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

合集下载

动机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动机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动机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动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动机的科学。

在学生学习中,动机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动机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 设定目标设定明确、具体和可衡量的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目标应该具备挑战性,但又可行。

例如,一个目标可以是学生在月底能够掌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让他们参与到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2. 给予奖励奖励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手段。

当学生完成某个目标或取得显著的进步时,及时给予奖励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奖状、小礼物等,也可以是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额外的休息时间或特殊的活动。

重要的是奖励要与学生的价值观和利益相连,并在他们取得成就时及时给予。

3. 提供挑战和自主性如果学生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和无趣,他们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因此,提供适当的挑战和自主性很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4. 利用问题驱动学习问题驱动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解决,也可以是具体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通过问题驱动学习,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机。

5. 提供及时和具体的反馈及时和具体的反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反馈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学生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感到有动力去改进和提高。

6. 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总结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总结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总结学生学习动机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兴趣。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几种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鼓励个人目标对学生来说,设定明确的个人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帮助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些目标可以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项目,或者发展特定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有动力去追求目标,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学习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1. 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教材、参考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并根据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3. 鼓励积极的学习互动:创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例如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

4. 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关于他们学习进展的反馈和评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驱动力。

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他们就更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个性化学习: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其兴趣爱好调整学习内容,使其更加吸引学生。

2.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 引入实践和场景案例: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

4. 创设竞赛和游戏:通过学习竞赛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自主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提供自主学习机会:1. 提供选择权: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法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具主动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

XX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时间:20XX.XX.XX
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积极的教学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点滴 进步和成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 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和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 重要性。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增 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
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4
合理利用奖励和 惩罚
6
培养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和学习动机。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营 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开放、富有创造力 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 求,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和资源,如多媒体、网络、实验设 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 体验。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学 习活动,如小组讨论、项目合作、 实践探究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 帮助、共同进步
5
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动力来源,正确的目标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和动机。因此,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目标,使他们了解自 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 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清楚 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期望成 果。其次,教师需要让学 生认识到学习目标的重要 性,让他们明白学习目标 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息息 相关。最后,教师需要指 导学生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学习目标,使他们始终保 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在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部分,教师都会提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大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涵,这说明大家知道学习动机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没有科学的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和相应的策略也不恰当,今天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的内在心理状态。

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实际上就是让人能够好好学习的内部C理状态。

学习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习的需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这种愿望是驱使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也可以认为是内马肋,主要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马肋和附加内马肋,对于大学生来说,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主要的,也就是分别以求知为目标的内部动槌口以提升自己地位、自尊为目标的外部动机,二是学习的期待,即学习所能达三∣J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充满了积极的诱惑。

用更为直接的表述方式,学习需要也就是学习是否重要?学习期待也就是学了有什么好处,我能不能学会,显然学习需要是最重要的部分。

学习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高尚的、正确的动机还是低级的、错误的动机,短期的功利性动机(如分数、奖励)还是长久的稳定性动机(如社会意义、个人前途),内部需求动机还是外部诱因动机。

目前的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由以下几种构成:一是满足父母期望型学习动机,二是Il页利毕业拿到毕业证类型的学习动机,三是自我实现自我提高型,即满足荣誉感、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等,四是谋求就业和保证生活型,五是事业成就型,如专业上有成就,自己的学习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显然学习动机背后是价值观,而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价值引领,所以教师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就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

综上,教师应该思考学习动机的调研分析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从而科学分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学情。

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第一种策略,外部强化策略,主要通过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争等方式,通过刺激强化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吝表扬自己的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观点,并及时的送上赞扬和表扬,甚至有时候要"昧着良心夸”,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教学中的问题往往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基础也不一样、当时的理解也未必到位,我们不能仅仅以标准答案为评价标准,而要以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为初心。

学习动机的调节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调节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调节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

动机调节和激发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习动机的调节与激发,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

一、调节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调节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调整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动机调节方法:1.设定目标与期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

这些目标和期望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需要具体可行。

通过设定目标和期望,学习者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心和动力。

2.提供反馈与奖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得到反馈和奖励。

反馈可以是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同学的肯定,甚至是自己的复习成绩。

这些正向的反馈和奖励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创造挑战与激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和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动机激发方法:1.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学习者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适宜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学习小组、学习工具等方式提供学习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与方法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实施有效的学习动机培养策略和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者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与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引进各种多媒体教材、教学视频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2.组织有趣的学习活动。

