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
十二五课题指南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一、重点课题1.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实证研究2.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4.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5.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对策措施研究6.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7.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实证研究8.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9.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研究10.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的实施研究1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实证研究12.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13.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14.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5.山东省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研究1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研究17.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18.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研究二、一般课题(一)职业教育基础研究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职业教育史研究3.职业教育比较研究4.外国职业教育研究(二)职业教育体系研究1.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衔接研究2.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学习制度研究4.职业院校开放培训资源研究5.加强涉农、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专业建设,促进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研究6.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研究7.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实验研究8.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9.新时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问题研究10.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促进农科教结合问题研究11.职业教育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研究(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研究1.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研究2.具有教育、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的开放式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研究3.行业企业创办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研究4.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相关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7.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研究8.职业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9.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10.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四)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1.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学校办学机制研究2.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研究3.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研究4.高等职业教育“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研究5.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研究6.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研究7.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研究8.校企合作办学的地方性法规建设研究9.职业院校促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10.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的体制机制研究11.企业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研究12.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的政策研究13.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交流制度研究14.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多种学制并重的办学模式研究15.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16.职业教育依法治教问题研究17.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问题研究18.特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20.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21.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五)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研究1.职业教育宣传工作研究2.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3.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4.创新职业院校招生机制研究5.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研究6.学生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生涯规划研究7.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研究8.职业教育公益性及其实现形式研究9.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的贡献率研究(六)成人教育研究1.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继续教育网络研究2.老年人继续教育问题研究3.现代继续教育制度研究4.开放大学建设研究5.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入学的机制研究6.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7.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8.开放式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研究9.继续教育培训类型和形式研究10.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研究11.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实践研究13.各级政府统筹继续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14.继续教育与人事管理制度衔接研究15.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研究16.继续教育地方法规建设研究17.各级各类学校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研究18.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十二五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指南1、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实践研究2、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3、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4、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5、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调查研究6、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7、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研究8、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9、性健康教育研究10、新课程实施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11、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研究12、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研究13、开发利用本地、本民族的艺体教育资源的研究14、“奥运”对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15、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16、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研究与设计研究17、学校大课间操(科技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等研究18、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9、以园为本教学研究20、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与特殊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21、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22、农村中小学规范学生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23、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24、如何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幼儿创新能力2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26、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27、“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研究28、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29、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30、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31、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3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33、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3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研究35、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36、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37、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研究38、校本科研常态化的研究39、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科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4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41、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42、校本科研有效性的研究43、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44、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4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46、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47、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48、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规范研究49、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研究50、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研究51、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52、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3、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54、地理教学中德育效率的探讨55、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56、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相关研究57、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58、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与实效性研究59、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60、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6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62、中小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63、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6