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国审计准则体系比较研究——以政府审计为例
中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比较研究
中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比较研究作者:王琦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04期一、中外政府绩效审计价值取向比较分析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原则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渗透进了政府的绩效审计和评估中。
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政府改革运动是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为指导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胡德(Hood)从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吸取要素,提出了政府管理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实行绩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有效性,以及界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效。
Osborne,D.和T.Gaebler.也主张把企业或私营部门经营的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移植到政府公共部门中来,主张政府应像企业那样引入竞争机制、树立顾客意识、视服务对象为上帝。
可见,西方政府绩效审计价值取向在于以企业家精神改造传统的政府部门,强化政府的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
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效能。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价值理念也经历了审查考核经济责任到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考察的绩效审计、从传统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机械效率观到现代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观的转变。
我国政府于1998年提出了三大职能转变问题,即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审计的工作范围也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向更广泛的绩效审计扩展,并在促进公共资源有效利用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价值理念也应逐渐趋同于促成服务型、绩效型、责任型政府的建设。
二、中外政府绩效审计内容比较分析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将绩效审计定义为一种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方面的审计。
美英等西方国家也都将政府绩效审计视为对政府管理活动的“3E”分析。
如美国审计总署1994年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指出:绩效审计是包括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以及项目审计。
英国也对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一一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国家审计署出版的《绩效审计概要》中作了明确界定。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孙晖吴申昊薛超薛林伟(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0级会计4班 225300)[摘要] 2006年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关键词]审计;准则;趋同;差异1 引言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的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建立一套与国际趋同的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
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
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突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体现了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严格了审计程序。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2 中国审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修订后形成的。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相关准则同时废止。
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结构为:第一部分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5个),具体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准则(4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第二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2个);第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1个)。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关键词」比较环境审计绩效所谓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审计产生、存在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石爱中、胡继荣,2002)。
审计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熟悉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它的各种上风和弊端,并据此猜测实施某项审计的可行性和审计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
尽管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的和实践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及启示,但由于审计机关所处的环境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政府绩效审计也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熟悉的状况、体制和政府治理状况等诸方面因素的上风和不利之处,才能使审计能与外部环境协调地运行,从而保证良性发展。
一、需求需求促生供给。
所以,社会需求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第一个因素,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机构及社会公众持续企盼绩效审计对政府治理产生影响的社会张力,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并且这种原动力的客观性较强,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
中国的绩效审计,是在原有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对审计领域的拓展。
从根源上来说,是审计机关自身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作出的调整。
从开始这种调整到激发出广泛的社会需求尚需时日。
就审计机关外部来说,在短期内,信息不对称的限制使得上至立法机关,下至普通的社会公众,都不可能向审计机关提出项目建议;作为被审计单位的政府部分对审计的偏见和自身治理中狭隘部分意识使得治理当局也不可能主动邀请审计机关实施审计。
就审计机关内部来说,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也有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
所以,中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原动力比较弱,更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开展审计从而激发社会需求,而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经验。
二、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如何,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上,是一国审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尽管目前中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均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制度,但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却大不相同。
西方发达国家已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国家财力雄厚,不仅政府和在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而且各方面对业绩和效率都很重视。
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
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关键词]中英国家审计;比较;启迪[摘要]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后的启迪:机审计技术广泛而深入地;风险导向审计成为审计的必然趋势;国家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应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重点逐步转向绩效审计。
笔者通过对ACCA(英国特许公认师公会)和英国国家审计的实地考察,深感英国审计悠久,发展成熟。
对中英国家审计的比较研究,又使我们获得了许多重要启迪。
一、英国国家审计的特点(一)英国国家审计的变迁体现了立法监督思想英国是立法模式国家审计的开创者。
