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而今逐渐衰落的院校分析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兴衰及其启示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兴衰及其启示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古代的造船技术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兴起、繁荣以及衰落的过程,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启示。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航海家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船舶设计制造技术,能够建造用于远洋航行的木船。
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在这一时期就曾经建造了大批战船,用于水上作战。
随着秦朝的统一,造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海地区的控制,命工匠建造了多艘战船和楼船。
这些船只的建造充分展示了当时先进的造船技术。
唐宋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迎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航海家们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技术,船舶的建造规模和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唐朝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城市成为造船业的重要基地。
当时的船只不仅用于商贸和军事,还用于海外探索和朝贡贸易。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政府大力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建造的船只种类繁多,包括海船、战舰、漕船等。
尽管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但在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这一时期,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败、海防意识的减弱以及技术传承的断层等原因,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事业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尽管元朝曾经建造了大量战舰用于海外扩张,但随着帝国的衰败,造船业也逐渐凋零。
明朝时期,虽然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我国航海事业的辉煌,但此后航海家们的探索精神逐渐消退。
清朝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事业进一步衰落。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兴衰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创新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工匠们的创新精神。
他们敢于探索新技术,不断优化船只的设计和建造工艺。
这种创新精神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得以繁荣的重要动力。
政策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保障。
在唐宋时期,政府对造船业的支持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曾经那么辉煌的黄老之学,如今是怎么一步步衰落的
曾经那么辉煌的黄老之学,如今是怎么一步步衰落的
本文导读:
春秋末年时期老子,西行写成了《道德经》一书,此书标志着道家学派的正式立派,而他的后人们形成了老庄学派,继承了老子天道合一的思想,有的继承了他万物平等的思想,形成了杨朱学派,有的继承了他经世致用的理念,就形成了黄老学派。
当时越国的范蠡就是黄老学派的学者,他给越国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实力。
不到十年就在吴越争霸的战争中取得了全胜,在此基础上,从越国流传出了一本《黄老锦书》,作为传世的黄老学派的经典著作。
后世之中又有《庄子》、《宋子》、《蜎子》、《尹文子》、《田子》、《胜子》等鸿篇巨著,宣扬着黄老道家的思想,其中以《管子》最为精华。
齐国的统治者按照管子中的理念成就了战国七雄之中最强的国家。
当时的黄老学说,俨然已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因为其中包含理念可以迅速的生养民生,巩固国力,从而在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后来天下一统,儒家思想便瞬间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因为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自然而治。
而儒家则认为,天下有道,应该划分阶级等级制度,并且认为有礼才是文明。
那些统治者很喜欢这一套说辞。
所以之后,儒家便大行其道,黄老之学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至今苟延残喘。
形容辉煌到衰落的句子
形容辉煌到衰落的句子
1.从辉煌到衰落,从兴盛到没落,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去。
2.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曾经的荣耀也已随风而去。
3.曾经的辉煌,终究会在岁月中衰退。
4.曾经的繁华辉煌如今已是日暮西山,衰败的王朝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洗礼,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5.当你的事业从辉煌走向衰落,当你的爱情从浓烈变得平淡,当你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你还能够坚持自己最初时的那份热情吗?