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65、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6、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外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索研究67、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68、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69、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70、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71、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72、小学教学均衡化发展的研究7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74、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75、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76、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整合机制的研究77、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78、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79、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研究80、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81、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模式研究8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评价标准研究83、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研究84、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研究85、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86、学校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渗透的实践研究8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关系问题研究8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个人探究与集体合作探究的研究89、课程开发、管理、评估制度和组织建设研究90、有效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途径及对策研究91、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2、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研究93、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研究94、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95、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96、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97、道德高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98、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99、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100、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101、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102、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对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的简述97、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98、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99、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100、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0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0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题目(仅作参考)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研究。
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2011年06月03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专题史;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收集整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党史宣传教育与党史知识普及;革命遗址普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外国政党制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文化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国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价值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经典解释学与哲学典籍整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范式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国别史;西方哲学经典译释、分支流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宗教伦理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哲学基础理论、新兴分支;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与重点研究课题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专题史;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收集整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党史宣传教育与党史知识普及;革命遗址普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外国政党制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文化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国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价值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经典解释学与哲学典籍整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范式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国别史;西方哲学经典译释、分支流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宗教伦理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哲学基础理论、新兴分支;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一、教育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可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目的、任务、功能和教育体制等角度选题)2.区域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如何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国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做出战略部署等角度选题)3.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研究(可从教育投入、学校布局、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等角度选题)4.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优化公平、效率、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策略研究5.地方政府办学体制改革的分阶段目标、阻力和应对策略研究6.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设置与实施策略研究7.区域教育供给适切性及效能问题的研究8.地方政府实现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中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困境及对策研究9.当代教育新理论、新思想、新流派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10.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从课程发展、教育管理、教育质量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等角度选题)11.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政策的区域比较研究(基础教育质量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12.中学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13.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思想史研究14.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15.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16.各学科教学理论比较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17.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与监测机制研究18.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阶段性目标、关键任务及实施方案研究19.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在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战略研究20.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影响的研究21.城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结构调整战略研究22.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23.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的实践研究24.特色学校建设模式与发展现状研究25.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题诊断与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26.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实践研究27.示校发挥辐射作用的机制研究2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三、农村教育29.农村中小学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调查研究30.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3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职学习、流动状况和补充机制、后勤保障等)32.“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33.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34.农村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研究35.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36.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37.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38.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39.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40.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共建现状与促进、提升机制研究四、教育管理41.教育行政机关与教育科研机构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建设研究42.教育系统的社会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研究43.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协作发展机制研究44.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绩效评估、薪酬激励、职称评定、校长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45.教育科研效益评价指标研究及提升教育科研效益的策略研究46.地方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表彰及学生表彰活动的形式、效果及改进策略研究47.学校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模式研究48.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机制研究49.社会机构和社会人士投资教育及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效果研究50.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体制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51.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沟通衔接模式研究52.招生管理规化制度建设研究5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54.学校规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案例研究55.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建设成效、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56.借鉴其他行业优秀管理思想为教育管理改革服务的研究57.学校管理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与团队效能研究58.