这一模式与其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政体有关。
英国议会为立法机构,政府为行政机构。
英国国家审计由传统审计模式向现代化审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议会同政府不断斗争,争取审计立法监督权的过程。
议会制度是三权分立政体的雏形。
早在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就明确规定监督国家财政的权力在议会,从而限制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为立法模式国家审计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1669年《权力法案》进一步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的权力。
国家审计现代化进程初期,审计监督主要由财政部执行,议会的监督是间接的,无法真正体现立法监督思想,审计效率不高。
19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海外殖民扩张,需要审查的账目激增,迫切需要立法性质的监督普及到包括海军部和陆军部在内的一切行政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1866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案》规定政府的支出应由议会给予信用,政府的决算应受议会审核。
决算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均由议会推选,其构成反映议会的构成,这样审计监督完全处于议会的掌控之下,充分体现了立法监督精神。
《国库和审计部法案》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诞生,为英国乃至整个世界国家审计的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但由于英国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体有其自身局限,立法和行政、司法部门相互牵制、制约,不可避免发生矛盾冲突,造成国家审计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二)英国国家审计的重点是绩效审计英国《国家审计法》授权国家审计署依法检查被审单位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将审计报告定期呈交下议院。
国际审计质量比较研究
国际审计质量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和合作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国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审计质量的比较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国际审计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审计监管水平和审计质量的重要指标。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保证其国际审计质量,既是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向国际社会证明本国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审计质量比较研究:一、国际审计规范体系比较审计规范体系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
在国家法律法规中对审计要求的不同反映了审计规范体系的差异化。
例如,美国的审计委员会要求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表达审计意见。
而在中国,法律规定只要求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因此,不同国家间审计标准的实施情况也存在差异。
通过国际审计规范体系的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各国在审计标准落实方面的优劣。
二、审计行业监管比较审计行业监管是国际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各国的审计监管机构和制度不同,体现了不同的监管文化。
例如,英国的审计监管机构负责对所有在英国注册的审计公司和审计师进行监管,包括质量控制,审计师资格认证等。
而在中国,审计行业的监管机构是综合性的机构,其职责涉及审计、会计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审计监管机构和制度进行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各国在审计行业监管方面的优劣。
三、审计质量评估比较审计质量评估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各国的审计质量评估机构和评价标准不同,反映了各国的评价文化和审计质量水平。
例如,美国在审计质量评估方面采用“公共公司审计监管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分别负责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和非上市公司的审计进行监管。
而在中国,审计质量评估机构和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对各国的审计质量评估进行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各国在审计质量评估方面的优劣。
四、审计人才培养比较审计人才培养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各国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不同,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和审计人才的水平。
内部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
内部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摘要: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最新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上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
应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同国际接轨。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一、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之比较(一)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2.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以下简称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3.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下简称实务指南)。
实务指南是依据基本准则、具本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的三个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层次,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定约束力。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具体准则的权威性虽低于基本准则,但要高于实务指南,并有法定约束力;而实务指南是给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提供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定约束力和强制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虽然《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未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但依照国际惯例,职业道德规范应作为内部审计准则框架的一部分,并在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中居于最高层次,具有法定约束力。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从XX年x月x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经公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0个基本准则和两个操作指南构成了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内部审计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比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一、我国与国际准则内部审计定义的比较审计署XX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称“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从这三个定义里可以看出:审计署XX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定义关注于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审计的关键点是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不难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定义正处在监督评价和系统导向的内部审计阶段而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则是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增值性的内部审计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已完成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它们重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目标也从服务于管理层发展为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二、内部审计准则框架结构的比较任何的审计活动均应该是依法审计所谓系统化、规范化内部审计应该是依据审计规范进行审计审计规范是审计主体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业务标准和行为准则审计规范是由审计立法体系、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标准体系构成的审计规范体系是指各种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及准则的总称审计规范体系包括:Ⅰ、审计法规:审计法规通常是对审计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审计范围、审计行为、审计责任等做出的原则性规定审计法规由国家权利机构和行政机构制定在我国审计法规包括:《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审计条例》、《注册会计师条例》、《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等Ⅱ、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规范审计主体的职业道德行为,为审计人员履行职业责任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审计职业道德准则通常由审计主管部门或职业团体制定在我国审计职业道德包括:《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等[!