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鼓励学习者发展个人兴趣。

了解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人兴趣,这样能够让学习者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和方法:1.帮助学习者制定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这样学习者才能感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2.为学习者提供挑战性的任务。

学习任务应该既符合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又能够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挑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鼓励学习者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制定短期目标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实现目标,而制定长期目标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

三、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对于培养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1.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给予学习者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优点。

2.提供适当的奖励。

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一些适当的奖励机制,如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以激发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学习任务时的愿望、意愿和驱动力。

它可以被视为一个能力,能够影响个体参与和坚持学习的程度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表现。

2.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时,他们更容易专注于任务、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追求成功并面对挑战。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其积极参与和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3. 学习动机的培养3.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培养学生内在驱动力和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明确具体目标并让学生理解目标对于实现他们自身期望以及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激励他们付出额外努力。

3.2 自我效能信念的塑造自我效能信念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可以通过提供适度挑战并支持学生渐进性地获得成功经验来实现。

3.3 情境调整与激励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创造积极、支持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给予及时反馈和赞扬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来实现。

4. 学习动机的激发4.1 建立联系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且相关的例子、案例研究或者讨论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2 创造情感投入激发情感投入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这可以通过引发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以及鼓励认识和表达情感等方法来实现。

4.3 提供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增加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投入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做出决策、设定学习目标或者选择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习动机。

5. 结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定明确目标、塑造自我效能信念、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激发情感投入和自主选择,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内在动力并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

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

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近年来,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学生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优劣,并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文将从营造积极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提供有效反馈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营造积极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呈现知识的立体化和实践化。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增加学习的乐趣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智能教育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三、提供有效反馈提供有效的反馈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具体的反馈,以便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有效的反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验和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评价和建议应具体明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而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建立积极学习环境、提供充足资源、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

一、建立积极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1.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样的教师学生关系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 充满挑战的学习任务:教师应提供适度挑战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到兴趣和满足,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促进其积极参与和投入。

3.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习动机。

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面对学习的挑战,激发自主学习的意愿。

二、提供充足资源学习资源的充足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充足资源:1. 图书馆资源: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丰富学习资料的重要场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资源。

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学习兴趣和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教学中的学习动机激发

教学中的学习动机激发

教学中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行为和努力的内部能源,是推动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和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动力。

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表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创造一个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和分享经验。

此外,教室的布置和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灯塔,对于激发学习动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学习目标应该具备挑战性和可达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和动力,又能够确保学生成就感的获得。

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资源,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提供即时的反馈和鼓励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认可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具体、细致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有效的反馈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四、引导学生树立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通过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而产生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内在动机,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讨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其次,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和方式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 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 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使学生尽量紧张一些;而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 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出现时,要尽量心平 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使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情境再现
•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 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班级排 名三十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 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也出现考试不及 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 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 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主体今后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 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 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 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 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 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 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 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源自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 的学习需要。 (二)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的学习动机 家长很重视孩⼦的学习成绩,其实想要孩⼦考⾼分,家长更应该花精⼒去做的,是激发孩⼦学习的内在动⼒。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如何激发学⽣的学习动机,仅供参考。

如何激发学⽣的学习动机 1.孩⼦解决具体问题 对家长来说,只有⿎励也不够。

在孩⼦遇到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定可以的”也意义不⼤,要帮助孩⼦解决⼀些具体的问题。

⽐如有的孩⼦刚进⼩学时做数学⼝算题⽬⽐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孩⼦⼀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组再做⼀组。

可以⽤“限题计时”提⾼效率,譬如每做对5题的时间记录⽐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道题。

这⽅法同样适⽤于抄写词汇等作业。

这样把⼀个⽐较困难的⼤任务分解成若⼲个⼩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信⼼和兴趣的有效⽅法。

2.⼦喜欢的⽅法激发好奇⼼ 保护和激发好孩⼦的好奇⼼对于激发学习动⼒也⾮常重要。

我记得⼩时候,⽣物⽼师教我们养⼩球藻,在⼀个⼴⼝瓶⾥放上⾃来⽔,每天往⽔⾥吹⽓,慢慢⽔的颜⾊变绿了;还让我们把蚯蚓剪成若⼲段后埋⼊泥⼟⾥观察如何慢慢长成⼀条条蚯蚓来……我觉得像变魔术⼀样,因此就想长⼤了要做⽣物学家。