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研究59.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改革研究60.中小学收费规化的制度研究6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构研究62.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63.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64.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状况与利用情况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五、素质教育65.中小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66.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7.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研究68.中小幼三级教育体系沟通衔接模式研究69.提高教学效率,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70.中小学全员育人体系构建研究71.我国传统文化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72.当代教师、学生、家长成才观调查和引导其树立科学成才观的策略研究73.素质教育目标下的学生个性塑造、特长培养策略研究74.中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75.学生社团活动开发与社团管理研究76.开发、利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行动研究77.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78.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研究79.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80.新时期超常儿童和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征、培养机制与策略研究81.学校美育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82.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83.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84.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贯彻“因材施教”方针的行动研究85.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86.各学科主流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与教法整合研究87.信息时代各学科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创新实践及成效研究88.通过教法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实验研究89.分层教学背景下学科教学进程设计与效果研究90.自主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新型课程的设计与效能研究91.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开发、评估与教学管理研究92.网络课程、电视讲座对传统教学的影响研究93.不同版本中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94.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95.学分认定操作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96.中小学课程与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97.中小学考试频次、试题质量和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调查研究98.中小学考试实现从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转变的行动研究99.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100.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自主招生政策与中、高考加分政策研究101.特长生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研究七、教师队伍建设102.区域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103.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104.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105.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106.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如成就感、幸福感、职业枯竭感等107.全方位育人目标下教师对新角色的认同和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108.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109.拔尖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110.免费师生与特岗教师生涯规划研究111.师生支教、顶岗实习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112.教师道德失行为主要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八、德育研究113.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时代特质与德育理念、容与途径变革的研究与探索114.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非同向性对中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15.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116.关于中小学德育主要形式、实效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17.学校与家庭形成德育合力的策略研究118.德育课程建设现状与不同类型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研究(如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119.德育与美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研究120.提高课任教师德育能力与德育积极性的策略研究12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122.中小学生德育主题活动开发、开展状况与效果研究123.新时期学生党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研究124.加强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行动研究125.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策略研究126.学生公民人格和公民道德品格培养策略研究127.以德育为抓手提升中小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策略研究128.中小学生行为规与养成教育研究129.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30.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九、教育心理与学生心理健康131.新时期教师职业信念、工作价值观与行为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32.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和教育艺术、干预策略研究133.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134.各学科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策略研究135.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36.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的发展变化规律、即时评价策略与培养策略研究137.招生制度改革对学生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研究138.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139.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140.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141.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能力和时间管理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42.“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质性研究143.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技能培养研究十、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14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含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145.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策略研究146.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147.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活动的效益和社会影响研究148.学生安全问题和健康问题的学校、社会、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149.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150.超常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案例研究151.“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与案例研究152.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研究153.家长学校的教育容、方法、组织形式与开展效果的研究154.家庭辅导教师服务质量和供需状况调查研究十一、教育信息化155.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及培训策略研究156.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完善与利用策略研究157.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现状与综合培训策略研究158.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159.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能研究160.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演变趋势研究161.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62.信息化背景下课外教育模式与效能研究163.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效益研究164.教师博客在促进师生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十二、民办教育165.社会力量办学标准、体制、模式及质量保证机制研究166.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地位的研究167.民办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168.民办教育投资机制改革研究169.区域性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70.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研究171.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生存状况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172.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十三、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173.卫生保健类学科课程教材教法研究174.中小学国防教育研究175.体育与艺术“2+1”项目工程的推进策略研究176.学校体育、艺术类社团的团队文化建设研究177.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78.学生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研究179.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80.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81.体育特长培养与全面素质发展研究182.艺术特长生培训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十四、民族教育183.少数民族学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184.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185.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186.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改革研究187.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8.新疆班、班办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9.民族地区跨文化沟通教育研究十五、学会工作研究190.教育学会与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合作模式研究191.加强教育学会自身建设策略研究192.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容和机制创新研究学会组织科研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93.。
国家工信部“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2010