--] Ⅲ、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主要规范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操作规范,为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审计提供指导审计准则通常也是由审计主管部门或职业团体制定在我国审计准则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指南》等等Ⅳ、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主要规范审计机构的质量控制行为,为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指导性意见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通常也是由审计主管部门或职业团体制定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等等Ⅴ、其他审计规范:其他审计规范是指上述审计规范以外的审计规范其他审计规范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一些“实施办法”和“暂行规定”如《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检查办法》等等 XX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正式批准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要达到:对应该能够代表内部审计实务的基本原则进行表述;为开展并促进广义范围的价值增值型的内部审计活动提供框架;为内部审计工作业绩的评定确立基础;扶持经改进的组织流程和业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XX年通过内部审计的新定义非常重要,它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实务的重大变革,预示着内部审计职业进一步扩大其职能,它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服务目标、工作范围及定位、工作条件和人员品质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框架分为六个层次:Ⅰ、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Ⅱ、内部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正直、客观性、保密性、胜任能力Ⅲ、属性标准:属性标准说明了内部审计活动的机构及人员的特点Ⅳ、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描述了内部审计活动的性质并提出了衡量内部审计活动开展的质量准绳Ⅴ、实施标准:是属性标准和工作标准在特定类型的审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属性标准和工作标准只有一套,实施标准有很多套每种主要类型的内部审计活动都有一套实施标准Ⅵ、指南:实务公告、实务公告开发和目标其中第1、内部审计定义2、内部审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3、属性标准4、工作标准5实施标准这五个层次是强制性的而第6、指南这个层次是非强制性的虽然从形式上看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结构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不相同但都是由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两部分组成但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得更详细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而且充分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其内容十分丰富,实际上涵盖了我国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大部分内容三、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 而国际内部审计确定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各种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而不论该组织的目的、规模及结构如何;适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的审计人员只要是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都应该遵守准则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要达到:对应该能够代表内部审计实务的基本原则进行表述;为开展并促进广义范围的价值增值型的内部审计活动提供框架;为内部审计工作业绩的评定确立基础;扶持经改进的组织流程和业务因此,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中国范围内的组织,不具有国际性;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则具有国际性,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但二者都是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四、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比较1、宗旨、权力和责任我国基本准则中对于内部审计的宗旨,没有专门规定,只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提及关于责任,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表明[1][2][3]下一页内部审计对于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负有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属性准则中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规定内部审计的宗旨、权力和责任应该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写入审计章程中,并由董事会通过 2、独立性与客观性我国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组织应该具备独立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实施业务和提交结果方面不受任何干扰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即内部审计师应该有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并避免利害冲突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中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内部审计活动应独立开展,并且内部审计师在工作时应保持客观内部审计师在他们能自由、客观地进行工作时是独立的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做出公正、无偏的判断,这对业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独立性要通过组织的地位和客观性来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还规定,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直接向组织内的高层人员报告,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内部审计师应该取得管理高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取得业务客户的配合,并且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开展工作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向组织内有足够权限的人员负责,促进独立性并确保广泛的业务范围、对业务沟通的恰当考虑以及对业务建议的适当行动如果独立或客观性实质上受到损害或看起来受到了损害,应将损害的细节向有关方披露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估自己以前负责的具体业务时,应该回避如果某位审计人员为自己在以前年度中负责的活动提供了确认服务,可以假定客观性受损内部审计师不应该承担经营责任如果组织管理高层指示内部审计师开展非审计工作,他们必须明白,内部审计师不是在以内部审计师的身份开展此类工作而且,当内部审计师对他们在上一年度负责的或管辖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检查时,其客观性就受到了损害在沟通审计业务结果时,应该考虑这种损害[!