮焉求 (正常语序应为“求焉”)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正常语序应为“之何”)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正常语序应为“疑奚”)滕王阁序1.宾语前置①童子何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梳理探究《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考点导读—方法总结(考题导析—规律总结—方法点拨)—训练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考你的文言文翻译水平:请迅速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2、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限时训练10》3、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
《乌有先生历险记》二、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三、考查方式1、显性:选择题形式2、隐性:翻译题形式四、知识网络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五、探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一)阅读下面文段,理解划线句中“弄璋”和“弄瓦”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推断文言实词的第一种方法:语境推断法。
(二)阅读下面文段,理解划线句中“军”和“王”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鸿门宴》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推断文言实词的第二种方法:语法推断法。
师生一起复习语法知识。
(三)阅读下面句子,理解句中“赢”和“馁”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件
文言句式教学设计
(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 )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说“古今言殊”。 他说,尽管是为《论语》作注的大学者 朱熹,假如时光倒流,让他参与孔子与 其弟子的交谈,春秋孔子他们的说Leabharlann , 宋人朱熹一句也听不懂。为什么?
“古今言殊”。
句式类型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布置作业
1.资料上的文言句式题; 2.《文言句式20练》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加重语气。
翻译下列句子 君何以知燕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胡为而来哉? 一言以蔽之。 歌以赠之。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并力西向。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 调它,也放在介词的
作状语。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吴子未之恩
也。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蚓无爪
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下列句子中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句式相同的一项(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甚矣,汝之不惠。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父。
翻译下列句子 以为莫己若者。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良曰:“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童子何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动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 词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 置于动词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1.《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目的:一、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结合所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掌握积累并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三、尝试以专题研究和小论文写作的方式,探究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现代汉语修养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建议:一、在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中,不必过多地讲解文言知识的概念和术语。
要让学生明确,教材已经提供了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知识框架,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利用这个框架积累、梳理文言知识,掌握方法,养成习惯上。
二、文言实词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关注那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词语,提高对这些词语的敏感性,注意把握它们和现代汉语的细微差别。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其中的“速”字,古文中有“迅速”的意思,如:“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尽心上》)也有“召请”(不速之客)、“招致”的意思,“迅速”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最普遍。
“始速祸焉”中的“速”字当“招致”讲,但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理解成“迅速”。
这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确只有讲成“招致”,才能准确地把握苏洵对燕国灭亡原因的看法。
而对那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字词则不必追求字字落实。
三、文言虚词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要帮助学生懂得常见虚词在上下文里的具体作用,并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学生对某一虚词的用法能随口说出几个课文中的句子加以解释,这最能表现出学生的文言虚词掌握情况,教师不要要求学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
虚词的教学常常借助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指导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原意。
例如,比较“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并序》)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遂”字。
“遂”一般解释为“于是、就”,带入前一句,顺理成章;带入后一句,粗看似乎也行,细看则不足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情分析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3重点难点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文言文断句指南结合例题,介绍方法。
㈠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文实词运用及句子翻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学重点】1、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质量2、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技巧3、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教学难点】1、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质量2、考试时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课时:1文言文复习的技巧是什么? 怎样才能尽快提高文言文的复习质量?我们对现代文很容易读懂,是因为我们熟悉它的语言模式,文言文难懂或读不懂,主要是不熟悉语言模式。
如果这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阅读文言文就不难了。
读懂文言文的关键:实词的积累、据上下文意的推断、对语言的熟知。
[考点要求] 1.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展示(2014、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归纳:(一)实词:是课标全国卷必考考点题型:选择题直接考查和翻译题间接考查范围: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选择题分值:3分(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必考内容题型:选文中两处划线语句,准确翻译句子的意思分值:10分精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走向及复习方向(关于实词的选择题,见印发的资料)归纳:实词关注——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比喻意义的词、通假字等文言文三步阅读法:(一)粗读。
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看尾注,读题目。
(二)细读。
边读边圈点勾画,结合注释和所设置的题目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文中具体的人、事,把握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及命运,如遇难字难句不必深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1.《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
2、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汉语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难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一)一词多义: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
例:“负”,本义是背载物,载。
引申为承受、承担,支撑;再引申为抱有、享有,又引申为依仗、凭借,进而引申为辜负、对不起等。
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载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支撑3、久负盛名享有4、负势而上凭借5、誓天不相负辜负注意: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句中只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
(二)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代词语今天词义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失去了古代词语的意义,即意义转移了。
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
例: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用来2、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和子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三)通假字: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
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孰为汝多知(知,通“智”)乎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举酒属(属,通“嘱”)客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将军身被(被,通“披”)坚执锐注意: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我们用“形声辨义法”来辩别通假字。
(四)词类活用:是指某类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2)
1、疑问句
2、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板书设计:
3、否定句。
4、用“之”或“是”提宾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教案
教学目标:探究并掌握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宾语前置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重点是来解决宾语前置的问题。
二、明确概念
1、什么叫宾语?
