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教皇和教会都无权赦免人的罪过,人们只有依靠内心的虔诚忏 悔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18-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2.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 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 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 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 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 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 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 )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2)比较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 -19-
——摘编自《路德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如何看待天主教会兜售 赎罪券的说辞。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是怎样驳斥赎罪券贩子的谬论的。
-17-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 根据材料“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 督教的正道”,可知路德认为教皇和教会都无权赦免人的罪过,人们 只有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外在的一切苦修与 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参考答案:(1)人皆可被赦免,赎罪关键是购买赎罪券。兜售赎罪券 是天主教会愚弄西欧人民,掠夺和聚敛钱财的重要手段。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含解析

一、选择题1.“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

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

”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A.购买“赎罪券”B.“信仰上帝即可得救”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解析:A项表述是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教会的“因行称义”,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故B项正确;路德反对教会和教阶制度,并没有提出实现教会民主化,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错误。

答案:B2.《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

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与史实不符。

答案:C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结合材料中“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进行分析,可见马丁·路德是在否定教皇的地位,主张世俗的权力应当高于皇权。

答案:D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解析:材料所述体现了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的原则,这是马丁·路德的主张。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导学案(学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导学案(学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2. 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二、学习重点: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三、学习难点: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实质。

【自主学习】一、“九十五条论纲”1.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

德意志受到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马丁·路德是一位深受影响的神学教授,痛恨罗马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

2.开始的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理论基础是“”。

2.坚持《》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3.强调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1.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斗争。

1524—1526年,德意志爆发了领导的农民起义。

2.取得合法地位。

3. 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开辟了道路。

【合作探究】1.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意志爆发?2.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有何意义?3. 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宗教改革发端于德意志地区。

当时的主要矛盾是()A.农民与封建主的矛盾B.教会与封建主的矛盾C.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D.教会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引起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的因素有()①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政局②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③对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神权统治与经济搜刮的憎恨④《圣经》已经过时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3.拉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A.公布“九十五条论纲”B.出版德文版《圣经》C.路德焚烧教皇训令D.发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4.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了解宗教改革在德国、瑞士、英国等国家的传播和影响。
-掌握宗教改革对天主教教会的影响,如宗教战争、教派分裂等。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社会矛盾。
(二)过程与方法
3.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崇尚信仰自由,尊重不同宗教信仰。
-使学生认识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信仰自由。
-培养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树立平等、包容的价值观。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马丁·路德的生平事迹,特别强调他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学生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系统地讲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首先,讲述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天主教教会的统治等。其次,详细讲解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如“信仰称义”、“圣经至上”等,并分析这些观点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每组准备一份讨论提纲,明确观点和论据。
-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取一个与宗教改革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可以涉及宗教改革的人物、事件、影响等方面。
-报告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5.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宗教改革时期的案例,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丁·路德在演讲中指出,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材料一中的演讲词体现了马丁·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具有怎样的人文主义色彩?,分析宗教改革对教育有何影响。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其影响。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为“信仰得救”。

第二小问根据路德的主张即可分析其人文主义色彩。

第(2)问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

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教皇权威,打破了教会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自由和宗教信仰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2)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重视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使教育领域出现了世俗化、地方化的倾向。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材料二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在报告中指出,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少数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路德的主张反映出怎样的时代要求。

,指出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状况,并简要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材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和要求;材料二则反映了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受欢迎的程度,也说明了人们对罗马教廷的痛恨程度,这进一步印证了反抗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有何意义?
解题关键:“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

思路引领:从内容和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从教义、教会组织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略)
(二)学习延伸
阅读材料,联系相关历史事实,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解题关键: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回答。

答案提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二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二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二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及其解读1.课标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2.解读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16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由于本课世纪的宗教问题理论性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必修三的内容,重点理解几个比较核心的历史概念,比如赎罪券,“因信称义”,“教随国定”,新教,路德派等,并逐步探讨宗教改革的实质,为下一节课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打下基础。

学法建议1.理论引领法: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宗教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所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史料学习法: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是他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中的考试频点,课本上罗列性质的引了主要几条,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碍把它作为几则材料阅读,培养史料研读能力。

同时,进一步增强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感性认识。

历史名词释疑“因信称义”基督教用语。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是指信仰是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到义的必要条件。

狭义是指路德派如何得救的教义。

具体解释见知识梳理。

赎罪券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后,就失去了上帝的宠爱,要想获得免罪,必须做忏悔和善功;还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靠耶稣救赎之功,所以每个人要缴纳一定的钱币才能得到“大赦”。

