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历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这门探索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宛如一盏明灯,为教育实践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深入研读相关著作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

书中首先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认知风格、学习动机、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学习者,通过图像和图表能更好地吸收知识;有的则是听觉学习者,对老师的讲解和讨论更敏感。

了解学生的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多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对于听觉学习者,则可以增加讲解、朗读和小组讨论的环节。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内在动机,如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科的兴趣,往往能够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而外在动机,如奖励、表扬和成绩,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但可能不够持久。

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

比如,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引入实际应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和趣味性。

认知发展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例如,年幼的孩子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要更加直观、具体;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的内容。

记忆也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机制不同,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知识。

通过重复、关联和有意义的加工,知识能够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比如,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或者通过故事、口诀等方式帮助他们记忆。

在情感因素方面,学生的情绪状态会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焦虑、压力过大可能会阻碍学习,而积极的情绪则能促进学习。

教师要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教育心理学文献读书笔记(20篇)

小学教育心理学文献读书笔记(20篇)

一、题目:《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作者:朱小蔓论点:1、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小学儿童,认识他们的发展规律及发展需求。

2、要激发儿童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以促使他们终身保持热爱学习的欲望。

3、要使小学生建立起对学校和老师依恋的关系。

4、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的研究者。

自己观点:同意作者的观点。

1、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来说,学习必然是重要的,然而学习习惯与兴趣在小时候养成后,长大了很难改变。

所以在小学阶段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养成是极为重要的。

不夸张的来说这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对于小学生对学校及老师的依恋感必须要建立,只有产生了依恋感,学生才不会对学校与学习产生厌烦,并且对老师建立依恋感对接下来学生的教育以及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3、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

二、题目:《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轨迹:认知能力的预测作用》作者:周雪莲、李虹等论点:1、口语词汇更多源于儿童的早期积累,家庭语料环境丰富度的差异造成了儿童入学时的个体差异。

2、早期阅读能力差的儿童可能会更少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更不愿意从事阅读活动。

3、良好的复合语素意识可能促进儿童汉字识别能力的提高,从而间接的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自己观点:同意作者的观点。

1、在儿童入学前,家长应该对儿童的语言能力产生重视,丰富家庭的语言环境,增加儿童的词汇量以及理解词汇的能力,让儿童入学时不会因家庭教育产生的语言能力而造成与同学的差异。

2、教师应该重视家庭语言环境不太丰富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并且有趣的阅读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尽力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

三、题目《流动儿童消极学业情绪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作者:王道、阳陆祥、殷欣论点:1、流动儿童学业情绪对控制感的负向作用高于对基本能力感的作用,其中有恼火、羞愧、无助对基本能力感作用显著;认知重评对基本能力感作用显著,并且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对恼火、沮丧与基本能力感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而表达抑制对无助与基本能力感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

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理由包括:第一,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育是一个系统,它含有三个字系统,即:经验传授系统、经验接受系统和经验系统。

第三,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

近20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与教师心理等。

概括地讲,即集中在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效果上。

第四,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区分。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教师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教师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教师读书笔记假期里,我阅读了与自己工作中相关的书籍《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对教学过程,我是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根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那么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这两个学科比拟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

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根底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附属于谁。

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归纳书中的观点: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

书中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书里对此作归纳和概括: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

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足了这些条件: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这一时期人们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种观点和方法能够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但理论与研究的积累还不够充分,其内容也多是以普通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相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从20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

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受其影响,动机、人格与心理卫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后来,认知心理学逐步兴起,更是从根本上影响和改革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一方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当时教育心理学的很多缺憾,突出地表现在涉及范围太广、内容庞杂、缺少严格的理论体系。

另外,这一时期因偏重于研究动物或儿童的简单心理活动,所研究的内容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理论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出现了某些新的趋势,集中表现为:内容日趋集中,即逐渐突出教与学的领域。

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其内容基本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