6.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达到巅峰,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开始走向衰落。
所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7.曾经的繁华,如今却只剩一片衰败。
8.当年的繁荣,如今却已不再。
曾经的辉煌,也早就被人淡忘。
9.曾经的辉煌,终成过去式;如今的衰败,却是未来的起始。
10.当一个国家的辉煌过去了,它就会衰败;当一个人成功后,骄傲自满,就容易走向错误。
中国最倒霉的十所大学
中国最倒霉的十所大学第一: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十。
不过由于被分拆,竟落到了现在的一所地方院校!可悲啊!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建校成为河南医科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财经系构建中南财经大学,水利系构建武汉水利学院(已并入武汉大学),土木系并入湖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
1955年将河大理科迁往新乡成立河南师范大学,二是省会迁郑后一直没带走原河大文理科。
但是带走了原河大医学院、农学院,后来又拿走河大化学系成立河南化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
第二: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一所大学,中国最早的研究生院就在此成立,不过1958年院系调整,学校从北京迁到了合肥,虽说没有分拆,但由于地理位置起发展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河南理工大学成立于1909年,本来是国立焦作工学院,后来该命名国立西北工学院。
不幸的是后来西北工学院被分拆,一部分成立了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剩下的一部分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而留给焦作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所河南理工大学,至今是一所不起眼的三流学校!第四: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最初称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
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专科学校)。
民国初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于1937年至1939年停办。
1949年春,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西大学设有文、理、医、工、法五个学院,著名进步学者邓初民任校长。
1953年院系调整后,取消山西大学建制,文,理两院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医、工两院相继独立建院,法学院称财经学院,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
不过到了现在却是一所地方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排不上名的!第五:河北大学1921年,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酥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复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
30年前的中国大学排名一览
30年前的中国大学排名一览,2020高考志愿填报参考!如今的国内大学排行榜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存在很多争议。
早在1987年,就诞生了国内第一个大学排名,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发布,对当时国内86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名。
其排名依据《科学引文索引》,在《科技日报》公布。
当时的评估指标,已有了现代大学排行榜的雏形,按理科、工科、农科和医科分别区分,比现在大多数大学排行榜分类更加清晰。
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国内很多大学都已经物是人非。
一些原来的重点高校逐渐没落,而另外一些高校逐渐崛起。
随着985、211工程的实施、2000年的高校合并潮之后,高校的格局逐渐稳定,在这些变化的历史之中,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向学霸进军现将1987年的大学排名分享给大家:0119所理科重点大学排名在1952年高校大调整中,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并称为1952年院系调整中的“五大母校”,大部分专业被调出,或是并入其他高校,或是独立成校。
可是,在1989年的排行榜中,南大、武大、中大和厦大还是处于理科重点大学前列,南大和武大还排在前4名之内。
这说明南大、武大、中大、厦大在1952年大调整之中虽然伤筋动骨很重,但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内在机制,并影响至今。
榜单上很多大学现在依旧是重点大学,像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
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随着双一流建设再次步入了重点大学的行列。
像西北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已经没落了。
原因可能是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他们都是省属高校,没有部属高校那样的优越条件。
0252所工科重点大学排名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工科类大学绝对是当时的主流高校。
86所重点大学中,工科类高校占据了52所。
当时的西安交通大学还是交通类的老大,排名也仅次于清华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这四大工学院的三所都排名前10,当时也是红极一时。
北京八大学院变迁
北京八大学院变迁:1952年改革成抹不去的痛50年代初,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国家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建设大名鼎鼎的学院路八大高校,学院路也因此得名,那时候中国政府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于1952年进行了高校的院系调整,硬是拆分了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上很有影响力的综合大学,老牌的高校几乎都难逃拆分的噩运,建立了一批以专门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从而确立了按照专业条块分制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些新诞生的学校就是:北京矿业学院(原中国矿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工程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林业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因此这些学校的校史无一例外的都是52年,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八个兄弟院校,同时也名震一时。
