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诊断与处理

合集下载

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

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概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躲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性的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畸形等。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急性脑梗死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突发性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畸形等。

2. 突发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3. 意识障碍、昏迷。

二、影像学检查。

1. 脑CT或MRI检查显示脑梗死灶。

2. 血管造影显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等相关指标异常。

2. 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脏病变。

四、病史。

1.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疾病的病史。

2. 有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病史。

五、其他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疾病的识别和诊断水平,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后果。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一、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

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 .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1)N IHSS 。

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⑵饮水实验。

(3) MRS 评分。

⑷ Essen 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 ESR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 :急诊平扫CT 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 :灌注CT 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

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 :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 。

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4)多模式MRI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 、灌注加权成像(PWI) 、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等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 更敏感。

PWI 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灌注不匹配(PWI 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

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 灌注或MR 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

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全)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全)

2)吸氧和通气支持:轻症、无低氧血症的卒中患者无需常规吸氧,对脑干 卒中和大面积脑梗死等危重患者或有气道受累者,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 气。
3)血糖: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急反应。 应常规检查血糖,当超过10mmol/L 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 在7.7~10mmol/L。
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 1)血压:急性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的调控应遵循个体化、慎重、适度原则。
在发病24小时内,为改善缺血脑灌注、维持较高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通常 只当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才需要降低血压(特殊情况如高 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除外)。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0岁 主诉:右侧肢体无力2月,加重15天。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嘴角歪斜,言语不能,无 其他伴随症状,1小时后急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无明显出血灶, 行溶栓治疗,4-5小时后右侧肢体可自行活动,嘴角歪斜好转,言语 流利,继续住院治疗,复查头颅CT:左侧尾状核、基底节区多发梗 塞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生化检查
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凝血、甲功等检验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明确:急性脑梗塞;2、2型糖尿病
脑血流量的调节:虽然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 约800~1000ml/min,占每分心搏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 20%~25%。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缺氧 时,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按平均脑质量 为1500g计算,健康成人的平均脑血流量为55ml/(100g·min)。脑血流量分布不 均匀,大脑皮质可达77~138ml/(100g·min),而脑白质仅约为皮质的1/3。脑血 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与脑血流量自动调节相关的 因素包括: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化学因素和神经因素等。

急性脑梗死怎样规范治疗

急性脑梗死怎样规范治疗

急性脑梗死怎样规范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所有脑卒中类型中属于非常典型的一种,医学上将急性脑梗死称之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患者存在血液粘稠度上升、脑部膜血管狭窄以及血压显著偏高所导致,因为这些危险因素不仅会影响患者脑部的血液正常循环,还会造成患者脑部血液在短时间内形成堵塞,引起患者脑部组织缺血,进而引发急性脑梗死。

患者在出现急性脑梗死之后,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脑部的CT检查以及医生诊断来确定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并根据诊断的结果来开展对应的治疗,通过规范治疗来疏通患者被堵塞的血管,让血管恢复正常的循环作用。

在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之前,要重视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通过及时的康复治疗,降低患者后续复发的风险概率。

那么对于急性脑梗死这种疾病,一般要怎么开展规范治疗呢?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来具体叙述分析。

一、急性脑梗死的院前处理急性脑梗死在治疗之前的时间非常宝贵,越早对患者开展有效地救治,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就越低,因此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好院前处理,做好院前处理就需要对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到迅速地识别,并在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通过准确判断对患者进行超早期的溶栓治疗。

而要做好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识别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患者存在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或者无力的情况,并还可能伴有面部麻木的情形;2、患者面部的一侧存在麻木的情况,或者患者面部表现为口角存在歪斜的状态;3、患者在说话时变得口齿含糊不清,难以做到清晰的语言表达,或者对别人说的话难以做到有效理解,存在明显的语言障碍;4、患者存在双眼往一侧方向凝视的症状;5、患者的双眼或者一侧的视力明显丧失,或者视力出现模糊的情况;6、患者有眩晕以及伴随呕吐的表现;7、在既往史中,患者没有明显的严重头痛感,但是当下却有严重的头痛症状,或者一些患者表现为呕吐;8、急性脑梗死病情发作之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或者身体表现为无规律的抽搐。