与此同时,出现了与之并存的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

比较重视结合实际教育进行研究,尤其是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研究者纷纷转向分析学校教育的实践,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民的研究兴趣。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一、引言自教育出现之时就伴随着教育心理的产生,中外古代教育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但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刚走过的百年的历程其实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

期间,教育心理学家前赴后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教材,使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日臻成熟,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

但是,相较于国际领域学术前沿课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国内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概念还亟待整合,而这恰恰可以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与中小学实践工作明显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合拍”反映出来。

而《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的编写恰好是针对如何加强教育心理学与中小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它从教师角度,阐述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教师学会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下面,首先对本书编者、全书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对该书的特点予以评述。

二、编者本书主编是吴庆麟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曾著有《认知教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著作。

副主编胡谊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专家心理学、能力发展与评估、教育心理学。

曾著有《专长心理学》、《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等著作。

三、内容简介本书以师范生和参加职后培训(如专升本教育、网络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的各类中小学教师为阅读对象,做到了理论介绍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原理阐述的抽象与通俗的统一,阅读者的学会学习与学以致用的统一,使阅读者在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学会初步运用甚至善于运用这些原理与教学实践。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心得(通用范文7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心得(通用范文7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心得(通用范文7篇)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心得篇1以前总觉得沉默寡言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也许是因为看了很多鸡汤,也许是因为很多长辈老师们一直都在说你必须要变的开朗乐观,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讨别人的喜欢,不然的话你一直这样老实木讷是很少有人会喜欢你的。

可是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不少关于心理学的书,我就开始否认在这个灌输的思想的根基下,很多东西是不是不应该一直这样没收成为,或许一开始我们都不愿意承认,但是这样的思想本身就是有错误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内向的性格的人,肯定也会有外向性格的人,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他们的本性,不应该因为什么社会功利性的原因,就让他们去改变自己。

有时候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内心更加细腻,做事情更加认真,也更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并不擅长表达自己,并不说明他们工作能力不强,很多时候那些以偏盖全的思想,有时候就会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不断的更迭错误的思想,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去迈进的,就好像以前封建传统的时候也总是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封建思想渐渐的被人遗忘甚至抛弃,没有人再去觉得男女并不是那么的不平等,但是我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里吃食堂。

和那些打盛饭的阿姨们却非常的喜欢男孩子,遇到男孩子的时候就会笑脸相迎,然后给他们多打一勺饭,但是女孩子却恰恰相反。

在知乎上很多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女孩子没有感受到什么性别红利?这些问题我偶尔都会撇上一眼,但是并不会怎么细看,因为我觉得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很多时候并没有和性别有关系的。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心得篇23月,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始后,我参加了《教师职业道德与理想》和《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在线练习等方式,全面系统的完成了公共必修课的学习任务,对两门课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一、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理想》,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的学科。

读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教育的本质,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读书笔记的拓展。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发展过程。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对应的教育方法,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机制。

读书笔记中可以包括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等,以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习理论来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3.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读书笔记可以涵盖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相应的教育策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

4.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育活动的效果。

读书笔记可以探讨不同的评
估方法和工具,并讨论如何使用评估结果来改进教学。

5.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读书笔记可以包括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学习困难的帮助、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读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习和教育的心理机制,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重要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

通过不断学习和拓展知识,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6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6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一.该书框架该书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它们分别是1.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试图解决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问题,并简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方法、程序。

2.学习理论。

该部分可以说是该书的核心和亮点。

主要介绍了不同流派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早期的不能称其为理论的学习观点,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认知理论、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以及最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刚刚介绍到我国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心理。

该部分主要从学习本身、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四个方面阐述的。

学习自身方面,主要介绍了学习的实质、机制、类型、特点;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方面,主要介绍了学习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系,该方面与发展心理学联系密切;学习动机方面,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的迁移方面,主要介绍学习迁移的机制、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以及在教学上的应用。

4.知识的学习该部分先概述了知识以及知识掌握,然后按照冯忠良(1992、1998)划分的知识掌握的三阶段:领会、巩固、应用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