事过境迁,现在这些曾经辉煌的学府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其中有好几个大学的名字后面都加了(北京),这可能是这些大学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
由于考虑战略和一系列的历史问题,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防止苏联的入侵,林彪下达了号令,首都重要机关和学院实施大转移,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大三线建设。
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损失,导致了学院路八大院的衰落。
搬迁的命令一下达。
矿院、地院、林院、油院积极响应,马上搬迁,而其它学校则继续观望。
于是,现在的学院路上,最惨的石油大学(旧址)已经完全被家属院和石勘院占去,现石油大学(北京)在昌平办学;原来1000亩的矿大1972年划地2/3给北语,加上当年北京留守处人员过少,又被占去好几片地(如现东王庄),现在只剩下可怜的320亩;地大(北京)和林大虽然校园相对保存完整,但是校园内都有大量土地被相关的研究机构占去,而北科大、北航等因为当年的观望,没有搬迁,校园保存得相对完整。
形容从辉煌到衰落的句子
形容从辉煌到衰落的句子
1.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破败不堪的落后地区。
2. 这家公司曾经是行业领导者,但现在却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3. 这座城堡的墙壁已经开始崩塌,昔日的荣耀与尊严已经消逝殆尽。
4. 这个国家曾经是经济强国,但如今却面临着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的挑战。
5. 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悠久,但如今却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和文化遗产的代表。
6. 这个球队曾经夺得过多项冠军,但如今却已经沦为了联赛中的弱旅。
7. 这个小镇曾经是个热闹的旅游胜地,但如今却因为环境污染和经济问题而日渐衰落。
8. 这个艺术家曾经是当代艺术界的巨匠,但如今却已经被新生代艺术家所超越。
9. 这个地区曾经是商业中心,但如今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落寞空荡。
10. 这个政治家曾经是国家元首,但如今却已经淡出政坛,不再引人注目。
- 1 -。
浪潮之巅读后感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一:《浪潮之巅》读后感读这本书的最大感觉这是一本IT行业历史书,而且是一本没有讲完的历史书,没有讲完的部分也正是我们还没有错过的部分。
此书的价值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多的是开阔了我们的思维,更清楚地看清未来,书中对IT公司的生死法则作了非常好的总结,对于我们未来作产品、作公司都有非常大的启发,结合自已的观点,总结如下:一、产品一定要抓住用户的痛点,并实实在在地解决用户的问题。
先看微软的成功,Windows3。
0功不可没,第一,它使得用户使用计算机时,再也不用记那些复杂的命令,而是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地点几个图标就能完成。
第二,它突破了DOS上资源限制,使得软件开发商能更大程度的利用硬件资源,开发各种软件。
Windows3。
0的点找的非常准。
再看一下思科的成功,多协议的路由器,在1983年互联网的雏形刚刚形成时,解决了各个学校和各大公司网络协议不同而无法连接的问题,在接下来发展的一帆风顺。
用户的痛点非常多,有的是他们能感觉得到的,天天都痛,有的被固有的思维所束缚已经习以为常,以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了。
这些痛点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但无论哪种,只要我们能有一个产品帮他止痛或给他更好的体验,这些产品就能被用户快速接受。
但,这个“点”是关键,我理解是越痛越容易被用户接受。
二、专注奔着一个目标走直线,把事情作到极致,时刻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IBM,保守专注的改革者,一直固守着自已的核心领域,把自已的产品和服务作到极致,这种专注让他的目标用户群非常放心,因此,即使他的产品和服务比别人贵,用户还是很愿意买。
虽然这种专注使得IBM错失了很多的机会,但是也让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最重要的事上,这种稳固是别人无法超越,使得其在经济危机中活了过来,并且至今仍立于不败之地。
在公司前进的过程中,特别是用户量或市场占有率一定时,通常会被新的盈利点所吸引,从而分散精力,把自已的核心业务延缓,在危机到来时,如果没有强大而稳定的核心产品,再加上臃肿的其它业务,公司很容易死掉,即使这时不死,将来也很容易被对手超越。
中国大学进步最快的11所名校
高校之间百舸争流,浮沉之间,便写就一部中国教育发展史。
有的高校因为地理位置受限,曾经的辉煌仅剩一襟晚照;有的高校把握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名校陨落可能只在朝夕之间,而进步则要无数个奋斗夜晚。
学非探其叶,问必拔其根,我们将分析中国进步最快的11所名校,深挖其进步的根源。
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年的进步在各大排行榜上已经有目共睹,部分排行榜上武大甚至仅次于清北。
人红是非多,对武大排名靠前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是武大的崛起是所有人都“肉眼可见”的事实。
20年前武大排名还在前20以外,并校浪潮之后集中精力整合优势学科,让并校发挥出最优的化学反应。
前任校长李晓红在任6年,将武大打造成网红大学,珞珈山的美景与武大的人文情怀不断刷屏网络,极高的正面曝光率也让武大被更多人关注到,无形中增加了招生与人才引进的筹码。
武汉市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也让武汉的高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除了软实力之外,武大自身硬实力也有长足进步。
全国第一的学科占据4席,除了北京的高校之外,再无高校有4个第一。
前五前十也在清北之外的第一方队。
此外,武大对校友资源的整合也堪称高校的典范,凡是武大毕业,同属“武大帮”,连续三年位列校友捐赠榜前三甲。
2017年“武大帮”带回武汉的项目高达1500亿,城市发展与高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华中科技大学武大进步很快,同城的华科自然不会闲着。
欲穷千里目,携手上层楼,黄鹤楼上武汉双子星眺望远方。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科14个学科进入A类,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相较于第三轮学科评估稍有进步。
评估中华科的新闻传播学甚至超越了老牌强校武大,一时引来无数传媒学子议论。
武大和华科的发展都依托于武汉城市的发展,市政府对于教育大力投入,人才招徕反哺城市发展。
华科除了在科研成果上有稳步的发展之外,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华科系”创客近些年在创业圈可谓风生水起,特别在IT界可谓翻云覆雨,校友又将这种创业精神传承到华科学子身上,让华科在各行各业内都有一个很好的口碑。
《灭亡》(鲁迅杂文)
《灭亡》(鲁迅杂文)