病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例分析

3.纠正代谢紊乱
目前使用的几组液体: 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3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1/12h ②尤瑞克林0.15pna+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2/日; ③醒脑静20ml +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1/日; ④托拉塞米注射液10ml+0.9%氯化钠注射液10ml 1/8h; ⑤还原型谷胱甘肽1.8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1/日
醒脑静注射液
20mg
丁苯酞软胶囊
0.2g
尤瑞克林粉针
0.15pna
天麻素注射液
600mg
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
甘油ml
七叶皂苷钠粉针
10mg
托拉塞米注射液
10mg
浓氯化钠
10ml
头孢曲松钠粉针
2g
氨溴索注射液
30mg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456mg
给药方式
3.纠正代谢紊乱
高钠血症治疗:
1.钠盐摄入限制在4.5g/d以下,并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 2.无效后再予停用一切钠盐摄入,药物溶媒改用低渗性液 体或用5%葡萄糖加4:1胰岛素中和。 3.补充水份,胃肠道途径为宜,过快纠正可能导致脑水肿 等严重并发症,在48 h以上补充,前24 h内补半量。补液 首选口服或鼻饲温开水,每次200~300 mL,2~4 h 1次; 静脉补液予5%葡萄糖溶液或低渗的0.45%氯化钠溶液,并 动态调整液体摄入和脱水剂的应用。
血钠正常范围:137~147mmol/L。 高钠血症:24h内连续2次血清钠>148mmol/L。
轻度增高:血清钠 148~160mmol/L 中度增高:血清钠161~170mmol/L 重度增高:血清钠>170mmol/L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识别及急诊处理.pptx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识别及急诊处理.pptx

主观简易评分
临床场合分,意识水平为4级 *清醒:意识水平正常 *嗜睡:可唤醒并做正确回答 *昏睡:大声及疼痛刺激可唤醒,含糊回答 *昏迷:任何刺激不能唤醒
• 语言状况
*构音障碍 --饮水呛咳,发音不清 *失语 --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 --混合性失语
肌力评估
六级评估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有肌肉收缩,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可平移但不能对抗重力 3级:可对抗重力 4级:可对抗部分重力 5级:正常肌力
‹#›
内 容
一、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识别 二、急性脑梗塞的评估 三、急性脑梗塞的急诊处理
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识别
急性脑梗塞就是我们常说的“缺血性中风” ,是由脑部血栓堵塞所造成该血管供血区内 脑细胞缺血所致。有可能造成偏瘫、失语、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永久性伤害。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识别
卒中的严重性和预后
卒中的严重性与预后有很大关系;
在中风后1年最初的NIHSS<10分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0-70%恢复较好,而 NIHSS>20分的患者该比例只有4-16%; NIHSS也能提示溶栓患者出血的风险:NIHSS>20分的患者颅内出血的机会 是17%,而NIHSS<10分的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仅有3%。
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诊断至关重要。
一、诊断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诊断和评估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 (2)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 (3)是否适合溶栓治疗
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 二、处理 • 推荐意见:按诊断步骤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分钟内完成脑CT等评估并做出治

2024版急性脑梗死ppt课件

2024版急性脑梗死ppt课件
对于执行不力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 和整改,提高预防措施的执行效果。
处理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价
01
处理方法选择
02
根据并发症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如抗感染治疗、止血治疗、溶栓治疗等。
03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4
效果评价
05
对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价,包括并发症的改善情况、患 者的生活质量等。
挽救缺血半暗带,保护神经元 功能
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 残率和复发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调整
静脉溶栓治疗
使用rt-PA或尿激酶进行 静脉溶栓,尽早开通闭
塞血管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等药物,抑制血小板
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对于心源性栓塞患者, 可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
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适当 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 法、家庭治疗等,促进患者的心
理康复和全面恢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急性脑梗死的定义、病 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方法和注意事项
急性脑梗死ppt课件
• 急性脑梗死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制定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提升途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急性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组织坏死。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脑卒中接诊后诊断及处理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应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附:脑卒中的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2)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吸出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3)对缺氧者予以吸氧,必要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心脏功能脑卒中患者应观察心脏情况,常规检查心电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 含糖液体;②过度降低血压; ③大量静脉输液。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 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 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 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 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识别与早期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要以2014指南制定)
3、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
(AHA:美国心脏学会/ASA:美国卒中学会)
诊断标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 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 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或体 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 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 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④排除 非血管性病因;⑤脑C T/M R I排 除脑出血。
卒中单元
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概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 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 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 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具有发 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 健康和生活。急性脑卒中的诊疗是一项系统 工程,需要多部门、多环节的配合协调,最 终实现对脑卒中的有效救治。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 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 检查。