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这成了16世纪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基础知识大梳理一,“九十五条论纲”1.背景(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3)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个人原因)(4)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直接原因)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520年马丁路德连续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宗教改革的主张。

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问题导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人一生下来就有罪,这就是所谓的“原罪”。

救世主耶稣以自己的牺牲在上帝面前替人赎罪,所以只有信仰上帝,追随耶稣的人才能得救,获得死后永生。

——《天主教会教义》材料二“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1)比较材料一、二,探究马丁·路德的思想同教会的说教有什么冲突?材料三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封面(下图)(2)结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探究他翻译《圣经》的意图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马丁·路德此举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必要性(1)天主教会不仅控制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在德意志大肆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各阶层的不满。

(2)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使得天主教会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

(3)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自由发展工商业。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3)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统治,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同的基督教派,路德派取得了合法地位。

当堂检测1.“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材料集中体现了()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2.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情景导入
“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 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 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 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 帝。”
“赎罪券不能免除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 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需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 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义 (1)理论基础:“_因__信__称__义_____”。 (2)坚持《__圣__经__》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 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2.宗教仪式 (1)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__宗__教__仪__式____。 (2)___神__职__人__员___也可以结婚生子。
答案:B
路德派新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1.它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的全面支持,因为这些阶级 对天主教会恨之入骨。
2.它得到想夺取天主教会财产的世俗君主的有力支持。 3.它得到德意志爱国主义者的同情,这些爱国主义者反 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掠夺和干预。 4.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虽然想扑灭新教运动,但是力不从 心,对外战争及内政的棘手问题使得他无暇过问德意志的宗教 问题。
A.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B.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 C.宗教改革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
解析:上述材料体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影响和 他作为改革家的品质,D项不符合事实。
答案:D
【思考探究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影响: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路德 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冲击了天主教的统治;为欧洲其他国家 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记一记一、“1.原因(1)根本原因:16世纪初,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既干预德意志政治,又通过各种方式搜刮德意志钱财。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4)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表现: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批判教皇的无耻行为。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因信称义:是改革的理论基础。

主张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

2.教义: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宗教仪式: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4.世俗权力:强调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德意志应当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1.对德国(1)引发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掀起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3)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对欧洲:1.(1)德意志经济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德意志是天主教世界受罗马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

(3)农民不仅受阶级压迫而且受宗教压迫。

(4)马丁·路德的推动。

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否定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德意志地区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2)否认了教皇神权地位。

(3)促进了本民族教会的建立。

3.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加尔文坚持《圣经》的绝对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 1、“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
教会的权威;
• 2、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 1、教义方面的改革主张
• a、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主张
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主张 神职人员也可以• a、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
权。
• b、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 司法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统 治的冲击
—改革的影响
•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冲击了天主教会统
治。比如闵采尔起义。 • 2、经过斗争,德意志各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黄艳《从宗教改革看西方世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
它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则在于:由于否定了灵魂与 上帝之间的尘世居间人(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救赎作 用,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从而为17 世纪宗教宽容和科学理性的产生奠定了心理基础;而 那种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 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
从此,路德派取得了合法地位。 • 3、为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 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 枷锁。
——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
罗马教会
因行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本质为加强罗马天主 教会的绝对权威,是 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 神垄断而服务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参考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参考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节《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参考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一)课标及解读课标: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解读: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其核心思想就是“因信称义”,意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路德进一步解释了何为“善功”,指出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天主教所主张的善功是信仰上帝、鄙视尘世生活、遵守宗教戒律、履行宗教义务,从而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马克斯•维伯称新教伦理催生了西方资本主义,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却揭示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从马丁•路德的教义可以体会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

重点: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难点: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实质。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1075年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的“卡诺莎晋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可能性:西欧向近代过渡,主要表现为,经济(资本主义)、政治(阶级关系、民族国家)、思想(异端运动、文艺复兴)。

【讲授新课】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开始1、原因A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主要原因: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①经济: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征收地租、什一税,出售赎罪券、教会职务);②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C思想因素: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D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E导火线: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探究学习】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A使德国末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造成经济发展的分散,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统一;B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促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

高二历史学案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人教版选修1)

高二历史学案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人教版选修1)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案(人教版选修1)预习学案: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1、11世纪末,天主教会内部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__________制度;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__________,12世纪末,迫使英、法、德等国的________臣服于教会的权威;同时还组织________对近东地区发动侵略战争,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________的威望。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了大量土地,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剥削方式,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____________。

3、中世纪天主教的落后性首先表现在教会宣扬的____________的教义教规上。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堕落。

