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酶类药物

第13 章酶类药物

第一节酶类药物的原料来源

一、原料选择

选用原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酶的用料选择:哪里有,含量高,选哪。

(2)注意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 用微生物制酶,故需测其活力来决定取酶阶段。用动物器官提取酶,则与动物年龄及饲养条件有关。

(3)从原料来源是否丰富考虑;

(4)从简化提纯步骤着手

(5)如用动物组织作原料,则此动物宰杀后应立即取材。

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酶受到原料的限制,随着酶应用日益广泛和需求量的增加,工业生产的重点已逐渐转向微生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药用酶,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能大规模生产。

二、微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的选育

菌种是工业发酵生产酶制剂的重要条件。与增加品种、缩短生产周期、改进发酵和提炼工艺条件等密切相关。

优良菌种的获得有三条途径:

①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②是用物理域化学方法处理、诱变;

③是用基因重组与细胞融合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微生物酶制剂生产的发酵技术

首先要合理选择培养方法、培养基、培养温度、pH和通气量等。还要研究酶的分离提纯技术和制备工艺。

(—)原料

利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主要原料为碳源和氮源,此外还有无机盐、生长因素和产酶促进剂等。

如果添加少量某种物质就能明显增加酶的产量时,这类物质通称为产酶促进剂。它们大多属于酶的诱导物或表面活性剂。

1、固体培养法

固体培养法亦称麸曲培养法,该法是利用麸皮或米糠为主要原料,另外视需要添加其它谷糠、豆饼等,加水拌成含水适度的半固态物料作为培养基。

2、液体培养法

液体培养法是利用液体培养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酶。根据通气(供氧)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液体表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两种。

3、影响酶产生的一些因素

菌种的产酶性能是决定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1)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些,这样对产酶有利。

(2)pH 可用糖或淀粉调节,pH低则可用氨来调节。

(3)通气(供氧)临界氧浓度。氧必须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

(4)搅拌增加液体湍流速度,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5)泡沫和消沫剂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分子排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聚集成泡沫层之故。

(6)添加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诱导酶是该酶作用底物或者是其类似物。抑制剂促进酶的形成。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常见的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

一、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一)动物材料的预处理

1、机械处理

用绞肉机绞,一般细胞并不破碎。有的酶必须细胞破碎后才能有效地提取,在实验室常用的是玻璃匀浆器和组织捣碎器。

2、反复冻融

冷到-10℃左右,再缓慢溶解至室温,如此反复多次。由于细胞中冰晶的形成,及剩下液体中盐浓度的增高,能使细胞中颗粒及整个细胞破碎,从而使某些酶释放出来。

3、丙酮粉

组织经丙酮迅速脱水干燥制成丙酮粉,不仅可减少酶的变性,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糜或匀浆悬浮于0.0lmol/L,pH6.5的磷酸缓冲液中,在0℃下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倒入10倍体积的-15℃无水丙酮内,10分钟后,离心过滤取其沉淀物,反复用冷丙酮洗几次,真空干燥即得丙酮粉。丙酮粉在低温下可保存数年。

(二)微生物的预处理

要是酶是胞外酶,则可除去菌体后再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提取酶。但对胞内酶则需将菌体细胞破壁,制成无细胞的悬液后再行提取。

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除去培养基后,应深冻保存。

干燥法,因为干燥常能导致细胞自溶,增加酶的释放,从而在后处理中破壁不必太剧烈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1、干燥法:①空气干燥25~30℃②真空干燥还原剂作保护剂③冷冻干燥对较敏感的酶宜用此法。

2、机械法: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组织匀浆法,超声波法,高压匀浆法等。

3、酶法处理

用得最多的是溶菌酶,如在37℃,pH8.0下对小球菌进行破壁处理,历时15分钟,即可提取核酸酶。也有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操作与溶菌酶同。

二、酶的提取

1、水溶液法

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一般在低温下操作。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酶要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一般来说,碱性蛋白酶用酸性溶液提取,酸性蛋白酶用碱性溶液提取。

盐浓度一般以等渗为好,相当于0.15mol/L NaCl的离子强度是最适宜于酶的提取。

2、有机溶剂法

某些结合酶如微粒体和线粒体膜的酶,由于和脂质牢固结合,为此必须除去结合的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丁醇。

3、表面活性剂法

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含而分散在溶液中,故可用于提取结合酶。

三、酶制剂的工业提取法

(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及过滤

微生物发酵液的分离,过滤,发酵液中加絮凝剂或凝固剂。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右旋糖酐和聚谷氨酸。

(二)酶液的脱色

活性炭、脱色树脂。

(三)盐析法

用得最多的是(NH4)2SO4,在常温下不会造成酶的失活,若分级沉淀应用得当,杂蛋白杂质也较少。

(四)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能力为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工业上通常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

(五)喷雾干燥直接制备粉末酶制剂

喷雾干燥用于干燥菌体,药用酶常用冷冻干燥。

四、酶的纯化

评价纯化工艺主要看二个指标,一是酶比活,二是总活力回收。

酶在纯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点:

(一)杂质的除去

酶提取液中,除所需酶外,还含有大量的杂蛋白、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1)pH和加热沉淀法

(2)蛋白质表面变性法利用蛋白质表面变性性质的差别,也可除去杂蛋白,加入氯仿和乙醇进行震荡,可以除去杂蛋白。

(3)选择性变性法

利用蛋白质稳定性的不同,除去杂蛋白。

甚至可用2.5%三氯乙酸处理。

(4)核酸沉淀剂法

用核酸酶,将核酸降解成核苷酸,使粘度下降便于离心分离。

用核酸沉淀剂如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硫酸链霉素、聚乙烯亚胺、鱼精蛋白和二氯化锰等。(5)将酶与底物结合

酶和底物结合或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后,热稳定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用加热法除去杂蛋白。(二)脱盐和浓缩