灭亡 (鲁迅杂文)
鲁迅在《灭亡》一文中,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民族灭亡的危机。
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辟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在当时遭受列强侵略
带来的困境。
首先,鲁迅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危机。
他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
经辉煌,却逐渐衰落。
他举例说明了西方列强的进步和自身的落后
之间的对比,暗示了中国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被边缘化和灭亡。
其次,鲁迅谈到了中国人民的软弱和被动。
他指责中国人对于
侵略者的屈服和妥协,认为这种无力抵抗的态度使得中国更加脆弱。
他将这种被动性比喻为一种疾病,暗示着中国人民需要觉醒并积极
行动,才能摆脱危机。
另外,鲁迅还关注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他谈论了中国上
层社会对于民众的剥削和压迫,指出这种不平等对社会的发展产生
了负面影响。
他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的不正义,并寻求改变现状的方式。
总的来说,鲁迅的《灭亡》是一篇揭示中国民族灭亡危机的杂文。
通过对中国文化、人民被动性和社会不公的分析,鲁迅向读者提醒了民族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呼吁人们要加强觉醒和行动,以避免灭亡的悲剧。
中国大学退步排行榜
中国大学退步排行榜在不断加强教育质量控制之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日益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每年都会有一些学校在不同评比上表现出不尽人意的状况,并成为“负分”学校。
根据近几年来的调查结果,我们对最近几年出现在中国大学退步排行榜前十名的学校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梳理:首先介绍的是湖南科技大学,2018年全国教育质量管理大会上曾经发布的数据显示,湖南科技大学成绩排名全国第168名,低于2017年的排名。
质量管理大会指出,湖南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在整体上及其具有传统和滞后性,在教师队伍及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校在排行榜上的低名次。
其次是福建师范大学,该校2018年排名第169名,低于2017年的排名。
质量管理大会指出,福建师范大学在教学方面存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措施不足的现象,以及课程设置落后,教师招聘评审、教学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该校在本年度排行中受挫。
再次介绍的是西安交通大学,2018排名为第170位,低于2017年的排名。
质量管理大会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管理及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发展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学校在排行榜上的下滑。
此外,还有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等在2018年出现在了“负分”榜单上,他们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管理制度落后、招聘程序不够规范等,造成了这些学校在排行榜上的劣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学校在改善自身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广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改善学校教学水平。
但是,中国大学退步排行榜前十位上的学校也是教育改革重点关注的对象,会有着更多的改进措施去改善它们该学校的质量问题,最终使它们能够走出困境,走向进步。
因此,要想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不仅仅是推广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指导学校教学活动,做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升,使中国的教育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时代所面临的转型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
为了更好地应对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积极探索突破之道。
一、困境分析1. 专业设置滞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存在滞后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过于保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同质化,缺乏特色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位置。
2. 教学资源不足受经费投入和地方支持力度的限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限制了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院校的转型发展步伐。
3.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往往缺乏职场适应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4. 院校发展定位不清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缺乏明确的办学宗旨,不清楚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导致办学方向不明确、目标不清晰,难以形成有效的发展战略。
二、突破之道1. 加强与地方产业对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与所在地的产业对接,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或课程。
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要求的贴近,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引进高水平教师、改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的辉煌与帝国的衰落
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的辉煌与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伊斯兰帝国之一。
它在其鼎盛时期,统治着广阔的领土,文化和经济繁荣,成为欧亚大陆上独具影响力的国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帝国逐渐陷入衰落,最终解体。
本文将探讨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的辉煌与帝国的衰落,并分析造成帝国走向衰落的因素。