5.技能的学习该部分采用总分形式。

先总述技能,介绍了技能的特点、类型、作用、操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影响技能形成的条件。

然后分别介绍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及其形成的阶段、及其培训;6.社会规范的学习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概述社会规范及其学习、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与条件、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7.教学设计与成效考核该部分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二.各部分内容详述1.教育心理学的科学问题(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谈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就不得不分别考虑教育学和心理学。

教育学层面上,19世纪后半期,各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对应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改革。

一些教育家在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读书笔记是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整理和总结书中的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的主题和拓展。

1.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通过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 读书笔记可以总结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并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具体拓展。

2. 学习理论与教学策略:- 学习理论研究了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

教学策略则是根据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并分析每种理论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实践应用。

3. 学习动机与兴趣:- 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

了解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并结合实际案例拓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的兴趣。

4. 教育评估与测量:-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测量的过程。

了解评估和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 读书笔记可以总结不同的评估和测量方法,如标准化测验、教学观察、学业成绩评估等,并探讨如何将评估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通过读书笔记的整理和拓展,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更加深入地被理解和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同时,读书笔记也有助于教育者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对于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欢迎借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站在学生的面前却并不一定完全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

人的心理就如天空漂浮的白云一样变化多端。

因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

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学问高深且神秘的学科,它能够洞悉人类的内心深处,熟知不为人知的关于人内心世界的秘密。

但在认真学习之后发现,它是科学的,不是神奇的,也不是难以触摸的。

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

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

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

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能够取得成功的,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第一,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第一,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个老师教我们数学。

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很讨厌他,因为他骂人毫不留情,够狠,够绝。

其实如果他教得不好但人很和善可亲的话,也许同学们也不至于那么讨厌他,也许会试着听听他的课,试着接受他。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5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 感与意志
06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 德
目录
07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 际关系
08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 性
09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 我意识
010
第十章 小学儿发 展的基本理论
012 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学习理论
015 第十五章 教学心理
014 第十四章 学习心理 016 附 幼儿心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一份神圣的职业,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吸引着众多有志于投身教 育事业的青年学子的目光。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招聘制度的完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 队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 觉和知觉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 象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 志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P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饿猪试验2.3.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阐述有意义学习4.完善时期:(20th80s)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出版。

P14 ( C )可以对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的现象进行研究。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行动研究法P18 心理发展0乳儿1婴儿3幼儿6~7童年11~12少年14~15青年25成年651.2.理论介绍: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高级)提出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最近发展区:合作型学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自我中心言语P28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乳儿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婴儿期:培养自主性1.2.社会自我(少年期、初中)心理自我(青年期、高中)P65 加涅按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不随意反应、情绪反应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7.8.1.2.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迷箱实验程序教学:个别教学(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基本规律:强化(正强化-普雷马克原理)、消退、惩罚 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P76 认知学习理论1.苛勒完形-顿悟说:大猩猩接杆实验2.3.4.5.1.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构建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2.教学观: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启示: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景教学)3.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4.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别差异性。

1.2.P87P93P97 学习动机理论1.认知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动机:选择难度适中目标避免失败动机: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成败归因理论:海德、韦纳(三维度六因素)2.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替代性经验形成的主要因素:言语劝说A.效能期待B.结果期待C.能力归因D.努力归因3.试图论证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D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冯特的重要贡献德国心理学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

其中冯特的学生英依英、霍尔、卡特尔都曾为教育心理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

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领域。

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他又将此书扩展为三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1、科学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2、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独特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2、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系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实践调查2、系统性原则:考虑动态发展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五、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外部行为很难完全反映内在。

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1)关于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引言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进行研究的学科,旨在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基于伍尔福克的著作,深入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应用。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于教育实践中的学科。

它涉及课堂环境、学习理论、教育评估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学习和教育中的问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认知、情感等心理特点,从而制定适应性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

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

它包括学习的心理机制、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等。

2.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它关注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环境等因素。

3.学生特点: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和发展情况。

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潜力。

4.教育评估: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评估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它包括测试和评估方法以及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优化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法。