1、脱盐

脱盐方法是透析和凝胶过滤。

2、浓缩

酶的浓缩方法很多,有冷冻干燥、离子交换、超滤、凝胶吸水、聚乙二醇吸水等。

(三)酶的结晶

把酶提纯到一定纯度以后(通常纯度应达50%以上),可使其结晶,酶的纯度经常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提供X射线衍射样品。

1、酶的结晶方法

酶的结晶方法主要是缓慢地改变酶蛋白的溶解度,使其略处于过饱和状态。

(1)盐析法

操作要在低温下进行,加盐,缓冲液pH要接近酶的等电点。多数酶就可形成结晶。有时也可交替置在4℃冰箱中和室温下来形成结晶。

(2)有机溶剂法酶液中滴加有机溶剂,有时也能使酶形成结晶。

一般要含少量无机盐的情况下,选择使酶稳定的pH,缓慢地滴加有机溶剂。使用的缓冲液一般不用磷酸盐,而用氯化物或乙酸盐。

(3)复合结晶法有时可以利用某些酶与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或盐的性质来结晶。

(4)透析平衡法

(5)等电点法

2、结晶条件的选择

(1)酶的纯度酶的纯度越高,结晶越容易,长成大的单晶可能性也越大。结晶对酶有明显的纯化作用。

(2)酶的浓度

(3)温度结晶的温度通常在4℃下或室温25℃下,低温条件下酶不仅溶解度低,而且不易变性。

(4)时间结晶形成的时间,数小时到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一般来说,较大而性能好的结晶是在生长慢的情况下得到的。一般希望使微晶的形成快些,然后慢慢地改变沉淀条件,再使微晶慢慢长大。

(5)pH

调整pH可使结晶长到最佳大小,也可改变晶形。结晶溶液pH一般选择在被结晶酶的等电点附近。

(6)金属离子

许多金属离子能引起或有助于酶的结晶,在酶的结晶过程中常用金属离子有Ca2+、Zn2+、Co2+、Cu2+、Mg2+、Mn2+、Ni2+等。

(7)晶种不易结晶的蛋白质和酶,有的需加入微量的晶种才能结晶,

(8)结晶器皿处理

结晶用的器皿要充分清洗、烘干。使用前用结晶母液再冲洗一次。结晶的玻璃器皿,可用硅涂料进行表面处理,以使表面光滑且不润湿。这样可减少晶核数目,形成大的结晶。(四)酶分离和纯化工作的注意事项

1、防止酶蛋白变性

2、防止辅因子的流失

3、防止酶被蛋白水解酶降解

第三节重要的酶类药物及其生产

一、药用酶类的概述(略)

早期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烧伤及感染引起的炎症疾病,现在国内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制剂品种已超过700余种。

(一)促进消化酶类

(二)消炎酶类

(三)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的酶类

(四)抗肿瘤的酶

(五)其它药用酶

二、胃蛋白酶(Pepsin,EC3.4.4.1)

胃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胃液中,药用胃蛋白酶系从猪、牛、羊等家畜的胃粘膜中提取。

1、组成(结构)、性质

药用胃蛋白酶是胃液中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混合物,含有胃蛋白酶、组织蛋白酶、胶原酶等,为粗制的酶制剂。水溶液呈酸性,难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pI为pH1.0,最适pH1.5~2.0。可溶于70%乙醇和pH4的20%乙醇中。

胃蛋白酶能水解大多数天然蛋白质底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因食蛋白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及病后恢复期消化机能减退等。

2、生产工艺

(1)工艺路线:

胃蛋白酶原盐酸催化激活成胃蛋白酶。

常用的脱脂剂有乙醚、氯仿、四氯化碳。

(2)工艺过程

①自溶、过滤

在夹层锅内预先加水100L及盐酸,加热至50℃时,加入200kg猪胃粘膜,快速搅拌使酸度均匀,保持45~48℃,消化3~4小时。用纱布滤去未消化的组织蛋白,收集滤液。

②脱脂、去杂质

将滤液降温至30℃以下,静防24~48h,使杂质沉淀除去,得到脱脂酶液。

③浓缩干燥

取脱脂酶液,在40℃以下浓缩到原体积的1/4,真空干燥,球磨,得到产品。

(3)胃膜素和胃蛋白酶联产工艺:向经消化、提取、脱脂、分层、浓缩及60%丙酮沉淀分离胃膜素的母液中,边搅拌边加冷丙酮,至比重为0.91,即有淡黄色胃蛋白酶沉出,静放过夜,去上清液,沉淀真空干燥,即得胃蛋白酶。

(4)结晶胃蛋白酶的制备:药用胃蛋白酶原粉,溶于20%酒精中,加H2SO4调pH3.0,5℃静置20h后过滤,加硫酸镁至饱和,进行盐析。盐析物再在pH3.8~4.0的乙醇中溶解,过滤,滤液用硫酸调pH至1.8~2.0,即析出针状胃蛋白酶。沉淀再溶于20% pH4的乙醇中,过滤,滤液用硫酸调pH至1.8,在20℃放置,可得板状或针状结晶。

三、尿激酶(Urokinase,EC3.4.99.26)

尿激酶,是一种碱性蛋白酶。由肾脏产生,主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中。人尿平均含量5~6国际单位/m1。临床上,尿激酶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新血栓形成或血栓梗塞疾病。

1、组成(结构)性质

(1)尿激酶有多种分子量形式。尿中的尿胃蛋白酶原,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激活生成尿胃蛋白酶,把天然尿激酶降解成为尿激酶。

(2)尿激酶是专一性很强的蛋白水解酶,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是它唯一的天然蛋白质底物,它作用于精氨酸-缬氨酸键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尿激酶也具有酯酶活力。

(3)尿激酶的pI(等电点)为pH8~9,主要部分在pH8.6左右。溶液状态不稳定,冻干状态可稳定数年。加入1%EDTA、人血白蛋白或明胶可防止酶的表面变性作用。

2、生产工艺

(1)工艺路线:

(2)工艺过程

①收尿收集男性尿

②沉淀处理尿液冷至10℃以下,用NaOH调pH至8.5,静置1h,虹吸上清液。用盐酸调至pH5.0~5.5。

③硅藻土吸附处理好的尿液加入1%尿量的硅藻土,于5C下搅拌吸附1h。

④洗脱硅藻土吸附物洗涤装柱,先用0.02%氨水加0.1mol/L氯化钠洗脱,当洗脱液油清变混时开始收集

⑤除热源、去色素

⑥CM-C浓缩

⑦透析除盐

四、L-天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

1、组成(结构)、性质

L-天门冬酰胺酶是酰胺基水解酶,是从大肠杆菌菌体中提取分离的酶类药物,用于治疗白血病。

性状呈白色粉末状,微有湿性,溶于水,不溶于丙酮、氯仿、乙醚及甲醇。最适pH8.5,最适温度37℃。

L-天门冬酰胺酶的产生菌是霉菌和细菌,故可作制造酶的原料。

2、生产工艺

(1)工艺路线:

五、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作为药用酶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有产品,此酶属金属酶,它催化的化学反应是:

由于SOD能专一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故引起国内外生化界和医药界的极大关注。目前SOD临床应用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上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皮肌炎、肺气肿等;也用抗辐射,抗肿瘤、治疗氧中毒、心肌缺氧与缺血再灌注综合征以及某些心血管疾病。

1、组成(结构)、性质

SOD属金属酶,其性质不仅取决于蛋白质部分,还取决于活性中心金属离子的存在。按金属离子种类不同,SOD有Cu,Zn-SOD、Mn-SOD和Fe-SOD。三种酶都催化同一反应,但其性质有所不同,其中Cu,Zn-SOD与其它两种SOD差别较大,而Mn-SOD与Fe-SOD之间差别较小。

(2)SOD的活性中心和构象比较特殊,金属辅基Cu和Zn与必需基团His等形成咪唑桥。(3)SOD的理化性质SOD是一种金属蛋白,因此它对热、对pH及在某些性质上表现出异常的稳定性。

①对热稳定性SOD对热稳定。但SOD对热稳定性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如果离子强度非常低,即使加热到95℃,SOD活性损失亦很少。

②pH对SOD的影响SOD在pH5.3~10.5范围内其催化速度不受影响。如pH3.6时SOD中Zn要脱落95%,pH12.2时,SOD的构象会发生不可逆的转变,导致酶活性丧失。

③吸收光谱

④金属辅基与酶活性SOD是金属酶,Cu与Zn的作用是不同的,Zn仅与酶分子结构有关,而与催化活性无关,而Cu与催化活性有关,透析去除Cu则酶活性全部丧失,一旦重新加入Cu,酶活性又可恢复。同样,Mn和Fe与Cu一样,对酶活性是必需的。

2、生产工艺

(1)牛红细胞提取Cu,Zn-SOD的生产工艺:

DEAE-SephadexA50柱层析

(2)工艺过程

1)收集、浮选取新鲜牛血,离心除去血浆。

2)溶血、去血红蛋白:干净红细胞加水溶血30min,然后加入0.25倍体积的乙醇和0.15倍体积的氯仿,搅拌15min,离心去血红蛋白,收集上清液。

3)沉淀、热变性:将上述清液加入1.2~1.5倍体积的丙酮,产生大量絮状的沉淀,离心得沉淀物。再将沉淀物加适量水,离心去不溶物,上清液于60~70℃热处理10分钟,离心去沉淀得浅绿色得澄清液。

4)柱层析、洗脱、超滤浓缩:将上述澄清液超滤浓缩后小心加到已用2.5mmol/L,pH7.6磷酸缓冲液平衡好的DEAE-sephadex A50柱上吸附,并用pH7.6的2.5~5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具有SOD活性的洗脱液。

5)冷冻干燥

第 13 章 酶类药物

第13 章酶类药物 第一节酶类药物的原料来源 一、原料选择 选用原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酶的用料选择:哪里有,含量高,选哪。 (2)注意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 用微生物制酶,故需测其活力来决定取酶阶段。用动物器官提取酶,则与动物年龄及饲养条件有关。 (3)从原料来源是否丰富考虑; (4)从简化提纯步骤着手 (5)如用动物组织作原料,则此动物宰杀后应立即取材。 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酶受到原料的限制,随着酶应用日益广泛和需求量的增加,工业生产的重点已逐渐转向微生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药用酶,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能大规模生产。 二、微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的选育 菌种是工业发酵生产酶制剂的重要条件。与增加品种、缩短生产周期、改进发酵和提炼工艺条件等密切相关。 优良菌种的获得有三条途径: ①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②是用物理域化学方法处理、诱变; ③是用基因重组与细胞融合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微生物酶制剂生产的发酵技术 首先要合理选择培养方法、培养基、培养温度、pH和通气量等。还要研究酶的分离提纯技术和制备工艺。 (—)原料 利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主要原料为碳源和氮源,此外还有无机盐、生长因素和产酶促进剂等。 如果添加少量某种物质就能明显增加酶的产量时,这类物质通称为产酶促进剂。它们大多属于酶的诱导物或表面活性剂。 1、固体培养法 固体培养法亦称麸曲培养法,该法是利用麸皮或米糠为主要原料,另外视需要添加其它谷糠、豆饼等,加水拌成含水适度的半固态物料作为培养基。 2、液体培养法 液体培养法是利用液体培养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酶。根据通气(供氧)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液体表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两种。 3、影响酶产生的一些因素 菌种的产酶性能是决定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1)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些,这样对产酶有利。 (2)pH 可用糖或淀粉调节,pH低则可用氨来调节。 (3)通气(供氧)临界氧浓度。氧必须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 (4)搅拌增加液体湍流速度,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5)泡沫和消沫剂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分子排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聚集成泡沫层之故。