--] 3、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我国的基本准则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国基本准则中也提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即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应有的职业关注是这样规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应具备一丝不苟的责任感,并保持应有的慎重态度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对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解释是: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拥有知识、技能和其它必需的能力以履行自己的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熟练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应具备履行其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活动应在总体上具备或获取履行其职责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胜任能力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实务公告-1: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规定:①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具备谨慎态度和技能,人们期望具有合理地谨慎且有能力的内部审计师在相同或类似情形下都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应该适合于正开展的复杂业务在行使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时,内部审计师应警惕故意做错事、发生差错和遗漏、无效率、浪费、工作无效和利益冲突等情况的可能性,还应该警惕最可能发生违规的情形和活动此外,他们应该识别控制不够充分的领域,并提出促使遵守可接受程序和实务的改进建议②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意味着合理的谨慎和能力,而不是永不出错或永不出现反常工作表现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审计师在合理程度上开展检查和核证工作,但不要求对所有交易进行详细检查相应地,内部审计师不可能绝对保证组织不存在违规或违纪行为此外,无论何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师都应该考虑存在重大违规或不合规情形的可能性另外,当内部审计师缺乏履行全部或部分业务的知识、技能或不具备胜任能力时,考虑到内部审计师应该具有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因此可以聘用外部服务提供者很明显,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表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十分重视内部审计师的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师实现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而言,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的更为具体、细致 4、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我国的基本准则中对于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到: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此外,《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中较详细地谈到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如何对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督导人员实施督导的内容包括:①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且有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应确保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营问题,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③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问题修订审计方案;④应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制工作底稿的质量;⑤应确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⑥应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⑦对被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⑧应确认审计目标实现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⑨应确认审计人员是否遵循审计准则的情况《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也有所规范[!--]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总审计师应该制订和保持一种涉及内部审计活动方方面面的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并连续监控其效果这项方案旨在帮助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并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遵照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执行这一过程要求:①对内部审计活动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审查其业绩;定期由组织外部的独立审计师进行评估,至少每5年一次;②总审计师应将外部评估的结果报告给董事会;③当内部审计师的活动符合准则规定时,应对他们业务活动遵守了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加以鼓励;④当内部审计活动未遵守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且这种不遵守影响到内部审计业务的总体范围或经营时,应该向高级管理者和董事会进行披露比较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加强监督指导的规定,可以发现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外部评价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所说的外部评价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从以下途径选择外部评价机构和人员:组织内部其他机构和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审计协会;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所说的外部评价是指:来自机构外部的内部审计师、质量保证检查员、法律考官、咨询专家、外部审计师及其他职业服务提供者,并且明确至少每五年一次,这就对质量评价的客观、真实性起。
中西方国家审计模式比较
中西方国家审计模式比较李辉【摘要】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内法律的调整,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以及国内经济组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运行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在为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国家审计机构、范围、准则等方面的比较,来探讨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的思路。
【期刊名称】《时代经贸:中下旬》【年(卷),期】2007(005)10X【总页数】2页(PP.72-73)【关键词】国家审计;立法审计模式;行政审计模式【作者】李辉【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其他厂—一Economic& TradeUpdateVol.5Sum.No.820ct.2C07————]中西方国家审计模式比较李辉(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摘要】我国加入 WTO 后,由于国内法律的调整,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以及国内经济组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运行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在为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国家审计机构、范围、准则等方面的比较,来探讨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的思路。
【关键词】国家审计立法审计模式行政审计模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有的审计模式在许多方面都阻碍了审计机关职能的行使和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独立性得不到充分保证,因此,本文试对中西方国家审计的模式进行比较,期望能借鉴西方国家的审计模式,来促进我国国家审计的不断完善。
1国家审计及国家审计模式 1.1 国家审计的概念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
国家审计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审计总目标侧重点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
审计是独立于管理者之外,不参与具体的管理活动,不履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对财政、财务收支专司监督的例行行为。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政府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政府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及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政府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主,政府绩效审计普遍存在开展范围小、层次低、手段落后、体制不健全等缺陷。
相比而言,一些老牌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比较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向西方国家借鉴成功经验。
一、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分析(一)政府审计体制比较分析。
英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属于立法型,议会是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英国国家审计署独立于政府之外,代表议会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审核,监督政府运作。
下议院下设公共账目委员会,负责对国家审计署公德的检查和指导。