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

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

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流程规范(参考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院前处理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症状见下方)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

急诊室处理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急诊处理流程:急诊医师诊断步骤是否为卒中→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是否适合溶栓治疗是否为卒中: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症状; 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脑CT/MRI卒中单元/病房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6小时内,无溶栓禁忌症,进行溶栓准备生命体征不平稳确诊脑卒中脑CT/MRI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评估疑似脑卒中抢救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以内,年龄18岁以上,无溶栓禁忌症,详细参考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

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以下基本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

1、脑CT/MRI;2、血液学、凝血功能、生化及心电图检查;3、NIHSS评分;4、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体温;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气道、呼吸;血压;5、紧急处理:颅高压,严重血压、血糖、体温异常,癫痫等(参见急性期诊断与治疗);6、开启绿色通道,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病房接受治疗。

卒中单元/病房收治脑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卒中单元/病房医师诊治步骤及流程:1、是否为卒中: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症状;2、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脑CT/MRI;3、卒中严重程度:神经功能评分;4、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参见溶栓治疗适应征、禁忌征);5、适合静脉溶栓者:完成溶栓前准备,与患者及家属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6、适合血管内介入治疗,联系介入医师及介入室,完成术前准备,与患者及家属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7、不适合溶栓者在卒中单元/病房接受综合治疗;8、病因分型。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方法:对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检查,根据梗死大小,及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溶栓等急救治疗。

结果: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治愈,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3例(占18.75%),显效9例(占56.25%),好转4例(占25%)。

结论:应及时妥善降血压,通过头颅CT 或磁共振确诊,再及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溶栓等急救治疗。

通过准确确诊,积极急救处理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老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诊断;急救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约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60%左右,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1]。

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急救处理,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6±1.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确诊,伴有高血脂5例,糖尿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

所有患者均急性发病,入院血压均明显升高,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疼12例,失语7例,呕吐8例,眩晕5例,尿失禁3例,嗜睡2例,不同程度偏瘫及偏侧感觉障碍。

发病1~6h采用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病灶呈低密度灶,长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影。

提示所有患者均有脑梗死病灶,其中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0例,脑叶2例,丘脑3例,小脑1例。

单发梗死15例,多发梗死1例;<1.5cm梗死灶13例,梗死灶2cm~5cm者3例。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的心 脏情况。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或 MRI,了解脑梗死的部位和程度