第五章酶类药物

第五章酶类药物 第五章酶类药物 第一节药用酶概述 酶是生物催化剂,在生理pH值和温度下具有高度专一的催化活性,能迅速产生高效的特异性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酶类药物大大地应用到治疗上,如神曲和麦芽等药物,含有能降解糖、脂肪与蛋白质的水解酶,可以用于帮助消化,近几十年来,酶类药物在治疗上有较大的进展。大多数酶制剂为口服剂型,现能由于注射的酶制剂只有细胞色素C、纤溶酶等少数几种。 目前对药用酶的研究热点是,在维持活性状态下的酶蛋白能否被吸收,如何减少药用酶的抗原性问题及新型药用酶的研究等 一、酶类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①在生理pH值下(中性),具有最高活力和稳定性。如大肠杆菌谷氨酰胺酶最适pH值为5.0,在生理pH值时基本没有活性,所以不能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②对基质(作用的底物)有较高的亲和力。酶的Km值较低时,只需要少量的酶制剂就能催化血液或组织中较低浓度的基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高效发挥治疗作用。 ③血清中半衰期较长。要求药用酶从血液中清除率较慢,以利于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④纯度高,特别是注射用的纯度要求更高。 ⑤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酶是蛋白质,所以酶类药物都不同程度存在免疫原问题,可以对酶进行化学修饰降低免疫原性,或者寻求制备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的酶。 ⑥最好不需要外源辅助因子的药用酶。有些酶需要辅酶或ATP和金属离子方能进行酶反应,在治疗中常常受到限制。 二、药用酶的分类及应用 (一)促进消化酶类:为最早的医用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乳糖酶。 (二)消炎酶类:溶菌酶,核酸酶等可以移去血块治疗血栓静脉炎等疾病。 (三)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纤维蛋白溶解酶、尿激酶等,这类酶对于溶解血栓有独特效果,可以促进血块溶解,防止血栓的形成。 (四)抗肿瘤的酶类: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所需的代谢物来抑制其生长,L-天冬酰胺酶,可以治疗白血病。 (五)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的酶类:链激酶,尿激酶等,血纤维在血液的凝固与解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提高血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水平,助于促进血栓的溶解。 (六)其他治疗酶:细胞色素C参与生物氧化的一种有效的电子传递体,用于组织缺氧治疗的急救和辅助用药。 第二节酶类药物的制造过程

生物制药(修正版)

第一章概述 一、药物、药品的概念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 药品: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产品,是特殊商品。 二、中国三大药源:中药、化学药、生药 三、生物药物的概念 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 四、生物药物的分类 1、天然生化药物:氨基酸类药物(谷氨酸、胱氨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催产素、胰岛素)、酶和辅酶类药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SOD、)、核酸类药物(DNA、RNA、阿糖腺苷)、多糖类药物(肝素、透明质酸)、脂类药物(卵磷脂、胆固醇、血红素) 2、微生物药物: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土霉素)、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环孢菌素A) 3、基因工程药物:重组多肽与蛋白质类激素(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素)、重组溶栓类药物(重组水蛭素)、细胞因子类(干扰素、白介素) 4、基因药物:如重组疫苗、DNA片段、核酶 5、生物制品:预防制品(乙肝疫苗、卡介苗、白喉类毒素) 五、生物制药工艺学的任务 1.生物药物的来源及其原料药物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工艺过程; 2.生物药物的一般提取、分离、纯化、制造原理和生产方法; 3.各类生物药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其工艺和质量控制。 六、生物药物的特点及要求 特点: 1.在化学构成上十分接近于体内的正常生理物质,容易为机体吸收利用; 2.在药理上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合理性和特异治疗有效性; 3.在医疗上具有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4.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稳定,对各种理化因素敏感,生物活性易受影响。 5、生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生物材料中浓度都很低,杂质的含量相对比较高。 6、生物药物常常是一些生物大分子,不仅分子量大,组成、结构复杂,而且具有严格的空间构象,以维持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要求: 1.必须有严格的制造管理要求(GMP)质量管理要求; 2.对制品的有效期、贮存条件、使用方法必须做出明确规定; 3.对有效成分应拟定其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4.对制品的均一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都有严格要求。 第二章工艺基础 一、生物活性物质存在的特点 1.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体材料中含量较低、杂质含量很高。 2.生物材料中的生化组成数量大,种类多,目的物与杂质的理化性质接近,分离纯化困难 二、组织与细胞的破碎方法 1.物理方法:磨切法、压力法、震荡法、冻融法 2.化学法:用稀酸、稀碱、浓盐、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药物代谢是指经过生物化学反应,使药物分子在体内被改变成代谢产物的一系列过程。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的消失过程,是药物的作用和毒性的决定因素之一。药物代谢发生在肝脏、肠道、肾脏、肺、皮肤和其他组织中。其中,肝脏是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代谢了大多数药物。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由酶系统完成。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使药物分子在体内被改变成代谢产物。药物代谢酶主要分为两大类:线粒体酶和微粒体酶。线粒体酶主要参与药物的氧化反应,微粒体酶主要参与药物的还原和水解反应。其中,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药物代谢酶主要分为两大类:CYP酶和非CYP酶。CYP酶是一类细胞色素P450酶,是药物代谢酶中最重要的一类。CYP酶是一类膜结合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肠道、肾脏、肺和其他组织中。CYP酶是一类多态性酶,不同的人体内CYP酶的表达量和活性都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代谢能力也不同。 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50种CYP酶,其中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是最常见的CYP酶。这些酶主要参与药物的氧化反应,使药物分子被改变成代谢产物。CYP酶的表达量和活性对药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有重要影响。例如,CYP2D6酶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等。CYP2D6酶的表达量和活性

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不同。 除了CYP酶外,还有许多非CYP酶参与药物的代谢。这些酶主要参与药物的还原和水解反应,使药物分子被改变成代谢产物。非CYP酶的种类很多,包括酯酶、醛脱氢酶、醇脱氢酶、酰胺酶、酰化酶等。这些酶的表达量和活性对药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也有重要影响。 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表达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疾病状态、药物相互作用等。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总之,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的消失过程,是药物的作用和毒性的决定因素之一。药物代谢主要由酶系统完成,其中CYP酶是最重要的一类。药物代谢酶的表达量和活性对药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有重要影响,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化学药物整理