主计审计长是审计总署的负责人,其人选由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同意后,经议会批准后任命。
主计审计长一经任命,只有经议会两院共同提议才能被罢免,其薪金从国家统一基金中支付。
主计审计长有权自行任免职员、决定职员编制、招聘条件和工资水平。
国家审计署的年度预算,也是由公共账目委员会设定的独立会计师进行审计的。
此外,英国是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地方审计机关一般不受中央审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各自为政;除国家审计署外,各地区分设审计署,英国的审计机关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
我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是国家审计署的行政首长,任期5年,可连任。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国内外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审计准则是反映审计师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它规定审计师在完成审计时应该遵循的流程和方法,体现了审计师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
本文将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审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
一、国内审计准则我国审计准则主要包括《审计准则第一号——审计基本原则》、《审计准则第二号——审计工作程序》、《审计准则第三号——审计文件及其保密》、《关于审计报告的若干规定》等,这些准则主要规定了审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文件管理。
审计准则第一号明确规定了审计的基本原则,如客观中立原则、审慎原则、证据原则等。
而审计准则第二号详细规定了审计工作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审计前准备工作、审计确定和评价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对重要会计核算方面的测试、报告编制等环节。
审计准则第三号则规定了审计文件的管理与保密,其中包括审计文件的保存期限、文件保密要求、文件复核和控制等内容。
以上几号审计准则构成了我国审计准则的主要框架。
二、国外审计准则国外审计准则相较于我国,更为系统和完善。
例如,美国和英国的审计准则均分为多个领域,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公共会计审计等,每个领域又分为多个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审计准则更加强调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度,注重审计报告的规范和信息披露的效果。
以美国为例,财务报表审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2、审计程序的执行;3、会计估计准备的审计;4、舞弊及与它相关联的法律行为的发现和报告;5、审计报告的表述。
其中,审计程序的执行包括了审计的计划、与会计差异、内部控制、会计估计、偏差、舞弊等方面。
相较于我国的审计准则,美国的审计准则更注重执行细节和守则的严格执行。
而英国的审计准则则强调了审计工作的完整性和深度,从审计工作计划、内部控制评价、会计记录和披露等方面,提高了审计的品质和标准。
英国的审计准则还要求审计师披露所有的审计发现和漏洞,并要求披露审计过程中的任何限制。
三、比较研究与国外审计准则相比,我国审计准则的起草和实施时间相对较短,体系相对较简单,站在国际标准的角度看,有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中国-英国审计准则体系比较研究——以政府审计为例
中国-英国审计准则体系比较研究—以政府审计为例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研究现状1.3研究思路1.4研究方法2.政府审计的相关概念2.1政府审计准则的内涵2.2政府审计准则的特点3.中英两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发展分析3.1.2我国政府审计基本准则3.2英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2.1英国政府审计准则发展分析3.2.2英国政府审计基本准则4.两国审计准则体系相似之处4.1遵循体系相同4.2规范对象相同4.3业务分类标准相同5.两国审计准则体系不同之处5.1准则制定不同5.2审计范围差异5.3独立性的差异6.两国审计准则体系差异的原因 6.1两国所处的环境不同6.2两国审计部门重点不同7.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议8.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面对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的局面,我们国家的经济与外部世界的相关联性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力度加大。
在这一趋势下,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组织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
如今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互助双赢的整体,我国的经济当然也毫无疑问的融入了全球经济的大潮。
完善审计方面的准则,加快国际趋势的步伐,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首要目标。
审计准则作为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不仅仅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同样也是审计实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计准则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权威性标准,这一标准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审计职业团体国际审计师协会早在1947年就发布了审计规则,历经多次修改完善,至今已经形成了体现发达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审计准则体系。
中英国防预算审计之比较与借鉴
2007 年关闭斯塔福德的一个仓库时,国家审计人
3. 库存核算管理有所改善。2008-2009 年度, 员发现仓库记录不准确,这对英国审计署在 2008-
(三)英国国防预算审计的目的和依据 英国国防预算审计的目的是对国防部编制的年 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并检查和监 督国防部对英国审计署在以前年度审计中指出的问 题所采取行动的最新情况以及以前年度审计建议的 后续落实情况。国防预算审计是英国政府审计的一 部分,主要以《国库和审计部法》《国家审计法》 等为依据。
国家审计
中英国防预算审计之比较与借鉴
文 董中超
[ 摘要 ] 英国政府审计体制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别。英国审计署负责每年对国防预算支出情况 进行审计,并向议会报告。本文对 2013-2016 年 3 个财政年度的英国国防预算审计情况进行综 合分析,列举英国审计署主要审计结论,与我国国防支出审计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做出简要评价。
(二)英国国防审计主体及内容 英国国防审计工作主要由英国审计署和国防部 下设的国防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局共同完成。其 中审计署既独立于国防部,又独立于政府,它直接 代表议会对国防经费账户进行审计;而国防审计委
员会主要对国防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审核与 管理,内部审计局负责对基层部队的开支进行审计。
年的账面余额:英国审计署对 2012-2013 年度非流 的仓库位置。其调72 亿英镑)和库存(33 亿英 序所确定的结果一致。尽管这些结果并不重要,但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王光远严晖【摘要】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对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框架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于1999年开始制定,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是考察我国准则国际化程度及国家特色的必要基础,也是借鉴国际准则的前提。
本文列示了比较研究后的结论:在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内容等方面,我国与国际准则是协调的。
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实务和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等某些领域的规范上我国准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借鉴国际准则进行改进:修改《基本准则》,借鉴“立场公告”,充实准则内容,强化准则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比较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先进的理论及实务,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也必然走向全球的协调与共享。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的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框架(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ramwork,简称IPPF)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标杆,IIA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IPPF。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伊始至今已整十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最先进、最权威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何异同?本文对二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比较。