后来物理⽼师教我们做矿⽯收⾳机和晶体管收⾳机,⾃⼰装的收⾳机接受到⼴播那⼀刻真的很兴奋,我⼜想做⽆线电发明家。

其实这些动⼿的⼩实验也是家长可以带孩⼦做的,对于培养孩⼦们的学习兴趣、动⼿能⼒、探究习惯⾮常有⽤。

此外还有⼀些⽤游戏学数学的⽅法,⽐如⼩⼀点的孩⼦搭积⽊,从中可以了解三⾓形、长⽅形、园、半圆等图形概念和红、绿、黄等颜⾊概念,还能养成观察、记忆、想象、合作等习惯;⼤⼀点的孩⼦可以⽤扑克牌算24点,等等。

3.补习班,⿎励⾃学+讨论 对于补习班我是这个观点:不要去读,浪费钱是⼩事,浪费了孩⼦的时间和精⼒更得不偿失;若养成孩⼦对补课的依赖性,养成上课不认真听的习惯,则损失更⼤。

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1. 丰富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实践等积极参与的方式来学习,以提升学习动机。

2. 强化自我激励:可以让学生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激励,以提高学习动机。

3. 提供足够的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4. 加强学习氛围: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5. 加强社会交往: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动机激发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动机激发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动机激发在教育领域,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他们追求成长和实现目标的力量源泉。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教师需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一、了解学生需求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了解学生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需求可以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

外部需求包括学生的兴趣、目标和期望,而内部需求则涉及学生个体差异、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创设积极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1. 温暖互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教师可以通过问候、鼓励和赞扬等方式来营造温暖的学习氛围,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者项目合作,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多样化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互动游戏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4. 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导向和动力源泉。

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分享这些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可实现性,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当学生感受到目标的挑战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努力实现目标。

四、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六大策略在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部分,教师都会提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大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涵,这说明大家知道学习动机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没有科学的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和相应的策略也不恰当,今天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的内在心理状态。

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实际上就是让人能够好好学习的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习的需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这种愿望是驱使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也可以认为是内驱力,主要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加内驱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主要的,也就是分别以求知为目标的内部动机和以提升自己地位、自尊为目标的外部动机,二是学习的期待,即学习所能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充满了积极的诱惑。

用更为直接的表述方式,学习需要也就是学习是否重要?学习期待也就是学了有什么好处,我能不能学会,显然学习需要是最重要的部分。

学习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高尚的、正确的动机还是低级的、错误的动机,短期的功利性动机(如分数、奖励)还是长久的稳定性动机(如社会意义、个人前途),内部需求动机还是外部诱因动机。

目前的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由以下几种构成:— 1 —一是满足父母期望型学习动机,二是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类型的学习动机,三是自我实现自我提高型,即满足荣誉感、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等,四是谋求就业和保证生活型,五是事业成就型,如专业上有成就,自己的学习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显然学习动机背后是价值观,而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价值引领,所以教师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就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

综上,教师应该思考学习动机的调研分析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从而科学分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学情。

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第一种策略,外部强化策略,主要通过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争等方式,通过刺激强化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吝表扬自己的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观点,并及时的送上赞扬和表扬,甚至有时候要“昧着良心夸”,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教学中的问题往往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基础也不一样、当时的理解也未必到位,我们不能仅仅以标准答案为评价标准,而要以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为初心。

学习动机激发效果反思

学习动机激发效果反思

学习动机激发效果反思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石。

无论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还是职场人士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技能,学习动机的激发对于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习动机激发效果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学习动机激发效果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它可以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具体如下:1. 提高学习积极性:当个体具有高度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

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努力。

2. 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提高个体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面对各种干扰时,具有高度学习动机的个体更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增强学习深度与广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学习,追求更广泛的知识。

他们会尝试着去理解、去探索问题的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应付。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的激发培养了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会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并持续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动机激发效果的反思尽管学习动机的激发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我们也需要反思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更好地提高学习动机的激发效果。

1. 学习目标的合理性: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建立在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基础上。

个体应该在学习之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明白这些目标与自身发展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只有对学习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2. 激励机制的设计: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支持。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认可,以及适宜的奖惩措施。

这些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 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组织应该提供积极鼓励学习的氛围,营造开放、共享的学习氛围。