第十五章 3.局麻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按化学结构可以分成哪几类? 局麻药是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可卡因进行结构改造改造而来,按化学结构可分为:1.芳酸脂类,2.酰胺类,3.氨基酮和氨基醚类 5.简述对可卡因进行结构改造发现局麻药普鲁卡因的过程,并说明此过程对寻找新药的启示。 1855年尼曼(Niemann)从古柯树叶中首次提取出可卡因。1884年首先用于临床,具有成瘾性及其他一些毒副作用,简化结构,寻找更好的局部麻醉药。结果发现苯甲酸酯结构对局部麻醉作用有关键作用。确定了苯甲酸酯的局部麻醉作用后,便对可卡因母核爱康宁结构进行改造和简化。发现爱康宁双环结构并非局部麻醉作用所必须结构。对苯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普鲁卡因。启示:以天然化合物结构出发设计和发现新药。 6..简述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局部麻醉药的结构可以概括出此类药物的基本骨架由三部分构成 亲脂性部分(Ⅰ): a.芳烃、芳杂环、苯环的作用较强;b.苯环上引入给电子的氨基、羟基、烷氧基时,局麻作用增强,而吸电子取代基则作用减弱;c.氨基处于羰基的对位最好,苯环上若再有其它取代基如氯、羟基、烷氧基时,由于位阻作用而延缓了酯的水解,因此,活性增强,作用时间延长氨基上代以烷基可以增强活性,但毒性要增加。 中间连接部分(Ⅱ):羰基部分与烷基部分共同组成;羰基部分:作用时间及作用强度有关,作用时间:酮>酰胺>硫代酯>酯稳定性有关,作用强度:硫代酯>酯>酮>酰胺,硫卡因(2)>普鲁卡因(1)>普鲁卡因胺(1/100);烷基部分:碳原子数2-3个,-碳原子上有烷基取代,由于位阻,使酯键较难水解,局麻作用增强,但毒性也增大。 亲水性部分(Ⅲ):大多为叔胺,仲胺的刺激性较大,季胺由于表现为箭毒样作用而不用。氮原子上的取代基碳原子总和以3-5时作用最强。 第十六章 3.说明巴比妥类药物5位的取代情况及与药理活性的关系? 巴比妥酸无活性,当5位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时才呈现活性。 巴比妥酸和5-单取代衍生物,其5位上的活泼H酸性强,在生理pH7.4条件下,几乎全部解离,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无活性。 5,5-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酸性较弱,在生理pH条件下,未解离的分子约占50%或更多,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有活性。 5.简述苯二氮杂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1位N上可引入CH3等基团,活性增强 (2)2位C上,C=O以C=S代替,4,5位双键饱和,活性降低 (3)3位C上引入羟基,活性下降,毒性低 (4)5位苯基专属性很高,如以其他基团代替,活性降低 (5)苯基上2位引入Cl、Br、F,活性增强;在其他任何位置引入任何取代基,活性降低(6)7位引入Cl、Br、NO2、CF3及CN等吸电子基团,活性增强;在6、8、9位引入上述基团,活性降低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本文将就“代谢药物的主要酶”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什么是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是指人体中参与药物代谢过程的主要酶类。药物在人体内通过代谢酶的作用,被分解、转化、结合为可排泄物质,最终实现从体内的清除。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内,而人类肝脏细胞内谷氨酰转移酶、精氨酸酰胺转移酶、乾酪酸脱脂酶等是代谢药物的主要酶。 二、代谢药物的主要酶的作用 在人体内,代谢药物的主要酶类通过分别介导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代谢反应,从而将药物转变为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以便排泄。药物代谢通常顺应反应机制进行分类,在人类肝脏中,代表氧化反应的酶有细胞谷氨酰转移酶、细胞精氨酸酰胺转移酶、醛脱氢酶等,代表还原反应的酶有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代表水解反应的酶有细胞酯酶等。 三、影响代谢药物的主要酶的因素 代谢药物的主要酶的活性状态决定着药代动力学,而在遗传、性别、年龄、饮食等方面都会影响这些酶的表达及活性状态,从而影响药物代谢的过程。例如,代表氧化反应的肝脏酶CYP2C9基因缺陷会引起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而代表水解反应的肝脏酶Uridylate-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的活性又会因人种差异而有所不同。 四、代谢药物的主要酶在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性 药物代谢过程中,代谢酶活性的不同对于药效学及耐受性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发生多与药物代谢有关,不同病人的代谢酶活性状态不同,往往导致同一药物的不同药代动力学表现,进而造成治疗效果不同,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代谢药物的主要酶对于药物代谢和体内开销有着极其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第一节药用酶概述 ?大多数酶制剂为口服剂型,现能由于注射的酶制剂只有细胞色素C、纤溶酶等少数几种。 ?目前对药用酶的研究热点是,在维持活性状态下的酶蛋白能否被吸收,如何将少药用酶的抗原性问题及新型药用酶的研究等。 一、药用酶的分类及应用 (一)促进消化酶类 (二)消炎酶类 (三)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 (四)抗肿瘤的酶类 (五)与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有关的酶 (六)其他药用酶

二、药用酶的来源和生产 (一)药用酶的来源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可直接从生物体中分离获得。 酶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药用酶的生产主要是直接从动植物种提取、纯化和莉用微生物変酵生产o 近10多年来,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困难。 目前工业大规模生产一般都是以微生物为主要来源。 (二)生化制备法 生化制备法的主要生产过程为: 选取符音耍求的动植物材料一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提取一纯化 1、原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目的酶在生物材料中的分布特点,选择适宜的生物材料。 (2)考虑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及营养状况时,酶含量的差别及杂质干扰 的情况。 (3)用动植物组织作原料,应在动物组织宰杀后立即取材。 (4)考虑生化制备的综合成本。 2、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机械处理 (2)反复冻融处理 (3)制备丙酮粉 (4)微生物细胞的预处理 3、酶的提取 (1)水溶液法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包括组织糜,匀浆,细胞颗粒,丙酮粉都可用水溶液抽提。 水溶液的pH选择对抽提具有影响,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酶的稳定性