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IIA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在重大方面是一致的(一)IPPF与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所基于的概念及原则内涵基本一致“独立性与客观性”、“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增加组织价值”等贯穿IPPF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国已颁布的第22号具体准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独立性与客观性进行了详细规范,其基本理念与IPPF完全相同,准确地定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并强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主动进行“客观性管理”,该准则解决了内部审计角色定位的问题。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作者:孔维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4期政府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政府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及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政府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主,政府绩效审计普遍存在开展范围小、层次低、手段落后、体制不健全等缺陷。
相比而言,一些老牌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比较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向西方国家借鉴成功经验。
一、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分析(一)政府审计体制比较分析。
英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属于立法型,议会是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英国国家审计署独立于政府之外,代表议会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审核,监督政府运作。
下议院下设公共账目委员会,负责对国家审计署公德的检查和指导。
主计审计长是审计总署的负责人,其人选由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同意后,经议会批准后任命。
主计审计长一经任命,只有经议会两院共同提议才能被罢免,其薪金从国家统一基金中支付。
主计审计长有权自行任免职员、决定职员编制、招聘条件和工资水平。
国家审计署的年度预算,也是由公共账目委员会设定的独立会计师进行审计的。
此外,英国是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地方审计机关一般不受中央审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各自为政;除国家审计署外,各地区分设审计署,英国的审计机关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
我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是国家审计署的行政首长,任期5年,可连任。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中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
很少能提炼 出单独的审计程序和特 意后 , 经议 会 批 准 后任 命 。主 计 审 计 长 一 和 规 范 是 英 国 国家 审 计 署 开 展 绩 效 审 计 之 中,
经任命, 只有经议会两院共 同提议才能被 工作 的重 要 依据 。
定的技术方法。 只有深圳 绩效审计的开展
罢免 , 其薪金从 国家统一基金 中支付。主
深圳经济特区审 部 门领 导 的 主观 态 度 影 响 ,没 有 形 成 正 独 立 会 计师 进 行 审 计 的 。此 外 , 国 是地 方性法规中只有深圳 市《 英 、 湖南省 审计监督条 规 、 完善的法律条文, 缺乏制度化 。 方分权的联邦制 国家, 地方审计机关一般 计监督条例》 湖南省 《 、珠海市 《 珠海经济特 区审计监督条 不受中央审计机关的领 导和指导 , 自为 例》 各 引入 了绩效审计概念 。与英 国政府绩 政; 国家审计署外 , 除 各地区分设审计署, 例》 英国的审计机关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二、 对我 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启示
维普资讯
‘
謦锻 | 搬 l 瞄
中英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比较 及 启 示
口文 /孔维娜
政 府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政府审计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 。 效审计 的法律依 据过于单薄 , 正规 、 统一
机构和 审计人员 , 依照相关法律 、 法规 的 我 国的最高审计机 关—— 国家 审计署隶 的法律依据没有建立 。 属于 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 ( ) 三 政府绩效 审计程序 与方法 比较 规定, 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 门及其他使用 国家审计署 分析.英 国国家 审计 署在进行 绩效审计 公 共 资金 的 单 位 ( 目) 经 济 活 动 的经 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 项 的 审计长是 国家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 任期 5 时 , 既照章行事 , 同时兼顾灵 活性 。2 0 03 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进 行审核检查 , 并做 可连任。地方各级审计机关 实行双重 年版 的《 绩效审计手册》 , 国国家审计 中 英 出独立 、 观、 统地 评价的一种独立 性 年 , 客 系 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级审计机 署提出了“ 绩效审计循环 ” 的概念, 列示 了 经济监督活动 。我 国政府绩效审计从 2 领导体制, O 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的审计工 完 成绩效审计项 目的 9个环节: 确定审计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历经了 2 O多年的发 关 的领导下, 制 实施 审计 、 草报 起 展历程,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 作 。这种 审计体制导致审计机关的人力 、 项 目、 定审计 计划 、 审计机关与 告 、 换 意 见 、 布 审 计 报 告 、 交 议 会 、 交 发 提 成就。但 从总体上来看 , 我国政府审计仍 财力在本级政府的控制之下, 上级 政府答复、 跟踪检查。每一个环节都确保 以财务审计 为主 , 政府绩效审计普遍 存在 同级政府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审计 的效率和效益 , 充分利用 国家审计署 开展范围小、 次低 、 层 手段落后、 体制不健 审计机关 的业务领导作用被弱化 。 ( ) 二 政府 绩效 审计法律 依据 比较 分 的人力和其他 资源 。 国开展的绩效审计 英 全等缺陷。 比而言 , 相 一些老牌西方 国家,
中英内部审计制度的比较
中英内部审计制度的比较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政府审计鼎足而立、并驾齐驱,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的本质仍出于“两权分离”,即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
2000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对《职责说明》、《职业道德准则》和《实务标准》所进行的多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中英两国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因而在内部审计的业务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各有独特之处。
一、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中英两国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动因不同,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初期是国家要求企业建立审计制度,企业处于“要我建”的被动状态:随着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企业从“要我建”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建”的主动状态。
相比之下,英国有25%以上的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已有30年以上的历史,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动因主要来自政府的要求,公营及半公营企业受政府要求的影响比一般企业要大得多。
此外,董事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的要求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内部审计机构英国内部审计的形式有三种:由公司内部设置的审计组织进行审计、联合市计和由社会力量进行审计。
这三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但仍以第一种为主,其优点是: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对组织的忠诚,维护整个组织的利益,熟悉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等。
联合审计虽较好地体现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但在忠诚、保密等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英国还就各类人员的职责加以规定,这些职责包括:内部审计师或经理的工作职责,内部审计师职责,合同审计师职责等等。
由于我国把内部审计部门定位于本单位、本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赋予了内部审计部门较高的地位,但由于主要负责人并不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因此,在实践中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就出现了多种形式。
中、美、英三国政府绩效审计对比研究