附件:序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部内负责司局1“十二五”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环境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运行局2“十二五”世界制成品贸易发展态势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财务司3“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规划司4“十二五”促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司5“十二五”促进我国工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规划司6“十二五”深化工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工业行业管理问题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法司7“十二五”工业与通信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与对策研究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科技司8“十二五”保障工业行业产业安全的战略及政策研究北京科技大学规划司9“十二五”工业技术改造思路和重点领域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部)规划司10“十二五”新兴支柱产业选择及政策研究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规划司11“十二五”工业和通信业利用外资和“走出去”战略及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规划司12“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战略和实施机制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军民结合司13“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体系研究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规划司14“十二五”原材料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材料司15“十二五”石化工业(含农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材料司规划司(一)原材料行业(5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汇总表合计45项一、综合类(13项)二、行业类(18项)第 1 页16“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原材料司规划司17“十二五”钢铁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材料司规划司18“十二五”有色金属(含稀有金属)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材料司规划司19“十二五”装备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部)装备司规划司20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装备司规划司21“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装备司规划司22“十二五”船舶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装备司规划司23“十二五”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消费品司规划司24“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消费品司规划司25“十二五”消费品生物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消费品司科技司26“十二五”电子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司规划司27“十二五”民爆行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安全生产司28“十二五”软件服务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软件司规划司(二)装备工业(4项)(三)消费品工业(3项)(四)电子制造业(1项)(五)民爆行业(1项)(六)软件业(1项)第 2 页29“十二五”通信业规划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对策研究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通发司电管局30“十二五”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电信研究院中国工程院规划司科技司31“十二五”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产业司32“十二五”工业标准化战略与对策研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科技司33“十二五”通信业标准化战略与对策研究电信研究院科技司34“十二五”工业节能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节能司35“十二五”工业综合利用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节能司36“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战略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人教司规划司37“十二五”工业产品质量发展规划研究中国航空工业第三〇一研究所科技司38“十二五”工业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安全生产司39“十二五”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政策措施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信息安全司40“十二五”通信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战略及对策研究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保障局41“十二五”无线电管理和无线电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电信规划研究院无管局42“十二五”信息化领域规划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研究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司43“十二五”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战略研究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司办公厅44“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小企业司45“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模式研究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规划司三、专项类(14项)(七)通信业(2项)(八)生产性服务业(1项)第 3 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节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
研究课题(节选)
佚名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7)004
【摘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总页数】6页(P17-17,22,48,57,72,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2
【相关文献】
1.明确重要任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发布 [J], 无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表彰“七五”学位和研究生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优秀成果的决定 [J], 无
3.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公布 [J],
4.我国电信业“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公布 [J],
5.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公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二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
“十二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2011年06月03日14:26 来源:《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专题史;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收集整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党史宣传教育与党史知识普及;革命遗址普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外国政党制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文化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国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价值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经典解释学与哲学典籍整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范式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国别史;西方哲学经典译释、分支流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宗教伦理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哲学基础理论、新兴分支;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节选)
社 会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 识形 态建设 与 思想政 治教 育 ; 意 建设 中华 民族共 有精 神 家 园; 学社 会 主 义 学科体 系与 基 本 范畴 ; 科 国
( 任编辑 : 责与 简 讯
・
国 家哲学 社会科 学研 究“ 十二 五” 期各学科 时 重点领 域和 重点研 究课 题 ( 节选 )
( 自《 明 日4 } 0 1年 6月 3 日第 7版 ) 转 光  ̄21
马 克思 主义 ・ 科学 社会 主 义 :
马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 时代 化 、 大众 化 ;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化 的历 史进 程 、 论成 果 和基 本 经验 ; 理 马克 思 主 义理 论 学科 体 系; 克 思 马
主 义基 本 原理 和 经典 著作 } 马克 思主 义发 展 史 ;
毛 泽 东思 想 、 小 平理论 和 “ 个代表 ” 要 思 想 ; 学 发展 观 的历 史地 位 、 大意 义、 邓 三 重 科 重 时代 背 景 、 学 内 涵 、 神 实质 和根 本 科 精
要求;
当代 中 国马克 思 主义 发展 创新 规律 ;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理论 体 系;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道路 ; 中 中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经 济 建设 、 治 建设 、 政 文化 建设 、 社会 建 设 以及 生 态文 明建设 和 党的 建设 ;
c s o hn ’ l ayla es o u e td n eerh o k 0 W= . o m fC ia Sm i r ed r ’fc sd su ya drsac n丁 A 厂 2 i t r Ke od : t0 W fS n T u; a g in XuXin qa S ltr too y; layat yw rs 了 PAr 厂 r o u Z Xu Xi qa ; a g in’ Mii y Anh lg m i r r n a i t
全国艺术科学各学科“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目录.doc
全国艺术科学各学科“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目录一、艺术基础理论研究(艺采基础理论寸F究,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社会学、艺术批评学以及艺术史学等研究。
)1.艺术学的学科反思与学科建设研究2.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研究3.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4.中国艺术通论5.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6.中国传统艺术当代价值研究7.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史8.中国艺术批评史二、戏剧(含曲艺、木偶、皮影、杂技、魔术)研究(戏剧研究,包括话剧、戏曲研究。
含曲艺、木偶戏、皮影戏、杂技、魔术等研究。
)1.中国戏剧理论研究2.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与体系研究3.中国戏曲音乐理论与体系研究4.20世纪戏曲研究与戏曲学术史5.中国现当代剧场史6.当代话剧、戏曲导演与编剧研究7.当代话剧、戏曲批评研究8.民营话剧、戏曲剧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路向调查与研究9.城乡新兴曲艺班社研究10.木偶、皮影、杂技、魔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与研究三、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研究(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研究,包括电影、电视剧及其他电视艺术、广播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1.电影学、广播电视学学科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2.中国电影通史及专题研究3 .动画电影历史与理论研究4.中国电影、电视剧创作现状研究5.中国原创动漫的价值取向研究6.电影、电视剧批评与评价标准研究7.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8.中国电影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9 .数字电影研究(音乐研究,包括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系统音乐学等研究。
)1.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研究2.中国音乐通史3.音乐古籍、民间传谱、音像文献资料整理及数字化研究4.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5.20世纪中国音乐界重要学者研究6.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与作曲家研究五、舞蹈研究(舞蹈研究,包括舞蹈学原理、民族舞蹈学、舞蹈史学、舞蹈编导学、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学、舞蹈批评学、舞蹈传播学等研究。
)1.中国舞蹈文化史2.舞蹈编导学研究3.舞蹈表演学研究4.舞蹈人体科学研究5.舞蹈生态学概论6.民族舞蹈学研究7.舞蹈民俗学研究8.舞蹈批评学研究9.舞蹈管理学研究10.舞蹈传播学研究11.舞蹈记录方式数字化研究六、美术研究(美术研究,包括绘画、雕塑等研究。
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题目
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题目
(公开招标部分)
1、“十二五”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发展要求和影响研究
2、“十二五”期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研究