药物代谢酶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药物代谢酶的基本类型与功能药物代谢酶是一类体内的酶,它们在药物的代谢、消化和排泄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物代谢酶的基本类型与功能十分多样,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些神奇的酶。 第一类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 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类在内质网膜上发现的多功能药物代谢酶。这类酶可以氧化药物分子,将它们转化为更易于排泄的物质,从而减少在体内药物的停留时间。细胞色素P450酶分为多个亚型,每种亚型对于不同的药物分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包括哪些能够 氧化和代谢。当机体需要清除某种药物分子时,细胞色素P450酶 会被大量表达,从而快速将药物分子代谢转化为其它物质。 第二类药物代谢酶:胆酸酯酶 胆酸酯酶是一种在肝脏中特别活跃的酶。该酶的主要功能是帮 助人体来代谢胆汁酸,从而调节胆汁酸的水平。此外,胆酸酯酶 还可显著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药物的排泄。当患者出现肝内胆汁积

累时,胆酸酯酶活性会降低,使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减缓,从而增加药物曝露和毒性风险。 第三类药物代谢酶:甲基转移酶 甲基转移酶主要在肝脏中活跃。该酶的功能是将化合物的甲基基团与其它化合物结合,从而产生新的产物。甲基转移酶通常能够代谢通过口服摄取的大多数药物,它可直接通过化学反应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 第四类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移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是一种多功能药物代谢酶,主要由肝脏内突起的内质网膜合成。该酶不仅可以代谢药物分子,还可以分解体内的氧化物质,帮助机体减轻氧化压力,并通过增加化学反应的速率将药物转化为无害的代谢物。谷胱甘肽转移酶还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总结来看,药物代谢酶的基本类型和功能非常多样化,它们对药物分子的转化和排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了解这些

智慧树答案药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药物的作用是指()答案: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2.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答案:副作用较多 3.用药时发生毒性反应的原因是()答案:用药剂量过大 ;用药时间过长 4.药物被动转运()答案: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当细胞膜两侧药 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是药物从浓度高侧扩散 ;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 极性影响 5.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会永久失去药理活性。()答案:错 第二章 1.NA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答案: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答案:心收缩力增强 ;皮肤黏膜血管收 缩 ;支气管舒张;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脂肪.糖原分解 3.阿托品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不能缓解的症状是()答案:骨骼肌震颤 4.氯丙嗪过量引起血压下降时,应选用()答案:去甲肾上腺素 5.β受体阻断药可用于()答案:抗高血压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抗心绞痛 ;抗 心律失常 第三章 1.吗啡可用于()答案:心源性哮喘 2.苯二氮䓬类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没有哪一个作用()答案:麻醉 3.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通路是()答案:中脑-边缘系统 4.引起病人对巴比妥类成瘾的主要原因是()答案:停药后快动眼睡眠时相延 长,噩梦增多 5.因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生成多巴胺,故不宜与左旋多巴合用的药物是 ()答案:维生素B6 第四章 1.下列哪项属于钙拮抗剂()答案:维拉帕米 2.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包括()答案:各型心绞痛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肥厚性 心肌病 ;心律失常 3.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是()答案: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 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4.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答案:联合用药;根据病情特点选药;注意剂量个 体化;根据高血压的程度选用药物

2022-2023年药学期末复习-生物化学(本科药学专业)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试卷号9

2022-2023年药学期末复习-生物化学(本科药学专业)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每种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章节:第四章,难度:2) A、α-螺旋 B、β-折叠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所有结构 正确答案:C 2.简述tRNA的转录后加工步骤。(章节:第十四章难度:4) 正确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刚转录生成的tRNA前体一般无生物活性,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剪切和拼接;(2)碱基修饰;(3)3'-OH连接-CCA结构。 3.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章节:第十七章难度:4) 正确答案:疫苗、治疗性抗体、蛋白质工程药物、多肽类药物、酶类药物、核酸药物、个体化细胞治疗、溶瘤病毒药物、新型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疫苗4.调节氧化磷酸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章节:第七章,难度:4) A、[ADP]/[ATP] B、FADH2 C、O2 D、Cytaa3 E、NADH 正确答案:A 5.在DNA复制过程中,滞后链中不连续合成的片段称()。(填中文名称)(章节:第十三章难度:3) 正确答案:冈崎片段 6.试述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复制的底物及方向。(章节:第十三章难度:5) 正确答案:(1)半保留复制;(2)双向复制;(3)半不连续复制;(4)以四种dNTP为底物;(5)DNA链的生长方向是5′→ 3′ 7.糖异生(章节:第八章难度:4) 正确答案: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8.脂肪动员(章节:第九章难度:4) 正确答案: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被氧化利用的过程。 9.生物转化中最主要的第一相反应是()(章节:第十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氧化反应 10.肝生物转化作用的第二相反应中,以与()的结合最为普遍。(填中文名称)(章节:第十六章难度:2) 正确答案:葡糖醛酸 11.反转录的遗传信息流向是(章节:第十三章,难度:3) A、DNA→DNA B、DNA→RNA

生物药物分析

第八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一、效价的测定方法: 1、稀释法:原理:用液体培养基逐级将抗生素稀释,在各管中加入等量的试验菌液,进行培养, 观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再与同法测定的标准品终点作比较,从而求得被测抗生素的效价。 X=(T/S)*C X 样品效价(U/ml) T 检品液最大稀释倍数 S 标准品液最大稀释倍数 C 标准品液效价(U/ml) 检测终点判断 1、试验菌生长完全抑制 2、生长50%抑制 3、指示剂变色 4、电位差的改变 5、菌种的溶血现象等 2、比浊法 原理: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加至接种有试验微生物的液体培养基内,混匀后,经短期培 养(约3-4h ),测量培养基浊度,其浊度与细菌数、细菌群体质量存在直接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影响因素 1) 物理因素:1、散射现象2、菌液浓度: 3、细菌体大小的变化 2) 培养基:成分、酸度、培养温度、通气等条件影响。 金黄色葡萄球菌,pH 在6.8-7.8。 3) 培养:温度、振摇。 3、琼脂扩散法即管碟法 原理: 抗生素在涂布特定菌的琼脂培养基内扩散,形成一定浓度抗生素的球型区,抑制试验菌生 长,通过透明培养基观察抑菌圈,抗生素剂量的对数与抑菌圈面积或直径成正比。在同样条件下将已知效价的标准品溶液与未知效价的供试品溶液的剂量反应(抑菌圈)进行比较; 当标准品和供试品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抗生素时,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对一定试验菌所得的剂量反应曲线,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应互相平行。根据以上原理,可设计为一剂量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公式里各字母意义要记下。 影响抑菌圈半径的因素: (1)D 的影响因素:抗生素本身结构、分子量等 杂质: 琼脂含量: ) 4log (log 21.92DTH C M DT r π⨯-=