首先,教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加紧了对人们____________的控制;其次教士生活____________,道德败坏;最后,教会____________ 。

为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天主教对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斥之为“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迫害传播之人。

4、__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____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教会的__________引起了社会的各界的反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宣扬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资源;______________的产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导致天主教所宣传的那套陈旧的思想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于德国,政治上_______________,15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要求,德国成为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1517年教皇特使到德国兜售________,马丁•路德公布《__________》,反对这一事件,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选修一学案(14)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doc

选修一学案(14)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doc

学案(14)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本课目标】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重点: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难点: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实质。

【预习自学】一、“九十五条论纲”1、原因:(1)根本原因:16世纪初,德意志的局面,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主要原因: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既控制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又通过和教会职务等各种方式搜刮大量财富。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深受思想影响,十分痛恨罗马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统治与精神搜刮。

(4)导火线: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

2、发表: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简称“九十五条论纲”。

认为只有才拥有免罪权,人们依靠就能获得赦免。

3、影响: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的序幕。

二、主要内容:1、因信称义:是改革的。

主张只有,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

2、教义:坚持《》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人人在和《》面前都是平等的。

3、宗教仪式:简化,也可以结婚生子。

4、世俗权力:强调国家权力为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德意志应当建立。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1、对德国(1)路德新的宗教思想迅速得到广泛传播,并为许多宗教团体陆续接受。

(2)掀起反对风潮,引发领导的农民起义。

(3)将《圣经》译为德文,有利于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的发展。

(4)1555年,确立“”的原则,取得合法地位。

2、对欧洲: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合作探究】1. 简要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3.结合史实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和对欧洲的影响。

4.结合背景和内容,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免除封建地租B.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C.取消什一税 D.反对出售赎罪券2.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B.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C.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C.主张政教合一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4.下列关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最准确的表述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5.16世纪欧洲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改革是A.加尔文宗教改革B.亨利八世宗教改革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D.法国宗教改革6.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确立的原则是A.“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为将来德意志的国教C.“因信称义” D.在《圣经》面人人平等7.下列关于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B.有力地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8.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A.正在兜售赎罪券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9.“因信称义”中的含义是A.信仰即可得救B.指被教皇免罪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D.通过赎罪券信仰上帝10.对“新教”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教是基督教派的组成部分之一B.新教是与罗马教廷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C.新教不属于基督教D.路德教派属于新教派别二、非选择题11.依据教材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什么?(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3)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和神权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一主张得到哪一阶层的支持?(4)马丁·路德代表哪个阶级利益?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利益?马丁·路德对闵采尔农民起义的态度如何?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课件: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课件: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特别提醒:16世纪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政治 分裂,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 豪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因而,摆脱教 会的压榨和束缚,建立民族教会,是德意志 各阶层的普遍要求,也是德意志资本主义发 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义 (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2.宗教仪式 (1)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2)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跟踪训练
(2012·枣庄高二月考)“因信称义”即信仰上 帝灵魂便可得救,无需通过教皇、教士。马 丁·路德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教皇的权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D.否定《圣经》的权威 解析:选B。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也不反对 《圣经》,其思想也没有达到反对封建等级 制度的高度,只是反对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 和对德意志的剥削。所以A、C、D三项是错 误的。
(3)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从意大 利开始,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 教改革从德国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
(4)产生的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 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反对),促进了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和社 会领域里都扫荡了封建势力,产生的新教还 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不同点 (1)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文艺复兴揭露教 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 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宗教改 革以宗教作为工具,主张信仰得救,强调人 可以避开教会与上帝直接对话。
(2)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 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 端的形式进行,斗争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前的德意志,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2.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宗教仪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C。

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①②③④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3.下列对“因信称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核心内容是“信仰耶稣即可得救”B.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C.《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D.主张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从而获救解析:选D。

人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圣经》是唯一的神圣权威,人人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不必尊崇教皇和教会,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4.马丁·路德指出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

这一主张()A.实质上否定了对《圣经》的信仰B.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C.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D.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解析:选B。

既然人人在《圣经》面前平等,都是教士,这就否定了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流的中介的作用。

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每个信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促进了海外殖民扩张解析:选B。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强调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习目标】1.认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2.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3.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学习重难点】通过马丁·路德改革理解其给德意志乃至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学习过程】一、“九十五条论纲”1.根本原因:16世纪初, _________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主要原因: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即干预德意志政治,又通过各种方式 __________。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受思想影响。