3、“十二五”期我国城镇化发展对交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4、“十二五”期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对策研究
5、“十二五”期交通行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6、“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投融资政策研究
7、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对沿海港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8、“十二五”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
9、信息化对现代交通业的推动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10、“十二五”期公路水路运输装备发展政策研究
11、“十二五”期促进公路客运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有效途径研究
12、“十二五”期促进公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有效途径研究
13、“十二五”期促进水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有效途径研究
14、“十二五”期城市客运行业管理对策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制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教育科研;坚持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研究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提高服务教育科学决策能力; 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高指导基层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坚持科研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能力,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统一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如何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科学践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既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
学会肩负着“繁荣群众教育科研,扶持教育创新人才,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光荣使命,“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团结广大会员,广泛发动基础教育战线,积极开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的伟大实践。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重点课题
填写说明:
1.每个学校只限一次教学实验机会,仅限英语教师。
2.申请联系人必须是学校领导或者委托人。
3.表格填写有任何疑问可联系。
4.如有特别注意事项,请在备注栏注明。
备
注
申请人签名:学校职务:联系方式:
年月日点读笔申请领学校教师一览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教学年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重点课题
点读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验
教学设备申领表
设备名称
“新启航”点读笔
申领数量
学校名称
(章)
联系电话
校长姓名
手机
学生数
班级数
住校生
英语教师数
英语教师统计
1.对所提供的申请信息真实性负责。
2.正确使用设备,保证用于英语教学。
备注
(县/市/区)“新启航”点读笔申领统计表
序号
学校
英语教师数
申领数
申请人
申请人手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合计
“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2011—2015)
江苏省高邮中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2011—2015)本指南根据省市教科研规划和江苏省高邮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共分“重大课题”、“专项课题”和“分类项目课题”、“学科教学”四大部分,供申报“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时参考。
一、重大课题选项1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精神的学校教育研究2学校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3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4实施“名师工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研究5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研究6名教师成长环境、机制、规律的研究7中小学学校课程整体设计及创建素质教育特色的研究8优质课堂教学研究9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研究二、专项课题(择时申报)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项2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专项3学校管理模式专项4学校文化建设专项三、分类项目研究课题(一)学校管理与发展研究1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研究2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3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研究4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研究5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研究6基于案例和专题的校本教研机制建设研究7校园文化育人的方法与策略研究8学校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9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10教师任用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研究11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研究12 学校突发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研究13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研究14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研究15 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16生态校园建设研究17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促进干预研究18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19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二)班主任工作1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2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优秀班主任个案研究4班级工作创新研究5班主任群体“学习化组织”建设的研究6班级工作模式研究7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研究8班级扁平化管理模式研究9班干部培养策略研究10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11学生社团活动方式与管理模式研究12借助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13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的研究(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学生心理品质与学习品质的相关研究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4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操作研究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6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研究7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开发研究8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研究9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网络时代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1青少年道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1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13团队工作的研究(四)课程改革研究1中小学校课程文化特色建设研究2初中与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3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设计、操作及评价的研究4基于模块教学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5中小学学科课程实施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6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7中小学各科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8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的研究9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的研究10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研究11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12学校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13开发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实践研究(五)教学论研究1 教学流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2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证研究4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重建研究5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研究6 课堂教学主体关系研究7构建课堂新文化的研究8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9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技术的研究10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1中小学学科作业多元化的研究12课堂“等待”策略研究13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14促进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15符合新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16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与管理研究(六)教育督导研究1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2学生思想品德、学生成绩评价的实践研究3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评价研究4教育评价与督导体系的研究5档案袋评价法的创新与优化研究6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3 -7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研究8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2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3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4名、特、优教师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5教师合作研究6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7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的研究8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效性的研究9教师教学反思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10新教师上岗校本培训策略研究11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研究12教育叙事研究四、学科分类课题(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制研究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模式研究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形式的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操作研究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样化实施模式研究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8综合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研究(二)中学语文1语文教学现代化与个性化研究2语文情境教学研究3兴趣阅读与兴趣写作研究4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5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三)中学数学1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实施策略的研究2数学应用与应用数学的研究3数学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数学活动课与实习作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5数学学习的性质、特点、动因和基本过程的研究(四)中学英语1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研究2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情景交际活动的实践研究3开展英语学科“任务型”教学的研究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开放性研究5着眼基础,面向全体,防止两极分化的研究(五)中学物理1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2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途径的研究3物理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使用研究4物理网络教育的研究5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6物理教学中思维方法的研究7物理复习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8物理教育评价研究(六)中学化学1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的研究2化学课外实验教学与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结合的研究3高中化学整体结构教学的构建与实践研究4课程改革与化学教师的转型的研究5化学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原则与素材选取的研究(七)中学生物1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2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的研究3生物课程标准与学生生物素养培育的研究4中学生物课程研究性教学技术的研究5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6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师生资源的研究7中学生生物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八)中学思想政治1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的研究2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时事政策教学研究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辨证思维方法的训练(九)历史学科3学习资源的选用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5 -4历史学科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5历史学科创设学生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的教学空间研究(十)中学地理1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研究2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案设计研究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文化研究4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5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6地理知识与技能的生活化趋向研究7网络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8地理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十一)信息技术1中学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结构的研究2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研究3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研究4通用技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研究5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6中小学通用技术素养形成的评价研究(十二)音乐学科1音乐学科内综合教学的探究2音乐综合活动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研究3音乐形象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研究4通过音乐活动享受成功欢愉的探索5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探究(十三)体育学科1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健康相关性的研究2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力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3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实践研究4体育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的研究5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十四)美术学科1美术学科课程结构化教学研究2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3美术课程实施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4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的研究5美术课程师资培养问题的研究(十五)各学科共同研究课题1“课前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研究2“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研究3“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4“自主成功”教学策略的研究5差异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6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7读写可逆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研究8多元互动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9高三各学科复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10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实施策略的研究11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12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研究13基于学生实际需要确定教学起点的策略研究14基于学生需求的学科教学方式研究15教学导入环节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研究16教学过程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作用研究17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研究18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9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实施策略研究20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研究21利用错题资源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22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案例研究2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研究24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5生活经验转化为教育资源的途径研究26实施有效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27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28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29问题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研究30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定位研究31学案导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研究32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33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各学科)34学科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研究(各学科)35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研究(各学科)- 7 -36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各学科)37学科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各学科)38学科实验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各学科)39学科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各学科)40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41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42学生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43学生课外锻炼方式的指导研究44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45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把握与效果评价的研究46影响高中学生学习能动性发挥的因素研究47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方法研究48运用过程性评价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49有效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实施策略研究50利用学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51在互动生成式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52中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优化的实策略研究53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54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的研究55网络交互教学的实效性研究56中小学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学效能研究57数字化教学的公共服务模式研究58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研究59中小学教学中因材施教与个别化指导研究60“以学论教”的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61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新模式研究62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整合的实施研究63高中文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64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改革65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互动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66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管理与指导研究67高中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素质提高的关系研究68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研究江苏省高邮中学教科处2011年3月。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课题申报选题指南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两类课题申报选题指南前言本指南为“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的选题、选题范围及其说明。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方向与范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的有关方向和内容,基本上包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体系。
“十二五”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与范围是“十二五”期间教学研究的有关方向和内容,基本上包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基础教育(其中包含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领域。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指定方向研究方向与范围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研究课题的名称应根据研究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尤其要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的特点进行选项,明确界定,注重实效,有针对性。
研究方向与范围供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使用。
1.教育基本理论研究(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理论研究;(2)中外教育思想、理论、思潮的研究;(3)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等。
2.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2)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关系及发展的研究;(3)学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4)地方教育规划研究等。
3.教育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1)教育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等。
4.教育现代化研究(1)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制度和体系建设、特征与内涵的研究;(2)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方法、途径与策略的研究;(3)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5.终身教育研究(1)终身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2)终身教育理念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及关系的研究;(3)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的研究;(4)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城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等。