2、什么叫宾语前置?。
三、规律探究:
1、例题:
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的条件: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2、例题:
规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3、例题:
规律3: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4、例题:
规律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四、练一练
五、结语
六、作业。
【同步提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文言阅读中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宾语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归纳不同类型宾语前置的特点及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文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缺乏归纳和总结,没有系统掌握,尤其是特殊文言句式,在文言文运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结合所学课本中的文言例句加以归纳,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规律。
2、文言文阅读理解能熟练运用宾语前置句。
教学过程导入:特殊文言句式是文言文学习中常见的知识点,我们学过的特殊句式有哪些呢?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而倒装句又分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归纳宾语前置这种特殊句式。
下面我们先通过这则文言语段,感知一下特殊句式。
一、课前文言语段训练把下面的文言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句式特点。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
”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①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3分)某一天,范祁向范献子诉说:“董叔不尊敬我。
”②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你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二、梳理探究(一)探究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④忌不自信句子特点:1.否定句2.代词作宾语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余、吾、已、自、汝、尔、之随堂练习: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教学设计
梳理探究:文言句读凭语感,语序排偶兼标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教学重点: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练习巩固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练习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
公堂上祝枝山却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后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将那对联重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难道不是吉庆之词?”。
结果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二、巩固练习: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父读(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母读(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潮汕民间小故事:秀才巧断句无鱼肉也好无鸡鸭也好每日三餐青菜不能少3、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老人的儿子和女婿,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两人最终对簿公堂。
主审官命他们提出理由,女婿便抢先念道﹕“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接着,儿子说﹕“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1.《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含表格)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中《文言词语和句式》,是在学生学完必修教材之后,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人教版教材开篇《致同学们》中明确提出:“侧重对以前学过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被安排在最后一本必修教材中,足见其难度。
学好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古汉语语言材料,梳理探究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学情分析】从学生情感态度角度来分析这个教学内容,我的授课班级是新疆内高班和本地学生的混编班,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文言文特殊句式对于新疆内高班学生来说难度较高,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分辨不清,文言文对他们来说就更难了;本地学生程度稍好,文言特殊句式单个出现时他们能识别,也能理解,六个特殊句式一起出现,则难以分辨。
对于这六个特殊句式的整理,多数学生既有展示的欲望,又有畏难情绪。
从知识掌握角度来说,学生经过必修五本书的文言文学习,对文言文特殊句式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具体掌握水平参差不齐。
班里学习好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分辨这些特殊句式,但经常会出现判断不准的情况;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连三个倒装句是“前置”还是“后置”的名称都搞不清,分辨句式、翻译句子更是无从谈起。
从班内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说,我的授课班级有一些同学学习能力较强,也比较较勤奋,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有些学生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活泼开朗,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渴望得到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教学设想】针对授课班级的具体学情,我的总体教学设想是全班分小组梳理这些特殊句式,小组代表课堂讲解展示。
具体实践步骤如下:1、提前布置,全员参与。
为了保证每一个同学在梳理过程中有所收获,梳理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个任务我提前三周布置下去,使学生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依托班里已经在发挥作用的九个学习小组,来分别承担六个文言特殊句式。
具体任务全组讨论后由小组长到语文课代表出认领,这样就保证了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教学难点的学习和梳理中。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目标1、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从“言” 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1、审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符合文言翻译“信”的要求(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例2:璧有瑕,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作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例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用法)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3)注意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例:夫战,勇气也。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例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例2: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借代)译: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投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梳理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探究出规律,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一共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位同学,各组的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一、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确定“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共有三个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二、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教学过程]师: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一、文言词语(一)词类活用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1、“词类活用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生甲:课本中的典型例句①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1.《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5—14《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差异。