比如,研究表明激励和奖励对学习的积极影响,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心理学原理,设计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个性化教育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例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设计和评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指导课程设计和评估。

教育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需求,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

学校咨询和辅导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应用于学校咨询和辅导方面。

学校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发展中的困难。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的学科。

它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特点,以便为教育者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阅读相关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时,我深深感受到这门学科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书中首先提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思维、感知、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逐渐变化和提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让我印象深刻,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比如,他们会通过抓握、吸吮等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事物。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和不守恒等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但仍然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

而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能够假设、推理和验证假设。

这些阶段的划分让我们明白,在教育中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去传授知识。

例如,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过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而应该采用更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

学习理论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部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学生的行为。

但这种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忽略了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相比之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更关注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如信息加工、记忆、思维等。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强调,新知识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更进一步,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构建对世界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足了这些条件: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这一时期人们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种观点和方法能够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但理论与研究的积累还不够充分,其内容也多是以普通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相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从20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

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受其影响,动机、人格与心理卫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后来,认知心理学逐步兴起,更是从根本上影响和改革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一方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当时教育心理学的很多缺憾,突出地表现在涉及范围太广、内容庞杂、缺少严格的理论体系。

另外,这一时期因偏重于研究动物或儿童的简单心理活动,所研究的内容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理论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出现了某些新的趋势,集中表现为:
1、内容日趋集中,即逐渐突出教与学的领域。

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
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其内容基本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

与此同
时,出现了与之并存的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

2、比较重视结合实际教育进行研究,尤其是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
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研究者纷纷转向分析学校教育的实践,并提
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民
的研究兴趣。

如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动机、课堂的学校集体、教育过程
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
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8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
得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学者们对计算机堵住教学
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进入90年代后,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在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
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

二、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苏联教育心理学是在继承了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心理学家的宝贵遗产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早在1868年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就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俄国心理学家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为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的奠基人”。

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育与教学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
1、忽视理论研究;
2、对西方全盘否定;
3、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理论不够,机械照搬。

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
1、理论思想活跃。

对学习问题的理论探讨加强了。

在智力活动和教学方面出现了加
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和达维多夫的“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
论。

2、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赞科夫的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
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三条教学论的“新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
则;以高速进行教学的研究;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总之,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马列主义观点的指导,比较重视联系教育实际,这是他们的可取之处,但由于他们长期把教育心理学与年龄心理学融合为一门学科,一直未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习理论,也缺乏一个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这方面的著述。

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统治的束缚,近代又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使早就有的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成果未能系统地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则是近代的事。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外国的教育心理学。

据有关史料表明,我国出现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光绪末年(1908)由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0年代,廖世承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年)。

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与艾伟等都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并在学科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2、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1949年建国后,主要是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对旧教育心理学进行改造,以确立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结合当时的教育改革,对入学年龄问题、学科教学改革的心理问题、品德和劳动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等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

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

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但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处于中断阶段。

3、“文化大革命”后至今
70年代后期,教育心理学重新复苏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仅翻译了一批国外教育心理学书籍,介绍国外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成果,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也越来越多。

研究的课题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内容涉及到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学习心理问题、教育与发展问题、品德心理问题、数学与语文教学的心里想问题。

此外还有关阅读心理、教师心理以及教育与心理测量、教育社会心理等也有不少研究。

研究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新生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局面。

一批学者在积极吸收国外现代
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开展了深入探索,初步形成了几个独具特色的代表性力量,如邵瑞珍等提出的“知识分类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林崇德的智力发展理论等。

近年来,关于学习策略、动机作用、学习测评、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品德形成与发展和教师心理等主题的研究明显增多。

这些研究都达到丰富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宝库,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心理学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解放后又几次受极“左”思潮路线的摧残和干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设备条件极差、研究的问题不够系统,尤其是对当前我国所开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以及促进学生诸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等等还缺乏基本的研究,甚至缺乏应有的研究敏感性。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