学习动机激发

学习动机激发

学习动机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发展。

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为学生本身的条件:年龄,自身发展需求,性格,价值观和心理状况等。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习动机。

在年龄上,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手段,根据年龄段的特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另外,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掌握和探索和掌握知识。

对于不同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励他们。

比如奖罚制度,可以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排除不利于身心发展的负面情绪。

外部条件主要分为社会,学校和家庭。

社会作为大环境,应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条件的充足,让学生在一个安全,设备齐全的学校学习,成长。

学校可以将学习动机培养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开设帮学生树立目标或理想的课程。

也可以设置榜样,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性。

另外学校不仅仅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建立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各项发展德平台,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自己。

家庭也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幸福安定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解答一些疑问,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各方面合作的结果,我们应该在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时候,联动家长学校社会,为学生铺就将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

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

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

”教师又问:“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学生一般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

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又如,在讲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加法题,如“两个5是几?”“三个5是几?”“10个5是几?”等,然后提出“100个5是几?”“1000个5是几?”等。

这时,学生可能试图写出一百个或一千个“5”的连加算式。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学生一般找不到。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有的,它叫乘法运算。

从现在开始,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运算。

”这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以作业方式来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以上所举的实例,都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

其实,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

这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又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后,提出一个异分母加法的题目,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材料的愿望。

这是在教学结束时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布克(W.F.Book)和诺维尔(L.Norvell)的一项研究中,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练习减法,每次练习30秒,共练习75次。

在前50次练习中,让甲组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不断鼓励和督促他们继续努力,并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而对乙组学生不进行反馈,结果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好。

在后25次练习中,给予乙组充分的反馈信息,而甲组学生不知道学生结果,结果乙组学生成绩优于甲组学生。

这一实验说明,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所谓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

有人认为,外界的等级评定,会抑制学生参加竞争的欲望,经常选择一些不太具有挑战意义的任务,久而久之,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

而且即使获得成功,由于任务太简单,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少。

另一方面,认为过分强调外界的评定,也会抑制学生的内在动机。

所以,有人提出来没有必要进行等级评定。

哈特(W.Harter)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

他让四组学生猜谜,共给予四个等级的谜语。

前两组的学生被告知这是游戏,不计分;另两组被试被告知猜谜的结果要进行评定,而且与学业成绩有关。

结果,前者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的谜语,即选择问题的难度水平恰当,而后者选择的谜语都比较简单,成功之后没有快乐的表情,相反显得较为焦虑。

这说明,在有评定的竞争条件下,学生选择的任务都较简单。

后来,哈特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研究。

对前一组的学生的作文给予实质性的评定;对后一组学生的作文只给予等级评定,却不指出存在的问题。

结果发现前者状态下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感兴趣,愿意写作文,获得成功时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后者状态下的学生即使成功了,也难以归因于兴趣或努力,只是觉得教师给分高或题目太容易写了。

虽然等级评定有其弊端,但完全废除它也是不实际的,因此,关键在于恰当地评定等级。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

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

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即不仅给予等级,而且给评语,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不同等级的评语不一样。

例如,对甲等成绩,评语为“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评语为“良好,继续前进”等。

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

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在开学时,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

但到期末时,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可以看出,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

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大小,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

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一)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组,各组内的能力相当,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共练习5天。

控制组单独练习,不给任何评定,而且与其他三个组学生隔离。

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静听组在一起练习,每次练习之后,不管成绩如何,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受训斥组都受到批评和指责,静听组则不给予任何评定,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到表扬或批评。

然后探讨不同的奖惩后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三个实验组的成绩都优于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未受到任何信息作用。

静听组虽然未受到直接的评定,但它与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在一起,受到间接的评定,所以对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平均成绩劣于受训斥组。

受表扬组的成绩优于其他组,而且一直不断地上升。

这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二)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但班都拉(1982)认为,如果任务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或自我价值感,则外在奖励不会影响内部动机。

外部强化物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内部动机,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受与看法。

摩根(Morgan 1984)认为个体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

布洛菲(Brophy,1983,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

他认为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但事实上,有效地进行表扬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表扬没有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而经常给予了那些不值得表扬的行为,或者当学生有进步、值得表扬时,却未能得到表扬。

有时,在竞争情境中,某些学生似乎永远得不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另外,表扬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即是否为学生所期望、所看重,这都影响着表扬的效用。

因此,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