6.农村教育研究(1)中外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2)农村教育评价与督导的研究;(3)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4)城乡教育互动协作的研究;(5)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6)有效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研究;(7)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情况的研究;(8)乡镇中心小学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等。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附件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相关子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课题相关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
第三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四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总课题组负责制定总课题规划、子课题申报表格和管理办法,课题审批和课题总体研究等工作。
第六条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总课题秘书组具体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子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
总课题秘书组设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理科研究室。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第七条课题的申报立项,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相一致;12.与本地区、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研究方向,提倡前瞻性独创性;3.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体现本项活动的群众性。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3.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4.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5.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6.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7.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9.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10.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2011-06-03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着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专题史;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收集整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党史宣传教育与党史知识普及;革命遗址普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外国政党制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文化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国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价值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经典解释学与哲学典籍整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范式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国别史;西方哲学经典译释、分支流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宗教伦理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哲学基础理论、新兴分支;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理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革开放;“中国模式”研究;我国现阶段经济潜在增长率;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国家经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国外经济学理论前沿;中外经济史专题。
应用经济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陆海统筹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我国特大城市承载力;主体功能区战略;国际气候变化博弈与我国对策;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生态保护修复机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区域开放格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自由贸易区战略;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粤港澳区域合作机制;应用经济学科基础理论。
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统计标准与质量管理;民生问题指标测算方法;中国住户生产核算;人口普查数据开发与应用;统计数据标准化;统计信息化的标准与规范;同比、环比增长率测算;工业发展速度测算;指数理论与方法;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统计调查方法;非线性计量方法、模糊统计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列联表理论及应用;统计组合预测理论与方法;统计学术史。
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干部选拔方式改革;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政治稳定与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社会各阶层有序政治参与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比较政治;中国国家治理、政府管理和民主政治建设数据库。
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法制建设;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法制建设;政府自身建设相关法律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法律保障;宪法运行机制;行政体制改革法律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刑罚体系与结构改革;死刑制度改革;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反分裂国家法与祖国统一;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民法典体系;主要民商事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改革;刑事诉讼立法;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发展法律制度;土地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法规;财税金融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制度;能源资源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文化法律法规构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社会建设和社会法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法制保障;构建和谐国际秩序与国际法;国际海洋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反腐败国际公约;法学基础理论;法制史与法律文化。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体系;扩大内需与消费社会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和格局的创新;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分析;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社会心理分析;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益调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体系;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方面社会政策;产业调整形势下再就业问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企业社会责任;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与城市社会适应;中国慈善业成长与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社会舆情与网络舆情;网络社会运动及管控;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中国社会思想史;性别平等与中国特色女性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借鉴与反思。
人口学人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素质、人力资本与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城市化理论前沿及对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治理出生性别比升高对策;生育政策决策选择;家庭结构与婚姻关系;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调查;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西部大开发人口变动;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人口与气候变化;国际人口迁移及影响;人口学理论前沿。
民族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战略;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与趋向;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因地制宜模式;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体系;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各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国古代民族史(志);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国际民族政治理论与民族事务;跨境民族问题;世界民族问题基本形势与地区性、国别性民族问题个案调查。
国际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问题;中国与西方发展模式比较;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及战略谋划;我国海洋安全、海洋主权与权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博弈;国际恐怖主义及反恐问题;联合国改革及我国对策;新兴大国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我国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美国公共外交战略调整;国别和区域问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非洲研究;非传统安全;伊斯兰国家研究;全球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与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低碳经济与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全球贫富差距拉大与左翼和社会主义思潮复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普遍意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路径与前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对国内史学发展的影响;近现代中国史学从封建史学向资产阶级史学再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次大转变;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中华文明史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中国历代治边策略;中国历史上的地区开发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历史地理与社会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思想;礼制文化与古典文明构建;历史文献学和新出土文献整理;新资料与唐宋社会变革;明清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与经贸关系;中国外交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专题和学科体系构建;民国史料整理;辛亥革命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中国乡村历史变迁;中国近代国学;中国历代华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史理论与方法;“一国两制”的历史及经验;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阶层及结构变化;1949年以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及演变;史学评论及规范。
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体系和学科建设重大基础理论;世界历史学科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历史考察;世界文明冲突与对话;古代和中世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欧洲文明进程;近三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史;亚非拉、中东、北非等地区和国家史;当代史、国别史、专题史;中国周边国家史;宗教与社会;环境、海洋、疾病史;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史;20世纪大国关系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史料整理与史学名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