2022-2023年药物制剂期末复习-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卷7

2022-2023年药物制剂期末复习-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目前蛋白质水解分为()、碱水解法及酶水解法三种。(章节:第十三章难度:2) 正确答案:酸水解法 2.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药物被称为(章节:第二章,难度:2) A、基因工程技术 B、基因表达 C、基因工程药物 D、高密度发酵 正确答案:C 3.基因表达的宿主系统主要有原核和()表达系统(章节:第二章难度:2) 正确答案:真核 4.能够实现微生物菌种定向改造的方法是(章节:第二章,难度:2) A、紫外诱变 B、自然选育 C、制备原生质体 D、基因工程 正确答案:D 5.补料分批培养方式的优点(章节:第二章,难度:2) A、可以解除培养过程中的底物抑制、产物的反馈抑制和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 B、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 C、不会产生微生物菌种的老化和变异 D、最终产物浓度较高,有利于产物的分离 E、使用范围广 正确答案:A,B,C,D,E 6.()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排除衰退型菌株。(章节:第二章难度:2) 正确答案:自然选育 7.亲和过滤指的是将()和膜过滤技术结合运用。(章节:第九章难度:2) 正确答案:亲和层析 8.凝胶层析别名包括()(章节:第七章,难度:2) A、凝胶过滤 B、分子筛层析 C、排阻层析 D、凝胶渗透 E、凝胶电泳 正确答案:A,B,C,D 9.全排阻(章节:第七章难度:3) 正确答案:当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布的高聚物溶液从柱中通过时,较大的分子完全不能进入颗粒内部,只能从颗粒间隙流过,称“全排阻”。其流经体积最小,等于外水体积V0。 10.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路线有莱式合成法和()。(章节:第十三章难度:) 正确答案:两步发酵法

药物化学形考册答案

《药物化学》课程作业评讲(1) 1、什么是药物的杂质?药物的杂质限度制订的依据是什么?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一章绪论:化学药物的质量与杂质的控制。 答:药物的杂质是指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引进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包括由于分子手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非治疗活性的光学异构体。杂质的存在,有的能产生副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药物中杂质限度制订的依据是在不影响疗效,不产生毒副作用的下,便于制造、贮存和生产,允许某些杂质的存在有一定的限量。 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应明确指出是生产贮存过程中引进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在药物中允许存在有一定限量的杂质。 2、试从药物的不稳定角度解释为什么苯巴比妥钠要做成粉针剂,以反应式表示。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巴比妥类药物。 同学们回答 问题时应了解,由于苯巴比妥类药物可互变异构为烯醇式而弱酸性。苯巴比妥类药物的酸性比碳酸弱,其钠盐与酸性药物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可析出药物沉淀,钠盐水溶液放置还会发生水解,主要是易开环脱羧,受热逐步分解生成双取代乙酸钠和氨。 3、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地西泮和奥沙西泮?说明其原理。 C 2H 5C 6H 5C O O NH N ONa C 2H 5C 6H 5CHCONHCONH 22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地西泮和奥沙西泮化学结构上的差异。 答:加稀盐酸加热,再加入酸性亚硝酸钠,然后加入碱性β-萘酚,出现橙红色的沉淀的是奥沙西泮,无橙红色沉淀出现的是地西泮。 原理:酸性加热条件下,水解后,奥沙西泮含芳伯氨基,地西泮则无。 注意:地西泮和奥沙西泮同属于苯二氮卓药物,都具有酰胺及烯胺结构。但奥沙西泮在酸、碱中加热水解后的产物具有芳伯氨基,经重氮化后和β-萘酚偶合,生成橙色的偶氮化合物,可供鉴别。 4、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各举一例药物?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失常药的结构类型及分类。答: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减轻患者的激动、敏感、好斗,改善妄想、幻想、思维及感觉错乱,使患者适应社会生活。该类药物是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有: (1)吩噻嗪类:如氯丙嗪; (2)噻吨类:如氯普噻吨 (3)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 (4)苯酰胺类:如,舒必利 (5)二苯并氨杂卓类:如氯氨平 回答问题的关键是熟记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5、简述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

第二版生物制药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P1 2、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把生物药物分为氨基酸类、蛋白质类、酶类、 核酸类、多糖类、脂类、维生素及辅酶类.P3-5 3、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人体五大类.P5 4、肝素的化学成分属于一种多糖 ,其最常见的用途是抗血凝 .P4 5、SOD的中文全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能专一性清除氧自由基 .P4 6、辅酶在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中起重要的递H、递e等作用,有药用价值,人体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NAD、NADP、FMN和FAD .P4 7、前列腺素的成分是一大类含五元环的不饱和脂肪酸 ,重要的天然前列腺素有PGE1、PGE2、PGF2α等.P5 8、请说明酶类药物主要有几类,并分别举例.P4 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P28 2、热原: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P42 3、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4、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包括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5、药物的ADME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是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6、生物药物在表示含量的时候有百分含量和活性效价两种.