划》 中指出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 共资源配置 、使用的经济性 、效果性和效益性 。这也在 国际和国内理论 界 和学术界被称为 “ 3 E”审计 ;也有 学者认为我 国绩效 审计是 在真实 、 合法性基础上的 “ 5 E”审计 ,即在 “ 3 E ” 上增加环 保性 、公平 性。即 使在今天 ,我国已经提 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但是在实 际的审计过程 中,大多还是进行以合规性 、合法性为审计 内容 的财务 审计 , 绩 效审计 效 果 不 明显 。 美 国政府绩效审计分 为两部分 。其一是经济性 和效率 性 ,即审计部 门要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 济地 、高效地取得资源 ,是否很好 地保护和使 用 了这些资源进行审计 , 若 被认 为被审计 单位 没有达 到经 济性和 效率 性 ,还需要寻找造成此结果 的原 因,促使被审计单位 进行 改进 ;其二是 项 目效益审计 ,即审计单 位对相关项 目的效果和效 益进行审计 ,同时还 考察项 目执行过程中是否遵循 了相关法律法规。实际工作 中美国政府审 计部 门会首先考虑环境性 的要求 ,查看被审计项 目是 否破坏环境 ,把保 护环境 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而英 国审计署的绩效 审计则是 以执行检查和评价 政策为主 ,对政策 本身并不提 出批评意见。这一点和美 国的政府绩效 审计稍有 区别 。 三 、导 致 中 、美 、 英 三 国绩 效 审 计 差 别 的 原 因 ( 一 )政 府 审计 体 制 不 同 美 国和英 国两国均使用立法 型绩效审计体制 ,是因为两国的绩效审 计体制 的制定来源于整个国家 的审计体制 ,两 国的审计 机关完全独立于 政府 ,其报告对象是两国的议会 ,并且其主要审计内容为政府的财政审 计 。与此 同时 ,英 、美两国除了在 国会设立审计机构 ,它们还在单独在 政府各个部 门设立监察长办公 室,主要负责审计其所 在部门的业务 活动 是否合规 、其业务活动是否达 到相应 的经济效果以及在相 关活动 中本部 门官员 的行为是否合法。美、英 国两 国的最高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 的地位完全平等 ,一般说来两者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也没有相 关的业务指导关系。因此 ,我们 可以认为英美两国的审计 机关具有较 高 的 权威 性 以及 较 强 的 独 立 性 。 我 国 的政 府 审 计 体 制 是行 政 型审 计 体 制 的 一 种 。 一 般 说 来 ,在 行 政 型审计体制下 ,国家行政机构 的构成包括审计机关 ,其主要报告对象 为 国 家政 府 。我 国 的最 高 审 计 机关 , 即 国家 审 计 署 ,接 受 我 国最 高 行 政机 关 ( 国务 院)的领导 ,并在其 指导 下进行 相关 审计工 作 ;而各 级地方 审 计机 关 实 行 双 重 领 导 制 ,即行 政 和业 务 的 领 导 相 分 离 ,其 行 政 领 导 者 为地方政府 ,而在审计 业务上 则接受 上一 级审计 机关 的指 导。据此分 析 ,我 国 的绩 效 审 计 可 以 被 认 为 是 我 国 审 计 机 关 对 整 个 国 家 的 内 部 审 计 。 而相 关 审 计 活 动 的 践 行 过 程 中 ,除 了要 考 虑 我 国 社 会 公 共 资 源 的运 用是否合规 、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 ,权利监督 问题更是我 国绩效 审计 中 必 须要 考 虑 的 问题 。 经过上述对进行英美两国绩效审计对 比,我们很容易就能看 出,现 阶段我 国的政府绩效审计 ,缺乏独立性 ,审计机关在审计活动 中容 易受 到其上级 的影 响,这是 由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的先天不足而导致 的。我 们可以认 为这也从另外一方面造成了我 国审计机关的地位不 高,审计 机 关 的权 威 性 不 强 的缺 陷 。 (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环境不 同 从英 、美两 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 ,推动绩效审计产生
中外政府审计质量管理比较与借鉴
中外政府审计质量管理比较与借鉴白玉翠;张云芳;张三月【摘要】德、英、美、日等国在政府审计的质量管理上的规定有着不同的演变轨迹,但在制度建设、组织、人事管理上也有相似相通之处,特别是在独立型、内部控制、透明度方面更是有借鉴意义。
我国政府审计近年来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国外的政府审计的比较,总结相似和不同之处,以期为政府审计有所借鉴。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118-119)【关键词】政府审计;国家审计;审计质量管理;比较研究【作者】白玉翠;张云芳;张三月【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9.4目前,政府审计分成四种类型: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
立法型审计模式主要在西欧、北美地区使用,比如美国、英国,这些国家基本上三权独立,对审计人员的任命、审计工作经费、工作权限的保障以立法形式保证。
司法型审计模式是以法国为代表的,与立法型模式比较,它更侧重于使用奖惩手段,并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行政型审计模式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一种模式,审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一样具有行政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审计工作展开。
独立型模式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审计机构服从于法律,不服从相关权力。
1.1 美国美国的政府审计有统一的准则和制度。
制度的最初形态是1972年由会计总署出版的《政府组织、项目、行为和职能审计准则(the Standards for Audit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Programs, Activities, and Functions)》,后来这套准则的题目改为《政府审计准则》(GAS,或GAGAS,俗称“黄皮书”)。
后经多次修订,目前美国采用的是2007年的准则版本。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分为财务审计准则和绩效审计准则两部分,两部分的审计内容各有侧重,每个准则都下设审计现场作业制度和审计报告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英国审计准则体系比较研究—以政府审计为例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研究现状1.3研究思路1.4研究方法2.政府审计的相关概念2.1政府审计准则的内涵2.2政府审计准则的特点3.中英两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发展分析3.1.2我国政府审计基本准则3.2英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2.1英国政府审计准则发展分析3.2.2英国政府审计基本准则4.两国审计准则体系相似之处4.1遵循体系相同4.2规范对象相同4.3业务分类标准相同5.两国审计准则体系不同之处5.1准则制定不同5.2审计范围差异5.3独立性的差异6.两国审计准则体系差异的原因 6.1两国所处的环境不同6.2两国审计部门重点不同7.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议8.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面对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的局面,我们国家的经济与外部世界的相关联性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力度加大。
在这一趋势下,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组织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
如今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互助双赢的整体,我国的经济当然也毫无疑问的融入了全球经济的大潮。
完善审计方面的准则,加快国际趋势的步伐,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首要目标。
审计准则作为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不仅仅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同样也是审计实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计准则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权威性标准,这一标准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审计职业团体国际审计师协会早在1947年就发布了审计规则,历经多次修改完善,至今已经形成了体现发达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审计准则体系。
我国的审计准则虽出台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中国的相关部门早在1988年11月15日就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这一协会自成立之日来一直致力于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审计规则从1991年至今先后经历了制定阶段(1991年——1993年)、建立体系阶段(1994年——2003年)和完善提高阶段(2004年至今)。
我国的审计准则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正在从无到有并且逐步完善,与国际趋向加快趋同。
中国虽作为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的监管机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全球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监督、控制、引导等作用。
为使审计准则机制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完善我国的审计准则成为了相关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审计准则作为审计机关人员从事审计实践工作的标准和法则,这体现出对完善审计准则的实践操作意义。
除此之外,审计准则的完善还将推动我国在国际世界审计舞台上的影响力。
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审计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此相关的体系已臻于完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二的中国在审计准则方面要虚心借鉴学习英国在审计准则领域的做法,占据重要地位的英国,它的审计准则的做法具有国际性和实践性。