△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翻译。
△学会根据具体语境推测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设想和安排△采用讨论法。
△预习思考题:1.古代汉语为什么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2.文言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哪几种情形?3.课本文言文的注释中,“某字”通“某字”与“某字”同“某字”表示的意思有何不同?4.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种情况?翻译时应该怎样处理?5.文言文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应该怎样翻译?△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文言词语文言实词(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汉字的数量远比现在要少。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8000多个,其中包括大量的异体字;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共收汉字7万多个。
汉字数量少,一词多义的现象自然就会普遍存在。
二是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这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课文所举的“亡”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就有以下9个义项:①逃跑,逃亡。
《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②不在,出门在外。
《论语·阳货》:“孔子时(通“伺”)其亡也而往拜之。
”《孟子·滕文公下》:“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季氏几代以来把持鲁国的政治,阳货这时正又把持季氏的权柄。
)③失去,丢失。
《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通“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④灭亡,消亡。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⑤死。
《论语·雍也》:“亡之,命矣夫!”《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yóu)、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之《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
④忌不自信
“不自信 ”
“未有之” “莫肯顾我”
“不信自 ”
句子特点:
1.否定句
2.代词作宾语
2020/7/6
7
规律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余、吾、已、自、汝、尔、之
2020/7/6
3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 + [状谓语]语 + 宾(语定语)
主谓倒置
2020/7/6
4
文言特殊句式 之
宾语前置句
2020/7/6
5
学习目标
1、分析归纳不同类型宾语前置的特点及规律。 2、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宾语前置。
2020/7/6
6
探究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 们的特点。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 “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 动词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2020/7/6
24
【试一试】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 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2020/7/6
23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 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文言阅读中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宾语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归纳不同类型宾语前置的特点及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文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缺乏归纳和总结,没有系统掌握,尤其是特殊文言句式,在文言文运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结合所学课本中的文言例句加以归纳,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
1、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规律。
2、文言文阅读理解能熟练运用宾语前置句。
教学过程
导入:特殊文言句式是文言文学习中常见的知识点,我们学过的特殊句式有哪些呢?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而倒装句又分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归纳宾语前置这种特殊句式。
下面我们先通过这则文言语段,感知一下特殊句式。
一、课前文言语段训练
把下面的文言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句式特点。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
”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①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3分)
某一天,范祁向范献子诉说:“董叔不尊敬我。
”
②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你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二、梳理探究
(一)探究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④忌不自信
句子特点:
1.否定句
2.代词作宾语
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余、吾、已、自、汝、尔、之
随堂练习: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居则曰:“不吾知也。
”
(二)、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彼且恶乎待哉?
句子特点:
1.疑问句
2.疑问代词作宾语
规律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
疑问代词有
“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随堂练习: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C )
A、此二虫又何知
B、童子何知?
C、何故而至此?
D、卿欲何言?
(三)、探究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何厌之有?
③唯利是图。
④无乃尔是过与?
句子特点:
1.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面,强调宾语。
2.“之”或“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际意义。
常见固定格式
“唯……是……”
像成语“惟命是从”,“惟你是问’’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随堂练习: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D )
A、唯才是举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小结:
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代词:余、吾、已、自、汝、尔、之等。
规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
规律三:用“之”或“唯…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特殊的宾语前置:
1、介词宾语前置
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③.一言以蔽之
归纳: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
像成语“严以律己”““夜以继日”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
2、方位词(或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4、“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①慈父见背。
②.②府吏见丁宁
③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
5、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
前面。
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课堂训练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
惟其言而莫之违。
翻译: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
太师谁撞?翻译:太师,您撞谁呀?
总结: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6.“相”、“见”的特殊用法中,宾语前置。
7.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
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四、课后作业:1、将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点整理在笔记本中。
2、课时作业5 理解句式、翻译句子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