7、英美等国在药品的质量管理上采取典型的主副典机制,其中美国的药典和副药典分别简称为 USP 和 NF . 8、在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规范中,GMP、GLP、GCP分别指良好药品生产规范、 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 9、为了对新兴的基因工程药物进行质量管理,中国在2000年编制并颁布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10、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须进行蛋白纯度检查,按WHOG规定,须用 HPLC 和 非还原SDS-PAGE 两种方法测定,纯度均应达到95%以上.P20 11、国外没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属于Ⅰ类新药,国外已批准上市的是属Ⅱ类药物,前者无临床前研究资料供参考,须作临床前研究. 12、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Ⅰ期和Ⅱ期,二者在对象性质和对象的数量上不同.Ⅰ期是在健康自愿者身上进行,一般人数 10-20 人.Ⅱ期在病人上分组进行,总人数一般在 300 以上. 13、目前我国使用的药典是 2010年版本,它分为三部. 14、进行生物药物的安全检查时,异常毒性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小鼠上进行;热原检查一般在实验动物家兔上进行;降压物质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家猫上进行. 15、对于进口药,我国执行的检验标准是国外药典,而对于仿制国外药则执行的检验标准为国外药典 . 16、对于空气洁净度的100级和10000级这两个级别,其中 100 级的洁净度要求更高.

生物制药工艺学 思考题

第一章。 1、简述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性质和任务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具体任务:①生物药物的来源及其原料药物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工艺过程;②生物药物的一般提取、分离、纯化、制造原理和生产方法;③各类生物药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其工艺和质量控制. 2、重点研究方向 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物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已经上市的有人胰岛素(1982)、人生长素(1987)、干扰素(1987)、乙肝疫苗(1987)等等。 3、生物药物的特性和分类 性质:(1)在化学构成上,生物药物十分接近于体内的正常生理物质, 进入体内后也更易为机体所吸收利用和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与调节。 (2)在药理学上, 生物药物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合理性和特异治疗有效性。 (3)在医疗上,生物药物具有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及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4)生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生物材料中浓度都很低, 杂质的含量相对比较高。 (5)生物药物常常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它们不仅分子量大, 组成、结构复杂, 而且具有严格空间构象, 以维持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6)生物药物对热、酸、碱、重金属及pH变化都较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易对生物活性发生影响。 分类:天然生物药物: 氨基酸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与辅酶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多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与组织制剂、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类)、海洋生物药物(多糖类、聚醚类、大环类脂类、萜类、多肽和蛋白质类) 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干扰素类、细胞因子白介素类和肿瘤坏死因子、造血系统生长因子类、生长因子类、重组多肽与蛋白质类激素、心血管病治疗剂与酶制剂、重组疫苗与单抗制品 基因药物 医学生物制品:包括各种疫苗、抗血清(免疫血清)、抗毒素、类毒素、免疫制剂(如胸腺肽、免疫核酸等)、诊断试剂等。 4、简述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促进生物技术新药的研发 ●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开发 ●新型疫苗的研制 ●新的高效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研究迅速发展 ●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扩大开发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抗生素和氨基酸等生产工艺 中西结合创制新型生物药物。 5、名词解释 药物: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和影响人体生物学进程的物质 生物药物: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第十三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试题及答案 A1型题 1.发药时,若病人提出疑问应采取的措施() [单选题] * A报告医生 B报告护士长 C考虑不用 D先发给病人再说 E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解释并给药(正确答案) 2.饭前的外文缩写是() [单选题] * Aac(正确答案) Bpo Cam Dpm Ehs 3.必须做碘过敏试验的检查是() [单选题] * AX线腹部平片 B逆行肾盂造影 CX线膀胱造影 D静脉肾盂造影(正确答案) E肾同位素检查 4.服用退热药需() [单选题] * A饭前服

B饭后服 C睡前服 D服药后多饮水(正确答案) E服药后不饮水 5.剧毒药品必须是() [单选题] * A放在柜子里 B专柜加锁专人保管(正确答案) C与普通药一起放置 D用时到病区药房领取 E放在治疗室醒目的地方 6.皮下注射方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少于1ml药液量时须用1ml注射器抽吸 B注射部位要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D针头和皮肤呈50°角刺入(正确答案) E进针长度为针梗的2/3长 7.应远离明火处保存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抗毒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乙醚、乙醇(正确答案) D肾上腺素 E棕色合剂 8.皮内注射选前臂掌侧下段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皮肤薄,颜色浅(正确答案) B没有大血管 C离大神经较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9.超声波雾化的特点是() [单选题] * A雾滴小而均匀,可吸入支气管末端(正确答案) B病人不需漱口,便可操作 C温度高于体温,使病人舒适 D雾量大小固定 E用氧量小,节约资源 10.禁忌静脉推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10%葡萄糖酸钙 B50%葡萄糖 C氨茶碱 D维生素C E10%氯化钾(正确答案) 11.关于取药、配药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单选题] * A取固体药用药匙 B更换药液品种,应洗净量杯 C药液不足1ml用量杯量取(正确答案) D两种药液不可同置一药杯内 E油剂药液应倒入少量温开水于杯中 12.下列外文缩写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生物产品分类及标准

生物产品分类及标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1 ............................................................................................................................................................................ 1.2 ............................................................................................................................................................................ 1.3 ............................................................................................................................................................................ 1.4 ............................................................................................................................................................................ 1.5 ............................................................................................................................................................................ 第二章产品分类 ........................................................................ 2.1酶....................................................................................................................................................................... 2.2氨基酸 ............................................................................................................................................................... 2.3植物药物 ........................................................................................................................................................... 2.4核酸................................................................................................................................................................. 2.5 糖类 .................................................................................................................................................................. 2.6抗生素 ............................................................................................................................................................... 2.7基因工程药物 ................................................................................................................................................... 2.8 疫苗 .................................................................................................................................................................. 2.9 脂质类 .............................................................................................................................................................. 2.10多肽及蛋白质................................................................................................................................................. 第三章产品标准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3.10 .......................................................................................................................................................................... 第四章生产企业及联系方式............................................................... 第五章生产工艺 ........................................................................ 第六章展产品贸易 ...................................................................... 第七章附录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