只要找出两国之间相似与不同之处,分析原因,找出能够学习的地方,从而促进我国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1.2研究现状审计准则建设虽取得明显成就,但是形势发展变化迅速,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我们审计建设的步伐,以此来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以便缩小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
第一,行业面临风险。
这些年来,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随时发生,这导致了审计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与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渐复杂,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与估计的日趋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的财务舞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科技水平的影响。
面对着随之而来的风险,我们急需寻求相关方法解决这些审计风险。
第二,之前的审计存在缺陷。
现如今的审计准则是在传统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的,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判断的时候,往往不会重视财务报表会存在重大的错报风险,而是很直接的实施测试,这很容易产生审计失败。
注册会计师不能把审计眼光拓宽到自身控制之外,很容易受到欺骗,以至于不能发现缺陷而造成重大的错报风险。
第三,国际审计准则有了新的突破。
自从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的事件被曝光之后,《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便由美国国会制定出来了。
这一法案的通过,对准则制定的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国际审计与鉴定准则理事会针对审计风险,早在2003年底及时制定了与其相关的四项审计风险准则,希望以此来指导注册会计师能够有效地评估和处理审计风险。
除此之外,国际审计与鉴定准则理事会还提高修改其他相关准则制定速度。
我们国家需要立刻加快有关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只有这样,才不会拉大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差距。
第四,会计准则齐头并进。
注册会计师本身要具有两把尺度,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部分的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密切相关。
如果会计准则出现了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局面,与其密切相关的审计准则也应当同时修改或废止。
现如今,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正在加快,审计准则的建设也不能松懈。
1.3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对政府审计进行了讨论研究,讨论的内容包含审计准则的内涵,审计准则的特点。
接着对中英两国的审计体系进行了比较,两个国家的发展概述及其审计准则的基本准则。
对此进行总结异同,最后对我国的审计准则系统提出建议。
1.4研究方法2.政府审计的相关概念2.1政府审计准则的内涵相关机构颁布的审计准则的目的是用于规范审计组织及其参与审计活动的人员,重中之重便是规范审计实践活动。
毫无疑问,审计准则在整个政府审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审计体系中,审计准则更加注重强调实践作用,通过种种实践活动,将审计方面的方面措施尽可能的描述成可以执行的条文,以此来对审计实践的人员进行引导,让实践人员了解如何进行开展审计实践,明确自己的工作流程与目标。
除此之外,审计准则本身也形成了一个监督体制,形成标准来评估实践人员的效率与效果。
针对审计准则的定义,学者们各持己见。
就美国而言,其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早在1972年就通过了一部审计准则,其中包括“审计人员所执行的工作的质量反映在审计准则之中,而且审计准则还能显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储备量①。
”;除了美国,新西兰的会计师机构也指出,“审计准则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提出了最低要求,除此之外,审计准则也能体现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职业判断的成果质量②。
中国知名学者萧英达在2000年也指出,审计准则是对审计工作者及其进行工作的标准,同样也是评价审计工作者及其工作质量的准则③。
同样的还有文硕等知名学者提出,审计准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审计机构及其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提出行为规范,是引导工作者进行审计行为的实用法则④。
学者刘明辉在之后2004年也指出,审计准则是得到审计主管部门的认可、阐述审计体系主体并且引导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实践的工作标准⑤。
以上国内外的学者观点各有依据,结合他们的认知,本人认为,审计准则首先要明确执行的内容、对象及流程。
审计准则应当是审计执业人员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审计实践工作时理所应当遵循、明确职责并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
①张志和.审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②萧英达.比较审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7③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567④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702.2政府审计准则的特点第一,政府审计准则具有依法性。
政府审计准则毫无疑问的是审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规章准则,起具有很高级别的法律依据。
举个例子,我国的政府审计准则中的第一条规定中可以发现,给这项准则提供支持的相关法律有《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直接就体现出政府审计准则具有依法性。
第二,在目标的引导下,把原则当作基础。
这一特点与会计准则的形成有些类似。
如果存在信息前后不对照,规定严格的准则会给一些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机会,一旦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那么在一定假设的条件下,以原则当作引导的机制会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
众所周知,按照事先假定的抽象的原则会造成审计准则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产生麻烦的难解决的问题。
由此在目标的引导下,把原则当作基础相对而言更能够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此同时,这样的特点也能反映出审计判断的专业性,更加体现出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第三,审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互结合。
政府审计准则早就成为政府审计理论和政府审计实践活动两者密切关系的联系,这对实际工作的执行开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并且还能够在实际工作完成后进行归纳总结。
审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互结合,能对理论进行实践验证,还能对实际工作进行总结,两者相得益彰。
第四,政府审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环境一定的情况下,审计准则如同法律法规一样具有类似的稳定性。
准则的稳定性对实务人员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方便他们能够进行持续的相应的工作,发挥自身的职责,体现自身的价值。
3.中英两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概述3.1.1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发展概述在新中国建立3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并未建立起专门针对审计准则监督的制度。
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实施开放,国家的工作重心便指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
面对这一改变,要求相关部门不断的加大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力度,填补之前财政财务产生的漏洞,明确规定财政财务纪律,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做到这些才能够与政治形势改变相互协调。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体制,成立对应的审计部门是必要的手段。
了解到了这些,我国的监督体制便在1982年的新宪法中确定了下来。
在宪法中,明确提出了审计监督体制中的核心内容。
在这样的破折中,我国的审计准则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初步建设阶段(1985年——1993年)当时制定准则的条件还不太完备,我国在如何建设审计准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着,在这途中应对实际环境的需求相关部门出台了首个法律文件——《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定规定》。
法规毕竟是暂定规定,所以在审计发展和按照法规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鉴于此,国务院总结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开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审计准则提出的要求,在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二)起步发展阶段(1994年——1999年)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审计工作也得到了发展,之前制定的审计准则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对审计监督和审计实践工作的需求,制定新型的审计准则已成为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