一、伊斯兰文明的辉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
它起初只是一个小的部落联盟,随后逐渐扩大领土,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这个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宗教基础,奠定了伊斯兰文明的基石。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伊斯兰文明在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首先,在科学方面,奥斯曼帝国曾经拥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机构和学者。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斯坦布尔大学,成立于1453年。
这所学府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学者,推动了天文学、医学、数学等科学领域的发展。
同时,帝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知识精英前来交流,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其次,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奥斯曼帝国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建造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在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
同时,奥斯曼帝国也对其他领域如文学、音乐等有着丰富的贡献,为伊斯兰文明增添了光彩。
二、帝国的衰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造成帝国衰落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政治、经济、外部压力等方面。
首先,政治腐败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帝国日益发展壮大后,官僚体系逐渐腐败,特权阶层的贪婪和腐败导致了政府的无能和腐败现象的普遍存在。
这削弱了帝国的治理能力,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其次,经济衰退也是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奥斯曼帝国的经济曾经十分繁荣,但在后期逐渐走向衰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的贸易路线受到了威胁,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新的贸易路线崛起削弱了帝国的经济地位。
此外,帝国内部的经济改革滞后,对农业的过度依赖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千年一叹》读后感1看了《千年一叹》之后,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喜悦。
反而是越看越沉重,不忍再看,又不得不看。
寻访古文明的文明之旅。
乍一听,是一件美差。
可其中却蕴含着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那些文明古迹总让我感觉它们是在沙漠上默默坚守的一座丰碑,一座很悲凉的丰碑。
曾经的它们是辉煌的见证者。
而今的它们好似烟花灿烂之后留下来的与余烬。
曾经创造了他们的人的后代子孙,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正在遭受这战乱,贫穷,饥饿,恐怖主义的侵害。
余秋雨先生说,看到作为一个曾经创造过辉煌文化的国家,他们的子孙连学都上不起,他感到痛心。
然而又何止是痛心!哭墙之下那不曾休止过的哭声,医院里亟需药物治疗的孩子,那种就差武装到牙齿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又岂是一个痛字可说得清,道得明。
忘了是在哪个国家,为了让旅客能够安全地观赏古迹,每个车队都派两辆车前后保护,余秋雨先生那时候的心情只剩下难过,他们只不过是想让外人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文化而已。
战争越来越让我感到害怕。
它是一个怎样的恶魔,怎能让曾经的辉煌化为齑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可他们却像是一缕轻烟从历史的上空飘过。
恒河边静待死亡的老人,垃圾堆上密如林的脚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
几千年来,大家打打杀杀,后来因为外族的侵略,大家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再也部分什么外夷了。
很希望中东有一天也能这样。
发现原来大家是一家人。
还有那些制造恶魔的人。
《千年一叹》读后感《千年一叹》余秋雨的一本书,作者很有名气,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礼貌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
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仅是一本日记,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以前有过辉煌的古礼貌,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礼貌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持续中华礼貌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如何去应对等。
上海五大没落名牌高中及原因
上海五大没落名牌高中及原因2018年8月6日上海初高中讯息第208期消息仅供参考名校没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这30年来,上海名牌高中也经历了跌宕起伏,一批新学校如进才,位育崛起,一批老学校爆发如上中,七宝,还有一批经典学校走向没落。
今天,卓吾为大家整理了5所走向没落的曾经上海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牌高中。
虽然他们现在有些也保持着不错的成绩,但和他们全盛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我今天不想俗套地分学校去讲,我们先把学校列给大家:长宁区:市三女中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黄浦区:格致中学黄浦区:向明中学浦东新区委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些名校衰落其实有许多共性,又分为主观,客观两大要素,也就是说他们出了遭受了一些不可逆的环境变化外,也有强烈的自己作的成分,特别是复兴高级中学,坐拥虹口四大民办的优秀生源,在一本末期竟然考出了80%不到的一本率,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主观:管理混乱,主次不分四大名校在介绍自己时,第一个版块都是讲升学率,特别是上中和华二,一个打出名牌大学入学99%,一个打出98%,还公布自己进北大,清华,复旦,交大,香港大学等顶尖名校的比例,上中是70%。
四大名校里就算是放得比较松的复旦附中也不望强调自家教研体系的强大。
但是上述5所学校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课余活动丰富”。
其中由以向明,市三,复兴最为突出。
