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本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文”、“化”连用,始见于《易·贲(bì)卦·彖传(tuàn chuán )》。西汉以后,“文”与“化”

方合为一词,常作文治教化之义。

••大多当代学者认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意见并不一致。教材主张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1、意识形态,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

••2、生活方式,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形式。

••3、精神的物化产品。

••三者之间,不是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体。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关于文化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

•• A 物质文化层; B 制度文化层;

•• C 行为文化层; D 心态文化层

••

••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及当前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继承传统、开创未来。

••方法:

••1、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的本能及人身体的自然属性。

••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只有渗透人审美的价值或观念,才具有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范围大小之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

••但是,二者又有密切联系:

••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精神创造活动也反作用于物质创造活动,二者不应割裂开来。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疆域: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夏朝开始。而清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政区: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直至唐代前期。

••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

••民族和人口: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

••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

••气候: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

••1、季风气候明显;

••2、大陆性气候强;

••3、气候类型多样。

••地形地貌:

••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台阶。

••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为第二级,再往东是最低的第一级。

••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

••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历史上,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证。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要辩证地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本章思考问题:

••1、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易于耕种及居住的环境,使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上古文化的中心,奠定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基础。

••(2)自然条件的稳定性,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证。

••(3)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

••(4)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免受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但同时,也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

••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南移

••中国大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自古至今的农耕经济。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农耕的特点是安居重土,游牧的特点是流动快捷。农耕适宜安居乐业,游牧适宜迁徙,农耕较之游牧,更适于生存。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诗经·氓》中“氓之蚩(chī)蚩,抱布贸丝”,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就已经产生和存在。再如《战国策·冯谖(xuān )客孟尝君》,孟尝君拥有薛地,可以收租放债,冯谖客命焚券,收买人心,可以看到租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