4.导火线: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_____。

5.表现:1517年10月,______发表“______”,批判教皇的无耻行为。

6.影响:揭开了 ________的序幕。

二、主要内容1.因信称义:是改革的理论基础。

主张只有______才能获得上的的拯救。

2.教义:坚持《_____________》是人们唯一信仰的圣神权威,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 __________的。

3.宗教仪式:简化_____,_______也可以结婚生子。

4.世俗权力:强调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德意志应当建立_______。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引发了___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掀起了反对________的风潮。

2.把《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________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___________的发展。

3.1555年,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_____________取得了合法地位。

4.对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达标检测】1.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B.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C.在社会生活方面其影响无处不 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落后性表现在()①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②教会的腐化、堕落③利用宗教裁判所迫害宗教“异端”④宣扬信仰得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B.德国的分裂割据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D.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5.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A.卡尔文主张“先定论”B.卡尔文教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在欧洲许多地区得到广泛传播C.卡尔文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D.卡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6.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A.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C.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7.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宗教仪式应当尽量简化以减轻教徒的负担B.通过外在的苦修与事功同样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拯救C.《圣经》是唯一的信仰权威D.教士只不过是教徒们推选出的公仆,他们应该为教徒服务。

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练习:第5单元 第2课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练习:第5单元  第2课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程标准素养解读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始的原因。

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序幕1.原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

(3)思想原因: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4)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5)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发表: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关于赎罪劵的九十五条论纲》。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深度点拨]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旧文明的矛盾冲突加剧、德意志近代化的发展要求,更主要的是德意志地区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这一切决定了宗教改革必然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义(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与《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2.宗教仪式(1)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2)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深度点拨]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宣称人们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多做“善功”才能“赎罪”;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可以得救,马丁·路德的主张承认了教民与上帝对话的主动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特权。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1.对德意志:冲击天主教会统治(1)迅速得到广泛传播,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3)路德把《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1555年,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其他影响(1)人们不再盲目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

(2)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缺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深度点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16世纪初,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使得天主教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2.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对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特权的否定,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思想统治,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史料一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

他①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

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

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史料二教皇的代表后来沮丧地报告:“②十分之九的德国人欢呼‘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呼‘罗马教廷该死’!”①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深得民心,被人们广泛接受。

②马丁·路德得到德国各阶层人民的拥护。

(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

提示理解:路德原本只是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

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说明了德国各阶层人民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德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支持。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1)必要性①天主教会不仅控制着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大肆在德意志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各阶层的不满。

②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使得天主教会对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

(2)可能性①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自由发展工商业。

②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影响,立志进行宗教改革。

全面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史料一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①义人必因信得生”),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史料二上面所说的,虽然只就新兴的中等阶级必然要同现存的教会发生冲突这方面提到了两点,但已经足以证明:第一,在反对罗马教会权力的斗争中,最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阶级是资产阶级;第二,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②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①体现了“因信称义”的主张。

“义人”是指灵魂得到拯救的人,灵魂得到拯救的关键是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不在于繁缛的仪式和向教会捐赠等“善行”。

②指出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形式,即“披着宗教外衣”。

(1)依据史料一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有何意义。

提示“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的神权地位,否定了罗马教廷支配下的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的观点。

提示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必然会引起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对;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这种斗争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要求(1)“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主张,它把灵魂得救的决定权由教皇、教士转移到个人手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要求。

(2)认为宗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不是教会,从而否定了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3)与上帝沟通不需要教会和神父作中介,这样就否定了教士、教廷、教皇的权威。

(4)反对购买赎罪券,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5)主张全体信徒皆教士,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地位平等的思想。

一、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破除了对天主教教皇的迷信: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不再迷信天主教教皇的说教,教皇对人的思想的控制减弱,这为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打开了通道。

2.从神学角度肯定了人的地位:新教强调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这就从神学角度阐释了人在宗教中的地位。

这与资本主义发展后,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一致,彰显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1.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2)性质相同: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1)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宗教改革(以神为中心)主张信仰得救,强调人可以避开教会与上帝直接对话。

(2)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

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斗争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3)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宗教改革从德国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前的德意志,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2.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宗教仪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C。

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①②③④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3.下列对“因信称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核心内容是“信仰耶稣即可得救”B.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C.《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D.主张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从而获救解析:选D。

人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圣经》是唯一的神圣权威,人人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不必尊崇教皇和教会,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4.马丁·路德指出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

这一主张()A.实质上否定了对《圣经》的信仰B.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C.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D.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解析:选B。

既然人人在《圣经》面前平等,都是教士,这就否定了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流的中介的作用。

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每个信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促进了海外殖民扩张解析:选B。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强调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6.《路德选集》收集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所有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