02
常见护理诊断
疼痛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感到疼痛,这种 疼痛可能由梗死灶直接引起,也可能 与长期卧床、血管疾病有关。
详细描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疼痛性质多样,包 括偏瘫侧肢体疼痛、头痛、胸痛等。 疼痛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严重时 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
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患者安全 休息。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
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如选择软食、糊状食物等,以确保安 全进食。
疼痛护理
观察患者的疼痛表现,如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 处理。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9
contents
目录
• 病情评估 • 常见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病情评估
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 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等基础疾病。
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 史,如心血管疾病家 族史等。
失眠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出现失眠症状,这可能与疾病本身、心理压力、环境因素 等有关。
详细描述
失眠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导致患者白天精力不足、疲惫乏力 。
便秘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饮食改变等原因可能出现便秘症状。
详细描述
便秘可能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排便次数减少等,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 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动脉闭塞常发生在颈内动脉分叉后,慢性 血管闭塞可无症状。远端大脑中动脉血流供 应不良,可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 碍和(或)同向性偏盲等,优势半球可伴有 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体检 可闻及颈动脉搏动减弱或闻及血管杂音。
常见3中颈内动脉梗死模式:见下图
(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闭塞的表现:
2)分出前交通动脉后大脑前动脉远端闭塞: 导致对侧的足和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而上
肢和肩部的瘫痪轻,面部和手部不受累。可 以出现尿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 反应迟钝、欣快和缄默等(额极与胼胝体受 损),对侧出现强握及吸吮反射和痉挛性强 直(额叶受损)。
3)皮层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 伴有感觉障碍(胼周和胼缘动脉闭塞);对 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பைடு நூலகம்精神症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死多见
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 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 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 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2、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
(1)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 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颈
( 2)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脑组织苍白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伴轻度肿胀,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内皮细呈明显 缺血改变。 ( 3)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脱失, 胶质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及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 改变。 (4)软化期(3日~4周):病变脑组织液化变软。 (5)恢复期(3周~4周)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格子 细胞清除,脑组织萎缩,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 病灶形成中风囊,此期持续数月~2年。
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动脉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特别是动脉粥样 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高血压病,两者互为因果,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2、动脉炎:如结缔组织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及 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均可导致动脉炎症,使管 腔狭窄或闭塞。
3、其他少见病因: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蛋白 C和蛋白S异常、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肌纤 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2、病理生理:局部脑缺血由中心坏死区
及周围脑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中脑细胞 已死亡,缺血半暗带由于存在侧支循环,尚 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 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该区脑组织损伤是 可逆的,神经细胞有可能存活并恢复功能。 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个主 要目的;而恢复缺血脑组织的供血和对缺血 脑组织实施脑保护是挽救缺血性半暗带的两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1、病理:脑梗死发生率在颈动脉系统占80%,椎-基 底动脉系统约为20%。局部血流中断引起的脑梗死 多为白色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常可继发红色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缺血、缺氧性损害表现为神经 细胞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
病理分期:
(1)超早期(1~6小时):病变脑组织变化不明 显,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星形胶质 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化。
1)主干闭塞:导致三偏症状,即病灶对侧偏 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伴头、 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完全性 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体象障碍,患 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2)皮层支闭塞:(1)上部分支闭塞可导致 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但 下肢瘫痪较上肢轻,而且足部不受累,头、 眼向病灶侧凝视轻,伴Broca失语(优势半球) 和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通常不伴意识 障碍。(2)下部分支闭塞较少单独出现,导 致对侧同向性上四分之一视野缺损,伴 Wernicke失语(优势半球),急性意识模糊 状态(非优势半球),无偏瘫。
状(眶动脉及额极动脉闭塞)。
4)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 下肢近端轻瘫。
(4)大脑后动脉闭塞的表现:主干闭塞症 状取决于侧支循环。
1)单侧皮质支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 上部视野较下部视野受累常见,黄斑区视力 不受累(黄斑区的视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动 脉、后动脉双重供应)。优势半球受累可出 现失读(伴或不伴失写)、命名性失语、失 认等。
3)深穿支闭塞:最常见的是纹状体内囊梗死, 表现为对侧中枢性均等性轻偏瘫,对侧偏身 感觉障碍,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 球病变出现皮层下失语,常为底节性失语, 表现为自发性言语受限、音量小、语调低、 持续时间短暂。
(3)大脑前动脉闭塞的表现:
1)分出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可因对侧动 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出现症状,但当双侧动 脉起源于同一个大脑前动脉主干时,就会造 成对侧大脑半球的前、内侧梗死,导致截瘫、 二便失禁、意志缺失、运动性失语综合征和 额叶人格改变等。
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郑州颐和医院急诊医学科 王光亮
脑梗死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病因所 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组织缺血、 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脑血 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定义:脑血栓形成是脑脑梗死常 见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是在各种 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 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 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使脑组织缺血、 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 征。
2)双侧皮层支闭塞:可导致完全性皮质盲,

有时可伴有不成形的视幻觉、记忆受损(累及
额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症) 等。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个基本治疗途径。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 织的治疗时间,称为治疗时间窗(TTW)。目 前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时 间窗一般不超过发病6小时,机械取栓治疗时 间窗不超过8小时。如果血运重建的治疗方法 超过TTW,则不能有效挽救缺血脑组织,甚至 可能因再灌注损伤和继发脑出血而加重脑损 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