市三女中所有的介绍里对于成绩只字不提,全部是我们的活动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丰富,我们的教学多么多么人性。
复兴也是如此,以至于刚刚毕业的学生都对母校非常留恋,中考同样590分,进了复兴的去了上大,进了七宝的去了985。
所以复兴的学子往往会在大学3年级逐渐接触社会之后改变对高中母校的态度,因为老师们的慈祥和宽容实际上把本来优秀的他们推上了一条平庸之路。
此外,除了活动丰富,管理混乱也是这5所学校比较突出的问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师资的不统一。
根据我的研究,这5所学校到了2018年都没有构建起适应3 3新高考的教研体系,整个教研结构都是松松垮垮的。
学校停办原因分析报告
学校停办原因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学校停办的现象逐渐增多,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原因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经济压力1.经济困难:一些学校面临着资金短缺、亏损等经济问题,导致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的经费支出。
2.学费收不齐:有的学校由于家长逾期不缴纳学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从而不得不停办。
三、人口减少1.学生数量减少:某些地区由于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动等原因,导致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学校无法保持正常办学规模。
2.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了人口外流,家长和孩子选择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造成学校停办的原因之一。
四、竞争压力1.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非常稀缺,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过剩,这导致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资源更好的学校。
2.办学水平不高: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的办学水平不高,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和家长选择就近入学的机会更多,从而造成了一些学校无法吸引足够的学生。
五、政策因素1.教育政策调整:一些教育政策的变动,如划定学区、调整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都可能对学校的招生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2.土地政策调整:土地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学校无法继续占用或者重新规划,迫使学校停办。
六、管理问题1.学校管理效率低下: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导致学校无法高效地运作,这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教师质量下降: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水平无法得到保证,学生和家长选择其他学校的可能性较大。
七、社会变迁1.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某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导致学生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学校的运营。
2.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对学校的招生和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离婚率上升、独生子女政策等,都导致了学生数量的减少。
八、政府支持度不够1.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不足:一些学校在面临困境时,得到的政府支持不够充分,无法获得足够的扶持和帮助,从而导致学校无法继续办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辉煌而今逐渐衰落的院校分析
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的区域经济的原因,一些曾在过去辉煌的高校如今发展相对落后,优秀的学校就这样被历史的尘埃掩蔽了,名气与实力严重不符。
这些倍受“委屈”的高校中有你吗?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中国著名的十三所大学之一,今年来的SCI名列前十位,但由于低处西北内陆,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落后,所以难以有与其成绩相对应的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
老交大的衣钵传人,至今在工科位置仍居前列,但是远没有其兄弟上海交大的良好生源及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甚至连教育部钦定为“九所”后,地方都无钱供养。
中国农业大学
为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贡献之大,非常人能够想象,中国人总是以带上农业的帽子而羞于见人,非常优秀的学校就这样被蒙蔽了。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世人只知道哈军工迁到长沙,成了今天的国防科大,却不知道其实是一分为二,既受委屈又被低估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都是哈工大光环太耀眼的缘故
西南交通大学
唐山交大之余脉,发配西南建设大三线以来,几经周折,将这所老牌的工科院校折腾得差不多了,待重振昔日雄风,似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云南大学
携原来西南联大之余威,是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几乎没落成靠民族政策生存的高校,现在还不如同城的昆明理工能被选上西部建设的十所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拥有一支无与伦比的强大地学队伍,但近年来属于偏门冷门专业,长期无人喝彩,就快被人遗忘了。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工科巨牛的强校,排名与隔壁的南开大学不相上下,但是提到天津时大家往往只知有南开而不知有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中共中央1960年确定的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家首批“985”和“211”
重点建设的高校,实力与名气不成比例,过了长江知名度严重不足。
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建设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但常年扎根大西北,缺乏必要的支持,地处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抢了其风头,终于没有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